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路径探讨
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路径探讨
【摘 要】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其重要内容的行政问责制在逐步的规范化,制度化,但是要想使行政问责在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塑造政府形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文章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构建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路径提出一些构想:问责主体的多元化;问责事由的具体化;问责程序的规范化;问责文化的传统化。不断增加人大,信访,以及传统监察等符合国情的中国问责元素,使行政问责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 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民意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行使权力和承担相应责任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权力的行使者违反法律法规、违背民意,就必然要追究责任。总体上,我国行政问责在逐渐制度化、规范化,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行政问责的具体办法和规定,无论是问责理论、制度、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都只是简单的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行政问责经验。要想使行政问责行之有效,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通过对问责主体、问责事由、问责程序、问责文化的优化健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
一、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问责主体”是指“由谁来问责”。在西方发达国家,问责制大多比较完善,不同国家问责形式也是多样化,总体上来说西方国家的问责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政党问责,另一个是大众传媒的监督。由于西方国家采取两党制或者多党制,政党为了维护各自利益不择手段寻找对手的负面言行,甚至不惜攻击对手,无形中政党问责成为很有力的武器,促进了政府的廉洁高效;同时西方发达的新闻媒体系统,在行政问责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行政问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党组织和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问责上,其他问责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当前,我国应建立以民意和舆论监督为基础,以国家权力机关为主导,民主党派、社团组织、公共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有序参与、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异体问责体系。
首先,强化人大问责的主导作用。在我国,政府是由人大选举产生的,对人大负责,这就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积极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责任。行政问责必须以人大为主导,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的多项刚性监督问责手段,比如特定的调查、质询、罢免、投不信任票等增强人大监督的问责手段和力度,通过人大的主导作用,使问责工作全面铺开。其次,坚持党在问责中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政治地位决定了共产党必须是问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执政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如果存在滥用权力或因权力运行不当造成了公共利益或民众利益的受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政府管理中、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不断发挥共产党的问责作用,特别是政府外党的系统对政府内党员的问责,不仅会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更会起到领导示范作用,保证多元问责制的健康发展。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以共产党为多元主体行政问责的领导核心。
再次,提高专家问责的指导作用。专家评价法是出现较早且应用较广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估计。在行政问责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引入专家评审机制。专家评审团可以对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作出的政策项目进行评审,如果行政主体执意执行专家认为错误的政策项目,专家可以提出问责,以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专家可以对政策、项目的实行情况进行评审,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质询;专家可以对问责结果提供参考意见等等。
最后,扩大民意问责的导向作用。毛泽东很早就提出了“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思想,他强调“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在当代民意监督,要大力发展政府电子政务,实现政府工作的阳光服务,建设透明政府;强化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对执政党和政府行为的监督,完善其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协商民主的功能;要加强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要提高互联网问责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网民问责程序,推进网络实名制建设,规范公众的问责诉求;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鼓励民众举报干部问题,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问责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保护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只有公民的参与才可以使政府具有合法性、透明度、回应性、有效性,才能实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良性发展。
建立与健全行政问责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对行政主体进行立体的监督,为最终提高行政效率、塑造政府形象提供有效保障。对于那些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问题行政人员必须追究其道德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有启动司法问责,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二、问责事由的具体化
“问责的事由”是指“为何问责”。在我国,党政之间、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不同行政机关之间职能交叉严重,责任划分模糊,缺乏科学分类制度,政务类和业务类公务员职责没有明确划分。在建立中国特色问责制的过程中,应通过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和权限范围;应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以及政府自身的机构设置;建立完备的公务员职能分类体系,明确个人责任、集体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等等。
(一)行业规范问责。各个行业和部门应该根据自己本行业的特色,制定出
相关的问责机制,例如《双牌县商务局行政问责暂行规定》,以及《黄山市城市规划局行政问责暂行规定》等,都对本行业部门的问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各个行业才能有效的自律,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效能,促进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绩效评估问责。建立行政问责制、开展绩效评估,这是政府自身加强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府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是一种对政府官员政绩优劣和高低进行考量的问责机制。依托政府绩效评估实施行政问责,通过问责督促并提升政府绩效,可以实现行政问责机制的健全和功能的延伸。
