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家》,读高觉新
读《家》,读高觉新
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新,矛盾交织,新旧掺半,有着“两重人格”:受“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又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怯弱忍让。他的软弱让人生“恨”但是他又却是只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被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前途,还被夺去了两个最爱的女人。
出身。高觉新是高家三兄弟里的大哥,也就是高家“觉”字辈得的大少爷。他自小聪明,面容清秀,善良有文化有抱负,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恪守封建孝道。长辈们都给他灌输着“子承父业”的思想,弟弟们把他当作可敬的大哥。然而作为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他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为封建而牺牲。他维系着上下两代的沟通,似乎高家老老小小,婚丧嫁娶大小事都和他有着联系。正如他自己说的:“高家非要我来撑门面”,这是他自己甘愿桎梏于旧礼教的枷锁之下,他把封建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所以致命的弱点就是,他过于顺从。他自己都说了:“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呢?”,他不会想去得罪任何一个人,他想用自己的温和和善良去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肯定。他在家族中尽力恪守自己的责任,对封建礼教采取“作揖主义”、逆来顺受的态度,以支撑这个家的门面,延续其所谓的“门风”。
爱情。《家》的主题是,通过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觉新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他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但是就因为家长在打牌时出现的一点矛盾就喜剧性的结束了这对姻缘。觉新虽然痛苦伤心,但是在长辈面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抗,他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间蒙头痛哭。后来,梅因为丈夫过世回到了娘家。觉新也有机会与她重聚。本以为觉新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反抗,后悔自己的懦弱,没想到觉新还只是觉新,他只说是现实环境不允许他那样做。就是这种观点,让弟弟觉慧觉得离他们的大哥越来越远了。自由恋爱被粗暴地扼杀,才子佳人的美梦破灭了,这是他极大的痛苦。可是,命运又给他带来了贤淑温柔的妻子,也算是喜从悲来。巴金说“他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而且整天躲在房里陪伴他新婚妻子,周围的人都羡慕他的幸福,他也以为自己的是幸福的了”。觉新如果能抓住这份幸福倒也算是圆满了,只是,当陈姨太以避免“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竟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讽刺而麻木的感觉。
控诉与责任。“五四运动”的爆发唤醒了他忘却的青春和理想。他受到弟弟们影响,开始阅读宣扬平等观念的刊物,他的内心开始了强烈挣扎。描写高家人躲避战乱聚集在花园里那段,觉新一个人在玉兰树下感怀人生,“他看见两只鸟向右边飞去,他的心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他恨不得自己也变作小鸟跟它们飞到广阔的天空去。”觉慧要出走时,觉新拿出和瑞珏一起准备的盘缠给觉慧,甚至说“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其实这就很明显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是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导致他无法做一个真正的反抗者。
不仅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巴金在对拍摄《家·春·秋》提出建议时名就说了一句话,“坏人不要太坏,觉新要活着”。觉新依旧是善良的,家依旧是温馨的,觉新表现出来的只是新旧文化冲撞时社会大众所表现出的常态。
第二篇:读《家》
~-7-6 字数:353
