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营销理念的重新审视
电力营销理念的重新审视
目前,我国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但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以及发达国家相比,这种供求关系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低水平的。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构成市场的三大要素: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都具有很大潜力。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入WTO,这种巨大的潜力将会在近几年内产生一定的暴发。因此,重新审视营销理念,建立相应的营销战略,对于电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代市场营销的观点看,卖方构成的仅仅是行业,买方才真正构成市场。多年来电力行业国家垄断,电力企业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目前的国有电力企业对市场变化和要求反应迟钝,行业之间缺乏竞争,特别是一些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营意识不强,营销理念陈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国家电力公司根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改善服务,提高效率,降低电价,促进发展”的改革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逐步落实,电力企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力市场将逐步得以规范。从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状况看,我国电力需求状况属市场营销中的潜伏需求,大量的用电需求尚未开发出来。所以不论是改革的趋向还是市场营销管理的要求,都需要营销管理者以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市场营销和潜在市场范围的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服务和规则来满足市场需求,将潜在的需求及早变为现实需求。
电力营销需要打造一种深刻的哲学文化从本质上说,市场营销理念是一种以顾客需求和欲望为寻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体现。如果将营销理解为一种哲学文化,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营销体现着某种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它对广大用户体现着特殊的魅力,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文化在社会上、在广大用户之间的广泛认可,引起了社会和用户的共鸣,而吸引着大量忠实的顾客;二是营销必须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精神上。营销哲学文化是企业营销事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和共鸣,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三株口服液年销售额在创70亿元后,一个谣言就使其垮台。郑百文在创百亿元大关后,似乎一夜之间就遭了灭顶之灾。这些东西听起来觉着有点玄,但仔细想想,一个谣言,几个回合就能搞垮一个企业的营销乃至整个企业,说明这个企业的社会认可程度太差了,它的内在支撑力也太虚弱了。试想,给同仁堂、海尔造个谣言能产生这样的后果吗?同仁堂三百年古训“泡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海尔全方位满足顾客的品味和享受。这种古老传统的哲学文化是多么的朴实,它引起了国内外顾客的共鸣,岂能在一招一式中倒台。这就是哲学文化所起的作用。电力行业不是没有好的榜样,只是我们这些年来,躺在国家垄断的温床上做得不够好,成功的例证也就少了些。山东鲁能集团不是成功了吗?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先进的哲学文化。这种文化一点一滴地融入了广大消费者之中。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回过头来反思这一问题,我们的企业战略是不是足够重视了营销环节,我们的企业文化、营销哲学是不是能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共鸣,是不是全方位地考虑到消费者利益呢?其实电力企业很早就提出了“服务”口号,只是近几年来才叫得比较响,可实际操作中,往往又得不到落实,形不成气势,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先进的营销哲学文化,是按照特有的理念形成不可动摇的传统,这种传统不是时冷时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宣传上,而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折不扣一点一滴的积累。因而,造就和培养出特有的个性,以特有的风格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以至引起社会的共鸣,它是其他人无法模仿的。我遇到的一个故事,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某地新开的住宅区,由于种种原因几个月来用不上电,在用户多方面的努力下,才终于解决了用电问题。且不说以后的管理如何、服务如何,就用户为了用上电,多次跑有关部门和供电局,那伤感和烦心的几个回合就够用户品
味几年了,供电局的形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就可想而知了,用户还愿意和我们多打交道吗?营销哲学文化能够征服人心关键在于它那种对顾客全方位的满足,同时还在于特有的文化品味,这种品味是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对电力企业来讲,将营销理解为一种哲学文化,最重要的是创造企业品牌,这种品牌是企业用先进哲学文化包裹着的无形商品——电能。他们共同打造着企业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电力营销没有直线,而需要策划生产什么,质量如何,价格高低,如何想办法销售,是传统工业中的营销观念。电力供给的连续性,产品的单一性是我们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很明
显的区别。电力工业又是基础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较
大,电力供给的多少,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电力营销,在当今时代,很难直接达到目的。如果我们对某种潜在的需求,加以合理引导,提供有益的帮助,情况可能发生变化,这就是策划营销。策划不是盲目的,是通过对潜在市场的研究和测量,通过巧妙的设计,制定出一定的策略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营销活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和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作为国家垄断的电力企业,由于没有显见的竞争者,往往轻视市场营销这一重要环节,从而无法有效地开拓潜在的市场,丧失企业发展的时机,这种忽视市场营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些企业经营者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不能深入研究和探讨。日常经营中,仅靠行业垄断优势维持着再生产,企业效益低下,在近几年来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形下,显得束手无策。而一些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详细研究,制定长、中、近期战略,对市场进行细分和测量,在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那么,电力企业应该如何策划营销呢?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当经营者把营销理解为卖产品的时候,就发现眼前的路越走越窄。当今的营销必须换个方位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消费者要满足何种需求,面临什么障碍,遇到什么困难,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能帮助消费者排除障碍、克服困难、解决困难,那么就获得了营销机会。当然,这中间要有一个策划的过程。