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1:[论述题]
3.简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参考答案:
答案:行政复议范围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请求重新审查的范围。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可申请复议的范围和不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1)可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①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不服,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②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如限制人身自由的扣留、对财产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等决定不服的。④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⑤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⑥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例如,行政机关乱摊派、乱收费、违法集资、违法征收财物等。⑧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的。⑨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法定职责的。⑩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⑩认为行政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⑩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也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是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是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2)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①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主体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②内部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其所属公务员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属内部行政行为,被处分或者被处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请复议,但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③居间行为。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仲裁等行为,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力取决于其自愿接受,因此,一方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论述题]
2、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处罚法定的原则。行政处罚是典型的侵益(剥夺)行为,其实施必然导致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权益的剥夺。因此,行政处罚行为自始至终都应该严格贯彻处罚法定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下述内容:①处罚设定权法定。②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o③被处罚行为法定。④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2)处罚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公正的原则,亦称合理处罚的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的补充。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4)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实质上是由保障相对人陈述权、申辩权的原则和无救济便无处罚的原则构成的。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违法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5)职能分离的原则。①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分离o②在较重大的行政处罚中,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人员和行政处罚的决定人员应分离。③作出行政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应分离。除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应告知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④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应有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以某种义务的履行为目的。所以一次处罚即可达到目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予以人身自由的处罚。第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处罚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3:[论述题]简述题一: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成立生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应当符合的条件。各类行政行为共同应当符合的一般合法要件: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即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即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即不仅要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而且还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1:[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经工商局核准,甲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木材切片加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由乙公司供应加工木材1万吨。不久,省林业局致函甲公司,告知按照本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新建木材加工企业必须经省林业局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后,方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登记,违者将受到处罚。1个月后,省林业局以甲公司无证加工木材为由没收其加工的全部木片,并处以30万元罚款。期间,省林业公安局曾传唤甲公司人员李某到公安局询问该公司木材加工情况。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因甲公司停产,无法履行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乙公司要求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甲公司表示无力支付和赔偿,乙公司向当地公安局报案。2010年10月8日,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将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刑事拘留,1个月后,张某被批捕。2011年4月1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被释放。张某遂向乙公司所在地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公安局以未经确认程序为由拒绝张某请求。张某又向检察院提出赔偿请求,检察院以本案应当适用修正前的《国家赔偿法》,此种情形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为由拒绝张某请求。
问题:
1.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确定本案的地域管辖?
2.对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乙公司是否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3.甲公司对省林业局的致函能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4.省林业公安局对李某的传唤能否成为本案的审理对象?为什么?李某能否成为传唤对象?为什么?
5.省林业局要求甲公司办理的木材加工许可证属于何种性质的许可?地方性法规是否有权创设?
6.对张某被羁押是否应当给予国家赔偿?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确定本案的地域管辖?
答:由省林业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因为本案被诉行为为省林业局直接作出的没收和罚款的行政处罚,且不属于行政诉讼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形,故应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2.对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乙公司是否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乙公司与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无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害关系,对甲公司不履行合同及给乙公司带来的损失,乙公司可以通过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救济。
3.甲公司对省林业局的致函能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致函是一种告知、劝告行为,并未确认、改变或消灭甲公司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是对甲公司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致函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省林业公安局对李某的传唤能否成为本案的审理对象?为什么?李某能否成为传唤对象?为什么?
答:(1)不能。因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传唤行为由省林业公安局采取,与本案诉求无关,不能作为本案审理对象。(2)不能。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传唤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李某并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故省林业公安局不得对李某进行治安传唤。
5.省林业局要求甲公司办理的木材加工许可证属于何种性质的许可?地方性法规是否有权创设?
答:属于企业设立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6.对张某被羁押是否应当给予国家赔偿?为什么
答:应当。因为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不起诉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
2:[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二: 某市规划局批准该市的税务机关在某居民小区旁建造了一栋高层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小区内30户居民的住宅无法采光,于是该30户居民将市规划局诉至人民法院。问:(1)规划局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2)该30户居民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3)如果该30户居民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判决?
参考答案:
答案:(1)市规划局的行为是违法的,因其作出批准行为时未考虑建房的间距问题,导致税务机关的办公楼建好后严重影响了其他居民的采光权。
(2)该30户居民有权对市规划局的批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该30户居民虽然不是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但其相邻权却受到了该行为的侵害,因此与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原告资格。
(3)法院应作出确认违法判决,并责令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对该30户居民所受到的损失予以补救。因为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理应撤销,但撤销将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法院应确认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同时判令作为被告的市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三:
某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组成联合执法队,检查市容。执法队发现个体户王某违法占用人行道摆摊,经劝阻仍不退出,便联合以三机关的名义对其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
问:(1)该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分别应当是谁?
(3)王某可否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如果可以,哪个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
(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向哪个机关提出?
参考答案:
答案:(1)该处罚决定是不合法的。因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行政拘留的决定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法》也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因此,在本案中,对王某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只能由联合执法队中的公安机关作出,而不能以三机关的名义作出,否则就是不合法的。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联合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被申请人,这三个机关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即市人民政府为复议机关
(3)王某可以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共同行使职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0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第二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J: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
主要表现在: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②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L:
2、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必须依法确定。(4)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通报批评、即由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悔过措施。(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4)返还权益,恢复原状。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5)停止违法行为。(6)撤销违法决定。(7)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8)履行职务。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职责一种方式。(9)纠正不当。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10)行政赔偿。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3、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①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②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③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必须依法确定;④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①通报批评。即由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②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悔过措施;③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④返还权益,恢复原状。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⑤停止违法行为;⑥撤销违法决定;⑦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⑧履行职务。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职责一种方式;⑨纠正不当。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⑩行政赔偿。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行政主体的执行公务的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①通报批评;②赔礼道歉,承认错误;③退赔,恢复原状;④停止违法行为;⑤采取经济制裁措施;⑥赔偿损失;⑦行政处分;⑧罢免。
4、论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与差异。
答:二者都是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点主要表现为:①客体相同;②提起主体相同;③适用的实体法相同。
差异主要表现为四方面:①性质不同;②主持机关不同;③受案范围不同;④适用程序不同。
5、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
答:⑪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⑫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
⑬ 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①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②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3)任何行政职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⑭ 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违法责任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尤其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更应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6、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①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②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放弃;③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④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⑤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体先行裁决制度;司法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
7、论行政处罚的原则。答:⑪ 处罚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的体现,指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处罚依据是法定的;②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③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
⑫ 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在行政处罚中,公平原则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到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同样的处罚,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罚。同时,必须以公正而无偏私的程序达到公正的结果。
⑬ 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太社会适程度相适应。
⑭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的适用过程中,对违法者要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达到特殊预防和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⑮ 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提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⑯ 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行政赔偿要求。
8、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答: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有关的,追偿制度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发展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论述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个部分构成。
(1)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其中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力性监督,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汉利性监督.
(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虽和被授权的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
(3)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10、论述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①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简言之,在我国,复议不是进行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是否经过复议,由相对方自己选择。②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有可能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能在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是认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元宝影响、妨碍或者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则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此与民事诉讼完全不同。其根据是,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的,一旦作出即应推定其为合法,亦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先定力. ④适用调解原则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不适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其行使法定职权的表现,而对于这种法定职权,行政机关不得放弃或者让步,否则即构成失职.因此,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合法,或者是违法,没有第三种可能。
⑤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司法变更权涉及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问题.因此,各国在规定法院所享有的变更权时都极为慎重.
11、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动机正当要求行政机关不能以执行法律的名义,将自己的偏见、歧视、恶意等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组织;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如果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重者轻处,轻者重处,显然违反常规和处罚要求,不符合行政合理性的要求。
12、论述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作用 ①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权力失衡与变异。按照平衡论的观点,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权,必须受到立法权、司法权、公民权的监督与控制,才能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失去平衡。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②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员专制独裁。民主替代专制独裁的重要标志就是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因此要加强政府官员的自律教育,同时要不断强化外部系统的监督,不断扩大公众参与评价政府行为的层面,把评价方式、手段和步骤纳入法制化轨道。③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扼制腐败。为了扼制腐败,必须改革行政体制,控制个人专权,加强监督机制,适当提高薪金待遇,健全法制强化反腐力度,严明法纪。力争做到使官员们不能腐化、不敢腐化、不愿腐化的反腐机制、行政体制与法制。④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僚主义。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接受来自政府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并为监督实施创造条件,实行行政公开,让人民群众对政府活动有充分的了解,为有权机关监督提供条件。在阳光下的行政行为既可以接受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又可以克服办事拖拉,提高行政效率,实行勤政为民的行政目标。
13、论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依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既可依法自主作出;4)行政行为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R:
14、如何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须举例说明)
答:行政主体具有的特征: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②行政主体是能以能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③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5、如何确定一个组织能否能成为行政主体?
