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茶叶深加工现状
中国是世界茶叶发源地.茶乃中国的国饮,承载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 茶”.茶关注民生.关注山区八千万茶农的生计,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随着回归自然热的兴起,加之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因而茶叶深加工产品成为人们饮食所追捧的热点”。茶叶深加工产品是以茶鲜叶、制品茶、再加工茶、茶园、茶厂废弃物(副茶)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将传统工艺加工的成品茶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新型茶饮料品种,提取和利用茶叶中功能性成分,并将这些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为此、茶叶深加工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吉睐.特别是茶叶深加工产品所具有的广阔市场前景倍受关注。
1国外茶叶深加工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绿色食品、保健功能性食品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传统的饮茶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其饮用方式更加趋向于绿色、安全、快速、便捷,使茶叶产品由散茶向小包装茶、袋泡茶和速溶茶、固体型向液体型产品、单纯茶叶向茶基新产品、茶叶保健功能性产品等方向发展。1袋泡茶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袋泡茶产品。以后,袋泡茶加工技术不断完善,至40年代,袋泡茶产品 开始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和销售。由于袋泡茶具有冲泡-陕速、清洁卫生、用量标准、便于调味饮用、携带 方便等优点,适应于现代人们生活快节奏的要求,因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袋泡茶快速发展。目前.世界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将近40万t,占国际茶叶消费总量的15%以上。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20年来袋泡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从2%上升到60%以上,如美国占60%、英国65%、德国87%、法
国88%、荷兰89%、加拿大89%’„。传统的产茶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孟加拉等国也积极研制开发袋泡茶产品。这些国家把袋泡茶称之为增值茶、发展袋泡茶可以大幅度增加附加值、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2速溶茶
速溶茶是将茶叶中的内含成分进行提取、浓缩、干燥而得到的颗粒或粉末状产品‘”。20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研制出速溶红茶、l 943年获得发明专利。50年代.英、美等国工业化生产速溶茶并投放市场。70年代,美、英等国逐渐将速溶茶生产转移到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产茶国。3茶饮料
冰茶是美国于1972年最先开发的一种调味茶,不同于汽水和果汁饮料,具有口感清新、适中的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因而冰茶在美国发展很快、1997年美国市场上的包装茶饮料已达300万t.约占其饮料市场的2 2%,占世界茶饮料总量的30%,其国内消费的茶中,冰茶占了80%以上,并且几乎80%的美国家庭都喝冰茶„;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上最先研制出纯茶饮料,并于1982年正式推向市场。
随后,日本茶饮料市场迅速展,至1996年,占日本茶叶销售量30%的茶叶被加工成茶饮料-产量达356万t,市场占有率居软饮料的首位(占27 4%),人均消费茶饮料达27L,2001年日本茶饮料消费量为475万t,占整个饮料市场的30 2%,年消费金额为1.28万亿日元.相当于800~850亿元人民币、占日本饮料市场的第一位-。我国台湾省从上世纪50代末也开始开发生产茶饮料,至2003年,茶饮料的销售额达150亿币,在软饮料市场上的占有率居首位(占3l 25%)、人均消费茶饮料达22[.,茶饮料的原料茶占台湾茶叶总销售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茶饮料的发展也相当迅速。1996年西欧茶饮料消费量达150万f,比l E)92年增长2倍,其中瑞士冰茶的人均消费量已达27L,茶饮料在西欧软饮料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从1991年的0 7%提高到了1年的10.7%,茶饮料的品种以冰茶为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日本率先开发出罐装茶类饮料,促进了茶叶销售和提高了茶叶经济价值作为一个典范,在全世界推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0%(25~30万t)将以被加工成茶饮料的方式消费。因此,茶类饮料的开发生产已成为国际上茶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4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开发
由于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已发现茶类资源中含有500多种化合物,其中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色素、多糖等含量丰富。美国、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药效研究方面不断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在茶的药效研究的带动下,对茶资源有效成分利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研究主要集中于茶多酚、茶皂素的提取与利用上,其次是咖啡碱和色素。目前、在美国、日本和韩国,茶多酚、咖啡碱等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行业。特别是日本.茶多酚、咖啡碱等天然产物的利用倍受重视,用茶多酚制作的生活日用品有90种之多。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如用茶儿茶素制成消臭抗菌剂、芳香剂、成为家庭、旅店、餐厅、医院、学校的必备品:茶消臭剂和抗菌剂还应用到空调上,可除去尘埃和臭气,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洁和卫生。另外,开发成功的茶儿茶素的抗氧化棉纤维,用它做内衣可以除掉活性氧,预防皮炎和皮肤粗糙‘‘。
2国内茶叶深加工的发展现状
国内茶叶资源深加工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多年来、茶叶界、食品界对茶叶资源深加工越来越重视,目前,国内在茶叶资源深加工开发应用、提取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1袋泡茶
我国袋泡茶加工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加工袋泡茶要具备三个生产要素原料茶、滤纸、包装机。由于其冲泡快速、清洁卫生、用量标准、便于调味饮用、携带方便等优点_适应于现代人们生活快节奏的要求,因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袋泡茶快速发展„„。70年代开发出颗粒绿茶(袋泡绿茶的原料)及其配套设备、80年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自行研制出袋泡茶包装机、专用滤纸.
