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慧灵学习网:全国 2010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模版)
慧灵学习网:全国 2010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2.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B)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卿大夫的兴起
C.井田制的瓦解 D.诸侯霸主地位的确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C)
A.诸侯 B.宰相
C.皇帝 D.中枢官员
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D)
A.王国 B.侨郡县
C.安抚州 D.左郡县
5.隋文帝确定了三省的分工,其中作为“政本之地”的是(D)
A.中书省 B.门下省
C.政事堂 D.尚书省
6.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D)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7.明代宫中设置的与通政司职能相应的机构是(A)
A.翰林院 B.司礼监
C.文书房 D.制敕房
8.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B)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土司制度 D.旗民分治制度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的是(B)
A.工农民主政权 B.抗日民主政权
C.人民民主政权 D.社会主义政权
10.1906 年,正式下诏“预备立宪”的是(B)
A.慈禧太后 B.慈安太后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11.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A)
A.各省代表选出 B.国民普选产生
C.临时参议院选出 D.国民代表大会选出
12.在北洋各派军阀的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招牌的是(B)
A.张作霖和孙传芳 B.曹锟和吴佩孚
C.袁世凯和段祺瑞 D.段祺瑞和冯国璋
1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统一党政军领导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C.国家军事委员会 D.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14.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区为市、县以下自治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A)
A.区民大会 B.区公所
C.行政委员会 D.监察委员会
15.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D)
A.混合制 B.委员会制
C.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
16.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B)
A.组织建设上 B.决策问题上
C.选拔官员上 D.法规制定上
17.关于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机构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专员公署即是行政监察专员公署,不是一级政权组织
B.行政公署在法律上属于一级政权机关,而非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
C.在多数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助理机关
D.县县政府是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对上级政府和县参议会负责
18.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建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C)
A.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B.西藏自治区政府
C.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政府
19.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赋税改革的重点是(D)
A.废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 B.废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
C.承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 D.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
20.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A)
A.枢密院 B.兵部
C.军机处 D.都督府
21.1928 年 10 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确定的“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是(B)
A.国民政府委员会 B.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C.中央执行委员会 D.中央监察委员会
22.西周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其中之一是直接称周王为(B)
A.大王 B.天子
C.天帝 D.皇帝
23.唐玄宗时,被称“内相”且具有草诏权的是(A)
A.翰林学士 B.中书舍人
C.枢密使 D.尚书丞
24.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A)
A.枢密院 B.大林牙院
C.都统军司 D.夷离毕院
2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选任机关是(C)
A.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B.国民参政会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民参议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官员中属于中枢官员的有(ABC)
A.国尉 B.柱国
C.御史 D.郎中
E.廷尉
27.隋唐九寺中,与户部执掌相关的有(BE)
A.光禄寺 B.太府寺
C.鸿胪寺 D.大理寺
E.司农寺
28.根据 《 训政纲领 》 的规定,由国民党训练全国国民逐渐行使的政权有
(CDE)
A.考试 B.司法
C.罢免 D.创制
E.复决
29.属于抗战期间地方县以下“民意机关”的有(ADE)
A.乡(镇)代表会 B.区民大会
C.区民代表大会 D.保民大会
E.甲民大会
30.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ABCDE)
A.赏罚权 B.主祭权
C.册封权 D.军队统帅权
E.官吏任免权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三公宰相制
答: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宰相制使全国政务被一分为三,一相制为三
相制所取代。
32.行伍
答:行伍是指上卒通过积累军功而获得低级武职或勋位,然后再积功升迁为官的制度。隋唐时期
承袭北朝尚武风气,军功出身者的社会声誉并不低。
33.承宣布政使司
答:洪武九年(1376 年),明太祖改地方权力集中的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三司之一是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从二品)各一人为首,下设参政、参议协助处理政务。其下还有一系列直属机构,经历司掌文书事务,照磨所掌文卷勘理,理问所掌刑名。布政使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土与户口、征收赋税。
34.盛京改制
答:(1)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将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这样,盛京将军以奉天总督身份统辖旗、民文武,事权归一,改变了原来政出多门的状况。
(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录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从而削减了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这次盛京改制是东
北地区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换的开始。
35.行宪国大
答:1948 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总统府。新政府的行政体制有较
大的变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奴隶制时期行政管理的特色有哪些?
