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7:5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第一篇: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把企业里的人、财、物、信息等因素,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实现最优、最佳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仅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规章制度的涵义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规章制度通常是指企业对生产、技术、经济等项活动制订的各种规则、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是企业全体职工在生产、技术、经济等项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企业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它既反映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又反映生产关系的要求。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实现科学管理,消除工作中的混乱现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 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法》之所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由于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法规带有一定的原则性和普遍指导性,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地区、行业、岗位,而最具体、最切合实际、最容易被企业和职工了解掌握、付诸实施的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职工行为的准则。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岗位管理、工作流程规范的实施基础,是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基本保证,是企业平稳、流畅、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企业日常管理及生产正常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 企业规章制度运用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2.1 运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问题

运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企业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能否正确的运用规章制度,决定企业各项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任何一个集体,要实现其既定目标,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有效约束力和强制力。它能凭借自己的强制性力量促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状态和要求,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活动。

在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多采用“人治”的领导方式,常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君主一道令”。由于缺乏制度,1

没有处理事情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只唯领导的指示而动,这样就迫使领导事必躬亲,而造成领导效能低的局面。此外,“人治”往往容易使领导者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奖亲罚疏,任人唯亲之类的事情很难避免,再且会造成下级对上级形成事事请示的依附关系。

如果企业有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各项规章制度是约束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行为规范,因而具有平等性; 再且各项规章制度都有着标准化、合理化、程序化的具体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已经经过本单位职工认可的,那么,运用制度管理具有权威性; 在执行过程中具有强制性; 同时它又具有例行性和自动性。

2.2 运用规章制度的灵活性问题

企业在强调不折不扣坚持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又要十分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规章制度。要克服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倾向。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规章制度就要因地制宜。现实中的事情是纷繁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作为规范性的制度都是刚性的,生硬、僵化的作法很难奏效,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和组织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但同时也应防止有一些人专门寻找制度的薄弱环节,钻制度不完善的空子,从而使某些错误的东西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得到制度的保护。

2.3 运用规章制度的规范性问题

制订出制度后,最重要也最艰难的工作是落实。一个符合实际的制度也是要花大力气才能落实,才能规范有效运行。

首先,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领导者要严于律己。一项制度出台,在其适用范围内必须是人人遵守,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如果领导干部带头不执行制度,就等于用实际行动向职工宣布,该制度失效了。因此,一个领导者能否做到严于律己,不分亲疏,既是对自己是否具备领导者素质的检验,又是维护制度权威性的关键。

其次,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必须按一定的程序。① 调查研究,弄清情况。即对实际情况要认真了解,找出主要症结,这是制订切实可行制度的前提; ② 发扬民主,充分讨论。要尽最大可能地让职工参加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这样既可以避免制度脱离实际,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又有利于统一认识,沟通感情,从而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基础,减少执行制度的阻力。否则,会使职工认为是“管、卡、压”,认为领导是有意在“整人”,从而产生对抗心理。因此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这样就会增强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2.4 运用规章制度的整体性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整体。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规章制度也要考虑其整体性问题。为确保规章制度的整体性,必须十分注意规章制度的纵向或横向联系与协调,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纵向关系的协调关键在下级部门和单位。下级部门和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横向关系也必须协调,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规范的对象,几个部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都制定了规章制度,但由于互不通气,结果出现矛盾,发生规定“撞车”、制度“打架”现象,使执行者无所适从,这样的规章制度是不会有什么执行性的。企业规章制度运用要抓好“三个结合”

3.1 执行规章制度与思想工作相结合规章制度所能约束的,大多是人的行为。而人的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受其内在的思想意识支配的。有了约束其行为表现的规章制度,并不能完全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领导者应视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为宣传教育的过程,不仅执行之前要有动员,说明所订规章制度的意义和执行要求,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反复进行说理性宣传,使规章制度在职工内心普遍认同。

3.2 规章制度的静态管理与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相结合企业规章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实行动态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那些已经不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要求、有碍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要及时修订或废除。发现原制度有不合理地方及时纠正,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及时补充新条款。