(三)财产申报问责。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只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就各种规定来看,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规定对于防范腐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公务人员一年一度的财产申报制度使得任何借助权力而获得的不当收益,在审查中因与正常收益相去甚远而暴露无遗。我国可以先要求新晋公务员实行财产申报,其余人员实行自愿申报,对不申报的行政人员加大监察力度。官员应申报本人的财产,配偶的财产和从业情况,以及他们子女所受的教育和就业的情况,还要向社会公示;官员还要申报公开自己亲属的财产。通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逐步实现全部公务员财产的透明。
(四)群众信访问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完善信访制度,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把“ 完善信访制度”写人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并且定位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 表明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 对畅通信访渠道保障民生问题非常关注。国家信访局局长曾经说过,上访群体,80%都是农民;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由此可见信访工作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好工具。我国信访工作的目标是“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就地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原则,基层是民情、民意的“窗口”,群众有什么困难,对什么事不满意,都会在基层最先反映出来。在绩效评估时,综合考核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全部信访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迁变动的重要依据,以此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明确的事由才能让行政人员,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还要对安全事故、官员的言行作风、重大决策失误、选人用人失误等加大问责处理的力度。
三、问责程序的规范化
如何问责?如何确保行政问责能够合理有效的进行?这既需各方面法律支撑,更需要规范的问责程序。在法国,行政问责的具体程序包括:调查,咨询纪律委员会的意见,做出处分的决定,对纪律处分的申诉。这套简单而完备的问责程序使得法国政府相当廉洁和高效。我国目前的问责,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问责,很多问题都是在后果很严重的情况下,经过领导批示后才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问责由此常常被称作“风暴”,定然意在其严厉、果敢、迅猛,同时也反映了行政问责在程序设计上尚需完善。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统一实施、规范明确、便于操作的问责程序,进一步规范问责主体的启动步骤和问责客体的抗辩申诉规则,逐步建立以引咎辞职为核心的官员自责体系,实现问责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在人大启动问责质询,惩戒机制和复出机制上做足工作,保证行政问责的效率。
(一)人大启动
在我国,政府是由人大选举产生的,对人大负责。权力机关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多种途径来行使问责主体的权利,比如进行特定问题的调查、举行听证会等。但是,就目前的我国的现状来看,权力机关的问责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我们必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积极履行义务,出现问题必须承担责任。人大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无论是对人大代表,还是对行政人员,无论是特殊问题还是一般性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都应主动提出调查、质询、罢免、投不信任票等。
(二)惩戒机制
公务员惩戒制度就是对于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行政上的惩罚以示警戒的制度。其本质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制裁,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惩戒的条件、惩戒的形式、惩戒机关、惩戒程序和不服惩戒的救济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比较一致的特点有:惩戒条件的概括性、惩戒形式的多样性、惩戒机构的双轨制和惩戒程序的严格性。对我国而言,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公务员惩戒制度应高度规范化;权、责、罚相适应的规则体系是合法惩戒的根本;宽严适中、层次分明的惩戒条件和形式是合理惩戒的重要条件;完备严格的程序是惩戒发生预期作用的保障。
(三)复出机制
官员被问责后何处去,是近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个敏感问题,“问责官员”凭什么东山再起?其到底受到怎样的法律追究?其复出的理由是什么?成为惹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官员问责的复出机制。建立问责官员的跟踪、考核、评选机制,明确问责官员在怎样的条件下才有资格重新起用、以及必须符合怎样的程序才能最终被重新起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被免职官员的跟踪考核,对其辞职后的工作保持关注,确实优秀的人才,在符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程序,由组织部门再重新起用,并向社会公示,再恢复其公职或就任其他领导职务,使官员复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此外,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通过开通热线或者是网络平台,方便快捷的和老百姓保持联系;在制度的实施上,应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公开官员复出任职的事由、依据、程序,对官员复出的决定由群众行使一部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官员复出制度的实施应当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及时公开解答群众的质询,充分重视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权利。
四、问责文化的传统化
行政问责文化,它是一种积淀在公务员心理结构中的行为趋向、思维模式
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它对行政管理活动存在重要影响,由于我国行政问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消极因素,行政问责制并没有得到有效实行。为了避免行政问责文化滞后给行政问责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建构合理的有效的行政问责文化。我们传统的以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人生观为主要教育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要求的行政人员职业规范要求, 也可视为是职业问责在我国的一种变化形式。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除了借鉴西方国家的各方面的现代化经验外,更应该探究、发掘在我国特定历史舞台上发展而来的渊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问责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廉政制度等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使我国的行政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强化道德自律、追求民主法制。
中国封建制社会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为完备和最为典型的,特别是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形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更是世界其他封建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制度完备,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国情,并积累了监察澄清吏治、巩固封建统治的丰富经验。譬如,建立垂直独立的监察组织体制;监察主体具有明确的权威性,以及广泛的监察权及其保障措施;特定的监察官选拔标准和方式;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监察方式;采用明察和暗察相结合的巡察和巡按制度;严密而具体的监察法纪,防止察监失滥的监察责任考核制度等等,都是值得我国行政问责制健全过程中进行借鉴的。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在过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使从政官员中的一部分人,不仅从行为上接受了廉政制度的客观束缚,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道德上对廉洁从政的主观追求。在行政问责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除了在外部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约束,更应该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由内而外自发的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参考文献
