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共5则)

时间:2019-05-15 07:3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

第一篇: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

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

西城区2010年高考除高分段人数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全市最高.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市74008人参加高考.西城区应届考生人数为4904人.占全市6.6%

全市共5107人上600分.西城区共1300人上600分.占全市25.5%

600分以上人数占全区比例为全市最高.其中理科600分以上占全区的三分之一.二.文理科区总平均分继续以很大的优势保持全市最高.三.理科一本率75%,文科一本率44%

各批次录取率为全市最高,四.全区共有9所示范高中,其中5所为市属重点中学.每年高考北京市前5名中学中,西城区稳占3所

前10名中学中,西城区稳占4所

五.今年高考有5所高中600分以上人数在100人以上,今年高考全市共有7所高中超过200人上600分,其中西城占3所

六.7所高中理科一本率达95%以上.6所高中文科一本率达95%以上.(信息跟据媒体对各中学报导统计得来)

七.4所高中理科平均分在600分以上.依次为4中,实验,二附中.,8中(全市仅有9所)7所高中理科平均分在550分以上.依次为4中,实验,二附中.,8中.161,13中,35中

3所高中文科平均分在600分以上.依次为4中,实验,二附中.为全市最多.(全市仅有4所)7所高中文科平均分在550分以上.依次为4中,实验,二附中.8中.161,13中,35中.全区多所高中文理科平均分超过一本线.八.全区每年清华北大本部录取人数稳定在250人左右,(不包含北医)

占全市的30%

07年,252人 清华127人,北大125人

08年,257人 清华125人,北大132人

09年,241人 清华114人,北大127人

(信息全部来自区高招办和近三年的北京市考试院高招咨询)所有数据为网上高招咨询中两校的工作人员提供.2西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西城高中多,但是房价为全市最高.无人买得起,导致常住人口外流.初中毕业生源正以全市最快的速度逐年减少.这也是今年西城应届生人数过少的原因.而考生总人数过少必然会影响高分考生的人数.每年中考录取率已达95%以上,中招录取率为全市最高 虽然难以置信,但每年中招办的数据却是如此.远高于任何区县.生源已经饱和.初中毕业生过少是该区学校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几年西城多所薄弱校被吞并,也是由此导致的.'

相信合区后,问题会有所缓解.原中考录取率低的宣武.会给西城学校提供生源,.3西城高中排名(全区共计27所)

其中示范高中为9所.跟据全区前20名学校历年录取分和部分高考成绩综合排名

今年分数线理科平均分今年招生人数 市1.四中545543625324人上600分400 重2.北师大实验中学539538620310 点3.北师大二附中5375356172654.八中536535600.32805.161中学528527582110人上600分300

区6.13中519517280 重7.35中516515558.1280 点8.铁二中509505537380-

9.156中507505515

10.西城外国语学校(提招)唯一不是市区重点的北京市示范高中--11.三中

12.159中

13.44中 14.31中

15.二龙路中学 16七中

17.三十九中18.鲁迅中学19.41中

20.西城区实验学校21.214中22.56中

23.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4.154中

25私立汇才高中

26月坛中学

**北京市新光中学(不计入排名)

4.现部分家长对西城高中的数量产生了疑问.现做简短说明:

注明:1原西城区共有27所高中,其中24所今年参加统一招生,有分数线.2西城外国语为提招,新光中学为碟报人员,技术侦察人员子女学校,不招生.3.参加统一招生的还有一所职高(实美职业学校).不要弄混.4.今年月坛中学无录取分数线,不知什么原因.误区:1现在网上的名单中西城四分之一的高中早已被吞并,不存在了.例如铁三中,六中.长安中学.比如161中一校就吞并了两三所.2网上搜出的中学名单上的许多中学是没有高中部的,有些还是职高.因此高中只有这些了.西城有个别学校很隐蔽,比如新光中学,可能全市也没几个人知道.该校可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不能做任何的宣传.5重要提示:西城教育考试中心网站已公布今年24所高中和一所职高的的分数线,需要的家长可以去看.序 1 2 3 4 5 6 7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102001 102004 102005 102002 102003 102006 102007

四中 师大实验 师大二附 八中 一六一中 十三中 三十五中

普通班 545 539 537 536 528 519 516

择校 543 538 535 535 527 517 515

英语实验班54453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02008 202012 202001 202015 202008 202004 202018 202014 202003 202005 202006 202019 202016 202009 202013 202011 202027 202022

铁二中 一五六中 三中 一五九中 四十四中 三十一中 二龙路中学 鲁迅中学 七中 三十九中 四十一中 西城实验学校 二一四中 五十六中 京教育学院附中 一五四中

京实美职业学校(职高)私立汇才中学

509 507 500 495 489 482 477 469 469 467 458 450 448 436 427 414 410 400

505 505 496 490 485 478 471 461 457 458 452 438 435 426 412 404

512504 499488

6对于一个高中来说,录取分数线不能代表教学成绩,但是,教学成绩却决定了录取分数线.----

7.重要新增信息:铁二中和156中学的平均分已经在网上查到

全部为北京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其中铁二中理科平均分为537,文科平均分未知

156中理科平均分为515,文科平均分为541两校高考平均分远超一本线

以下为新闻媒体对两校的报导:

铁二中:高考一本上线274人,比去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理科均分超一本线43分,学校连续三年高考成绩持续攀升,与2007年比,高考一本上线率和高分段人数都实现翻番提

升,提高幅度达105%和167%。

156中: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今年普通校的高考成绩也很突出。如156中今年文科平均分达到541分,一本上线率70%,二本98%,三本100%;理科平均分515分,一本上线率70%、二本上线率为94%、三本上线率为98.7%。

8.重要声明:本帖楼主承认并认可海淀区学校的教学成绩,两区都是全市最好的教育区县之一.各自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且有很多.对于少数名校家长唇枪舌剑争论两区学校的好坏,本人并不反对.但是本贴的所有内容只和西城有关,与海淀区没有任何关系,关于海淀某校水平的争论请不要到这来.关于西城区的询问,本人本着不影响西城学校家长的利益,只报喜不报忧.关于海淀区学校水平的询问,一律不回答.请各位家长能够理解!谢谢.

第二篇:高考散文总述:答题指导

高考散文总述:答题指导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可以分为几类;同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可以在纷繁的提问中保持清醒,迅速找到答题路径。

三.表达技巧分类及应答策略

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本文特别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如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6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如《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修辞方法类

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如1998年高考题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又如:王蒙的《湖》第四段:

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下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第四段中,作者连用了五个“为了”,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

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举如下: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王蒙的《湖》答案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湖泊对人类的作用和作者对湖的深情。

☆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第29题:“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段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象征伟大人格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又如:1998年《报秋》第28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如1991年第29题:B项对

该段景物描写的分析中,表现手法确认有误,非象征,应为拟人;同时,夸大了其作用。故B项错误。

1998年第28题可答为:作者插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意在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行文段落类

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如:

辞世思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

第18题(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如上例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

☆表现手法类

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如1991年第30题: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进行对比,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

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三个人都闻名世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获得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1991年第30题B、C、D三项的分析都比较恰当,A项看起来好像把托尔斯泰抬举得很高,却不能说对比可以显现他们之间“思想品格的差异”,所以A项的分析是不恰当的☆物象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结构

开头结尾的策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如2003年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思考角度:

(1)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2)对内容的充实作用;(3)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为: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又如: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飏。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侫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楚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例析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但事实上,离开原文答题这一“下策”往往也是高考中常用的答题方法。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表现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等。经过笔者深入研究,发现是有规律可寻的,现就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各类题型的解法进行实证的分析。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第三篇:2017年高考西城二模议论文

【原题回放】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所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向前来应试的高中生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想上贵校。

考官又问:上了我们这所学校后,你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

考官提示道:你难道没有想过未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军人……?

很多学生回答:那是小时候想的事了,都记不得了。

上面这段考官与学生关于“未来做什么”的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未来不需明确

1号文 一类中 46

现今的社会,‚理想‛这个词汇仿若担万钧之重,从小到大坚守的对未来的畅想沦为了成功学的准则,诚然,我们谈起朗朗从四岁行走的钢琴之路,我们看朱自清侃侃而谈儿时成为画家梦想的实现,似乎只有有一份理想,并在未来道路坚定不移,才能触到炙热的成功。而那些对未来不甚明晰的人,往往被视为愚钝空虚随波逐流的蜉蝣。我想,未来并不必须明确。

你不必明确自己的未来,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天赋何处。30岁以前,村上春树从未萌生过写作的念头,他执着于经营商业,在这条路上坚守不移,在不温不火的生计中沉浮落拓。而当他在某次球赛中闪现写故事的念头,初次投稿的作品《且听风吟》即收获3奖项与好评。他转战文坛,中旬到发挥才思的地方,在灵光迸现的中年之后,村上终成一代名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至于曾执着的企业与学生时代读过的商科,有谁会记得呢?年轻时代詹妄的理想,并非对自我最妥帖的认识,往往将我们局困于此,反遮盖住熠熠生辉的天赋所在。你不必明确自己的未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人们常因自我认识而将自己的未来囹圄于方寸之地,对外围一切抵触畏惧。钱伟强中学时代文史成绩极佳,而大学时期数理竟曾交白卷。从兴趣与天赋看,他总该梦想与文学,将国文作为过往与将来的坚守,定能有所造诣。然而,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他毅然弃文从理。从零分到大科学家,难以置信的逾越,钱伟强放弃儿时的理想,全力以赴做到了。潜力无穷,从来与天赋兴趣无关。你不必明确自己的未来,因为世事难料。人的生命轨迹不断随环境改变,坚守不移往往不切 实际。鲁迅先生少年时代想学习物理,制造武器,后来赴日本学习,渴望救人性命,取代愚弄人们的中医。然而他最终为之奉献一生的,也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的,是他弃医从文后锋芒尽显的笔尖,是他深锐洞悉后凝练有力的文字。人的处境因环境变更,人们对未来的考量故也如此。