3.3 坚持规章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企业中,是否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就意味着会带来严密的管理呢?其实不然,现实中许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全面,墙上挂的、纸上写的,比比皆是,但是实际运行起来却是漏洞百出。所以,我们不应抱有规章制度涵盖一切,一切都由规章制度约束的观点。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齐抓共管,才能依靠企业文化的推动使规章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依靠制度建设使模糊的意识得到统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职工和企业融为一体,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主观上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日常的行为不超出规章制度允许的范畴。而培养这种意识的关键途径在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意识。

第二篇: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运用

2010-4-16 13:49【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关注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企业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

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公共关系;职能;作用;任务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引发和启动,仍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合资企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引入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导入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相应的公共关系组织机构也就随之建立了起来。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引进开创时期、适应发展时期、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逐渐成熟起来。1999年,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确定公共关系为一种职业,被列入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3类;并很快引发了公关职业潮。一时间,公关职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接受性最大、接受面最广的新兴职业之

一。

一、在现代企业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公共关系也被称为软性管理。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莱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以良好的符合职业道德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工具。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同

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不懂公共关系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化企业,不懂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公众信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学习公共关系理论,重视公共关系实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家的共识。企业公共关系也是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也是企业公共关系。无论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

过程中,运用并发挥好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将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一)宣传引导,传播推广

公共关系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有效地制造舆论、强化舆论和引导舆论。特别是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要运用公共关系,及时地向本企业的公众、广大的顾客、用户传播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和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赢得公众对组织的信任与理解,引导消费观念,为推进企业市场推广计划营造有利环境。比如农夫山泉就是运用了那些公共关系广告舆论的渲染,为企业争取到大量的消费者。“喝一瓶农夫山泉,就是向希望工程捐一分钱……”已深

入人心。如果只是运用商品广告轰炸,获得顾客辨识选购,就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

有率。

(二)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21世纪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内容已经由质量竞争转向了速度竞争、信息竞争和知识竞争。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信息。

首先,企业可以借助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全面了解社会信息,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市场供求、竞争对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大环境。其次,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信息,了解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需求,了解企业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了解内部员工的思想倾向,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疏漏问题等。只有建立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好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和活动。

(三)咨询建议,形象管理

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塑造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在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中以提供咨询建议的方式发挥着参谋作用。公共关系职能机构及其人员可以运用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的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做出合理的决策。保证企

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性,减少企业损失。

(四)沟通交际,协调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任何组织都不能独立的存在,必然与周围的组织或人群发生联系和交往,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运用公共关系交际、协调的手段和方法,与相关的特定公众进行广泛的密切联系和交往,及时沟通,减少矛盾;广交朋友,发展横向、纵向联系,建立友好、合作的社会关系;听取意见,减少社会摩擦,缓和社会冲突,为企业落实经营管理计划搭建对外交往的桥梁。当企业遇到困难,出现危机,也可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伊利和蒙牛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经过与各方人士的协调沟通,较平稳地度过了难关。

(五)解决矛盾,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遇到但又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作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极为复杂,随时可能遇到许多突然发生的、对组织发展不利的意外事件,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爆炸、火灾、塌方、地震、水灾等等问题。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在其《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当权的人,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并必须为之做计划一样,认识到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也必须为之做准备,这样做并不是处于软弱获胆怯,而是出于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学会与命运周旋。”为保证组织的顺利运营,企业要发挥公共关系的职能,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正确对待公众的不满和投诉,解决矛盾,处理危机,满足服务对象的要

求,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在中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职业地位还不是十分明确。一方面随着公关教育的普及,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意识不断加强,公关咨询专家很受青睐,被视为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高智商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对这一职业尚没有很规范化,社会很多人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明确,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不良思想败坏了公共职业。很多的公关人员素质低下,还有待提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写的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中明确的提出了公共关系职业范畴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关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主要包括游说、协调和目标性沟通;二是智力、学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包括创意、策划、咨询以及相关事务的随机处理;三是技能和专业劳务的提供,包括采编、设计、传播、主持、布展、礼仪以及面向公众的各种具体服务。根据这一职业范畴,和公共关系的目的——塑造组织形象,公共

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协调企业内外关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企业需要借助公共关系部门与社会有关团体、政府部门、中间商、用户以及新闻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地向股东、合伙人、职工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建立融洽的关系,为相关的公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信誉度,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