答:在奴隶制国家里,行政活动以王权为中心,以王权为最高权威,王与国家两位一体。
37.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
答:
皇权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正所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即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是以
皇帝为轴心进行的。具体地说,皇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
(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
(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
38.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
答:清朝对地方的监察采取双轨制。
(1)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政府实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监督。
(2)清朝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总督、巡抚例兼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对所辖地区
地方政务负有监察责任。各省按察司是专管一省的司法与监察机构,也有行使监察的职权。
省、府间的道也有监察省内某一区域政务或某一具体业务的权力,故又称道的长官道员为监
司。
39.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哪些?
答: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
(1)入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
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
(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4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答:(1)在行政机枸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
(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3)在行政运作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程。
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的程序特点。
答:
一、权臣擅政、皇帝被置于傀儡或半傀儡地位的偏离中央集权原则的决策方式,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权臣迭出。这些权臣的目的在于夺位改统,因此,他们逐步剥夺皇帝的行政决策权,使皇帝完全成为他们的傀儡。权臣一般以控制相权的方式,利用合法的政府部门来建立自己的行政系统,故他们在官称上多有三省的标志,或
以相国、丞相、都督等名义开府施政。由于这些权臣都身兼都督军事,录尚书事,加领中书
和门下职衔,兼领各种关键性的职务,因此,他们完全可以撇开傀儡皇帝,独立作出行政决
策。
2、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膨胀,成为行政决策上财皇权的一种
制约。这 一时期的行政决策多出现皇帝和士族共同决策的局面。因 此,在 这种政治格局之下,皇帝往往处于半傀儡地位,但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频繁,这造成皇权一定程
度的衰落。但改号易统之后,昔日的权臣变成了现今的君主。君臣地位的转换使他们必定十
分注重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紧紧抓住行政决策权,以避免大权旁落,使自己或其子孙沦为下
一次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皇帝能够贯彻自己的意志,独立地行使行政
裁决权。依决策内容的不同,决策方式有所差异,大致上有以下两种形式。
1、对于重大的事务,依据秦汉以来的传统决策形式采用集议的方式,由皇帝召集群臣集议,最后由皇帝作出裁决。在这一决策形式中,皇帝虽注重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但最终决策由
皇帝独立作出。
2、对于一般性政务,则多通过日益成熟的三省制度来加以解决。皇帝通过三省之间的层层
控制,达到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目的,将日常行政决策权集中于自己手中。
42.试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而采取的改进措施。
答:
一、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由中央党部秘书长、各部部长、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政会秘书长;国民政府文官长、行政院秘书长,各部部长;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军事参议院院长、军法执行总监、办公厅主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海军司令;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战地党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组成。执行委员经委员长指定可以列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作出决议后,即交执行委员负贵执行。这保证了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推行行政三联制。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从 1940
年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即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
个阶段。每项工作在实施之前,必须有实施计划及经费预算;执行中,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
实施结果必须进行严格考核。而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
这就是行政三联制的基本框架。按这一框架,国防最高委员会增设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于是形成这样的运行系统:中国防最高委员会利用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一方面严格控制各级政府的施政计划及预算,另一方面严密监督其计划的执行。
三、实行分层负责制。具体层次及责任如下:第一级即各机关最高长官,第二级即各级机关
幕僚长,其 职责主要是参与起草以及组织实施一级长官的决策。第 三级即幕僚长以下司、局、处、科长等,其主要职责是落实一、二级长官交办事项。第四级即支书、科员、书记员、办事员等,各按具体情况确定其责任。
四、推 行幕僚长制。这 是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国 民政府将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就称为幕僚长。
第二篇: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P23)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C)
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
