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6:5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

第一篇: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

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当前,电子类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推动本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完善;上游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产品价格总体下滑趋势明显,降低了本行业的采购成本。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的上游为计算机及辅助产品、网络设备、系统软件行业,下游为电子政务、林业信息化、人口计生信息化等行业。

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上游行业的产品质量会影响本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质量,上游产品的价格变动将会对本行业的产品价格产生联动影响。当前,电子类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推动本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完善;上游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产品价格总体下滑趋势明显,降低了本行业的采购成本。

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国家已将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日益加强,公司重点的业务领域如电子政务、林业信息化、人口计生信息化等都属于国家长期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下游行业对本行业产品先进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较高,使得本行业必须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便更好满足下游行业客户的自身业务需求和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第二篇:电子政务软件开发行业分析报告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电子政务软件开发行业分析报告

1、行业及发展概况 1.1行业概况

1.1.1 软件行业总体市场

软件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软件行业市场总量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软件行业业务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历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数据显示,2009、2010 年中国软件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分别为 9,513亿元和 13,364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25.62%和 40.48%。2011 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达 18,468 亿元,同比增长 38.19%,超过“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 10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二五”软件行业的良好开局。2012 年、2013 年和 2014 年软件业务收入分别达到 25,022 亿元、30,587 亿元和 37,235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35.49%、22.24%和 21.73%。2008-2014 年中国软件行业业务收入规模及增长情况如下图:

***3723 ******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8468757395131.1.2电子政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政务自动化系统。比如“十五”期间,国家推进了金关、金税、金盾、金审等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应用系统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增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 年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金融监管、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在建设管理方面,首先各建设单位把电子政务作为一把手工程,这对加大业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协调力度、强化业务应用的先导性、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项目建设单位也初步形成了高层次、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工程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顺利实施。其次,各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工程时,注重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运行与维护模式的探索、国产设备的应用和工程建设的管理等方面。此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加强了项目的申报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监督检查,以及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对保证电子政务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建设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据CCID 统计,2013 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达到1,634.2 亿元,同比增长16.91%。2007-2016 年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2014-2016 年为CCID 预测值):

2007年-2016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30002568.***97.81188.66391906.21634.22218.11000

741861.71010.950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电子政务整体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电子政务市场的投入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当前呈现出政府对硬件投入比重逐年下降,软件和IT 服务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分析,2014 年财政行业信息化在硬件方面的投资为22.2 亿元,占总投资的35.3%;软件投资达到25.1 亿元,占总投资的39.9%。与此同时,服务投资快速增长,达到15.6 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提高至24.8%。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子政务投资受经济的影响较小。预计到2016年政府行业IT规模将达到1121.5亿元。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继续不断扩大。

1.3 行业发展趋势

政府的职能定位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实施的内容和方向。随着中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渐成为主导,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聚焦民生、强化公共服务是“十三五”期间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政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公共服务等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未来五年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增速可达20%。

1.4市场竞争情况

1.4.1 软件行业总体竞争状况

软件行业属于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

在企业数量方面,经过近20 多年的发展,我国软件行业企业总数迅速增长,截至 2014 年末,我国拥有各类软件企业 38,695个。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优势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820.88 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 12.95%。

在产品竞争方面,按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分析,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软件和中间件)中,除金蝶、用友等少数国内厂家涉足中间件市场外,几乎被国外软件企业垄断。应用软件市场是软件产品中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部分,目前国内大多数软件企业均处于此领域。随着国内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国内应用软件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行业市场更加细分和专业化,国内厂商往往更熟悉用户需求及使用偏好,因此在本领域较外国厂商具有本土优势,总体上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在电子政务、能源、电信、金融等重点行业应用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我国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我国企业在各类软件,首先是电子政务软件方面应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1.4.2电子政务领域市场竞争状况

由于电子政务应用的特殊性,国外厂商IBM、SAP、ORACLE等厂商涉足较少,国内软件服务企业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业务应用软件供应商。

