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视同销售涉税审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视同销售涉税审计方法
作者:王尤贵 李 颖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劳务、不动产等行为后,会计上处理可能不作为销售业务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规定应确认销售收入并计算缴纳税金的一种涉税业务。视同销售涉税审计可伴随企业审计业务一同进行,针对其会计、税务规定复杂性及涉税审计高风险性,必须研究视同销售涉税审计方法。
一、现场审计前方法
为了提高视同销售涉税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现场审计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经营特点,估计发生视同销售可能性首先,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经营特点,具体做法有:可登陆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的多家网站,了解行业的经营特点、促销手段等,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中地位、经营产品等;使用电话或电子邮件等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初步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营销策略、行业竞争情况等;具体负责审计人员可以与有相同行业审计经验的同事交流,询问这种行业视同销售方式、频率等。其次,整理分析所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经营情况,运用职业判断估计发生视同销售可能性、方式、领域等,确定现场审计阶段重点审计领域。
(二)设计视同销售的调研问卷,做好审前调查因视同销售涉税审计主要风险为遗漏风险,设计视同销售的调研问卷应考虑各税种可能发生的视同销售规定及可能的会计核算,首先,要了解各税种视同销售的规定。具体而言有以下一些税种对视同销售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契税暂行条例细则》(财法字[1997]52号)第八条土地、房屋权属以下列方式转移的,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或者房屋赠与征税:如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以预购方式或者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二是《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三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四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条例第四条第一款所称用于其他方面,是指纳税人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五是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届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用于交际应酬;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用于股息分配;用于对外捐赠;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七条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行为,应视同销售,于开发产品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于实际取得利益权利时确认收入(或利润)的实现。六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6]187号)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并注意区分各税种视同销售规定异同,如产品内部使用,企业所得税执行法人所得税制是以所有权转移为判断依据,不作为视同销售,而消费税则按最终消费对象确认为视同销售。同时。应了解有些视同销售发生行业特点,一般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契税易发生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消费税易发生在商贸企业,而企业所得税可能发生在各类企业。其次,了解视同销售会计核算规定。依据《关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财政部财会字[1997]26号)和《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会[2003]29号)文规定执行,会计上不作为销售业务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一般按照成本转账。与税法规定相比,会计只对自产自用的产品、捐赠核算做出规定,导致此外视同销售会计核算实务中不统一。再次,考虑税法与会计对视同销售规定及差异。为了获得更多的企业视同销售信息,应设计问答式问卷,以降低视同销售审计遗漏风险。
(三)审前获取各税种纳税申报表,取得纳税第一手资料在现场审计前获取各种税种纳税申报表,了解是否有视同销售业务,视同销售业务的纳税申报是否按税法规定。获取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将其与各种税种纳税申报表对比,尤其是分析利润表,判断是否有少纳税可能性,为现场审计重点领域提供线索。
二、现场审计方法
针对视同销售业务的特点及税务与会计处理差异、其审计为整体审计一部分的特点,笔者认为,现场宜综合采用以下审计方法:
(一)分析性复核方法因会计对视同销售业务记为成本费用。对审计年度按月或更短时间测算成本费用明细项占收入比率,进行时序分析,对于比率异常变化的临近月份的成本费用会计账簿进行重点审查,关注账簿中摘要说明,确定成本费用的审计样本。
(二)实物盘点法为了避免审计遗漏风险,对存货、固定资产应采用实物盘点法,编制实物盘点表,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账簿核对,排除常规销售业务、差错影响之后,如果账载数多于盘点结果,说明有未及时入账的销售,进一步核查是否为视同销售业务。
(三)比较分析法现场获取被审计单位填制的视同销售的调研问卷,并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了解被审计单位填制的视同销售业务情况。并将调研问卷与会计账簿、纳税申报表核对,分析是否有差异,差异是否符合常规,并判断是否有漏记视同销售业务情况,以及视同销售纳税是否及时足额。
(四)审阅法基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了解、会计科目设置情况和视同销售的调研问卷的分析,确定有可能记载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账簿,如:应付利润、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等进行审阅,发现异常,抽查对应的原始凭证,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将检查情况与纳税申报表核对,依据税法规定测算视同销售纳税是否及时足额。
(五)询问法为了避免理解差异,应围绕视同销售的调研问卷,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以进一步发现视同销售业务是否漏记及核算纳税申报问题。并询问被审计单位近年是否接受过审计检查,如接受过审计检查,要索取并分析检查报告等;并询问被审计单位是否受过行政处罚等,如果受过行政处罚等,要了解原因。并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追加视同销售涉税审计程序。
三、现场后审计方法
为了控制视同销售业务涉税风险,审计报告阶段,应综合各种审计结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比较分析法一般大型项目会由多人参与,底稿比较分散,项目负责人应综合所有底稿,比对底稿之间逻辑关系,尤其将视同销售业务底稿与相关的收入、成本费用底稿比对,判断视同销售业务审计结论正确性。
(二)分析性复核法剔除已发现的视同销售业务对收入、成本费用等科目影响之后,再时序测算成本费用明细项占收入比率,分析比率是否异常;另外,如有同行业比率,应与其进行比较。最后,判断视同销售业务有无遗漏、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第二篇:涉税实务:视同销售的涉税风险提示及破解
涉税实务:视同销售的涉税风险提示及破解
一、视同销售的涉税风险提示及破解
1、涉税风险
对视同销售的判断不准而少缴纳增值税或多缴纳增值税;
对视同销售的判断不准而少缴纳企业所得税或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务机关容易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八款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认定货物应“视同销售”,要求销货方补税;
2、控制策略
依据税法政策规定而对视同销售进行准确判断;
二、视同销售的法律界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视同销售货物。”基于此规定,就意味着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发生有偿捐赠的商品不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如果发生无偿赠送货物或者商品的行为,则要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
2、《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
<2003>95号)第一条规定:对外捐赠是指企业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的行为。企业对外捐赠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新闻媒体等进行。
三、增值税视同销售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四条,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个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是指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
1)向购货方开具发票;
2)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受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的,则应由总机构统一缴纳增值税。
如果受货机构只就部分货物向购买方开具发票或收取货款,则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计算并分别向总机构所在地或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税款;
即实行统一核算不在同一县(市)的总分公司间的货物移送行为,如果受货机构接受货物后,向购货方开具发票或者想购货方收取货款行为的,移送机构应视同销售,否则,移送机构不缴纳增值税。实行统一核算且处于同一县(市)的总分机构间的货物移送行为,不论是否用于销售,均不需缴纳增值税。
案例分析:总分机关货物移送的增值税处理
某家纺公司在省外设立了三个发货点,淡季把生产的产品陆续运抵省外的发货点,旺季在从发货点销售到各购货单位。公司在外省设立的发货点所发生的费用实行报账制,由公司统一核算,催收货款和开具发票由公司办理。
2016年1月-3月,公司账面反映有成本为117.6万元,公允价为1400万元产成品分别运到了上述三个发货点,进项税金190万元。但该公司发到了上述发货点上的货物只销售了1280万元,其中进项税173.7万元,并且已开具发票,其余120万元货物因发生质量问题准备削价处理,但这批货仍在发货点上。该家纺公司这种货物移送行为,应该如何缴增值说?
