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1
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9-8-14
摘要:从我国首批确定的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选取了9个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指标的核算,测度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并据此提出了资源枯竭性城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开采与开发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所辖地域内的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会逐渐递减,森林等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如开采速度远大于资源再生速度)也会递减甚至难以恢复。当资源递减到一定程度,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2008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振兴东北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通知》,共有12个资源型城市进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分别是阜新、伊春、辽源、萍乡、焦作、石嘴山、白山、盘锦、白银、大冶、个旧和大兴安岭。本文主要将这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鉴于统计指标的一致性考量,本文只选取了12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9个地级城市(阜新、伊春、辽源、萍乡、焦作、石嘴山、白山、盘锦、白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应采取的对策。
一、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资本积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整体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资源与能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出现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拉大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一)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是客观规律,正是依靠这种不断更新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大都定位于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进行发展,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升级换代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而呈现出后劲不足的趋势。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建立起来的都是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主导产业单一,而且整个产业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同时,这类城市一般多以资源开发形成传统产业,并形成了一条关联度高、依赖性强的产业链,随着时间推移,传统主导产业趋于老化,产业链随之衰落,而新兴主导产业缺乏或发育很差,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困难。
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整体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转变,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在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三产业的逐步扩张。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从18.29:47.54:34.17演变为11.34:46.68:39.98,从业人员结构,从49.90:23.70:26.40演变为42.62:25.16:32.22。
反观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共同的特点是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畸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的辽宁盘锦,1997年和2006年都保持在80%以上,就业比重也接近6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9个城市中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8个高于全国比例,其中有7个城市第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中超过50%;就业结构上,9个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高于全国水平,最高的黑龙江伊春市甚至高达72.20%。及至2006年,这一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g个城市中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仍有7个高于全国水平;就业结构上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准,最高的甘肃白银高达71.52%。这些城市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从业人员比例大都高于50%,第二产业比重畸高。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扩张,同时第一产业逐渐萎缩,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以来没有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造进行经济的纵深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多元扩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缓慢和后劲不足的趋势。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近5年来,虽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2年和2003年,全国人均GDP分别为9398元、10 542元,而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只有盘锦一个城市高于这个水平,200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城市阜新仅为4420元,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04—2006年,焦作和石嘴山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渐接近并超过了全国人均GDP的值,但是整体看来,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然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不仅导致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不足,还伴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众所周知,第二产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最强,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最严重。长久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忽视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这些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开始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例如:煤炭城市阜新的沉陷面积已达101.4平方公里,已有2.7万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7.8万居民。2006年与全国指标平均水平相比较,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环境治理力度不大,工业废物利用率不高,环境治理力度太小,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从工业“三废”排放状况来看,200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70%,而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只有盘锦、萍乡和焦作等达到了这个水平,而其他城市都低于这一水准,甘肃白银市工业废水达标率最低,只有64.45%。废气排放方面,2006年全国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2.33吨,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只有森工城市白山和煤炭城市伊春低于这一标准,其他7个城市则远远高于这一标准,尤其是河南焦作和宁夏石嘴山,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8.73吨和24.52吨,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和11倍。再看工业烟尘排放状况,2006年,全国每平方公里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为0.9吨,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只有黑龙江伊春和甘肃白银不高于这个比例,指标最高的河南焦作,每平方公里烟尘排放量达到12.36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
2.工业废物利用率不高。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来看,2006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0.2%,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有4个城市低于这一标准,最低的吉林白山,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24.16%,仅为全国水平的40%。
3.环境治理力度太小。从环境治理投资方面来看,2006年,全国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2%,而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有5个城市都低于这一水平。其中尤以江西萍乡最低,该城市环境治理投资总额仅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0.26%,是全国水平的1/5左右。
(三)民生问题突出。人力资源匮乏
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通常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企业在建矿(企)初期就承担建城和其他的社会职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源型企业的兴衰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兴衰。近年来,由于资源和能源的枯竭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和企业减员增效等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中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和职工薪酬水平都出现大幅萎缩,下岗失业人员剧增,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生问题面临严峻的局面。
2002—2006年间,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资水平虽然都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但是与同期全国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相比,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资源开采枯竭,主导产业衰落,2002—2006年,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全部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2002—2006年,数据最接近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宁夏石嘴山其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1384.42元/人、12112.25元/人、13923.71元/人、15929.49元/人和18998.87元/人,与同期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91.2%、86.5%、86.4%、86.8%和89.5%,维持在90%上下。而最低的黑龙江伊春则分别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42.9%、42.3%、38.5%、34.9%和34.8%,仅维持在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40%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原本作为经济支柱的资源开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从业人员大部分属于简单劳动者,文化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人力资本本身积累很低。再加上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投资认识不够,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城市科研、教育发展落后。这些因素综合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人力资源匮乏,无法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