2.(P65)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D)
A.侍御史B.丞相司直C.御史中丞D.司隶校尉
3.(P40)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C)
A.单一制B.乡遂制C.郡县制D.宗法制
4.(P81)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B)
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殿中侍御史D.诒书侍御史
5.(P99)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
A.格B.令C.律D.式
6.(P114)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D)
A.专职宰相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二府三司制
7.(P153)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
8.(P183)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C)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
9.(P187)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D)
A.内三院B.翰林院C.军机处D.文馆
10.(P234)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B)
A.同文馆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D.巡警部
11.(P257)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C)
A.枢密院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
12.(P278)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B)
A.伍廷芳B.孙中山C.唐继尧D.陆容廷
13.(P290)北洋军阀于1918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A)
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直系和奉系军阀
14.(P324)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性质是(C)
A.省级地方军事机关B.省级地方监察机关C.省政府的派出机关D.省以下的一级地方政府
15.(P348)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D)
A.中央设计局B.国防最高委员会C.军事委员会D.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16.(P364)1947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A)
A.委员合议制B.总统制C.内阁制D.混合制
17.(P37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采取的决策方式为(D)
A.独任制B.首长负责制C.议行合一制D.合议制
18.(P401-402)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时进行的考核称为(D)
A.即时考核B.定期考核C.平时考核D.临时考核
19.(P416)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B)
A.下级评定B.民主鉴定C.自我鉴定D.上级决定
20.(P29)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C)
A.聘问B.朝觐C.朝会D.循行
21.(P66)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C)
A.设立宪台格例B.察司体察等例C.六条问事D.唐六典
22.(P100)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B)
A.司隶台官员B.谒者台官员C.御史台官员D.肃政台官员
23.(P348)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A)
A.审议会B.预算委员会C.调查统计处D.政治计划委员会
24.(P370)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B)
A.退休制度B.升等考试制度C.惩戒制度D.辞职制度
25.(P52)东汉时,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A)
A.尚书台B.中书省C.少府D.御史台
二、多项选择题
26.(P161、189)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AB)
A.翰林院B.通政司C.军机处D.南书房 E.理藩院
27.(P172-173)明代政府机构中有封驳权的有(DE)
A.大理寺B.都督府C.司礼监D.内阁E.六科
28.(P237-23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主要有(ACD)
A.商部B.总理衙门C.巡警部D.学部E.总税务司
29.(P384)中华苏维埃区域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DE)
A.特任制B.简任制C.荐任制D.委任制E.选举制
30.(P312)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BC)
A.荫叙B.文官考试C.甄别D.捐纳E.荐举
三、名词解释题
31.(P132)是指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是宗室争外戚。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32.(P137)是指在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照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人选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它是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途径。
33.(P29)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
34.(P324-325)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与孙中山提出的地方政制相违背,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它在沟通省县联系、整顿吏治、绥靖地方及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是起了作用的。
35.(P349)是指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而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
四、简答题
36.(P112-113)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答:(1)五代时期政局的变化无常,频繁的权力更迭使决策的稳定性不够,官员们在执行时常常首鼠两端。
(2)地方分裂割据的格局,使得五代时皇帝的决策在执行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
37.(P156)元代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答:考核地方官以地方官处理所在地区政务的五项内容为标准,分别是户口是否增加;荒地是否开垦;诉讼处理是否公正;治安是否良好;赋税征收是否公平。