事实上,变更理想获得成功的人远多于那些坚守幼时萌生的理想的人。不去明确未来,往往给予了自己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更广阔的生活天地,然而,要能在‚随波逐流‛中成为一直坚固的船只,我们需要有所准备。

村上的成功源于他灵感迸发后的坚持,《奇鸟行状录》的文字技巧已不可和带给他一点名声的处女作同日而语。钱伟强与鲁迅的伟大,源于从一而终替代理想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灵魂精神的丰厚让他们荣耀。

你不需明确自己的未来,但你需要拥有为未来拼搏,为信念奋斗的勇气与毅力。

‚未来做什么‛≠‚理想‛ 2号文 一类上 48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每个青年学子而言,世界充满了未知的精彩,涌动着无限创造的可能。然而,是否必须怀有‚理想‛,才能体会这万千精彩?抑或者,理想是否必须明确到‚未来做什么‛,才能称之为青年学子的理想?

考官对诸多学子‚未来做什么‛的发问,似乎是对广大学生‚伟大理想‛的试探与暗示。而一时语塞或坦然回答不知的学生,似乎要被扣上‚只知学习,胸无大志‛的帽子。可殊不知,考官的出发点是在于对本校各专业招生情况的预见了解,而个人的‚理想‛未必就需要‚未来做什么‛来展现。周总理当年初上学堂,教书先生同样问了‚你们为何而读书‛的问题。在座同学不乏有识之士,对自己‚未来做什么‛有清晰的了解,‚为做官而读书‛,‚为父母而读书‛,‚为温饱而读书‛。按照今天的评价标准,他们可算得上对人生有清晰目标,可当周总理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们哑然了。这一刻,你认为谁的目标可以称之为‚理想‛呢?周总理一席钪锵有力的肺腑之言,无关乎个人利益前程,甚至没有任何‚未来做什么‛的清晰指向。可就在这简短有力的话语中,我么窥见了这位少年充盈着博爱的爱国情坏与有志于千里的伟岸胸襟。正是因为思考的远大与精神的丰富,这一句无关实际的理想反而比任何具体到‚未来做什么‛的目标更具有对人深远的启发,指引着个体生命前行不失。因此,‚未来做什么‛未必就展现着个人理想,而真正伟大的理想也未必包含着深刻的精神。

虽然可以不明确到‚未来做什么‛,但青年学子也一定要有理想。因为这种‚抽象的理想‛是个体对生活热爱的凝聚,更是个体生命为社会,世界创造价值的前提。来自耶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秦玥飞,在名校光环与丰厚薪水环绕下,让所有人讶然的决定——回到祖国,在国家一级贫困县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简朴的生活,低到忽略不计的薪水,秦玥飞一呆就是六年,这让许多中国家长倍感惋惜,甚至质疑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人生理想?殊不知,在这六年间,秦玥飞带领乡众开发了十几个农业自主品牌,跑遍了大小企业拉来上百万的赞助,创设了‚黑土麦田‛这一公益项目,发动更多中国名校毕业生深入贫困县,为当地带来发展。采访时,他以清澈坚定的目光,告诉人们,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改变一方天地,造福一块水土,便是最真切的理想。数年前,如果他想考官宣称自己要当一名村官,是否会遭到嘲笑与鄙视是?可就是在这种脱离了小我,将目光投向无尽远方的大我情怀中,秦玥飞微不足道的理想放射 出了巨大的光芒,而他的胸怀与志向,又怎会不比‚未来做什么‛远大厚重呢?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理想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为世界创造价值的渴望。在明确‚未来做什么‛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我是否拥有‚理想‛。

梦破碎的声音 3号文

一类上 48

小时候,我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自己的梦想:‚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医生!‛……可是到了面试现场,我只想着考上一所好大学。童年时为人类做贡献的梦想消失于无数的试卷中。说来可笑,高校面试官们惊异于学生们没有了梦想,却不曾想过让他们梦想破碎的却是他们自己。

成年人抱怨着现在的学生失去了远大的梦想,却没有想到正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消失了一切梦的光点。从小学开始,不管我们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我们被拉去上奥数课、钢琴课、英语课……数不胜数的课外班剥夺了孩子睡觉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们‚做梦‛的权利。在课外班上,我们懂得了‚分数就是一切‛,‚如果不能战胜他人,你就只能当肥胖的分母。‛我们学到的是竞争的快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一次次分班考试中,我们心中小小的梦想被扎眼的成绩扯来扯去。谁都不敢再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只把头转向堆积如山的教辅资料中。小时候的我们不受成人世界的污染侵染,那是的理想大多是只想对人类的贡献。通过科学造福人类,利用双手解救病痛中的人们,没想到我们从小便有这对于人类的关怀。可是,到了上学的路上,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我们被告知考上重点大学你的人生就将一帆风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高考‛这条独木桥。到了高三的‚百日誓师‛,同学们喊出的是:‚我要上……大学。‛可不曾再有人喊出自己童年时的梦想。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好大学的名声,是那‚清华‛、‚北大‛的标签,不再是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不是为他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如此一来,面试官怎么会得到除了‚想上贵校‛之外的回答呢?

