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一般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一般必须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
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娱乐、艺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
(一)蒙古族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苏台柴 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酸奶子 牧区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营养丰富,醇香扑鼻,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全羊席 蒙语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嘉肴,又称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招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全羊席是将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后摆在长方形大木盘中,像一只卧着的活羊,浓香飘逸扑鼻,肉味鲜美异常。宾主进餐前,还要由主人主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辞等。史载,成吉思汗曾设过全羊席,忽必烈登基时也设全羊席敬祭神祇、宴待宾客。随着烹饪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驰名中外的代表性名贵菜肴之一。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古代称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一般以柳木杆组合编制的若干个(4、6、8、10个)篱笆状“哈那”(围墙支架)和伞状顶篷内许多椽子为骨架,顶上及四周以一至两层白色的厚羊毛毡覆盖,顶中央开有天窗,木框门朝南或东南方开设。12个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包内总面积达60多平方米,在草原上是罕见的,仅出现于1990年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以来,堪称内蒙古蒙古包之最。勒勒车 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早先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身重约百余斤,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上千斤。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而轻,独牛拉单车,往往数辆或数十辆首尾相衔,由一两个牧民(多为女性)驾驭吆赶着在草地、沼泽地、雪地或沙漠地带缓缓地鱼贯而行,显示了牧区特有的风情。勒勒车既便于短途拉水、拉牛粪和柴草,又适于长途搬运生活用品和蒙古包等。今经过改进的勒勒车,木轮换作铁轮(硬胶实体胎),组装轴承,用马或仍用牛来牵拉,车速和载重量都显著提高。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制,前者盛行于十三世纪前蒙古族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把阿秃儿抢诃额仑夫人成亲,即是这种婚制形式;十三世纪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男女定亲前,男方要向女方多次求亲,定亲后,男家要送给女家聘礼(又称“彩礼”)。牧区多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农区多以金银首饰、衣物等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牲畜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贫困牧户,聘礼牲畜头数可用小于九的奇数,如三、五、七头,但绝不能择偶数。女家也非常讲究给女儿陪送嫁妆。通常,嫁妆的物品数量多于聘礼。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蒙古族的娶亲也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习俗。娶亲一般在结婚喜日(请喇嘛占卜择吉日)的前一天,新郎着传统礼服,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驱彩车,载礼品,一同骑马前往女家。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一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启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彩车三遭,然后,娶亲和送亲的队伍才一同策马驱车奔往新郎家。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要互相纵马追逐,举行“刁帽子”竞赛。新娘娶到新郎家后,要举行隆重的婚礼——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参加拜火仪式,即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以求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幸福。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蒙古族名菜之一,将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铜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置羊背上)、全羊席,各种奶食、糖果等应有尽有。宴间,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敬酒、献哈达,众人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曲调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们才陆续离去。天葬 牧区昔日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旧服,换上新衣或用白布裹尸,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让其任意颠簸。尸体掉在哪里,哪里就是吉祥葬地。然后,驱车速返,不得回头看。三日后,死者亲属前去察看,如尸体已被禽兽吃掉,则认为死者巳升上天堂;若尸体完整无损,则认为死者余孽未消,不利子孙,要请喇嘛念经,替其忏悔消灾,并在尸体上涂一层黄油,好让禽兽早日吃掉。天葬后,死者子孙一般在49天内不剃发、不宴饮娱乐,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祭敖包 敖包,又译作“脑包”、“鄂博”,蒙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实际上是用石头堆积成的圆锥形的实心塔。祭敖包(达斡尔族称作“敖包祭”,鄂温克族叫作“澳渥塔黑仁”,祭祀形式不尽相同,但敬神祈福的目的是大致相同的。)是蒙古民族盛大的传统祭祀活动。