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商务服务业分析
中国商务服务业分析
一、引 言
中国商务服务业设已经历了4个阶段。最早是EDI网络,它基于点对点的连接,不能够提供社区化交流和市场透明度。EDI的标准非常复杂,其建立和维护需要高昂的费用,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无力承担。第二阶段称为基本商务服务系统。企业自建商务服务网站来发布信息,少数可以有交易功能,用户上企业的网站便局限在这个企业,选择面窄,不易比较,灵活性差。第三阶段是商务服务社区,通过第三方将各交易伙伴聚集到一个公共社区,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社区的买方和卖方如果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就有可能产生交易。在第三阶段基础上,增加交易之前、交易期间和交易之后的其他商业过程的支持,即是合作型商务阶段(第四阶段)。合作型商务更全面地反映了供求之间复杂的工作流,超越了纯粹的交易。商务服务第三和第四发展阶段都需要商务服务平台的支持,这个商务服务平台既可以由买方企业建,也可以由卖方企业建,还可以由独立于买方和卖方的第三方企业建。从宏观上分析,卖方企业自建商务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顾客更多选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买方企业自建商务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使自己以更低的价格快速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显然,不管是由买方还是由卖方搭建商务服务平台,其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很难保证,平台的利用率也受到限制。
二、中国商务服务业特征
由第三方建设的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是为多个买方和多个卖方提供信息和交易等服务的电子场所。其特性包括:保持中立立场以得到参与者的信任、集成买方需求信息和卖方供应信息、撮合买卖双方、支持交易以便利市场操作。买卖双方企业与第三方平台集成,能够很好地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规模效益。因此,选用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是买卖双方企业应用商务服务的一种好的选择。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中立商务平台,是一种有盈利潜力的商务服务模式,其以创新的方式提供传统的功能,用增值的形式服务于买卖双方企业。这个解决方案对买方和卖方都有益处:
1.使交易双方不需要直接连接对方网络或昂贵的增值网络(VAN),只需要访问第三方界面,而不是多个被交易方界面,节省了大量的费用;
2.大量卖方通过第三方平台发布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买方访问平台,从而增加卖方的商业机会;
3.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可以使买方搜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买方不限于和特定的卖方交易,这使卖方不只在价格上,还要在质量、交货时间、定制化等方面竞争;
4.中小企业与单独的买方或卖方一般没有大的交易量,因此相比买方系统或卖方系统,这样的市场解决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更实用,为中小企业应用商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商务服务业与直销型企业间商务服务根本区别在于,直销型的商务服务服务平台是由参与交易的一方提供,一般是产品服务的销售方;而中国商务服务业则是交易双方都参与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平台进行交易,交易过程中交纳一定佣金费用即可。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一般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大企业建设自己商务服务站点不合算的情况下才采用的方式。由于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模式服务的对象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没有限制,因此这种方式形成的交易平台也称为电子虚拟市场。
根据提供服务的层次不同,可以将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模式区分为简单信息服务提供型和全方位服务提供型。前者一般主要是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通过中介服务买卖双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成交对象,选定交易对象后并不直接在网上交易,而是另外接触和签订合同。这种方式中介无法全面深入参与交易,提供的只是简单的信息服务,如阿里巴巴网站。后者是指在网上不但提供信息服务,而且还提供全面配合交易的服务,如网
上结算和配送服务等,这类站点要求中介机构对贸易特别熟悉,特别是国际贸易业务更要非常熟悉,如专门针对中国商品出口的网站“相约中国
三、中国商务服务业功能
中国商务服务业是为企业之间、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服务的,是为最终消费者从事信息沟通和获取、产品传递、资金流转以及辅助决策,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的。它是构成交易环境的主要因素,为买卖双方提供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交易途径,使买卖双方可以因时、因地、因物、因人和因事制定对双方最有利的交易方式。中国商务服务业是实现市场一体化机制的渠道机构,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其显著功能归纳如下:
1.最基本功能是为企业间的网上交易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服务。买方或者卖方只要注册后就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采购信息、或者产品出售的信息,并根据发布信息来选取企业自己潜在的供应商或者是客户。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是图片或者文字信息,随着带宽增加,发布信息将越来越丰富。
2.提供附加增值服务。即为企业提供相关经营信息,如行业信息、市场动态。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沟通渠道,如网上谈判室、商务电子邮件等等。阿里巴巴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期将客户关心的买卖信息发送给客户。
3.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第三方平台商务服务的产生源于交易费用的控制,交易费用包括使当事人相互搜索的信息费用;收集和传递有关交易条款的费用;起草合同、履行合同的费用等等。交易费用是市场价格机制运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既然交易费用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损失,那么,对于一个给定的产出,组织交易的费用大小反映了交易的效率。提高效率就要节约交易费用。中国商务服务业使得商品买卖双方不必去两两交易,不必单独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最终消费者和原始材料供应者,他们只要加入到市场中去,与自己最接近的市场中介交易即可,寻找这种市场中介的交易费用相对要小得多。
4.提供与交易配套的服务。最基本的服务是提供网上签订合同服务,网上支付服务等实现网上交易的服务。相约中国网站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帮助客户申请报关和联系认证等贸易服务。
5.提供客户管理功能服务。即为企业提供网上交易管理,包括企业的合同、交易记录、企业的客户资料等信息的托管服务。当然这些属于企业的保密资料,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有一个安全保密的托管服务机构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以接受的。
6.防止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中国商务服务业在确保市场交易安全方面有较高的激励,并且确保交易中的双方实践其交易谈判的结果。因为交易中每一方在未来都必须同第三方商务服务联系,市场第三方商务服务可能处于一种较有利的位置来防止机会投机行为。而且,市场第三方商务服务比任何单个的生产商或者消费者所处理的交易都多,所以,他们在其投资监控技术方面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或者他们能够更好地确保市场的存在。
四、中国商务服务业应用
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也就是那些急需拓展市场,但又缺乏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的企业。对于大型企业,他们可以凭借自己资金实力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服务更贴切的企业间商务服务系统。
与网上零售不一样的是,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的产品是不受限制的,它可以是工业品、消费品,也可以是科学技术成果等无形的东西。只要是企业需要的,能够提供的产品服务都可以通过网上中介实现交易。如阿里巴巴网站提供的中介服务覆盖了17个大行业。
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商务服务服务实现网上交易,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市场范围拓宽。可以将市场覆盖到原来难以覆盖的地区,同时向国外延伸,因为网上市场是无国界的,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利用网上第三方商务服务服务,买卖双方可以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还可能出现网上来的新竞争对手。因此,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市场对中小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中小企业必须不失时机上网参与网上交易。