助。

(二)调查和了解公众的态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驾驭市场是任何经营企业的最高目的。然而,其基础是要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企业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市场竞争状况,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态度和反映,将这些情况综合整理,及时反映给

企业的决策中心,这对于企业制定和调整经营管理计划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策划公关活动方案,提升企业形象

公关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宣传企业、提升形象、展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机会。它应根据企业的营销总目标,配合不同时期的社会关注点,有选择性地制定和布置公关活动方案,比如红牛的勇闯南北极活动、非常可乐中

国红歌赛活动、汶川地震时很多企业的赞助活动等都是很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

(四)接待来访的顾客,消除顾客的不满

公关职能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接待客户或消费者的来访,听取他们对企业及产品的意见,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不满。为此,企业通常将公关部的地址、电话号码公布于众,由公关部接待来访和参观,解答人们的各种询问。解决好矛盾,避免发生冲突。

(五)辅助企业做好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是不可以想象的。而要实施管理的职能,就离不开公共关系。特别是在内部人员的协调、指挥和控制上,更显现出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协调企业内部关系,更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真正达到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随着中国公关职业化的进程,公共关系的职业地位将不断提高,公共关系职业将成为

21世纪最受人们尊敬的社会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王金兰。公共关系[M]。远方出版社,20033、窦文友。公共关系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4、刘军。公共关系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三篇:浅谈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李志斌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工程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人才问题尤显突出。只有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潜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激励企业薪酬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弄清员工在怎么样的条件下,会工作得更加有效率。

因此,企业激励机制最根本的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二、我国国有企业应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薪酬体制的现状看,存在着平均主义、缺乏内部公平性、发展空间狭隘、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够、留不住人才、手段单

一、薪酬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国有企业不同基层单位的员工,其工作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基层单位的不同岗位,其工作性质和劳动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通过岗位基本薪酬加奖金这一种单一的薪酬分配形式,要达到薪酬分配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激励性的日的是不够的。

(二)职业发展趋于强调“官本位”

在实际应用中,官本位的岗位体系呈两极的阻碍。从普通员工角度来看员工岗位的发展呈刚性。企业中的岗位往往表现为员工岗较多,而管理岗有限。传统岗位设计中员工岗发展的唯一期望就是进入管理岗,否则就只有长期沦落为普通员工。但由于管理岗的刚性及有限性特征,使得员工岗的普通员工对未来通过努力进入管理岗的预期减弱,从而大大挫伤和遏制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到一般管理人员的角度看,管理岗位的变化也呈刚性。管理岗变化空间太小,其变化要么垂直向上,但管理职位非常有限;要么直线向下,沦为普通员

工;但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往往是能上不能下,沦为普通员工的可能性太小,所以管理岗位往往表现为停留不前,缺乏活力,这种刚性特征使管理层新陈代谢不畅,同时也抑制了优秀员工进入管理岗。

(三)员工管理和人才任用上偏离“以人为本”原则

很多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中过分偏重技术因素,而忽视人的因数。理念和现实的落差如果长期偏离,就进一步会加大对企业发展的阻力。再次,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约束了企业自由顺畅的按实际需求选用、任用理想的人才。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横向流动,定期举行的招聘活动也难以满足国有企业调整和扩大发展的需求:而在企业内部人员的纵向流动方面,由于晋升和辞退机制尚未理顺,大多数从业人员还只能把行政职务作为唯一流动目标。其次,用人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竞争透明和公正。看领导的意图,凭关系,凭资历仍然成为用人的潜规则。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对人本思想概念的迷糊,“以人为本”往往成为了单一的以德为本、以情为本、以才为本,不但阻碍了真正有能力,有专长的人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且形成张冠李戴的扭曲任命,对员工能力、潜力的发掘形成人为的阻力。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对策分析