答:组织的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古今中外的管理学家也对此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巴纳德(C.I.Barnard)将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统”。我们可以把组织定义为:①组织是一个社会实体;②组织必须具有确定的目标;③组织是一个权力与责任的系统;④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行政主体的特征: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②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③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S:
16、试述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基本依据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因此由行政机关举证证明其所作出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符合公平合理原则;2)依据法治原则,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因此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后,行政机关应有责任证明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的;3)被告行政机关的举证能力比原告强,被告因具备技术、人员等方面条件,举证较为容易;4)与原告相比,被告行政机关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等有更充分的了解,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原告并不完全清楚被告所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因。
17、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成立生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应当符合的条件。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所谓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1.行政机关合法:指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人员合法:行政行为总是通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方有效。3.委托合法: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基于实施行政活动的需要,依法委托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公民个人代表行政机关实施某种行政活动。委任的合法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2)接受委托者必须具备从事行政活动的能力;(3)被委托者必须在委托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权限合法,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行政职权的限制表现在几个方面:行政事项管辖权的限制、行政地域管理权的限制、时间管辖权的限制、手段上的限制、程度上的限制、条件上的限制、委托权限的限制。
(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这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包括几项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法定幅度、范围;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适当;行政行为必须公正、合理。(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程序是行政行为的基本要素,因为任何行政行为的实施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脱离行政程序而存在的行政行为。有两项具体要求:其一,必须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其二,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18、试述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19、试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涵义:两原则概念及基本要求)。
答: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政合法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具体要求: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
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救这种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20、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一旦成立即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枸束力、和执行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具有了实质上的合法性。只有当行政行为具备合法要件后,才能是合法的,从而获得肯定性评价。一般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⑪ 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若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围,则其行为不合法。
⑫ 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①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②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③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⑬ 程序合法。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 等。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①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正、效率等原则以及为确保上述原则的实施而确立的情报公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如行政处罚的先调查后取证裁决的顺序不得颠倒,否则即构成违法。
21、试论行政立法的原则。
答: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是效率原则。
⑪ 民主原则。民主原则在造型立法程序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是公民的参与制度。其基本内容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行政相对方的意见。
主要通过下列制度实现:①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②咨询制度。它是指公民就有关自己权益的问题请求行政机关给予说明和答复的制度;③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听取公众意见的制度;
⑫ 效率原则。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基本人权和公平行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规范。
效率原则一般是通过学习如下制度加以实现的:①时效制度。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作为,等法定期限届满后即产生相应的不利的法律后果;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届满后就丧失权利或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②代理制度。这是指在听证、协商等程序中,行政机关或行政相对人不能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时,依法由他人代替的制度。
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立法程序中所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首先,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民主机制的作用。现代程序的基本特征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个人参加决定过程,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
22、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
答: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的比较严厉的行政措施,关系到行政相对方切身的权利义务,因此,必须遵循特别的原则才能进行。
⑪ 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制执行和说服教育,都是实现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贯彻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行政权的实现,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⑫ 依法强制执行的原则。依法强制执行原则是行政强制执行中贯彻始终的最基本的原则。①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且必须要由有权机关予以执行;②行政强制执行的措施必须合法,即有执行权的机关只能采取法律明确规定的具体的执行措施;③行政强制执行必须依据法定的程序;④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事后的补救措施,对违法的强制执行应有救济手段;
⑬ 强制执行适当的原则。这项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时应该做到客观、适度、符合理性。①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要合理;②行政强制执行的手段要得当,其程度应从轻到重;
⑭ 目的实现原则。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明确的一旦目的达到,即相对方抗旱地完全地履行了义务,强制措施即应停止。
23、试论行政复议的原则。
答:行政复议的原则是指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对行政复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具体包括:
①通八达合法原则。在行政复议活动中遵循合法原由,就是要求参加行政复议的主体双方合法、复议机关合法,复议程序合法。复议机关处理复议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顾问为准绳。
② 公正原则。复议机关解决行政争议,应当将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与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③ 公开原则。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公开原则不仅体现为行政复议决定公开,还要求行政复议的过程公开,允许当事人参与。
④ 及时原则。要设计行政复议程序时不仅要考虑行政效率,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出要考虑行政效率,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⑤ 便民原则。行政复议是公民权利的一项救济措施,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是否便民,是否能够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X:
24、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须举例说明)
答: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提起行政诉讼必须符合:①提出诉讼请求的管理相对方必须是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②被诉的对象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③必须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行政管理相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争议案件;④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目录):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2、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3、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4、论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与差异。
5、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
6、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7、论行政处罚的原则。
8、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9、论述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10、论述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11、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2、论述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作用
13、论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14、如何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须举例说明)
15、如何确定一个组织能否能成为行政主体?
16、试述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基本依据
17、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18、试述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
19、试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涵义:两原则概念及基本要求)。
20、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21、试论行政立法的原则。
22、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
23、试论行政复议的原则。
24、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须举例说明)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题(目录):
1、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2、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3、变更和解除行政合同的法律后果会怎样?
4、第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所作出的判决有哪些种类?
5、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6、法院不能采用的证据有哪些?
7、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
8、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9、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10、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1、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下列特点:
12、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13、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4、简述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
15、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16、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17、简述在行政诉讼中诉讼阻却有几种情形。
18、简述行政授权的特征。
19、简述在我国行政处罚的分类。20、简述行政案件的执行根据。
21、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22、简述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征。
23、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分为几个阶段?
24、哪些情况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5、确立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原则的意义何在?
26、确定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原则的意义何在?
27、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28、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2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实体法依据有哪些?
30、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
31、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
32、什么是行政救济?
33、什么是即时强制?
34、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35、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6、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37、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
3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
39、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
40、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41、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2、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
43、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44、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
45、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
46、行政法制监督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47、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48、行政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49、行政立法的程序是什么? 50、行政许可的特征是什么?
51、行政许可有哪些作用?
52、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3、行政强制预防、行政强制制止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
54、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是什么?
55、行政指导的特征是什么?
56、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的区别是什么?
57、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58、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9、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相同点是什么?60、行政违法有什么特征?
6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62、行政救济的特征是什么?
63、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64、行政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65、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66、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什么?
67、行政诉讼法对管辖权的规定考虑了哪些因素?
68、行政诉讼的被告有哪些特征?
69、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是什么?70、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71、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有哪些内容?72、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
73、行政许可的特点是什么?
