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5 06:5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糖类

(一)糖类的生物学作用.(二)单糖的结构

(三)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单糖和单糖衍生物

(五)寡糖和.多糖及细菌杂多糖

(六)糖蛋白及其糖链

(七)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八)糖链的结构分析

二、脂质

(一)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二)脂肪酸

(三)三酰甘油

(四)脂质过氧化作用

(五)磷脂

(六)糖脂

(七).萜和类固醇

(八)脂蛋白

(九)脂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三、氨基酸

(一)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二)氨基酸的分类

(三)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四)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五)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六)氨基酸混合物和分析分离

四、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一)蛋白质通论

(二)肽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五)肽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五、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一)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二).多肽主链折叠的空间限制、(三)二级结构:多肽链折叠的规则方法

(四)纤维状蛋白质

(五)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六)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

(七)膜蛋白的结构

(八)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

(九)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

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三)血红蛋白分子病

(四)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

(五)肌球蛋白丝、肌动蛋白丝与肌肉收缩

(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七、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一)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与形状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四)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五)蛋白质的离纯化方法

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纯化方法

2.利用溶解度差别的纯化方法

3.根据电荷不同的纯化方法

4.利用对配体特异生物学亲力力的纯化方法

(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八、酶通论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二、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三、酶的命名和分类

四、酶的专一性

五、酶和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

九、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酶的抑制作用

三、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四、pH对酶反应的影响

五、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十、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一)酶的活性部位

(二)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

(三)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

(四)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实例

(五)酶活性的调节控制

(六)同工酶

十一、维生素与辅酶

(一)维生素概论

(二)脂溶性维生素

(三)水溶性维生素

(四)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十二、核酸通论

(一)核酸的种类和公布

(二)核酸的生物功能

十三、核酸的结构

(一)核苷酸

(二)核酸的共价结构

(三)DNA的高级结构

(四)RNA的高级结构

十四、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核酸的水解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三)核酸紫外吸收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十五、核酸的研究方法

(一)核酸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

(二)核酸的超速离心

(三)核酸的凝胶电泳

(四)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五)DNA聚合酶链反应(PCR)

十六、糖酵解作用

(一)糖酵解过程

(二)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

(三)丙酮酸的去路

(四)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五)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十七、柠檬酸循环

(一)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形成乙酰-CoA

(二)柠檬酸循环过程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四)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五)柠檬酸循环的双重作用

(六)柠檬酸循环的发现历史

十八、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

十九、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它代谢途径

(一)戊糖磷酸途径

(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三)葡萄糖出入动物细胞的特殊运载机构

(四)乙醛酸途径

(五)寡糖类的生物合成和分解

二十、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一)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二)糖原的降解

(三)糖原的生物合成(四)糖原代谢的调控

二十一、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况

(二)叶绿素的光反应性:光吸收

(三)光驱动电子流:中心光化学事件

(四)光驱动的ATP合成:光合磷酸化

(五)暗反应:CO2固定

(六)光呼吸和C4途径

二十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

(二)脂肪酸的氧化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四)酮体

(五)磷脂类的代谢

(六)甾醇的代谢

(七)脂肪酸代谢的调节

二十三、脂类的生物合成(一)贮存脂肪

(二)脂类的合成二十四、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三)氨基酸分解代谢

(三)尿素的形成(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六)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

(七)氨基酸代谢缺陷症

二十五、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一)脂肪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二)芳香族氨基酸及组氨酸的生物合成(三)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五)氨基酸转化为其他代谢物

二十六、生物固氮

(一)生物固氮作用及固氨生物类型

(二)固氮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三)固氮的基因表达调控

(四)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

二十七、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一)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三)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二十八、DNA的复制和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

(一)DNA的复制

(二)DNA指导下RNA的合成(三)RNA的转录后加工

(四)在RNA指导下RNA和DNA的合成二十九、遗传密码

(一).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分子

(二)RNA传递和加工遗传信息

(三)遗传密码的破译

(四)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十、蛋白质合成及转运

(一)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二)翻译的步骤

(三)蛋白质的运输及翻译后的修饰

十一、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一)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二)酶活性的调节

(三)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分隔控制

(四)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五)基因表达的调节

生物化学试题样题

一、是非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标“√”,错误的标“×”,本题共

有15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满分15分)

