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

时间:2019-05-15 07:0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

第一篇: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

云溪小学X年级X班下册XX教学计划(宋体小二加粗居中)

龚 杏 娥(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宋体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二、教材分析(宋体四号加粗)

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三、教学总目标(宋体四号加粗)

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四、教学重点、难点(宋体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五、教学措施(宋体四号加粗)

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六、教学进度安排(宋体四号加粗)

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行距

2012.9.1 1

第二篇:一数上教学大纲要求与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大纲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学段(1—3年级)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为题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集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试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显示生活中那个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德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上学期

一、教学内容

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实践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材分析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丰富内容。

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适当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1)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设置了“准备课”单元。包含“数一数、比一比、比多少”三个内容。

(2)“数与代数”的内容与编排结构与实验教材基本相同。

(3)“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编排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位置”单元提前到一年级上册,保留了其中的“上下、左右、前 后”,体现了准备性。二是对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和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单元进行整合,将认识立体图形及立体图形的拼组等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将认识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拼组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分散了一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的教学难点。

(4)“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和编排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与统计结合编排形成“分类与整理”单元,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在一年级上册中只对数据的收集、统计图表进行了一定的渗透。

(5)“综合与实践”的编排有所调整。一是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所学内容及实践经验,一年级的每册教材只编排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二是对一年级上册的“数学乐园”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强了综合性的实践性。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1)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的熟练。

(2)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篇: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

市场营销学

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第一章市场营销管理绪论

第一节市场营销

第二节市场营销管理

第三节市场营销观念

第二章市场分析初步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二节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节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分析

第三章市场分类研究

第一节消费品市场的营销特点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工业品市场的营销特点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服务市场营销的特点及管理方法

第四节市场细分化

第五节目标市场策略

第四章营销业务过程与程序

第一节营销过程中的采购环节

第二节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商品运输

第三节商品储存管理

第四节商品销售管理

第五章网络营销与营销信息系统

第一节网络营销

第三节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第六章产品管理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整体概念

第二节 品牌商标策划

第三节产品寿命周期

第四节新产品开发

第七章促销与促销组合研究

第一节促销概述

第二节广告促销

第三节公共关系促销

第四节营业推广促销

第五节促销组合研究

第六节人员推销管理

第八章市场营销渠道

第一节市场营销渠道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中间商

第三节营销渠道系统的管理

第九章价格管理与定价策略

第一节市场商品价格的形成第二节影响商品定价的基本因素

第三节工商企业基本定价法

第四节企业定价策略

第五节市场营销过程中的讨价与还价技巧

第十章市场营销管理中的计划、组织与控制

第一节市场营销计划

第二节市场营销组织

第三节市场营销控制

教学要求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同时又是一门研究工商管理活动的重要学科。它立足于市场,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规律性,研究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的方法,同时还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究。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学科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其系统性、逻辑性等方面,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揭示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并运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手段,以使其更加系统,更具有对营销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该学科更加严谨完善。学科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营销活动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着较强的操作技巧。市场营销的教学与研究应能满足营销实战的需要,使学科更具可操作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员,尤其是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努力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沿着学科发展方向,力图走在营销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注重在传统的营销学定性研究基础之上,引入一些初步的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运用图表式说明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使用一些营销实战案例。目的是使理论紧密结合实际,更便于学员理解,使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计划

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研讨进行,讲授营销理论与基本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研讨。具体计划如下:

总课时:40

第一章市场营销管理绪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二章市场分析初步(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三章市场分类研究(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四章营销业务过程与程序(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五章网络营销与营销信息系统(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六章产品管理与决策(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七章促销与促销组合研究(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八章市场营销渠道(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九章价格管理与定价策略(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第十章市场营销管理中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2学时)

课程编号:602512

营销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

一、总学时数:40

二、学分:2

三、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四、开课学期:I

五、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现代整体市场营销概念,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灵活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联系我国实际,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实践环节,提高学员实际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

七、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观念。

第二章 市场营销环境与市场竞争分析(4 学时)

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市场竞争分析;案例研讨。

第三章 市场购买行为分析(4 学时)

消费者市场与生产者市场的区别;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

第四章 市场营销调研和预测(4 学时)

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研讨。

第五章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4 学时)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差异化和定位策略;案例研讨。

第六章 产品决策(4 学时)

产品概念;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组合;产品的设计、商标与包装;新产品开发;案例研讨。

第七章 分销渠道决策(4 学时)

分销渠道;中间商;实体分配;案例研讨。

第八章 价格决策(4 学时)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定价方法;定价技巧;价格的灵活变动;案例研讨。

第九章 促销决策(4 学时)

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案例研讨。

第十章 营销组织的设计与营销绩效的评估(4 学时)

企业营销组织;企业营销计划;营销执行和控制;营销绩销评估;案例研讨。

八、主要参考资料:

[1] Philip Kotler著,梅汝和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9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 菲利普·科特勒等著,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第9版(英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 郭国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 晁钢令,市场营销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第四篇:小学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语文、数学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将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批画在书上。)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

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

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要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④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 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

(5)后进生辅导: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效性,使学生确实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价值。

3、计划的管理:

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十一)备课要求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优选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教学过程

总的要求,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抄写在教案上,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着重课堂生成知识的开发。

④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要适时、适量、适度,要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依据)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外语、社会、自然、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书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6)教学后记(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学情如何?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如语文课。