正因对‚著名大学‛的盲目追求才让我们沉醉于互相竞争。而在竞争中,小时偶的梦想远不及一个好看的成绩单重要。,从而被抛弃。成人抱怨学校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连梦都是去了的人又怎么不利己呢?

‚我们成年再次聚会,酒杯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请让这样的叹息之声减少吧。还给孩子们一个能做梦的童年;能筑梦的青年;能圆梦的成年。来自童年的梦想正是这个社会渴求的对人性的关怀。

未来做什么

4号文

二类上 40

孩童的时代是一个深信梦想可以成真的时代,是一个怎样做梦都不过分的年纪。孩童时代的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理想与愿景。然而相同的理想再告知现今的自己,多数时候,我们却仅会为年少的懵懂无知而发笑。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阅历不断丰富,而‚未来做什么‛这样的疑问倒成为一个深刻而难解的问题。我想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熟‛,使得青少年在生涯规划的路径中感到迷茫。

儿童时代是在被呵护中成长的。因为不知世事险恶,不用面临许多复杂的思量,孩子可以脱口而出自己的想法和向往。而如今的青少年则被过多灌输了很多‚丰功伟绩‛的理想城就,他们开始明白,人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活在世上,需要承担很多责任,需要照顾亲人,为自己的生活与生计做打算。无论是成绩上的较量,还是家长在思想上的教育,都逐渐地培养出一种现实的习气,及所有决定于考量只关注当下,只关心自我,只做有意义的。就像这些直招面试的学生,‚专注‛地走好眼前的路。

但是如此务实的传统和教育方式并未促成一种严谨的思维逻辑和科学理想,反而脱胎出一股急功近利的习气来。青少年在日后的规划中往往局限于‚小我‛,或为‚钱‛或为名而庸碌一生。在这样的现象中,识物辨机,待人处事,无一不讲究求物值,重量化,要求立竿见影,追求速效速成……渐渐地,中国当代青年都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远的不说,当下的资源的采掘,消耗,建设的规划开发……哪个不短视短效的惊人?要知道,这些开发商,老板也曾是一代青年,而对未来的迷惘与局限目光则多由基础教育引起。

我们应当思量,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应当予以孩子怎样的引导,是告诉他们名利的重要,还是教导他们心中有大爱。前苏联流亡诗人,诺贝尔奖得主布罗茨基曾在致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一封信中建议:‚你处于一个很好的位置上,你不仅要将你的知识授予你的人民,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成为像你这样的人,通过向他们介绍普鲁斯特,卡夫卡,福克纳,加缪或乔伊斯,至少你可以在欧洲的中心将一个国家变成一个有教养的民族,那我们的青年应被告于怎样的人呢?家财成贯的富豪?私生活混乱的影星?还是忠于职守,守国土一方的将士?这将指引他们成为怎样的人,指引他们在被问及‚未来‛的时候,能有自己的信仰。

未来很辽远,我们置身其中,应在为‚小我‛考虑的同时,将目光放远,从而拥有‚大我‛。放下应试与考卷,诗与远方往往会教我们真正成为怎样的人,一撇一那屹立着的人。而这时,萨特口中‚对它不能忍受,同时又与它相处的不错的人中,一定没有中国青年的身影。

梦想与现实 5号文 一类上 49

现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谈梦想‛的时代。大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小到中小学进行的理想主题教育。似乎人人都必须拥有梦想。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高校自招面试中考生面对‚未来想做什么‛的问题,大都坦言自己未曾思考过。那些儿时‚天真烂漫‛的理想,在刚刚迈过成年门槛的他们心中,俨然变得幼稚可笑,抑或早已被忘却。于是乎许多人对此心生隐忧:青年无理想,国家怎有未来?都要上大学了,还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怎么行? 我觉得,这种担忧是无意义的。

没有人生规划不代表没有追求,而高谈理想的人也未必真正信念坚定,脚踏实地。私以为,在经历了十余载生活的磨练后,18岁的我们从‚梦想‛走向‚现实‛是无可厚非的。我所谓‚现实‛,不是把世故当成熟,把精明当智慧,把怯懦当稳健的‚利己主义‛,而是对周围世界和自身局限的清醒认知。小时候的我们可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宏大高远的梦想,但成长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不自由的。这种不自由,既来源于自身的局限,也来源于客观条件的羁绊。因而我们不再放眼无尽的未来,将对明天的憧憬转化为‚想上贵校‛这一具体实在的目标的不懈努力。

‚大学的目标、分数的目标,决不应与世俗功利划上等号。‛‚一个不想上好大学的学生不 是好学生。‛为眼下的理想拼搏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是真正‚有梦想的人‛。这种务实而理性的选择,让我们为自己负责,争取未来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人生是一张永远也成不了画的草图,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徒作拘谨的工整,渴求虚妄的圆满呢?太过明确的人生规划,也许可能成为生活的束缚。毕竟命运难以捉摸,我们永远也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生永远都是‚进行时‛,因而走好当下之路,留下一个个坚定的步伐,也许比高谈梦想、规划未来更重要。上大学时不知晓自己的职业目标又怎样?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变化的现实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潜能,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与选择,也许更加理性,也更加适应自我的发展需要。梦想与现实不可偏废。但梦想如若没有切实的努力相随,梦想只会让我们在日后回首前尘时泪满衣襟,成为啼笑皆非的幻梦。个人如此,国家亦然。那么,不如从现在起,专注当下,脚踏实地。

