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区总体规划技术大纲
总体规划技术大纲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第三章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五章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二节镇村体系规划
第三节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四节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五节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节镇域文物保护旅游规划
第七节规划实施的措施
第六章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节性质与规模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
第七章镇区专项工程规划
第一节 镇区对外交通规划
第二节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节 镇区给水工程规划
第四节 镇区排水工程规划
第五节 镇区电力工程规划
第六节 镇区通信工程规划
第七节 镇区供热工程规划
第八节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九节 镇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第十节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八章城镇五线控制规划
第九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章规划实施的措施第十一章附则 说明书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 镇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条件
三、历史沿革
第二章上一轮总体规划回顾
一、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对上一轮规划的综合评价
三、修编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第三章规划编制背景、原则、依据、指导思想、年限
一、规划编制背景
二、规划编制原则
三、规划编制依据
四、规划指导思想
五、规划年限
第四章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二、制约因素
第五章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本次规划的重点
二、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
第七章镇域规划
一、城镇化水平预测
二、镇村体系规划
三、中心村规划
四、经济分区规划
五、迁村并点规划
第八章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一、镇域道路系统规划
二、镇域绿地系统规划
三、镇域供电设施规划
四、镇域信息工程规划
五、镇域消防工程规划
六、镇域人防设施规划
七、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八、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九、镇域文物保护旅游规划
第九章实施镇村体系规划的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现状建设条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用地条件评价
三、对外交通
四、道路交通
五、绿化
六、社会服务设施
七、市政设施
第二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三、规划期限
第三章 镇区规划总体布局
一、城镇性质
二、城镇规模
三、规划用地范围及发展方向
四、用地布局规划
第四章 镇区专项工程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二、道路交通规划
三、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四、排水工程规划
五、电力工程规划
六、通信工程规划
七、供热工程规划
八、环境保护规划
九、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十、综合防灾规划
第五章 城镇五线控制规划
一、城镇“红线”控制规划
二、城镇“绿线”控制规划
三、城镇“蓝线”控制规划
四、城镇“黄线”控制规划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年限与规模
二、近期规划指导思想
三、近期规划重点
四、近期建设规划布局
第七章 规划实施主要措施和建议
图纸目录
区位篇:
01、区域位置分析图(省域、市域层面)
02、区域位置分析图(市域层面)
市域篇:(在较高层次项目可考虑做上轮规划评价图以及规划区范围控制图)03、镇域村镇布局现状图
04、镇域地形地貌分析
05、镇域地形高程分析
06、镇域地形坡度分析
07、镇域地形坡向分析
08、镇域生态因子综合评价图
09、镇域文物古迹分布现状图
10、镇域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图
11、镇域用地评价图
12、镇域人口密度现状图
13、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4、镇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15、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图(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16、镇域职能结构规划图
17、镇域社区布局规划图
18、镇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19、镇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20、镇域景观与绿化廊道规划图
21、镇域文物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图
22、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23、镇域给排水设施规划图
24、镇域能源设施规划图
25、镇域环卫设施规划图
26、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27、镇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城(镇)区篇:
28、镇区用地评价图
29、镇区用地现状图
30、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31、镇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32、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33、镇区住房发展规划图
34、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35、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36、镇区道路工程规划图
37、镇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38、镇区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图
39、镇区给水系统规划图
40、镇区雨水系统规划图
41、镇区污水系统规划图
42、镇区电力系统规划图
43、镇区电信系统规划图
44、镇区燃气系统规划图
45、镇区热力系统规划图
46、镇区环卫设施规划图
47、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图
48、镇区综合防灾规划图
49、镇区红线导控规划图
50、镇区绿线导控规划图
51、镇区蓝线导控规划图
52、镇区黄线导控规划图
53、镇区紫线导控规划图
54、镇区近期规划图
基础资料汇编
第二篇: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一、城市基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1.自然地理:重点分析下垫面等。2.社会经济
(二)降水、径流及洪涝特点
1.降雨特点:包括年降雨量、短历时降雨规律等。2.径流特征 3.洪涝特征
(三)水资源状况
1.水资源总量 2.水资源开发现状
(四)水环境质量状况
1.现状水体环境 2.水源地分布
(五)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1.供水设施
2.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3.排水防涝设施 4.水利设施 5.雨水调蓄设施
二、上版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概述
(一)总体规划概述
(二)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1.供水专项规划 2.节水专项规划 3.污水专项规划
4.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5.防洪专项规划 6.水系专项规划 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三、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存在问题
1.水安全方面:包括暴雨内涝、供水安全保障等。2.水资源方面:包括水资源量与用水矛盾等。
3.环境方面:城市水系污染问题、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污水再生利用等。4.城市防洪与水源涵养方面:水源水质和水量情况,城市周边区域河湖水系、水库 等。
(二)需求分析
1.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2.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存在问题的优势(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3.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相关政策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其他标准参考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
2.暴雨内涝防治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3.城市防洪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
五、总体思路和规划技术路线
(一)总体思路
(二)规划技术路线
六、市域层面