由于家纺公司在省外设立的发货点所发生的费用实行报账制,由公司统一核算,催收货款和开具发票由公司办理。不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用于销售”的规定。
因此,家纺公司2016年1月-3月发往外省三个销售点的货物不应视同销售行为处理,所以三个销售点的货物销售给客户应向家纺公司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1280*17%-173.7=43.9万元。对准备削价处理且没有销售的公允价为120万元产品不作视同销售处理,无需缴纳增值税。
如果,本案例中的家纺公司2016年1月-3月发往外省三个销售点的货物,由三个销售点直接向客户收取货款,再汇给家纺公司的账户,则家纺公司2016年1月-3月发往外省三个销售点的货物要视同销售处理。所以三个销售点的货物销售给客户应向三个销售点所在地的国税机关缴纳增值税=1280*17%-190=27.6万元。家纺公司在所在地主管国家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1400*17%-190=48万元。
四、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行为
例如前例中的家纺公司运往三个发货点1400万元货物销售了1280万元,这1280万元应计入当期应税所得收入,在家纺公司所在地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没有销售的120万元货物则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2、用于交际应酬;
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4、用于股息分配;
5、用于对外捐赠;
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五、“买一赠一”不视同销售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五条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案例分析:某商场买一赠一的涉税处理
2016年春节期间,某大型商场在“买一赠一”活动中规定,买西装一件赠送相同品牌衬衫一件,当月销售西装1000件,单位售价600元,单位成本250元,赠送衬衫1000见,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00元,该企业在销售时一概将销售的西装和赠送的衬衫同事开在一张发票上,注明折扣额200元;
账务处理:
1、收入确认
借:库存现金
600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512820.51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87179.49元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0元
贷:库存商品-西装
250000元
库管商品-衬衫
100000元
以上的账务处理的实质是折扣销售,赠送的衬衫没有缴纳增值税。
税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中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以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7>472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本案例中,企业的通常处理方式:收顾客600000元现金,并向其开具600000元的发票。开具一件衬衫的出库单,免费赠送衬衫给顾客。企业会计上确认销售收入600000元。在这情况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及国税函发<1997>472号的规定,要按照其对外售价200000元确认销售收入,并计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如果该企业改变一下处理方式,即将实务折扣转化为价格折扣进行出售,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可以考虑将赠送的衬衫的价格体现在商业折扣上,即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开具西服1件,金额600元,衬衫1件,金额200元,然后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200元的折扣。按照《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3>154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7>472号)的规定,企业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金额600元申报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节约了纳税支出。
由此可见,从税务处理的角度看,捆绑销售实际上是企业为了促销而采取的一种折扣销售的方式,因此,只要企业实施的捆绑销售行为能够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就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销售净额计算缴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如果企业将折扣另开发票,则不论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能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缴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三篇:总结税法上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令人纠结“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的描述
视同销售(狭义),是指企业或纳税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法上要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二、视同销售的分类
增值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所得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三、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一)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二)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三)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分情形说明:
(一)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利润分配; 情形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成本为30000元,评估价值(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向W公司投资。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利润分配
(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分配给投资者。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会计处理: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58500 贷:应付利润
58500 借:应付利润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情形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作为福利发给生产部门职工。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
58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8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二)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市场推广、交际应酬等。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直接无偿赠送给育才小学。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借:营业外支出
8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所得税处理:年终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对直接捐赠支出38500元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应在《纳税调整明细表》扣除类调整项目的捐赠支出项目作纳税调增;对视同销售行为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应在《收入明细表》视同销售收入相关项目填报50000元,同时在《成本费用明细表》视同销售成本相关项目填报30000元。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市场推广、交际应酬等。
(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用于市场推广。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销售费用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借:销售费用
8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对视同销售行为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应在《收入明细表》视同销售收入相关项目填报50000元,同时在《成本费用明细表》视同销售成本相关项目填报30000元。
(三)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部门等内部管理部门使用。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用于企业内部不动产建筑工程(营改增)。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38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内部不动产在建工程,企业所得税不做视同销售处理,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部门等内部管理部门使用。(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空调用于新建的职工饭堂。空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38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权未发生改变,企业所得税不做视同销售处理,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四、视同销售行为总结
第四篇:视同销售总结
提示标题】视同销售的总结
形式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