企业利用网上第三方平台实现企业间商务服务的应用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自身力量和情况。首先,企业如果自身有力量建设以自己为主的直销型的企业间商务服务系统,则应该考虑自行建设;如果企业缺乏力量,则可以利用中介服务实现网上交易。其次,企业在选择中介服务时要慎重,一是要选择提供的服务与自己行业比较相近的中介服务,二是要选择有一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中介型网站,企业可以选择几个中介网站提供服务,但不宜过多,如果选择过多可能影响到企业收集到商业机会信息的质量,有的网站提供中介服务信息缺乏有效控制,导致虚假商业信息过多,反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五、中国商务服务业发展
中国商务服务业系统一般是由新兴的第三方屯子商务服务公司提供。这类公司在建设初期,一般通过风险投资推动市场的发展,对加入客户一般采取免费策略。网上中国商务服务业服务网站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由原来的综合型服务向专业型服务转型,如针对性的市场(如相约中国就是服务于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或者针对性的行业(如书生公司服务的是图书出版行业)。二是由提供初步的信息服务,向提供全方位的交易支持服务发展,如提供支付结算、配送全方位服务。
提供中国商务服务业服务公司由原来的专业性信息技术类公司,扩散到传统企业参与进来提供中介服务。如目前许多传统企业,在行业内纷纷联合建立网上虚拟的采购市场,实现原材料的统一采购,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联合建立网上汽车零配件的采购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企业联合建立网上市场时,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而对于产品的销售则是企业倾向于建设自己专用的网上销售渠道。
一般而言,第三方的成本包括前期建设商务服务平台的巨大投入和之后的维护费用;其收益来自收取加入方的服务费(包括注册费、建设费、维护费和按交易量或交易笔数收取的费用),还可以按照交易双方的市场力量对交易双方收取不同的费用。第三方为吸引企业应用其商务服务平台,在企业开始应用平台的一定时期内只收取企业加入平台的服务费,超过这一服务期之后,可能会按交易量或交易笔数收费,这个服务费既是第三方的收益,也是企业加入平台的成本。然而,第三方提供商务服务平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它必须提供满足买卖双方企业要求的有效的商务服务解决方案,使得企业应用商务服务平台能减少其交易成本,增强竞争力;二是要保证自己能通过提供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获得收益。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商务服务的现状是:技术问题不是实现商务服务的主要瓶颈,由于配套环境发展的滞后(如基础设施、相关法律、物流配送及社会意识等),商务服务的实践相对落后,此时市场上可能的情况是: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商务服务平台功能较弱,自建商务服务平台成本较高,商务服务还不够普及。
六、结束语
商务服务的作用是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和重复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行业范围内实施商务服务显然比单个企业实施商务服务要经济、高效得多。将企业聚集到一个第三方的大平台,将为商务服务联盟中的成员带来新的采购、计划和决策优势,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为不同企业提供商务服务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是开放的系统,是多对多的商业模型,特别重要的是,这种第三方平台最适合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尚没有能力也没必要投巨资建一个商务服务系统,它们通过加入中国商务服务业进行企业联盟并实现网上交易,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同时对于第三方而言,目前正是发展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的有利时机,从长远来看,建立这样的公共平台将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效益。
文章由《中国商务服务平台》http:// 提供
第二篇: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广卿
学号:0385080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
一、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亦称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也被认为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与其他行业相比,服务业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
(一)、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一般情况下,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服务在生产的同时,消费也即发生,两者的介入性与互动性较强。而制造业产品其生产与使用的过程是分离的,并且能够进入库存和进行多次交换。也正是由于服务业比制造业更为直接地面对客户消费,因此服务业受市场消费需求的波动较为敏感,对市场的反应也较迅速。
(二)、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服务业满足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消费需求,如教育、文娱、医疗、体育服务、公共服务,或是必须经由服务的传递才能实现的消费,如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这些服务本身都不可能形成库存。服务的一般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服务产品的即时消费,因此一定范围内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产业群、相对收入水平高和购买力强的消费人群是左右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服务业的个性差异化
服务业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产业,服务过程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型消费,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以及契合程度,因此服务的质量水平很难用规范、划一的行业标准去计量或评定,容易形成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优质服务和低质服务共存的局面。
(四)、服务业的收益递增特性
服务业的发展特性是形成一定的投资规模后,其收益呈现平稳增长。服务业相对制造业来讲,中间投入的物质材料消耗比重较低,而人力资源的成本支出比重较高。在经营过程中,随着服务网络逐步拓展,服务对象逐渐规模化,服务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值会带来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呈现递增发
二、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9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美国为 71. 7%,日本为 59. 9%,欧洲主要国家也都超过了60%,亚洲的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也分别达到了 50石%、52%、49. 9%和 44.5%,以后数年此比重还不断增长。而到199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增长到33%,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来看,1992年到 1998年间,中国的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以上,这个水平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但与韩国以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相比,仍有落后。而不少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个低潮期之后,从1998年起第三产业对国家GDP的增长率贡献都有所提高,美国甚至也达到了2%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后列。
(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经济领域,同时也落后于其它国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广卿
学号:0385080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本国经济的其它领域,和其它国家相比也处于不利地位。1998年,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32%,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美国是70%)。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因为中国的人均GDP收入还比美国低(1998年,按购实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的平均GDP收入是3320美元)。与穷国相比,富国的服务业比重通常都比较高,因为随着平均收入增长,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会增长。但是,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低比重不能完全归咎于经济欠发达,因为即使和很多平均收入相近或比中国还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甚至比它们还低。以1998年为例,约旦、牙买加、摩洛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的服务业比重都要比中国高,分别是:约旦(平均国民收入3130美元)50%、牙买加(3210美元)58%、摩洛哥(3120美元)54%、菲律宾(3540美元)52%、印度尼西亚(2790美元)41%以及印度(1700美元)45%。
