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
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0-1-1
1第一作者简介:黄文英(197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研究。
第二作者简介:尹继东(1952-),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战略管理。
【摘要】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的萍乡市,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倡导新的就业观念、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岗失业,就业和再就业
资源型城市是国家建设所需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日趋枯竭,城市的发展已经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严重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的萍乡市,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和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城市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的转型是最大的难点。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转型,探索其有效的实现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萍乡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对萍乡市在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为促进萍乡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性对策建议。萍乡市的基本概况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最西部,地处湘赣边界,是江南煤炭主要生产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萍乡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其中以煤炭的储量最多,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1898年清朝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1916年,萍乡煤矿就产原煤95万吨、焦炭25万吨。20世纪初,萍乡的煤炭产量曾达到全国的十分之一,萍乡兴办的煤矿高峰期达1000多家[1],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萍乡已进入煤炭资源严重枯竭期。根据萍乡市政府在2008年5月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萍乡矿业集团尚存煤储量为1.19亿吨,可开采储量只有0.4134亿吨,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萍乡在10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1]。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萍乡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据调查,萍乡煤炭系统共有在册职工15.94万人,下岗职工合计达10余万人,均未改制。煤炭系统下岗人员占全市下岗人员的64.66%,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极大[2]。面对这种情况,萍乡市各级政府本着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广开就业渠道,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2008年末就业人员达102.87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8万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
1.43万人,跨省劳务输出达到20.3万人[3]。虽然如此,煤炭系统职工的“饭碗”问题却一直难以根本解决,在岗职工月均收入仅千元左右,家庭人均生活费仅200多元,下岗职工生活则更为困难,经常诱发不稳定因素[2]。因此,积极做好萍乡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迫在眉睫。目前萍乡市在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萍乡市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当前形势依然严峻,除了客观存在的就业人口多以外,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4050”人员多。由于资源开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大部分属于简单劳动者,劳动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而且,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较多,年龄偏大,身体素质也较差。因此,下岗失业人员改行比较困难。
二是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受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人员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就业观念束缚,突出表现在:有的失业人员在重新就业过程中还留恋过去固定单位及固定收入的“铁饭碗”,甚至还存在等待政府大包大揽的幻想,又不愿进非公有制企业;还有的存在公有制主人翁地位的失落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悲观、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等等。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家逐步推出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社会成员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不统一。如大多数在私营企业工作的职工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这些保险,即使享受到社会保险,其保险水平也很低。此外,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用也相当严重。据调查,目前,萍乡市国有资源型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达11.8亿元[2]。
四是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为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未能落实到位的地方。如有些下岗职工反映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后,相关部门照收各种税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社会保险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对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性不高,等等。五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目前萍乡市劳动力市场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方面,在就业指导、中介服务、岗位开发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为失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促进萍乡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就业乃民生之本,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来源,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为促进萍乡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萍乡市资源型企业的大部分职工,劳动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低,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使失业人员能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适应新职业、新岗位的能力、增强他们就业与再就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重新就业。
3.2 扩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新的就业观念。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舆论要扩大宣传力度,帮助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勇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摆脱旧的观念束缚,一要树立凭能力就业、凭竞争上岗的新就业观念,二要树立就业形式、就业渠道多样性的新观念,特别要放弃再就业过程中的“公有制偏好”的思想,在更广阔的就业领域内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内容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扩大保障面,使社会保障的各种措施不仅限于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广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员工也能解除后顾之忧,得到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再就业工作资金的支持力度,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不拖欠,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4 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激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要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制定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执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增强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要运用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
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尤其要抓好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的落实,增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5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系统。一要建立全市统一的劳动力资源库、职业信息库和公共发布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失业登记、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和创业指导、岗位开发为一体的信息网络,为失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服务;二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不同层次人才就业招聘会,为供需双方建立双向选择的平台,增加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机会,特别要为就业困难群体如“4050”人员举办一些专场招聘会或通过政府补贴购买岗位等再就业援助行动,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3.6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了给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一般可吸纳50%~80%的劳动力。而2008年萍乡市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只占从业人员的26.31%,这充分说明萍乡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很大。因此,目前萍乡市可以大力发展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注释:
[1] 陈晶晶.从“江南煤都”到“资源枯竭城市”萍乡:城市要转型,塌陷怎么办?[J].大江周刊,2008年07期
[2] 萍乡市: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人民
网,2008年12月23日
[3] 萍乡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
第二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且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转型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系统对策建议。