(一)开发边界管控:保护山水田林湖格局,强化城市开发边界管控。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
(二)水生态:梳理水系湿地,严格划定蓝线绿线,保护水生态。
将现状河流、湖库、湿 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中的非建设用地(禁建区、限建 区)范围,并通过蓝线、生态红线等强制性措施加以落实。
(三)水安全:防洪排涝体系构建,开展内涝点和内涝风险防治。
(四)水环境:改造城市河道岸线,治理水体污染,修复水环境。
(五)水资源:雨污水资源化利用
七、城市层面
(一)空间管制
四区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二)建设用地规模: 1.水资源承载力校核 2.生态承载力校核
(三)建设用地布局
(四)海绵城市功能分区
规划分区结合排水系统及其受纳水体的特征进行
(五)分区目标
各片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与用地布局、受纳水体环境目标和环境容量、排水服务水平等相适应,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要求。
1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2.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3.峰值流量控制目标 4.内涝防治目标 5.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
(六)分区控制指标
1.建成区内
(1)“渗、滞、蓄”: 综合径流系数: 透水铺装率: 下沉式绿地率:
单位面积雨水调蓄池容积: 绿色屋顶绿化面积比例:。(2)“净”:
城区地表水体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收集率: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3)“用”: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雨水收集利用量: 污水再生利用率 替代城市供水比例:(4)“排”: 城市排水防涝标准: 河湖水系防洪标准: 雨水管渠排放标准: 2.建成区外(1)防洪标准:
城市外部河湖水系防洪标准: 洪水位与雨水排放口衔接关系:(2)水源涵养:
水源保护区保护比例: 城市水源的供水保障率: 城市水源的水质达标率:
(七)海绵城市重大设施的空间布局和规模
1.水环境及其他自然环境生态恢复和修复 2.水源工程设施 3.防洪工程设施
(八)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八、建设工程层面
(一)工程项目布局策略
(二)工程措施选择
(三)系统分析及方案比选
1.系统分析 2.方案比选
(四)主要工程
1.建成区内主要工程 2.建成区外主要工程
(五)建设时序和投资安排
九、规划可行性与效益分析
(一)规划可行性分析
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关系 2.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能力和风险分析与评估 3.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标准 4.技术可行性分析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2.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资金保障
(三)管理及制度保障
十二、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一、规划编制
1.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2.在城市控规编制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3.在相关专项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二、规划管理
1.在地块开发出让条件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控制要求 2.在“一书两证”发放中审查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三、建设管理
1.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施工图审查纳入施工许可发放条件中 2.强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施工监理
3.将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纳入竣工验收时重点验收内容
四、维护管理
1.可持续的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三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模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为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划大纲。
总体规划内容要点如下:
前言
前言是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简明阐述,包括该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编制和实施该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等要素。
1.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是依据该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和现有信息进行的基本描述和分析评价,资料信息不够的应予补充完善。评价应重科学依据,使结论客观、公正。
1.1 区域自然生态/生物地理特征及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1.2 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土地权属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定位及评价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的定位及评价
1.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划分功能区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既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保护目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所占面积不得低于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3,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三区的划分不应人为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可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地形地物作为区划界线。
1.6 自然保护区管理进展及评价
2.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是建立该自然保护区根本目的的简明描述,是保护区永远的价值观表达与不变的追求。
3.影响保护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内部的自然因素:如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等。
3.2 内部的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倾向等。
3.3 外部的自然因素:如区域生态系统劣变、孤岛效应等。
3.4 外部的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截留水源、偷猎等。
3.5 政策、社会因素:如未受到足够重视、处境被动等。
3.6 社区/经济因素:如社区对资源依赖性大或存在污染等。
3.7 可获得资源因素:如管理运行经费少、人员缺乏培训等。
4.规划期目标
规划期目标是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保护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4.1 规划期:一般可确定为10年,并应有明确的起止年限。
4.2 确定规划目标的原则
确定规划目标要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需要,坚持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简约、实用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坚持社区参与管理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4.3 规划目标内容
4.3.1 自然生态/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4.3.2 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4.3.3 工作条件/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4.3.4 科研/社区工作目标
5.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5.1 管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2 工作条件/巡护工作规划
5.3 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规划
5.4 社区工作/宣教工作规划
5.5 科研/监测工作规划
5.6 生态修复规划(非必需时不得规划)
5.7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如生态旅游等)
5.8 保护区周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建议
6.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重点项目为实施主要规划内容和实现规划期目标提供支持,并将作为编报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如房产、道路等,应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为主,尽量简约、节能、多功能;条件装备应实用高效;软件建设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点项目可分别列出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工作/工程量、投资估算及来源、执行等,并列表汇总。
7.实施总体规划的保障措施
7.1 政策/法规需求
7.2 资金(项目经费/运行经费)需求
