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

时间:2019-05-15 07:5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

第一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

一 重新认识两个规划的地位和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协调土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其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用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的部分内容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远远超出了土地利用,城市规划除了土地利用外,还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等内容。就我国现有的规划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是属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的下一层次的规划,在国土规划的指导下,两个规划应相互协调和衔接。

二 明确两个规划的衔接的重点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主要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和协调,确定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等: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在城市或村镇建设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划定重点城镇建设用地区范围。如果城市规划区是整个行政区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在城市规划区内划出城市建设用地区和其它用地区。规划一经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不能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范围,前提是把两个规划的规划年限统一。两个规划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两者共同遵循的原则主要有:①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②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③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⑤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三 规划建设用地内涵和标准协调一致

对建设用地的内涵,两个规划必须协调一致。在两个规划的用地分类上,对建设用地的分类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内涵上的一致,至少在建设用地这一大类下的各中类的名称和内涵应一致,才能保证城市用地的内涵的一致性,保证两个规划在用地指标上的协调一致性。两个规划的编制所依据的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不同,要使两个规划在用地发展规模上相协调,就必须在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上协调一致。

四 建立同步编制制度

建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将编制期限规范化、制度化,并对需要衔接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做到同步编制。

五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两个规划在会审阶段不仅要请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衔接,还应邀请规划和土地方面的专家参加评审。同时,规划成果应向社会公示,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性。

贵人奇(20094510)环规09级3班

第二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共)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80年代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2、用地定位不明确。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定位落实较差。

3、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别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例如汕头市,根据2001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01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至2010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起步也较早,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办法。

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02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03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占68.7%。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从本质看,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保护意识,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需要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六是上级规划调整,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的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的关系,制定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用地计划,政府不能背离计划随意批地。

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如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区主城区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05平方公里,原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2010年为123平方公里,2020年为18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明显大于土地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经过认真地研究比较,统一统计口径,合理地压缩城市建设规模,使两个规划能够相衔接,维护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地位及权威性。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不合理的城镇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编,使 “十分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汕头市200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两个规划的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规划与国土两局合并的优势,不仅从用地规模上做到两个规划相衔接,而且从用地布局、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两个规划相互衔接,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为122平方公里,至2020年为1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范围为市辖五个区及澄海市的新溪外砂两镇。由于规划范围及两个规划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统计数字不相一致,如果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相同口径,则相一致。具体是总规确定的至201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122平方公里,剔除外砂机场(3平方公里)、外砂镇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平方公里),总用地为105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只至2010年,没有2020年规划的规模可以比较,但是如果将168平方公里减去外砂机场(3k平方公里)、新溪外砂两镇规划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后,则为144平方公里,年均递增3.9平方公里,符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在国土资源部要求的规模之内。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做好新一轮的规划,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使我们的家园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 办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6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2条;

3、《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10号)。

办理条件

一、申请规划调整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规划文本中已作安排,但选址未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需落实到规划图上的;

2、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上已作安排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实际用地规模或位置需作调整的;

3、在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对允许建设区的空间布局形态进行调整,在有条件建设区进行选址建设的;

4、因矿山建设或安全、环保等原因,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5、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规划修改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未列入规划,但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2、未列入规划,也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确需建设的单独选址项目,需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3、因实施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城镇化进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和村庄功能定位转变,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立、扩区、调区等需要,需要超出允许建设区规模使用有条件建设区或改变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扩展边界的;

4、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办理流程

一、规划调整须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向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规划调整申请,并编制或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调整规划方案。申报材料包括:规划调整的请示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审核(备案)表》;规划调整项目的材料、纪要等。规划调整方案包括:调整前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调整涉及的地块编号、地类、土地面积以及规划调整后对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等说明材料。

2、调整规划。对经审查确需规划调整的,由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审核(备案)表》出具同意规划调整的审查意见。对经审查不同意规划调整的,由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向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反馈不同意规划调整的意见。

3、更新数据库。经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意的,相关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调整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信息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4、成果备案。在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数据库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进行数据库更新备案并出具数据库备案证明。规划调整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应当将上述办理规划调整流程中的所有相关资料报送其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同时提交规划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图件6套及电子光盘4套至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提交相同的成果一套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规划修改须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一)申请对省人民政府审批的规划进行修改的,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报送要求规划修改的请求。

2、开展评估。省厅根据省人民政府转来的市人民政府请求规划修改的请示,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修改的意见。

3、修改规划。对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由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规划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对经评估不同意修改规划的,由省厅向省人民政府报告评估和审查结果并回复下级人民政府。

4、成果审查。修改后的规划由市人民政府报省厅,省厅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市人民政府初审意见;修改完善后的规划修改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规划修改的听证纪要、公示材料;修改后的规划成果。

