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伦理学测试题0910
行政伦理学测试题
0910
一、单选题
1.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C)。
A.管理系统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D.执行系统
2.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C)。
A.行政人员本人B.所在机关
C.国家与政府D.政党
3.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C)。
A.管理性质B.政治性质
C.公共性质D.社会性质
4.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A)。
A.行政效率观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D.行政权力观
5.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是(C)。
A.行政改革B.行政执行C.行政效率D.行政道德
6.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A)。
A.行政管理实践B.行政能力培养
C.知识理论学习D.思想政治教育
7.以下观念中,正确的行政态度有(B)。
A.平均主义B.变革创新C.中庸无为D.唯书唯上
8.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9.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10.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最基本宗旨是(D)。
A.忠于党B.忠于国家
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D.为人民服务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责任可以放弃B.责任不可以放弃
C.荣誉称号可以放弃D.荣誉可以被忽视和轻视
12.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B),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
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限责任制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D.半责任制
13.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D)。
A.行政理性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D.行政信念
14.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A)。
A.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
B.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信任状况
C.行政组织下级对上级的信任状况
D.行政机构部门之间的信任状况
15.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B)。
A. 政治疏离感B. 政治信任感
C. 政府信誉度D. 公众好感
二、多选题
1.道德属于精神性的原则,它具有(ACD)。
A.内在性B.客观性C.主观性D.个体性E.群体性
2.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BCE)。
A.绝对的自觉性B.高度的自觉性C.相对独立性
D.绝对独立性E.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3.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稳定性B.强制性C.合法性D.历史性E.规范性
4.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ABD)。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B.团体利益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公共利益要服从于个人利益
5.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ABD)
A.强化群众观念B.注重调查研究
C.勤于学习和思考D.和群众交朋友E.帮民致富
6、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包括(CE)。
A.具体性B.复杂性C.内隐性
D.随意性E.稳定性
7.政府信任关系的价值表现为(ABCDE)。
A.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绩效
B.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C.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当代法治的基本目标
D.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环节
E.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三、填空题
1、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3、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是以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出发点的,以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
4、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
6、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 第二,惠及社会。
7、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8、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
四、简答题
1、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在一切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着伦理和道德的问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同样也存在着
伦理和道德的问题。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中,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判断。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行政学本身无法完成,这样就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P96.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P132.(最后自然段)
4、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P191.(中间自然段)
5、政府信任关系中,政府应在权力道德方面如何作为?
应该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包括:(1)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2)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3)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五、论述题
1、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1)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第一,认知阶段。即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第二,认同阶段。即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第三,践行阶段。即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于实践的阶段。
(2)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
2、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
(2)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3、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第二篇:行政伦理学总结
11级行政伦理学课后复习题学生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伦理p1 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监督机制之一。2.行政伦理学p5 是专门研究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学科。
3.行政伦理规范p70 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4.行政人格p153 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代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的完整性民事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的形态。
5.独立人格p174 是行政人格的理想形态,这种理想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6.政府信任 7.政府公信力
8.行政责任 p222 狭义的行政责任 是指公共行政人员作为一种代理人角色,包括了复杂的责任内容,即对多种委托人的负责,这些委托人包括组织的上级、政府官员、职业性协会和公民,广义的行政责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国家的全部行政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对公民大众负责;
二、在行政系统内部的各环节、个层次之间进行责任分工和权限分解,通过确立垂直的责任关系和层级负责的方法,将分散的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秉承一股合力开展行政工作;
三、包括上述狭义的行政责任
9.行政责任制度p248 行政责任制度是依据道德理念和道德原则二做出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10.行政的道德责任
