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活动总结
认识身边生物,调动学习积极性
北京版初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是“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这个活动是学生进入初中生物课后的第一个实习活动,并且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个活动给一个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契机。根据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生情况,我们精心安排了这次活动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先把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观察了一遍,并用照片记录下来,确定好植物和动物的名称,这个过程中有些植物和动物种类也是我们不太了解的,于是,我们利用翻阅植物图谱、上网搜索、询问专家等方法把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弄清楚。只有老师清楚了,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之后我们又做了更细致的教学安排:1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本活动主要目的是认识校园内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其生活环境,体会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适应性。2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观察一种生物时不要随意观察,而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例如:观察植物时可采取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的方法,并要对自己所观察的内容进行记录。3让学生学习绘制观察路线图;教师可以先示范给学生如何绘制路线图,再给学生进行指导。4 让学习学会归纳总结。学生整理观察记录,把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进行归纳。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路线图的绘制及讲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校园动植物,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学校的情感,通过完成绘图作业培养小组内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篇:实习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几点建议
①路径观察法
本实习采用的是“路径观察法”(举例1、2、3)认识身边的生物,本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身边生物的多样性;学习路径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保护身边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培养学生工作中的协作分工意识。
②在学生实习前,教师应辅导学生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本实习是生物课第一次大型的活动,且难度很大,难就难在活动的组织,因此,本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也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力求实习活动获得成功。
如果组织不得力,这个实习很可能流于形式,实习作业很可能草草了事,学生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甚至对将来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而如果组织到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作业完成出色,这种成功的体验就可能成为将来学习生物学的动力。
A.教师采点
教师选择校园内某一环境作为调查区域,如果校园环境动植物种类稀少,可选择校园附近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街心花园等环境,然后教师根据选定区域画一张该区域的示意图,以备学生调查后的讨论用。
B.小组策略
可采取学生自愿与教师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结成4-5人的调查小组,此时需考虑男生与女生搭配比例,并推选出组长,有条件的话,教师应对组长进行适当的培训。...................
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的监督,保证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尽量做到学生全员参与。调查小组内,学生分工要明确,如谁设计版面、谁作为中心发言人在课上发言、谁绘图、谁记录、谁做注释、谁查阅资料等等。
各小组在实习前,需:
Ⅰ 确定调查范围,并绘制简要地图,标出主要建筑物、主要道路、植被及水环境的分布情况,要求比例较准确,位置基本正确,有比例尺,有方向标记等。
Ⅱ 绘制调查路线草图,根据本组绘制的调查范围简图确定本组所选定的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并在实验报告册上画出观察线路草图以便记录。
在选择观察路线时注意:选定路线是尽量能覆盖老师所指定的大部分调查区域;选择的路线不宜重复;选择的观察点可以是本组同学感兴趣研究的或是调查区域内较典型的环境。
调查结束后,课下在每个观察点的旁边用照片或图片的形式注明这个观察点数量最多的动植物。
C.实习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本实习的方法步骤,以便在实习时思路清晰;
D.调查时注意安全,如注意来往的车辆,不要下水,不要随便吃野果,小心有毒的动、植物等。
E.调查时注意保护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如不要随便攀折花木,不要对动植物进行毁灭性的采集等。
③学生实习过程及其作业示例
A.调查每一观察点的生境,如水环境、池塘边、草皮、山坡阳面、山坡阴面、光照、温度、湿度、风速、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等地形地貌及环境特点。描述时要写清楚观察点的具体环境情况。
B.沿着已确定的观察线路边走边观察,调查每一观察点有哪些植物和动物?这些生物动物的特点(如生活习性、叶片形状,花的大小,花的颜色,果实形状等)是什么?有哪些生命现象,听周围有什么生物发出声音,闻一闻生物是否发出特有的气味。
若对某些生物不了解可及时询问老师,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把看到的动植画下来,有条件的小组还可以用相机拍照。
C.观察植物的分层现象: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人工栽培的花、草;野生的花、草、矮小的苔藓等。
D.观察与植物生活在一起的动物。树上有鸟巢吗?花丛中有蝴蝶、蜜蜂吗?地面上有蚂蚁吗?你还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的周围还有什么生物?