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成立专司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尽管具体做法不一,但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协调转型的机构。我国可考虑由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成立“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也可考虑对国家振兴东北办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进行职能扩充)。二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可考虑立法保障。由国家专司转型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规划和区域振兴规划。首先,这种高层次机构可以兼顾利益、协调各方采取行动;其次,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制定转型规划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和任期制下出现的非连续性;最后,能突破地方政绩观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束缚,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另外,鉴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不只是资源型城市的局部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将转型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保障机制。三是在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环境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给予倾斜性支持。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取得转型的真正成功,必须打政策组合拳和注意措施的综合配套。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资源产业,即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放弃传统资源产业。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其改造,使其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将有基础的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成支柱产业,激活存量资产。四是在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当然,还可以考虑对伴生资源、共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是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新兴产业,进行新产业植入。
重塑城市形象与功能
一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组概念。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不同: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开始进入现代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传统与现代之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支撑。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量与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城市发展也由以“城市化”为主的量变阶段向以“城市现代化”为主的质变阶段过渡。
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没有城市形象的重塑,没有城市功能的再造,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转型。
优化产业组织
一是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培育地方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企业往往能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组织结构。要在积极建立大企业集团和争取大型企业进驻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和企业网络,提高区域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阶段最需要政策、环境的呵护。因而,为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快发展,要综合运用诸如提供创业资助、支持技术进步和创建企业园圃等多种政策措施。
深化对外开放
一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区外资本进入。为配合转型、吸引外部投资,其一可以考虑积极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努力培育项目载体,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招商;其二政府应该制定和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不仅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在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甚至将推动和深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更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企业参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扩大产能、改善产品结构的过程,更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健全科教培训和社会保障
一是要依靠科技教育来放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资本投入相结合,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也是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之一。二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再就业和再工业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能提高大批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职工下岗,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多渠道的分解经济转型压力,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抓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为转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的讨论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按照对资源产业的依存程度,2000年我国约有178座矿业城市,其中约95座对矿业的依赖程度极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人口7千万,占全国城市人口的13%;矿业产值占全国矿业总产值的62%。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共有煤城58座,油城11座,铁城5座,有色金属城13座,其他非金属矿城8座;地级市50座,县级市45座;按资源枯竭程度,可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等城市。发展型矿城约有20个;危机型矿城约有20个;其余是警戒型矿城。
特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1]
政策
中央财政将给予这两批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近年,暂不审定新的资源枯竭城市。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困境
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因为自然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生产量逐年减少,而且在开发建设各资源城市时只考虑资源的开采,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导致了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出现危机。随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水资源需求告急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资源型城市区位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该类城市基本上都是依资源开
采地而居,缺乏一般城市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城市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紧紧依附于主导资源产业,缺乏自主运营的空间。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度的单一性,或者称为非均衡性。资源型产业既是主导产业,又是支柱产业,城市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很大,造成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城市功能不全,第三产业以及可替代产业发展落后。矿业城市在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上矛盾突出。矿业企业创造的利税地方城市留成很低,容易造成企业办社会,政府办企业的本末倒置、功能错位的状况。因此,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为了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扰,进行经济转型是必要的。
编辑本段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方式
转型面临的挑战
资源长期的依赖,接续与替代综合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单一资源发展路径在“城市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也使产业转型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难度,具体表现在: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由于资源型企业的投入成本都是可变的,当面临资源减产后,不管投入如何增加,产量的绝对量是下降的,从而使企业的收益递减。由于资源开采一般遵循“先上后下,先易后难”的原则,随着资源开采深度的加大,开采成本也越来越大,也会造成收益的递减。大量沉淀成本的存在使资源型产业结构呈现刚性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设备、钻井、洞室等资产约占固定资产总量的35%,资源性固定资产具有很高的技术利用锁定性,这部分资产不能完全回收利用,很少能转作它用,形成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加大了企业退出枯竭资源行业的机会成本,也就缺少了进入其他行业和市场必要的固定资本的支撑,只能低效率地运营,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刚性,使资源性产业的退出存在很大障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关联度较低
资源枯竭型城市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分偏大,第三产业则发展缓慢、滞后。而且资源型产业都属于中间投入型产业,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后向关联度低,前向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小,难以带动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限制了资源型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使得城市经济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转产难度大,造成畸形的城市经济结构。
转型战略方式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
资源型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利润率很低,资源的消耗使城市的积累能力弱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强烈依赖又导致在市场分工中只生产初级产品,产业结构产生不断低级化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把利润转移到关联行业和其他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化工、食品、纺织、医药等其他的支柱产业。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确保产业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首先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实施集约整合战略,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
现阶段,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源型企业过多过小,大约是15万个,地方小企业和国家大型资源企业两者互相封闭,形成了明显的两元结构,造成了资源管理难,资源浪费大,经济效益低,安全隐患多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集约化经营开发,通过改组改制和改造,整合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以外向型经济牵动,加速与国际接轨。2008年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
继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制定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
其中中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分别是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5个,分别是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
西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分别是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典型资源枯竭地区1个,为大兴安岭。