祭祀时,在敖包顶端插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古时,还要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近代以来,由喇嘛焚香点火,诵词念经,也有击鼓鸣号的。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至右顺时针转三遭,求山神、路神降福,保佑人众安康、草茂畜旺,同时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敬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的观念也有所更新。尽管他们大都信仰喇嘛教,并虔诚地敬奉某些神灵,但今天的祭敖包活动,在举行传统仪式的同时,又增添了发展牧区经济、吸引中外游客、促进民族团结等新的有益的内容和形式。那达慕 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当年,成吉思汗战胜花剌子模(在今中亚土库曼一带),为庆祝胜利,就曾举行过那达慕盛会。在古代和近现代的那达慕盛会上,都要举行男子“赛马”、“射箭”、“摔跤”(即“搏克”)三项竞技比赛,俗称“男儿三艺”。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进行这三项竞技赛外,还增添了马球、马术、田径、电影、话剧、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策马驱车前来参赛或观摩。那达慕大会是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蒙古族大型传统盛会,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和当今内蒙古旅游贸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为中国民俗风情游活动增添别具一格的浓郁色彩。禁忌 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禁忌,主要的有以下“八忌”:1.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和火神、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与神灵。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视水为生命之源,非常注意节约用水,并养成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的良好习惯。3.病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闻人免进”的牌子,以示家有重患者,不待客。4.产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忌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5.做客忌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忌讳亦多。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进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而受主人冷待。6.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忌蹬踩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与此类似的禁忌。古代,如有人误踏蒙古大汗宫帐的门槛,无论是谁,必被立即处死。此禁忌风俗沿袭至今。7.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8.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俗话说:“打狗看主”,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可千万不要打骂主人的狗哟!骑马到牧民家做客,一定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来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被狗扑咬而发生宾主俱不愉快的事情噢!走敖特尔 敖特尔,蒙古语意为“游牧时逐水草而迁徙的地方”,又译作“沃太”。过去,在正常情况下,一年游牧要轮换四个地方,即春营盘(地)、夏营盘(地)、秋营盘(地)、冬营盘(地)。现在,由于牧民相对定居,一年大致轮换二至三个游牧营地。走敖特尔,即根据季节、草场变化情况而形成的轮换草场的放牧形式,汉语直译为“倒场”。“倒场”时,要用数辆勒勒车拉着蒙古包构件、炊具等生活用品,载着家人,吆着畜群迁往新的游牧营地。长调·呼麦·马头琴·安代舞 最能代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长调、呼麦、马头琴演奏和安代舞等舞蹈。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经在在,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出生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哈扎布(2005年逝世,享年83岁)被誉为“长调歌圣”、“草原歌王”。2005年11月25日,经过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呼麦是蒙古族原生态喉音歌唱艺术。呼麦,蒙古语意为“喉咙里发生的声响”,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演唱者多为男性,而青年女演员文丽(苏伊拉赛汗)是当今国际驰名的呼麦演唱家。马头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之一,用白马尾作琴弦和弓毛,音箱用四块桐木板制并蒙以蟒皮,琴头雕作马头状。齐·宝力高为世界马头琴演奏大师。安代舞为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由“踏歌而舞”等集体歌舞形式演变而来。
(二)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历史上有名的契丹民族的后裔,现代主要聚居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其他盟市和黑龙江、新疆等地也散居着不少达斡尔族同胞。解放初,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约5万,现仅我区就已近8万(比1947年建区时增长4倍),约90%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又是其主要聚居地——这里的达斡尔族目前不少于4万人。莫力达瓦,达斡尔语意为“马岭”,因山高路险,乘马才能翻过,故名。达斡尔族的奇异习俗主要有:介字房·蔓子炕 达斡尔族的村落多坐落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房舍院落修建整齐,多用红柳、桦木杆或柞条编织的篱笆围起来,大方而雅观。房屋脊突出,形似“介”字,故名之“介字房”。达斡尔人传统习俗以西为贵,房西屋为居窒,内有南、西、北三面大炕相连,组成所谓“蔓子炕”。炕墙围装木板,间壁多用木板镶嵌,门及隔扇饰以木雕,似有现代宾馆客房装修之格调。夜间,长者睡南炕、晚辈睡北炕,来客睡西炕。察恩特·托列·拉里粥及祝词 达斡尔族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择日送彩礼到女家,首次过礼称之为“察恩特”,二次过礼称“托列”。察恩特要送7条生命——猪5口(毛猪4,煺毛猪1)、带缰马1匹(表示缰连姻缘)、乳牛1头(表示补偿岳母育女付出的乳汁),还有白酒、糕点和奶皮等。托列则多半是未婚妻结婚时需要的布匹、服装和首饰等。