74、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75、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第三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 论述题
四、论述题:
论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一)行政复议应当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它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合法原则。即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严格地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管理相对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作出不同的复议决定。2.及时原则。即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应该受理的复议申请,及时作出复议决定,并对复议当事人不服复议裁决的情况及时予以处理。3.准确原则。即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应当准确地查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真相和对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侵犯情况,对事实作出准确的定性,并准确地适用相应的法律。
4、便民原则,即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尽可能地为申请人提供便利条件,使其在尽量节省费用、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充分地行使复议申请权。
(二)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的原则。该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要求:1.行政复议权只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专门享有。2.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行政复议权。3.行政复议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三)一级复议的原则。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以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复议决定书下达后行政相对方不得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四)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既要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又要对它的适当性进行审查,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从而达到监督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目的。
(五)不适用调解原则。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不能让行政争议双方自行解决,也不能在争议双方之间进行调解。
(六)书面复议原则。即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只对复议案件的书面材料进行审理,从而简化程序。在某些情况下,复议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审理复议案件。
论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行政管理实践,行政处罚的原则为:
第一,处罚法定原则。它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是指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该原则的内容包含:(1)实施处罚的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政主体。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即实施处罚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3)行政处罚的程序须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行政处罚不仅是制裁行政违法行为的手段,而且也是教育人们遵守法律的一种方式。教育必须以处罚为后盾,不能以教育代替处罚,对违法行为人给予处罚的同时予以鞭策教育,二者不可偏废,从而达到制止、预防违法的目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三,公正、公开原则。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的必要补充,是指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不仅要求形式合法,在自由裁量的法定幅度内实施,而且要求内容合法、适当。公开就是处罚程序要公开,要有相对方的参与和了解。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必须做到:(1)实施处罚的动机符合行政目的;(2)处罚决定要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处罚的轻重程度应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4)行政处罚行为还必须合乎理性,不能违背社会公德。
第四,处罚救济原则。处罚救济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保证相对方取得救济途径,否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它是保证行政处罚合法、公正适用的事后补救措施。广义的行政救济除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外,还包括请求行政机关改正错误、声明异议、陈述和申辩、要求听证以及申诉等。
第五,一事不再罚原则。一事不再罚是指对违法者的某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处罚。正确理解本原则应注意:(1)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若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除罚款外,可以给予两次非同类的处罚。(2)对同一违法行为,若法律、法规规定可并处的,作出并处决定时,则不违背该原则。(3)违法行为严重,已构成犯罪的,依法应追究其刑新责任的同时,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当然适用。
第六,过罚相当原则。过罚相当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适用行政处罚时所科处的罚种、幅度要与违法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相适应,不能轻过重罚,亦不能重过轻罚。该原则要求在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答: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部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
①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息息相关,影响大,行政法的地位极为显著。
②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重要的实施法。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而行政法则是宪法的延伸和具体化。没有行政法,宪法的原则便无法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实施。
③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传统上,刑事、民事问题由刑法、民法调整,由司法机关管辖。但本世纪以来,行政仲裁、行政调解等活动激烈增加,行政法越来越多地“插手”国家刑事、民事问题。
1、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效力变动。
行政行为的效力指行政行为作出后对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或者强制力。(1分)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2分)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废止、转换和治愈都是行政行为效力变动的具体表现。(2分)无效指行政行为因重大或者明显违法而不产生法律效力(2分);撤销指行政行为已生效,但因实体或者程序违法而被有权机关否定(2分);变更指行政行为已生效,但因法定情形(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法律法规变化、行政环境变化)而被有权机关部分调整(2分);废止指行政行为已生效,但因法定情形(法律法规或者行政环境的变化)而被有权机关宣布取消。(2分)
2、试论行政法基本原则。
答:根据我国行政法学通说,行政法基本原则一般包括:
1、依法行政原则(三个子原则);
2、比例原则;
3、平等原则;
4、正当程序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区别 答题:(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而且仅仅是行政机关,主体单一;而监督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主体呈现出多样性;(2)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对象只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而行政监督的监督对象不仅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而且还包括部分非国家机关。(3)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程序不同。前者是立案、调查、结论、处分等,后者则是听取汇报、评议、视察、质询、批评、审判等。(4)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权力依据不同。前者是行政权,后者则是立法权、监督权、审判权、检查权、公民的申诉控告权等。(5)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属性不同,前者纯系一种行政行为,后者是行政行为之外的行为,正是由于这种区别,使二者产生了上面主体、对象、程序、依据等方面的差别。
2、试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题: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重要活动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均要合法;(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
3、试述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 答题:(1)行政指导是单方行为,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2)行政指导是事实行为,行政合同是法律行为;(3)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强制力,行政合同具有法律强制力。
4、试述行政法的特点 答题:(1)没有完整、统一法典;(2)表现形式多样;(3)行政法规范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易变性(5)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共存。5、2009年1月,Y省人民政府颁布的《Y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公开他人信息资料,不得攻击他人系统,网吧实行实名登记”并且详细规定了有关罚则,有人认为该条例有关内容违法。
问题:该条例属于何种类别的行政行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何实现对其监督?
答:该条例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里的行政立法。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又下几个方面: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6、试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具体要求。(1)、概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2)、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
(3)、具体要求:第一,任何行政机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够存在;第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第三,任何时行政职权的授予与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3 1.试述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答:(1)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2)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第一: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第二: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不当。第三: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第四: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第四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05论述题
第一、试论述行政基本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1.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是产生其他具体规则和原则的规范;行政法的具体规则和原则以行政法基本原则为指导,反映和体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能违反行政法基本原则或与之相抵触。
2.行政法进行原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的规范;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精神贯穿于行政法的具体规范中,该精神浸透着相应的基本价值观念。3.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遍性规范,它对行政关系进行整体的宏观调整、规则; 1)行政法执法者在使用行政具体规范调整特定行政关系时,必须受行政法基本原则指导; 2)必须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具体规范所确立的具体行为结合起来,行政法通过这种法意与法则的适用结合法的整体功能和目标得以实现。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指导、调整整个行政法行为,而且指导和调整行政法的整个立法行为; 1)行政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都要体现和贯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行政法基本原则对立法的指导和调整是其在执法中得以实现的保证;
3)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和规章,都需受行政法基本原则和指导; 5.行政法基本原则不仅对行政法的立法、执法起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场合也直接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这也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行政法基本原则一般不直接调整和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
2)但是,在某些缺少行政法具体规则的调整的情况下,或者法律给行政主体或行政争议处理机关留下较广泛的自由裁量余地时,行政行为的实施或行政争议的处理就要直接受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拘束,即直接根据行政法基本原则作出相应行为和裁决相应争议。第二、试论述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行政处罚的涵义:是行政法律规范得以遵守,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得以维护的重要且必要的手段;行政处罚是典型的侵益性行政行为,潜在着侵害人们合法权益的危险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行政处罚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因素,法律必须为行政处罚确立一系列制约机制和原则。2.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处罚法定的原则;行政处罚是典型的侵益行为,其实施必然导致对特定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或权益的限制或剥夺;因此,行政处罚行为自始至终都应该严格贯彻处罚法定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A:处罚设定权法定;B:被处罚行为法定;
C: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D: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2)处罚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罚公正的原则,亦称合理处罚的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的必要补充;这一原则要求,行政处罚必须公平、公正,没有偏私,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4)保障相对****利的原则;保障相对****利的原则实质上是由保障相对人陈述权、申辩权的原则和无救济便无处罚的原则构成的。5)职能分离的原则;
A: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相分离;
B: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人员和行政处罚的决定人员相分离; C: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相分离;
D:行政处罚如举行听证,由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以某种义务的履行为目的;所以,一次处罚即达到目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包括三层意思:
A: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B: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予以人身自由的处罚;
C: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第三、试论述行政行为的无效。
1.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根据以下行为的情形,行政相对人可视之为无效行政行为,有权国家机关可确认和宣布该行为无效:
1)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2)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
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1)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拘束,不履行该行为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
2)可撤销的行为只是在撤销之后失去法律效力,在此之前仍然对相对人有拘束力,相对人如在此前不履行相应行为为之确定的义务,仍要承担法律责任;
3)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行政机关、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权力机关、人民法院)宣布该行为无效,行政相对人要求撤销行政行为通常只能在法定期限内通过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提出请求。
4)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行政行为无效,因为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和确定力;
5)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从行政相对人处获取的一切(如罚没款物等)均应返换相对人;行政主体对因此给善意的相对人造成的损害应予以赔偿,一般来说,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无效行政行为改变的状态应尽可能恢复到行为以前状态; 第四、试论述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及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