会计确认收入 确认收入
增值税销售,销项税 销售,销项税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
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不确认收入 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
不确认收入
目(5)将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
位或个体经营者;(6)将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8)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提
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9)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
投资者;
确认收入 确认收入 不确认收入 确认收入
销项税 不
视同销售,销项税 不
视同销售,销项税 视同销售,销项税 视同销售,销项税 视同销售,销项税
确认收入 视同销售,销项税
(10)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企业
不确认收入 不视同销售,进项税转出 不
内的)(11)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 不确认收入 不视同销售,进项税转出(1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个
人福利、集体福利。
确认收入
视同销售,销项税
(1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无偿赠送他
不确认收入
人。(14)将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市场推广,不确认收入
交际应酬
视同销售,销项税
视同销售,销项税
第五篇:九大行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九大行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一、房地产企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房地产企业的涉税文件
(1)财税【2006】14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
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完善税制,现将印花税有关政策明确如下: 1)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2)对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征收印花税。3)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4)对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2)国税发【2009】31号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3)国税函【2008】29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确保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顺利开展,经研究,现就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通知如下: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据实分季(或月)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对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计入利润总额预缴,开发产品完工、结算计税成本后按照实际利润再行调整。
(4)国税函【2010】22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营业税检查要点
1、认真审核相关账户(1)查“预收账款”科目
预售收入应当在“预收账款”科目贷方反映,看是否有明显的预售收入未纳税情况。(2)查“应收账款”科目
有的企业不按规定记账,可以查看“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在检查实践中发现,有的企业人为的将收取的预售款项分别在预收账款同应收账款贷方反映,而仅将在预收账款科目反映的收入申报纳税。(3)“其他应付款”科目
一般下设二级科目“房款”、“定金”、“保证金”、“诚意金”等都属于预售收入。一些企业还将预售款、银行按揭收入在此科目记载,刻意隐瞒收入。要注意“其他应付款”科目是否有大额借款隐瞒收入问题。(4)“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一些房地产公司在房屋待售阶段,将房屋出租,或将转作固定资产房屋出租。对此,我们一是实地查看发现出租行为,二是通过合同确认,三是审核租金数额,可以检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对于不规范记账的还要检查“其他应付款”、“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管理费用”借方红字,另外还要做好向相关当事人的询问,最后审核收入是否申报税款。(5)“银行存款”科目及其日记账
看是否有莫名的大笔款项转入,隐瞒预售收入。如果有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一定要审查借款合同,看是否有利息发生,无利息发生的借款一般是假的。
2、做好几项核对。
(1)到人民银行去查看账号,了解企业全部账户,看收入是否全部入账。(2)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
(二)土地使用税检查要点
1、土地使用税起征时间
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财税〔2006〕186号)
2、土地使用税停征时间原则按售房合同规定日期,但这里边情况相对复杂,有的提前交房,有的推后交房。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可以以交房屋的日期计算土地税截止日期。
3、房地产公司自用或转作固定资产
4、出租房产占地。
(三)房产税检查要点
原理同土地使用税相同,但要做到规划设计、收入、租赁合同和实地查看相结合。
(四)土地增值税检查要点
1、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2)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3)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5)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本条(1)、(2)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加计20%的扣除。
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费用(以下简称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1)、(2)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
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1)、(2)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
(2)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3、免税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税:(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
4、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1)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的;(2)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
(3)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
(五)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
1、成本检查(1)索取成本相关资料
1)索取企业合同台账及合同付款情况台账。检查成本项目合同记载内容是否相同。2)将工程预算、决算书同企业实际列支的成本进行核对。3)计算单位工程成本,以验证成本项目是否真实。(2)合法扣除凭证检查
1)合法扣除凭证的完整性检查:看开发成本科目借方对应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是否有白条或者无原始凭证列支成本情况 2)合法扣除凭的形式真实性检查:看原始凭证中所附发票是否真实 〈1〉了解发票的版次,看是否有明显的作废票计入开发成本情况
〈2〉到地税征收机关或登录地税发票查询网站核实建安发票及其金额的真实性.(3)审核企业是否存在虚列建筑安装成本。审核纳税人提供工程中标书、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决算书。这些都反映的是建筑安装成本,也是最容易造假的地方。
(4)检查是否有多列土地成本现象。
如果开发企业开发项目是分期分批开发,要注意审核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有将未开发的土地成本计入开发项目的开发成本;是否将用于自身使用、对外销售的配套设施占地成本计入销售房商品房的开发成本;审核中要在查账的基础上和前边掌握了解的项目审批中有关证书标明的土地面积、建设楼幢数、面积等核对来确定。另外,要审核土地成本的真实性,对于从出让方取得的土地使用,要审核发票出让合同、交纳出让金等,对于预提未付的土地转让费及支付未取得发票的,不能在所得税税前扣除。(5)成本结转方法检查 1)检查是否混淆成本对象
例如:某地产公司共有二期开发项目,其中第一期已经完工销售,第二期尚处在预售阶段,该企业将所有地价款均摊入一期,造成混淆成本对象。(通过立项资料按照一定标准掌握各自应分摊数额)2)检查是否不配比结转成本
根据31号文件规定销售成本的确认应当按照已售的建筑面积确认。检查房地产企业是否将未售部分的成本计入销售成本,从而少缴企业所得税。(6)职工福利性支出挤占成本费用
1)将应由职工自行负担的装修费、室内配套工程等职工福利性支出混入开发成本,挤占经营成本; 2)虚列费用 巧借名目为职工报销生活费用和造假人员名单位虚列工资等方式,多列工资成本;
2、费用检查(1)预提费用检查
应重点审查各项费用计提是否有政府文件规定,是否按规定标准计提;查明各项规费未正常缴纳的真实原因,如:规费收取的有关部门是否有缓缴、免缴或催缴的文件、通知书,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得税真实性原则、据实扣除原则、合法性原则,来掌握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
(2)管理费用和营业(销售)费用检查 1)核实职工人数,审核计税工资。
2)审核招待费、宣传费支出是否真实,是否超额列支。是否存在为规避扣除比例的限制而将上述费用部分计入开发成本的情况;坏帐损失计提、列支是否符合规定。
3)未按规定转作本企业经营性资产以及临时出租的待售开发产品,是否也计提了折旧。
4)有否在税前扣除与收入无关的支出,如债权担保等原因承担连带责任而履行的赔偿,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消费等。(3)财务费用检查 1)关联企业(50%);