5、规划审批。市人民政府按照成果审查意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后,由省厅将规划成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6、更新数据库。省人民政府审批同意7个工作日内,相关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修改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7、成果备案。在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数据库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进行数据库更新备案并出具数据库备案证明。规划修改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应当将上述办理规划修改流程中的所有相关资料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同时提交规划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图件6套及电子光盘4套至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提交相同的成果一套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申请对市人民政府审批的规划进行修改的,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流程:

1、提出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送要求规划修改的请示材料,包括:要求规划修改的文件;规划修改情况说明。

2、开展评估。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人民政府转来的县级人民政府请求规划修改的请示,委托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修改的意见。

3、修改规划。对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由具有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规划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对经评估不同意修改规划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评估和审查结果并回复县级人民政府。

4、成果审查。修改后的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原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县级人民政府初审意见;修改完善后的规划修改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规划修改的听证纪要、公示材料;修改后的规划成果。

5、规划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成果审查意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后,由市国土资源局将规划成果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6、更新数据库。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7个工作日内,相关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修改后的规划数据库提交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并由该中心出具数据库更新证明。

7、成果备案:在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更新数据库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进行数据库更新备案并出具数据库备案证明。规划修改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应当将上述办理规划修改流程中的所有相关资料报送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同时提交规划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图件6套及电子光盘4套至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提交相同的成果一套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第四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两规的定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城市总体规划:

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两规的关系

相互包含相互制约

从规划范围和内容来看,城镇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部分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但城镇规划还包括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市政建设、城镇体系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包含这些内容。两者都属于区域规划中最低层次的规划,其关系应当是相互包含和制约的关系。

1、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

2、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3、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三、两规的相同与不同

(1)共同目标: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两者关系:

①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除了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城市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内容,这些都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③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仅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应为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灵活性;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应进一步树立合理和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概念。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商一致。

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制约,共同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空间协调发展的原则

规划思路不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 J,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

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因此,导致两规中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内涵不一致,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直接影响根据人口规模计算的城市用地面积。

土地分类体制不同

在地类划分上,“两规”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类用地面积统计采用《全国土地分类》(2002 年),分3 个一级地类、10 个二级地类和52 个三级地类。而城镇总体规划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9-90),其用地类型分为10 个大类、46 个中类和73 个小类。这种土地分类的不同直接导致同一地类有不同的内涵,使相同区域可以统计出不同的地类面积,相同地类无法进行比较、计算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分为城市用地(建成区)、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盐田及特殊用地。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城市用地面积要小于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用地面积。

法律地位不一样

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和约束力未能在法律上充分体现。《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都简单地讲各级政府应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规划应对哪些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如何保证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无法律约束力,违反了规划如何处置等均未能明确。相形之下,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作为法律保障,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违反规划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城市规划法》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的行政态度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均是由地方政府组织,但是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解决当地就业等,往往热衷于建设大城市,迎合各项建设项目的用地要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城市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用地规模控制的作用。

南京市两规出现的问题

根据199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南京市规划基期耕地面积达464万亩,而近期经验收通过的更新调查数据却为370多万亩,相差94万亩。若按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率83.38%计,规划保护面积为386.9万亩;

由于规划编制时国家尚处于宏观调控阶段,对经济发展需要的用地量预测不足;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指标分解控制为核心。

南京市在编制规划时,不能突破江苏省下达的三项控制指标(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净增耕地指标),因而,各地都存在建设预留地指标较少的矛盾。南京市1997-2010年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能超过8880公顷(13.32万亩),而规划实施中的2000年为1万多亩、2001年为3万多亩、2002年达6万亩、2003年约10万亩,2004年估计也在10万亩以上,用地量剧增。

第五篇:关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个问题

关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个问题

许 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

摘要:本文认为,一、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是综合规划、二、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三、城市发展规模与城镇体系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应服从城市规划、五、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矛盾的根源在于政府领导人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矛盾。

关键词:综合规划;局部;整体;政府领导人;认识

一、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是综合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而编制的,在部门间分配土地资源、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构想和设计方案。也可以说它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总体的战略布暑和统筹安排。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综合规划。目前有些部门的同志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成是耕地保护的单项规划,这是不对的。

同时,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依据,城市规划的任务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研究制定城市发展

战略以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建设时序,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各类产业发展用地、各项重大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广泛领域,具有高度综合性。因此,城市规划也是综合规划。有些部门的同志把城市规划说成是关于房屋建筑的单项规划,这也是不对的。

二、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都是综合规划,但在规划面积上有大小之分。城市规划只是对城市一个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和农村两个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规划。虽然对于有些地区而言,如某些直辖市、某些省城、某些设市城市,农村已被城市吞并,城市规划的面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面积相等了,但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城市面积肯定不会大于城市加农村的面积,城市规划的面积肯定不会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面积。因此,规划面积小的城市规划与规划面积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局部规划与整体规划的关系。