躁动的时代中更需要思考未来

7号文 一类下 42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的年代:每个人各司其职,各有各的眼下要务,学生学习,职员上班……而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功利地忙于眼前事务者多,静下心来思考未来者少,正如材料中那些面对‚未来‛不知所措的学生所表现的那样,不得不说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憾事。因为一个人只有经过对未来的憧憬和求思,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既知当下事务又有长远之计,乃至在浮躁的社会中有些追求理想的定力的人,而非日夜沉醉于眼前的小利,一步步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

我想起诗人北岛,在黑暗的文革中保持着创作的理想,最终在阳光再次升起,文化之冰河解冻之后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还有那用黑暗给他的黑色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还有那位《相信未来》的作者;乃至于无数在浩劫中不放弃学习,终于等来了高考制度恢复,知识价值重新得到评估的77级考生们。是什么使他们在**的年代务于处心积虑的政治钻营,有利可图的‚斗争‛?除了对个人品格的坚守,还应该有对未来的透彻思考,和它所带来的对理想的执着吧。倘若没有一个理想以供,没有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他们又如何能够在黑暗的年代里看到未来的曙光呢?对未来的执念给人以面对种种现实的定力,这是那个年代的事例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今也应可以适用。

试问当今社会的浮躁气氛从何而来?是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还是一种世态繁纷给人带来的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之感?兼而有之吧。这并不奇怪,毕竟在一个人人务于眼下繁冗的事务而无暇他顾的时代,如果你愿意稍稍思考,追问自己日夜工作的意义,你很有可能就会有这样的困惑与烦扰。这种情况下对未来的思考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也许这种思考会告诉你,你今天的劳苦究竟是为了明天什么价值的实现。有了这样的信念你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恒心,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扰;要么它告诉你你今天的工作并非你真正想要的,那么你大可以有勇气把这一切推倒重来,追寻那种真正的未来理想。只有这种思考能让你安静下来,通过思考未来‚反求诸己‛,以此指导自己以后的作为。

在躁动的时代中我们需要一种定力:这也就是在当下思考未来的意义所在。

未来的选择

8号文 一类下 42 即将升入大学的我们好像来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前:未来想做什么?不仅仅是出自在自主招生面试中可能被问及的问题,这是当下的高三学生们不得不给出一个答案的时候了: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面对高考,在这之后就要填报志愿,决定自己大学的专业,而一个人最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这方面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专业的选择。到了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同学们在这时开始犹豫不决,仿佛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零开始思考,给出这个可能影响自己一生的答案。事实上,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并非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而是‚那是小时候想的事了,都不记得了‛。或许他们在小时候曾经梦想过要成为科学家、宇航员、厨师、教师……而由于一些原因,‚忘了‛自己曾经的梦想职业。我想,从分析梦想的丧失原因出发,或许能对面临选择难题的同学们给出有助的建议。

当问到‚为什么忘记了当初对自己未来的计划‛时。得到的最多的答案就是‚一直以来太忙了,很久没有想过了。‛的确,从初中算起,一个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谓一个‚忙‛字,作业、补习、考试占据着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学生们躺在床上时想到的内容从‚太空的风景‛、‚自己创造的菜品‛逐渐变成了三角函数与解析几何。渐渐地,曾经的梦想职业开始被忘记了。

还有一层原因或许是因为所谓的‚现实‛,‚就业‛,‚预期收入‛,‚发展前景‛一类词汇动摇着学生们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据一位北大的老师称,大部分‚光华‛的学生并不对经济管理有兴趣,应填报志愿时只是考虑着可能的好的就业前景,他们在‚光华‛的学习生活并不快乐,或许也难以取得预期之中的成功。

由以上两点看来,现在的我们面临抉择之时,有必要重新考虑自己曾经梦想过的那些职业了,它们是能让人在工作中灵魂燃烧的特定几个。在放下书本以后,我们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到思考‚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之中,即使‚决战在即‛而忙碌,也应更多的去想了,因为这是决定方向的。更为重要的事。除了就业,收入之外,‚我是否真正喜欢这方面内容‛更应是考虑的重点。回想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吧!跟随内心的声音,去选择自己真正的梦想的方向,不要因追逐‚现实‛而让自己处于长久的遗憾之中。

舍得

9号文 三类上 32

很多人一定在小时候会被问起‚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而我们的回答也往往花样百出:医生、律师、科学家……可当同样的问题问在中学生、大学生的身上,得到的回答却微妙的统一了—‚要找到一所好大学(好企业)‛。