女方家长则用男方送来的酒、肉、糕点大摆接收“察恩特”宴招待全莫昆(村落)的人,男方陪送礼品的代表要致传统的祝词,女方父亲接过对方敬酒后要致答词。在此过程中,待嫁的姑娘要躲起来,不能和未婚夫见面。婚前的一个月左右,女婿还要送小礼到女家,两人方可见面,并在一块吃“拉里粥”(用乳牛下犊后最初几天的乳水和稷子米做成),有的人家当晚便让他们同室而居,而多数是婚前几天才让他们吃“拉里粥”并同房的。婚日,送亲车必须中途停息,点燃篝火、喝酒、吃点心。车行至距男家二、三里处,男方父母亲友前来敬酒迎亲。婚宴上,男方陪客中一位长辈要捧一支箭致祝词——祝愿新郎新娘互敬互爱,祝愿新娘尊老爱幼并做事光明磊落,祝愿新郎带着这支箭外出行猎必能满载而归、名扬四方。酒宴通宵 达旦,宾客尽兴而去。年俗 达斡尔人亦以过年为最隆重的节庆活动。农历腊月三十,白天要祭祖、扫墓,合家吃手把肉,给长辈敬酒磕头。除夕晚间,每家要在大门前点燃篝火,长者将大块的肉等鲜美食物扔进火堆,表示对火神的敬奉,并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屋里要灯火通明,人们要通宵不眠。正月初一清晨,各家要尽快吃完早饭,如拜年的人来了还没吃完,就被认为是“堵住了饭碗”,意味着一年不顺利。正月初,妇女们要互赠礼物,把最好的烟叶一份份包好,同奶皮、糕点、冻肉等一起送给老人和其他亲友。外出作客,不论男女,均须互相敬烟,对长辈,更得行“敬烟礼”。年节一直延续至正月十六,其间,妇女们唱歌、跳舞,男子则玩“波依阔”(打曲棍球)。正月十六这天是传统的“黑灰日”。这天,人们起得很早,两手都擦上锅底黑,互相往脸上抹黑,越黑越好。据说,谁在这天不往脸上抹黑,谁这一年就不吉利,就要遭到“年”这个恶魔的作梗、袭扰。服饰 达斡尔人各季穿的靴子一般是用毛朝外的狍腿皮或儿犴腿皮缝制靴靿,以狍脖子皮或牛皮制底,分别称作“奇卡密”和“塔特玛勒”。这两种靴子穿着轻便耐寒,而且在雪地里不打滑。达斡尔男子春秋两季穿的皮袍名曰“哈日密”,用狍子皮制成,长至膝,前后开衩,便于骑马、劳动;而冬季穿的“布贡奇·德力”狍皮袍则稍长些,扣子为铜质或用布条编结。达斡尔猎人穿用的是狍皮制作的毛朝外的长袍,称作“果罗穆”,穿此,并戴上用狍子、狼或孤狸的头皮制成的毛朝外、兽耳耸立并嵌入两只眼睛的帽子(名“密雅特·玛格勒”),既可御寒,又便于行猎时伪装起来迷惑野兽。达斡尔妇女喜爱刺绣,常在长袍和坎肩的襟边、领口、袖口等处配饰绣花或各种图案的镶边;姑娘出嫁时,也必穿上自做的绣花缎帮木屐(木底1寸厚)。美食 达斡尔人特别爱吃一种水艾类草本植物“柳蒿芽”,达斡尔语称之为“坤必乐”,意为库存的食物。其味清爽而微苦,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能。它生长在沼泽地里,端午节前后便可采集,晾干贮存,常年食用。制作时配以牛、羊肉或猪肉,加上芸豆、粉条等,美味可口,多食不腻,不仅是道别具风味的传统菜肴,而且已成为达斡尔人的一种象征物。俗话说:“哪里有达斡尔人,哪里就有坤必乐;哪里有坤必乐,哪里就有达斡尔人”。达斡尔人爱吃“大乐·布达”(即荞面饸饹),吃时浇上用飞龙(一种珍禽)、野鸡、野兔或狍子肉做的肉汤,常用来招待贵宾好友。
(三)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祖先在夏、商时期就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从事渔猎并饲养驯鹿。十七世纪沙俄侵华时,清朝政府将鄂温克族迁至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居住。现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聚居的鄂温克族是260多年前来呼伦贝尔地区戍边的鄂温克族兵丁的后裔。内蒙古鄂温克族现有人口约2.9万,是解放初的4倍多,占全国鄂温克族总人口数近90%。“鄂温克”,鄂温克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民俗有:给布 给布,鄂温克语意为“家谱”,按氏族(哈拉)编续。一般每隔20年召集一次氏族大会,商量续家谱事宜,由族长主持续写本氏族男性青少年名单。大会结束后,聚餐以示庆贺。家谱由家族长(毛哄达)保管,不准随意打开。每逢春节,族人要向家谱敬酒叩头,以示对祖辈的尊敬与怀念。仙人柱 亦作“斜仁柱”、“歇人住”,汉语称“撮罗子”,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锥形帐篷。以若干根桦木杆或柳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大小因人口和季节而宜,夏大而冬小。大则高7米,底径8米;小则高4米,底径6米许。柱中央为燃篝火处,用以做饭取暖。三面以芦苇、兽皮等席地为床,进门正面为“马路”(亦作马罗),为家中未婚男子、小孩及男客人之卧席,妇女不得卧坐;左右两侧为“奥路”,右为长者卧席,左为年轻夫妇卧席。门多东向或南向。数个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许前后排列。解放后,许多鄂温克族人定居到砖瓦、土木结构的新房子中了。金勒 鄂温克族语意为滑雪板,以松木为原料,前端上翘,后端呈坡形,中间有一绑脚的带子(称“母哼母乐”)。踏之行于林海雪原中或用于追击野兽,滑行如飞,是鄂温克人不可缺少的交通、狩猎工具。塔拉佳比 即桦树皮船,是鄂温克人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乘5—6人,载一只重500公斤的大犴(犴达罕,即驼鹿)。用树条做船身架,再用桦树皮包制,用红松根须缝合,针孔和接头处用松脂掺桦皮油熬成的黑色混合油涂抹。船长约1丈8尺,高约2.5尺,腹宽约2尺,两端尖细上翘,顺水时速可达40里,用于渡水、捕鱼和狩猎。赞达拉嘎 鄂温克族民歌,乃鄂温克族民间小调、山歌之类的总称,既是诗,也是歌,通过唱来表达。短者数行,长者数十行,有世代流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旋律简洁朴素,一般不用乐器伴奏。有些赞达拉嘎字少腔长,犷达舒展,悠悠然而充满了草原和森林之气息。高乐布堪舞 即篝火(欢乐之火)舞,流行于根河市敖鲁古雅游猎的鄂温克族人中。举行婚礼或两个氏族的成员们欢聚时,夜晚在河边载歌载舞,一般是7—20人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篝火顺太阳运行的方向转动。通常是一人领唱,大家随着边跳边唱,风格独特,场面欢腾、热烈。爱达哈西仁舞 意为公野猪搏斗舞,为鄂温克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模仿公野猪搏斗的双人舞蹈。舞者穿毛朝外的狍皮服,扮作野猪形象,面擦白粉,双手放在背后,身前倾,用肩互撞,口发“吼吼”的野猪叫声,动作简单,形象逼真,具有浓郁的狩猎生活气息。乌力翁 即鹿哨,亦称鹿叫子,鄂温克猎人使用的一种诱鹿工具。以木或桦皮制成哨筒,形似牛角,长2—3尺,一头粗,一头细,吹吸成声,若公鹿鸣而求偶。猎人使用鹿哨诱鹿走近而捕猎之。若公鹿到来,必须一枪将其打死,否则它再听到鹿哨声就溜之乎也。哄歌 鄂温克牧人发现母牛、母羊不认自己的犊、羔时唱一种词曲定型的歌,以促使母畜认仔哺乳。