电子政务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及充分竞争,各细分领域内部已形成了龙头企业拥有明显市场份额及技术优势的市场格局。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思路更加成熟,政府行业市场更加趋于细分,要求IT解决方案供应商更加专业化,因此市场竞争格局比较稳定,新进入者的进入成本相对较高。电子政务业务的竞争也趋于理性,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入挖掘优势和重点领域,为政府部门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2、行业进入壁垒 2.1 市场进入壁垒

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的功能、数据交换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不符合这些规定的新进入者将无法进入本行业市场。同时,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应用具有较高的“用户黏性”。政府部门在建立信息系统并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总成本不仅包括购置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所付出的显性成本,而且包括在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业务改造、职员培训等方面的隐性成本,产品转换成本较高,新的进入者很难抢夺先入者的市场份额。

2.2 行业经验壁垒

该行业主要服务对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卫生教育部门、具有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这些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多样性和复杂性高,对软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苛刻。客户在选择软件厂商时更加关注公司以往的行业成功案例,因此行业经验壁垒较高。

2.3技术和人才壁垒

技术的载体是人才,人才是软件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本行业的软件企业不仅需配备既了解客户所处行业知识背景,又掌握软件研发核心技术的复合型研发团队,还需要配备具有丰富财政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管理思想的专业化管理团队,以及具有较强业务开拓能力的营销团队。企业研发、管理和营销团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建设、持续发展、长期积淀的过程,新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人才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2.4服务网络壁垒

管理软件日常使用过程中会遇到问题或产生新的需求,如不能快速有效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将大大降低客户的满意度甚至失去新的业务机会。这要求软件企业在提供软件产品的同时,建立贴近客户的、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提供持续的售前咨询、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因此,高效完善的服务网络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2.5 客户资源壁垒

软件企业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培育出稳定的、忠诚的客户群体,积累丰富的成功案例,从而在行业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同时,在行业内针对不同用户特定需求而进行的二次开发,不仅能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将增强用户黏性。而新的进入者往往缺乏示范案例和品牌,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良好的客户群体。

3、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1 有利因素

(1)政府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软实力,是国家重点发展、大力扶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关于扶持软件产业的法规、财税、金融政策和支撑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从各方面保障了软件产业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

(2)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国务院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职能正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倾斜,为提高执政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必定产生政府信息化的新需求,需要加大对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在内的电子政务市场的投入,这将为该领域的产品提供商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升级

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新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改变软件产业的格局,带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机会。比如中间件、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完善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格局开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中间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分布式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大大提升软件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的整合,大大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和能力;云计算可以提供基于网络的海量计算服务,不仅可以作为软件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存储空间的提供者和业务信息处理的平台,由此将极大创新和完善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扩大软件的应用领域。

3.2 不利因素

(1)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在执行层面仍有待加强,国内软件企业及用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软件行业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另外,软件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产品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高,但产品内容复制简单,因而容易被盗版,使软件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若不能够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不利于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2)大多数软件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一直以来,虽然我国软件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相比技术水平落后,企业规模仍然偏小,融资渠道不畅,在经营理念、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积累不足,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软件行业关键的基础技术、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软件巨头手中,核心高端产品如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关键中间件技术几乎被欧美等跨国软件巨头垄断。企业规模偏小和竞争力不强限制了国内软件企业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国内软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4、项目风险

相对一般信息化(如企业信息化)项目而言,电子政务项目通常更具复杂性,不确定性影响更大。涉及的主要风险有:

1、协调性风险(即合作主体之间形成的矛盾)对目标的期望和认同不一致,责任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文化意识和沟通上的矛盾。

2、技术性风险

对实施方案的选择,对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对设备购买的选择,对软硬产品的选择等。在这方面,可能会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3、执行过程产生的风险