7.3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
7.4 部门协调/社区共管
7.5 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8.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是对规划期内主要规划事项实施完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和分析,如所形成的管护能力,保护区的变化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等。
附
录
包括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功能区划分图、建筑/构筑物分布图。
本附录只适用于已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附录事项按现行要求不变。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试 行)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制订本导则。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参照执行。
一、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明确,资源本底清楚,管护设施完备,管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社区协调发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二、规范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符合本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大小、保护对象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得盲目求大、求全、求高档。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区内的供电等线路应尽量地下铺设。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管护、科研、宣教、办公设施尽可能集中建设,并兼顾各项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动物救护站(中心、点)、珍稀植物繁育场圃、涉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项目以及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的,应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区应在办公用房、保护管理站(点)、界碑界桩、宣传牌等位置尽可能使用自然保护区区徽。
(二)管护设施建设
1、保护管理站(点)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其管理范围应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控制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到达保护区内主要人为活动区域。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
保护管理站(点)应当建立在居民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及人员和车(船)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或其他要塞处。
单个保护管理站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300m2,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
在进出保护区的重要路口和要塞处可设立保护管理点(哨卡、检查站等),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80m2。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考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2、界碑界桩
自然保护区应在人为活动频繁地区以及主要道路相交处、转向点设置界碑界桩,充分发挥指示、警告、宣传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完善的边界范围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界桩、界碑。具体制作按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执行。
自然保护区及不同功能区的四周边界上必须树立界桩,标明“核心区界”、“缓冲区界”和“保护区界”。
水域应通过在地图、海图、航道图等标注,条件成熟的可在边界设立浮标或永久性标志。
3、交通设施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路网、码头等必要的交通设施,能够满足保护区巡护、防火、监测和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得以管护为名铺设旅游道路,破坏生态环境。
路网包括干道、便道和巡护步道。干道用于连结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或地方交通干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通车要求。便道用于连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保护管理站(点)、瞭望塔(台)、监测点和居民点等,标准应达到通车或人员便利通行要求。自然保护区还可根据巡护需要,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作为巡护步道。
海洋和内陆水域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立码头。
4、巡护执法设备
自然保护区应配备必要的巡护、执法、取证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执法装备等。
巡护和执法设备应能够满足巡护、执法和应急反应的需要。
5、防火设施设备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瞭望塔(台)、防火道和防火隔离带,配备灭火设备,以满足预防和及时扑灭火灾的需要。
在自然保护区内制高点及易发生火灾地区,应设置瞭望塔(台),瞭望半径应覆盖高火险地区,数量能够满足防火需要。
瞭望塔内应配备瞭望、监控、报警和通讯设备。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或草原植被较多、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宜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蔓延。
6、野生生物保护设施
因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生态廊道、动物通道、人工洞穴、巢箱、人工鱼礁等设施,配备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
(三)科研监测设施建设
1、科研中心(站)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监测基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建科研中心(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应尽量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开展。
科研中心(站)建筑面积以100-500m2为宜,可包括实验室、科技资料室,并配备各种调查、试验、科研辅助设备。
2、定位监测站(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监测站(点),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的动态变化。
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环境等定位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其技术要求选址,应与保护管理站(点)的选址统筹安排。
定位监测站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配备相应的定位观测设备。
3、固定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
自然保护区必须建设适当数量的固定样地、固定样线或站位断面,配备相应的野外调查设备及动物监控设备,满足保护区常规监测的需要。
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应根据主要保护对象调查和监测的需要设置。
(四)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1、宣教场馆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参观人数、宣教需要建立宣教场馆,满足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要求。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5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中心,建筑面积以500-2000m2为宜。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1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馆,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其他自然保护区可在管理局内设置宣教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
宣教场馆可设置陈列展览室、多媒体放映室、图书资料室等,并配备宣教、通风、除湿、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
2、宣传牌
自然保护区应在道路出入口、居民点等人为活动频繁处,或根据管理需要,设立宣传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注意事项,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范围、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意义、保护要求等内容。
(五)办公及附属设施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适当的办公及附属设施,满足开展办公、管理等需要。
