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于立2011年05月09日15:28
最终成果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于立教授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项目号05&ZD035),主要最终成果为专著《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前,于立教授主持完成的另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为02BJY065)《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发表同名著作,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这三部著作分别从“企业退出”、“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角度入手,构成中国资源枯竭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完整体系和系列丛书。课题组成员有王立军、于左、姜春海、吴绪亮、侯强、钱勇、孟韬、孙康、李晶、徐斌、肖兴志、刘晓梅、杨刚、张抗私、王建林、张芳等。
一、研究意义
课题以国务院先后确定的六个资源枯竭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为典型案例,在系统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龟壳模型”基础上,总结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社会不稳定规律,重点研究资源性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路径,“三林问题”(林业、林区、林工)、“三渔问题”(渔业、渔村、渔民)和“三牧问题”(牧业、牧区、牧民)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等重大问题。
中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冶金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森工城市21座,其他资源型城市5座。到21世纪初,118座资源型城市中已有50座左右城市资源枯竭或趋于枯竭,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中1/3以上都在东北地区。
课题组调研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数以百万计的职工相继下岗,数以千万计的职工家属生活受到影响。这些城市普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下岗失业严重、社会保障缺口较大、贫富差距过大等经济与社会问题,群体上访事件层出不穷,恶性事件屡有发生,社会稳定问题比较严重。
200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将阜新市等6个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单位。试图探索和寻找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振兴与社会稳定之路。课题组调研得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到2008年初,这些试点城市的经济、就业、居民收入和环境都有明显改善,同时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社会稳定“龟壳模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个人、家庭和企业,又涉及产业、政府和社会;既涉及城市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管理,也涉及上级政府的相关政策与社会体制;不仅涉及近期或当前问题,而且还涉及历史遗留与未来发展问题。为此,必须研究兼顾这些复杂方面,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有效运转、长治久安的稳定机制。
课题组提出形象的社会稳定“龟壳模型”来描绘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机制。该模型主要由产业转型、社会心理、社会组织、社会保障、人口就业和资源补偿等六大组成部分构成,他们各自发挥特有的稳定功能。产业转型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心理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连接器;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网;人口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动力器;资源补偿是社会稳定的补养源。六大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协同运转,既互补又替代,既相生又相克。
社会稳定“龟壳模型”具有三个重要特性:一是体现社会稳定机制的“刚柔相济”;二是强调社会稳定机制的系统性;三是重视社会稳定机制的内在稳定性。
“龟壳模型”的六大组成部分相当于社会稳定的六大“内在稳定器”。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不稳定问题的产生正是源自这些“内在稳定器”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损。抓住了这六个方面,就抓住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的关键。本课题根据社会稳定“龟壳模型”,相应进行六个专题重点研究用其他相关研究,包括“循序渐转”产业转型理论体系与政策思路,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不稳定“五步曲规律”,“资源性贫富差距”的形成与社会心理分析,“买断工龄”的制度安排、缺陷及其重构,“三林问题”与林权制度改革,“三渔问题”与公共政策调整等。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结论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不稳定“五步曲”规律通过对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矿区等案例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社会不稳定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五步曲”规律,即第一步:诱因——矿山国企破产;第二步:端倪——集中群体上访;第三步:激化——特大群体事件;第四步:转变——黑恶势力形成;第五步:恶变——政权运转失常。“五步曲”每一阶段的背后都对应着若干关键性因素,如果处理及时、得当,通常可以避免事件向下一个阶段恶化。
资源性贫富差距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因素中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性贫富差距,并表现出明显的贫困代际传递特征。课题组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资源性贫富差距的概念范畴、表现形式和传导方式。
资源性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占有(开采权或与此相关的权利)和开发程度(如是否枯竭)不同而形成的贫富差距。资源性贫富差距与地区性贫富差距、行业性贫富差距和阶层性贫富差距之间既有区别,也有交叉。资源性贫富差距是形成地区性贫富差距、行业性贫富差距和阶层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资源性贫富差距是地区性贫富差距、行业性贫富差距和阶层性贫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源性贫富差距的正面效应较小,负面效应却较大。资源性贫富差距具有形成过程短、影响时间长、受认可程度低的特点,极易引起人们激烈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解和纠正,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反应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或地区许多社会不稳定现象和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与资源性贫富差距息息相关。
“循序渐转”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选择在中国,既有阜新、辽源、伊春等资源已经枯竭的城市,也有大庆、盘锦、大同等资源趋于枯竭的城市。相对于到了资源枯竭期再进行产业转型的城市而言,一些在资源未枯竭时就“循序渐转”的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显著减少。“循序渐转”的成功经验值得相关资源型城市借鉴。
切忌“关闭”与“破产”不分,错开药方资源枯竭型城市现实政策将“关闭”与“破产”混同,既混淆责任,又留下后患。“关闭”不会追究相关责任,而“破产”一般应追究管理者相关责任。矿井是否关闭,应视资源枯竭、开采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由企业自行决定。而企业破产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矿井“关闭”与企业债务无关,不能因为矿井“关闭”就减免债务。而企业破产则不然,在实行有限责任的情况下,法律特别要防止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恶意“破产”。适宜“关闭”的是局部矿山或完整矿井,涉及“破产”的是整个企业。一些矿区如果采取的“局部关闭”,而不是“整体破产”,可能就不会酿成后来的特大型群体滋事事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重视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心理具有如下规律:资源丰裕时期,职工具有特殊的文化认同感,自我肯定意识较强;资源枯竭之后,“心理失落感”异常强烈,极易受到刺激而引发群体事件。资源性贫富差距也导致被剥夺感、挫折感和焦虑感,处理不当, 个体心理演化成群体心理,再经过社会心理 “变压”作用可能将这种冲击放大, 并危及社会稳定。调研中发现的多起“食尸”恶性案件就是源自社会心理失常。
“三林问题”、“三渔问题”与“三牧问题”
调研发现,随着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牧业资源的日益枯竭,该类资源型城市(或地区)产生许多社会不稳定问题,产生“三林问题”、“三渔问题”与“三牧问题”。“三林问题”的解决关键在林权制度改革,“三渔问题”的解决在于关键在于完善公共管理制度,“三牧问题”的解决重在草场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源整合”。相应的政策建议有:1.在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明确区分“关闭”与“破产”。2.加大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3.完善社会组织体系,重视社会心理作用,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4.消减资源性贫富差距,注意暴利与暴力的转化。5.考虑到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比较集中,建议发行东北转型专项国债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6.大力推进资源产权改革的探索,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四、研究价值与影响
