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这对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求真务实,这个“真”,核心在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按照党的思想路线办事,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个涉及党的使命、民族前途、人类命运的重要规律的认识。只有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党执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只有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始终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坚持实践论,把握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15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遵循和运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中。我们要坚持用这些宝贵成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大家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在各项工作中,如何落实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呢?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深对各项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理出一些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拿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着力在推动事业新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上取得实效。只有真正落实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自觉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范文模版]
“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分重要。正确认识国情,求真务实才会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人们要达到预想的工作目标,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把这个最大的实际忘记了,尽管可以抓住某些小的、局部的、具体的实际,那么也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最终丧失求真务实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正确认识国情、坚持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显示出求真务实的巨大成效;什么时候背离基本国情,党的事业就受损,工作就走弯路,求真务实就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正确认识国情,坚持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是把求真务实精神付诸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求真务实才有可靠的领导基础。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通过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正确认识国情,坚持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就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领导工作的求真务实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坚持求真务实,就要求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与做法。按照国情开展工作,求真务实才能取得扎实的成效。求真务实,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党的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其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把中央精神、上级决策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经常“回头看”,善于总结经验,对照党的要求和人民的希望,检查自己工作的不足,随时纠正那些背离国情、脱离实际的做法,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现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要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我们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努力争取求真务实的最大成效。
第三篇:坚持求真务实推进道德建设
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既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积极探索人们的道德状况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不断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上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在重视利益调整的基础上强化道德引导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全面地、辩证地把握道德引导和人们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道德建设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精神的关键环节。过去,不少人羞于言利,而现在有些人又走向另一极端,过分看重物质实利,以至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是要回到重义轻利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型义利观,坚持科学的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要正视不同利益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道义不倡,天下不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道德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东西,它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无时无刻不在调节和引导着社会利益关系。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其结果必然会使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纷纭交织,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也存在着矛盾甚至冲突的一面。正视这一现象,并积极运用正确的道德原则加以引导,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个人利益和国家、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各种利益关系的核心。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点。偏离这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人们将难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就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调整,抑扬得当。
——既要强调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正当权益。社会主义各种道德规范在实质上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此,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于要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偏废。但必须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当前自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付出要有收获,好心要有好报,老实人不能吃亏,成为一种普遍而正常的社会心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义才有利,有德才有得,不义则失利,缺德则无得,应该说这是义利统一的正常情形。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充分反映和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欲求,而不是漠然置之。尽管有些好人在作出奉献时,并未想到有什么回报,只是希望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事,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当从各方面保障义举善行受到权益上的支持,至少应使好人无后顾之忧。当人们的道德状况和他们的利害得失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当行义之人受到包括物质奖励在内的社会褒奖时,整个社会就能更有效、更有力地弘扬道义、伸张正义。
二、注重道德水平的渐进式提高
以求真务实精神抓好道德建设,必须探究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规律。如今,社会上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堪忧。面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抓紧搞好道德建设,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实效。
——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事情愈具体,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的关系愈直接,也愈容易把握。在道德建设中,把一定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大量具体的工作中去,力争把每一件具体事做好,人们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受到陶冶和感染,提高道德素养,同时也可以以小见大,看到应该坚持的正确的前进方向,逐渐增强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信心。
——坚持从现在做起。古人云: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溯其源。道德建设固然应该着眼根本,放眼未来,但更应该立足当前,解决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就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来说,从长远看,我国的广大未成年人尚未成为社会的主体,但这决不意味着现在可以不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弄得不好,这些局部的问题,会日益成为一个关乎全局、影响未来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做好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工作,以后再来补课就晚了。