为我国袋泡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有袋泡茶生产企业300多家-袋泡茶年销售量约l万t,仅占我国茶叶总产量自岢Il 5%”。2速溶茶
速溶茶也称为茶精”,是以成品茶为原料,从茶叶中浸提出的茶汁经过滤、浓缩、干燥等工序而制的粉末状或碎片状或颗粒状的类似于速溶咖啡的方便固体饮料。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出速溶茶,提出了生产速溶茶的两种工艺:一种是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另一种采用喷雾干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的速溶茶、香气损失少,能较好地保持原茶的风味,但成本非常高,采用喷雾干燥生产的速溶茶、虽生产成本低,但香气损失大。90年代以后,随着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速溶茶生产逐渐复苏,目前全国速溶茶生产量约为100t””’。3茶饮料
国内茶饮料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为碳酸型茶饮料,其中不少产品曾投入工业化生产,但由于当时国外可乐型饮料角逐中国市场.使茶饮料在市场上只是昙花一现。进入90年代.茶饮料又逐渐兴起。1995年.旭日集团正式将调味茶饮料(冰茶)推向市场,以后,日本三得利、我国台湾的统一和康师傅等公司先后在大陆投资兴建茶饮料厂。近几年,国内茶饮料销售量迅速上升,I 997年全国茶饮料产量还不足20万t,到2000年茶饮料产量已达到l 85万t,预计2001年将超过:300万c“。2002年,全国茶饮料的总产量接近3[1I)万吨,2003年,这一数字已超过400万吨。1997年~2007年的10年问产量增长了580万吨,平均增长速度接近’200%。截止2005年.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4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开发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研究。l 976年从茶叶中提取出“7369”防辐射物质,经临床试验有效率在90%以上。80年代中期,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作为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BHA、BHT。以后.茶多酚的提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茶多酚的含量达到80%以上,制率在l 5%左右”。茶多酚用途从食品向医药拓展。其主要提取技术有:有机溶剂萃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树脂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技术的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咖啡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升华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膜分离法、柱层析法、超临界cO: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茶籽的综合利用取得重要成果。20世纪70年代提出茶籽榨油新工艺,通过精制的茶籽油可以食用;首次成功地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80年代以来,利用茶皂素具有表面活性.先后研制出茶皂素石蜡乳化剂、茶皂素洗理香波、农药湿润剂等:根据茶皂素具有表面活性和很强的发泡特性.研制出茶皂素加气混凝土稳泡剂„。
目前,利用茶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已从茶叶中提取得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等,并已实施产业化、全 国约有40家企业生产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等天然产物。
第二篇:我国茶叶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茶叶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1、茶叶深加工概况
茶叶深加工是以茶(包括茶鲜叶、制茶品、茶副品、原茶类或代用茶)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从深度广度研究开发新形态、新产品和食用添加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饮料等追求营养、保健、方便、口感好、卫生安全饮品。茶叶作为饮料已有几千年历史,传统泡饮方式,即用沸水泡茶饮用,传统的泡茶方法是一种优秀茶文化,但不能适应现代人、新生活方式要求,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时间就是金钱”高效率工作,快节奏生活方式,他们喜欢茶,要求随时随地即时享用到茶。这对茶业的发展提出了重大课题。茶叶及其副产品内含很多功能性的有效成分可以多方面、多用途利用。因此,有识之士,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研究开发茶叶深加工新形态、新产品,当时主要是速溶茶及提取咖啡碱等。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领域与开发得到迅速发展,其新形态产品不断涌现,按市场供销状况,产品分类有各种流行茶饮料、茶酒、冷冻茶制品、茶味糖果、茶味糕点、茶膳、保健茶、药物茶等还有从茶中抽提各种功能性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目前茶叶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液态茶饮料销量最大,开发中心在东南亚;又以乌龙茶水为主流产品,日本开发茶水,年销量300万吨;美国以冰茶销量最大,年销量200多万吨;台湾以风味茶食品饮料为特色,乌龙茶水为主流;英国以水果香味为主流。其次是保健茶,以中国、日本为主产销国。茶叶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等广泛使用,日本在这方面成为主导国。
发展我国茶叶深加工是保持和提高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茶叶饮料消费方式转变的需要;是传统茶叶产业向食品、医药、日化行业延伸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高茶业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2、原料分类
中国茶类之多是世界之最,众多的茶类归纳起来可分为基本茶和再加工茶两
大类。
基本茶类依据发酵程度不同由浅而深,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红茶、黑茶。以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进行再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再加工茶,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