(四)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而且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全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只有2千多鄂伦春人,在内蒙古境内者不足1千人;现在,仅内蒙古就有4千8百多鄂伦春族同胞,聚居在鄂伦春旗的就有近3千人。他们的祖先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人。鄂伦春语称山顶和驯鹿为“鄂伦”,称人为“春”,故“鄂伦春”意即“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大兴安岭东麓的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人多以狩猎和驯鹿饲养业为生,其奇特民风习俗主要有:祭熊·阿素木 鄂伦春人多信奉萨满教,奉熊为图腾,平时称熊为“俄特日肯”(即老爷子)或“雅亚”、“贴贴”(即祖父、祖母)。打死熊,只能说熊“睡着了”,捕获熊后,必须举行祭祀仪式,以求熊的宽恕。公熊在剥皮前,先把睾丸割下来挂在树上;剥皮后,取出小肠绕熊头三圈,再将头割下用草包好;接着把四只脚爪也砍下来,一同置于树杈上,进行“树葬”。然后由老猎人领着同猎者向它磕头、献烟。支解熊时,不能割断动脉而把血液挤回心脏。往“乌力楞”(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家族团体)驮熊肉时,必须用骟马,快到乌力楞时,驮肉者发出模仿乌鸦“嘎——嘎——”的鸣叫声,全乌力楞内的人们都要出来迎接。熊肉煮熟后,要切成细小的肉丁,用野葱、野韭菜加盐和烧热的熊油在铁锅里炒拌好,趁热吃。这种食物和吃法叫作“阿素木”。全乌力楞的人围坐一圈,每人盛一碗,吃前由长者发出“嘎——嘎——”的声音,说“不是鄂伦春人吃你的肉,是乌鸦在吃”。熊肉爽口,据说经常食用,可使人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剩下的熊骨不能随意丢弃,要按原构造位置排好,用树枝和草裹扎起来抬到远处进行树葬。楚伦昂嘎 鄂伦春人定居前住的圆锥形帐篷,亦称“斜仁柱”,与鄂温克人的“仙人柱”大同小异。桦皮用具 鄂伦春人完整保留了中国北方的桦皮文化,用桦皮制作的用具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日常用品。如“阿参”(碗)、“阿汉”(盆)、“木灵开依”(水桶)、“昆改”(篓)、“奥沙”(针线盒)、“阿达玛拉”(箱子)、“铁克莎”(斜仁柱的围子)等,上面大都有彩色图案,实用而美观。犴鼻子 即犴唇,驼鹿的唇、鼻部位,是鄂伦春族人待客的美味,曾为向清朝皇帝进贡的山珍之一。一只成年犴的鼻子约10斤重,软骨和近乎透明的肥肉及粗丝瘦肉,烹制成嘉肴,吃起来味美异常。煮时须把握好火候,欠火或过火都影响味道质量。烤犴乳 鄂伦春人独具特色的食品,也是上好的补品。夏季猎到产仔期的母犴后,老年人喜欢将犴乳房割下,叉在细棍上烤食,乳汁烤焦再蒸熏到肉上,加之燃烧的松木的清香,使烤犴乳别具风味,食之甚觉佳美。禁忌 鄂伦春人禁忌很多,如烤肉、煮肉时不能用刀捅火,更不能往火上倒脏水、吐口水,以免触犯火神;劈柴不能劈得过长,否则要拖延打猎的时间;不能叫祖先和长辈的名字,也回避说别人的名字,夫妻间也不能互叫名字;家人出去打猎时,小孩不能玩捉迷藏,否则野兽也会躲起来,家人会猎无所获;吹狍哨诱猎到狍子,不能割断脖子,否则以后就引诱不来狍子;女人的东西不能放在男人东西的上面;妇女在经期或产期不能吃野兽的心脏和头(因为那是祭神的东西),在孕期不能吃獐子肉或熊肉,否则会流产;禁止用手点虹;带孝的人春节不能给别人磕头,也不能接受别人磕头。入乡随俗,您到鄂伦春人的山林故乡游览做客,可要记住这些禁忌哟!
第二篇:内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导游选述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一般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一般必须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
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娱乐、艺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
(一)蒙古族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苏台柴 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酸奶子 牧区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营养丰富,醇香扑鼻,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全羊席 蒙语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嘉肴,又称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招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全羊席是将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后摆在长方形大木盘中,像一只卧着的活羊,浓香飘逸扑鼻,肉味鲜美异常。宾主进餐前,还要由主人主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辞等。史载,成吉思汗
曾设过全羊席,忽必烈登基时也设全羊席敬祭神祇、宴待宾客。随着烹饪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驰名中外的代表性名贵菜肴之一。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古代称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一般以柳木杆组合编制的若干个(4、6、8、10个)篱笆状“哈那”(围墙支架)和伞状顶篷内许多椽子为骨架,顶上及四周以一至两层白色的厚羊毛毡覆盖,顶中央开有天窗,木框门朝南或东南方开设。12个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包内总面积达60多平方米,在草原上是罕见的,仅出现于1990年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以来,堪称内蒙古蒙古包之最。勒勒车 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早先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身重约百余斤,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上千斤。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而轻,独牛拉单车,往往数辆或数十辆首尾相衔,由一两个牧民(多为女性)驾驭吆赶着在草地、沼泽地、雪地或沙漠地带缓缓地鱼贯而行,显示了牧区特有的风情。勒勒车既便于短途拉水、拉牛粪和柴草,又适于长途搬运生活用品和蒙古包等。今经过改进的勒勒车,木轮换作铁轮(硬胶实体胎),组装轴承,用马或仍用牛来牵拉,车速和载重量都显著提高。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制,前者盛行于十三世纪前蒙古族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把阿秃儿抢诃额仑夫人成亲,即是这种婚制形式;十三世纪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男女定亲前,男方要向女方多次求亲,定亲后,男家要送给女家聘礼(又称“彩礼”)。牧区多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农区多以金银首饰、衣物等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牲畜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贫困牧户,聘礼牲畜头数可用小于九的奇数,如三、五、七头,但绝不能择偶数。女家也非常讲究给女儿陪送嫁妆。通常,嫁妆的物品数量多于聘礼。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蒙古族的娶亲也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习俗。娶亲一般在结婚喜日(请喇嘛占卜择吉日)的前一天,新郎着传统礼服,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驱彩车,载礼品,一同骑马前往女家。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一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启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彩车三遭,然后,娶亲和送亲的队伍才一同策马驱车奔往新郎家。