——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1)作文

每学期大作文6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2)数学学科:复习课板书应体现知识网络。(3)英语学科:要有必要的情景创设和活动设计。

(4)品德学科:不要求在教案中反映出“重、难点”环节。

(5)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目标确立时应区别于学科课程,要把侧重点放在能力、情感、行为习惯、非智力因素方面。

(6)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中要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1)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为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

基础层的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要写得详细些,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成熟层的教师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精备的内容要在教案上端标示“精备”字样)对教师层次划分与不同要求,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而定。

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的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2)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提倡教师在教材上圈点批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体育学科应按体艺卫股的要求备课)(3)关于资源共享 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参考优秀教案,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条件允许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作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确定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和备课重点,而后通过集体研讨,达到教案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共享。(4)保证备课的时间专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保证备课时间的专用,不要本末倒置,侵扰正常备课乃至教学的其他环节。

(十二)学生作业要求

1、作业的功能

(1)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2)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2、布置作业的原则(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

(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的类型

(1)巩固性作业:以巩固教学效果最佳值为数量标准,避免数量过大,次数失控,讲求科学性,不搞无效的机械重复。

(2)比较性作业:把正确与不正确的几种答案都给学生,由学生通过比较、选择、判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与考查,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3)归纳性作业:把所学知识按一定的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以起到新旧联系,扩展知识面,找出知识内部联系的作用。

(4)思考性作业:意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不需要笔答。

(5)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经验进行创造。

(6)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亲身体验,培养操作与运用的能力。

4、学科作业的基本要求:

(1)原则上,劳动、品德、社会、自然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2)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书面作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①语文作业要改变单一的只抄生字、词语和造句的呆板模式,把朗读、口语交际、练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尝试、实践中学习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可不必强调课课有、人人有书面作业。

大小作文的习作内容,可以参考课后练习和练一练的题目要求。也可以因人、因地、因季节、因本班实际合理调整。每学期大作文6篇,观察实践性习作必须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实践、思考、构思的时间,力求减少作业的盲目性。小作文不低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提倡教师尽可能全部批阅,随时讲评,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打好基础。

②数学作业要体现“数量要适量,形式要活,针对性要强”的原则,避免机械、单

一、重复无效的劳动。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可不必强调天天有、人人有作业。③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口语或听力等不同形式,要注意把作业与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书面作业每课书安排一次即可,以会抄写字母、句子为准(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要突出交际性,灵活性,教师可同时安排个人背诵、合作表演、创编对话等不同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听力作业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安排。

(3)各学科教师要注意对作业效果的及时批改和反馈。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

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可以因班级人数而定,每次精批数量由学校自行安排。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习作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旁批和总评。要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评语忌套话、大话、空话。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尝试把某一段或某一句话的修改写在下面。提倡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同样,教师在面批后,对学生作文的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应在后面进行改写。对其他学生的作文教师要浏览式批阅,以便了解学生习作的总体质量水平,便于作文讲评和再指导。

(4)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各校可参照教研室对作业处理的基本要求去做,也可以自行安排,以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为宜。

第五篇:制定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一、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及总结有关要求

各任课教师要依据学校、教研组的课程教学计划,在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所教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如下:1、2、3、4、5、对《课程标准》、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明确本学期所任教班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分单元或章节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确定本学期业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业务学习内容自己定,但须与本学科教学有关。如:可以学习本学科教学经验、解决本学科某个知识的方法,典型例题的解题策略等等。学习总量由教导处统一要求)

6、确定本学期教学改革的题目及有关活动。(教改重点研究探讨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突出特色)

7、各位教师要遵循以上几条写好本学期教学计划,检查时也要以此作为主要标准。同时,每位教师针对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中以上各条完成情况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教学总结。计划和总结均要存档。根据教研室统一规定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拟定具体教学进度

下载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计划要求与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组“教学计划”工作要求

    请仿照相关专业的模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拟写“教学计划”,不能乱写或写错,因为上级要来核查。请配合学校工作为谢!明天下午五点钟以前完成上交到专业组长处。各专业组(计算机......

    教学计划内容及格式要求

    撰写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包括: 1.指导思想 2.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写特点)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学情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

    教学计划书写要求2013.2大全

    乌苏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的书写要求: 第一、标题如上,字号分别是二、三号仿宋体加黑,正文、落款为四号仿宋体,纸型为A4,......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杨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1、金蛇狂舞 聂耳曲 梁瑞华改编 2、小猫钓鱼 郑宝恒编曲 3、喜洋洋 刘明源曲 4、紫竹调 沪剧曲调 项祖华整理......

    自荐书与要求

    很多同学自荐书上摘抄网上的文字太多,很多雷同,而且内容太虚,没有实际意义。下面给出模板,包含部分比较全面,逻辑也比较清晰,希望大家对照自己的求职信或自荐书来进行修改!但绝对不......

    小学与教学计划

    小学与教学计划 小学与教学计划1 为迎接“两基”暨“普实”国检,形势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才能完成这项重要的使命。结合我校的实际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特拟定本学期实验教......

    顺和中学教学计划制定要求(大全)

    顺和中学教学计划制定要求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计划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计划应包......

    教师教学计划封面及格式要求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学 科: 品德与社会 任课教师: 逄 蕾 样文:格式及内容要求: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