二、基本知识(填空)
1.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道德。
2.公共行政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应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工作不能用(利润)作标准来进行衡量,而必须用服务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
3.行政学和行政伦理学都直接研究行政系统,但行政学着重研究行政系统中的客观结构,也部分地研究行政系统中的主观结构;而行政伦理学则着重研究行政系统中的价值结构。
4.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5.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是国家民族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具体化,也是行政人员个人理想的升华。
6.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7.行政人格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行政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8.行政人格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而对行政人员自身则有一种人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9.行政人员的人生修养是指行政人员个体基于行政实践活动在职业道德和品质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锻炼和改造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境界。
10.一般而言,制度包括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安排和以道德、信用观念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三、基本理论(单选)1.伦理学这个概念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2.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行政人格。3.现代行政是公共行政,责任行政,民主行政。
4.公共行政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5.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从其实质内容看,主要有廉政理想,勤政理想。6.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7.国家的行政体系由其政治体制决定。
8.通过职业道德和伦理标准对行政行为进行的控制称为内部控制.9.20世纪中叶,行政伦理研究者认为,行政伦理学的价值基础是。
10.在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之前,以及在行政与伦理的结合过程中,公共行政领域的主导性价值标准是效率。
11.产生行政腐败的温床是政治腐败。
12.遏制腐败必须从腐败的结构性根源着手,即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13.在诸多的监督途径中,各国反腐败斗争通用的方式是专门的立法监督。14.行政人员的责任从外在约束转变为内在要求,主要源自个人的道德良知。15.行政人员出于道德良知履行职责,其个体心理机制是主观的、个性化的。16.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对自己的使命具有坚定的信心,认定自己从事的职责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这就是一种道德信念。
17.行政人员在履行制度规定的外在责任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履行职责的道德价值,并把这种外在责任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外在的“他律”升华为内心的道德责任感。
18.行政责任的实施离不开行政个体的身体力行及其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选择能力。
19.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农业社会是依附人格,工业社会是工具人格,后工业社会是独立人格。
四、基本理论(多项)
.1.廉政和行政是社会主义行政理想中一体同构的两个方面: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2.社会主义行政理想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认知功能、规范功能、聚合功能、协调功能。
3.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所倡导的行政作风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4.培养行政作风的最根本最普遍的方法有:认真学习的方法;树立典范有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慎独”的方法。
.5、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力具有必然的合法性、强制性、普遍性。
.6、自20世纪初到二次大战结束,行政伦理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分别是对自由裁量权的关注和对哲学基础的重视。
.7、标志着公共行政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的事件包括:“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的成立;将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行政管理课程体系;《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等代表性著作的出版。.8、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务活动中,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观念、伦理规范、伦理行为、伦理责任。
5.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所倡导的行政作风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6.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的“平衡器”;人的行为的“校正器”;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7.正义与公平和公正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正义具有公平性、公正性。8.行政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9.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基本原则是:公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利益一致性原则。
10.从整体看,现代的行政责任体系可以分为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类型。
五、基本观点
1.行政伦理的主体和类型有哪些?p8 从主体角度来讲行政伦理学分为两个层次: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类型:
2.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8(1)整体性和系统性,(2)政治性与社会性,(3)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4)高尚性和广泛性,(5)一定的强制性
3.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区别何在?P70 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一样,都是由国家相应的专门机关制定并负责实施的,都体现国家意志,但他们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在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样正式。
(4)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某一部门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
(5)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及措施来保障实施,但其强制实施程度远远不及法律。
4.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哪些方面?p77 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一种规范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1)对行政人员行为有导向作用。(2)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规范作用。(3)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调整作用。5.行政人格的功能是什么?p157(1)高尚的行政人格会给相对人以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双方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2)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高尚的行政人格会对行政相对人祈祷行为示范的作用。(3)行政人格具有对真理和正义的形象化作用。
(4)行政人格作为一种现实的伦理存在,会对社会道德环境产生净化作用。6.政府信任的功能有哪些?p323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效率。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地当代法制的基本目标。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环节。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7.政府信任如何形成?
8.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有哪些?