3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对题材的熟悉的作者感受的深切,使这部作品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然而这个家里的新旧矛盾,毕竟已发生在“五四”时代。“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们对于旧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家》中的重要人物觉慧,便是这种受到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的确是“幼稚”的,对周围的一切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甚至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但基于“五四”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并不想对“家”寄托什么希望,而热心于交结新朋友、讨论社会问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等社会活动,“夸大地把改良社会、解放人群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即使在他与鸣凤热恋的时期,他在外面也“确实忘了鸣凤”,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样寂寞的家里时,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恼”。最后,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开家而远走了。作者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在《春》与《秋》中,从淑英、淑华等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觉慧的行动对这个家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一性格的确是给读者带来了鼓舞、带来了“新鲜空气”的。觉慧到上海是为了向往那里的“未知的新的活动”,“还有那广大的群众和新文化运动”;作品并没有正面地具体描写觉慧离开家庭以后所走的道路,但对封建家庭的叛逆,常常是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起点。根据觉慧性格的逻辑发展,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他是有可能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而找到人民革命的主流和领导力量的。虽然环境气氛和时代精神在《激流三部曲》中表现得不够充分,使人不能十分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家庭与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系,但作品写到了“五四”革命浪潮的影响,写到了四川军阀混战对人民的骚扰,也写到学生们向督军署请愿和罢课的斗争,以及地主派人下乡收租等情况。这一切都表示这是一个人民革命力量正在观苦斗争和不断壮大的时代,而这种背景就给觉慧这些青年人的叛逆性格和出路提供了现实的根据。觉新和觉民是始终贯串在《激流三部曲》里的人物,特别是觉新,作者对他所花的笔墨最多,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作品布局的主干。这是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读者只有在把他当作一个牺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产生一点惋惜;这种情绪却往往又为人物自己的行动所否定了。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他也有改变和发展,但都是顺着一条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春》和《秋》中,他已站在斗争的前缘,不妥协地和那些长辈们当面争辩,并卫护着淑英、淑华的成长。在给觉慧的信中,他说:“我现是在‘过激派’了。在我们家里你是第一个‘过激派’,我便是第二个。我要做许多使他们讨厌的事情,我要制造第三个‘过激派’。”这第三个就是淑英,淑英的成长和出走,是贯串在《春》里面的主线,而觉民的活动就为这件事的开展准备了条件。在青年女性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牺牲者外,作者在《家》里还写了琴和许倩如,这是正面力量的萌芽,虽然许倩如只是一个影子,而琴还正在觉醒的过程中。到《春》里,这种正面力量就有了成长,不仅琴的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淑英。她从觉慧的出走引起了心灵的波动,从蕙的遭遇又深切地感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危机,于是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下,逐渐变得坚强起来,终于走上了觉慧的道路,理解了“春天是我们的”这话的意义。《春》和《秋》中所展开的是比《家》中更加深化了矛盾。在长辈们的虚伪与堕落的衬托下,《春》里面主要描写一些心灵纯洁的少年男女的活动,为淑英性格的成长和觉醒提供了条件。情节的开展比《家》来得迂缓,而精神仍是一贯的。淑华的活动主要在《秋》里,这是一个性格单纯开朗的少女,她的爽直快乐的声音常常调剂了某些场面中的忧郁情调,给作品带来了一些明朗的气氛。她最后也逐渐成长起来,有了“战斗的欲望”,而且与旧势力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辩。和她成为对比的是淑贞的命运,正当淑华争取到进