——坚持做好经常性的工作。道德建设,贵在经常和坚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地方在道德建设上,热衷于短期效应,忽视经常性的工作。须知,人的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平时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长期积累起来的。因此,从事道德建设,既要使实劲,又要使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经常性的工作;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深谋远虑,戒浮去躁,积少成多。
——高度重视道德实践。中华民族具有知行兼备、重行习动的优良传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更有效地参与道德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和继续完善有关形式和载体。这些年来,各地各界发起和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共铸诚信”、“光彩事业”、“网络文明工程”等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有助于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实际,不断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形式和渠道,使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三、借重法律手段使道德准则“硬”起来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用以调节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人都应该切实遵守的,但在有的人那里,这些基本道德准则却成为“软”的东西,从而导致与道德准则不一致甚至相悖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这些道德准则“硬”起来,取得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实际效果,必须借重一定的法律手段。
——借重一定的法律手段,有助于避免道德建设中的空泛化倾向。通过一定程序而确立的法律规范,能够把某些道德准则具体化为若干细则和条款,从而成为以细密清晰的条文显示出来的社会规范。例
第四篇:坚持求真务实必须"五观端正"
坚持求真务实必须“五观端正”
中共**省##县委书记###
求真务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同志对求真务实都有过精辟的论述。虽然求真务实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并非真知。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真正把求真务实这四个字领会透、坚持好,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甚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结合近段学习思考和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由表及里的认识论观点,从表象上知其所难,从本质上查其所缘,从思想深处端正“五观”。从表象上归纳,做到求真务实大体有“四易四难”:一是坐而论道易,亲历亲为难。求真务实,“求真”就是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在认知上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掌握其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务实”就是把求得的真知、真理外化为实践、行动,落到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求真”是基础和前提,“务实”是目的和结果,是求真认知的深化。实践中,一些人往往停留在识真、知真层面,谈起求真务实的道理古今中外、口若悬河,或把求真务实当作“标签”到处乱贴,就是付不诸行动,见不到实效。二是逆境坚持易,顺境坚持难。一些人身处磨砺期时,卧薪尝胆,真抓实干,内外环境一变,形势一旦好转,或滋生骄逸,浅思薄虑,或“贪大求洋”、“激情膨胀”、好大喜功。三是上行下效易,上下臼齿难。一些人用“唯上”的态度剪裁求真务实,上面喜欢什么就讲什么,关注什么就抓什么,上级看得到的工作求真务实,看不到的工作浮光掠影,甚至弄虚作假。四是利己时易,矛盾时难。一些人以个人得失取舍求真务实,自身虽不乏“不为浮云遮望眼”的能力,但把个人名利得失看得过重,遇到矛盾绕着走,唯恐有损个人利益。究其存在以上四种情况的原因,我感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源头—“总开关”上出了问题,二是在机制—干部使用的“指挥棒”上出了偏差。就前者而言,我们共产党人的思想核心是政治追求和价值取向。实践反复证明,政治追求什么和价值取向如何,决定着求真务实的彻底程度,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求真务实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会不会、想不想、愿不愿求真务实的问题。就后者而言,关键在干部考核这个“导向器”,核心在干部任用这根“指挥棒”。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任用机制还不尽完善,考核重集中、轻平时,重“政绩”、淡民意,干部任用论资排辈、隐形台阶较多、下的啦怀┑鹊龋谝恍┦焙蚩凸凵闲纬闪讼录丁氨ㄏ驳孟病⒈ㄓ堑糜恰保蛞恍└刹恐患稹八赏痢蓖凇⒉豢小坝补峭贰保拔扌挠酌纭⒅幌朐源笫鳌保颉安磺笥泄Γ笪薰钡南窒螅庖彩堑贾乱恍┤嗽谇笳嫖袷得媲俺鱿帧安皇俏也恢俏椅蘖Α保弧安皇俏沂秩恚俏也桓摇钡闹匾颉?ANlang=EN-Ugt;
坚持求真务实确实很重要、很必要,但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好求真务实前提是提高认识,关键要“五观”端正:
一、端正群众观,不让私心杂念动摇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一个基石。树牢群众观点,才能产生求真务实的巨大勇气和内在动力,才能不为“东西南北风”和一切私心杂念所动摇。一要洗净脑子,真心关注群众。群众是涤荡私心杂念的永动机和检验求真务实的试金石。要想无私无畏,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彻底抛弃个人私心,忘我、忘物、忘财,排除杂念,从灵魂深处关注群众,从一言一行贴近群众,每时每地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所谓“心净方为真”。二要放下架子,虚心问计群众。“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每个党员干部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实话,摸实情,谋实招。只有这样,群众才愿对我们讲实情,说真话,我们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切合实际,求得实效。拿我县来说,1998-2000年##县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大灾之后经济发展元气大伤,干部教师每月只能发260元的生活费,全县干群士气低落。为谋##脱困发展之真,务全县上下卧薪尝胆之实,我们专门集中一个月时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全民献计献策活动,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到乡镇、局委干部,深入农村、企业与农民、职工座谈,先后收集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600多条,论文500多篇。通过集中群众智慧,不仅对我们把握实情、科学决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使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县委、县政府依靠群众谋良策,求真务实图发展的态度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民心,为迅速打开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要扑下身子,倾心造福群众。“意莫高于爱民
第五篇:坚持求真务实转变干部作风[范文模版]
坚持求真务实转变干部作风
转变干部作风
坚持求真务实转变干部作风
——学习江泽民关于改坚持求真务实转变干部作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上下要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这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
大的意义。中共玉林市委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过程中,深深感到江泽民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玉林市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放松了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就会滑坡,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什么时候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就会好转,党群干群关系就融洽,经济和社会就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玉林市的广大干部群众注重解放思想,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经济、社会出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放松了干部作风建设,使一些干部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滋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是重复建设,导致经济中的泡沫现象。少数领导干部不深入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作决策想当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如不加控制地滥上水泥项目,造成实际生产量远远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大量的水泥生产设备闲置,巨额资金沉淀,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二是严重违规,增加了金融风险的隐患。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少数领导干部不懂得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批设了一大批诸如农村合作基金会、供销社股金服务部等非金融机构。由于管理失控,违规经营,致使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潜伏着严重的金融风险;三是监督不力,腐败问题严重。一些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和手段,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不但毁了个人,也带坏了玉林的社会风气;四是好大喜功,弄虚作假。一些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为了提拔升迁,工作上急功近利,只注重短期行为;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甚至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好的作风,否则正确的路线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党的工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是非常正确的。