38.(P260-261)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
答:清末任用官员制度有三项重要改革措施:一是停业捐纳。清政府于1905年下令禁止所有捐纳。二是裁汰书吏。清代中央和地方各衙门多用幕僚书吏,弊端很多,清政府下令裁革书吏差役。三是职官分级。清末官制改革中,将各级行政官员分为四种官级和任官方式。
39.(P163)简析明代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
答:明代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是平行军事机关,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掣。五军都督府仅掌兵籍和军政,即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最高指挥权则属于皇帝。无兵部调兵令,五军都督府不能调兵。
40.(P398)抗日民主政权中群众民主监督的形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平时监督;二是通过群众团体进行监督,这些团体一方面协助政府推行政务,另一方面参加政府有关会议,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等;三是选举过程的监督,在选举过程中发动群众性的批评运动,检查和督促干部的工作。
五、论述题
41.(P104-105)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法。
答:唐代除一般任用制外,还有一种特殊任职法即使职差遣。这种官吏任用方法具有两面性,它既是皇帝为控制政权直接插手国家庶务的一种手段,造成国家庶务管理的随意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也要求统治者用临时置使、随事订补的方法,在保证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应变能力,使职差遣正是在不改变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原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唐代任命莱官负责处理专门事务,称为差遣。被差遣者如果是职事官,事毕即回原任。差遣可分为“置使”和“检校”两大类。总之,差遣是皇帝针对临时性任务所拥有的非程序任官的权力,这种任官方式既有为事择人的优点,也有破坏制度的弊端。
42.(P365-366)试分析“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
答:1948年“行宪国大”召开后,由于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1)总统处于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但宪法给总统独裁留下了充分的活动余地。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的规定中,也给予了总统很大的“核可权”。实际上行政院必然对总统负责,受总统指挥,成为总统的执行机关。
(2)行政院的决策。行政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决策均由行政院会议作出。行政院的决策多带有技
术性,是为总统或立法院提供方案和建议,供总统或立法院决断。
(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宪政时期,国民党已“还政于民”,理应不再干涉行政事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蒋介石任总统期间,一些重大决策均可以总统名义作出,而不必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出现。特别是蒋介石引退后,在广州设立中央非常委员会作为国民党最高决策机关,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代总统成为党魁副手,以党统政的体制昭然若揭。
第三篇: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net.thea.cn/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A.礼乐制 C.内外服制
B.宗法制 D.井田制
2.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A.侍御史 C.御史中丞
B.丞相司直 D.司隶校尉
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 C.郡县制
B.乡遂制 D.宗法制
4.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A.御史大夫 C.殿中侍御史
B.御史中丞 D.诒书侍御史
5.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 C.律
6.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A.专职宰相制 C.三公九卿制
7.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 C.枢密院
B.谏院 D.都察院 B.三省六部制 D.二府三司制 B.令 D.式
8.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 C.资历
9.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A.内三院
B.翰林院 B.口碑 D.政绩
═════════════════════════════════════════════════════════════════════════════════
联展自考网(http://net.thea.cn/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net.thea.cn/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
C.军机处
D.文馆
10.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A.同文馆 C.总税务司
B.总理衙门 D.巡警部
11.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C.弼德院
B.咨议局 D.行政裁判院
12.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A.伍廷芳 C.唐继尧
B.孙中山 D.陆容廷
13.北洋军阀于1918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A.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B.直系军阀 D.直系和奉系军阀
14.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性质是()A.省级地方军事机关 C.省政府的派出机关
B.省级地方监察机关 D.省以下的一级地方政府
15.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A.中央设计局 C.军事委员会
B.国防最高委员会 D.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16.1947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A.委员合议制 C.内阁制
B.总统制 D.混合制
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采取的决策方式为()A.独任制 C.议行合一制
B.首长负责制 D.合议制
18.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时进行的考核称为()A.即时考核 C.平时考核
B.定期考核 D.临时考核
19.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A.下级评定 C.自我鉴定
B.民主鉴定 D.上级决定
20.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A.聘问