1.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2.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

3.胆固醇为环状一元醇,不能皂化。()

4.磷脂一般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它脂类化合物分开。()

5.用化学修饰法能使一个肽只在精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处被胰蛋白酶水解。

()

6.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被中和以及除去了蛋白质外

面的水化层所引起的。()

7.两个核酸样品A和B,如果A的OD260/OD280>B的OD260/OD280,那么A的纯

度>B的纯度。()

8.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5′pCpTpGpGpApC 3′,则另一条链的碱基

顺序为:5′pGpApCpCpTpG3′。()

9.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10.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11.在生理条件下,氧和二氧化碳均与血红蛋白血红素中的二价铁结合。()

12.在动物体内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但不能转变为糖。()

13.酶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它能降低反应分子所需的活化能。()

14.Taq DNA聚合酶无校对的功能,因此它所催化的PCR反应,错误机会较大。

()

15.在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过程中,当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以后,σ因子即与

核心酶解离。()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有15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满分

15分)

1.糖原合成酶D的别构活化剂是()。

A.ADPB.ATPC.葡萄糖-1-磷酸D.葡萄糖-6-磷酸

2.在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的酶是()。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丙酮酸羧化酶D.果糖-1,6-二

磷酸酶

3.为了使长链脂酰基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脂酸的β-氧化,所需要的载体

为()。

A.柠檬酸B.肉碱C.酰基载体蛋白D.CoA

4.在脂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从线拉体内转到胞浆中的化合物是()。

A.乙酰CoAB.乙酰肉碱C.琥珀酸D.柠

檬酸

5.下列氨基酸中,含有吲哚环的是()。

A.甲硫氨酸B.苏氨酸C.色氨酸D.缬氨

6.典型的α-螺旋是()。

A.2.610B.310C.3.613D.4.015

7.蛋白质的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

8.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

A.双曲线B.抛物线C.S形曲线D.直线

9.反密码子5′UGA 3′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5′ACU 3′B.5′ACT 3′C.5′UCA 3′D.5′

TCA 3′

10.大肠杆菌中含量最丰富的核酸是()。

A.DNAB.rRNAC.mRNAD.tRNA

11.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A.Vmax减小,Km减小B.Vmax增加,Km增加

C.Vmax不变,Km增加D.Vmax不变,Km减小

12.编码一个完整肽链的DNA的最小单位是()。

A.操纵子B.顺反子C.启动子D.复制子

13.tRNA的二级结构为()。

A.三叶草型B.倒L型C.双螺旋型D.超螺旋型

14.识别大肠杆菌DNA复制起始区的蛋白质是()。

A.dnaA蛋白B.dnaB蛋白C.dnaC蛋白D.dnaE

蛋白

15.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

()。

A.0.1%B.0.5%C.1%D.5%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满分30分)

1.reducing sugar2.ketone body3.Okazaki fragment

4.promoter5.Km6.暗反应7.肽平

8.葡萄糖-丙氨酸循环9.减色效应10.结构域

四、简答题(本题共有5道小题,每道小题6分,满分30分)

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高,反而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2.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

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3.一种纯酶按重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

量是多少?

4.简述真核生物的m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5, 给大白鼠注射2,4-二硝基苯酚,鼠体温升高,为什么?

五、问答题(本题共有4道小题,每道小题15分,满分60分)

1.纤维素和糖原虽然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两种糖都是由D-葡萄糖经1

→4连接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是什么结构特点造成它们在物理性质上

有很大差异?解释它们各自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2.假定你从一个新发现的病毒中提取了核酸,请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

(1)它是DNA还是RNA?

(2)它是单链还是双链结构?