很多人怒斥这是人格的退化,是想象力和志向的缺失,但我认为并不是。

再来看看另一个相似的例子。在黑板上画一个圈,幼儿园的孩子们会七嘴八舌,给出各种天马行空的答案,而中学生则会异口同声:‚这是一个圆。‛是我们的想象力退化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是一种‚定义性语言‛的进步,使我们在描述一样东西时能给以准确的答案,而避免了可能的误解和差错。我们长大了,我们也的确失去了充满想象的回答,但却并不代表着失去了想象的能力。试问,有哪位科学家是受到孩子回答的启发而发明出什么东西的吗?真正的想象力,不仅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更需要以缜密的逻辑、丰富的经验作为基础。否 则,单靠毫无目的的乱想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这也正是‚舍得‛的体现。也许我们看似舍弃了一些东西,但我们所收获的往往会更多,而且那些所失去的也会蕴藏在我们的收获之中。如果苏轼没有失去一身功名,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那他又怎能体会到世间人情冷暖、自然的终极奥秘?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让苏轼真正认识到了创作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让他变得达观,让《赤壁赋》等惊世名作得以横空出世,给后人留下一个雄伟的身影。苏轼‚舍‛的是官场上的功名利禄。却‚得‛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迈与豁达。让他的名字超越当世君王,为后人所铭记。很多人怀念失去的童年,但其实他们只是在怀念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做,只需尽情享乐的‚不负责任‛的日子罢了。真正的童年印记。早已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默默地给我们以支持。

人生,就是一段不短‚舍得‛的过程。我们的目标的确从‚做一个警察‛变成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可这样的改变让我们能更清晰、具体地去执行我们的目标,也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所以,勇于‚舍‛,我们才能‚得‛。‚舍得‛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成长。

追逐高校的背后

10号文 二类中 36分 在我初三参加中考的前夕父亲曾对我说,‚考上某某重点高中,你未来就保险了。‛ 我问,‚为什么?‛

父亲说,‚好学校教不出差生。‛

我当时默然,以为仅是父亲的认识偏激。知道后来的时间不断有人过问‚你理想的大学是哪?‛‚你高考想考多少分?‛我才渐渐意识到,我和父亲的对话仅是现当代社会对追求高校热潮兴起的一个缩影。

而这场热潮兴起的背后,我想盲从心理扮演了很大的角色。

当所欲高校都以高分录取线而家喻户晓,当所有重点均以其‚985‛、‚211‛的头目面对考生,试问谁还会关注那些专注于培养宇航员、机械师等某一领域的名校呢?大家会一股脑地被那些头目和花环牵了鼻子,从而失去了自己对自己孩子未来本身的判断,从而盲目的信服‚好校出好生‛的理论推导,丧失了对个性化的要求。这种不顾三七二十一只追求与社会上同步的心理便是盲从。

但这盲从现象的背后推波助澜的,我想并不是孩子们的纯真亦不是家长锱铢必较的要求分数的心理,而是社会的舆论导向。

政府诚然点明了‚985‛、‚211‛等项目的推进,但何以使其影响扩大化?是舆论。学府诚然出了好学生,诚然培养出了人才,但何以使这成果公诸于世?是舆论。学校的校风好素质诚然存在,但何以使其闻世著名?还是舆论。社会背景下,舆论使人心所向过分的偏从高校的风潮,追求分数的卓越,冠冕堂皇的名分,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个性的追求,只心许‚著名大学‛四字箴言。自古便有‚潜移默化‛之说,试想一个学生自小便被提问‚你以后 想成为什么?想专注于什么领域?‛而非‚你想考什么大学‛,他何能不多花心思于考虑自己未来的志向所在?他何能不时时刻刻记得他儿时的梦想并时时扪心自问为之努力? 是社会舆论误领了这误盲从高校的不正之风,也误导了一个时代青少年的目标所在,我想这也是为何自招时被问及志向只言高校不言理想的原因。

我希望下回父亲可以问我,‚你以后想学什么?‛

现实的磨损 11号文 二类文37

一次去表姐家串门,和她一起看小时候的照片,肉嘟嘟,圆滚滚,与眼前的窈窕淑女简直判若两人。表姐调侃道:‚是现实磨掉了我这一身肉。‛她说,虽然从小被教导不可以以貌取人,重要的是内涵,但无数次找工作面试碰壁、恋爱失败,经验告诉她有时不得不接受现实,而渐渐没了自己爱吃的天性。

其实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成长,被现实磨损的东西还有很多:信任、志气、梦想……如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所说,这些东西并不是丢失了,只是简单的磨损。

可是,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磨损呢?我们终有走出童话世界的一天,当每一个朝气蓬勃的灵魂刚刚抬眼看着纷杂的世界时,胸中无不含着一腔热血,可渐渐地,周围人融着血与泪的经理与痛苦,自己的觉醒、现实的冲击……我们一次次与这世界碰撞,便自然而然发生了磨损,放弃便在不知不觉中上演。