包括人员的组合不恰当与变动造成团队涣散,项目监理不到位,双方的信息沟通问题,实施过程遇到意外问题,实施与运营没有很好交接等。

第三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景广阔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景广阔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4月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同时,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业务收入的1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业务支撑工具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主要应用领域安全可靠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实施能力;基本形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各类技术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得到普遍推广。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安全可靠的软件应用推广体系,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成熟度、可靠性、安全性全面提升,与整机和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能力、系统协同运行水平和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于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的产业生态链基本形成,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推广,对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取得实质性提高。

此外,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创建若干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形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能够发挥区域协同效应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支撑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产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培育2到3个产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应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第四篇:2018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

2018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

评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04号),促进我省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和推广陕西名牌软件产品,提高陕西软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表彰为软件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为企业宣传、政府采购、公共采购、大中型重点信息工程招标评标选型提供依据,经协会2017年第二次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2018年在全省软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开展评优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陕西省软件行业评优内容:

1、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

2、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

3、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4、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

第三条 陕西省软件行业评优名额初步设定为: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20名、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20个、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10个、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20名。

第四条 申报材料中各项业绩、奖项,应为近三年获得。

第二章 评选工作程序

第五条“陕西省软件行业评优”工作由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第六条 评选申报采用推荐和自荐的方式,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第七条 协会秘书处按各项评选的申报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第八条 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秘书处按照回避原则,组成专家评审组,评审组设最佳软件企业评审组、最佳软件产品(含解决方案)及优秀工程师评审组,每个评审组由5至7名专家组成。

第九条 各专家评审组根据《2018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评优管理办法》及评分细则对相关申报材料进行评议、打分,必要时到企业实地考察,做出最终评审结果,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三章 申报条件及材料

第十条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一)申报条件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申报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从事软件开发、销售、信息技术服务,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

2、已获得在有效期内的《软件企业证书》;

3、具有主要产品(服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4、上企业软件收入300万元以上,经营业绩优良,不亏损;

5、企业建立了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较为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

6、过去三年企业没有违法、违纪经营等不良记录;未出现任何重大产品(服务)质量事故,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公众形象;

7、在所属领域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行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

8、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二)申报材料

1、《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申报表》(附件1);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包括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商标证书或专利证书;

4、企业有效期内的《软件企业证书》复印件;

5、企业体系建设资质证书复印件,包括系统集成资质、CMMI认证、ISO认证或其它行业准入资质等;

6、企业获得的各种奖项证书或证明文件复印件(验原件); 7、2017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归集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表》等。

8、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会员证书复印件;

9、其他相关佐证材料。

10、申报材料的材料清单一份。

以上材料要求A4纸打印,一式一份,加盖公章,按照以上顺序装订,并附电子文档。

第十一条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一)申报条件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申报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有效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有效期内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软件产品证书;

2、软件产品资料完备:具备完善的用户使用手册和用户联系卡、软件授权卡、维护联系卡;

3、技术水平先进:采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和研发方法,产品具有新颖特色及创新特点;

4、质量稳定可靠:产品必须经过6个月以上实际运行,至少有三个以上(含三个)用户对其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表示满意或认可的用户使用报告。

5、产品销售规模:产品在本领域市场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6、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软件即服务的理念,软件产品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有良好的服务规范。

一个会员单位限报2个产品。

(二)申报材料

1、《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申报表》(附件2);

2、提供包装完整的正版软件产品一套,请勿提交演示版软件;

3、用户使用手册一套,或技术手册一套;

4、最近三年内主要客户清单及三个以上典型合同(合同应有明确的双方名称、金额、时间等相关信息);

5、三份以上盖有使用单位公章的用户使用报告或验收证明材料;

6、有效期内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软件产品证书复印件;

7、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复印件;

8、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会员证书复印件;

9、其他相关材料(如:政府采购证明、获奖证书等);