1.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立包括行政赔偿制度在内的国家赔偿制度,是落实宪法原则,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改进行政机关工作,提高执行水平的需要,也是发展民主政治,加强****保障机制的重要步骤。2.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具有以下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1)建立行政赔偿制度是落实宪法的需要;
2)建立行政赔偿制度有利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建立行政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3.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赔偿是法律规定的;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2)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3)国家负责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4)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 第五、试论述行政诉讼基本原则。
1.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指由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对行政诉讼活动整个过程或者主要过程具有规范作用的,调整行政诉讼行为的基本准则。2.理解这一概念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行政诉讼基本原则: 1)是由行政诉讼法予以规定的; 2)是调整行政诉讼行为的基本准则;
3)是对行政诉讼活动整个过程或者主要过程具有规范作用; 3.行政诉讼与民事、刑事诉讼共有的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2)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3)辩论原则《行政诉讼法》第9条规定;
4)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行政诉讼法》第7条规定; 5)检察监督原则《行政诉讼法》第10条和第64条进行明确规定; 6)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 7)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予以规定; 4.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1)法院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 2)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第六、简述国家赔偿法采用违法归责原则的原因。
1.国家赔偿法之所以采用违法规责原则:是因为违法原则与其他原则相比有诸多优点,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原则及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也协调一致,便于操作,也有利于保护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比较符合国家赔偿的特点。2.其原因主要有:
1)违法原则是较为单一的归责原则,简单明了,与违法及过错原则相比,便于实践操作; 2)违法原则是客观归责原则,避免了过错原则在主观认定方面的困难,便于受害人取得国家赔偿;
3)违法原则以执行职务违法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排除了对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的可能性,有效地区分了国家赔偿责任与国家补偿责任;
4)违法原则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合法与否作为是否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标准,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原则强调的职权法定、依程序行政等要求相一致,与行政诉讼法确定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也比较相符。第七、试论述共同诉讼的成立条件。1.各个诉讼均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 2.当事人双方至少有一方为两人以上;
3.各个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同一类具体行政行为;
4.须有相互独立的诉讼存在,共同诉讼是诉讼合并,独立的诉讼的存在是诉讼合并的前提; 第八、试论述行政诉讼法对行政附带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的主要要求。
1.负责处理行政案件的同一审判组织,对行政和民事两类争议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分别审理,并且作出两个不同的判决或者裁定。
2.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行政案件,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通过行政诉讼的起诉受理程序被人民法院受理并且尚未作出判决审理完毕;
3.与受理的行政案件相关联的民事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在审理相关行政案件时对民事争议一并审理的请求;该当事人既可以是行政案件中的原告,也可以是原告以外的其他民事争议当事人。
第九、试论述国家公务员辞职权的限制。
1.公务员提出辞职申请后,3个月的审批期限内,不得擅自离职; 2.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岗位上任职的公务员,不得辞职;
3.公务员辞职后,2年内到与原机关有隶属关系的企业或者营利性事业单位任职,须经原行政机关批准。
4.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公务员3至5年内的最低服务年限,公务员未满规定和最低服务年限,不得辞职;
5.公务员辞职违反上述限制规定,行政机关可给予其开除处分; 第十、试论述证据保全的条件和程序。
1.人民法院采取对诉讼证据的保全措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证据可能灭失;对这类证据如果不及时收集、固定和保存,以后将不复存在或不能起证据作用;
2)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如果对目前持有的证据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以后将难以取得同类的证据;
2.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证据保全的两种程序:
1)诉讼参加人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申请书应写明保全对象、理由、时间、地点和申请人的姓名、身份;申请人范围仅限于诉讼参加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后作出准予或不准予保全的裁定;诉讼参加人对人民法院不批准保全的裁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不得上诉。
2)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发现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而且这些证据对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十分重要,应当依职权主动对这些证据采取保全措施。
第十一、试论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行为程序合法:
1)行为符合法定方式;2)行为符合法定步骤;3)行为符合法定时限; 2.行为内容合法:
1)行政行为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2)行为目的合乎立法目的; 2)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3.行为主体合法: 1)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 2)行为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
3)应通过一定会议作出的行为通过了相应会议的讨论,并且相应会议有法定人数出席、相应决定有法定票数通过。
第五篇:西南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及答案
(908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思考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法的法源说法正确的有()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婚姻法》是行政法的法源之一 C、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一般仅限于成文法
D、行政法规和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2、下列何项人员属于公务员()A、县委书记 B、县长 C、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D、县政府清洁工
3、、行政处罚法规定接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职权的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受委托组织是依法成立的事业组织
B、受委托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任务的工作人员
C、受委托组织履行受委托职能需要进行检查或技术鉴定的,其应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鉴定
D、受委托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4、下列活动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
A、公安局给所属干警纪律处分 B、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 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D、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
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C、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D、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有()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行政审判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8、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A、制定规章的行为 B、国务院总理视察某企业的行为 C、行政机关的乱罚款行为 D、某公司根据收费许可证实施的收费行为
9、王某因殴打刘某被某县公安局拘留5日,因不服拘留决定而申请复议。本案中的行政法律关系有()A、王某与刘某之间的关系 B、王某与县公安局之间的关系 C、刘某与县公安局之间的关系 D、王某与复议机关之间的关系
10、某税务局关于某企业的免税决定,对下列何项具有拘束力()A、该税务局 B、上级税务机关 C、该企业 D、其他企业
1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有()A、行为主体合法 B、行为权限合法 C、行为内容合法 D、行为形式合法
12、下列何项应被认定为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A、公安人员在询问中侮辱被询问人的 B、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扣押人质解决纠纷的
C、某税务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内着装来到所辖的饭店大吃大喝并殴人致伤的 D、警察休假期间与邻居发生纠纷殴人致伤的
13、下列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有()A、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B、某自治州人民政府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4、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B、《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发布)C、《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令发布)D、《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
15、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A.某长江大桥桥头有一块牌子,上写“6:00—21:00,非机动车辆不得上桥”,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B.某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人力三轮车上长江大桥的人员处以50元的罚款 C.某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应报本局签证 D.某劳动局对辖区内某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予以签证
16、有关行政立法说法正确的有()A、行政立法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B、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无法对行政立法行为进行监督
C、行政立法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动态方面是指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静态方面是指行政立法最终表现为行政法规和规章
D、行政立法行为因其具有准立法性,所以在行为程序和生效要件方面和一般行政行为有所不同
17、下列何项行为应属无效()A、某县政府作出一行政处罚决定,并规定不得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B、税务机关对学校卫生进行检查并处理违反卫生法规定的行为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相对人暴力威胁下所作出的批准行为 D、已完成原定任务的行政行为
18、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A、甲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到乙地抓人、扣物
B、为泄私愤,工商管理人员吊销个体户执照的行为 C、某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修缮自家房屋时毁坏他人财物 D、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检查卫生时顺手抄走饭店老板的戒指
19、某人在沿海地区购得一走私轿车,被甲市工商局罚款后放行,但在途径乙县时,又受到乙县工商局的罚款处罚。乙县工商局的处罚违反了()A、一事不再罚原则 B、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C、处罚法定原则 D、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20、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A、违法事实确凿 B、有法定依据
C、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罚款 D、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21、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B、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产 C、划拨冻结的存款 D、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2、下列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有()A、行政主体根据测绘法树立测绘标志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 . C、天气预报
D、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信息
23、下列属于行政给付的有()A、退伍军人安置费 B、自然灾害救济金 C、牺牲、病故人员抚恤金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财产罚的有()A、罚款 B、没收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营业执照
2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A、违法事实确凿 B、有法定依据
C、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罚款 D、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26、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B、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C、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不同一性质的行政处罚 D、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当分离
27、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适用听证程序的有()A、行政拘留 B、吊销个体户营业执照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责令停产停业
28、行政程序法的作用是()A、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B、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C、提高行政效率 D、裁决行政纠纷
29、行政行为具备下列情形,属于滥用职权的是()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以权谋私 D、不履行法定职责 30、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裁决()A、某劳动局责令用工单位向在劳动事故中受伤的职工支付医疗费的决定 B、某公安交通大队调解甲乙之间的交通事故而达成的调解协议 C、某工商局责令甲停止侵害乙已注册商标的裁决 D、某行政公署确认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的决定
31、有关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说法正确的有()
A、都是强制性行政行为 B、都是行政事实行为 C、都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D、都是行政职权行为
32、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性质是()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监督 D、行政指导
33、《行政处罚法》中体现处罚公开原则的制度有()A、表明身份制度 B、裁执分离制度 C、听证制度 D、听取意见制度
34、行政监督的对象是()A、国家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相对人 D、行政受托人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裁决()A、某劳动局责令用工单位向在劳动事故中受伤的职工支付医疗费的决定 B、某公安交通大队调解甲乙之间的交通事故而达成的调解协议 C、某工商局责令甲停止侵害乙已注册商标的裁决 D、某行政公署确认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的决定
36、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37、某单位逾期拒绝拆除其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某工程队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属于()A、直接强制 B、执行罚 C、代执行(代履行)D、行政罚
38、与民事合同相比,最能体现行政合同特征的是()A、当事人是双方或多方
B、合同成立以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合同的目的是便于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实现特定行政目标 D、合同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39、某甲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当他被执法车辆撞伤后,赔偿请求人应该是()A、甲的父母 B、甲的配偶 C、甲的近亲属 D、甲某本人 40、对以下权利侵犯后的损害赔偿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是()A、财产权 B、生命健康权 C、政治权利 D、人身自由权
41、某公民和妻子一起开车肇事,为保护妻子,该公民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虚假陈述。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前一行为科以10日拘留,对后一行为科以6日拘留。如果后来经有关部门认定为此两项处罚均为违法,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实际影响该公民赔偿损失的天数为()A、10日 B、6日 C、4日 D、16日