例如,北方地区以电代替煤来取暖,消费者是否存在认识障碍,资金问题,成本问题,我们电力部门要精心策划,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其次需要经营者重新确定自身的营销责任。这种责任不能仅仅理解为与电力这一产品相关的事物,如保证电能质量和它的可靠性等相关的承诺和服务。而应当进一步提高责任感,把用户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都作为自己的责任范围,通过策划各种组合措施使用户的需求欲望得到满足。例如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商,原来他们只是在房间的功能,房子的质量上下功夫,再加上前几年有关政策不到位,销售处于低迷状态。但近几年竞争更加激烈,销售量却迅猛增长。究其原因,除国家政策支持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周密的服务,为用户解决了在购房、住房中的一切障碍和困难,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这使很多潜在的消费群体转化成真正的消费者。由此可见,当今的营销没有直线,电力企业尤其如此。营销观念一旦发生变化,营销的性质随之发生改变。产品的营销变成了方案的营销,营销不仅是确保产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确保用户的利益。策划营销在于为消费者排除障碍,为用户创造价值。经过这样的努力,使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需求,拓展了电力市场,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多角度全方位审视电力营销一般来讲,人们对传统的营销理解为单一的运作过程,是简单循环往复,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营销就陷入了困境。如目前电力用户资金困难支付能力存在问题,电费的回收就显得困难重重。如果将营销理解为贸易,营销便不再着眼于单一过程的完成,就可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来展开,原来看似难以实现的交易便有可能得到解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营销目标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因而要求电力企业的经
营决策者有更多的智慧才能成功地实施营销战略,实现营销目标。电力销售出去并非是营销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还在于资金回收和企业盈利。如果把电力销售出去与电费回收看做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那么营销的手段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如果在电力企业营销的组织结构中,物资的供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电力销售连接起来决策,营销就得到企业所有商业活动的支持,这就是将电力的销售和电费的回收,视作两个相互联系的独立过程。电力的售出,回收的不一定是现金,可能是企业消耗的材料,也可能是其他有价商品,通过这些材料和商品的货币化,再次盈利后,才转变成现金,这实际上是将营销变成了贸易。当然,将营销理解为贸易仅仅是全方位、多角度营销的一种,但对目前电力企业来说,这不失为一种解决电费回收、拓展市场的有效办法。将营销变成贸易是对市场营销进行质的变革,它的改变不仅仅是营销方式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对体制、组织结构以及决策机制都需要相应的变革,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在电力企业中,将营销理解为贸易,涉及到电力企业进入其他行业,扩大了电力企业的经营范围,虽然有利于市场营销,但也存在扩张失败带来的风险。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断学习和实践,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趋利避害,努力形成体现当代市场经济特征的、富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卓有成效的电力营销战略,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第二篇:重新审视识字写字教学理念,改革识字写字教学
重新审视识字写字教学理念,改革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反思我国近代以来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照搬外**语教学理论多于对我国传统识字经验的吸收和借鉴,正因如此,识字教学曾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必须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念进行认真的审视,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
一、识字教学内容应该符合但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
人们一直在努力使识字教学从低谷中走出来,一直到今天还在做着各种探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识字教学思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延续了几十年的思路还发挥着作用,从现在的一些语文教材随处可见其现象与痕迹。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以及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应该高于学生的语言实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识字不能仅仅为了识字,识字应该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为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等奠定基础。
二、发挥 “分进合击”的优势,规避“齐头并进”的弊端
学生开始学习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但是如果识字速度很慢,识字量很少,根本无法实现阅读的要求,时间拖得越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要求无法满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能是先解决认字问题,尽可能地快一些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能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根据这样的现实需要,开始阶段以认为主,在讲、写、用方面的速度放慢。这样做解决了主要矛盾,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讲、用、写也会及时跟上。例如对一个字字义的理解会在多种语言环境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发展,而试图通过一次学习就完全解决理解字义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另外学生读得多了,自然有表达的要求,去写去用。与此相反,每学一个字都要达到认、写、讲、用,其结果必然是相互牵掣,互扯后腿,只能是一齐放慢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认识和总结齐头并进识字思路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传统语文教育中分进合击识字思路的局限。一方面看到了有利于学生尽早读书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严重问题,即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认一定量的字,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很难摆脱死记硬背的干系,不理解当然难免枯燥、无兴趣。为了解决和规避这个问题,既不能照搬“
三、百、千”,也不能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人们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尤其是最近二十来年,在这方面进行的各种尝试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尊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取认、写、讲、用分进合击的理念,但是,不是认、写、讲、用各自为政,更不是单独追求单一汉字的字义理解,而应该在保证互不牵掣、干扰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促进四者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认字的过程,把字所在语言环境作为对象,能够大致感知、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一句话、一段话的意思,而很难理解其中的某一个字的字义。随着在不同语言环境的反复出现,学生逐渐会加深、拓展字义的理解。