3、茶饮品类产品及相关生产厂家、规模、市场
3.1、袋泡茶
袋泡茶具有冲泡快速、清洁卫生、用量标准、便于调味饮用、携带方便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袋泡茶快速发展。目前,世界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将近40万t,占国际茶叶消费总量的15%以上。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20年来袋泡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从2%上升到60%以上。传统的产茶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孟加拉等国也积极研制开发袋泡茶产品。
3.2、茶饮料
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茶饮料(品)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 的多功能饮料。
茶饮料按其原辅料不同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
目前我国茶饮料品种以调味茶为主,因为同纯茶饮料相比,生产调味茶的难度不大,质量的稳定性容易得到保证。茶饮料以绿茶为主、红茶、茉莉花茶则比较少。预计随着纯茶饮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纯茶饮料的比例将会提高。
茶饮料基本工艺步骤(PET瓶灌装茶饮料工艺流程):去离子水→茶叶→茶抽出液→过滤→加热→UHT杀菌→无菌充填→封盖→冷却→贴标→检验→装箱→成品。
3.3、速溶茶
速溶茶是提取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再经过滤、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优质的速溶茶除了没有茶叶的外形,几乎能完美地保存茶叶的色、香、味,同时还克服了普通茶叶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如含有杂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过高、不能溶于凉水等。
我国的速溶茶试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只获得了一些样品,到70年代才开始小规模生产速溶茶。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的速溶茶除出口外,国内销量很少,到90年代,在茶饮料的带动下,速溶茶才迅速兴起。
现在,速溶茶被广泛用做生产茶饮料的原料。用速溶茶调配茶饮料具有品控容易、品质一致性好等优点,加上饮料企业进行茶叶处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速溶茶来生产茶饮料。由于速溶茶能快速溶解于热水、冰水及其在存放过程中的高稳定性,使得速溶茶作为固体饮料又可由消费者自行配制,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固体冰茶、固体奶茶经过多年的徘徊,销量已明显上升,而固体速溶茶也显示出增长的趋势。
目前国内仅仅能成规模生产并供应速溶茶的企业并不多,有湖州圣玛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供应绿茶速溶茶,浙江天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供应无糖杭白菊速溶茶粉等,国内也有很多人正在寻求速溶茶生产厂家,欲发展这块领域。
目前茶叶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液态茶饮料销量最大,开发中心在东南亚;又以乌龙茶水为主流产品,日本开发茶水,年销量300万吨。
速溶茶加工工艺流程:
投料打碎榨汁漂洗二次榨汁低温沉淀过滤浓缩干燥包装出厂。
4、茶叶提取物产品、生产厂家、市场状况
由于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已发现茶类资源中含有500多种化合物,其中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色素、多糖等含量丰富。我国是茶叶发源地,国内茶叶资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对该产业方面已具备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4.1、茶叶提取物产品与功能及部分产品生产厂家、市场状况
4.1.1、茶多酚/儿茶素具有三抗(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等功能;(EGCG,EGC,ECG,EC 等儿茶素单体,是天然药物原料)。
以上茶单体中的EGCG在药理方面的研究具有提高免疫、改善睡眠、抑菌、抗病毒、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防辐射、延缓衰老等功能;在食品工业上可作抗氧、抑菌、保鲜、祛臭剂;在日化产品上作特殊功能的保质剂、护肤剂。高纯EGCG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据报仅DSM公司就计划每年销售20吨以上。高纯EGCG目前市场价格在1.2万元/kg左右。高纯EGCG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目前EGCG也还不能人工合成,国内极少企业生产低成本生产高纯的产品,据悉国内外仅有罗氏公司生产。
4.1.2、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色素胶囊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新的降血脂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
4.1.3、茶氨酸具有松弛抗抑郁、增强免疫力、排毒护肝、改善记忆、改善肾功能、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的生长、抗肿瘤、降压安神等功效,可应用于合成医药、日用化学、食品补充剂等方面。茶氨酸作为美国FDA无限制用量安全的食品补充剂,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抗衰老等保健品方面,市场潜力广阔。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茶氨酸的企业与机构极少。
4.1.4、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具有兴奋、利尿、护肝、减肥等功能。
4.1.5、茶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防辐射、降血脂等功能。
4.1.6、茶皂素(茶叶皂素、茶籽皂素)具有抗菌、消炎、抑制酒精吸收、杀死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等功能。可用于天然日化用品原料、生物农药:溶血、鱼毒、建筑工业新材料,同时也是一类新型的保健品原料。
中国茶叶提取物生产主要企业有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绿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浙江东方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绿康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湖北五峰天健天然植物制品公司;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广东翼龙集团;湖南猛洞河茶叶提取物有限公司。