42、某人被区公安分局拘留5日,该公民不服处罚复议至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作出了改处15日拘留的处罚复议决定。如果该公民认为行政行为违法,并以市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那么市公安局应对下列何项承担赔偿义务()A、5日的拘留 B、10日的拘留 C、15日的拘留 D、20日的拘留
43、某县公安局协助某乡政府征收农业提留,并对该乡拒不交纳提留的20户农民处以总额为30000元的罚款。处罚决定是以该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三家名义联合作出的。如果农户要求国家赔偿,则应由()A、该县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B、该乡人民政府为赔偿义务机关
C、该县公安局和乡人民政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D、该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44、乡人民政府根据公安机关的委托所作的治安处罚,如果发生错误,相对人应向下列何机关请求赔偿()
A、乡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
C、委托的公安机关 D、委托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45、某甲为一饭店经理,月工资6500元,奖金2000元,某公安局干警在职务行为中误将其致伤,花费医疗费2100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职工日平均工资为7元人民币。某甲因伤未上班共30天。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应赔偿某甲()A、所花费医疗费2100元 B、当月工资6500元 C、当月奖金2000元 D、所减少收入210元
46、某县农民张某经所在村村委会和所在乡乡政府批准,在其责任田内建住宅一栋。县土地局发现后,责令拆除该违章建筑,退还土地。对张某因此所造成的损害应由()A、乡政府负行政赔偿责任 B、县土地局负行政赔偿责任
C、村委会和乡政府负共同的行政赔偿责任 D、村委会、乡政府和县土地局负共同的赔偿责任
47、关于行政赔偿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行政赔偿采用慰抚性标准
B、对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的程序,我国实行的是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的原则 C、不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害目前尚不属于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 D、行政赔偿是行政救济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8、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通过下列何项途径获得救济()A、行政复议 B、行政申诉 C、行政诉讼 D、行政裁决
49、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是()A、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 B、撤销行政机关
C、撤销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D、继续行使其职权的上一级机关 50、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对下述文件一并提出审查请求的有()A、1999年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B、某自治州政府发布的发展本地民族经济的规定 C、国务院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
D、某县工商局发布的在春节期间加强对农贸市场管理的决定
5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的是()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52、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八里庄派出所因周某赌博,对其处以20元的罚款。周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为()A、八里庄派出所 B、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 C、北京市公安局 D、海淀区人民政府
53、下列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A、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C、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行政复议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D、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5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应该向两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B、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转送
C、如果两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D、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裁决,行政机关的裁决是终局决定
55、公民甲因殴打公民乙而受某县公安局处罚,但甲不服该处罚决定并向地区公安局申请复议,地区公安局受理了此案。该行政复议中的参加人是()A.地区公安局 B.公民甲 C.公民乙 D.县公安局
56、某市发布一个规范性文件,规定以投标的方式,将某块商业用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出资的企业,以出资额的高低,决定中标者。甲企业和乙企业均出资投标,甲企业和乙企业的其他条件相同,但甲企业的出资额大大高于乙企业,但该市政府仍决定由乙企业开发这块商业用地。对此甲企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为:()A、侵犯相邻权 B、侵犯公平竞争权 C、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D、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57、对管辖权异议说法正确的有()A、当事人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B、管辖异议成立的,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C、异议不成立的,应裁定驳回 D、对裁定驳回不服的,可以上诉
58、某公民经规划局批准而建房一座,但水利局认为该房妨碍防洪,是违章建筑,决定拆除。甲不服该拆除决定,以水利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则规划局()A、应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B、应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C、应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不能参加诉讼
59、某房地产公司不服市人民政府作出的确认某一土地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向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省人民政府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该房地产公司仍不服,并且拒不履行复议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房地产公司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B、应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应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 D、应由市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0、下列各项中,人民法院可以作变更判决的是()A、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 B、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错误 C、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61、在司法审查中,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有()A、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 B、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 C、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 D、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
6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且具有可执行内容 B、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C、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D、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6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的排除范围有()A、国家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合同行为
6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A、撤销 B变更 C、废止 D不予适用 65、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行政审判庭 B、合议庭 C、独任法官 D、审判委员会 66、下列事项中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有()A、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C、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D、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67、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形包括()A、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
B、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且对定性产生影响的 C、撤销、部分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的 D、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的
68、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有()A、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B、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
C、国家、安全等国家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69、某市公安局人员张某逛商店时,因退换商品问题与售货员发生争执,进而将售货员殴打致伤,造成很坏的影响。为此,市公安局对张某处以5日拘留,并作出开除其公职的决定。张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第一,撤销对他的拘留决定;第二,撤销对他开除公职的决定,则人民法院()A、应全部予以受理 B、只应对第一项请求予以受理 C、只应对第二项请求予以受理 D、对第二项请求不应予以受理
70、某省工商局决定吊销某企业营业执照,该企业不服,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仍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国家工商局经复议改变省工商局的决定,则有下列何项人民法院管辖()A、该省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该省工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C、国家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国家工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二、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就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行政拘留是我国最重要的行政处罚()
2、我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律应先经行政机关复议()
3、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因此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对等的()
4、行政诉讼期间,采取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调解()
6、行政规章也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之一()
7、我国法律规定,行政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
8、行政赔偿请求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9、政府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含义是相同的()
10、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既不能作为原告,也不能作为第三人()
11、某行政主体于5月2日对公民甲作出罚款500元的决定,并要求甲于5月17日前交清罚款但甲因故于5月 20日才收到罚款决定书。该罚款决定对甲的生效时间应为5月17日。()
12、某省公安厅在请示公安部同意后,错误冻结某企业银行账号而引起行政赔偿。这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公安部()
13、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行政规章只能作为“参照”而不能作为审理依据。()
14、公民甲穿上警服,冒充公安局民警,以其名义“抓赌”,打伤赌博嫌疑犯四人。市公安局应对四嫌疑犯承担赔偿责任,再向公民甲追偿。()
15、某市人民政府发布规定:“本市机动车辆单日单号、双日双号通过长江大桥。”改市人民政府发布规定的行为属抽象行政行为()
16、某环保局任意改变其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中所确定的排污量,从行政法学上说,该环保局违反了行政行为公定力原理。()
17、某书店贴出“偷一罚十”的告示,并对偷书10元的某顾客罚款100元的行为是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
18、某乡人民政府以《工作简报》形式通报对149名农民违反计划生育的行政处罚,由于乡政府以《工作简报》的方式“通报”决定的,因而没有必要送达被处罚人。乡政府的行政行为属于形式性行政违法()
19、经授权的某大学考虑到张某多年未评上教授,因而在本的教授职称评定中予以批准。这种职称评定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
20、某税务局对买卖股票逃避征税的本局工作人员甲,作出了罚款的决定。该罚款决定是一种行政处分。()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2、简述我国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
3、简述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4、简述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
5、简述行政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6、简述行政公正原则主要内容。
7、简述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8、某市居民甲到某县出差被某县公安局错误拘留。甲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受理此案吗?为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论行政诉讼中不可诉行为的界定
2、论行政处罚的原则。
3、试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五、案例分析题 1、1998年6月9日,陈某与何某未办理渔业生产捕捞许可证,一起驾船在禁渔区进行捕捞活动,被县渔政管理部门查扣。县渔政管理部门依据省人大《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简称办法)的规定,对陈某、何某作出了没收渔船及船上的渔网等渔具,并处罚款200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何某不服,以该处罚所依据的《办法》与《渔业法》的规定不一致,《渔业法》没有规定可以没收渔船为由,认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1)地方性行政法规是否有权增加新的处罚种类?(2)本案中县渔政部门应如何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2、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在一次临时联合稽查中,查获该市东区个体户包某从外地运回一批价值10万元的盗版光盘。市文化局和公安局便依法对这批光盘予以扣押,并以共同名义对包某作出2万元的罚款决定。次H A市东区工商局吊销了包某的营业执照,东区公安分局委托该区洼里派出所对包某予以10天行政拘留的处罚。包某不服上述行政处罚。问:(1)上述处罚决定,哪些需要经过听证程序而作出?为什么?(2)包某若申请行政复议,谁为复议机关?(3)包某若对行政拘留不服能否直接起诉?为什么?
3、某市规划局批准该市的税务机关在某居民小区旁建造了一栋高层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小区内30户居民的住宅无法采光,于是该30户居民将市规划局诉至人民法院。问:(1)规划局的行为该如何认定?(2)该30户居民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3)如果该30户居民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判决?
4、某市A区居民李某在BIX开办了达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电话和BP机。B区工商局接到举报,李某超范围经营电脑,经查明属实,遂作出了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并处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局作出了维持停业整顿1个月、变更罚款为1万元的复议决定。李某仍不服,打算起诉并要求行政赔偿。问题:(1)本案中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分别是谁?为什么?(2)何地何级法院对此案享有管辖权?为什么?(3)本案中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分别是谁?(4)原告能否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请求行政赔偿?(5)原告可以申请行政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5、某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组成联合执法队,检查市容。执法队发现个体户王某违法占用人行道摆摊,经劝阻仍不退出,便联合以三机关的名义对其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
问:(1)该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分别应当是谁?(3)王某可否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如果可以,哪个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向哪个机关提出?
6、某市某区工商局与该区消费者协会在对该区电器市场进行的联合检查中,认为个体户某甲销售的电器不符合质量标准,便共同署名对甲作出罚款4000元、没收所有电器的行政处罚决定。甲不服,决定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但他在区市工商局的途中不幸遇车祸死亡。甲父乙遂于第二天已该区工商局为被告,向该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被告的处罚决定;并同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要求赔偿因没收电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该区人民法 院审理该案,追加该区消费者协会为共同被告,同时驳回行政赔偿请求,要求乙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
问:⑪乙未经复议便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否合法?为什么?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⑫人民法院将消费者协会和工商局列为被告是否正确?为什么?若不正确,消费者协会在本案中的诉讼地位由应是怎样?