9.构建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92(1)日常性原则(2)广泛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
10.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实现途径有哪些?p254(1)促进公共性信仰的形成(2)实现公共行政制度的道德化
(3)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和督查
六、综合论述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的重要意义。P28(1)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理念。
(2)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3)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
(4)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总之,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是十分必要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当前行政体制转型和行政行为规范性削弱的条件下,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2.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加强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中国行政伦理监督体系.p315 4.结合实际,谈谈行政人格塑造的基本途径。P179
第三篇:行政伦理学论文
浅谈现代行政伦理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二、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
儒家伦理思想十分注重个人修养问题,《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自身光明的德性,并推己及人,使得天下人都能革旧布新,振作起来,从而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故指出了为人之道。儒家十分关注为政者自身修养在行政中的示范作用。孔子以“正”释“政”,把统治者自身的“正”作为“政”的前提。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为政者以德行政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自己身正,端正了自己,则处理政事就自然没有什么困难了。
儒家的修身思想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化为自觉的行动,主张修身成仁,达到内圣外王的境地,成人达己,成己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认为“仁”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从消极方面讲,“仁”指不损害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方面讲,“仁”指成己成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用现代视觉看传统的儒家行政伦理
每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实力环境和条件,社会道德从来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我们不能一直以一种思想看待一种观点和思想。
一、行政伦理概念探源 行政伦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完善个体人格,以一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方式,在运用公共权力行使职权、履行职务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行政伦理不仅属于精神文明范畴,而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伦理是不同于普通行政法规的政府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行政伦理道德规范、行政伦理价值观及行政伦理机制。
其次,从行政主体道德意识缺失和道德行为缺失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型时期我国行政领域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并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即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传统行政伦理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再次,根据公共行政职业的特殊性、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治国理念的变化和行政方式的转换,总结概括了我国行政伦理建设价值选择的取向。当前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应主要包括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义取向、公共责任取向和公共效率取向。最后,论文探析了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实现路径。主要从加强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强化对公务员的德性培养和行政伦理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加强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应设立行政伦理的研究与管理机构、依循科学的研究路径进行伦理探索并且要加强行政伦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和沟通。
尽管伦理与道德二者常常通用,但也有些区别。“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要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行为进行判断。人们可以说某人或其行为是道德的,但不能说是伦理的。对一个行政人员的行为的评述离不开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价值取向,对一项政府的政策评述也离不开合乎伦理或不合乎伦理等概念。道德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个人层次的低级范畴,而伦理则是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社会群体层次的高级范畴。
作为当代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处处为民着想,想法设法为民众谋福利。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行政伦理思想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而且又赋予它新的内涵。执政为民的执政基础与伦理基础与儒家民本思想不可同日而语,执政为民中的“民”有全新的伦理含义,它不仅包括“亲民、爱民、富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对人的关怀、珍惜,重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今天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构必须做到: 第一,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开展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过程中,在每一次制订方案、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时,都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坚决去办,并且想方设法办好;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坚决抵制。
第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指的是对群众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公务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往往就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利益是具体的,有些事情就整体而言或许是小事,但具体到群众本身都是大事。因此,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时,必须切实把群众利益作为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群众各方面的利益。
第四篇:《行政伦理学》作业2
《行政伦理学》作业2(第4—6章)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良心是一种(C)。
A.道德责任 B.道德义务C.道德意识 D.道德规范
2.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 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 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3.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4.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B)。
A.内在本质 B.外在形式 C.主观要素 D.客观基础
5.德性的实质是(C)。
A.责任 B.义务 C.良心 D.能力
6.从内容上讲,行政责任中最根本的是(D)。
A.行政职责 B.行政权力 C.行政权利 D.行政义务
7.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宗旨是(D)。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 D.为人民服务
8.行政职位属于行政体系的(A)。
A.客观结构 B.主观结构 C.组织结构 D.权力结构
9.一般而言,行政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属于(B)。
A主观责任 B客观责任 C道德责任 D积极责任
10.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C)。
A廉洁奉公 B遵纪守法 C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 D勤政为民
11、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一表现在(D)。
A.法律规范具有强制力 B.部分领域内行政人员不受法律规范约束
C.纪律规范包含很多不成文的内容 D.二者的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12、关于法律规范与纪律规范在责任后果关系的正确理解是(B)。
A.行政人员享有法律责任豁免权
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C.触犯法律规范处罚的制裁比纪律规范严厉
D.法律责任比纪律责任程度轻
13、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A)。
A.警告 B.记过 C.留观 D.降级
14、最早提出“自律”概念的思想家是(C)。P165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1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C)。P166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 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 D依法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BCE)。
A.绝对的自觉性 B.高度的自觉性 C.相对独立性
D.绝对独立性 E.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知的内容包括(AB)。
A.个人良知 B.社会良知 C.组织良知 D.群体良知 E.国家良知
3、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ABCDE)。
A.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B.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C.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E.行政责任具有义务性
4、组织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别,具体表现为(ABDE)。
A.基本概念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要求标准不同 D.处理后果不同 E.实施部门不同
5.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BCE)。
A.稳定性 B.强制性 C.合法性 D.历史性 E.规范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
3、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以发展为
基本目标。
4、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
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
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应具有的遵循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机会的所有法律和规章的意识。
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答案要点: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
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5分,共30分)
(选答两题,请标明题号)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
用?