学堂的机会的时候,淑贞就跳井自杀了。这是个生活在愚蠢和浅妄的包围中而从来没有快乐过的木然的少女,通过她的遭遇暴露了那些长辈们的虚伪和丑恶,说明了封建主义对于人们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严重的摧残。这些少女们的活动,包括绮霞、倩儿、翠环等人,是作品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那些虚伪、荒淫和愚昧的老一代的人们,作者并没有把他们漫画化,却仍然投予了深刻的憎恨和无情的诅咒。从高老太爷和《秋》里面死去的克明身上,揭露了旧制度的卫护者们那种表面十分严峻而其实极端虚伪和顽固的本质。《春》里面作者更多地勾画了克安、克定等人的荒淫堕落的活动,他们的盗卖财物、私蓄娼优、玩弄丫头奶妈等行径是不堪入目的;而在他们的放纵和影响下,觉群、觉世等小一辈品质的恶劣也已逐渐成型,这正说明了这种制度和教育的腐朽、野蛮和残酷。《秋》里面所写的面更扩大了,已不限于高家的范围,周家和郑家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周伯涛、郑国光、冯乐山、陈克家等不同人物性格的描写,所谓书香缙绅之家的虚伪、堕落和无耻的面貌是更多方面地揭露出来了。这就不只补充了对高家那些“克”字辈人物精神堕落状况的揭露,而且说明了这是一个制度的产物,充分地显示了这些形象的社会意义。另外一些庸俗、泼辣和愚蠢的女眷们的活动,例如陈姨太、王氏、沈氏等,更以她们的丑恶形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深的厌恶。而通过一些性格善良的人们的牺牲,例如蕙的死和葬,枚的死,以及一些不幸的丫环的命运,封建统治阶级的“吃人的”面貌和作者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就表现得更为鲜明。在《秋》的最后,觉民说:“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或者就要过去了。”作者曾说他“本来给《秋》预定了一个灰色的结局,想用觉新的自杀和觉民的被捕收场”,但在友情的鼓舞下,他决定“洗去了这本小说的阴随的颜色。这个预定的计划更接近于他在《爱情三部曲》或者《灭亡》、《新生》等作品中一再作过的艺术安排;但在愿望给读者以乐观和鼓舞的情绪支配下,他终于改变了预定的计划,给作品增添了健康和明朗的色彩。早期作品中有所流露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影响,在这里已经很难找到了。小说关于新的力量和新的道路虽然都还写得相当朦胧,但仍然有很大的鼓舞力,能够吸引读者憎恨那种腐朽没落的制度,并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特别漫长的历史岁月。到了现代,在狂风暴雨般的人民革命的连续打击下,它的解体仍然是极其缓慢的;而且一面走向列亡,一面继续虐待、摧残、杀害各阶层的人们,包括封建阶级成员自身。所以,以控诉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为主旨的《激流三部曲》,具有强烈的战斗意义,它曾激动了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第三篇:矛盾的觉新——《家》读后感
矛盾的觉新——《家》读后感
今天闲来无事,把几年前看过的《家》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看后内心颇不宁静,特别是对觉新这一人物,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说,觉新这一人物,是矛盾的。
在成年之前,觉新的生活是过得幸福的。他面貌清秀,从小就很聪慧,很懂事。这对于他的人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绝好的开端:他有自己的理想,要发狠读书;他也有了自己的美梦,梦想着和青梅竹马的表妹梅厮守终生。
然而,出生在封建的大家庭中,又身为长子,这一切都让觉新的生活无法想自己要的一样。首先体现在生活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觉新在中学时打算毕业以后在到有名的大学中去继续深造,他还想去德国去留学。然而,实际上觉新到后来不得不肩负起父亲、祖父的重任,放弃自己的理想。
后来,封建的家庭甚至又让他失去了爱情。觉新本来跟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当他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却受到封建家庭的阻挠。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就点头表示愿意接受父亲的安排。
在觉新的家庭中,觉新就像是块夹心饼干。夹在祖父和弟弟们中间。高老太爷作为封建家长,有什么旨意、决定都要觉新向下传达,并责成他去贯彻执行,而觉民、觉慧对高老太爷的旨意和决定有什么不满和反抗的情绪,气首先发泄在觉新身上。大家庭特殊的人际关系,使他形成了他的作揖主义,他的敷衍处世乃出于无奈。在觉新看来,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两大主义使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最终,在愚昧家族的影响下,可以说他用他的“两大主义”,毁了自己的妻儿。
他是一件时代的牺牲品。他眼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的深渊,却没有丝毫的外在的反抗。即便他的心中曾经有过无数次激烈的斗争,但外表的平静告诉我们:他最终选择了顺从,选择了屈服。
矛盾着的觉新接受新思想,却过着旧生活。这可以说是觉新式的两重人格。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