三、中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及原因分析
中国服务业的特点是垄断经营,在国际市场上不具竞争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服务业呈现“滞胀”的景象。这十年里,服务业一方面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其它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许多服务行业的价格却急遽上升,远远高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升幅。结果在过去十年里,服务业的相对价格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17%,与此同时,服务业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16.8%)也两倍于总体消费价格指数上涨速度(7.5%)。1998、1999两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总需求的增长速度放慢,但服务业的消费价格指数却每年都以10%增长。服务业有能力在需求下降的时候仍然可以提高价格,这种能力使服务业业主比工业同行出得起更高的工资,即使前者所雇佣人员的生产力远远低于后者。这种能力同样可以使服务业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这些经济指数说明,服务业的运营从整体上可定义为垄断。因为垄断行为的典型表现就是高价格、有限供给以及低质量。
四、入世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入世对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入世意味着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必将大大提高,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幼稚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在扩大开放条件下,国内消费结构转换和一、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将会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拉动效应可能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的扩张机遇。由于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期,对第三产业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处于快速上升期,同时,一、二产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
这些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在开放条件下,这种需求的扩张既可以由国内的服务供给来满足,也可以由国外服务供给来满足。在市场准入放松的情况下,外资服务公司会以其先进的营销手段与优良的服务占领市场,以赚取丰厚的利润,而这对我们国内第三产业的增长的拉动效应则会明显减弱。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一、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对生产性服务产生强烈需求,但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而近年来国外的生产性服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市场服务供给的短缺正好为他们的进一步扩张提供机会。
2、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从1993年以来,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广卿
学号:0385080 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状况实际上是由一国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我国服务市场扩大开放之后,由于我国国内服务供给相对短缺,服务进口会有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服务业总体竞争力太弱,而且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即我们是以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工程承包、运输、旅游等服务出口去换取发达国家高附加价值的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处理等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进口,因此,我们服务出口额的扩大会大大低于服务进口额的扩大,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超过目前的水平。
3、人才的竞争和流失,将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受到严重影响。人才是当代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三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与内资企业争夺市场,还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他们以高薪、出国培训以及优越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国内大批优秀人才与业务骨干。在我国目前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中,外资银行沙P资保险公司已挖走国内银行相当数量的业务骨干。在信息服务等其他行业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入世后,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公司的业务拓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由于它们在人才竞争中更具优势,将导致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的进一步加重。
(二)、入世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机遇
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贸易而取得收益,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的条款,对提高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水平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安排,这将为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发展服务业提供新的机遇:
1、通过市场开放,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服务业总量扩张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资金与技术的缺乏是主要的障碍因素,而现代服务业的很多部门则越来越成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如金融、电信、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等都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要用到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入世后,我国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放松,将会有更多的外资进入,同时会带来很多我们所缺乏的技术和设备,这不仅带动服务业的总量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与知识含量。
2、有利于发展服务业的新领域。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程度低,产业门类也不齐全,在WTO提出的140多种服务门类中,我们只能提供40多种。通过服务市场开放,可以引进我国目前薄弱和急需发展的部门,改善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3、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全面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可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也为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1医务业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在旅游服务、外贸运命、对外工程承包、卫星发射等领域都具有比较优势。比如对旅游L来说,市场的开放,中国与世界在商品、人员、金融等方面的流动巨加方便,将为我国的旅游市场创造更多的需求。
4、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在手垄断经营。我国一些重要服务部门的服务都带有很强的官商气息,消费者权利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对电信、民航、铁路等部门的服务质量的投诉几乎天天见诸报端,但很多问题都是诉而未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打破垄断经营,改变市场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在生存竞争中,会迫使内资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五、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广卿
学号:0385080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