2)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列支规定完工前列入开发成本,完工后列入财务费用。重点检查有无将开发产品完工以前的借款利息,作为财务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当期利润的情况。3)不超过银行同期同类利率; 4)假按揭利息不得列支;
3、其他检查
检查“营业外支出”中是否有赞助、捐赠、罚款、罚金、滞纳金等支出;支出是否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部分是否已作纳税调整。
(六)印花税检查要点
房地产企业涉及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建安合同、销售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勘察设计合同等等。注意监理合同不在计征印花税之列。
二、建筑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建筑业的涉税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
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
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须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持有的证明,按本公告有关规定计算征收营业税。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营业税检查要点
(1)一是实行竣工结算方式的,工程竣工后是否及时结算入账,有无把工程结算收入挂往来账推迟纳税的情况;
(2)二是实行非竣工结算方式的,有无将工程结算收入作为预收备料款和预收工程款挂账,或转入往来账户长期挂账,不缴纳营业税的情况;
(3)三是企业按规定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应计入工程结算收入的各种价外费用,如施工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劳动保护费、施工机械使用安装调迁费、施工队伍迁移费、抢工费、全优工程奖、提前竣工奖、向建设单位收取的材料差价款、各种索赔款等,是否计入工程结算收入,有无计入往来账或盈余公积的情况;
(4)四是建筑安装企业实行分包或转包的,总承包人从工程价款总额中扣减的分包或转包的工程价款是否正确,总承包人付给分包人或转包人的工程价款是否代扣代缴了营业税;
(5)是纳税人在申报营业税时,有无将应计入工程结算收入的建造工程所用的材料或物资进行了扣除,特别要注意包工不包料的建筑工程,在计税时未包括工程所用的材料价款的情况;
(6)是有无将工程支出冲减工程价款,少记工程结算收入的现象;(7)是有无申报营业收入,将施工作业消耗甲方的水电等费用对冲账扣除。
(8)是纳税人兼营的服务业、运输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机械作业收入、固定资产租赁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否申报纳税,各项收入的适用税率是否正确。
(9)是注意项目部的收入是否全部记入营业收入。目前相当部分建筑企业项目部是个人挂靠,企业收取承包费或管理费,不全额申报,甚至收取的管理费都不如账。
(二)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
(1)是否按实际完成工程量结转工程收入。
(2)是否将工程结算收入或工程结算差价收入、合同外工程变更收入挂往来账,少计应税所得额。
(3)对于跨工程的已完工部分,有无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或故意推迟实现工程结算收入的现象。
(4)重点检查各类成本费用的支付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有无收受虚开、代开、伪造的假发票等不合法的发票入账支付费用。
三、金融保险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金融保险业的涉税文件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业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191号)规定:
银行代发行国债取得的手续费收入,由各银行总行按向财政部收取的手续费全额缴纳营业税,对各分支机构来自于上级行的手续费收入不再征收营业税。暂不征收营业税的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占用、拆借资金的业务,不包括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如代结算、代发行金融债券等)。对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征收营业税。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82号)规定:
①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按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财政部关于缩短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期限的通知》(财金[2002]5号)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由原来的180天调整为90天。因此,对金融企业贷款利息征收营业税做以下调整:
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包括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下同)后,凡在规定的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内发生的应收利息,均应按规定审报交纳营业税;贷款应收利息自结息之日起,超过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或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尚未收回的,按照实际收到利息申报交纳营业税。
②对金融企业2001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已缴纳过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包括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利息,下同),若超过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后仍未收回或其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尚未收回的,可从以后的营业额中减除。
③金融企业在2000年12月31日以前已缴纳过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原则上应在2005年12月31日前从营业额中减除完毕。但已移交给中国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得从营业额中减除。
④金融企业是指银行(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合资、外资银行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营业税检查要点
1、对金融企业的检查:
(1)检查损益类有关账户。如“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损益”、“租赁收益”、“证券销售”、"证券发行”、“营业税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明细账和会计凭证以及《营业税纳税申报表》相核对看纳税申报是否正确,有无少报、瞒报收入的情况。
(2)检查收入账项。将“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租赁收益”等明细账贷方发生额与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相核对,看纳税人取得金融业务收入是否全额记入收入类账户。有无分解收入,或者将费用、支出冲减收入的现象。(3)检查抵扣项目。检查外汇转贷业务和外汇、期货、有价证券买卖业务的抵扣额是否正确,有无扩大抵扣额、减少收益额的现象。(4)检查支出账项。具体做法是:检查“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等明细账,非结转利润的贷方发生额或借方发生额红字与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相核对看有无将收入直接冲减费用支出的现象。
(5)检查往来账项。有无将已实现的业务收入挂在往来账上,不确认收入,偷逃营业税及少代扣代缴营业税。
(6)冲减利息收入的检查。检查冲减项目符不符合冲减利息的规定。有无冲减的利息收入不属于逾期应收未收利息;有无将费用、支出冲减收入;有无剥离给资产公司、债转股的已税应收未收利息冲减了利息收入。
(7)检查抵债资产的处理情况。检查贷款户以资抵贷后,是否长挂“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金融企业有无作本息收回的账务处理,即有无按规定冲减账内本金,调整表外科目的利息到表内利息收入。
(8)检查抵押资产的情况。检查抵押贷款合同(协议)看合同的具体规定(若抵押贷款合同规定房产租金抵交贷款利息),抵押房产收租金有否挂往来未作收息处理。保险业营业税的检查: 1)检查损益类有关账户。如“保费收入”、“利息收入”、“分保费收入”、“摊回分保赔款”、“手续费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税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明细账和会计凭证以及《营业税纳税申报表》相核对看纳税申报是否正确,有无少报、瞒报收入的情况。
2)有关往来账户检查。检查有关往来账户并与其相对应的会计凭证相核对,看有无收入不记账,直接贷记在“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等往来账户,或在发生赔偿时,直接支付赔款。
3)分期收取保费的检查。对保户采取分期收费的,必须全额贷记“保费收入”。有无利用分期收取保险费而将“保费收入”长期挂在“应收保费”账户,不按时结转或不结转“保费收入”;或者结转时只记最后一笔“保费收入”或最后收取后一次累加一笔记入“保费收入”,形成少缴或税款滞后缴纳的现象。应查阅分期收取保费的约定,对照“应收保费”账户,看有无将分期收费的业务长期挂在往来结算账户中,存在不结转和不按时结转“保费收入”的情况。
4)分解、冲减、转移“保费收入”的检查。检查“保费收入”贷方红字冲销部分符不符合规定,有无无赔款奖励支出、无赔款优待费支出项目冲减“保费收入”。检查“保费收入”等收入类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并与其相对应的会计凭证进行核对,看有无分解收入或将费用支出冲减收入的现象,有无扣除无赔偿优待后的余额计保费收入。其次应与纳税申报相核对,看申报纳税时计税依据是否扣除了这部分支出而少缴纳了营业税。
5)储金业务应税收入的检查。有无储金业务少转“保费收入”,或者不结转应转的保费收入。纳税人将收取的储金加以运用取得的收入,应从“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中转入保费收入,不能直接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储金业务的营业额,以纳税人在纳税期内的储金平均余额乘以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折算的月利率计算。储金平均余额为纳税期期初储金余额与期末余额之和乘以50%。6)检查支出账项。检查“营业费用”等支出类账户明细账,非结转利润的贷方发生额或借方发生额红字。由于这类业务发生笔数不应很多,所以这类业务应逐一与其相对应的会计凭证进行核对,看有无将收入直接冲减费用支出的现象。