人力资本是资源枯竭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资源枯竭型城市民生问题突出,人力资本严重匮乏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目前,制约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因此要想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其产业结构。
首先,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协助资源型企业平稳退出。这主要建立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积极帮助原资源型企业转移剩余生产能力,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保障资源型企业在资源接近枯竭阶段平稳退出城市产业体系,避免出现因资源枯竭的矿山(森工)企业破产而引发城市经济衰退,职工大量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再者,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开采行业已经处于衰减阶段,这个时候应当在对当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大力推进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产业延长链企业寻找新的原料和能源基地。对于资源开发潜力不大的城市则应当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资源依赖性极强的第二产业的改造,但是这一过程中还必须重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适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资,积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林牧渔业。与此同时,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如现代流通业、旅游业、社会服务业、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和教育文化事业等等,提高第三产业竞争力,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重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谋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这要求:第一,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设定专门的环境补偿和整治投资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除此之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进行环境治理时,不能单靠政府主导资金支持,还应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保产业和行业,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资金补贴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力量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要求城市在构建新的工业体系时,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率,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资源开采与加工行业中,资源开采前必须进行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专项评估,对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禁止开采。经评估可以开采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再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力资本有效积累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能够改善城市全体居民福利,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要想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研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力资本有效积累,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当前,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是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所带来的经济萧条、下岗失业问题。针对这部分人群,政府必须提前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部署资源型企业在岗及下岗职工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再就业扶持政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帮助职工实现再就业,避免因失业而带来的经济衰退和社会**。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行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失业职工;鼓励资源濒临枯竭或者已经枯竭的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其他地区开发新资源,带动职工异地就业等等。另外,针对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退休工人数量众多,历史包袱沉重的特点,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应当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按规定及时给予帮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力资本匮乏的现状,必须建立健全全方位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人均收入比较低,企业职工生活困难,子女往往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就会使城市经济的发展后继无人,甚至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必须加大教育投资,确保城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另外,从财政支出上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增加科研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所占比例,鼓励技术创新和科研应用研究,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对优化升级国家产业结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43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37期)作者:
【摘要】在世界性能源问题凸显和我国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型国家的确立。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出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发展趋势。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森工、石油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阜新、石嘴山、大兴安岭、黄石等42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
城市转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从狭义角度讲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发展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更广的视角考虑,它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与发展。①
城市转型是城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大范围动态调整和创新,以便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新模式,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这个转型既可以是从现存制度状态向更合理、更完善的制度状态转化,也可以是单纯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过渡。
城市转型是整体性的城市发展过程,既包括城市系统内部各层面的变化,又包括城市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城市和乡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也在这些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从政府主导的强人社会向多元化的民主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单一经济向市场经
济、多元经济转变;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从血缘、亲缘强依附关系的伦理社会向以理性为主的世俗社会转变;在生态层面上表现为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转变;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向多元合作的开放社会转变。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状
我国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已处于后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储量占可采储量的70%以上,按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所探明的可采资源逐渐枯竭的一类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很多资源型城市选择了走资源消耗这条低投入、高产出、收效快的发展路径。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成就了城市短暂的繁荣。但随着社会向纵深方向发展,一些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如焦作、阜新、枣庄、抚顺等,由于资源逐渐枯竭而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集中显现出来,城市贫困加剧,社会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与途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成为国家相关机构和业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转型发展,研究并发展出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模式,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等12个城市,又于第二年3月再次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地级市9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6个,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也被划入此列。至此,国家共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中央财政设立了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累积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53亿元。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累积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
到2010年底,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转移性支付已经到期,阜新、焦作等城市经过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建立起城市转型的雏形,为其他资源