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要互相纵马追逐,举行“刁帽子”竞赛。新娘娶到新郎家后,要举行隆重的婚礼——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参加拜火仪式,即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以求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幸福。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蒙古族名菜之一,将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铜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置羊背上)、全羊席,各种奶食、糖果等应有尽有。宴间,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敬酒、献哈达,众人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曲调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们才陆续离去。天葬 牧区昔日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旧服,换上新衣或用白布裹尸,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让其任意颠簸。尸体掉在哪里,哪里就是吉祥葬地。然后,驱车速返,不得回头看。三日后,死者亲属前去察看,如尸体已被禽兽吃掉,则认为死者巳升上天堂;若尸体完整无损,则认为死者余孽未消,不利子孙,要请喇嘛念经,替其忏悔消灾,并在尸体上涂一层黄油,好让禽兽早日吃掉。天葬后,死者子孙一般在49天内不剃发、不宴饮娱乐,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祭敖包 敖包,又译作“脑包”、“鄂博”,蒙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实际上是用石头堆积成的圆锥形的实心塔。祭敖包(达斡尔族称作“敖包祭”,鄂温克族叫作“澳渥塔黑仁”,祭祀形式不尽相同,但敬神祈福的目的是大致相同的。)是蒙古民族盛大的传统祭祀活动。祭祀时,在敖包顶端插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古时,还要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近代以来,由喇嘛焚香点火,诵词念经,也有击鼓鸣号的。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至右顺时针转三遭,求山神、路神降福,保佑人众安康、草茂畜旺,同时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敬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的观念也有所更新。尽管他们大都信仰喇嘛教,并虔诚地敬奉某些神灵,但今天的祭敖包活动,在举行传统仪式的同时,又增添了发展
牧区经济、吸引中外游客、促进民族团结等新的有益的内容和形式。那达慕 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当年,成吉思汗战胜花剌子模(在今中亚土库曼一带),为庆祝胜利,就曾举行过那达慕盛会。在古代和近现代的那达慕盛会上,都要举行男子“赛马”、“射箭”、“摔跤”(即“搏克”)三项竞技比赛,俗称“男儿三艺”。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进行这三项竞技赛外,还增添了马球、马术、田径、电影、话剧、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策马驱车前来参赛或观摩。那达慕大会是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蒙古族大型传统盛会,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和当今内蒙古旅游贸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为中国民俗风情游活动增添别具一格的浓郁色彩。禁忌 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禁忌,主要的有以下“八忌”:1.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和火神、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与神灵。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视水为生命之源,非常注意节约用水,并养成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的良好习惯。3.病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闻人免进”的牌子,以示家有重患者,不待客。4.产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忌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5.做客忌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忌讳亦多。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进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而受主人冷待。6.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忌蹬踩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与此类似的禁忌。古代,如有人误踏蒙古大汗宫帐的门槛,无论是谁,必被立即处死。此禁忌风俗沿袭至今。7.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8.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俗话说:“打狗看主”,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可千万不要打骂主人的狗哟!骑马到牧民家做客,一定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来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被狗扑咬而发生宾主俱不愉快的事情噢!走敖特尔 敖特尔,蒙古语意为“游牧时逐水草而迁徙的地方”,又译作“沃太”。过去,在正常情况下,一年游牧要轮换四个地方,即春营盘(地)、夏营盘(地)、秋营盘(地)、冬营盘(地)。现在,由于牧民相对定居,一年大致轮换二至三个游牧营地。走敖特尔,即根据季节、草场变化情况而形成的轮换草场的放牧形式,汉语直译为“倒场”。“倒场”时,要用数辆勒勒车拉着蒙古包构件、炊具等生活用品,载着家人,吆着畜群迁往新的游牧营地。长调·呼麦·马头琴·安代舞 最能代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长调、呼麦、马头琴演奏和安代舞等舞蹈。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经在在,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出生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哈扎布(2005年逝世,享年83岁)被誉为“长调歌圣”、“草原歌王”。2005年11月25日,经过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呼麦是蒙古族原生态喉音歌唱艺术。呼麦,蒙古语意为“喉咙里发生的声响”,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演唱者多为男性,而青年女演员文丽(苏伊拉赛汗)是当今国际驰名的呼麦演唱家。马头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之一,用白马尾作琴弦和弓毛,音箱用四块桐木板制并蒙以蟒皮,琴头雕作马头状。齐·宝力高为世界马头琴演奏大师。安代舞为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由“踏歌而舞”等集体歌舞形式演变而来。