7)假退保的检查。利用会计制度对退保费、续保折扣和无赔款奖励、优待支出,可以在“保费收入”账户贷方冲账反映的规定,将扣减后的保费收入计算申报缴纳营业税。以假退保的形式支付代办保险单位手续费及无赔偿优待费等,由保险公司业务部门开出的假“批单”并列为退保,再由领款人打领条,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代办保险单位手续费及无赔偿优待。要到被保险单位调查,有无此笔现金入账,是否退保。
8)分保费的检查。初保人有否扣除分保费后的余额申报纳税,少缴营业税。检查方法:检查“保费收入”账户,查看其中的几笔原始凭证,进行分析,看保费收入是否记录完整,是否存在分保费支出,以及分保费支出所记载的科目。进一步对分保费支出的科目进行核实,与申报数据对比。
9)应税险种和免税险种的检查。保险公司划分应税险种和免税险种,有否以一般保费业务套用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不申报缴纳营业税(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是指保期一年以上、到期返还本利的普通人寿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健康保险)。
10)利息收入的检查。寿险公司开展保户质押贷款业务(投保人用保单作抵押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是否申报纳税;其他贷款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是否申报纳税。
11)培训收入的检查。检查“营业费用”、“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科目,看对非雇员(营销员)进行保险业务知识培训取得的培训收入有无冲减营业费用、计入“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科目未申报纳税的情况。
(二)个人所得税检查要点
(1)“应付工资”科目中支付的职工应税工薪所得的审核。对照该年“应付工资”明细账中的借方发生数逐笔翻阅凭证,将凭证后支付应税工资附件上的金额按月按人逐笔录入个人所得税计算软件中计税。
(2)“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的职工应税工薪所得的审核。对照该年“应付福利费”明细账中的借方发生数查找跟职工应税工薪所得有关的凭证,将凭证后支付职工应税工薪所得附件上的金额按月按人逐笔录入计税。
(3)“费用”科目中支付的职工应税工薪所得及其他应税所得的审核。对照该年“费用”明细账中的借方发生数查找跟职工应税工薪所得及其他应税所得有关的凭证,将凭证后支付职工应税工薪所得及其他应税所得附件上的金额按月按人逐笔录入计税。
(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检查要点
(1)审核“固定资产—房屋”原值及土地面积。对照“固定资产—房屋”科目及固定资产卡片,将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房屋”原值及土地面积逐笔计算。将所有房产以列表形式注明,再与“固定资产—房屋”账面核对,看有无未入账的资产,若有则要求提供相关房产的原值及土地面积的资料。
(2)审核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房产。将所有房产按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逐笔分类,同一房产一年内有增减变化的,则按增减变化的时间段分别计税,同一房产一年内既有从价计征又有从租计征的,则按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的时间段分别计税。
(3)审核金融企业“待处理以资抵债资产”科目中房产原值及土地面积。将“待处理以资抵债资产”科目中的房产原值及土地面积逐笔录入微机,对无土地证的房产依法采用合理的方法计征土地使用税(如双方派人参与实地丈量;请专业测量公司实地测量,出具合法证明等)。
(四)印花税检查要点
(1)“财产保险合同”金额的确认。根据保险公司保险单计算财产保险合同应缴的印花税。根据各银行提供的财产保险合同计算财产保险合同应征印花税。
(2)“财产租赁合同”金额的确认。根据各银行(保险公司)提供的财产租赁合同计算财产租赁合同应征印花税。(3)“购销合同”金额的确认。根据各银行(保险公司)提供的购销合同计算购销合同应征印花税。
(4)“产权转移书据”金额的确认。根据各银行(保险公司)提供的产权转移书据所载金额计算应缴的印花税(包括银行抵债资产的收回和处置)。
(5)“建筑安装工程合同”金额的确认。根据各银行(保险公司)提供的建安合同(装饰合同)计算建安合同应缴的印花税。(6)“营业账簿”的确认。根据各银行(保险公司)的营业账簿数量,计算营业账簿应缴的印花税。(7)“权利许可证照”的确认。根据各权利许可证照的件数计算权利许可证照应征印花税。
(8)“借款合同”金额的确认。借款合同及报表中反映的“贴现”科目借方累计发生数汇总;金融企业续贷合同、老贷转新贷合同按新借款合同缴纳印花税;保险企业“保户质押贷款”科目反映的借方累计发生数汇总,计算借款合同应贴花数额。
(五)土地增值税检查要点
(1)列表反映应纳土地增值税的土地、房产以及扣除项目,如取得土地所支付(抵贷)的金额、开发土地和房屋及配套设施的成本、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等。(2)要求企业提供上述扣除项目的原始凭证。
(3)要求企业提供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的合同或协议以及取得收入的账务处理,并进行检查。
四、交通运输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交通运输业的涉税文件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1号)
(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3号)(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2〕53号)(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应税服务范围等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2〕86号)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增值税检查要点
(1)是否存在不开发票、不按规定开具发票、大头小尾发票和开具假发票,以及收入不及时入账,滞后申报纳税的情况。(2)是否存在获取无真实业务的运输发票或假发票,虚列委托外单位运输的联运成本,减少计税依据的情况。(3)因承包经营、挂靠、出租收取的固定收入,是否按规定申报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
(1)收入的检查应结合增值税的有关内容,同时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检查,具体有: 1)有无多造工资名册、多列虚列运输成本、运输设备日常维护、维修费用的情况。
2)工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宣传费等纳税调整事项是否已正确处理。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难以一一列举,可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有关纳税调整事项,结合会计事项检查进行对应分析,在表上有显示数据的,需查明具体内容,核对调整数据是否正确;在表上没有显示数据的,对经常性发生项目必须通过查看相应的会计账户和分录加以证实。
(三)个人所得税检查要点
(1)重点检查扣缴义务人是否按规定全员全额地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企业发放的各种名目的奖金、补贴、实物以及其他应税收入,向股东派息分红是否足额代扣代缴税款,支付外聘驾驶员工资及驾驶员承包费有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企业大额往来、长期挂账的款项是否存在套取现金未计个人所得税问题。(3)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4)重点检查企业的报销发票,是否存在个人以发票充抵收入少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行为。(5)个人投资者有无从其投资企业借款既不归还,又未用于生产经营的情况。
(四)房产税检查要点
(1)征收范围是否正确。在城市、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都应该缴纳房产税。(2)计税依据是否正确。
1)从价计征的应税房产是否存在把扣除房屋折旧以后的房产净值作为原值计算应纳税额。2)构成房产原值的土地使用权价值是否计入房产原值。
3)房产原值是否包括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施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如冷暖气、卫生、通风、照明、各种管线等设施,给排水管道及电力、电讯、电缆导线、电梯、升降机等设施;进行改建、扩建的是否相应增加房产的计税原值(从价计征)。4)挂在“在建工程”科目等的房产,已实际使用的是否申报缴纳。
5)出租房产应从租计征。是否存在不按实际取得的租金收入作为计税依据而以租金收入扣除各种名目费用后的差额作为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关联企业间的房产租金收入是否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收取计税。(3)适用税率是否正确。
是否混淆从价计征(1.2%)和从租计征(12%)的适用税率,从而少缴、错缴应纳税额。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检查要点
(1)征税范围的检查: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是否是企业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是否只申报原来的土地面积,而未申报新征用的土地面积,是否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道路、花园、菜地、水塘、山地、空坪隙地漏报。在申报上有土地使用证书的,以土地使用证上的面积为实际占用面积,尚没有土地使用证以批准文件上的面积为实际占用面积,都没有以实际丈量确定。
(2)地段等级及适用税率的检查: 确定所在地址属土地使用税征收的哪一个等级,并核实相对应的适用税率,有否因错用等级,将适用高税率的土地按低税率申报纳税现象,同时要注意每期应缴纳的税款是否均按期足额缴纳。
(六)印花税检查要点(1)征税范围的检查:
1)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是否贴花,新增资金时,是否对增加部分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2)其他营业账簿是否在启用时足额及时贴花;
3)各种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否按规定足额申报缴纳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加工承揽合同(按加工或承揽收入万分之五贴花)、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额万分之三贴花)、财产租赁合同(按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货物运输合同(按运输费用万分之五贴花)、仓储保管合同(按仓储保管费用千分之一贴花)、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财产保险合同(按保险费收入千分之一贴花)、技术合同(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2006年3月1日起是否按照新的核定比例足额预缴印花税;