B.朝觐
═════════════════════════════════════════════════════════════════════════════════
联展自考网(http://net.thea.cn/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net.thea.cn/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
C.朝会
D.循行
21.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A.设立宪台格例 C.六条问事
B.察司体察等例 D.唐六典
22.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A.司隶台官员 C.御史台官员
B.谒者台官员 D.肃政台官员
23.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A.审议会 C.调查统计处
B.预算委员会 D.政治计划委员会
24.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A.退休制度 C.惩戒制度
B.升等考试制度 D.辞职制度
25.东汉时,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A.尚书台 C.少府
B.中书省 D.御史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A.翰林院 C.军机处 E.理藩院
27.明代政府机构中有封驳权的有()A.大理寺 C.司礼监 E.六科
2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主要有()A.商部 C.巡警部 E.总税务司
29.中华苏维埃区域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A.特任制 C.荐任制
B.简任制 D.委任制
B.总理衙门 D.学部
B.都督府 D.内阁
B.通政司 D.南书房
═════════════════════════════════════════════════════════════════════════════════
联展自考网(http://net.thea.cn/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net.thea.cn/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
E.选举制
30.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A.荫叙 C.甑别 E.荐举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北面官制 32.世选 33.巡狩
3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35.行政三联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37.元代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38.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39.简析明代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40.抗日民主政权中群众民主监督的形式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法。
42.试分析“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
B.文官考试 D.捐纳
═════════════════════════════════════════════════════════════════════════════════
联展自考网(http://net.thea.cn/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第四篇: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史官这一名称始出于()
A.商朝B.黄帝时期 C.尧时期D.禹时期
2.舜命人在庭前设置了一面鼓,供民众击鼓反映情况,此鼓称()
A.登闻鼓 B.进善旌 C.敢谏之鼓 D.鼓院
3.太史寮中起草国家级法令性文件的是()
A.太史B.小史 C.内史D.外史
4.春秋时期齐国重新设置的秘书官职有()
A.尚书B.掌书C.主书D.令正
5.秦并六国后全国的秘书机构也随之()
A.鼎盛B.完备 C.统一化D.多样化
6.汉光武帝时中央秘书机构的主官是()
A.尚书令 B.尚书左丞C.尚书右丞 D.尚书仆射
7.曹丕建魏后立即改称秘书令为()
A.秘书监 B.尚书令 C.中书令 D.中书丞
8.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公文研究最有贡献的是()
A.刘勰B.蔡邕 C.曹丕D.陆机
9.金代创设了传送紧急文书的()
A.保密制度 B.军邮制度 C.帖黄制度 D.急递铺制度
10.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
A.成熟时期 B.确立时期 C.融合时期 D.强化时期
11.明司礼监中,作用最大的太监是()
A.提督太监 B.掌印太监 C.秉笔太监 D.随堂太监
12.明司礼监太监代替皇帝以朱笔批阅奏章,称()
A.票拟B.条旨 C.朱批D.批红
13.明代中央六部和大理寺内设置的职掌公文收发、登记、检查、催办等事的机构是(A.承宣厅 B.司务司C.经历司 D.主簿厅
14.明代凡是以官署名义向皇帝陈述、请示有关政务、军情、钱粮等公事所用的文书称(A.奏本B.奏折 C.揭帖D.题本
15.南京临时政府创建的平行文有()
A.咨B.照会C.公布D.示
16.下列属于国民党政府公文中的上行文的是()
A.布告B.函C.呈D.通知
17.档案工作从政府部门扩展到企业,始于()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北洋政府时期 C.国民党政府时期D.中共建党早期
18.在我国,文书学、档案学这两门学科开始形成于()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北洋政府时期C.国民党政府时期 D.中共建党早期
19.自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直到解放战争期间,始终通用的公文文种是()
A.通告B.报告C.通知D.公函
20.中国共产党早期常用的公文文种中,具有权威性的是()
A.决议案B.宣言C.纲领D.通告
21.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处的首任秘书长是())1)
A.王若飞 B.朱德C.陈毅D.王一飞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集权制度的中央秘书机构是()
A.太史寮 B.秦丞相府C.尚书台 D.中书省
23.为帝王专用的制、诏公文文种始用于()
A.汉武帝 B.曹操C.东汉光武帝 D.秦始皇
24.开我国信访工作之先河的历史时期是()
A.尧舜时期 B.周代C.隋代D.唐初
25.在我国古代,秘书的民族气节表现突出的朝代是()
A.唐B.两宋C.明D.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魏晋南北时期时形成的三省是指()
.中书省 B.门下省C.散骑省 D.尚书省E.集中省
27.唐代秘书人员的来源主要有()
A.科举选拔 B.聘请文士C.征召名士 D.留用前朝旧吏E.自荐
28.明代中央的主要秘书机构有()
A.通政司 B.军机处C.内三院 D.六科E.司礼监
29.清代六科的职能主要有()
A.记录圣旨 B.稽查各部事务C.抄发题本 D.封驳E.考察文武官员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组织机构包括()
A.秘书处 B.保卫处C.中央直属机关管理局 D.中央直属机关党委E.特别会计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西周的内宰
32.“三坟”
.皇史宬
34.汉本房
35.中共建党初期的签发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一文一事制度”。
37.唐代与明代的“贴黄”制度有何差异?