周亚越著:《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丁先存;夏淑梅.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03).熊哲文.美国行政问责制的特点及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02).郭巍青.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J].南风窗,2008,(11).黄健荣,梁莹.建构责任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J].社会科学,2004,(09).何栋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徐元善.楚德江 绩效问责:行政问责制的新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唐铁汉.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7,(01)
王成兰,定明捷.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06)普永贵.我国行政问责问题研究综述[J].行政论坛,2008,(04)
第二篇: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路径探讨
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路径探讨
【摘 要】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其重要内容的行政问责制在逐步的规范化,制度化,但是要想使行政问责在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塑造政府形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文章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构建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路径提出一些构想:问责主体的多元化;问责事由的具体化;问责程序的规范化;问责文化的传统化。不断增加人大,信访,以及传统监察等符合国情的中国问责元素,使行政问责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 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民意
Research of the path for The administration accountabil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has become standarized andinstitutionalized gradually.Howev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fundamentally,and shape the image of our government,we should constructive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 from our country’s own specific conditions.Combining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has proposed some ideas for the path to constructing the administration accountabil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subject;the materialization of accountability reason;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process,shap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ccountability.Mor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like NPC, complaint letter and visit, and traditional monitoring should be added to make the funcition of accountability system more effective.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dim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route;Public opinion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行使权力和承担相应责任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权力的行使者违反法律法规、违背民意,就必然要追究责任。总体上,我国行政问责在逐渐制度化、规范化,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行政问责的具体办法和规定,无论是问责理论、制度、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都只是简单的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行政问责经验。要想使行政问责行之有效,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通过对问责主体、问责事由、问责程序、问责文化的优化健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
一、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问责主体”是指“由谁来问责”。在西方发达国家,问责制大多比较完善,不同国家问责形式也是多样化,总体上来说西方国家的问责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政党问责,另一个是大众传媒的监督。由于西方国家采取两党制或者多党制,政党为了维护各自利益不择手段寻找对手的负面言行,甚至不惜攻击对手,无形中政党问责成为很有力的武器,促进了政府的廉洁高效;同时西方发达的新闻媒体系统,在行政问责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行政问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党组织和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问责上,其他问责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当前,我国应建立以民意和舆论监督为基础,以国家权力机关为主导,民主党派、社团组织、公共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有序参与、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异体问责体系。
首先,强化人大问责的主导作用。在我国,政府是由人大选举产生的,对人大负责,这就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积极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责任。行政问责必须以人大为主导,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的多项刚性监督问责手段,比如特定的调查、质询、罢免、投不信任票等增强人大监督的问责手段和力度,通过人大的主导作用,使问责工作全面铺开。
其次,坚持党在问责中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政治地位决定了共产党必须是问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执政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如果存在滥用权力或因权力运行不当造成了公共利益或民众利益的受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政府管理中、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不断发挥共产党的问责作用,特别是政府外党的系统对政府内党员的问责,不仅会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更会起到领导示范作用,保证多元问责制的健康发展。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以共产党为多元主体行政问责的领导核心。
再次,提高专家问责的指导作用。专家评价法是出现较早且应用较广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估计。在行政问责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引入专家评审机制。专家评审团可以对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作出的政策项目进行评审,如果行政主体执意执行专家认为错误的政策项目,专家可以提出问责,以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专家可以对政策、项目的实行情况进行评审,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质询;专家可以对问责结果提供参考意见等等。