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客观评价转型工作取得的成效,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工作的通知》,开展对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评估工作,以科学审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督促资源枯竭型城市使用好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评估工作的完成将推动后续相关政策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等法律条文的尽快出台。而国家发改委也表示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探索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及体制保障,启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见,关注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促进我国城市转型的顺利开展,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广泛借鉴吸纳国内外城市转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开发产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多经历了以工业企业为中心,城市规划服务于工业生产的阶段,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城市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类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手段有目的推进的整体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而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功能,这就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阶段,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全面变化,私人产品过剩而公共产品短缺,如何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成为发展的重要任务。此时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逐渐从追求经济总量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第三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消费主导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证明,内需的扩大与发展可以给一个城市和国家带来强劲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一方面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与调整,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和消费体验,营造宜居宜商的良好氛围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出路。
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的转型。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先采后城式”的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建立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依赖城市主要的资源结构。如抚顺由煤炭开采而兴起,城市在建设初期完全服务于煤炭的开采与生产,没有经过有计划的产业布局系统安排,在漫长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矿业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抚顺市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一些替补性产业,但仍然没有摆脱以单一地方资源经济为主的窠臼。经济基础的单一决定了一旦出现资源枯竭的情况,城市将难逃经济发展后续乏力,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厄运。只有转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多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必须面对的时代性课题,是城市转型的必然趋势。
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城市人口结构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城市功能、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转型,城市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人口所构成的城市社会与文化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抚顺市为例,以煤炭采掘及石油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城市人口结构以国有工矿企业职工为主体。由于长期在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中工作,职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并下意识地将它们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外化为具有较深工业印记的城市文化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形态比较单一,社会观念较为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反应较慢,社会流动性差,发展的文化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惯于守旧而堕于求新求变,无法及时改变对资源消耗性生产的长久依赖,即使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仍然不积极主动求变,不愿意认清现实,也不能踏实扎下根来进行新的尝试与突破。因此调整人口结构,转变文化惰性,实现城市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转变为现代市民,人口就业结构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人口社会结构从单位社会向
市民社会转型,人口文化环境从单一的企业文化发展为多元的城市文化。(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出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李德铭)
第三篇:资源枯竭型城市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地处西部,东临,南与市毗邻,西北与接壤。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总人口13万,由汉、蒙、回等17个民族构成。地处库布其、和和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496毫米,是降水量的20倍。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作为包钢的焦煤供应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煤矿为地区、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二、资源枯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调,三产水平偏低。,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7:78.6:20.7,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三产业比重小的特点显著,其中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因工农业发展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资源面临枯竭与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突出。主导产业是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其他产业先天不足,缺乏替代产业。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三)地方财力紧张,社会负担沉重。“十一五”以来,我区人均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地方经常性收入仅由的1.08亿元增长到的2.3亿元;人均可用财力由819元提高到1755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0%左右。
1、社会保障方面。是典型的先有矿、后建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区域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都是由工矿企业先期承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自企业改制以来,我区共接收企业所办医院4所、学校22所、托儿所(幼儿园)5所,2747名工作人员。矿业公司,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将6000余人移交至我区。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社保、医疗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区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2、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区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加之重工业运行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效益开始下滑,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仅黄白茨煤矿和五虎山煤矿破产涉及人员就有29358人,涉及在职职工17720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7541人。现仍有在破产、下岗、改制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人员16000余人,且多为“4050”人员,家庭赡养供养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同时,我区地方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后续吸纳就业的产业,就业再就业问题突显,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四)棚户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我区棚户区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矿而建,房屋设计标准很低,部分房屋结构为砖框架填土坯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大多开裂,在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道路大多为土路,交通环境差。做饭和采暖多以燃煤为主,没有统一的供热、供气设施。常年饮用未经加工、水质极差的井水,吃水困难。电力管网老化,部分地区停电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采用明沟排水,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活条件,我区自起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棚户区搬迁面积达到190.97万平方米,重度危房面积26.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2.6万户、8.03万人,约需资金35.3亿元。
(五)生态环境脆弱,矿山问题严峻。长期的资源开采和重化工工业发展,对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历年累计产生煤矸石约1900万吨,粉煤灰约730万吨,电石渣约30万吨,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由此所引发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超标。同时,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面下沉、煤田自燃等灾害,约400万平方米地表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截止,我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达到22.983平方公里,造成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4.65米,最大水平位移2.88米。采煤沉陷区大量居民住宅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煤田自燃现象严重,曾形成火区面积349.6万平方米,自燃40余年,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推进转型的主要工作
鉴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四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且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转型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系统对策建议。