(二)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历史上有名的契丹民族的后裔,现代主要聚居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其他盟市和黑龙江、新疆等
。鄂温克族主要民俗有:给布 给布,鄂温克语意为“家谱”,按氏族(哈拉)编续。一般每隔20年召集一次氏族大会,商量续家谱事宜,由族长主持续写本氏族男性青少年名单。大会结束后,聚餐以示庆贺。家谱由家族长(毛哄达)保管,不准随意打开。每逢春节,族人要向家谱敬酒叩头,以示对祖辈的尊敬与怀念。仙人柱 亦作“斜仁柱”、“歇人住”,汉语称“撮罗子”,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锥形帐篷。以若干根桦木杆或柳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大小因人口和季节而宜,夏大而冬小。大则高7米,底径8米;小则高4米,底径6米许。柱中央为燃篝火处,用以做饭取暖。三面以芦苇、兽皮等席地为床,进门正面为“马路”(亦作马罗),为家中未婚男子、小孩及男客人之卧席,妇女不得卧坐;左右两侧为“奥路”,右为长者卧席,左为年轻夫妇卧席。门多东向或南向。数个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许前后排列。解放后,许多鄂温克族人定居到砖瓦、土木结构的新房子中了。金勒 鄂温克族语意为滑雪板,以松木为原料,前端上翘,后端呈坡形,中间有一绑脚的带子(称“母哼母乐”)。踏之行于林海雪原中或用于追击野兽,滑行如飞,是鄂温克人不可缺少的交通、狩猎工具。塔拉佳比 即桦树皮船,是鄂温克人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乘5—6人,载一只重500公斤的大犴(犴达罕,即驼鹿)。用树条做船身架,再用桦树皮包制,用红松根须缝合,针孔和接头处用松脂掺桦皮油熬成的黑色混合油涂抹。船长约1丈8尺,高约2.5尺,腹宽约2尺,两端尖细上翘,顺水时速可达40里,用于渡水、捕鱼和狩猎。赞达拉嘎 鄂温克族民歌,乃鄂温克族民间小调、山歌之类的总称,既是诗,也是歌,通过唱来表达。短者数行,长者数十行,有世代流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旋律简洁朴素,一般不用乐器伴奏。有些赞达拉嘎字少腔长,犷达舒展,悠悠然而充满了草原和森林之气息。高乐布堪舞 即篝火(欢乐之火)舞,流行于根河市敖鲁古雅游猎的鄂温克族人中。举行婚礼或两个氏族的成员们欢聚时,夜晚在河边载歌载舞,一般是7—20人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篝火顺太阳运行的方向转动。通常是一人领唱,大家随着边跳边唱,风格独特,场面欢腾、热烈。爱达哈西仁舞 意为公野猪搏斗舞,为鄂温克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模仿公野猪搏斗的双人舞蹈。舞者穿毛朝外的狍皮服,扮作野猪形象,面擦白粉,双手放在背后,身前倾,用肩互撞,口发“吼吼”的野猪叫声,动作简单,形象逼真,具有浓郁的狩猎生活气息。乌力翁 即鹿哨,亦称鹿叫子,鄂温克猎人使用的一种诱鹿工具。以木或桦皮制成哨筒,形似牛角,长2—3尺,一头粗,一头细,吹吸成声,若公鹿鸣而求偶。猎人使用鹿哨诱鹿走近而捕猎之。若公鹿到来,必须一枪将其打死,否则它再听到鹿哨声就溜之乎也。哄歌 鄂温克牧人发现母牛、母羊不认自己的犊、羔时唱一种词曲定型的歌,以促使母畜认仔哺乳。
(四)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而且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全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只有2千多鄂伦春人,在内蒙古境内者不足1千人;现在,仅内蒙古就有4千8百多鄂伦春族同胞,聚居在鄂伦春旗的就有近3千人。他们的祖先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人。鄂伦春语称山顶和驯鹿为“鄂伦”,称人为“春”,故“鄂伦春”意即“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大兴安岭东麓的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人多以狩猎和驯鹿饲养业为生,其奇特民风习俗主要有:祭熊·阿素木 鄂伦春人多信奉萨满教,奉熊为图腾,平时称熊为“俄特日肯”(即老爷子)或“雅亚”、“贴贴”(即祖父、祖母)。打死熊,只能说熊“睡着了”,捕获熊后,必须举行祭祀仪式,以求熊的宽恕。公熊在剥皮前,先把睾丸割下来挂在树上;剥皮后,取出小肠绕熊头三圈,再将头割下用草包好;接着把四只脚爪也砍下来,一同置于树杈上,进行“树葬”。然后由老猎人领着同猎者向它磕头、献烟。支解熊时,不能割断动脉而把血液挤回心脏。往“乌力楞”(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家族团体)驮熊肉时,必须用骟马,快到乌力楞时,驮肉者发出模仿乌鸦“嘎——嘎——”的鸣叫声,全乌力楞内的人们都要出来迎接。熊肉煮熟后,要切成细小的肉丁,用野葱、野韭菜加盐和烧热的熊油在铁锅里炒拌好,趁热吃。这种食物和吃法叫作“阿素木”。全乌力楞的人围坐一圈,每人盛一碗,吃前由长者发出“嘎——嘎——”的声音,说“不是鄂伦春人吃你的肉,是乌鸦在吃”。熊肉爽口,据说经常食用,可使人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剩下的熊骨不能随意丢弃,要按原构造位置排好,用树枝和草裹扎起来抬到远处进行树葬。楚伦昂嘎 鄂伦春人定居前住的圆锥形帐篷,亦称“斜仁柱”,与鄂温克人的“仙人柱”大同小异。桦皮用具 鄂伦春人完整保留了中国北方的桦皮文化,用桦皮制作的用具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日常用品。如“阿参”(碗)、“阿汉”(盆)、“木灵开依”(水桶)、“昆改”(篓)、“奥沙”(针线盒)、“阿达玛拉”(箱子)、“铁克莎”(斜仁柱的围子)等,上面大都有彩色图案,实用而美观。犴鼻子 即犴唇,驼鹿的唇、鼻部位,是鄂伦春族人待客的美味,曾为向清朝皇帝进贡的山珍之一。一只成年犴的鼻子约10斤重,软骨和近乎透明的肥肉及粗丝瘦肉,烹制成嘉肴,吃起来味美异常。煮时须把握好火候,欠火或过火都影响味道质量。烤犴乳 鄂伦春人独具特色的食品,也是上好的补品。夏季猎到产仔期的母犴后,老年人喜欢将犴乳房割下,叉在细棍上烤食,乳汁烤焦再蒸熏到肉上,加之燃烧的松木的清香,使烤犴乳别具风味,食之甚觉佳美。禁忌 鄂伦春人禁忌很多,如烤肉、煮肉时不能用刀捅火,更不能往火上倒脏水、吐口水,以免触犯火神;劈柴不能劈得过长,否则要拖延打猎的时间;不能叫祖先和长辈的名字,也回避说别人的名字,夫妻间也不能互叫名字;家人出去打猎时,小孩不能玩捉迷藏,否则野兽也会躲起来,家人会猎无所获;吹狍哨诱猎到狍子,不能割断脖子,否则以后就引诱不来狍子;女人的东西不能放在男人东西的上面;妇女在经期或产期不能吃野兽的心脏和头(因为那是祭神的东西),在孕期不能吃獐子肉或熊肉,否则会流产;禁止用手点虹;带孝的人春节不能给别人磕头,也不能接受别人磕头。入乡随俗,您到鄂伦春人的山林故乡游览做客,可要记住这些禁忌哟!