E.将全组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简单的归类。归类的项目由全组同学讨论决定。可参考以下归类方法可参见教材。
F.在调查时要注意不光要留意木本植物、鸟类、大型昆虫、家养动物,更要注意那些小型昆虫和草本植物,特别是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里隐藏的生物。
第三篇:《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 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目的要求:
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过程:
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3、各组展开活动按照路线观察并绘制观察路线草图和记录结果。
4、各组成果交流,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讨论:
1、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你获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你从其他组绘制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及汇报中学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
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它生物油什么关系。
(四)阅读资料 市花市树的选择条件。
第四篇:植物和动物名称
Rice(稻)
Upland rice——旱稻 Glutinous rice——糯米 Early rice ——早稻 Late rice——晚稻 Wheat(小麦)Rye [rai]——黑麦 Barley[ˈbɑ:li]——大麦 Oats[əuts]——燕麦,雀麦 Buckwheat——荞麦
Chinese sorghum[ˈsɔ:ɡəm]——高粱
Millet [ˈmilit]——小米
Legumes or pulses(豆类作物)
Broad bean ——蚕豆 Pear ——豌豆
String bean——豇豆 Black bean——黑豆 Green bean ——青豆 Red bean ——红豆 Mang ——绿豆
Soy bean ——大豆,黄豆 Oil-bearing crops(油料作物)
Rape——油菜 Peanut ——花生
Sesame[ˈsesəmi]——芝麻 Walnut[ˈwɔ:lnət] ——核桃 cereals[ˈsiəriəl], grain 谷物coarse grain 谷粒bran [bræn]麸;糠
flour, meal 粗磨谷粉spring wheat 春小麦maize 玉米(美作:corn)maize cob 玉米棒子(美作:corn cob)buckwheat 荞麦tea 茶
coffee 咖啡cocoa 可可树coca 古柯tobacco 烟草
hop 蛇麻;啤酒花tuber crops 块茎作物sugar cane 甘蔗sugar beet 糖用甜菜potato 马铃薯sweet potato 甘薯vegetables 蔬菜carrot 胡萝卜
cassava, manioc 木薯turnip [ˈtə:nip]芜菁yam 山药;薯蓣
pulses, leguminous plants 豆类植物bean 菜豆 pea 豌豆
chick-pea 鹰嘴豆 lentil 小扁豆
soya bean 大豆(美作:soybean)
forage plants 饲料作物 fodder grain 饲用谷物 clover 三叶草
lucern, lucerne 苜蓿(美作:alfalfa)
textile plants 纤维植物 cotton 棉;草棉 flax 亚麻 hemp 大麻
American agave 龙舌兰 sisal 剑麻;西沙尔麻 kapok tree 木棉树 jute 黄麻
Manila hemp 马尼拉麻 raffia 酒椰 yucca 丝兰
oil plants 油料植物 sunflower 向日葵
groundnut, peanut 落花生 olive 油橄榄
olive tree 油橄榄树 sesame [ˈsesəmi] 芝麻 castor oil plant 蓖麻 rape seed 油菜籽 rubber tree 橡胶树 resin plant 树脂植物
mangrove[ˈmæŋɡrəuv] 红树 fruits 水果 fruit tree 果树 grapevine 葡萄藤 grape 葡萄 木材:timber
梧桐树:phoenix tree 榆树:elm [elm] 骡子:mule[mju:l] 凤凰:[ˈfi:niks]
mineral resources:
gold, silver, copper, iron, lead(铅), zinc 大理石:marble,花岗岩:granite,石灰岩:limestone,meerschaum, [ˈmiəʃəm]海泡石 石英:quartzite, [ˈkwɔ:tsait] magnetic clay etc [mæɡˈnetik] 黏土
gypsum [ˈdʒipsəm] 石膏
第五篇:寻找动物和植物
寻找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镜、尺子、线、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植物,同学们项目想亲自去找1找,认识认识哪?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身边的动物植物。(板书课题)评:上课的开始,通过谈话,导出课题。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制作观察计划
要向观察得细致、成功,首先,我们来制定观察计划。
教师讲述:观察计划大致包括:寻找地点、带什么工具、怎样观察、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评:学生分组研究,用什么方法、怎样找制订研究计划。
小组讨论:研究观察方案。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寻找动植物。
教室讲述安全事项:注意安全、细致观察。
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都可到操场上分工找到了一些动物植物,下面将我们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并且填写观察报告。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节填写情况。
语言训练:课小组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什么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观察结果。
巩固: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来寻找动物植物,同学们在下课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看谁发现多、记录的多。
评: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记录的能力。
拓展活动:
学生看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图中这些物体?
汇报讨论结果。
评:复习巩固,使课上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课后小记:本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学生带到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够通过看、摸、闻、听的方法,找到身边的动植物,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