3.如果纯化一个热稳定(耐热)的酶,是否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

4.如果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75%可用来编码蛋白质,假定蛋白质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为60000,以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计算:(1)若该染色体DNA大约能

编码2000种蛋白质,求该染色体DNA的长度。(2)该染色体DNA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约是多少?(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0,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是640)

第二篇: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评价目标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在现代生物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化学》考试在重点考查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能力。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的基本问题。要求考生:①系统准确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②比较全面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常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③能运用生化技术和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同时考生应了解生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

本考试大纲适用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答题时间:180分钟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15%;填空和选择题约30%;

简答和计算约35%;论述与综合分析(含实验设计)约20%

三、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氨基酸化学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2、氨基酸的分类及简写符号

3、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4、氨基酸的分析分离方法

(二)蛋白质化学

1、肽的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肽

2、蛋白质的分类

3、蛋白质分子结构

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包括超二级结构、结构域等

4、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

多肽链N端和C端氨基酸残基测定的各种方法;蛋白酶、肽段的氨基酸序列测定方法;二硫键的断裂和多肽的分离,二硫键位置的确定,多肽的人工合成等)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包括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紫外吸收和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等

6、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方法与技术

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蛋白质的分析测定等

7、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包括蛋白质构象的研究方法;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纤维状蛋白质(包括构型与构象、多肽链肽键的二面角、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超二级结构、常见的纤维蛋白质等);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球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特征,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等

8、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包括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血红蛋白分子病的机理;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的识别、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别等

(三)核酸化学

1、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种类、分布和生物学功能

2、核苷酸的结构——组成、碱基分子式、稀有碱基等

3、RNA的分子结构

包括RNA的降解、RNA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如tRNA的二、三级结构,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点,rRNA的结构等

4、RNA 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各种新发现的小RNA的功能。

5、DNA的分子结构

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核酸的早期研究和双螺旋结构模型等

6、DNA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7、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

包括溶解性、紫外吸收、核酸及其组分的两性性质

8、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9、核酸及其组分的分离纯化

包括分离核酸的一般原则、DNA的分离纯化、RNA的分离纯化、核酸组分的分离纯化、核酸及其组分含量的测定、核酸纯度的测定、核苷酸的分离分析鉴定等

10、核酸研究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包括核酸凝胶电泳技术、核酸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PCR技术等

(四)酶学

1、酶和生物催化剂的概念及其发展

2、酶的作用特点

3、酶的命名及分类

4、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5、酶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

包括酶分子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酶高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酶原的激活与调节等

6、酶促反应动力学

包括米氏方程及其推导、米氏常数、双倒数作图法、多种底物反应的不同机理、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等;酶的抑制作用;酶反应的影响因素等

7、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包括酶的活性中心及其作用原理(酶的专一性、酶的活性中心、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酶活性的调节控制和调节酶(别构效应、序变模型、齐变模型、胰蛋白酶)等;

8、一些特殊酶如溶菌酶、羧肽酶、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反应机制

9、酶的活力测定和酶分离纯化技术

10、核酶、抗体酶、寡聚酶、同工酶及诱导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五)维生素与辅酶

1、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包括维生素的概念、与辅酶的关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2与FMN、FAD、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6、维生素B族与辅酶等)

2、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包括水溶性维和脂溶性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维生素A在视觉中的作用、维生素D与固醇、维生素C与坏血病等)

3、辅酶的金属离子

(六)激素

1、激素的概念与分类

2、激素作用机理,包括肾上腺素、cAMP与G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级联放大作用

(七)生物氧化和生物能学

1、生物氧化的特点、方式和酶类

2、线粒体氧化体系

包括呼吸链的概念、呼吸链的组成成份、呼吸链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等

3、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包括微粒体氧化体系、过氧化体氧化体系、植物细胞中的生物氧化体系等

4、生物氧化中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包括ATP 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方式、高能磷酸键的生成机制、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5、ATP 的生物学功能

(八)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2、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磷酸戊糖途径、限速酶调控部位及其生理意义

4、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主要途径及生理意义

5、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6、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7、光合作用的概况——光反应、暗反应

8、蔗糖和淀粉的合成过程

9、乙醛酸循环

1410、能量计算与C标记

(九)脂类代谢与合成

1、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

2、甘油代谢

3、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其能量计算

4、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5、脂肪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6、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7、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

8、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十)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2、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作用

3、尿素循环及α-酮酸的代谢

4、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5、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分族合成)及其调节

6、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联系

(十一)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核酸的酶促降解及外源核酸的消化吸收

2、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3、碱基的分解

4、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包括嘌呤、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及dTMP的合成

5、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十二)DNA 的生物合成

1、DNA复制的一般规律——半保留复制

2、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重点是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3、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原核、真核细胞DNA复制特点)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5、DNA 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