第三篇:地方导游服务程序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是指从地陪接受旅行社下达的旅游团接待任务起,到旅游团离开本地并做完善后工作为止的工作程序。
地陪应严格按照服务规范提供各项服务。(一)服务准备 1.熟悉接待计划
接待计划是组团社委托各地方接待社组织落实旅游团(者)活动的契约性安排,是导游人员了解旅游团(者)基本情况和安排活动日程的主要依据。地陪要从接待计划中了解、掌握旅游团(者)的以下情况:
(1)旅游团(者)的基本情况
a.计划签发单位(即组团社)、联络人姓名、电话;团的种类(如全包价、半包价等),费用的结算方法;团队等级(如豪华等、标准等、经济等)。b.旅游团(者)的团名、代号、电脑序号、人数、住房、用车、餐饮标准等。
(2)旅游团成员的基本情况
如客源国(地)、领队姓名、旅游者概况、民族宗教信仰等。(3)旅游路线和交通工具(4)交通票据情况
该团去下一站的交通票据是否已按计划订妥,有无变更及更改情况;有无返程票;有无国内段国际机票,如果有,则要帮旅游团(者)及时确认,出境机票的票种是OK票还是OPEN票。
(5)该团的特殊要求和禁忌(6)是否需要提前办理证件(7)机场建设费的付费方式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地接社现行垫付;另一种为旅游者自付;最后一种由外方旅行社领队垫付。
2.落实接待事宜
(1)核对或填写日程安排表;
(2)落实旅行车辆,确定与司机接头的时间、地点;(3)落实住房及用餐;
(4)了解落实运送行李的安排情况;(5)了解不熟悉景点的情况;
(6)与全陪联系,提前约定接团的时间和地点。3.物质准备
(1)导游人员上团前必须佩戴导游证、胸卡,携带导游资格证,10人以上团举导游旗等;
(2)到本社有关内勤处领取门票、餐饮结算单及有关表格(如行李交接单、租车结算单、客人意见表及导游图等);
(3)掌握联系电话,地陪应备齐随身携带有关旅行社各部门、餐厅、饭店、车队、剧场、购物商店、组团人员、行李员和其他导游人员的电话、呼机和手机号码。
4.语言和知识准备
根据旅游团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5.形象准备
导游人员的着装要符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着装习惯和导游人员的身份,衣着大方、整齐、简洁,方便导游服务工作。
6.心理准备
(1)准备面临艰苦复杂的工作(2)准备承受抱怨和投诉(二)接站服务
1.旅游团抵达前的服务安排
(1)确认旅游团(者)所乘交通工具抵达的准确时间,做到三核实:计划时间、时刻表时间、问询得到的时间的核实;
(2)与旅游车司机联络,商定机出发时间;(3)再次核实旅游团抵达的准确时间;(4)与行李员联络,通知其行李送往的地点;(5)持接站标志迎候旅游团。2.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1)认找旅游团
认找旅游团时,地陪站在明显的位置上举起接站牌以便领队、全陪(或旅游者)前来联系。同时地陪也可以从出站旅游者的民族特征、衣着、组团社的徽记等来分析、判断或上前委婉询问,主动认找自己的团队。如该旅游团有领队和全陪时,导游人员应及时与领队、全陪接洽,问清该团的国别(或地区)、人数、客源地组团社的名称,领队及全陪姓名等,如该团无领队和全陪,应与该团成员逐一核对团名、国别(或地区)、人数、团员姓名等,无任何出入才能确定是自己应接的旅游团。
(2)核对实到人数
若出现人数与计划不符时,应尽快通知当地接待社的有关人员及时更改所订机(车)票、住房和其他有关事项。
(3)集中清点行李及与行李员办理交接手续。(4)集合登车
(1)地陪要提醒客人带齐手提行李和随身物品,引导旅游者前往乘车处。客人上车时,要恭候在车门旁,搀扶或协助客人上车;
3.赴饭店途中的服务(从机场、车站至下榻饭店)(1)致欢迎辞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问候语;
b.代表所在接待社、本人及司机欢迎旅游者光临本地; c.介绍自己的姓名及所属单位; d.介绍司机;
e.表示提供服务的诚挚愿望; f.欢迎旅游者提出意见和要求; g.预祝旅游愉快顺利、身体健康。(2)调整时间
介绍两国(两地)的时差,请旅游者将自己的表调到北京时间。(3)首次沿途导游
a.风光导游 见人说人,见物说物,但要取舍得当。
b.风情介绍 介绍当地的概况,包括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分、人口、气候、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土特产品等,并在适当的时间向旅游者分发导游图。
c.介绍下榻的饭店(4)宣布集合时间、地点
旅游车驶至下榻饭店,地陪应在旅游者下车前向全体成员讲清并请其记住车牌号码、停车地点和集合时间。
(三)入店服务 1.协助办理住店手续
(1)协助领队和全陪办理住店登记手续;
(2)在领队或全陪分发房卡时,地陪应记下领队、全陪和团员的房间号,并将自己联系的办法告诉全陪和领队,以便有事时尽快联系。
2.介绍饭店设施 3.带领全团用好第一餐 4.宣布当日或次日的活动安排 5.督促行李员及时分送行李 6.安排好叫早服务 7.协助处理有关问题
(四)核对、商定和安排旅游协助节目
在核对、商定日程时,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地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领队、全陪或旅游者提出小的修改意见或要求增加新的游览项目时,地陪及时向接待社有关部门反映,对合理又可满足的项目应量安排。2.领队、全陪或旅游者提出的要求与原日程不符且又涉及接待规格时,地陪一般应婉拒。
3.领队(或全陪)手中的接待计划与地陪的接待计划有部分出入时,地陪应及时报告接待社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若是接待社方面的责任,地陪应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并赔礼道歉。
4.重点项目时间的变动应及时向领导请示,不得擅自作主。
(五)参观游览服务 1.出发前的服务
(1)出发前,地陪应提前10分钟到达集合地点;(2)核实、清点实到人数;(3)提醒注意事项;(4)准点集合登车。
2.途中导游(下榻饭店-游览点)(1)重申当日活动安排;(2)风光导游;(3)介绍游览景点;
(4)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活跃气氛。3.景点导游、讲解
(1)交待游览注意事项