(一)、优化服务行业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二)、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
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型业态。放手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优化服务业地区结构
中心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具有交通、商贸、旅游等特定优势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强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其他地区和农村,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服务行业。
(四)、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
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和扩大对外开放。除少数企业外,要通过各种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责任公司。
(五)、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改变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以各种方式进入。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
(六)、推进部分服务领域产业化
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
(七)、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另有规定外,上述机构都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
(八)、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
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
(九)、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银行要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广卿
学号:0385080 资。
(十)、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扩大城市服务消费群体。
(十一)、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服务业摆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和完善规范服务业市场主体为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服务业竞争力:一个理论以及对服务贸易与零售业的研究》 王小平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5月版
《如何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外经贸部 经济贸易网 2003年3月21日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经济信息网 2005年3月5日
第三篇: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李广卿学号:0385080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
一、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亦称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也被认为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
与其他行业相比,服务业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
(一)、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一般情况下,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服务在生产的同时,消费也即发生,两者的介入性与互动性较强。而制造业产品其生产与使用的过程是分离的,并且能够进入库存和进行多次交换。也正是由于服务业比制造业更为直接地面对客户消费,因此服务业受市场消费需求的波动较为敏感,对市场的反应也较迅速。
(二)、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服务业满足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消费需求,如教育、文娱、医疗、体育服务、公共服务,或是必须经由服务的传递才能实现的消费,如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这些服务本身都不可能形成库存。服务的一般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服务产品的即时消费,因此一定范围内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产业群、相对收入水平高和购买力强的消费人群是左右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服务业的个性差异化
服务业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产业,服务过程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型消费,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以及契合程度,因此服务的质量水平很难用规范、划一的行业标准去计量或评定,容易形成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优质服务和低质服务共存的局面。
(四)、服务业的收益递增特性
服务业的发展特性是形成一定的投资规模后,其收益呈现平稳增长。服务业相对制造业来讲,中间投入的物质材料消耗比重较低,而人力资源的成本支出比重较高。在经营过程中,随着服务网络逐步拓展,服务对象逐渐规模化,服务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值会带来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呈现递增发
二、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9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美国为 71. 7%,日本为
59. 9%,欧洲主要国家也都超过了60%,亚洲的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也分别达到了 50石%、52%、49. 9%和 44.5%,以后数年此比重还不断增长。而到199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增长到33%,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来看,1992年到 1998年间,中国的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以上,这个水平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但与韩国以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相比,仍有落后。而不少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个低潮期之后,从1998年起第三产业对国家GDP的增长率贡献都有所提高,美国甚至也达到了2%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后列。
(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经济领域,同时也落后于其它国家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本国经济的其它领域,和其它国家相比也处于不利地位。1998年,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32%,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美国是70%)。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因为中国的人均GDP收入还比美国低(1998年,按购实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的平均GDP收入是3320美元)。与穷国相比,富国的服务业比重通常都比较高,因为随着平均收入增长,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会增长。但是,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低比重不能完全归咎于经济欠发达,因为即使和很多平均收入相近或比中国还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甚至比它们还低。以1998年为例,约旦、牙买加、摩洛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的服务业比重都要比中国高,分别是:约旦(平均国民收入3130美元)50%、牙买加(3210美元)58%、摩洛哥(3120美元)54%、菲律宾(3540美元)52%、印度尼西亚(2790美元)41%以及印度(1700美元)45%。
三、中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及原因分析
中国服务业的特点是垄断经营,在国际市场上不具竞争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服务业呈现“滞胀”的景象。这十年里,服务业一方面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其它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许多服务行业的价格却急遽上升,远远高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升幅。结果在过去十年里,服务业的相对价格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17%,与此同时,服务业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16.8%)也两倍于总体消费价格指数上涨速度(7.5%)。1998、1999两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总需求的增长速度放慢,但服务业的消费价格指数却每年都以10%增长。服务业有能力在需求下降的时候仍然可以提高价格,这种能力使服务业业主比工业同行出得起更高的工资,即使前者所雇佣人员的生产力远远低于后者。这种能力同样可以使服务业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这些经济指数说明,服务业的运营从整体上可定义为垄断。因为垄断行为的典型表现就是高价格、有限供给以及低质量。