4)其它应税凭证产权转移书据、权利许可证照是否足额申报缴纳印花税;(2)计税依据的检查:
1)有无不按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税贴花,存在少缴或不缴印花税的现象。
2)有无不按合同记载金额计税贴花,少缴印花税。
3)已税合同修订后增加的金额有否补缴印花税。
4)有无漏计计税依据少缴印花税。(3)适用税率、税目的检查:
1)有无将性质相似的凭证误用税目税率,少缴印花税。
2)对签订的“混合”合同,是否分别按规定税率、税目计税贴花,有无从低适用税率贴花。
3)纳税人有无将应按比例税率征税的凭证按定额5元计税贴花的问题。(4)其他注意问题
1)粘贴印花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贴花不注(画)销的问题。
2)有无重复使用印花税票的问题。
应核对车辆(船舶),是否已正确缴纳了车船税。
(七)其它部分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是否缴足。
五、制造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制造业的涉税文件
(1)国税函(2003)1095号文,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政策精神,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主管税务机关首先应当根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2)2009国税发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足额计提折旧后继续使用而未进行处置(包括报废等情形)超过12个月的,今后对其更新替代、改造改建后形成的功能相同或者类似的固定资产,不得再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
(3)《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此处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计算折旧。
(4)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的其他问题,继续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10号)的规定执行。
(5)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的规定,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如下内容:
1、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税务检查方法
(1)企业生产所需的外购铸件,由于在收货环节无法检验,部分废(次)品只有经过若干道(机械加工)工序之后,才能发现其质量瑕疵,购买方往往要求按照进价加价后做退货处理,即根据耗费的工序确定加价比例(一般为进价的13%--14%),再按照销售做帐。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是否只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款,而实际废品并未收回,可能存在废品出售后不申报应税收入的行为。(2)铁制或钢制模具有一定的使用次数,报废时如果出售,应计销项税金,如果企业有长期挂帐未处理的模具,应引起评估人员关注。(3)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下脚料、废品、残次品,企业可能存在废料销售不入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4)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开市场,扩大产品知名度或企业新产品上市,企业允许购货方测(试)用或提供样机参展。但有些企业对测试品不在帐面上反映,测(试)用期满销售后不确认收入(5)在建工程领用材料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
(6)通过关联企业关联交易实施增值税税负转移、所得税;
(7)取得第三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转出问题,取得虚假普通发票、作废普通发票等不合规定的发票,发票金额已在成本中列支,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的问题。(8)发出商品推迟纳税义务时间的问题。
六、宾馆饮食服务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宾馆饮食服务业的涉税文件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旅店业,是指提供住宿服务的业务。饮食业,是指通过同时提供饮食和饮食场所的方式为顾客提供饮食消费服务的业务。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饭馆、餐厅及其他饮食服务场所,为顾客在就餐的同时进行的自娱自乐形式的歌舞活动所提供的服务,按“娱乐业”税目征税。娱乐业的应税营业额为向顾客收取的各项费用,包括门票收费、台位费、点歌费、烟酒和饮料收费,以及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饮食服务及其他各种服务取得的收入。(3)根据财税[2004]97号,台球、保龄球减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税目仍属于“娱乐业”。
(4)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酒店产权式经营业主税收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478号)规定,酒店产权式经营业主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房产使用权与酒店进行合作经营,如房产产权并未归属新的经济实体,业主按照约定取得的固定收入和分红收入均应视为租金收入,应按照“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还要按照财产租赁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5)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双方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协议)将企业或企业部分资产出包、租赁,出包、出租者向承包、承租方收取的承包费、租赁费(承租费)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出包方收取的承包费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属于企业内部分配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营业税检查要点
(1)检查应税营业额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企业应税营业额的确认是否正确合理,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完整,有无少报、漏报、瞒报现象。一是有无两套账、账外账。二是有无兼营或混合销售行为,有无混淆申报增值税、营业税的情况。三是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如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的饮食服务及其他各种服务)是否一并申报纳税。四是有无将成本费用直接冲抵收入的现象。五是现金收入是否全额入账。六是未开发票的收入是否申报纳税。七是采取电子收款机的纳税人,是否全额申报纳税。八是是否存在签订虚假合同或拆分合同少报收入。
(2))检查应税营业额的及时性。一是预收账款(包括一次性收款分次消费)、分期收款业务是否按规定始见及时结转收入。二是有无长期挂往来而不确认收入的情况。税率。(3))检查适用税率的正确性。一是税目的确定是否准确。二是兼营其他应税项目的,是否分税目(税率)核算并申报纳税,否则从高适用
(二)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
(1)检查应税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一是重点是各种经营收入、附营业务收入是否全部按规定入账。二是企业对外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包括各种形式的财政返还收入)等是否足额申报纳税。
(2)检查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一是要结合行业特点,针对会计处理与现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在纳税申报时是否予以调整,重点检查各项准备金、风险金、管理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租赁费、工资及相关费用、财产损失、捐赠支出、改扩建及装修工程支出等项目。二是有无列支与其经营无关的支出。三是是否列支税款滞纳金、行政性罚款等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四是固定资产折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有无擅自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如接受投资土地)使用年限加大当期折旧额、摊销额的情况。五是有无将以前亏损的期间费用以递延资产的形式在纳税内列支。六是有无负担关联企业的融资利息支出。
(3)发票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一是针对部分行业(如餐饮业)进货难以取得合法列支凭据的特点,重点落实成本列支中的大额发票是否属实(包括业务真实性、发票真实性、填开单位的真实性)。二是有无使用假发票、或借用低税率发票偷逃税款的情况。
(三)个人所得税检查要点
(1)对于投资者个人应重点检查:一是有无通过虚增投资合伙人来减少个人应承担的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二是是否存在利用企业资金支付个人消费性支出或购买家庭财产而未计个税的情况。三是业主个人从其投资企业借款,在该纳税内既不归还又未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的,是否按财税字〔2003〕158号文件的规定处理。四是企业以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对个人投资者是否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个税。
(2)对于从业人员应重点检查:一是各项报酬,尤其是业务提成收入是否一并申报纳税。二是有无将应属个人的劳务报酬等收入通过发票报销部分费用的方式偷逃个税。库。
(3)对于扣缴义务人应重点检查:一是有无故意隐瞒纳税人收入进行虚假申报。二是否及时足额地扣缴税款,是否及时将扣缴税款缴纳入