a.抵达景点时,下车前地陪要讲清并提醒旅游者记住旅游车的标志、车号和停车地点、开车的时间;
b.进入景点后,在景点示意图前,地陪应讲明游览路线、所需时间、集合时间和地点等;
c.地陪还应向旅游者讲明游览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2)游览中的导游讲解
讲解内容应繁简适度,做到讲解与引导游览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注意旅游者的的安全 4.参观活动 5.返程中的工作(1)回顾当天活动
(2)若不从原路返回饭店,地陪应做沿途风光导游(3)宣布次日活动日程(4)提醒注意事项(5)安排叫早服务(六)其他服务
1.文娱活动方面的服务(1)观看文娱节目(2)舞会 2.购物服务
购物是旅游团的一项重要活动,地陪应严格执行接待单位制定的游览活动日程,带旅游团到旅游定点商店购物,避免安排次数过多、强迫旅游者购物等问题出现。
3.餐饮服务
(1)计划内的团队便餐
a.地陪应提前落实本团当天的用餐,对午、晚餐的用餐地点、时间、人数、标准、特殊要求逐一核实并确认;
b.用餐过程中,地陪要巡视旅游团用餐情况一二次。(2)品尝风味(进餐时,地陪要向旅游者介绍风味名菜)(3)宴会(应准时且着装要整齐大方)
(七)送客服务 1.送站前的准备工作(1)核实、确认交通票据
a.要做到四核实:计划时间、时刻表时间、票面时间、问询时间; b.若旅游团是乘飞机离陕出境,地陪应提醒或协助领队提前72小时确认机票。
(2)商定出行李时间
(3)商定出发、叫早和早餐时间
(八)后续工作 1.报销与结算 2.处理遗留问题 3.协助全陪返程 4.总结汇报工作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
班级:酒店一班
姓名:邵金国(2010114002)
杨佳奇(2010114036)
第四篇: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短短几天的内蒙古之旅就要结束了。经过这几天的亲密相处,我们彼此间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然而,中国有句俗话:“十 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还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只得道声“拜拜”了。唐诗中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名句,我们的分手虽然没有生 死恋人那么严重的程度,但确实是有点难舍难分的滋味啊。大家在内蒙古的数日里,饱览了雄浑壮美的草原、大漠、山川风光,亲睹了成吉思汗陵等著名景区之诱人风貌,体验了浓郁的蒙古族风情,领略了内蒙古辉煌灿烂的 历史文化,圆了一个内蒙古绿色之旅的陈年美梦。我想大家还是乘兴而来,高兴而归的。说实话,这愉快的、顺利的、有着人生纪念意义的内蒙古之旅,之所以能取 得如此的成功,真还是全赖各位团友、尤其是领队先生(女士)和全陪×导的大力协作、相互关照、真心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我和司机×师傅代表旅行社老板及 全体员工对各位表示由衷的谢意!(鞠躬,庄重而面带微笑)请让我发自肺腑地对大家再说一声“塔勒儿哈拉”(谢谢)!朋友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心相知,意相通,万水千山总是情,天长地久,友
谊长存!朋友们,我们的接待与导游服务工作、乃至景区建设工作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大家留下宝贵意见,我们定当尽快整改,以尽力塑造内蒙古旅游的良好形象,促 进内蒙古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后,祝大家身心俱健,旅途愉快,一路顺风,收益多多,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朋友们,后会有期。“百耶什太”(再见)!
第五篇: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短短几天的内蒙古之旅就要结束了。经过这几天的亲密相处,我们彼此间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然而,中国有句俗话:“十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还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只得道声“拜拜”了。唐诗中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名句,我们的分手虽然没有生死恋人那么严重的程度,但确实是有点难舍难分的滋味啊。大家在内蒙古的数日里,饱览了雄浑壮美的草原、大漠、山川风光,亲睹了成吉思汗陵等著名景区之诱人风貌,体验了浓郁的蒙古族风情,领略了内蒙古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圆了一个内蒙古绿色之旅的陈年美梦。我想大家还是乘兴而来,高兴而归的。说实话,这愉快的、顺利的、有着人生纪念意义的内蒙古之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真还是全赖各位团友、尤其是领队先生(女士)和全陪×导的大力协作、相互关照、真心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我和司机×师傅代表旅行社老板及全体员工对各位表示由衷的谢意!(鞠躬,庄重而面带微笑)请让我发自肺腑地对大家再说一声“塔勒儿哈拉”(谢谢)!朋友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心相知,意相通,万水千山总是情,天长地久,友谊长存!朋友们,我们的接待与导游服务工作、乃至景区建设工作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大家留下宝贵意见,我们定当尽快整改,以尽力塑造内蒙古旅游的良好形象,促进内蒙古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后,祝大家身心俱健,旅途愉快,一路顺风,收益多多,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朋友们,后会有期。“百耶什太”(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