茶叶提取物生产企业主要以绿茶为主且多分布于绿茶资源丰富的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乌龙茶深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均小。把乌龙茶作为一个深加工的产品,应用到速溶茶及天然提取物产品将是茶叶深加工的方向。
第三篇:茶叶深加工技术调查研究
茶叶深加工技术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进入小康,高新技术在茶业中的应用,国际上出现了一般农业向医疗转化的趋势,使得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正逐渐向产品优质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突破了仅仅是饮料的概念。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等高级商品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加工的大趋势。关键字:茶叶茶叶深加工
茶叶深加工的简介:
茶叶深加工技术是以茶鲜叶,制品茶,再加工茶,茶园、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广度变革茶叶产品结构。
茶叶深加工的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其中又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它们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人类造福,而企业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是丰富市场产品。茶叶当然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人们已经不满足茶叶仅仅是“干燥了的树叶”的产品形态,人们需要丰富化的茶制品。
三是开辟新的功能。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在深加工中也与其他的物质相配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茶叶深加工的技术
按《茶叶深加工技术》所述,生产深加工茶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或是四个类别:
茶叶的机械加工: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袋泡茶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茶叶的物理加工:其典型产品有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这是改变了茶叶的形态,成品不再是“叶”装了。
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指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加工形成具有某种功
能性的产品。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离和纯化茶叶中的某些特效成份加以益用,或是改变茶叶的本质制成信的产品。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是指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茶叶发酵工程等。茶叶深加工的茶产品
速溶茶
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一种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新型饮料,具有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等优点。分为纯茶与调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
茶饮料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茶色素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Roberts E.A.H.(1959)将其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并阐述了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途径等。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
茶多酚系列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
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茶多酚现已广泛运用于医药【茶多酚胶囊】、饮料生产、水果和蔬菜保鲜、食用油储藏等。
茶粉
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茶叶深加工前景
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是世界茶产量第一大国、茶出口第二大国。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参考资料:
1.夏涛《茶叶深加工技术》
2.《河南科技》1994年03期
3.高成;浅谈茶叶深加工科技的发展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4.茶叶深加工产品及其技术概况[J];福建茶叶;2004年03期
5.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茶叶加工;2011年01期
第四篇:我国深加工玻璃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深加工玻璃行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业拉动和环保与节能的需求,促进了我国玻璃工业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2001~2008年)8年间,新增产能3.7亿重量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5.74亿重量箱,已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产量近一半左右,其中浮法玻璃产量为4.79亿重箱,占平板玻璃总量83%以上,优质浮法玻璃占全部浮法玻璃的29%。
我国加工玻璃行业起步较晚。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玻璃的安全性、节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政策法规的推动,深加工玻璃发展迅速,特别是安全玻璃和节能玻璃,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目前已形成了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深加工玻璃体系。初步统计,玻璃加工企业有4000多家,加工玻璃产量分别达到中空玻璃超过2亿平方米,钢化玻璃1.8亿平方米左右,各种镀膜玻璃超过8000万平方米,夹层玻璃超过4000万平方米。