保护区的办公用房应按照便于保护和管理及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将建设地点选择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中心城镇。
办公用房应尽量与科研和宣教设施集中建设,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
办公用房的建设规模,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定员确定。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不大于18m2(不含会议室等共用设施)。
办公用房的附属设施,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
三、规范化管理
(一)行政管理
1、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尽可能由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应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可设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社区科、办公室、管理站等,并有明确的职能和责任。
2、管理人员
保护区人员数量能够满足保护和管理需要,可以聘用临时用工人员开展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分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含科研、监测、宣教培训)、直接管护人员和其他。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20%;技术人员(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他人员不能超过20%。
自然保护区至少20%的人员从事资源管护工作,长期驻守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至少配备2人;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工作,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
3、专业培训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高度重视培训和学习,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应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专业背景。
自然保护区所有工作人员及季节性临时工在上岗前均需进行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技术培训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正式人员每4年至少轮流接受外部培训一次,管理局中层以上领导每2年至少外部培训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政策、动植物知识、资源管护、执法检查、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项目建设、资源开发管理、社区共管、3S技术、电脑应用和装备设备使用等。
4、内部规章制度
自然保护区应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人事聘用、财务、宣教、培训、巡护、监察执法、社区共管、信息管理制度等。
5、档案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建立资源管护、监察执法、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项目建设、培训学习、资源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制度,形成完整的人事、科研、宣教、培训、资源管护、监察执法、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等系列档案。
档案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尽量实现数字化。
(二)规划和计划
1、规划
自然保护区至少每十年编制一次总体规划,科学分析目前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性规划目标和任务。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计划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区总体规划及目前保护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制订工作计划。
保护区每年应根据当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经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边界划定与土地权属
1、边界划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在批准建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完成边界勘定和功能区划工作。
自然保护区应具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功能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海域使用现状图等图件。
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范围。
2、土地权属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应明确清晰,没有纠纷。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尽可能拥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或水域使用权。
未取得土地或水域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与使用权人签有协议,规定土地或水域使用方向以及有利于保护的生产方式。
(四)资源管护
1、日常巡护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巡护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日常巡护范围应该覆盖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人为频繁活动区域。
日常巡护以定期巡护为主,可根据管理要求、交通条件、地形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巡护周期。
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资源察看的同时,还应结合科研监测、执法、防火等工作开展巡护。
日常巡护工作应建立巡护责任制和巡护报告制度,巡护人员每次巡护结束应填写巡护情况记录或日志,保护管理站每月应填写巡护月报,保护区管理机构每年应填写巡护年报。
保护区每年将巡护年报及监测结果上报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2、执法检查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参观考察等活动进行执法检查。
保护区应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及其携带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动植物材料、标本、活体、制品等)实施检查,防止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非法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配合或建立公安、海监、渔政机构,及时处理违法案件。
3、外来入侵物种控制
自然保护区应重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
(1)定期开展外来物种调查;
(2)制定并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案及监控方案;
(3)生态恢复时引入的物种应采用本地物种;
(4)加强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宣传教育。
(五)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管理
严禁在自然保护区从事采矿、采石、采砂、烧窑、冶炼、拌洒毒药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活动,禁止非法开垦、围填海等改变保护区自然属性的开发活动;禁止捕捞以及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采滥挖药材等掠夺性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
自然保护区内不得违法违规开展建设项目。
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在环评审批之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的意见。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有权并且应当参与涉及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确需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申报审批。
(六)科研监测
1、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应经常性开展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尤其是对主要保护对象的调查,要对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编目和详细记录,做到资源本底清楚。
每十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编制科考及分析报告。
2、定期监测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当地社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特点,对固定样方、样线、站位或断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调查。监测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科研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主要保护对象、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软件。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植被图、地形图等图件。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关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的基地。