⑬人民法院要求乙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行政赔偿是否正确?为什么?
7、公民某甲因不服县工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有1名审判员和3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1名审判员和3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1名陪审员是县工商局工作人员。在审理过程中,县委领导曾几次要求听取了该案的审理情况,并要求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县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判决。人民法院按县委领导的意见作出了维持的判决。在判决书送达原告5日后,县人民检察院以该案审理的程序不合法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问:本案有哪些地方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8、外国人某甲因嫖宿暗娼被某市城区公安分局查获。区公安分局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甲罚款2000元,治安拘留6天。甲不服,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调查后认为原处罚过重,变更了原处罚决定,作出罚款1000元、治安拘留3天的复议决定。甲仍不服,便在接到复议决定的第3天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于第9日作出判决,认为此案属于涉外治安行政案件,理应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判决不予受理,并告知甲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甲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后,中级人民法院以区公安分局为被告,进行了审理。
问:本案中,哪些地方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为什么?
(908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法的法源说法正确的有(BCD)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婚姻法》是行政法的法源之一 C、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一般仅限于成文法
D、行政法规和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2、下列何项人员属于公务员(B)A、县委书记 B、县长 C、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D、县政府清洁工
3、、行政处罚法规定接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职权的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有(BCD)A、受委托组织是依法成立的事业组织
B、受委托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任务的工作人员
C、受委托组织履行受委托职能需要进行检查或技术鉴定的,其应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 10 术检查或者鉴定
D、受委托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4、下列活动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ACD)
A、公安局给所属干警纪律处分 B、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 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D、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
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说法正确的是(C)A、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C、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D、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有(ABC)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行政审判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A)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8、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A)A、制定规章的行为 B、国务院总理视察某企业的行为 C、行政机关的乱罚款行为 D、某公司根据收费许可证实施的收费行为
9、王某因殴打刘某被某县公安局拘留5日,因不服拘留决定而申请复议。本案中的行政法律关系有(BCD)A、王某与刘某之间的关系 B、王某与县公安局之间的关系 C、刘某与县公安局之间的关系 D、王某与复议机关之间的关系
10、某税务局关于某企业的免税决定,对下列何项具有拘束力(ABC)A、该税务局 B、上级税务机关 C、该企业 D、其他企业
1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有(ABCD)A、行为主体合法 B、行为权限合法 C、行为内容合法 D、行为形式合法
12、下列何项应被认定为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AB)A、公安人员在询问中侮辱被询问人的 B、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扣押人质解决纠纷的
C、某税务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内着装来到所辖的饭店大吃大喝并殴人致伤的 D、警察休假期间与邻居发生纠纷殴人致伤的
13、下列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有(AC)A、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B、某自治州人民政府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4、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规(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B、《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发布)C、《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令发布)D、《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
15、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AC)A.某长江大桥桥头有一块牌子,上写“6:00—21:00,非机动车辆不得上桥”,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B.某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人力三轮车上长江大桥的人员处以50元的罚款 C.某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应报本局签证 D.某劳动局对辖区内某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予以签证
16、有关行政立法说法正确的有(CD)A、行政立法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B、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无法对行政立法行为进行监督
C、行政立法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动态方面是指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静态方面是指行政立法最终表现为行政法规和规章
D、行政立法行为因其具有准立法性,所以在行为程序和生效要件方面和一般行政行为有所不同
17、下列何项行为应属无效(ABC)A、某县政府作出一行政处罚决定,并规定不得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B、税务机关对学校卫生进行检查并处理违反卫生法规定的行为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相对人暴力威胁下所作出的批准行为 D、已完成原定任务的行政行为
18、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CD)A、甲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到乙地抓人、扣物
B、为泄私愤,工商管理人员吊销个体户执照的行为 C、某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修缮自家房屋时毁坏他人财物 D、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检查卫生时顺手抄走饭店老板的戒指
19、某人在沿海地区购得一走私轿车,被甲市工商局罚款后放行,但在途径乙县时,又受到乙县工商局的罚款处罚。乙县工商局的处罚违反了(A)A、一事不再罚原则 B、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C、处罚法定原则 D、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20、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ABD)A、违法事实确凿 B、有法定依据
C、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罚款 D、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21、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CD)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B、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产 C、划拨冻结的存款 D、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2、下列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有(ABCD)A、行政主体根据测绘法树立测绘标志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 . C、天气预报
D、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信息
23、下列属于行政给付的有(ABCD)A、退伍军人安置费 B、自然灾害救济金 C、牺牲、病故人员抚恤金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财产罚的有(AB)A、罚款 B、没收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营业执照
2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ABD)A、违法事实确凿 B、有法定依据
C、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罚款 D、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26、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A、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B、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C、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不同一性质的行政处罚 D、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当分离
27、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适用听证程序的有(BCD)A、行政拘留 B、吊销个体户营业执照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责令停产停业
28、行政程序法的作用是(ABC)A、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B、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C、提高行政效率 D、裁决行政纠纷
29、行政行为具备下列情形,属于滥用职权的是(C)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以权谋私 D、不履行法定职责 30、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裁决(CD)A、某劳动局责令用工单位向在劳动事故中受伤的职工支付医疗费的决定 B、某公安交通大队调解甲乙之间的交通事故而达成的调解协议 C、某工商局责令甲停止侵害乙已注册商标的裁决 D、某行政公署确认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的决定
31、有关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说法正确的有(D)
A、都是强制性行政行为 B、都是行政事实行为 C、都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D、都是行政职权行为
32、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性质是(B)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监督 D、行政指导
33、《行政处罚法》中体现处罚公开原则的制度有(ACD)A、表明身份制度 B、裁执分离制度 C、听证制度 D、听取意见制度
34、行政监督的对象是(C)A、国家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相对人 D、行政受托人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裁决(CD)A、某劳动局责令用工单位向在劳动事故中受伤的职工支付医疗费的决定 B、某公安交通大队调解甲乙之间的交通事故而达成的调解协议 C、某工商局责令甲停止侵害乙已注册商标的裁决 D、某行政公署确认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的决定
36、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D)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37、某单位逾期拒绝拆除其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某工程队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属于(C)A、直接强制 B、执行罚 C、代执行(代履行)D、行政罚
38、与民事合同相比,最能体现行政合同特征的是(C)A、当事人是双方或多方
B、合同成立以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合同的目的是便于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实现特定行政目标 D、合同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39、某甲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当他被执法车辆撞伤后,赔偿请求人应该是(D)A、甲的父母 B、甲的配偶 C、甲的近亲属 D、甲某本人 40、对以下权利侵犯后的损害赔偿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是(C)A、财产权 B、生命健康权 C、政治权利 D、人身自由权
41、某公民和妻子一起开车肇事,为保护妻子,该公民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虚假陈述。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前一行为科以10日拘留,对后一行为科以6日拘留。如果后来经有关部门认定为此两项处罚均为违法,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实际影响该公民赔偿损失的天数为(B)A、10日 B、6日 C、4日 D、16日
42、某人被区公安分局拘留5日,该公民不服处罚复议至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作出了改处15日拘留的处罚复议决定。如果该公民认为行政行为违法,并以市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那么市公安局应对下列何项承担赔偿义务(B)A、5日的拘留 B、10日的拘留 C、15日的拘留 D、20日的拘留
43、某县公安局协助某乡政府征收农业提留,并对该乡拒不交纳提留的20户农民处以总额为30000元的罚款。处罚决定是以该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三家名义联合作出的。如果农户要求国家赔偿,则应由(ABC)A、该县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B、该乡人民政府为赔偿义务机关
C、该县公安局和乡人民政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D、该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44、乡人民政府根据公安机关的委托所作的治安处罚,如果发生错误,相对人应向下列何机关请求赔偿(C)
A、乡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
C、委托的公安机关 D、委托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45、某甲为一饭店经理,月工资6500元,奖金2000元,某公安局干警在职务行为中误将其致伤,花费医疗费2100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职工日平均工资为7元人民币。某甲因伤未上班共30天。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应赔偿某甲(AD)A、所花费医疗费2100元 B、当月工资6500元 C、当月奖金2000元 D、所减少收入210元
46、某县农民张某经所在村村委会和所在乡乡政府批准,在其责任田内建住宅一栋。县土地局发现后,责令拆除该违章建筑,退还土地。对张某因此所造成的损害应由(A)A、乡政府负行政赔偿责任 B、县土地局负行政赔偿责任
C、村委会和乡政府负共同的行政赔偿责任 D、村委会、乡政府和县土地局负共同的赔偿责任
47、关于行政赔偿说法正确的有(ABCD)A、我国行政赔偿采用慰抚性标准