最后,扩大民意问责的导向作用。毛泽东很早就提出了“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思想,他强调“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在当代民意监督,要大力发展政府电子政务,实现政府工作的阳光服务,建设透明政府;强化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对执政党和政府行为的监督,完善其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协商民主的功能;要加强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要提高互联网问责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网民问责程序,推进网络实名制建设,规范公众的问责诉求;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鼓励民众举报干部问题,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问责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保护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只有公民的参与才可以使政府具有合法性、透明度、回应性、有效性,才能实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良性发展。
建立与健全行政问责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对行政主体进行立体的监督,为最终提高行政效率、塑造政府形象提供有效保障。对于那些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问题行政人员必须追究其道德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有启动司法问责,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二、问责事由的具体化
“问责的事由”是指“为何问责”。在我国,党政之间、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不同行政机关之间职能交叉严重,责任划分模糊,缺乏科学分类制度,政务类和业务类公务员职责没有明确划分。在建立中国特色问责制的过程中,应通过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和权限范围;应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以及政府自身的机构设置;建立完备的公务员职能分类体系,明确个人责任、集体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等等。
(一)行业规范问责。各个行业和部门应该根据自己本行业的特色,制定出相关的问责机制,例如《双牌县商务局行政问责暂行规定》,以及《黄山市城市规划局行政问责暂行规定》等,都对本行业部门的问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各个行业才能有效的自律,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效能,促进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绩效评估问责。建立行政问责制、开展绩效评估,这是政府自身加强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府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是一种对政府官员政绩优劣和高低进行考量的问责机制。依托政府绩效评估实施行政问责,通过问责督促并提升政府绩效,可以实现行政问责机制的健全和功能的延伸。
(三)财产申报问责。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只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就各种规定来看,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规定对于防范腐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公务人员一年一度的财产申报制度使得任何借助权力而获得的不当收益,在审查中因与正常收益相去甚远而暴露无遗。我国可以先要求新晋公务员实行财产申报,其余人员实行自愿申报,对不申报的行政人员加大监察力度。官员应申报本人的财产,配偶的财产和从业情况,以及他们子女所受的教育和就业的情况,还要向社会公示;官员还要申报公开自己亲属的财产。通
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逐步实现全部公务员财产的透明。
(四)群众信访问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完善信访制度,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把“ 完善信访制度”写人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并且定位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 表明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 对畅通信访渠道保障民生问题非常关注。国家信访局局长曾经说过,上访群体,80%都是农民;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由此可见信访工作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好工具。我国信访工作的目标是“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就地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原则,基层是民情、民意的“窗口”,群众有什么困难,对什么事不满意,都会在基层最先反映出来。在绩效评估时,综合考核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全部信访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迁变动的重要依据,以此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明确的事由才能让行政人员,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还要对安全事故、官员的言行作风、重大决策失误、选人用人失误等加大问责处理的力度。
三、问责程序的规范化
如何问责?如何确保行政问责能够合理有效的进行?这既需各方面法律支撑,更需要规范的问责程序。在法国,行政问责的具体程序包括:调查,咨询纪律委员会的意见,做出处分的决定,对纪律处分的申诉。这套简单而完备的问责程序使得法国政府相当廉洁和高效。我国目前的问责,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问责,很多问题都是在后果很严重的情况下,经过领导批示后才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问责由此常常被称作“风暴”,定然意在其严厉、果敢、迅猛,同时也反映了行政问责在程序设计上尚需完善。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统一实施、规范明确、便于操作的问责程序,进一步规范问责主体的启动步骤和问责客体的抗辩申诉规则,逐步建立以引咎辞职为核心的官员自责体系,实现问责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在人大启动问责质询,惩戒机制和复出机制上做足工作,保证行政问责的效率。
(一)人大启动
在我国,政府是由人大选举产生的,对人大负责。权力机关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多种途径来行使问责主体的权利,比如进行特定问题的调查、举行听证会等。但是,就目前的我国的现状来看,权力机关的问责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我们必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积极履行义务,出现问题必须承担责任。人大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无论是对人大代表,还是对行政人员,无论是特殊问题还是一般性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都应主动提出调查、质询、罢免、投不信任票等。
(二)惩戒机制
公务员惩戒制度就是对于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行政上的惩罚以示警戒的制度。其本质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制裁,是一种内部行
政行为。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惩戒的条件、惩戒的形式、惩戒机关、惩戒程序和不服惩戒的救济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比较一致的特点有:惩戒条件的概括性、惩戒形式的多样性、惩戒机构的双轨制和惩戒程序的严格性。对我国而言,外国公务员惩戒制度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公务员惩戒制度应高度规范化;权、责、罚相适应的规则体系是合法惩戒的根本;宽严适中、层次分明的惩戒条件和形式是合理惩戒的重要条件;完备严格的程序是惩戒发生预期作用的保障。
(三)复出机制