1996年以来,新的市委领导班子集体,面对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干部作风转变,使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全面治理中不断健康发展。
——学理论,重调研,在端正学风上下功夫。首先,讲学习,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干部理论素养。我们坚持做到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市委每年年初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理论学习。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督查、有考核,把理论学习作为评议、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其次,把学理论与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1996年以来,在全市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学理论,重调研”活动,倡导并形成了“勤动眼多研读,勤动脑深思考,多动腿搞调研,多动手写文章”的风气,要求每人每年要写两篇以上体会文章或调研报告,年终组织评奖。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召开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农业产业化理论研讨会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理论学习,又推动了工作进展。再次,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和认真借鉴外地经验,进一步深化理论认识。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从群众中、实践中汲取营养,深化理论认识,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发展思路。为了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几年来,市委领导多次带队到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向先进地区“取经”,并结合本地实际加以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认真抓好干部教育。1999年以来,玉林市委严格按照中央和广西区党委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三讲”教育和警示教育,有效地解决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群众比较满意。市委还把2000年定为“干部教育年”,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抓学习,正学风,不仅提高了干部的理论素养,而且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抓落实,促发展,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1996年8月市委根据玉林实际,提出并实施了“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经济建设上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和相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综合开发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巩固“吨粮田”、主攻“万元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两个根本性转变为重点,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促进乡缜工业健康发展、有效增长;以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为重点,加快发展开放
型经济;以城市建设和商贸流通为重点,加快以城带乡、商贸兴市步伐,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外向型经济和商贸经济为重点的区域特色优势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我们坚持干事情定一件,成一件。特别是1996年市委确立了以开放型交通网络形成开放型经济网络、以交通优势营造经济优势的“路桥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了“东联西靠南出海”、“组团式城市快速通道”和“乡乡村村通公路”的公路网络建设三大目标。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在广西率先实现村村通汽车,形成了城乡公路网络,交通状况显著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所有这些都是与转变干部作风,真抓实干分不开的。
——刹歪风,树正气,在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上下功夫。1996年起,玉林市委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三严四自”工程,动真格清理不合规定的交通通讯工具、干部拖欠公款、多占公物,治理“三乱”行为,狠刹吃喝送礼风,绝大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恢复了公共食堂,接待费逐年下降。1997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玉林撤地设市,在撤地设市和新设两区一县过程中,市委提出要勤俭建市,实干兴市,不搞大型庆典活动,只召开隆重简朴的成立大会和举行简单的挂牌仪式,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赞扬。市委在反腐败的问题上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方面,坚决依照党纪国法严惩腐败分子。1996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1043件,其中大案要案24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4人,其中县(处)级以上21人,乡科级199人;挽回经济损失2565.1万元。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经济违法犯罪案件171件,结案170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145件,还协助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些大案要案;另一方面,着眼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一把手”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在全市开展学先进、树典型活动,弘扬了正气,振奋了精神,营造了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推动了良好社会风气不断发展。
——察民情,解民困,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1999年以来,玉林市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夜访居民农户,机关单位党支部与农村、企业党支部“结对子”、机关单位党员与农村、企业党员“交朋友”的联系帮扶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我市陆川县建立的“察访”制度,博白县实行的“农民家庭档案”制度,以及玉州区的“民情备忘录”、福绵管理区的“民情日记”、容县的“民情记录”等,都是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主动做群众工作的好形式。“结对子”、“交朋友”联系帮扶活动,为党员干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架起了“连心桥”。干部下乡如同亲人上门,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感情,干部开展工作也得心应手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在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迎刃而解。通过广泛开展“夜访居民农户”和“结对子”、“交朋友”联系帮扶活动,机关事业单位的党支部成了农村党支部的“智囊团”,机关党员成了农村党员致富的“好参谋”。好范文版权所有
玉林市干部作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干部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长期抓、经常抓,特别要牢牢把握好四个方面。
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要加强学习,要结合新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和前提。一些干部之所以在作风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的原因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工作出现绝对化和片面性。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关键是要抓好干部理论学习,使广大干部学好用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要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理论基础打牢了,素质提高了,干部作风才能有根本的转变。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观念淡薄,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作风飘浮,对群众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干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以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要求,背离了党的思想路线,工作必然会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危害。前些年,玉林出现重复建设,泡沫经济,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等深层次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几年来,玉林市委坚持把中央的精神和地方的实际结合起来,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才能扎实地开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法宝,丢掉这个法宝,就会丧失斗志,工作上就会患得患失,满足于现状;生活上就会追求享乐,甚至沦为腐败分子。过去玉林少数干部就是从不讲艰苦奋斗开始,一步一步堕落成为腐败分子的。玉林市委近几年来加强对干部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和“双思教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狠刹各种不正之风,使广大干部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可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干部才能保持奋发有为、坚韧不拔的良好精神状态,才能有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做得更好。好范文版权所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转变干部作风尤其是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改进干部作风,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进党的作风重要论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