课题研究内容从立题、立项、调研到结题、出版,前后历经四年。如果从前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算起,则历经八年。研究团队成员多次到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甘肃和河南等省的众多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辽宁省的阜新市和盘锦市、吉林省的辽源市和长白市、黑龙江的伊春市和大庆市等六个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城市,以及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葫芦岛市,吉林省九台市,黑龙江省鸡西市,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等10余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深度访谈,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研究成果经过在主办及参加的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研讨会上反复研讨才得以形成。
课题内参报告《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社会不稳定现象分析》被国家社科基金内参《成果要报》刊发,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等领导人作出重要批示,并派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伟新等专门人员与课题组进行深入研讨;内参报告《三渔问题与社会稳定》被《新华社内参》
刊发;内参报告《探究资源枯竭型地区社会不稳定规律》被《公安内参》刊发;内参报告《关于调整辽东湾海蜇捕捞管理制度的建议》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内参《咨询文摘》刊发;一些研究成果还被《新华文摘》、《公安研究》、《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财经问题研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等重点刊发,多篇被列为期刊头条。《改革》杂志2009年第1期和第7期还为此设立“争鸣”专栏。
于立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用了近十年时间,在资源枯竭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丛书一套和数十篇论文。作为本课题成果出版的两部著作《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是于立教授主编的《资源枯竭问题研究丛书》的后两部,第一部是《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该著作是于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2BJY065)的研究成果,曾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三部著作分别从企业、产业和城市三个不同角度,探讨资源枯竭引发的“企业如何退出”、“产业如何转型”和“社会如何稳定”这样“三位一体”的问题,构建了“企业追求效率、政府强调公平、社会实现和谐”的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科学发展观”。课题负责人于立教授也部分地由于从事并主持这些研究工作,而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
本项研究成果还包括《成果要报》、《新华社内参》、《公安内参》等内参报告7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课题成果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一项,及其他多项省级优秀成果奖励。
第二篇:资源枯竭型城市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地处西部,东临,南与市毗邻,西北与接壤。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总人口13万,由汉、蒙、回等17个民族构成。地处库布其、和和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496毫米,是降水量的20倍。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作为包钢的焦煤供应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煤矿为地区、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二、资源枯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调,三产水平偏低。,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7:78.6:20.7,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三产业比重小的特点显著,其中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因工农业发展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资源面临枯竭与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突出。主导产业是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其他产业先天不足,缺乏替代产业。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三)地方财力紧张,社会负担沉重。“十一五”以来,我区人均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地方经常性收入仅由的1.08亿元增长到的2.3亿元;人均可用财力由819元提高到1755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0%左右。
1、社会保障方面。是典型的先有矿、后建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区域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都是由工矿企业先期承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自企业改制以来,我区共接收企业所办医院4所、学校22所、托儿所(幼儿园)5所,2747名工作人员。矿业公司,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将6000余人移交至我区。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社保、医疗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区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2、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区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加之重工业运行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效益开始下滑,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仅黄白茨煤矿和五虎山煤矿破产涉及人员就有29358人,涉及在职职工17720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7541人。现仍有在破产、下岗、改制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人员16000余人,且多为“4050”人员,家庭赡养供养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同时,我区地方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后续吸纳就业的产业,就业再就业问题突显,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四)棚户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我区棚户区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矿而建,房屋设计标准很低,部分房屋结构为砖框架填土坯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大多开裂,在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道路大多为土路,交通环境差。做饭和采暖多以燃煤为主,没有统一的供热、供气设施。常年饮用未经加工、水质极差的井水,吃水困难。电力管网老化,部分地区停电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采用明沟排水,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活条件,我区自起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棚户区搬迁面积达到190.97万平方米,重度危房面积26.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2.6万户、8.03万人,约需资金35.3亿元。
(五)生态环境脆弱,矿山问题严峻。长期的资源开采和重化工工业发展,对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历年累计产生煤矸石约1900万吨,粉煤灰约730万吨,电石渣约30万吨,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由此所引发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超标。同时,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面下沉、煤田自燃等灾害,约400万平方米地表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截止,我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达到22.983平方公里,造成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4.65米,最大水平位移2.88米。采煤沉陷区大量居民住宅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煤田自燃现象严重,曾形成火区面积349.6万平方米,自燃40余年,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推进转型的主要工作
鉴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三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且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转型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系统对策建议。