四、入世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入世对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入世意味着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必将大大提高,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幼稚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在扩大开放条件下,国内消费结构转换和一、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将会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拉动效应可能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的扩张机遇。由于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期,对第三产业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处于快速上升期,同时,一、二产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
这些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在开放条件下,这种需求的扩张既可以由国内的服务供给来满足,也可以由国外服务供给来满足。在市场准入放松的情况下,外资服务公司会以其先进的营销手段与优良的服务占领市场,以赚取丰厚的利润,而这对我们国内第三产业的增长的拉动效应则会明显减弱。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一、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对生产性服务产生强烈需求,但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而近年来国外的生产性服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市场服务供给的短缺正好为他们的进一步扩张提供机会。
2、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从1993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状况实际上是由一国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我国服务市场扩大开放之后,由于我国国内服务供给相对短缺,服务进口会有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服务业总体竞争力太弱,而且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即我们是以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工程承包、运输、旅游等服务出口去换取发达国家高附加价值的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处理等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进口,因此,我们服务出口额的扩大会大大低于服务进口额的扩大,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超过目前的水平。
3、人才的竞争和流失,将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受到严重影响。人才是当代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三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与内资企业争夺市场,还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他们以高薪、出国培训以及优越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国内大批优秀人才与业务骨干。在我国目前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中,外资银行沙P资保险公司已挖走国内银行相当数量的业务骨干。在信息服务等其他行业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入世后,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公司的业务拓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由于它们在人才竞争中更具优势,将导致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的进一步加重。
(二)、入世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机遇
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贸易而取得收益,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的条款,对提高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水平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安排,这将为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发展服务业提供新的机遇:
1、通过市场开放,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服务业总量扩张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资金与技术的缺乏是主要的障碍因素,而现代服务业的很多部门则越来越成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如金融、电信、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等都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要用到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入世后,我国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放松,将会有更多的外资进入,同时会带来很多我们所缺乏的技术和设备,这不仅带动服务业的总量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与知识含量。
2、有利于发展服务业的新领域。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程度低,产业门类也不齐全,在WTO提出的140多种服务门类中,我们只能提供40多种。通过服务市场开放,可以引进我国目前薄弱和急需发展的部门,改善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3、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全面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可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也为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1医务业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在旅游服务、外贸运命、对外工程承包、卫星发射等领域都具有比较优势。比如对旅游L来说,市场的开放,中国与世界在商品、人员、金融等方面的流动巨加方便,将为我国的旅游市场创造更多的需求。
4、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在手垄断经营。我国一些重要服务部门的服务都带有很强的官商气息,消费者权利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对电信、民航、铁路等部门的服务质量的投诉几乎天天见诸报端,但很多问题都是诉而未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打破垄断经营,改变市场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在生存竞争中,会迫使内资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五、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
(一)、优化服务行业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二)、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
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型业态。放手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优化服务业地区结构
中心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具有交通、商贸、旅游等特定优势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强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其他地区和农村,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服务行业。
(四)、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
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和扩大对外开放。除少数企业外,要通过各种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责任公司。