七、电信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电信业的涉税文件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4〕43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6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提供电信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的规定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2)依照财税〔2014〕43号文件规定,电信业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如果在提供电信业服务时,附带赠送用户识别卡、电信终端等货物或者电信业服务的,应将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进行分别核算,按各自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3)依照财税〔2014〕43号文件规定,电信业提供下列特殊服务,可按以下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通过手机短信公益特服号为公益性机构接受捐款服务,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公益性机构捐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2)境内单位和个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单位提供电信业服务,免征增值税。3)以积分兑换形式赠送的电信业服务,不征收增值税。
4)在2015年12月31日以前,境内单位中的一般纳税人通过卫星提供的语音通话服务、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服务,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营业税检查要点(1)主营业务收入 1)话费收入的检查
全部收入包括本通信网全部话费收入加上从另一通信网分割回的话费收入减去分割给另一通信网的话费后的余额。电信企业的信息数据海量,电算化程度较高。重点自查计费系统的数据转换到财务系统的收入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如果计费系统的收入数据大于与财务系统的数据,要进一步核实原因。2)代收业务收入的检查
通过手机特服号为“中华健康快车”等公益组织接受捐款的业务,可以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公益组织捐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它服务并由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要注意上述合作过程中有无扣除不属于合作性质的费用支出(如非合作性质的电路租赁费等)现象。3)销售折让折扣的检查
打折销售有价电话卡、“充值送话费”等促销活动中,收入与相关折扣是否按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冲减收入,是否多冲减当期收入, 少缴营业税。
以赠送充值卡的形式抵顶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如:支付代理商的佣金、特约代理店酬金、职工竞赛奖励、营业厅装修补贴、基建房租等,但赠送的充值卡作为销售折扣冲减了营业收入,少缴营业税。(2)其他业务收入
1)捆绑销售手机、sim卡及其他商品的收入是否作为非生产、批发、零售行业的混合销售行为按规定申报缴纳了营业税。2)取得的房屋出租收入、柜台出租收入,是否按“服务业”5%税目税率申报纳税,有否错按“邮电通信业”3%的税率申报纳税。3)向手机号码停止使用但并未销号的用户,按月收取的固定费用,有否在收入实现的当月计算缴纳营业税。4)收取营业点的承包费直接冲减营业费用,未确认收入申报缴纳营业税,少缴营业税。
向关联企业(手机销售商)提供场地或服务,收入明显偏低又没有正当理由,应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核定其计税营业额。(3)营业外收入
加收的话费滞纳金、违约金、罚款等收入等是否作为营业外收入,申报缴纳了营业税。(二)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1)收入
1)充值卡到期失效所形成的沉淀资金,未结转收入,少计算缴纳所得税。2)逾期无法支付的应付未付款项,未结转收入,少计算缴纳所得税。
3)收到政府拨付的农村通信建设补贴经费、财政局的企业奖励金、地方财政拨入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奖,收到光缆拆迁补偿费、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光缆拆迁补偿费等,未计收入,少计算缴纳所得税。
4)企业接受(以前)捐赠的固定资产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而计提折旧的问题。5)对承诺一定时期内消费满一定金额的客户,缴纳消费保证金后,由公司赠送手机,期满达到约定消费金额的,公司再退还保证金。对超过合同约定还款期未返还客户的消费保证金,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成本费用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通讯线路设备、杆路、发电机组、电梯、中央空调、简易房屋等未按规定年限计提折旧,造成有些多计成本,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消防器材、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未报国税机关备案。
〈3〉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又顺延两年按净值重新计提折旧,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以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计算、提取折旧,造成多提折旧,少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5〉购买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软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但在启用当月就计提了折旧,并不是在使用的次月计提,也未计算残值。2)无形资产摊销
〈1〉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不符合税法规定,未进行纳税调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土地出让金、土地权属登记费在管理费用中一次性列支。
〈3〉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应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4〉将应计入无形资产原值的软件安装调试费在管理费中列支。3)租赁费摊销
〈1〉租赁固定资产,一次性列支租赁费,未在租赁期限内平均摊销费用,应调增纳税所得额。
〈2〉融资租赁时,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短于该项固定资产法定折旧年限,对每期支付的租赁费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的折旧额的,其超出部分不得作为本期成本、费用。企业列支设备租赁费高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时,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将经营租赁时发生的车辆保险费、车船使用税等,应由出租方承担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在业务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计费中心主机的技术服务费,未按有关期限分期摊销,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不合法扣税凭证列支成本
〈1〉外聘人员(未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劳务费支出,未取得劳务费发票,仅由省人才交流中心开具收据入账;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培训中心费用,未取得合法凭证;拨付工会会费无工会收据入账;建农村基站时支付给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费,以对方提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入账等。
〈2〉在支付房屋租赁费、水电费、土地租赁费、养路费、保险费等费用时,无法取得正规的合法票据,存在以单位名称不符、复印件、收据、白条等入账问题。
〈3〉支付的代办费、销售酬金以及房租、水电费等因未取得票据,由各分公司所属的营业部到地方税务机关代开服务行业发票作为记账凭据在费用中列支,其包含的应由供应方承担的营业税金由分公司缴纳在费用中列支。5)计税工资
XX年两法合并前,将工资性的支出列入了营业费用,未进行纳税调整。如以发票报销的方式,为员工报销车贴、医疗费;以劳动保护费名义支付给职工人人有份的误餐费;以会议费、公杂费、宣传费名义列支部分职工奖励费,未计入职工工资进行纳税调整。两法合并后,重点检查所支付的工资是否合理。6)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
〈1〉多计提工会经费。企业发放的住房补贴,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依据。
〈2〉应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午餐补助、员工食堂费用、离退休人员的活动费、职工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等重复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列入宣传费、办公费、咨询费、营业费等费用,在申报时,未按税法计算的限额进行纳税调整。〈4〉将属于工会经费开支范围的支出未按规定在的工会经费中列支。〈5〉重复及超税法规定限额列支职工教育经费支出。7)预提费用
〈1〉“预提费用—积分计划准备”的年末余额未作纳税调整。
〈2〉年末应付工资贷方余额,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仍未发放,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预提系统代维费、光缆代维费、技术支持维护费和设备检测费、合作商酬金、代办手续费等等,在汇缴结束后有尚未支付金额且未取得发票。
〈4〉预提电信设备占用费、铁塔租用费、电路及网元租赁费、审计费等等,本未实际发生,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支付网络优化服务费、设备维护费等,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列支数大于实际发生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资本化与费用化
〈1〉购建房屋时发生的装修费没有计入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折旧,而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按五年进行摊销。〈2〉租入的营业用房等装修费未按规定年限平均摊销,而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若营业网点的装修费用只有几万元,且部分费用用于带有形象标识的门额装饰,可参照税务总局关于银行营业网点装修费用的列支规定,允许在当期费用科目中直接列支。
〈3〉通信基站的改造工程(包括3g工程),应予资本化。
〈4〉网络优化工程是否资本化应具体分析,看是局部还是全面的,如果不对软件升级,只是对拥挤的网络进行调试,提升网络运行速度,没有增加网络设备数量或未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不作资本化处理。
〈5〉线路专项改造、基站蓄电池专项整治费及基站监控设备搬迁、消防设施改造、发电机系统改造等费用,如果涉及更新固定资产,应予资本化。
9)列支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