官员被问责后何处去,是近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个敏感问题,“问责官员”凭什么东山再起?其到底受到怎样的法律追究?其复出的理由是什么?成为惹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官员问责的复出机制。建立问责官员的跟踪、考核、评选机制,明确问责官员在怎样的条件下才有资格重新起用、以及必须符合怎样的程序才能最终被重新起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被免职官员的跟踪考核,对其辞职后的工作保持关注,确实优秀的人才,在符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程序,由组织部门再重新起用,并向社会公示,再恢复其公职或就任其他领导职务,使官员复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此外,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通过开通热线或者是网络平台,方便快捷的和老百姓保持联系;在制度的实施上,应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公开官员复出任职的事由、依据、程序,对官员复出的决定由群众行使一部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官员复出制度的实施应当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及时公开解答群众的质询,充分重视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权利。
四、问责文化的传统化
行政问责文化,它是一种积淀在公务员心理结构中的行为趋向、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它对行政管理活动存在重要影响,由于我国行政问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消极因素,行政问责制并没有得到有效实行。为了避免行政问责文化滞后给行政问责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建构合理的有效的行政问责文化。我们传统的以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人生观为主要教育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要求的行政人员职业规范要求, 也可视为是职业问责在我国的一种变化形式。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除了借鉴西方国家的各方面的现代化经验外,更应该探究、发掘在我国特定历史舞台上发展而来的渊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问责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廉政制度等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使我国的行政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强化道德自律、追求民主法制。
中国封建制社会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为完备和最为典型的,特别是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形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更是世界其他封建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制度完备,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国情,并积累了监察澄清吏治、巩固封建统治的丰富经验。譬如,建立垂直独立的监察组织体制;监察主体具有明确的权威性,以及广泛的监察权及其保障措施;特定的监察官选拔标准和方式;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监察方式;采用明察和暗察相结合的巡察和巡按制度;严密而具体的监察法纪,防止察监失滥的监察责任考
核制度等等,都是值得我国行政问责制健全过程中进行借鉴的。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在过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使从政官员中的一部分人,不仅从行为上接受了廉政制度的客观束缚,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道德上对廉洁从政的主观追求。在行政问责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除了在外部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约束,更应该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由内而外自发的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参考文献
周亚越著:《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丁先存;夏淑梅.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03).熊哲文.美国行政问责制的特点及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02).郭巍青.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J].南风窗,2008,(11).黄健荣,梁莹.建构责任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J].社会科学,2004,(09).何栋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徐元善.楚德江 绩效问责:行政问责制的新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唐铁汉.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7,(01)
王成兰,定明捷.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06)普永贵.我国行政问责问题研究综述[J].行政论坛,2008,(04)
第三篇: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支队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支队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力,改善工作效能,增强支队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支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问责制,是指对支队工作人员在工作职责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市国土资源利用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案件查处,或者造成错案,给支队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过错行为而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行政问责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责任与追究过错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行政问责机制可以根据总队党委的通报指示,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检举、控告、投诉、新闻曝光、工作考核评估结果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启动,支队通过集体会议委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事实依据,对被问责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条 支队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追究其行政责任:
(一)因工作失职,致使支队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二)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出现伪造、销毁、藏匿证据,更改案卷材料,或者提供虚假事实,违反保密规定,没有依照法律和制度规定的权限、程序、时间、处罚程度进行造成错误执法、工作贻误、压案不查或处罚不到位的;
(四)对待行政相对人或信访群众态度恶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造成大规模上访,或导致事态恶化致使案件无法办理,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脱岗、漏岗或延误正常公务,无正当理由拒绝正常公务的,上班时间聊天、炒股、打游戏的;
(六)其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且经谈话教育拒不改正的。
第五条 被问责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的行政过错的;
(二)在执法监察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及收受财物、接受宴请、参加当事人提供的旅游和娱乐活动,强迫、唆使他人违法违规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行政过错行为进行调查,或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五)拒不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 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处理行为。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减轻或免于问责:
(一)行政过错责任人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可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二)检举他人重大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经查证属实并被追究责任的;
(三)因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四)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五)因不可抗力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七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并责令公开道歉;
(二)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暂扣或注销行政执法证件;
(五)待岗学习;
(六)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七)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八)责令辞职;
(九)移送监察、司法机关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合并执行。
第八条 因行政过错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并涉及赔偿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被问责人员的赔偿责任。
第九条 做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被问责人员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并将处理决定送达被问责人员;处理决定应当说明主要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被问责人员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对被问责人员的处理决定,有明确投诉人、检举人和控告人的,应当告知投诉人、检举人和控告人。
第十条 被问责人员对问责处理决定不服的,应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次日起15日内向做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其中对政纪处分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在复核期间,所作的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决定确有错误的,做出处理决定的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十一条 支队因错误的问责处理对被问责人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十二条 行政过错的责任追究,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支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服务承诺制 首问责任制 限时办结制
实 施 细 则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善局机关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我局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树立统计部门新形象,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行政问责制
(一)行政问责制适用于绿春县统计局领导班子正副职(以下称行政负责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提交有关上级部门进行问责。
(二)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和追究责任与促进统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三)问责事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1、违反党纪政纪,不按统计法规履行职责的。
2、工作中独断专行,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决策失误的。
3、滥用手中的职权,不按程序办事,有损部门领导形象的。
4、办事没有时限,故意拖延时间,影响统计服务工作效率的。
5、工作不求进取,没有驾驭工作能力,统计工作难以改-1-
革创新的。
6、不按统计法规统计,欺上瞒下,提供虚假数据误导决策的。
7、领导的服务态度冷漠,受到群众举报或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
8、不厉行节约,铺张浪费公共财物,搞所为的攀比享受的。
9、重大决策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逃避有关监督部门和公众监督的。
(四)问责方式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单位有权提交上级有关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劝其引咎辞职、建议免职等问责方式和程序进行办理。
(五)免责事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1、因下级机关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2、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3、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二、服务承诺制
(一)承诺内容
1、各项统计工作的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标准、办理结果和时限以及办事纪律等一律向社会公开(除依法保密的之外)。
2、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除依法保密的之外),实行统计监督。
3、开展文明办公,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的措施、标准。
4、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统计政策法规,遵守机关工作纪律,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依法行政。
5、群众投诉举报的途径、处理时限及违纪违规责任追究的办法。
6、其他需要承诺的事项。
(二)承诺方式
1、利用政务公开栏进行承诺。
2、召开情况通报会,以会议的形式对重大事项进行承诺。
3、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承诺。
4、通过设立咨询电话、印发文件、告示等形式进行承诺。
5、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在互联网上进行承诺。
6、利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其他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承诺。
(三)服务态度
1、实行挂牌上岗。工作人员一律实行挂牌上岗,举止得体、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每一位服务对象。
2、切实履职尽责。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不脱岗、空岗,办事一视同仁,无亲疏远近之别。
3、实行首问负责制。凡首先接到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的同志,首问负责到底,能解答的即刻解答,能办的事迅速办理,不刁难、不推诿,更不得与服务对象发生争吵;凡涉及其他部门或科室的,立即协调解决,如果一次协调未到位的,负责做好有关工作,约定回复;如果需要交接办理的,做到交接清楚,明确责任;凡不能办到的事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落实。
(四)违诺责任
凡有违反上述承诺内容以及服务态度不好的,情节轻微的,一次给予批评教育,二次给予通报批评,三次给予考核为不称职,同时追究股室负责人的连带责任;对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处理。
三、首问责任制
(一)首问责任制适用于我局全体工作人员。
(二)首问责任人是指在本局范围内第一个接待来电、来访、来信、来函或来人(以下简称办事人)询问的工作人员。
(三)实行首问责任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单位、本股室工作职能职责,有职业道德意识,具有为群众、基层服务的责任感,能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做到素质高,形象正。
(四)首问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首问责任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当承担下列责任和义务:
1、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应当及时(在规定办事时限内)办理或一次性告知有关办事程序、要求及所需资料等,热情耐心地解答有关询问。
2、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但有关责任人因事不在的,首问责任人应当负责填写《首问责任登记表》,并将登记表及有关事项转交责任人或本部门负责人,责任人应尽快与办事人联系。