(五)、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改变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以各种方式进入。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
(六)、推进部分服务领域产业化
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
(七)、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另有规定外,上述机构都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
(八)、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
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
(九)、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银行要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
资。
(十)、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扩大城市服务消费群体。
(十一)、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服务业摆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和完善规范服务业市场主体为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服务业竞争力:一个理论以及对服务贸易与零售业的研究》 王小平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5月版
《如何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外经贸部经济贸易网 2003年3月21日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经济信息网2005年3月5日
第四篇: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1、州委、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全州人民的愿望;
2、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3、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
(四)规划的期限
中期规划2006—2010年,远期展望2011年—2020年。
(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
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
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
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二、规划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我国商务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持二产平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把商务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十五”期间商务服务业现状
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年预计达50.6亿元,平均增长9.7%,低于GDp平均增长率(11.4%)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1.78%下降为27.8%,下降3.98个百分点,全省排位第8位;
其中批发贸易餐饮零售业2005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4.99亿元,平均增长10.96%,占GDp的比重为8.2%;比2001年的8.6%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预计实现48.97亿元,平均增长1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41.89亿元,平均增长17.8%,餐饮住宿预计实现6.58亿元,平均增长14.9%,其他预计实现1.53亿元,平均增长6.6%;
外贸进出口2005预计实现4000万美元,十五期间增长7.6倍,平均增长36.64%。其中出口3800万美元,平均增长36.9%,进口200万美元,平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26.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7.5%。
2004年末,全州有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13个,各类综合、专业市场123个,农村集贸市场116个,有城市社区服务网点4299个,“十五”末,大型商业网点将达17个,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州商务服务业平稳增长。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作用下,消费旺盛,特别是农村市场增长迅猛,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总量和增幅与城市基本持平,达17%以上;区位优势开始显现,成为外来投资的重点行业,集散能力较强的大市场、经营能力较强的浙商、闽商开始落户楚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废旧回收服务增长迅速,企业景气指数保持在100%以上;美容、美发、保健、租赁快速发展;家政服务开始起步,家庭劳动社会化趋势明显;拍卖、典当、旧车评估、经纪、信息、屠宰等商务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初见成效。但新兴流通产业如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咨询、居民、技术、农林牧、水利服务等发展缓慢。总体上商务服务业仍相对滞后,流通规模较小、设施档次较低、布局不尽合理、商贸氛围不浓、消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GDp增长水平、三次产业比重下降,值得注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滞后,认识还不到位
全州有些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视工业、农业,忽视服务业发展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轻车熟路,对如何发展服务
市化水平相适应,必须实现以下目标。
四、目标战略与任务
(一)总目标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业态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我州商务服务业的规模、档次和质量。通过10年的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商圈特色突出,物流优势明显,服务体系完善,区域功能独特,真正成为东盟的物资集散地、昆明的休闲后花园,实现商务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二)具体目标:
1、第三产业增加值: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到33%,达106亿元;“十一五”平均增长16.1%;
2020年占GDp的比重超过40%,达335亿元;后十年平均增长12.2%;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到10%,达到32.3亿元,“十一五”平均增长16.5%;2020年比重提高到15%,达125亿元,后十年平均增长14.5% ;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8亿元,“十一五”平均增长14%;
其中: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达4.7亿元
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80亿元,增长17%,占零售总额的82%
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14亿元,增长17%,占零售总额的15%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亿元,后十年平均增长14%;
其中: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
3、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年达2.15亿美元,“十一五”平均增长40%,外贸依存度提高到5.4%;其中:出口2亿美元,进口0.15亿美元。
2020年,外贸依存度提高到10%,进出口总额达10.3亿美元,后十年平均增长16.9%;
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十一五”平均增长10%,后十年平均增长15%;
5、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十一五”平均增长20%,后十年平均增长20%;
6、亿元以上集市贸易2010年增加到5个,成交额达6亿元;2020年增加到10个,成交额达到10亿元以上;
7、农业生产资料保持小幅增长,2010年销售额达6.5亿元,2020年7.2亿元。
(《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测算》附后)
(三)发展任务
1、建设产业载体,突破市场建设关键
结合我州城市发展构想,在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整体架构与空间布局上,逐步形成以城市市场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流通组织和规范化、规模化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为纽带、以高效运行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物流系统为支撑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以城市市场为中心的多层次、开放性、网络化、布局合理的商品市场空间体系,“十一五”期间,投资18.9亿元,完成流通建设项目273个,概算总投资22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市场、物流基地、“改市进超”、定点屠宰建设项目113项,总投资13.7亿元。具体任务是: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2010年,以禄丰—楚雄—南华城市经济带为中心,建成中心城市市场,2020年通过资源整合,建设成为辐射滇西乃至东南亚的二级物流基地。以元谋为中心,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冬早蔬菜、高山反季蔬菜为主的、辐射全国的绿色食品物流基地。