因此,我们说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这种悲剧的意味让我读后久久不能释怀,更加耐人寻味。
第四篇:读《家》有感
《家》读后感
林乙达
中药112
20舍116
*** 犹如第一次见到空中慢慢飘落的白雪,一瞬间便被深深吸引,托于手心便立刻融化仿佛直接渗透到了心中,难以忘怀。这是第一次看到《家》时的感觉,所以即使已经临近中考我还是全心全意地把它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直到高三,当我再次翻阅时《家》时,里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仿佛是在巴金的笔下所描绘的那些人物中,看到了自己。不敢妄自对整部作品提出一己之见,仅仅重温一下对自己有着些许感悟的人和事。
同样生活在高公馆,面对着同样的家人、同样的环境,觉新、觉民、觉慧这三兄弟却有完全不同的的遭遇。有人说,他们三个完全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他们各自的结局,可是真是如此吗?他们一样的善良、一样的青春、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真爱、都有着与旧社会不同的新思想。只是,他们各自的信仰让他们走向了不同的路。
觉新的信仰是家。在他的眼中,家便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只是,家这条根缠住了觉新,扎进了他的身体,吸取本属于他的幸福成为了他痛苦的根源。觉新并不迂腐,他有着他的出国留学的理想。但为了家,他对自己说身为长子应该对这个家负责,然后放弃了;觉新追求真爱,但当父母为他安排好婚事后,他接受了;觉新是有感情的,所以当梅去世时他哭得很凄惨,只是他没有在她活着的时候挽救她;觉新是善良的,只是为了在高老太爷死后为了避免所谓的“血光之灾”,他没有留住瑞珏、留住她的生命。有人因此对觉新这个人深感厌恶,其实我们都没有资格去批判他。因为那个四世同堂的家是他的信仰,一个用尽全力去保护自己信仰的人不应该被批判,更何况,他所受的痛并不比人一个人少。为了家,他对长辈们实施“不抵抗主义”,亲手葬送了他的梦想、爱情、尊严,换来了家中长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压迫及同为兄弟的觉民、觉慧的不解与挖苦,还有一辈子的无尽遗憾。觉新的的一生就像一根蜡烛,耗尽了一生想照亮他的信仰,最终烧尽了自己的所有,自己周围却只留下无尽的黑暗。
觉新的信仰是爱情。在整部家中似乎只有觉民的遭遇有点喜剧的感觉,琴与觉民的爱情最后以两个人相守一生而告终。没有大哥觉新的唯唯诺诺、没有三弟觉慧的好斗冲动,觉民有着与觉慧一样的新思想,其中大部分便体现在他对自由恋爱的执着追求。与觉慧不同,他似乎没有太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献身的激情,与琴在一起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参加学生的示威游行、没有为了报社的事情而废寝忘食,但当自己与琴的爱情遭受威胁时,觉民却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叛逆与坚强。为了这个既是知己又是爱人,觉民公然反抗高老太爷、反抗整个家,最终逃婚成功。觉民其实是三兄弟中最清醒的人,觉新为了家而行动,觉慧为了革命行动,觉民则为了自己而行动。他的思想与觉慧一样都是新的,但他比觉慧看得更明白,没有效果的反抗与斗争,他是不会轻易做的。觉民其实也有矛盾和没有信心,在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时是,他也痛苦地想着:“果然能得到胜利吗?胜利究竟什么时候才来呢?”只是为了爱情,觉民熬过了,也迎来了胜利。
觉慧的信仰是民主。这在封建专制的等级社会中绝对是不允许的。觉慧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角色,因为我们是年轻的,觉慧也是。凭借着一个简单的信仰,他踏着大步向一个简单的目标走去:我要做自己的主!只是在当时的社会,实现这个信仰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觉慧是幼稚的,但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从幼稚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以血泪为营养、以痛苦为基础。觉慧有着与旧社会格格不入的全新思想,他同情下人、与家里的下人鸣凤相恋、参加学生革命、对家中的腐朽充满厌恶。正因为格格不入而又毫不退缩,觉慧注定要忍受比常人加倍的痛苦。梅与瑞珏的死自然另觉慧悲伤。但除此之外,觉慧有着另一种悲伤。他深知是这个封建腐朽的社会把她们拖向了死亡的深渊却无力改变,所以憎恨害死了她们的人和那个吃人的社会,所以他要改变这一切,用尽自己的全力。但改变又伴随着深深地痛,想要获得便要有所失去。虽然无意,但她没有留住鸣凤最后一次对他的呼救。觉慧是深爱鸣凤的,但当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黎明周报》后,他心里想的却只有明天要交出的文章,想着周报社的斗争······他忘了鸣凤、忽略了鸣凤,眼中见到的只有他的民主却没有看到已渐渐被吃人社会套上死亡枷锁的鸣凤。巴金在作品中引用法国教员的话:“法国青年在你们这样的年纪是不懂悲哀的。”接着他又说:“然而他,一个中国青年,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已经被悲哀压倒了。”鸣凤的死唤醒了觉慧,瑞珏的死让他彻底睁开双眼,即使善良如梅与鸣凤、幸运如瑞珏,在这个家仍然没有幸福可言,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改变这个社会才有希望让人们拥有真正的幸福。