保护区应鼓励保护区人员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七)宣传教育
1、宣传资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具有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书籍、音像、文字及图片资料、环境教育材料等,分发给周边社区居民、游客和访问者。
2、宣教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学生、当地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社区所在行政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
来自然保护区的访问者(含游客)60%以上接受环境教育。
3、自然保护区网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并定期维护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及时发布和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
4、交流与合作
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姊妹保护区、参加国际或区域保护网络、参加国际国内培训和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八)旅游活动管理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应让游人感受自然环境、欣赏自然景观、了解野生动植物和地学等科普知识。
所有旅游项目都必须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督下开展。
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必须严格科学地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编制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经批准后实施。
旅游区域的范围界限应根据保护对象特点,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确定。其范围界限必须明确,并严格限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不得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
旅游活动不得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应采取“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方式,不得在区内建设索道、宾馆和餐饮等设施。不得建设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人工景点和设施。旅游区域应设置垃圾收集等环保设施。旅游人数不得超过规划的旅游容量。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30%以上收入应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应当吸引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的惠益共享。
(九)社区共管
自然保护区应与所在地政府、有关单位及当地社区的关系协调融洽,可以通过建立共管机制、签订共管协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地方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所在乡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社区共管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生态恢复工程
自然保护区内退化生态系统应尽可能采取封禁方式进行自然恢复。确需人工辅助恢复的自然保护区,应分类指导,开展生态恢复工程。
人工恢复植被应当种植当地的乡土植物。
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采取必要的人工控制手段,优化主要保护物种栖息地。
荒漠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可建必要的防沙治沙设施。
湿地和海域的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湿地水源保护、蓄水和引水工程、湿地生态恢复、红树林和珊瑚礁人工恢复等工程。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人工恢复野生种群工程,人工增殖放流应当使用当地物种。
自然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对重要自然遗迹等可进行围栏(网)保护。
五、经费保障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管理运行费用、人员工资有固定来源,能够基本保证日常管护工作需要。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收入稳定,达到或超过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生活水平。
自然保护区财务管理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理,无挪用、滥用资金状况。
六、应急能力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自然保护区应组建训练有素的防火等应急队伍。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违规开发建设和生态破坏等紧急事件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篇:城镇总体规划调研汇报大纲
调研汇报大纲
一、规划背景
1.1规划指导思想
1.2 上位规划解读
1.3 规划原则
二、现状调研及分析
2.1区位分析
2.2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2)资源条件
(3)经济条件
(4)交通条件
(5)人口发展
(6)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7)市政设施
2.3优劣势分析
2.4同类型试点镇分析
三、规划发展总目标
3.1发展定位
3.2发展策略
第五篇:关于实施镇区总体规划暨小康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
全州县黄沙河镇关于实施镇区总体规划暨
小康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镇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树立广西北大门新形象,根据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康示范镇发展的指导意见》(桂建办字[2004]4号)精神和我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镇目前的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发展城镇经济,扩大城镇规模,健全城镇功能,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环境,把我镇建设成具有地方风格、民族特色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有较强的产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较完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边贸城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强化城镇管理
我镇于2003年完成示范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对规划区内成片开发的片区和主要街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划分建设区控制黄线、道路规划控制红线、生态区控制绿线等,确定土地开发性质、开发强度及市政设施配套内容。该项任务由镇城市建设组负责,国土资源管理所与村建站具体实施,力争在今年7月份前完成。对规划区内的建设要严格按示范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改造“竹筒房”,使镇区主要建筑和沿街立面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经济美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加快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目前我镇已建成文化科技中心大楼、镇福利院等。今年将投资改建体育活动中心和影剧院,强化城镇的文化中心功能,依法完善建设申报、审批制度,抓好建筑设计和工程监理,加强镇区内建设项目的管理,“一书三证”发放率要达到100%,建房合格率
达到100%,优良率要达到40%以上。加强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强化镇区综合治理,提高镇容镇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条件。