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成立专司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尽管具体做法不一,但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协调转型的机构。我国可考虑由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成立“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也可考虑对国家振兴东北办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进行职能扩充)。二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可考虑立法保障。由国家专司转型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规划和区域振兴规划。首先,这种高层次机构可以兼顾利益、协调各方采取行动;其次,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制定转型规划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和任期制下出现的非连续性;最后,能突破地方政绩观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束缚,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另外,鉴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不只是资源型城市的局部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将转型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保障机制。三是在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环境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给予倾斜性支持。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取得转型的真正成功,必须打政策组合拳和注意措施的综合配套。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资源产业,即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放弃传统资源产业。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其改造,使其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将有基础的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成支柱产业,激活存量资产。四是在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当然,还可以考虑对伴生资源、共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是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新兴产业,进行新产业植入。
重塑城市形象与功能
一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组概念。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不同: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开始进入现代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传统与现代之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支撑。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量与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城市发展也由以“城市化”为主的量变阶段向以“城市现代化”为主的质变阶段过渡。
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没有城市形象的重塑,没有城市功能的再造,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转型。
优化产业组织
一是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培育地方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企业往往能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组织结构。要在积极建立大企业集团和争取大型企业进驻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和企业网络,提高区域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阶段最需要政策、环境的呵护。因而,为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快发展,要综合运用诸如提供创业资助、支持技术进步和创建企业园圃等多种政策措施。
深化对外开放
一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区外资本进入。为配合转型、吸引外部投资,其一可以考虑积极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努力培育项目载体,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招商;其二政府应该制定和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不仅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在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甚至将推动和深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更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企业参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扩大产能、改善产品结构的过程,更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健全科教培训和社会保障
一是要依靠科技教育来放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资本投入相结合,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也是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之一。二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再就业和再工业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能提高大批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职工下岗,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多渠道的分解经济转型压力,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抓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为转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的讨论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按照对资源产业的依存程度,2000年我国约有178座矿业城市,其中约95座对矿业的依赖程度极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人口7千万,占全国城市人口的13%;矿业产值占全国矿业总产值的62%。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共有煤城58座,油城11座,铁城5座,有色金属城13座,其他非金属矿城8座;地级市50座,县级市45座;按资源枯竭程度,可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等城市。发展型矿城约有20个;危机型矿城约有20个;其余是警戒型矿城。
特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1]
政策
中央财政将给予这两批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近年,暂不审定新的资源枯竭城市。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国务院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困境
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因为自然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生产量逐年减少,而且在开发建设各资源城市时只考虑资源的开采,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导致了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出现危机。随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水资源需求告急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资源型城市区位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该类城市基本上都是依资源开
采地而居,缺乏一般城市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城市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紧紧依附于主导资源产业,缺乏自主运营的空间。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度的单一性,或者称为非均衡性。资源型产业既是主导产业,又是支柱产业,城市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很大,造成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城市功能不全,第三产业以及可替代产业发展落后。矿业城市在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上矛盾突出。矿业企业创造的利税地方城市留成很低,容易造成企业办社会,政府办企业的本末倒置、功能错位的状况。因此,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为了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扰,进行经济转型是必要的。
编辑本段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方式
转型面临的挑战
资源长期的依赖,接续与替代综合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单一资源发展路径在“城市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也使产业转型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难度,具体表现在: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由于资源型企业的投入成本都是可变的,当面临资源减产后,不管投入如何增加,产量的绝对量是下降的,从而使企业的收益递减。由于资源开采一般遵循“先上后下,先易后难”的原则,随着资源开采深度的加大,开采成本也越来越大,也会造成收益的递减。大量沉淀成本的存在使资源型产业结构呈现刚性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设备、钻井、洞室等资产约占固定资产总量的35%,资源性固定资产具有很高的技术利用锁定性,这部分资产不能完全回收利用,很少能转作它用,形成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加大了企业退出枯竭资源行业的机会成本,也就缺少了进入其他行业和市场必要的固定资本的支撑,只能低效率地运营,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刚性,使资源性产业的退出存在很大障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关联度较低