此题的包括两问,由于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因而不难。第一问“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第103页第4
段;第二问“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在第98—101页。参考答案: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结果。
(2)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
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发挥行政良心对行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再次,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此题只有一问,但涉及到“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两个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因此答题要点需要包括三个方面。在第135
页第3段——137页讲了“行政责任意识”的定义及其内容;在139页第4段——140页讲了什么是“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在141页第2段讲了“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的原因。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
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
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
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人员的“自律”问题,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材中对此问题倾注了较多的笔墨。但具体到行政人
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第165—166页。
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五篇:《行政伦理学》作业3
《行政伦理学》作业3(第7—9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C)有效途径。P184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P184
A.责任可以放弃 B.责任不可以放弃 C.荣誉称号可以被放弃 D.荣誉可以被忽视和轻视
3、(A)使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更具有灵活性,是三种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剂。P185
A.行政荣誉机制 B.行政责任机制 C.法律责任机制 D.行政监督机制
4、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B),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P187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半责任制
5、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职务、同类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C)的道德期望。P188
A.同等 B.更少 C.更多 D.以上都对
6、行政人员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指下列选项中的(A)。P202
A.认知理性 B.实践理性 C.道德理性 D.形式理性
7、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D)。P204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8、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C)。P205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9、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D)。P219
A.法律制度 B.行政组织 C.组织环境 D.行政人员个体
10、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C)的表现。P222
A.道德修养 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 D.作风修养
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了那部法令惩治贪污行为(C)。P246
A.《官刑》 B.《杂法》 C.《大诰》 D.《吕刑》
12、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D)。P248
A.《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B.《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13、下列关于求真务实的说法,错误的是(D)。P253-255
A.求真务实,必须真抓实干 B.求真务实,必须真心实意
C.求真务实,还必须有真才实学 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P238
A.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来自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
B.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C.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性是从形式上讲的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其存在形式是客观的15、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C)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P249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可以成为行政荣誉授予主体的有(ABCD)。P191-192
A.国家主席 B.行政组织 C.社会公众 D.行政人员自身 E.行政人员家属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ABD)。P182-184(重点184第1行)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公共利益要服从于个人利益
3、构成行政人格的具体要素包括(ABCDE)。P202
A.行政理性 B.行政情感 C.行政意志 D.行政信念 E.行政习惯
4、行政伦理规范是(ABCD)。P237-239
A.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E.约束性与导向性
从教材第237——239页的内容看,此题的选项值得推敲。选项E若改为“约束性与导向性的统一”似乎更好。
5、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ABD)。P252
A.强化群众观念 B.注重调查研究 C.勤于学习和思考 D.和群众交朋友 E.帮民致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P169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P178-179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P2014、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P202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P229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P184-188
(1)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冲突的可能性,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以道德判断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除了对上级和法律监督主体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良心负责。
(2)行政责任与行政荣誉的联系。第一,行政荣誉的获得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第二,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第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心理?P191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200第2段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那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P207-208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P229
(1)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3)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4)实施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实施;(5)实
现机制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及措施来保障实施,但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180-181
从作业情况看,这道题答得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教材的第180—181页对此问题有明确表述。
参考答案:(1)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荣誉权的这种规定也适用于行政人员。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一般说来,为了激励行政人员不断重复正确的道德选择行为,行政组织一般都在授予行政人员行政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即使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合乎价值观的道德选择,也会使行政人员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优先权。
(2)需要指出,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P223-224
在教材的第223—224页,第三标题下,主要讲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制度保障的机制发展趋势和作用。答题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2)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
(3)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3、试论述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P237-238
在教材第237页对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有明确阐述:“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在内容上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与物质生活状况,它以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限制行政人员行为的随意性或任性,又鼓励和引导行政人员从事„应当‟的行为,保证行政伦理社会功能的实现,完成行政伦理对人的精神和活动的影响。”
此题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答的。在关于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问题的论述部分,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第237下面两段—238第4段);第二,行政伦理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第238下面三段—240页)。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
(2)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对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道德要求,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