10、申报材料的材料清单一份。

以上材料要求A4纸打印,一式一份,按照以上顺序装订,并附电子文档。

第十二条 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一)申报条件

1、申报的解决方案应为申报企业自身具有所有权的方案,如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和弄虚作假行为,撤销申报资格,并由申报企业承担全部相关责任;

2、最佳解决方案在行业发展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申报的解决方案应在近三年内(2016年~2018年)有过具体成功案例应用,对行业、地区和企业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4、解决方案编写要求参见附件3《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申报表》。

一个会员单位限报一项解决方案。

(二)申报材料

1、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申报表(附件3);

2、实施解决方案的主要用户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含相关合同协议、实施、验收报告等);

3、申报解决方案通过实际应用后取得的累计经济效益证明(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由公司财务部出具,盖财务专用章;

4、申报解决方案已取得的相关知识产权证书(复印件);

5、其他相关佐证材料。

以上材料要求A4纸打印,一式一份,按照以上顺序装订,并附电子文档。

第十三条 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一)申报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品德优良,且在推荐企业从事软件开发3年以上;

2、在软件研究和产品开发中成绩突出,研发的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为本企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

3、在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个会员单位限推荐一名优秀工程师。

(二)申报材料

1、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申报表(附件4);

2、身份证复印件;

3、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最高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

5、本人主要参与的技术成果所获证书或评价的复印件;

6、本人获奖或主要参与的软件工程技术项目获奖证明复印件;

7、本人获得其它奖项的复印件;

8、本人主要参与的技术成果所获得的著作权/专利复印件;

9、电子照片一张(大头照,像素1024*768)

以上材料要求A4纸打印,一式一份,按照以上顺序装订,并附电子文档。

第四章 公示与发布

第十四条 由协会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结果在省软件行业协会网站上公示并征询意见,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评选结果由省软件行业协会发文公告,并抄送陕西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第五章 推广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评选通过的“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在协会会员大会上表彰、颁奖。

第十七条 对荣获“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称号的会员单位,享有优先推荐为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的资格。

第十八条 对荣获“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的软件产品,推荐参加中国优秀软件产品的申报。

第十九条 对荣获“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者,推荐参选省级、国家级各类人才的评选活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申报、评选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产品”、“陕西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陕西优秀软件工程师” 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

2018年9月20日

第五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思路 和2011年工作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 “十二五”规划思路

“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实践“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 主题,履行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 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的作用,实现为新型工业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根据上述思路,我们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第一,大力促进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保持 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到2015 年,业务收入突破3 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突破600 亿美元。产业结构质量效 益得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进 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提 升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应用开发水平,完善 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第三,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以国家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 金为抓手,扎实提升技术能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效 的产业创新体系。

第四,产学研用结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模式。贴近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顺应变化拓展的市场需求,发 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融合为主要方法,走出符合国情和产业 特征的产学研用结合实践道路。

第五,加快完善行业规范。进一步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业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工作思路是:按照部党组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 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的要求,转变发展思路,结合全球网络通 信业发展趋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环境,培育 大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产学研用 结合,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为“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一)做好4号文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双软”认定 工作体系建设,上半年完成“双软”认定规章办法完善工作。二是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 合,加快推动政策落实到位。首先是要落实好财税政策:继 续实施软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合财政部、税 务总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落实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措 施,明确支持范围、认定标准和实施程序。同时,提出落实 其他各项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 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为软件产业发展争取更大支持。一是结 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贯彻4号文件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 细则。二是努力汇聚资源,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 用服务。三是充分发挥4号文件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企业技 术创新的支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等产业发 展的基础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软件行业协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支撑机构,要按照4号 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双软”认 定等具体工作。

(二)编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

认真编制好“十二五”相关规划,并抓好开局、起步工作。组织编制好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 月 前审批发布;编制好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规划,4 月审批发布;参与编制好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 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 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互 联网“十二五”规划、三网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做 好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 接。