6、染色体与DNA组装

(十三)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包括转录因子、终止因子等)

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包括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的识别、酶与启动子的结合、-10区和-35区的最佳间距、增强子及其功能、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等

3、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4、原核、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及异同点

5、转录的终止和抗终止,包括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抗终止等

6、原核与真核生物RNA后加工如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等 包括mRNA、tRNA、rRNA前体和非编码RNA的后加工

7、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

8、逆转录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9、逆转录病毒的复制机理和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10、RNA的复制如单链RNA病毒的RNA 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

11、RNA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

12、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十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转运

1、蛋白质合成体系

2、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

3、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

包括tRNA的结构、功能及种类,氨酰-tRNA合成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4、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5、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氨基酸的活化,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

6、R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7、翻译后的加工过程如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8、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9、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10、蛋白质运转机制

包括翻译-运转同步机制,翻译后的运转机制,核定位蛋白的运转机制,蛋白质的降解等

(十五)细胞代谢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

1、代谢调控的类型

2、激素对物质代谢调节的作用机制

3、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机制

4、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操纵子学说)

5、酶的诱导与阻遏调节机制

6、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包括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真核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等)和反式作用因子(如DNA识别或结合域以及转录活化结构域的作用因子);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包括蛋白质磷酸化、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激素及其影响等

(十六)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1、基因工程与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2、基因的分离、合成和测序

3、克隆基因的表达

4、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

5、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技术如基因敲除和RNA干扰)

6、蛋白质工程及其研究进展

四、参考书

1、《生物化学教程》 王镜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生物化学原理》

张楚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第三篇: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节的一门科学。考生应熟练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考生对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生物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生物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特征有足够的了解;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几大主要过程;掌握一些生物大分子的生化分离技术。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内容涉及面较广,静态生化部分包括糖化学、蛋白质化学、脂化学、核酸化学、维生素和酶;动态生化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各种物质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以及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方式。特别是信息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信息传递方式及其调控。具体比例如下:

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30~40%):

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40~50%):

主要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③ 分子遗传学基础(20~30%):重点在于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判断题:10~20%;

2、名词解释(英文):10~20%;

3、简答题:20~30%;

4、问答题:30~6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魏述众主编轻工出版社

第四篇: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糖类

1.糖类的概念与分类

2.单糖的命名、结构、分类及理化性质

3.寡糖和多糖

4.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

二、脂质

1.脂质概念与分类

2.脂肪酸的定义、结构特点和表示方式等

3.单纯脂质类型及理化性质

4.复合脂质类型及理化性质

5.衍生脂质类型及理化性质

脂质的提取, 分离与分析

三、氨基酸和蛋白质

1.氨基酸

2.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3.氨基酸的分类

4.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5.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6.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7.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8.蛋白质的分子组成9.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0.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

12.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简介

四、核酸化学

1.核酸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概况

2.核酸的分类、分布和生物学意义

3.核酸的化学组成4.DNA的分子结构

5.RNA的结构与功能

6.核酸的理化性质

7.核酸酶的分类原则及作用特点

8.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基本原理

五、酶

1.酶的生物学功能

2.酶的化学本质、分子结构

3.酶促反应的特点及机理

4.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5.调节酶

6.酶活性测定

7.酶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六、维生素与辅酶

1. 维生素的定义、命名、分类及缺乏症发生原因

2.脂溶性维生素

3.水溶性维生素

七、糖代谢

1.糖的生理功能

2.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概况

3.糖的无氧分解

4.糖的有氧氧化

5.磷酸戊糖途径概况

6.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

7.血糖及其调节

八、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物质氧化方式

2.线粒体氧化体系

3.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类型、特点、组成及功能

九、脂类代谢

1.脂类的生理功能

2.脂类的消化吸收

3.甘油三酯的中间代谢

4.磷脂代谢

5.胆固醇代谢

十、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代谢

2.嘧啶核苷酸代谢

十一、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需要量及营养价值

2.蛋白质消化、吸收和腐败简介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4.氨的代谢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十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与调节控制