B、对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的程序,我国实行的是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的原则 C、不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害目前尚不属于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 D、行政赔偿是行政救济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8、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通过下列何项途径获得救济(B)A、行政复议 B、行政申诉 C、行政诉讼 D、行政裁决
49、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是(D)A、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 B、撤销行政机关
C、撤销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D、继续行使其职权的上一级机关 50、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对下述文件一并提出审查请求的有(BD)A、1999年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B、某自治州政府发布的发展本地民族经济的规定 C、国务院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
D、某县工商局发布的在春节期间加强对农贸市场管理的决定
5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的是(ABCD)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52、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八里庄派出所因周某赌博,对其处以20元的罚款。周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为(BD)
A、八里庄派出所 B、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 C、北京市公安局 D、海淀区人民政府
53、下列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ABCD)A、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C、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行政复议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D、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5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应该向两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B、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转送
C、如果两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D、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裁决,行政机关的裁决是终局决定
55、公民甲因殴打公民乙而受某县公安局处罚,但甲不服该处罚决定并向地区公安局申请复 议,地区公安局受理了此案。该行政复议中的参加人是(BCD)A.地区公安局 B.公民甲 C.公民乙 D.县公安局
56、某市发布一个规范性文件,规定以投标的方式,将某块商业用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出资的企业,以出资额的高低,决定中标者。甲企业和乙企业均出资投标,甲企业和乙企业的其他条件相同,但甲企业的出资额大大高于乙企业,但该市政府仍决定由乙企业开发这块商业用地。对此甲企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为:(B)A、侵犯相邻权 B、侵犯公平竞争权 C、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D、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57、对管辖权异议说法正确的有(ABCD)A、当事人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B、管辖异议成立的,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C、异议不成立的,应裁定驳回 D、对裁定驳回不服的,可以上诉
58、某公民经规划局批准而建房一座,但水利局认为该房妨碍防洪,是违章建筑,决定拆除。甲不服该拆除决定,以水利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则规划局(C)A、应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B、应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C、应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不能参加诉讼
59、某房地产公司不服市人民政府作出的确认某一土地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向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省人民政府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该房地产公司仍不服,并且拒不履行复议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D)A、房地产公司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B、应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应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 D、应由市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0、下列各项中,人民法院可以作变更判决的是(D)A、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 B、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错误 C、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61、在司法审查中,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有(ABCD)A、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 B、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 C、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 D、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
6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BCD)A、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且具有可执行内容 B、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C、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D、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6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的排除范围有(ABC)A、国家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合同行为
6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D)A、撤销 B变更 C、废止 D不予适用 65、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是(B)
A、行政审判庭 B、合议庭 C、独任法官 D、审判委员会 66、下列事项中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有(ABC)A、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C、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D、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67、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形包括(ABCD)A、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
B、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且对定性产生影响的 C、撤销、部分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的 D、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的
68、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有(ABC)A、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B、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
C、国家、安全等国家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69、某市公安局人员张某逛商店时,因退换商品问题与售货员发生争执,进而将售货员殴打致伤,造成很坏的影响。为此,市公安局对张某处以5日拘留,并作出开除其公职的决定。张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第一,撤销对他的拘留决定;第二,撤销对他开除公职的决定,则人民法院(BD)A、应全部予以受理 B、只应对第一项请求予以受理 C、只应对第二项请求予以受理 D、对第二项请求不应予以受理
70、某省工商局决定吊销某企业营业执照,该企业不服,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仍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国家工商局经复议改变省工商局的决定,则有下列何项人民法院管辖(BD)A、该省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该省工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C、国家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国家工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二、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就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行政拘留是我国最重要的行政处罚(√)
2、我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律应先经行政机关复议(×)
3、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因此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对等的(×)
4、行政诉讼期间,采取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调解(×)
6、行政规章也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之一(×)
7、我国法律规定,行政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
8、行政赔偿请求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9、政府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含义是相同的(×)
10、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既不能作为原告,也不能作为第三人(×)
11、某行政主体于5月2日对公民甲作出罚款500元的决定,并要求甲于5月17日前交清罚款但甲因故于5月 20日才收到罚款决定书。该罚款决定对甲的生效时间应为5月17日。(×)
12、某省公安厅在请示公安部同意后,错误冻结某企业银行账号而引起行政赔偿。这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公安部(×)
13、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行政规章只能作为“参照”而不能作为审理依据。(×)
14、公民甲穿上警服,冒充公安局民警,以其名义“抓赌”,打伤赌博嫌疑犯四人。市公安局应对四嫌疑犯承担赔偿责任,再向公民甲追偿。(×)
15、某市人民政府发布规定:“本市机动车辆单日单号、双日双号通过长江大桥。”改市人民政府发布规定的行为属抽象行政行为(√)
16、某环保局任意改变其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中所确定的排污量,从行政法学上说,该环保局违反了行政行为公定力原理。(×)
17、某书店贴出“偷一罚十”的告示,并对偷书10元的某顾客罚款100元的行为是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
18、某乡人民政府以《工作简报》形式通报对149名农民违反计划生育的行政处罚,由于乡政府以《工作简报》的方式“通报”决定的,因而没有必要送达被处罚人。乡政府的行政行为属于形式性行政违法(√)
19、经授权的某大学考虑到张某多年未评上教授,因而在本的教授职称评定中予以批准。这种职称评定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
20、某税务局对买卖股票逃避征税的本局工作人员甲,作出了罚款的决定。该罚款决定是一种行政处分。(×)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案: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成立生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应当符合的条件。各类行政行为共同应当符合的一般合法要件: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即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即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即不仅要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而且还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2、简述我国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
答案:(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3、简述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答案:(1)两者的引发原因不同,行政赔偿是违法行为引起的,而行政补偿是合法行为引起的。(2)两者的性质不同,行政赔偿是普通的违法行政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而行政补偿是例外的特定民事责任,并不具有对国家行政行为的责难。(3)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在适用范围、标准、方式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4、简述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
答案:行政立法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按照表现形式不同,行政立法的主体有:(1)行政法规制定主体:国务院;
(2)行政规章制定主体: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所在市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5、简述行政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答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行为的特征有:(1)行政行为的服务性;(2)行政行为的从属法律性;(3)行政行为的单方性;(4)行政行为的强制性;(5)行政行为的无偿性。
6、简述行政公正原则主要内容。
答案:行政公正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其具体要求有:(1)依法办事,不偏私;(2)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3)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4)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5)不单方接触;(6)不在事先未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况下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
7、简述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答案: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针对特定人和特定事所作的行政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有:
(1)针对的对象不同: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人或事,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的是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不同:抽象行政行为可以反复适用,并且主要是对将来的事发生法律效力;具体行政行为原则是只对特定的人或事有效,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对象或事件,并且主要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理。
(3)能否直接进入执行过程不同:抽象行政行为一般需要有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作为中介才能进入执行过程,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直接的执行力。
(4)救济途径不同: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而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一般可以通过复议或者诉讼的途径获得救济。
8、某市居民甲到某县出差被某县公安局错误拘留。甲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受理此案吗?为什么?