三、城市发展规模与城镇体系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关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哲学上有还原论与整体论两种观点。还原论认为,整体的性质是受构成整体的要素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整体应该服从构成整体的要素。自然科学中的经典数理化,社会科学中的个人主义,联邦论等,都是以还原论作为认识论基础的。整体论则认为,整体的性质决定组成整体的要素的性质,因此局部应该服从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社会科学中的集体主义,中央集权论等,都是以整体论作为认识论基础的。中国历来是以整体论作为认识论基础的国家,在中国做一切事情都强调局部服从整体,因此,从中国的认识论国情出发,作为局部的城市规划应服从作为整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国的城市规划已搞了几十年,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才搞了十来年,让搞了几十年的城市规划去服从才搞了十来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合理吗?笔者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这是由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决定的。经济发展有单峰经济和双峰经济两种模式。单峰经济是政府只考虑发展工业和城市,不考虑发展农业和农村,农业农村让农民自己去发展。双峰经济则把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统一起来考虑。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普遍规律是从单峰经济转向双峰经济。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在城市化启动初期都是单峰经济,因为当时的农业和农村能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政府往往只是考虑发展工业和城市。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动摇了农业和农村的基础地位,当农业农村基础的动摇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时,单峰经济就开始转向双峰经济了,因为这时就需要把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统一起来考虑。就我国的规划而言,过去只搞城市规划,不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与我国当时实行单峰经济有很大关系。我国长期以来总是认为我国是地大物博,把土地、耕地看成是无限的,因而城市发展规模不考虑土地的约束,一味贪大,结果是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农业基础地位受到严重破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从单峰经济转向双峰经济,意味着城市发展要服从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所以,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出发,单纯体现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规划也应服从于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含意主要是两点:

一是城市发展规模要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城镇体系要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俗地说就是,在什么地方建城市,城市建多大,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我国以前在城市发展的规模与城镇布局上,只考虑城市发展需要多少土地,如果考虑约束也只考虑投资能力的约束,不考虑土地供给的约束。现在中国向全世界承诺中国要保证粮食自给,而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保证现有耕地不能再减少,这就表明农村不能再向过去那样无限地向城市供给土地了。这就对城市发展构成了土地的供给约束。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约束城镇布局与城市规模,就是土地供给约束的一种表现形式。城镇体系和城市发展规模若不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种土地的供给约束就体现不出来。

四、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应服从城市规划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限于城市发展规模与城镇体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于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则应服从城市规划,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已搞了几十年,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给城市发展画了一个圈,并不涉及内部的土地利用;城市(建成区)内部的土地已经非农化了,继续怎么使用不会影响到耕地面积的减少。所以,有人借口城市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要求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也要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是不对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城市规划是指与农村相对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非农人口 居点的规划(这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与农村的共同规划),不是指一个设市行政区域的规划。一个设市行政区域,它内部包括着城市与农村。如果城市总体规划是对这个行政区域的土地做总体规划,那么这样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一个东西。比如,北京市作为一个行政区域,是包括着

城市与农村的。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如果是对整个行政区域的规划,那么这样的城市规划与我们所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一个东西。我们所指的城市规划不是指包括城乡一体化的这个城市总体规划,而是指服从于总体规划的那个建成区的规划。

五、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矛盾的根源在于政府领导人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矛盾

目前,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着矛盾,那么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呢?有人认为在于部门之间的权力之争。按我国目前的体制,城市规划归属建设部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归属土地部门编制。两个部门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各自强调各自编制的规划的重要,各自要求对方编制的规划应服从自己编制的规划。有人则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法律的不完善。比如说现在的法律只是要求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相互协调,可怎么个协调法,如果不协调发生了矛盾该怎么解决,法律却未做出明确规定。这就留下了两个部门互不相让的隐患。与这两种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矛盾的根源在于政府领导人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认识上的矛盾,理由是:按现在有关法律的规定,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分别由两个部门在组织编制,但最后都要经过当地政府批准,因此,实际上都是一个政府在那里编制。如果两个规划存在矛盾的话,政府完全可以协调好。目前中国有些地方是城市规划服从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这些地方是建设部门有意见;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从了城市规划,在这些地方是土地部门有意见。在同样的法律规定下,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不同地方的政府领导人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认识不同。那些注重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政府领导人,他们就会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就会强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服从城市规划;而那些看重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政府领导人,则会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强调城市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在那些政府领导人在注重城市发展还是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上自己还未有清晰认识的地方,必然在批准规划时表现出认识上的矛盾。在批城市规划时,认为城市规划重要,于是批了城市规划。在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又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于是又批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果两个规划就发生了矛盾。所以笔者认为,真正要解决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必然首先解决政府领导人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问题。只有政府领导人对本地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正确的认识,两个规划才能以最佳的形式统一起来。

本文刊载于《土地月刊》1998年第10期

下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才能衔接好(贵人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