新的功能玻璃也不断涌现,如调光调温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节能中空玻璃等,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针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玻璃行业内部也陆续放水停产了40余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减少产能近1亿重量箱,但进入2009年以后供需状况仍未见明显好转。
市场需求不旺,加工企业节后开工偏晚,长期订单不多,实际生产量下降30%左右。从2009年第一季度运行情况看,平板玻璃产量完成1.36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5.2%,浮法玻璃产量1.13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6.1%;平板玻璃产销率95.56%;玻璃出口大幅下降,建筑技术玻璃出口金额下降21.3%,其中平板玻璃出口额下降34.7%;09年第一季度平板玻璃售价大幅下跌,3月份平均价格为57.48元/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15.52元/重量箱;平板玻璃全行业出现亏损,09年前两个月累计亏损额达5.16亿元。进入3月份以后市场出现一些向好的兆头,产销率提高,玻璃库存下降,价格有所回升。这与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及玻璃产能下降有很大的相关性。
玻璃的市场需求与房地产发展态势有紧密联系,玻璃与出口市场及建筑业的关联度较高,平板玻璃70%以上用于建筑。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目前房地产形势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趋好的迹象,房地产交易量仍然偏低。而且对玻璃来说,是在工程后期进行安装,2008年下半年住房建设还有一定收尾量,房地产萎缩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所以2009年仍将是玻璃行业较为困难的一年。
第五篇: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据茶商会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绿茶出口25.74万吨,出口金额7.0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93%和 24.62%。由于单价上升,金额增幅较大,其他茶类出口量同比持平或下降。其中红茶出口3.56万吨,同比下降2.76%,金额1.08亿美元,同比上升36.22%;乌龙茶出口1.79万吨,同比下降9.04%,金额7412万美元,同比上升3.81%;花茶出口7341吨,同比下降0.20%,金额4632万美元,同比上升16.07%;普洱茶出口4274吨,同比下降6.66%,金额2955万美元,同比上升12.70%。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市场分布较为集中,除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摩洛哥外,多出口在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香港、伊朗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62.85%。
非洲是我茶叶出口传统市场,占出口50%。2011年,我对非洲茶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16.32万吨,金额4.7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升16.57%和27.64%。
摩洛哥市场是我国茶叶出口风向标,2011年出口6.36万吨,金额1.90亿美元,同比上升3.83%和20.97%,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额19.71%、19.64%;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出口量超过万吨,喀麦隆、几内亚、尼日尔等国增幅超过50%。
总量特征: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稳定增长,在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据显著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增长迅速,2000 年茶叶出口数量22.8 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4%,茶叶出口金额3.5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到2008 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达到29.7 万吨,比1999 年增长48.5%,年均增长率为
4.5%,茶叶出口金额6.8 亿美元,比1999 年增长100%,年均增长率为8%。2008 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2298 美元/吨,比上一年增长了9.4%。历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不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居世界前列,市场占有率较高,1999 年茶叶出口数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6%,茶叶出口金额占世界总量的12.2%,到2006 年茶叶出口数量28.7 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增加到17.6%,茶叶出口金额5.5 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增加到14.7%。2000~2008 年,虽然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太一样,出口数量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出口金额在2001 年和2002 年均为负增长,说明这段时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偏低。2002 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但自2003 年开始,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快速增加,说明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着力于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改善贸易环境(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