非公益救济性捐赠、赞助演唱会、应由个人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外包劳务人员通信补贴等税前列支的支出,应当进行纳税调整。10)减值准备
〈1〉将通信网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计入营业外支出,未进行纳税调整。
〈2〉根据规定从事通信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用户欠费,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已计提的欠费坏账准备应做纳税调整。11)住房公积金
超标准和比例的缴存住房公积金,未进行纳税调整。12)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企业改制上市前对资产进行了评估,对评估增值部分,已按照评估价入账计提了折旧、摊销,但没有按规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少缴企业所得税。
13)未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成本、费用
〈1〉在“充值送话费”的促销活动中,收入与相关折扣未按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冲减收入,多冲减当期收入, 少缴企业所得税。“存话费送手机”等活动,未按受益期分摊购进手机等礼品的成本,而是将购进手机的费用一次性计入营业费用,少缴企业所得税。〈2〉补提以前因提减值准备少提折旧费用,未进行追溯调整,而是直接在补提扣除,造成人为的调整纳税所属。
(三)个人所得税检查要点(1)赠送礼品问题
1)对于预存话费、积分奖励等促销活动中赠送的手机、飞机里程、小家电等各种礼品,由于具有折扣销售性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对用户开展抽奖活动发放的礼品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向大客户、关系户等有关个人直接赠送的礼品,按“其他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2)员工免费话费问题
按月给予员工的免费话费或减免话费,应合理确定其中的一部分金额为个人工资收入,按照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3)各类补充保险
1)为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递延激励年金)未按规定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由省公司代扣代缴税金的补充养老保险,未并入地市个人收入总额合并计算,造成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为职工购买各类应税团体险,如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综合保障保险),交通意外保险等未按规定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在征税时,应将支付的保费支出按个人应得额度计入每个被保险人当月收入,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未划分到个人的,将保费平均计入被保险人当月收入,合并计税。(4)住房公积金
单位和个人超过比例和标准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5)各种补贴、奖金收入
1)车改补贴。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的企业,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已明确公务用车改革税前扣除标准的,在标准限额以外,另外以油票、停车票、过路费等发票报销方式再为职工报销费用的,一律计入当月个人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明确公务用车改革税前扣除标准的地区,以定额补贴或发票报销、发放给职工交通卡等方式所解决的费用,应合理确定其中的部分为个人工资收入,按照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2)以发票报销或现金形式发放的各种奖金,如过节费、防暑降温费、误餐补贴、加班费、休假补贴、疗养补贴、先进奖、笔记本维修费及各种实物等未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发放购房贷款补贴和超标准的房改补贴,未按规定代扣缴个人所得税;
4)为职工已取得的房产支付暖气费、物业费,未纳入当月工薪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5)利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从下属机构经费项目中列支的补贴、分红、福利等项目,未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6)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错误的问题
1)由单位为个人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应并入工资总额、将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含税收入,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算错误,主要将季度奖、半年奖等全年综合性奖金重复按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少扣缴个人所得税。3)职工每月的工资由标准工资、绩效工资、月奖金三部分构成,企业仅能按月按人对标准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而绩效工资、月奖金一般是按照部门进行发放,然后由部门进行二次考核,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未能明确到人并与所属发放当月标准工资进行合并计算,造成少扣税款。(7)其他问题
1)为关联单位人员报销话费,由于所报销话费的关联单位人员不属于本单位职工,应对其所报销的话费按“偶然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2)支付给自然人的佣金、劳务费、技术业务外包费等,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四)印花税检查要点
(1)当新增的资本公积未贴花,少申报缴纳印花税。
(2)计算租赁合同印花时,未按合同总金额申报纳税,而是按年租金的金额申报,少申报缴纳印花税。(3)框架性合同未记载金额,未先按5元贴花,以后实际结算时再按实际发生数贴花,少申报缴纳印花税。(4)缴纳印花税时适用的税目税率错误,如:把租赁合同混作购销合同,造成少申报缴纳印花税。(5)网间结算协议征收印花税问题
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铁通、联通等公司之间签订的网间结算协议不征收印花税。(6)入网协议等征收印花税问题
与客户之间签订的购机入户协议(混合销售合同)、入网协议、套餐协议、客户话费清单等不征收印花税。
八、批发零售行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批发零售业的涉税文件
(1)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对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公告如下:
1)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2)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3)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4)本公告适用于2013及以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2)《关于继续对商业企业批发肉、禽、蛋、水产品和蔬菜的业务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31号)(3)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
2、分税种税务检查方法
(一)增值税检查要点
(1)是否存在不开发票、不按规定开具发票、大头小尾发票和开具假发票,以及收入不及时入账,滞后申报纳税的情况。(2)检查销售交易是否是以经过审核的发运凭证及经过批准的客户订购单为依据登记入账的。(3)检查有无未开具收款账单的发货和未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
(4)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附有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租回、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出口销售等,检查收入确认的时点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有确认收入的记账凭证未附发票或所附发票为假发票的情况。
(二)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
(1)检查应税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重点是销售收入是否全部按规定入账
(2)检查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一是要结合行业特点,针对会计处理与现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在纳税申报时是否予以调整,重点检查一是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捐赠支出等项目;二是是否列支税款滞纳金、行政性罚款等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有无擅自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如接受投资土地)使用年限加大当期折旧额、摊销额的情况;四是有无将以前亏损的期间费用以递延资产的形式在纳税内列支;五是有无负担关联企业的融资利息支出。用假发票的情况)。
(3)发票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重点落实成本列支中的大额发票是否属实(包括业务真实性、发票真实性、填开单位的真实性以及有无使(4)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
(5)对于出口销售,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确保收入真实,金额准确。(6)检查有期后入账,延期确认收入情况。
(7)检查是否有确认收入的记账凭证未附发票或所附发票为假发票的情况。
九、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涉税检查方法
(1)检查公司是否分别核算产品的原材料投入数量、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2)检查公司销售产品时是否按规定开具发票,并如实填写产品名称和型号,其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产品销售,所开具发票上的货物名称必须与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上确认的产品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不得享受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