这样似乎注定的命运听上去总有些可悲和令人不甘,难道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追随本心,找到自己所爱并为之不懈奋斗其实就是抗争与出路。打破单人不间断航行北冰洋东北航线世界记录的郭川并不是航海出身,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并爱上这项在中国几乎零基础的运动。没有赞助、不被世人看好,苦行僧一般的训练对他无疑是打击,可正如他所说‚我努力过,挣扎过,绝望过,却从未放弃过。‛这样对现实的顽强抗争让他包有了自己一颗有志气与理想的心,即使这颗心已在这抗争中不再跳动。中国第一代摇滚人侯牧人曾蓄着长发在舞台上嘶吼‚我爱你中国‛,赢得台下一片疯狂,如今却因患癌症而只能在病房中练习发音bpmf。可他仍在满是年轻小伙的健身房中大汗淋漓地做复健,仍说‚摇滚就是活着。‛年轻时是对外界条条框框的抗争,老了便内化为对生命的抗争——人的本能总有着超越现实的力量,不论这现实想要磨损的是你的意志还是生命。

木心先生曾说:‚如欲相见,我在所有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有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这大概是最不济的情况:已造成磨损,可即使是如此,我们仍能回到最初,只要不惜将铁鞋踏破。

中国教育之殇 12号文 一类上 42

当向高中应届毕业生问及有关未来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总令人感到隐隐担忧。他们的梦想是考上名校,可再细问理想的专业,回答多半是‚不知道‛,这怎能不令人反思中国的教育事业究竟出了怎样的问题!大学是高等教育平台,是由基础学科向专业领域的改变,是向学科前沿发展。每一个上大学的学子都应有自己的理想专业与前途规划,如此方能不枉大学四载光阴。可如今的学生是怎样的急功近利,考名校为什么,不为优良的教育资源与浓厚的学习氛围,为的是一纸文凭,那些要学的知识反而不重要,仿佛拿到文凭未来就有了保障。可看看社会上的案例吧,在师范学院读书的马云成了网络公司的总裁,清华学生毕业后在小区当保安,未来的工作与所学格格不入,那这四年的教育又有何意义可言。

失去价值的高等教育,我想是源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定位错误。义务教育,更多地被人们诟病为应试教育。学生从小被灌输的是要考好大学的思想,为了这一目的,各种补习班、速成班,以及海量的题目席卷而来,苦海中挣扎的学生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天真年少时曾梦想的事业,变成一台台刷题的机器,如此重压之下,多少迷茫的学子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和睦的家庭变得气氛紧张,更有多少青年失去了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除了做题一无是处。难道这些还不值得反思吗?这些血淋林的事实还不足以证明教育的畸形吗? 别再以国情所致搪塞责任,别再以那仅剩的公平继续维持这一生产出机器的制度。教育需要改革,强有力的改革,回到它本来的样子。教人以知识,育人以思想。不妨回溯两千年前,被我们称为中国第一位老师的孔子,‚温故而知新‛,他教人以方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教人何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教人何以做人。孔子从来不曾鼓励学生一味追求功名,正如他哂笑子由的治国理想。不想两千年后,中国的教育已变成一种功利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离开学校,走入社会的学子们,知识没有留下,思想与品德不见提高,只有一颗功利而世故,麻木着的心,苟且于生计,苟且于金钱与地位,为此我感到痛心。

中国教育,需要拯救。

论目标 13号文 三类中 30分

在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许多学生对未来做什么都没有任何概念,这不禁让人心惊,因为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必不可少,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却又恰恰缺少目标。

目标是联接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的纽带。人们都说要把握当下。但是当下要做些什么,付出多大的努力,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都是由我们的目标决定的。就拿我们现在举例,高三学生的当下似乎是只要好好学习,但是在一个月以后呢,是要每日沉浸在网络电视中,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规划为未来做好准备。是要在公布分数后根据家长的安排随波逐流,还是要随从内心有所作为。前者与后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目标。可见,要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

目标是支持我们坚守自我的支柱,且不说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就单单回首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时期。军阀混战,复辟之乱,中国一片风声鹤唳。而胡适这位自由主义的代表人却能在乱世中坚守自我不世故,不过火,不油腻,不庸俗。我看见他在尊孔复古的潮流中提出了男子的‚三从四德‛,我看见与蒋介石合照时摆着二郎腿的随性之风,我看见他在北大面对不同学派争吵时的坦然一笑。这一份坦然随性源于他对国家复兴,救亡图存的目标。这位傲气的文人用他坚守的一生告诉了我们目标对坚守自我的重要性。

目标更是我们在走向成功的不动力。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的中国特色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91年,我国经济下行,苏联解体打破多少人的富国梦。就在此时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在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结果可想而知,较1991年7%的GDP增长率相比我国在1992年创下了25%的GDP增长的奇迹。

从此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震惊了世界。试问,若是没有十四大的目标,我们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中国的未来又会怎样。

历朝历代的人都需要目标,当今的我们更需要目标。时代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生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此时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就不能面向未来坚守自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又怎么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

愿大家都能树立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创出一片天地。

时间磨灭了朝气

14号文

三类中30分

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从少年意气风发到终识得了‚愁滋味‛,时间偷偷做了什么?