38.简述元代催办制度的主要内容。
39.与明代相比,清代文书工作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0.简述封建王朝是如何利用档案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42.试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2A33
第五篇: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是
A.周朝
C.秦朝 B.春秋战国时期 D.汉朝
2.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用来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
A.中外朝制
C.宰相制
3.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A.政绩
C.门资 B.口碑 D.年资 B.三公宰相制 D.内外服制
4.隋唐时期,九品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官员的入仕方式称为
A.门荫
C.入幕 B.行伍 D.流外入流
5.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入仕途径称为
A.荫补
C.流外补职
6.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
A.大林牙院
C.大于越府
7.明朝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
A.科举
C.荐举
8.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
A.厅
C.府 B.军功入仕 D.纳资入官 B.枢密院 D.军机处 B.学校 D.承荫制度 B.道 D.县
9.清朝官吏在任用时,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授实职的任用方式称为
A.护理
C.加衔 B.署职 D.兼职
10.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
A.职务回避
C.地区回避 B.亲族回避 D.血缘回避
11.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
A.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12.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
A.1860年
C.1905年
13.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
A.陆军部
C.临时参议院 B.大元帅大本营 D.参谋本部 B.1895年 D.1911年 B.讲习所 D.学部
14.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
A.《临时约法》
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民国约法》 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5.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A.曹锟
C.袁世凯 B.黎元洪 D.徐世昌
16.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其中最高审判机关是
A.总检察厅
C.大理院 B.平政院 D.肃政厅
1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
A.蒙古和西藏
C.新疆和西藏
18.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的单位是
A.闾
C.乡 B.县 D.区 B.蒙古和宁夏 D.新疆和绥远
19.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临时参议会
C.国民参议会 B.国防参议会 D.国民参政会
20.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争需要,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和程序,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形成了一套新的行政决策体系。其中,中央设计局属于
A.决策的权力中心
C.决策的技术系统 B.决策的参谋系统 D.决策的执行系统
21.1948年5月蒋介石就任总统后,为了实行独裁统治,在“行宪国大”之外所制定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
C.《中央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 B.《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D.《中华民国宪法》
22.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为
A.工农兵代表会议
C.国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会议 D.国民参政会议
23.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
A.反对浪费
C.生产自救 B.自力更生 D.精兵简政
24.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和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A.参议会的监督
C.群众民主监督 B.共产党的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25.抗日根据地在选任干部方面,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边区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县长和县政府委员以及乡(村)长均采用
A.选举制
C.荐举制 B.委任制 D.聘任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
A.制书
C.诏书
E.诰
27.唐代决策文书的形式有
A.册书
C.敕
E.令
28.明代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
A.保甲制
C.乡老人制
E.土司制
29.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A.文官考试
C.特简
E.甄用
30.根据1943年10月31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干部的考核方式有
A.平时考核
C.定期考核
E.月度考核 B.即时考核 D.临时考核 B.甄别 D.奏补 B.里甲制 D.里社制 B.制书 D.诏 B.手迹 D.本纪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内外服制
32.察举
33.票拟
34.超责任内阁
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37.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38.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39.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新形式。
40.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解决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措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宋朝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42.试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