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成立专司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尽管具体做法不一,但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协调转型的机构。我国可考虑由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成立“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也可考虑对国家振兴东北办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进行职能扩充)。二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可考虑立法保障。由国家专司转型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规划和区域振兴规划。首先,这种高层次机构可以兼顾利益、协调各方采取行动;其次,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制定转型规划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和任期制下出现的非连续性;最后,能突破地方政绩观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束缚,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另外,鉴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不只是资源型城市的局部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将转型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保障机制。三是在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环境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给予倾斜性支持。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取得转型的真正成功,必须打政策组合拳和注意措施的综合配套。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资源产业,即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放弃传统资源产业。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其改造,使其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将有基础的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成支柱产业,激活存量资产。四是在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当然,还可以考虑对伴生资源、共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是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新兴产业,进行新产业植入。
重塑城市形象与功能
一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组概念。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不同: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开始进入现代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传统与现代之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支撑。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量与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城市发展也由以“城市化”为主的量变阶段向以“城市现代化”为主的质变阶段过渡。
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没有城市形象的重塑,没有城市功能的再造,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转型。
优化产业组织
一是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培育地方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企业往往能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组织结构。要在积极建立大企业集团和争取大型企业进驻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和企业网络,提高区域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阶段最需要政策、环境的呵护。因而,为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快发展,要综合运用诸如提供创业资助、支持技术进步和创建企业园圃等多种政策措施。
深化对外开放
一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区外资本进入。为配合转型、吸引外部投资,其一可以考虑积极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努力培育项目载体,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招商;其二政府应该制定和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不仅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在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甚至将推动和深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更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企业参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扩大产能、改善产品结构的过程,更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健全科教培训和社会保障
一是要依靠科技教育来放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资本投入相结合,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也是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之一。二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再就业和再工业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能提高大批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职工下岗,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多渠道的分解经济转型压力,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抓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为转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安源”是一个曾因煤而响亮的名字,现在更因煤炭资源枯竭而经厉着无比的痛。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局面在安源区将成为历史。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安源区面临尴尬的转型难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成为安源人最大的难题。恰在此时,萍乡被国务院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萍乡还被列为全省4个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全省唯一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迎来了一个绝佳机遇。
已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萍乡,如何与萍城儿女一起转型?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新路子。自进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要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创新完善发展思路,确定萍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转型的认识:加快转型,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大都具有“两高一资”的特征,同时普遍存在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存在对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说到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就要加快推进资源
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的重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文化转型。一是加快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新的产业支撑,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重点培育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钢材等支柱产业,建设好三大基地。二是加快社会转型。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层次,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抓手是重点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等“民生大事”。三是加快生态转型。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抓手是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城乡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四大民心工程”。四是加快文化转型。树立自信,激发活力,推动创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筑良好的精神文化家园;抓手是“凝练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转型的目标:城镇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过一个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萍乡建设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资源枯竭转型的示范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城市。
(四)转型的机制:探索建立推进转型的“六大保障
体系”。第一,政府是转型的主导。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在服务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面效能建设”活动,落脚点是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第二,企业是转型的主体。努力建设效益型、科技型、循环型企业,重点在效益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落脚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干部是转型的关键。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兼而有之的干部队伍,重点在实干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转型的能力,落脚点是加快转型任务的落实。第四,群众是转型的基础。努力建设创业型、勤劳型、开放型群体,重点在创业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落脚点是各类创业主体都有自己的事业。第五,项目是转型的载体。努力建设带动型、支撑型、长远型项目,重点在带动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脚点是建设重大项目。第六,创新是转型的灵魂。努力建设竞争型、活力型、文明型城市,重点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落脚点是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为促进发展,国家给予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转型项目财政贴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抓住了机遇还要利用好机遇,让它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来,于是新的一轮紧张工作又要开始了。安源要以解决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经济转型问题为主攻方向,安源区确立了建设工
业强区的发展目标。为达到工业强区的目标,安源区提出了建设三个工业基地的计划,即: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丹江重型机械工业基地、江西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了做好掌握情况,找准问题,确定项目,安源区委区政府经常以招商引资以主要工作任务,经常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外出招商。
改善基础设施,改变城市面貌是安源区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源区确定的城市转型内容涉及主要方面一是解决好棚户区的改造以及生态的治理和恢复。二是解决好民生问题。解决好教育、医疗卫生问题以及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等。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四是做好经济转型工作。五是借助本地优势提高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