最后,觉慧带着他的回忆和坚定的信念走了。他的眼前是接连不断的绿水。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家、爱情、民主,身为三人的信仰,觉新、觉民、觉慧为了得到他们拼尽了全力。将他们的信念牢记于心,然后想想,是否也有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付出过。同时,心中也泛起了丝丝的感激。今天我们的生活其实相当幸福,能够生活在和谐公正的社会、拥有父母亲朋的呵护、拥有纯洁的友谊与爱情,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第五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九年六班马宇鸿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在巴金先生的笔下,《家》俨然成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黑暗缩影,它控拆着那吃人的封建礼教及传统道德。
小说中描写的高家是一个典型中国旧式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家长专制的家庭制度以及一整套陈旧迂腐的道德规范,高老太爷高居在这大家庭之上,以自己的意愿来支配着高家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下,便滋生了反抗的萌芽,觉慧反对这封建制度,他大胆与丫头鸣凤恋爱,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公然揭穿捉鬼的丑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尽力反抗着这吃人的礼教,最后,他眼见一人的力量太渺小,毅然决然地从封建家庭中走出来。虽然这次出走的目标并不明确,但他却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
在结构上《家》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与鸣凤的恋爱及觉新与瑞珏和梅芬的感情纠纷为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由衰败到灭亡的全过程,本书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但其围绕主要线索展开,使得故事有条不紊,波澜起伏,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鸣凤生前的痛苦,内心的怨愤独白,瑞珏与梅芬谈心时的无限追悔与怜爱,都深刻地抓住了人物 1
当时复杂多变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为了散发人物悲苦气愤的情绪,巴金常常通过他的人物或直接以热情的歌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觉慧是叛逆者的典型,他是“五·四”之后觉醒的年轻一代代表,是封建大家庭中的第一个叛逆者,是从封建阶级阵营里分化出来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他很大胆,具有叛逆精神,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撒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怒斥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血光之灾的说法,他藐视封建制度,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愤然出走,但他的反抗性也带有局限性和盲目性,他在将死的祖父床前,被祖父的言辞软化不能自已地痛哭,他对丫头鸣凤投湖致死的悲惨命运的无能为力,都表现出他叛逆性格的局限性。觉慧就是这样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这个形象很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年轻一代的特点。
提到了《家》,就不能不说说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小说中,他是高家的统治者,他专横、冷酷和残忍,他为了抱重孙而草草用抓阄的方法为觉新择偶,强迫觉民与淑英的亲事而导致觉民逃婚,他把觉慧软禁在家中,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还不顾觉慧的感受把丫头鸣凤当做礼物送给冯乐山当小老婆,最终逼迫鸣凤投湖自杀,读者正是从他的行为中读出了封建专制主义者的残酷与暴虐。他的另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他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后却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人生总归如此,像书像画亦像戏,读一部《家》仿佛尝尽了人间千番种种,读尽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泪,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更应努力学习,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