1.体内物质代谢特点

2.代谢途径间的相互联系

3.器官间代谢联系及区别

4.细胞水平的调节

5.激素的调节

6.整体调节

7.代谢调节障碍简介

十三、核酸的生物合成1.DNA的生物合成2.RNA的生物合成3.基因工程原理

十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2.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3.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输送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十五、基因表达与调控

1.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原核基因转录调节

3.真核基因转录调节

第五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渗流物理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油层物理及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试卷结构一般如下:

a.基本概念题;b.填空判断;c.分析简答题(包括绘简图);d.推导计算题。

二、考试内容:

(一)油层物理要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组成及分类

石油的化学组成及分类、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第二节 储层烃类的相态特征

有关相态的基本概念;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相图的应用;典型油气藏相态特征。

第三节 油气系统的溶解与分离

亨利定律、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相态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平衡常数定义及确定方法,理想溶液平衡常数及应用;油气分离方式、特点及多级分离计算。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天然气的基本物性参数(组成、视分子量,相对密度,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压缩因子,天然气粘度)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天然气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对应状态定律、天然气压缩因子图版的应用。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地层油基本物性参数(溶解汽油比、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密度及相对密度、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随压力的变化及其应用;地层油PVT测试中闪蒸脱气、微分脱气、多级脱气原理及主要测试参数;凝析气PVT测试中定质量、定体积测试的原理及主要测试参数。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定义,地层水分类方法。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岩石的骨架性质

粒度组成定义、测试及表示方法,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定义;比面。

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度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喉道、孔喉比、配位数、迂曲度等)相关参数定义;储层岩石孔隙度定义、计算、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第三节 储层岩石的渗透性

达西定律、达西公式的推广;气测渗透率原理、计算及特点;常规岩心气体渗透率的实验测试方法;非均质储层岩石渗透率计算。

第四节 储层流体饱和度

流体饱和度的定义、测试方法及原理。

第五节 岩石的胶结物及其胶结类型

常见粘土矿物结构,不同粘土矿物对储层的潜在影响;灰质及硫酸盐胶结特点;岩石的胶结类型;储层敏感性的基本定义。

第六节 毛管渗流模型及其应用

泊谡叶(Poseuille)公式推导;岩石渗透率、比面与平均毛管半径的关系推导及应用。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界面能定义及影响因素;界面张力定义、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主要原理;吸附概念、气液界面吸附特点。

第二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及油水分布

润湿的概念、衡量标准、规律;润湿反转概念及特点;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润湿滞后;岩石润湿性的测定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岩石孔隙中流体分布特点,吸吮过程、驱替过程概念。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毛管力定义、毛管中气-液界面、液-液界面毛管压力公式推导及其应用;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公式、贾敏效应;毛管力曲线测定原理、曲线特征及特征参数;毛管力曲线的应用。

第四节 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

绝对、有效、相对渗透率;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第四章 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及应用

第一节 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

天然驱动方式、驱油能量及采收率预测及对比;波及系数、洗油效率概念及其与采收率的关系,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第二节 提高采收率方法简介

各种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的机理。

(二)渗流力学部分要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油气藏定义及类型;油气藏在渗流力学中的简化。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多孔介质的概念、孔隙结构分类和基本特点;连续多孔介质及介质场。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力学分析、与油藏有关的压力概念。

第四节 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 渗流的基本规律;渗流速度、真实速度的定义及二者关系;基本的渗流方式。

第五节 非线性渗流规律

非线性渗流;非线性渗流的判断方法;非线性渗流规律的表达方式。

第六节 在低速下的渗流规律

吸附膜和水化膜对渗流的影响;气体滑脱效应对渗流的影响。

第二章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 建立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原则

建立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基础;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一般结构;建立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步骤。

第二节 运动方程

线性渗流时运动方程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状态方程

液体、气体、岩石的状态方程。

第四节 质量守恒方程

质量守恒原理;单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及推导;两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第五节 典型油气渗流微分方程的推导

单相不可压缩液体稳定渗流、弹性多孔介质单相微可压缩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推导及适用条件;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推导及适用条件。

第六节 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三类边界条件的定义;要求能够写出典型的完整渗流数学模型。