(2)配套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在楚雄永安、东瓜、富民和除元谋外的县城建设商场11个;建设楚雄东南片区及各县城新区农贸市场或各类综合市场21个。
(3)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在楚雄、禄丰、南华、元谋、永仁、武定建设农资、医药、建材、绿色食品物流基地12个,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4)在完成楚雄、元谋、永仁三县的1020个农村连锁经营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新建61个乡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将116个集市的50%退路进市。
(5)改造提升现有农贸市场。在楚雄市、开发区及其余九县城“改市进超”,各改造一个农贸市场为农产品超市,实施项目11项。
(6)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楚雄州加油站2003—2008年发展规划》,在没有加油站的乡镇建设61座三级加油站(点);在主要乡村干道建设55座三级加油站;在开发区、武定、大姚、元谋建设加油站4座;配合公路建设在永武公路建设一级加油站4座;在楚雄老城区、开发区和禄丰县城建设汽车加气站3座。
(具体建设项目附后)
2、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招商引资在医药、食品、生产资料经营行业、连锁超市业、物流配送业、餐饮服务业等领域,发展一批产权清晰、具有现代管理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将鹿城大厦、久泰药业、州农资公司、广通联运、交通集团、宏芳餐饮等企业培育成商务服务骨干企业。引入全国大的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县乡连锁经营。
3、培育10个大市场,培植现代物流。将楚雄商业城、中国轻纺城楚雄市场、元谋蔬菜市场、广通物流基地、楚雄医药物流基地、武定农产品市场、楚雄绿色食品物流中心、禄丰建材物流基地、彝人古镇旅游商品市场、开发区宏远汽车市场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万商云集、辐射广阔、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中心。
4、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居民服务进社区。小区开发必须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便民商店、药店、理发、美容、娱乐、清洗、废旧回收、租赁、家庭服务等行业,做到购物、消费不出社区。
5、按照合理布局原则,发展商务中介服务机构,2010年,拍卖企业发展到4户;典当企业发展到3户;旧车评估鉴定企业发展到10户;旧车交易市场发展到10户;大力发展旧货交易。避免重复建设,有计划地发展大型商业设施、商业街和加油站、旧货市场、再生回收、旧车交易、报废回收、民爆经营、生猪屠
宰、典当、拍卖等专业服务设施建设。
五、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要按照“整合资源、突出亮点、强化关键、区域协调”的原则,打破辖区界限,统筹考虑,有所取舍,空间调整与功能调整并举,分不同层次进行优化调整,引导商业设施围绕建设两个园区的目标有序发展。
(一)发展重点
1、紧密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专业市场
2、关注“三农”,支持乡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退路进市”和农村商业网点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进“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做强、做大物流产业,推进各类专业市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以人为本,发展社区商业和服务业,配套建设社区商业设施。
5、大力发展现代业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商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产业,鼓励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二)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改善调控,创造性地推动我州商务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依靠社会资金,加快产业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研究如何有重点地加大传统流通、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3、强化产业政策与能源、土地、就业等政策的配套、协调,建立政府对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引导企业向重点方向发展,对符合我州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支持和优惠。
资金支持:对乡村集贸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改市进超、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配套国家和省级资金给予投资总额5%的利息补贴。五年需要补助资金7500万元,建议州级财政每年安排市场建设引导资金1500万元;
土地和税收优惠:对符合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方向和条件的企业按照工业企业的同等政策给予土地和税收优惠。对符合我州市场建设鼓励项目的外来投资者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以优惠;
下岗、失业职工主办市场或参与市场经营的,按照再就业有关优惠政策给予行政事业收费、税收等相关政策优惠。
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商贸流通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管理机构,加强全社会服务业管理,加强规划管理和调控。
5、发展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
大力发展为市场和流通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和流通行业协会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环境。
6、建设诚信环境,弘扬优秀商业文化
提倡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优秀商业文化,发挥先进文化对产业建设的推动作用。
7、改善消费环境
规范各类执法行为,保障消费安全,确保放心消费。积极搭建会展平台,以会展营造氛围、拉动消费、拓展市场。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培育休闲产业。抓好节假日促销,刺激消费需求。
8、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许可,进一步开放市场、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建立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工作联系制度,及时跟踪做好服务,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9、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现代流通知识的培训,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提高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调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水平和能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和劳动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各类中专的作用,加快商贸流通服务业实用人才的培养,使人才队伍总量与加快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10、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连锁经营、市场标准化改造、国家西部贸易发展资金等资金支持,发挥配套资金作用,辅优扶强、培植大型商务服务业。
附件:
1、《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测算》
2、《楚雄州十一五市场建设项目表》
第五篇: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1、州委、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全州人民的愿望;
2、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3、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
(四)规划的期限
中期规划2006—2010年,远期展望2011年—2020年。
(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
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
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
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二、规划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我国商务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持二产平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把商务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十五”期间商务服务业现状