地方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管规划”的职能,一是要围绕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地方重大应用和 特色,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做好沟通协调,加强本 地规划和国家产业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到部省市互动,共同 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规划编制情况要及时 向部里反馈。(三)完善行业规范

抓紧研究解决软件价值低估、招标中不合实际的“最低价 格中标”、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软件正版化、安全 可控软硬件推广应用、软件资产管理等重大问题,从第二季 度开始陆续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扎实开展标准化工作,研究编制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指南,及时制定和发布技术和产业 发展急需的标准。发布行业标准2项,完成国家标准报批稿 7项,行业标准报批稿7项。推进标准验证工作和应用试点。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地方主管部门、各级行业协会在完善行业规范方面负有重 要责任,是做好行业规范的基础所在。一要积极参与上述重 大问题研究、标准的制定及验证试点工作。二要引导企业加 强行业自律,配合相关部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的 市场竞争环境,努力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四)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梳理重点行业,确定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与世界 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 性的发展目标。二是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 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支持龙头企 业做大做强。三是以收入前百家企业管理为抓手,树立行业 典范,总结推广企业变大变强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带动 更多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一要依托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引 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施大企业战略、品牌战略、知 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二要加强分 类指导,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协作配 套发展,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五)强化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项目,加 强应用和系统带动,扩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 软件在政务和重要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深化电网、安监、审 计、税务等领域的应用。

对重点支持的网络化操作系统、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 器、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新型网络化基础软件和重大应 用软件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要加强监督检查,务必实现项 目规定的质量和进度要求。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一要做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 展基金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配套资金到位。二要 加强对项目实施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促其切实负起项 目承担主体的责任,并对项目具体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 时上报。三要通过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 力融合,推动项目成果率先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用中 推广,在应用中实现产业化。

(六)着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发挥软件名城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主要城市集聚发展和提升。一是与江苏省、南京市研究提 出南京市“中国软件名城”发展提升计划,推进南京市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上新台阶。二是建立和完善部省市合作 机制,发挥创建城市积极性,明确思路,落实配套措施,整 合__________政策资源,加速推动济南、成都、广州、深圳做好“中国

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厦门等城市的创建工作。

启动“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相关 文件发布后,请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基 地、园区开展申报和创建工作。(七)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是顺应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推动系统 集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在线支持维护、网上支付结算、移动支付、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运营维护、游戏动漫、云计算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等新业态,提升承接服务外包 的能力。二是启动系统集成资质企业运行维护能力评价试 点,探索适合信息技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行业管理 办法。三是利用国家鼓励大型企业服务外包的产业机遇,研 究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BPO、ITO);推动政府将一 般性IT 业务外包,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内需市场;对部授 牌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出明确的服务外包要求。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切实履行部生产性服务业 工作组组长单位职责,做好部内外协调工作。进一步深入调 查研究,组织编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整合资源,发挥大部门全产业链优势,在工业软件、现代物流、电子商 务、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动服务产品与服务 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强 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即服务(SaaS)。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 意见》,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提出工作计划,并务实推进。(八)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制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军 人才培育10 年计划,3~4 月完成。二是组织实施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从今年开始每年遴选50 名左右进行滚动培养。在国家重大专项和其他项目申报中,明确要求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参与项目管理和技术团队。三是 以中国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为依托,加快建设领军 人才培育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体系。四是引导鼓励地方和企业制定领军人才激励政策,创新领军 人才奖励政策和分配体制,创造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 境。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优秀行业领军人才。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围绕培育大企业,加 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工作,把系统集成资质和监理资质 作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推动 软件正版化和安全可控软硬件应用的重要抓手,在调查研究 基础上,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在上半年完成资质等级 评定条件修订。

完成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任务,推进软件正版化。地方主管部门要做好三、四级系统集成资质企业认定工 作,做好一、二级企业认定的推荐工作。要高度重视软件正 版化工作,有效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相关制度,维护 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__

下载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下游行业及其影响分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