资源枯竭型城市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分偏大,第三产业则发展缓慢、滞后。而且资源型产业都属于中间投入型产业,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后向关联度低,前向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小,难以带动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限制了资源型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使得城市经济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转产难度大,造成畸形的城市经济结构。
转型战略方式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
资源型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利润率很低,资源的消耗使城市的积累能力弱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强烈依赖又导致在市场分工中只生产初级产品,产业结构产生不断低级化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把利润转移到关联行业和其他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化工、食品、纺织、医药等其他的支柱产业。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确保产业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首先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实施集约整合战略,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
现阶段,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源型企业过多过小,大约是15万个,地方小企业和国家大型资源企业两者互相封闭,形成了明显的两元结构,造成了资源管理难,资源浪费大,经济效益低,安全隐患多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集约化经营开发,通过改组改制和改造,整合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以外向型经济牵动,加速与国际接轨。2008年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
继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制定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
其中中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分别是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5个,分别是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
西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分别是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典型资源枯竭地区1个,为大兴安岭。
12个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其中有8个城市是从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中选出的。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从118个资
源型城市中确定了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其中玉门被列为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石油城市。
第五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安源”是一个曾因煤而响亮的名字,现在更因煤炭资源枯竭而经厉着无比的痛。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局面在安源区将成为历史。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安源区面临尴尬的转型难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成为安源人最大的难题。恰在此时,萍乡被国务院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萍乡还被列为全省4个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全省唯一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迎来了一个绝佳机遇。
已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萍乡,如何与萍城儿女一起转型?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新路子。自进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要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创新完善发展思路,确定萍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转型的认识:加快转型,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大都具有“两高一资”的特征,同时普遍存在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存在对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说到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就要加快推进资源
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的重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文化转型。一是加快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新的产业支撑,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重点培育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钢材等支柱产业,建设好三大基地。二是加快社会转型。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层次,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抓手是重点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等“民生大事”。三是加快生态转型。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抓手是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城乡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四大民心工程”。四是加快文化转型。树立自信,激发活力,推动创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构筑良好的精神文化家园;抓手是“凝练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转型的目标:城镇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过一个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萍乡建设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资源枯竭转型的示范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城市。
(四)转型的机制:探索建立推进转型的“六大保障
体系”。第一,政府是转型的主导。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在服务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面效能建设”活动,落脚点是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第二,企业是转型的主体。努力建设效益型、科技型、循环型企业,重点在效益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落脚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干部是转型的关键。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兼而有之的干部队伍,重点在实干上下功夫,支撑点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转型的能力,落脚点是加快转型任务的落实。第四,群众是转型的基础。努力建设创业型、勤劳型、开放型群体,重点在创业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落脚点是各类创业主体都有自己的事业。第五,项目是转型的载体。努力建设带动型、支撑型、长远型项目,重点在带动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脚点是建设重大项目。第六,创新是转型的灵魂。努力建设竞争型、活力型、文明型城市,重点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支撑点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落脚点是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为促进发展,国家给予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转型项目财政贴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抓住了机遇还要利用好机遇,让它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来,于是新的一轮紧张工作又要开始了。安源要以解决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经济转型问题为主攻方向,安源区确立了建设工
业强区的发展目标。为达到工业强区的目标,安源区提出了建设三个工业基地的计划,即: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丹江重型机械工业基地、江西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了做好掌握情况,找准问题,确定项目,安源区委区政府经常以招商引资以主要工作任务,经常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外出招商。
改善基础设施,改变城市面貌是安源区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源区确定的城市转型内容涉及主要方面一是解决好棚户区的改造以及生态的治理和恢复。二是解决好民生问题。解决好教育、医疗卫生问题以及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等。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四是做好经济转型工作。五是借助本地优势提高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