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年预计达50.6亿元,平均增长9.7%,低于GDp平均增长率(11.4%)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1.78%下降为27.8%,下降3.98个百分点,全省排位第8位;
其中批发贸易餐饮零售业2005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4.99亿元,平均增长10.96%,占GDp的比重为8.2%;比2001年的8.6%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预计实现48.97亿元,平均增长1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41.89亿元,平均增长17.8%,餐饮住宿预计实现6.58亿元,平均增长14.9%,其他预计实现1.53亿元,平均增长6.6%;
外贸进出口2005预计实现4000万美元,十五期间增长7.6倍,平均增长36.64%。其中出口3800万美元,平均增长36.9%,进口200万美元,平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26.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7.5%。
2004年末,全州有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13个,各类综合、专业市场123个,农村集贸市场116个,有城市社区服务网点4299个,“十五”末,大型商业网点将达17个,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州商务服务业平稳增长。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作用下,消费旺盛,特别是农村市场增长迅猛,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总量和增幅与城市基本持平,达17%以上;区位优势开始显现,成为外来投资的重点行业,集散能力较强的大市场、经营能力较强的浙商、闽商开始落户楚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废旧回收服务增长迅速,企业景气指数保持在100%以上;美容、美发、保健、租赁快速发展;家政服务开始起步,家庭劳动社会化趋势明显;拍卖、典当、旧车评估、经纪、信息、屠宰等商务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初见成效。但新兴流通产业如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咨询、居民、技术、农林牧、水利服务等发展缓慢。总体上商务服务业仍相对滞后,流通规模较小、设施档次较低、布局不尽合理、商贸氛围不浓、消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GDp增长水平、三次产业比重下降,值得注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滞后,认识还不到位
全州有些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视工业、农业,忽视服务业发展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轻车熟路,对如何发展服务业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缺乏清晰思路和规划,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宏观管理与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总体规模偏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市场体系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密切,市场层次不尽合理,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围绕市场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商贸流通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所占比重较小。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有限,实力不够强。现有物流资源布局不合理,闲置严重;服务业发展基础较低,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更大,并呈逐年下降和扩大趋势,发展相对滞后,已影响到全州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
3、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弱化
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与投资增长28%的速度相距甚远。作为消费主力的城乡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而消费性支出增长低于收入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增长了16.7%,储蓄倾向增强,居民收入水平对社会购买力和城乡消费水平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4、产业建设规划滞后
建设部门在城乡规划中,虽然规划了商业用地,但缺乏总体布局和发展计划,市场建设滞后,市场的带动效应不明显,特别是农村市场建设力度不够,多数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路为市、以街为市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国际大通道的确立,区域物流经济圈开始形成,周边地市争夺商业地位的步伐加快,许多规模大、设施全、功能多、信息化程度高的专业市场开始建设,使我州区位优势受到全方位挑战。
5、现代商贸流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短缺。
商务主管部门及经营服务企业真正掌握现代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商贸流通人才还比较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商贸流通加快发展对商贸人才的巨大需求。
三、发展趋势预测
(一)发展条件与环境
1、区位优势。楚雄地处滇中,东联昆明、西出滇西7地州,北进四川,是连接昆攀经济带的纽带,自古就是滇西物资集散地,白糖、农资、茶叶、成品油市场曾辐射滇西。
2、交通和通讯优势。成昆、广大铁路贯穿全境,安楚、楚大高速公路连接东西,西出东盟。通讯设施完备,网络覆盖全境。
3、商贸流通优势
(1)商贸流通整体规模优势。建立了遍布全州的123个综合、专业市场和完备的服务设施,构建了我州流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元谋蔬菜市场、广通旱码头蜚声全国,中国轻纺城、楚雄商业城落户楚雄,为我州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市场的产业支撑优势。五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及其与商贸流通的良性互动,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3)商业设施规模优势。有20万立方米的油库、近30万平方米的仓库和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转运设施。
(4)经营主体实力优势。传统的流通中心地位,培育了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具有一定经营实力和能力的流通企业,外来投资者的新理念和经营方式给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5)新型业态发展优势。以鹿城大厦、天顺超市、农资、医药、邮政企业为代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会员消费等现代经营业态快速发展。
4、发展进入机遇期。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流通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5.3%,城市化率将超过31%,城镇人口将增加21万人。
5、政策导向优势。《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将给流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和观念的转变,给流通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构建节约型社会,必然要求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在需求结构上,要实行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这些,无不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6、入世后开放程度提高,产业梯度转移,劳动和用地密集型行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将给我州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机遇。
7、民族风情浓郁的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商务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我州优越的产业发展优势为我州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东盟经济圈的形成和国家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的产业政策给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州将进入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楚雄州生产总值将保持12.5%的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人均1500美元的小康社会目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增加到33%,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由8.2%提高到10%,社会最终消费和外贸出口将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