12个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其中有8个城市是从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中选出的。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从118个资
源型城市中确定了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其中玉门被列为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石油城市。
第四篇:资源枯竭型城市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地处西部,东临,南与市毗邻,西北与接壤。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总人口13万,由汉、蒙、回等17个民族构成。地处库布其、和和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496毫米,是降水量的20倍。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作为包钢的焦煤供应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煤矿为地区、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二、资源枯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调,三产水平偏低。,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7:78.6:20.7,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三产业比重小的特点显著,其中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因工农业发展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资源面临枯竭与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突出。主导产业是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其他产业先天不足,缺乏替代产业。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三)地方财力紧张,社会负担沉重。“十一五”以来,我区人均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地方经常性收入仅由的1.08亿元增长到的2.3亿元;人均可用财力由819元提高到1755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0%左右。
1、社会保障方面。是典型的先有矿、后建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区域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都是由工矿企业先期承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自企业改制以来,我区共接收企业所办医院4所、学校22所、托儿所(幼儿园)5所,2747名工作人员。矿业公司,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将6000余人移交至我区。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社保、医疗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区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2、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区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加之重工业运行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效益开始下滑,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仅黄白茨煤矿和五虎山煤矿破产涉及人员就有29358人,涉及在职职工17720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7541人。现仍有在破产、下岗、改制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人员16000余人,且多为“4050”人员,家庭赡养供养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同时,我区地方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后续吸纳就业的产业,就业再就业问题突显,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四)棚户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我区棚户区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矿而建,房屋设计标准很低,部分房屋结构为砖框架填土坯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大多开裂,在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道路大多为土路,交通环境差。做饭和采暖多以燃煤为主,没有统一的供热、供气设施。常年饮用未经加工、水质极差的井水,吃水困难。电力管网老化,部分地区停电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采用明沟排水,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活条件,我区自起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棚户区搬迁面积达到190.97万平方米,重度危房面积26.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2.6万户、8.03万人,约需资金35.3亿元。
(五)生态环境脆弱,矿山问题严峻。长期的资源开采和重化工工业发展,对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历年累计产生煤矸石约1900万吨,粉煤灰约730万吨,电石渣约30万吨,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由此所引发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超标。同时,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面下沉、煤田自燃等灾害,约400万平方米地表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截止,我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达到22.983平方公里,造成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4.65米,最大水平位移2.88米。采煤沉陷区大量居民住宅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煤田自燃现象严重,曾形成火区面积349.6万平方米,自燃40余年,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推进转型的主要工作
鉴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五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安源”是一个曾因煤而响亮的名字,现在更因煤炭资源枯竭而经厉着无比的痛。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局面在安源区将成为历史。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安源区面临尴尬的转型难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成为安源人最大的难题。恰在此时,萍乡被国务院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萍乡还被列为全省4个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全省唯一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迎来了一个绝佳机遇。
已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萍乡,如何与萍城儿女一起转型?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新路子。自进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要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创新完善发展思路,确定萍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转型的认识:加快转型,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大都具有“两高一资”的特征,同时普遍存在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存在对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说到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就要加快推进资源
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的重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文化转型。一是加快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新的产业支撑,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重点培育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钢材等支柱产业,建设好三大基地。二是加快社会转型。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层次,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抓手是重点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等“民生大事”。三是加快生态转型。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抓手是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城乡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四大民心工程”。四是加快文化转型。树立自信,激发活力,推动创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筑良好的精神文化家园;抓手是“凝练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转型的目标:城镇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过一个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萍乡建设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资源枯竭转型的示范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城市。
(四)转型的机制:探索建立推进转型的“六大保障
体系”。第一,政府是转型的主导。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在服务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面效能建设”活动,落脚点是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第二,企业是转型的主体。努力建设效益型、科技型、循环型企业,重点在效益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落脚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干部是转型的关键。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兼而有之的干部队伍,重点在实干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转型的能力,落脚点是加快转型任务的落实。第四,群众是转型的基础。努力建设创业型、勤劳型、开放型群体,重点在创业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落脚点是各类创业主体都有自己的事业。第五,项目是转型的载体。努力建设带动型、支撑型、长远型项目,重点在带动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脚点是建设重大项目。第六,创新是转型的灵魂。努力建设竞争型、活力型、文明型城市,重点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落脚点是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为促进发展,国家给予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转型项目财政贴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抓住了机遇还要利用好机遇,让它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来,于是新的一轮紧张工作又要开始了。安源要以解决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经济转型问题为主攻方向,安源区确立了建设工
业强区的发展目标。为达到工业强区的目标,安源区提出了建设三个工业基地的计划,即: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丹江重型机械工业基地、江西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了做好掌握情况,找准问题,确定项目,安源区委区政府经常以招商引资以主要工作任务,经常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外出招商。
改善基础设施,改变城市面貌是安源区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源区确定的城市转型内容涉及主要方面一是解决好棚户区的改造以及生态的治理和恢复。二是解决好民生问题。解决好教育、医疗卫生问题以及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等。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四是做好经济转型工作。五是借助本地优势提高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