三、加强写字教学意味着对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深入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写字教学不仅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了这个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如果再加上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自然会引发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在中小学教学中加强写字教学?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愈显重要的背景下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问题。概括起来说,现实的需要和对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变化是引发写字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最近几年,写字教学状况令人堪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对写字教学目的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似乎已经不是像原来一样重要,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内容比手写更能够体现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现在中小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成果,就充分地展示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原来教室墙上或橱窗里的学习成果都是手写的,现在大多是打印的,中学比小学多,发达地区的学校比落后地区的学校多,有的学校小学低年级展示出来的内容也都是打印的。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些学校、教师不重视写字教学,一些学生和家长更是如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认认真真地写字相对而言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并且不象其它的学习能很快取得显著成效。另外,人们把学生沉重负担也归罪于写字教学。社会和家长批评小学教育的焦点就是学生回家没完没了地写作业,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是写生字和生词,甚至把学生眼睛近视等问题也一并迁怒于写字上,一些家长由此认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关键,字写得怎么样无关紧要,把字写得差不多也就可以了。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呼吁加强写字教学也就成为必然。
第三篇:重新审视自己
重新审视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单位举行今年的读书活动,本来只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随便挑选了本《遇见未知的自己》买来看。随便翻了翻,却没想到真的给我原本浮躁的心灵带来了些许平静。
本书是台湾知名女主播张德芬书写的身心灵小说,以主人公若凌的感情和工作为主线,通过若凌与一位老人的对话將心灵思考、人生哲学深入浅出进行了剖析。让我心里有很多的触动!
为什么我们总不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似曾停下脚步来问自己内心里真正的感受?我们是否有那么的了解自己?我们真正在追求的是什么?金钱?名誉?地位?权势?得到了的东西是否有预期的那样快乐?总是在自己的潜意识中误解、沉沦,追求着种种角色扮演的被认同感。书中老人说:“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是啊,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在工作、生活中我就是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而不断的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当每次得到后,喜悦总是那么的短暂,内心依旧迷茫、痛苦。也如书中若凌所言:“活着好累!”,此书老人的话让我蓦然惊醒„„
我喜欢本书中的每一句话,最经典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从小的教育,环境,经验等让我们接受了众多的应该和理想,于是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探讨着别人的不当,生活的不公,从来不检测自己思想的正确性。在不知不觉地做了生活的傀儡,成了“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千姿百态的感受,并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喜怒哀乐?书中说到:“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说,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它们这样或那样的发生。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呢?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充满正面的思想,在恰当的时候,学会陷入沉思,感受孤独;打开心怀,投入生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历,并把经历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对生命深沉的爱,对生活执着认真。遇事不能仅凭借主观想法去臆断,要追求根溯源,多想想藏在这个想法背后的原因。
此书真的很特别,感谢单位的读书活动,让我无意获得珍宝,他值得我反复的阅读、咀嚼和吸收。亲爱的朋友们,在匆忙的生活中,适时地停下来,让自己和心灵静一静,感受一下大自然中新鲜的空气,清醒一下大脑,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愿我们像春蚕破茧而出,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第四篇:重新审视专科生就业难
重新审视专科生就业难
——
作者:文宣阅读次数:1293 时间:2002-1-20
近两年来,大学专科生毕业后一两年仍找不到工作的事随处可见,包括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专科生也不那么受欢迎。难道真是人们所说的那样:现在我国的大专毕业生太多了吗?社会上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了吗?显然不是的。
大专生就业近年来一直低迷不振。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一是大专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一些专科毕业生自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应该到大城市、到机关,应该坐办公室。如果大学毕业后再到基层去干体力活、技术活、脏活,就会觉得脸面无光,大学白读了。于是,拼命通过各种途径去挤那为数不多的城市指标,甚至宁可待业也不愿下到农村、厂矿基层,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二是用人单位在用人上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攀高”,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吸纳人才,而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这样以来,专科毕业生难免遭冷落。
三是专科生的培养不尽如人意。大学专科应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如今不少专科学校(包括本科院校的大专政策)在培养模式上往往只是本科毕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让他们不敢到基层去。因为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一旦户口落到基层,以后要改动无疑难于上青天,所以这些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如不改变,大专生下基层的道路仍难以真正打通。