3、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首问责任人应尽己所能告知办事人。
4、首问责任人在接待办事人时应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不得敷衍、应付、推诿。
(五)执行首问责任制,对存在问题和违纪的人和事要给予严肃处理。有下列情节者经查属实的,应按照有关行政制度处理:
1、首问责任人未及时为办事人办理拟办的事项,或未一次性告知有关办事程序、要求等,或不解答询问的。
2、首问责任人不填写《首问责任登记表》,未将办事人拟办的事项移交给有关责任人或本部门负责人,延误办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3、首问责任对不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尽己所知给予解答和指导的。
四、限时办结制
(一)对下级统计工作部门上报或局领导批转的书面材料,统一送办公室逐一进行登记,指定专人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和答复。需要以单位名义办理和答复的,应在接到函件3个工作日内,报告主要领导和局办公室,能答复的应给予及时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提交有关股室应在3个工作日内函复或电复。因出差、节假日等原因不能及时答复时,答复期限从正式上班时开始计算。
(二)对上级领导和局领导批办的信访件,负责处理的有关股室,应在规定范围内及时办结;未能及时办结的,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或局领导说明原因。
(三)对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州统计局、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和有关部门要求承办的事项并有时限要求的,应按时办结;确有特殊情况未能及时办结的,应按
规定向有关部门和局领导说明原因,并按重新规定的办结时间办结。
(四)行政审批事项应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对报审材料完整的,审批股室在15个工作日内必须答复,材料不全的要及时告知申报单位。
(五)不及时履行职责,延误工作,引起群众不满,受到单位和局领导批评的,将视情节进行惩处。
绿春县统计局
二○○八年七月七日
第五篇: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第一条 为强化行政责任制,促使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推动力,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避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系统各级机构因不正确履行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规定进行问责。前款所称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不履行法定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三条 行政问责依照行政机关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工作规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权责统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问责结果与奖惩、任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在实施行政问责的同时,应当主动纠正错误,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五条 行政问责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条 行政问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经县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因工作不力未能完成的;对县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制、工作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任务和交办的事项,未按时限和要求完成的。
(二)不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策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有关会议决定或决策事项;影响政令畅通和政府整体形象及工作的。
(三)事关民生等重大问题能够解决而不解决的;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义务监督员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解决的;不履行对社会、公众公开承诺的。
(四)没有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时间进行决策或审批,造成决策错误、工作贻误或损失的。
(五)虚报浮夸政绩,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损失的;对上隐瞒问题,对下包庇、袒护、纵容的;指使、暗示下属部门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公共安全事故预防职责的。
(七)不认真接待和处理信访问题,解释和解决不到位,或无动于衷、敷衍塞责、工作不力、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发生越级集体上访和冲击国家机关、拦截车辆、堵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干扰、影响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力或不到位,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疫情防控、土地管理等领域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
(九)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或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十)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乱作为,引发公共安全事故的。
(十一)在抗御各种自然灾害、处理重特大事故中未按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的。
(十二)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公共安全事故信息的,或其他对公共安全事故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的。
(十三)损害公共利益或社会与公民合法权益,影响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
(十四)工作时间脱岗、漏岗,影响或延误公务的。(十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行政失职和过错行为。
第七条 行政问责的启动:
(一)行政首长、监督管理机关、上级机关建议或者要求问责的;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要求问责且应当问责的;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要求问
责且应当问责的;
(四)根据政府绩效评估和督促检查结果、新闻媒体曝光等实际情况应当进行问责的;
(五)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关提出问责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
第八条 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问责由其上级机关或本级政府决定。行政问责涉及有关规定和法定程序的,依据有关规定和法定程序办理。
第九条 行政问责的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五)停职检查;
(六)调离工作岗位;
(七)引咎辞职;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十)辞退或者解聘;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第十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
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听取行政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十一条 行政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起30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核。其中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在复核期间,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第十二条 行政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参与调查和处理人员与问责对象、投诉人有血缘、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被问责行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县工信委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