第三章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

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方程的解及其应用

单向流、平面径向流及球面向心流的压力和产量公式推导;流线、等压线及渗流场图;平均地层压力公式的推导;渗透率突变情况下的产量及压力公式推导。

第二节 井的不完善性及对渗流的影响

完善井与不完善井的概念;不完善井类型;评价不完善性对产量影响的方法。

第三节 油井的不稳定试井

稳定试井的概念及用途;采油指数的概念;采油指示曲线的常见类型及原因。

第四节 势的叠加和多井干扰理论

多井干扰现象及压降叠加原理;势的叠加原理;渗流速度的合成原则。

第五节 势的叠加原理的典型应用

势的叠加原理在等产量一源一汇、等产量两汇及多井情况下的应用。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边界效应,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法的原理及方法;镜像反映法的原则及其应用。

第七节 复势理论在平面渗流问题中的应用 势函数、流函数、复势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互求;复势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第八节平面渗流场的保角变换方法

保角变换原理;已知特殊渗流情况的变换函数,求解其渗流规律。

第九节 等值渗流阻力法

水电相似原理;等值渗流阻力法在多井排上的应用(步骤及阻力计算)。第四章 弹性微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理论

第一节 弹性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

水压弹性驱动和封闭弹性驱动两种情况下压力传播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特点及能量来源;拟稳态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弹性不稳定渗流无限大地层典型解

无限大地层典型解的求解思路;无限大地层典型解的形式、适用条件、简化条件及简化形式。

第三节 弹性不稳定渗流有界地层典型解

弹性不稳定渗流有界地层典型解的求解思路。

第四节 弹性不稳定渗流的叠加和映射

弹性不稳定渗流的叠加和映射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节 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拟稳态时的近似解

拟稳态的近似求解方法;要求能够写出拟稳态的产量公式。

第七节 油井的不稳定试井

不稳定试井的概念及用途;不稳定试井分析方法的分类;开井压力降落试井的概念、原理及可求解的参数;关井压力恢复试井的概念、原理及可求解的参数;影响实测压力恢复曲线形状的因素。第五章 气体渗流理论

(只要求基本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气体渗流的数学模型

气体渗流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和形式。

第二节 气体的稳定渗流

气体稳定渗流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解的应用。

第三节 气井的稳定试井

气井的二项式和指数式公式及应用;绝对无阻流量的定义。

第四节 气体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的典型解

无限大地层定产量解、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井定产量解、定压外边界圆形地层中心井定产量解的应用。

第五节 气井的不稳定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的原理及可求解的参数。第六章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

第一节 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考虑毛管力、不考虑毛管力及考虑重力三种条件下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第二节 活塞式水驱油

活塞式水驱油的定义;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两种情况的产量公式和油水界面移动到任意点的时间公式。

第三节 非活塞式水驱油

水驱油的非活塞性及其影响因素;油水两相水驱油理论及其应用;油水两相区的渗流阻力及产量变化规律。第七章 油气两相渗流理论

(只要求基本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油气两相渗流的物理过程

油气两相渗流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特征及原因。

第二节 油气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

油气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及形式。

第三节 油气两相稳定渗流

油气两相稳定渗流的生产气油比的特点;H函数的定义及意义;油气两相稳定渗流产量公式的应用。

第四节 油气两相不稳定渗流

马斯凯特法的基本假设;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稳态逐次替换法的求解思路。

三、参考书目

1、李爱芬.油层物理学[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主要参考)

2、秦积舜,李爱芬.油层物理学[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年或2006年12月.3、张建国,杜殿发,侯健等.油气渗流力学[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主要参考)

下载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考试科目代码:[827]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854] 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部分,每部分各75分。 数据结......

    2014年宁波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生物化学考纲-考研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初试考纲★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15《生物化学》: 一、考试科目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和化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主要......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口腔解剖生理(总分60分) 1.关节囊的韧带附着: 2.下颌神经管与骨松质的关系: 3.穿经腮腺的神经、血管: 4.硬腭的生理解剖: 5.舌神经与......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13 科目名称:软件工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 150分 考试范围: 一、软件工程......

    2018年数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数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高等代数 考试科目代码:[831] 一、考试要求 (一)多项式 1.理解数域,多项式,整除,最大公因式,互素,不可约,k重因式,重因式的概念。了......

    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804) 二、 考试方式: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 试卷结构与分数比重: 试......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