我说,时间磨灭了人的朝气。

为何高中生对于‚未来做什么‛坦言感到迷茫?为何小时候那些‚科学家‛、‚宇航员‛的梦想早已幻灭?是了,在这成长的漫漫时光中,我们不再‚天真幼稚‛,被现实一次次地击败,而后臣服,我们告诉自己不再做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

时间磨灭了人的朝气,有人说这是好事,使人成熟。‚看呐!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经过几年的牢狱之灾的东坡,难道没有心胸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超脱!‛可是你又何尝为这‚加速成熟‛背后的艰辛心酸过?我多想见一见意气风发、少年才俊的才子东坡,由着他尽情挥洒朝气,别被时间的猎猎大风吹得满目沧桑,别用释怀超然的朗声长笑掩去嘴角眉梢的风霜苦涩!

这份朝气究竟是什么?我想,那是对万物怀有最初的热忱。

一如李白,一如川端康成。

世人只道李白放浪不羁,却不言这份几经波折却仍活力四射的朝气令人感怀不已。

少年仗剑出游,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满腹才华,不论朝廷那一套规矩,只道自己要‚一匡天下,历抵卿相‛;为着诗情豪迈,不惜得罪权贵,‚力士脱靴‛,只因他不屑于‚摧眉折腰事权贵‛,毁了一时的好兴致。这,就是朝气。

如李白一般,我知川端康成也是为他的朝气所吸引。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这是一位成熟的诗人对生命的欣喜,对美好最真实的向往和诉求。我相信在他的心中,一定仍保留着儿时那些热血的,充满朝气的梦,时间对他很宽容。

‚欲买桂花同载洒,终不似,少年游。‛

第四篇:英语总述

英语教学的宗旨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订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遵章办事,奖惩分明,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稳的进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分层次、分年级,小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了小新星英语教学法和马承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小新星英语教学法主要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充分发挥外语学习以视觉、听觉为主的形象思维能力:以童话为主要内容,以剧本为主要体裁,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快速、高效地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开始,逐渐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音标、语法,从而达到儿童英语语言学习全面提高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而马承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又充分体现了英语“易学、乐学、速学、会学、智学”的特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迅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感受到“同样的付出,更多的收获”。我们为给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老师利用空余时间为孩子补课,达到学会为止,而且我们还开设英语热线及电话回访教学活动。学校教师都是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经过总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的,老师定期进行说课、评课,让老师们上课有备而上,超强发挥,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信今后在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以我们全体教师百倍的努力去创造一流的成绩。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满怀信心地说:陈江小新星教育培训学校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五篇:西城小学简介

连州镇西城小学简介 连州镇西城小学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的新办小学。学校创建于2011年9月,座落于美丽的湟川河畔旁。自创办以来,西城小学就备受市委市政府、教育局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学校现占地面积10231.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186平方米。学校现有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计算机教室等13个专用功能室,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905人。目前有教职工4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6人,专科学历7人,小学高级教师41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全校教师以招考形式择优录用,校长也竞聘上岗。专业化、年轻化是我校教师的一大亮点,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敢拼敢闯,积极肯干。学校教风正,学风浓,创办满一年(即2012年)就因实绩显著被评为连州市先进学校。

2014年连州镇教育创强,市委市政府对西城小学高度重视,财政资金预算投入2436.1万元用于修缮与扩建。教育创强后,校园占地面积新增8994.86平方米,总面积达到19226.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新增280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11986平方米;新增游戏场地200平方米。扩建25个标准、完善的功能场室:一个200米环形跑道,3个篮球场地,3个羽毛球场,3间多媒体教室,新教学楼一栋,露天舞台、校园广场、足球场各一个,语音室、仪器室、体育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劳技室、乐器室、美术室各一间。2016年,我校将达到24个班,学生人数约为1200人,教师约为80人,将成为一所各种教学设备、功能设施齐全,游戏场所完善的大规模完全小学。

教育创强,西城小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西城小学必借创强之东风,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以及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将西城小学打造成高水准、高品位、绿色平安的优质学校,办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教育。

下载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西城高考情况总述(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学活动总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总述 (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及各段发展目标)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

    卫生行风建设总述

    卫生行风建设总述东台市第二人民医院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卫生系统自身健康发展的有......

    2010中考作文辅导总述

    2010中考作文辅导总述 2007温州卷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

    初中生寒假实践活动总述

    2012级炫彩三班社会实践活动总述 张凌云 寒假前,炫彩三班的第一项作业,就是全体同学,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寒假中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方便同学们联系,小组是根据家庭居住情况......

    总 务 述 职 报 告

    总 务 述 职 报 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全体教职工和领导,感谢你们对总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感谢你们对我本人的信任和诚肯的帮助。 一年来, 本人认真学习新......

    总述-深圳人居环境网

    2011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述 (一)环境质量概况 2011年,深圳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主......

    2010年述职述述廉总(政教)

    一年来,我着力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稳中有时,这一切这主要利益于校长室的正确指导,更得益于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和帮助。在此,我把一年多来自己的工作......

    2014年高考总复习方案

    2014年高考总复习方案(数学篇)轮次 任务 复习方式习题量 一轮复习:1.按章节进行单元按章节进行单元复习,主要目标是巩固章节基本概2013年7月 2月底 复习.关 念、定义、定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