(二)集聚产业,夯实基础,加快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城镇特色经济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壮大城镇经济总量,夯实城镇发展的基础,通过8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去年翻一番;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建成镇区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树立产业兴镇、依市兴镇、以城促市的观念,认真谋划一批兴镇项目。我镇具有典型的“沿边”“沿江”“沿铁”“沿路”区域优势。我们要从依靠区域优势,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市场带动型、边界贸易型和城市辐射型的现代化小城镇。今后几年,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下面几项:一是加紧规划、论证、筹资在2013年内建立占地面积60亩的全州县湘桂物流汽运中心。二是充分利用粮油贸易综合市场,达到依市兴镇的效果。三是尽快引进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效益高的生产性企业。目前要加快球式热风炉冶炼厂的建设力度和以石灰石为原料的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建立河西工业园,以园拓业,以业兴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镇区内安家落户,争取在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五是搞好涉农企业的引进和政策服务工作,并以此带动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镇拥有大米加工厂近20家,其中年产1.8万吨的大型加工厂有2家。今年,我镇将与二家大米加工厂联合开发附加值较高的大米深加工产品,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另外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六是将全镇耕地规划为五大种植区,即河东黄岗、石城水稻种植区、竹下桑蚕种养区、秀峰以蜜桃为主的水果种植区、河西竹塘、新甫里蔬菜水果种植区、右江、麻川、大路底林业发展区,完善农村耕地的流转政策,引进农业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模式。今年农业开发组要加紧田园化项目的申报、建设工作,为以后农业开发打好基础。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努力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到2015年,开发建成以商业街为中心的商住小区,以新菜市为中心的汽运站居民小区,以河东高管区为中心的商居小区,基本实现每户拥有一套功能齐全、综合质量较高的住宅,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力争大于25平方米;筹建河西水厂和液化气供应站,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兴建河东滨江大道和黄阳大道,改造新华街路灯和现有排水管道,使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大于12平方米,道路铺装率大于85%;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地水排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加强居民小区、道路绿化工作,在滨江大道沿河建成滨江公园,力争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
(四)建立健全城管队伍,抓好镇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镇容镇貌管理。我镇现有示范镇管理机构5个,即交警、环卫、市管委、城管、村建站。近几年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镇政府成立镇容镇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建立健全长期管理机制,创造整洁、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强环卫、绿化设施的配套建设,突出治理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不断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年内完成火车站菜市的建设和河东高管区市场建设,解决经营场所,杜绝“马路市场”。加强古树名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镇区内古树名木全面普查,进行挂牌保护。
(五)因地制宜,探索加快我镇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城镇政府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引导职能;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探索引导第二、三产业向镇区集聚,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委托经营等有效实现形式;推进经营城镇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改革,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相
关政策,进一步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有偿流转的途径与方式。
三、规划实施措施
(一)法规措施
本规划为黄沙河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规划经镇人大审查通过,上报审批。总体规划方案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如对一些重大问题需进行修改须经论证,按程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强化村镇规划法制管理,完善村镇规划和管理的立法,依法进行村镇建设的管理。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按规划进行建设,严肃处理返反规划的违法建设,实现规划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行政措施
1、建立规划公示制度
规划一经批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地宣传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让公众自觉遵守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监督和反馈本规划的实施。
2、建立实施规划的目标责任制度
镇政府与有关领导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目标责任管理。
3、为了确保规划的实施,必须理顺管理体制,要集权而不能分权。在规划区范围内,要严格按照城镇规划来进行建设,国土管理部门和镇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镇区建设原则上应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4、加强村镇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镇区用地实行统一的审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的要求。
5、对现状不合理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规划作局部调整,以求得合理科学的利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
6、有计划地分期实施本规划,注意实施步骤的合理性和项目分布的协
调性。
(三)经济措施
利用经济杠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1、镇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尤其要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新型镇区的基本格局,必须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
2、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允许房地产依法流转,一方面可以筹集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促进镇区合理布局。
3、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筹集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在工业小区茫,启动工业小区建设。
(四)技术措施
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发挥规划对村镇发展建设的指导、控制和服务作用。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要抓紧进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对镇区重点地段,如中心行政、商贸区和旅游商品市场,要尽快组织,进行规划研究、论证,编制详细规划,为建设实施做好规划准备。
加强镇区建设动态监测,保证规划顺利实施。通过镇区建设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镇区建设状况,并发现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和保证本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动态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变化了的情况,从而为进一步修订本规划提供依据。
四、组织与实施
(一)实施时间:总体规划及小康示范镇的试点时间为8年,即2008年11月至2015年11月。
(二)组织领导
1、为加强我镇小康示范镇试点工作的领导,经三家班子研究,成立黄沙河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丁永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何永昌(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成员:黄新盛(镇政府秘书)
经恒(镇财政所所长)
杨宝权(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
龙建文(镇村建站站长)
刘斌(派出所所长)
唐世晨(城管中队队长)
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开发办,由黄新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有关实施与示范工作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2、制定将实施规划和示范镇试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的三家班子议事制度,制订书记、镇长及分管领导示范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每月10日晚7:30分定为三家班子示范镇试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示范镇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建立联系汇报制度。由规划实施和示范试点办主任将示范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分别于每年的6月和12月向自治区建设厅及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示范进展情况。平时,示范试点办要与县建设局加强联系。
黄沙河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