面对这些矛盾怎么处理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大专生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认清趋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到基层去。其次要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大专生献身基层事业提供广阔的天地。其二,学校要大力提高专科教育的质量,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的青睐。其四,要改革有关制度,不要让那些不利于人才流动、制约经济发展的陈腐制度约束了大专生的手脚,应该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五篇:该重新审视中国基础教育
2010羊城教育系列论坛开幕,民办教育专家热议未来趋势,他们提出
——该重新审视中国基础教育
2010年11月08日 羊城晚报B7版
记者 黄亮 薛江华 实习生 梁欣妍
中国的基础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问题丛生还是优势明显,一直是各方争论的话题。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美国《今日》广播时称,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快速发展国家的学生已经开始把美国学生远远抛下。11月1日,一场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在广州举行———这场名为“2010羊城教育系列论坛之基础教育”的研讨以“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为主题,来自民办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们亦就国内基础教育的话题各抒己见,其中呈现的某些观点颇具洞察力。应试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奥巴马的观点也代表了国内一批教育专家的看法。在最近举办的“2010羊城教育系列论坛之基础教育”研讨会上,广州华兴文化培训学校校长彭清平的观点就引起不小争议,他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虽然公众对应试教育多有诟病,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应试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制造了一大批人才和精英,而且接受过国内基础教育的学生到国外进修到研究级别,成绩较为出众,没有落在人后。
彭清平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两大板块,两者并没有天然地排斥,不能因为谈素质教育就把应试教育说得一塌糊涂。他以自己所从事的中高考(论坛)复读领域为例,称“中高考复读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一切唯分数和结果而论”,然而,据其观察,很多学生经过复读后,行为习惯发生很大改变,人生目标变得更清晰,因为其提前接受磨难,心理变得更加成熟,这都是提倡奋斗苦读的应试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彭清平称:“奥巴马上述言论基于一种事实,即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内的华人学生在美国各个领域均有出色表现。美国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数理方面远远不如中国和犹太学生,这已是美国社会的基本评价。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到西方国家上大学,只要不是混日子类型,成绩常常出类拔萃。”他表示,成功的教育包括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奋发有为,只要能达到这种效果,即使对其冠之于“应试教育”的名称,也难掩其成功本色。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主任余敏健则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都是基础教育的构成部分。基础教育不应为中国教育的缺憾单独“埋单”,如果说后者有所不足,还有家庭教育、教育体制和大学教育等种种原因。而单独来看,基础教育部分反而较为优质和扎实。
素质教育不是指琴棋书画
部分参加论坛的专家则表示出与上述看法相左的观点。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中心主任梁锦文认为,很多考试成绩良好的学生融入社会后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他们并没有延续学校就读期间的优势,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凸显现行教育内在具有缺憾和不足。所以,要帮助学生突破应试教育,腾出空间和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学一些琴棋书画等,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
对“腾出空间学琴棋书画”的看法,彭清平立刻表示反对:“这种看法对素质教育有认识误区,好像多才多艺就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教育如果让学生掌握太多‘花拳绣腿’的技能,反而令其底子和基础显得不够扎实,不容易潜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学好琴棋书画要靠天分,并非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琴棋书画,而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精通琴棋书画。”
面对反驳,梁锦文解释说,双方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一致,素质教育是在性格、能力和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塑造,并非专指多才多艺。基础教育缺的是人文关怀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优于美国、“是全世界第一”的观点,梁锦文亦表示相反意见,称:“最近发生‘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是国内基础教育失败的例证。实际上,优秀的基础教育不应仅仅是学科教育,它还应包含人文关怀的内容,教导学生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对社会多一份关怀。”他认为,美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显得那么霸道以及对周围人的冷漠。
然而,有专家认为,“我爸是李刚”与其说是基础教育的失败,不如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不能把个体悲剧的帽子扣在基础教育的头上。彭清平称,中印两国近些年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精尖技术的突破和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很大成绩要归功于扎实的基础教育,因为经济发展始终靠大批人才在支撑。
学校严格管理传统不能丢
在广州市教育局日前举办的第26届七十高龄教育工作者祝寿会上,许多老教育工作者也热烈讨论了这个话题,他们表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秀的传统,不能一味学习西方而丢掉自己的优势。
沙东中学的李树标老师曾经去过40多个国家考察基础教育。他认为,东西方教育理念不同。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天性抹杀得太厉害,但这不是管理严格造成的,而是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后果。他认为,其实学校和学生都不喜欢补课,但因为是“家长输不起”,所以才会让孩子备感压迫,甚至扭曲心灵。
因为受西方的教育观念影响,中国很多地方都在学西方,比如台湾。李树标老师曾去过日本和台湾,日本至今仍坚持着严格的教育理念,但台湾很多学校在近年来都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结果出现了学生素质滑坡的迹象。
李树标还认为,当广州有中学要求学生不能留长发时,学生马上就会向媒体报料,而媒体就会马上站出来质疑学校的做法是在抹杀学生天性。这种舆论环境也导致很多学校被迫丢掉严格管理的好传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宽松,不利于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