答案:不会,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又由于中级人民法院只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所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会受理此案。
四、论述题
1、试论行政诉讼中不可诉行为的界定
答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不可诉行为:
(1)国家行为。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判定一个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第一,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不是确定的。第二,适用效力是“一次性消费”还是反复适用。第三,能否直接进入执行过程。
(3)内部人事管理行为。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作为上下级的从属关系的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的权利义务的决定,包括奖惩、任免等,属于内部人事管理行为。区别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主要应以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的不同来划分,要看该行为所涉及的是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义务,还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如果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应当认定为内部行为。
(4)终局行政裁决行为。终局行政裁决行为是指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作出最终决定的行为,这里的法律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当事人对最终裁决不服,只能向作出最终裁决的机关或其上级机关申诉,而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拥有终局裁决权的机关并不对所有的事项都拥有终局裁决权,如果拥有终局裁决权的机关超出了终局裁决权的范围,所实施的行为应是可诉的。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符合授权的范围,也要符合刑事诉讼法授权的目的。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调解和仲裁行为虽然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不是行政主体的意志。(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重复处理行为没有给当事人设定新的权利义务,没有形成、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仍受原来行为的拘束,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
(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行政机关的活动作为一种权力的行使或多或少地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一定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还没有达到实际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地步,救济就没有必要。
2、论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处罚法定的原则。行政处罚是典型的侵益(剥夺)行为,其实施必然导致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权益的剥夺。因此,行政处罚行为自始至终都应该严格贯彻处罚法定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下述内容:①处罚设定权法定。②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o③被处罚行为法定。④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2)处罚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公正的原则,亦称合理处罚的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的补充。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4)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实质上是由保障相对人陈述权、申辩权的原则和无救济便无处罚的原则构成的。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违法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5)职能分离的原则。①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分离o②在较重大的行政处罚中,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人员和行政处罚的决定人员应分离。③作出行政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应分离。除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应告知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④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应有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以某种义务的履行为目的。所以一次处罚即可达到目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予以人身自由的处罚。第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 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处罚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3、试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答案:行政复议范围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请求重新审查的范围。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可申请复议的范围和不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1)可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①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不服,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②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如限制人身自由的扣留、对财产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等决定不服的。④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⑤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⑥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例如,行政机关乱摊派、乱收费、违法集资、违法征收财物等。⑧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的。⑨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法定职责的。⑩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⑩认为行政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⑩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也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是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是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2)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①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主体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②内部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其所属公务员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属内部行政行为,被处分或者被处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请复议,但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③居间行为。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仲裁等行为,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力取决于其自愿接受,因此,一方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五、案例分析题 1、1998年6月9日,陈某与何某未办理渔业生产捕捞许可证,一起驾船在禁渔区进行捕捞活动,被县渔政管理部门查扣。县渔政管理部门依据省人大《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简称办法)的规定,对陈某、何某作出了没收渔船及船上的渔网等渔具,并处罚款200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何某不服,以该处罚所依据的《办法》与《渔业法》的规定不一致,《渔业法》没有规定可以没收渔船为由,认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1)地方性行政法规是否有权增加新的处罚种类?(2)本案中县渔政部门应如何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答案:(1)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因此,地方性法规只能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予以具体化,不得作出超越性的规定或者增加新的处罚种类。(2)县渔政管理部门在本案中应适用《渔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不应适用《办法》。
2、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在一次临时联合稽查中,查获该市东区个体户包某从外地运回一批价值10万元的盗版光盘。市文化局和公安局便依法对这批光盘予以扣押,并以共同名义对包某作出2万元的罚款决定。次H A市东区工商局吊销了包某的营业执照,东区公安分局委 托该区洼里派出所对包某予以10天行政拘留的处罚。包某不服上述行政处罚。问:(1)上述处罚决定,哪些需要经过听证程序而作出?为什么?(2)包某若申请行政复议,谁为复议机关?(3)包某若对行政拘留不服能否直接起诉?为什么? 答案:(1)罚款2万元的决定和吊销包某营业执照的处罚应进行听证。《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2)对市文化局和公安局罚款2万元的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省人民政府为复议机关;对东区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的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市工商局为复议机关;对东区公安分局委托洼里派出所作出的行政拘留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市公安局为复议机关。(3)包某对行政拘留不服不能直接起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行政拘留不服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3、某市规划局批准该市的税务机关在某居民小区旁建造了一栋高层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小区内30户居民的住宅无法采光,于是该30户居民将市规划局诉至人民法院。问:(1)规划局的行为该如何认定?(2)该30户居民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3)如果该30户居民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判决? 答案:(1)市规划局的行为是违法的,因其作出批准行为时未考虑建房的间距问题,导致税务机关的办公楼建好后严重影响了其他居民的采光权。
(2)该30户居民有权对市规划局的批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该30户居民虽然不是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但其相邻权却受到了该行为的侵害,因此与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原告资格。
(3)法院应作出确认违法判决,并责令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对该30户居民所受到的损失予以补救。因为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理应撤销,但撤销将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法院应确认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同时判令作为被告的市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某市A区居民李某在BIX开办了达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电话和BP机。B区工商局接到举报,李某超范围经营电脑,经查明属实,遂作出了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并处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局作出了维持停业整顿1个月、变更罚款为1万元的复议决定。李某仍不服,打算起诉并要求行政赔偿。问题:(1)本案中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分别是谁?为什么?(2)何地何级法院对此案享有管辖权?为什么?(3)本案中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分别是谁?(4)原告能否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请求行政赔偿?(5)原告可以申请行政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答案:(1)本案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达隆公司,其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条件: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行政相对人。被告是市工商局,因为市工商局改变了B区工商局的处理结果,对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2)B区基层人民法院或市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除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以外的行政案件。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赔偿请求人是达隆公司,赔偿义务机关是B区工商局。(4)可以。
(5)可以请求赔偿的范围包括停业整顿期间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和罚款。
5、某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组成联合执法队,检查市容。执法队发现个体户王某违法占用人行道摆摊,经劝阻仍不退出,便联合以三机关的名义对其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
问:(1)该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分别应当是谁?(3)王某可否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如果可以,哪个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向哪个机关提出?
答案:(1)该处罚决定是不合法的。因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行政拘留的决定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法》也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因此,在本案中,对王某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只能由联合执法队中的公安机关作出,而不能以三机关的名义作出,否则就是不合法的。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联合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被申请人,这三个机关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即市人民政府为复议机关
(3)王某可以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共同行使职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0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6、某市某区工商局与该区消费者协会在对该区电器市场进行的联合检查中,认为个体户某甲销售的电器不符合质量标准,便共同署名对甲作出罚款4000元、没收所有电器的行政处罚决定。甲不服,决定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但他在区市工商局的途中不幸遇车祸死亡。甲父乙遂于第二天已该区工商局为被告,向该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被告的处罚决定;并同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要求赔偿因没收电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该区人民法院审理该案,追加该区消费者协会为共同被告,同时驳回行政赔偿请求,要求乙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
问:⑪乙未经复议便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否合法?为什么?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⑫人民法院将消费者协会和工商局列为被告是否正确?为什么?若不正确,消费者协会在本案中的诉讼地位由应是怎样?
⑬人民法院要求乙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行政赔偿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1)乙未经复议直接提起诉讼是合法的。因为只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才实行复议倒置原则。根据本案的情况,法律、法规并不要求应先就工商局的行政处罚申请复议,因此乙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乙具有原告资格。本案中,乙可作为原告起诉,同时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而乙是甲父,属于其近亲属,因此在甲死后,乙有权起诉,具有原告资格。(2)人民法院将消费者协会和工商局列为共同被告是不正确的。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和非行政主体以共同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以行政主体为被告,非行政主体不能做被告。本案中,消费者协会是非行政主体组织,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因此,人民法院将其和工商局列为共同被告是错误的。消费者协会在诉讼过程中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因为它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3)人民法院要求乙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行政赔偿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 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一并或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的,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而在本案中,原告是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而非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因此不必先由行政机关解决,人民法院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7、公民某甲因不服县工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有1名审判员和3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1名审判员和3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1名陪审员是县工商局工作人员。在审理过程中,县委领导曾几次要求听取了该案的审理情况,并要求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县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判决。人民法院按县委领导的意见作出了维持的判决。在判决书送达原告5日后,县人民检察院以该案审理的程序不合法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问:本案有哪些地方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答案:本案中存在违反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地方有:第一,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合法。合议庭应由3人或3人以上的审判员或者3人或3人以上的审判员和陪审员的单数人员组成,而本案中审判员和陪审员共4名,不是单数。第二,违背了回避原则。作为审判人员之一的县工商局工作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不能参加对本案的审判工作。第三,违反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县委领导层几次要求听汇报且提出维持原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要求,这是干涉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行为。第四,县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不合法。首先,县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在送达当事人15日届满而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时才发生法律效力。本案中,判决尚未生效,人民检察院不能对尚未生效的判决提起抗诉。其次,县人民检察院不能对县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8、外国人某甲因嫖宿暗娼被某市城区公安分局查获。区公安分局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甲罚款2000元,治安拘留6天。甲不服,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调查后认为原处罚过重,变更了原处罚决定,作出罚款1000元、治安拘留3天的复议决定。甲仍不服,便在接到复议决定的第3天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于第9日作出判决,认为此案属于涉外治安行政案件,理应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判决不予受理,并告知甲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甲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后,中级人民法院以区公安分局为被告,进行了审理。
问:本案中,哪些地方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为什么? 答案:本案违反《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判决是不正确的。因为判决是人民法院对行政争议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的实体判决;而对行政案件是否予以受理属于程序问题,只能用裁定,不能用判决。第二,区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的第9天才作出不予受理的“判决”,超越了法定的期限。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第三,区人民法院告知甲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是不合法的。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对裁定不予受理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第四,区人民法院认为此案属于涉外治安行政案件而应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也是错误的。因为依《行政诉讼法》级别管辖的规定,涉外案件并非一定要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五,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审理此案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本案是经过复议的案件,且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是复议机关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