(一)改进企业员工激励措施

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包括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必要的工具、完整的工作信息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等。很多企业只关心员工的工作本身而忽略了为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员工工作时随时可以感受到的。若环境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副面影响,员工会有持续的不满。当员工总可以感觉到环境的不适时,企业无论怎么激励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另外,如今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员工深知,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必然会被淘汰。所以,对培训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强烈。针对员工这一需要,建立符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培训体系就很重要。培训员工时要注意,培训只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只有将使用与培训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二)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工资不仅是生活的保障,而且也是受人尊重以及个人成就与权力的象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由于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保障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舒适程度,薪酬对于员工的生活质量尤其重要。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要想使薪酬系统具有激励性,薪酬系统必须与员工绩效结合起来。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员工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三)建立内部竞争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企业相比,最大的差异是经过长期的行政管理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养成了依赖性和求稳怕变的心理,针对这样的心理和实际状态,我国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建立公正、公平的竞聘上岗机制和员工考核机制,通过职位分析与描述定岗定员,根据考核调整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取消“干部任命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便为有能力的人提供良好的就职和发展机会。

以江铃集团为例,从2000年开始引入合同制工人,并规定,合同制员工工作满一年后,只要工作业绩突出,即可与江铃固定职工同水平竞争,享受同等的加薪、奖励待遇。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留住优秀的合同制工人,而且对固定工人冲击很大,使那些平时吊儿郎当的固定工渐渐失去了市场。一些企业还创造了动态转换、职位投标、星级评定等灵活的竞争机制,这是向完全市场化选聘和淘汰机制迈出的第一步。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不得不进行企业重组和人员精简,使一些富余员工下岗。虽然这种转变是出于被动的原因,但结果也是打破了企业多年的稳稳当当、有福同享的状态,对于那些能够留下的员工是很大的触动,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使他们更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结果也说明了竞争机制对于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性。目前国有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打破内部的僵化稳定状态,通过内部职位的模拟市场化竞争,将自由竞争市场上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传输给企业员工,通过正负强化激发员工潜力。

参考文献

[1]董伯愈。从中国企业文化特点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0,(6)

[2]冯亚明。高新技术人才激励模型研究。生产力研究[J]2004,(9)

第四篇: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以人为本”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在知识、技术和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是人的管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强化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以人为本;员工管理;激励;情感管理;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综合了行为科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成就,提出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影响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企业才会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

“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以物为本”的管理是相对立的,它改变了传统管理中把人与资金、设备同等看待的思想,强调员工不仅可以享有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满足感,而且应该享有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并获得荣誉的自我实现感。目前,人本管理的思想已在企业界受到了重视,理论界普遍认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支柱,管理环境对“以人为本”具有重要影响,而情感管理则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其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从外部来看,能够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的形象

(1)提高顾客满意度

众多企业一直强调要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要实现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才是关键,对消费者的服务、对消费者的关心最终还得依靠企业中的人去实现。员工是企业对外的代言人,因此有人曾经把员工比喻为企业的第二个上帝,只有企业实施一些措施和制度让员工满意以后,员工才可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员工满意是实现顾客满意的基础和支撑,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员工,能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企业赢得市场。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与消费者对企业整体的一个印象与评价,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形象的直接塑造者,公众是通过与这些员工的接触来感受企业的文化精神,并对企业作出良好的评价。一个员工的形象,如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工作态度,甚至仪表服饰都是企业形象人格化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员工的形象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因此,关爱员工,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2.从内部来看,能够提高凝聚力,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1)提高员工忠诚度

企业的优势在于人才,人才作用的发挥首先在于人的忠诚,员工忠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推动企业经济的重要指标,实施“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员工能得到企业的充分信任,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体,可以让员工产生安全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同时,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同甘共苦,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2)实现组织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目标,每个组织也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是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可以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兼容性,形成目标期望的兼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促使员工更加主动地关心企业的发展和生产,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21世纪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增加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胜,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员工知识与能力不断的提升,就是企业持续拥有竞争力的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和关注,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员工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二、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现状分析

尽管“以人为本”的理论已被企业各界所接受,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

1.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了,他们希望得到晋升的机会,希望实现自我的价值,甚至超越自我,但是企业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在一些企业当中,仍然存在提拔和升迁制度不合理,管理者只提拔自己的亲信或是能力比自己低下的员工,而对那些有才华的人视而不见,担心提拔他们后会“功高盖主”,或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拔人才,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同时,一味地只用物质满足员工的需求,而忽略其自我实现的要求,没有为他们提供晋升、培训的机会,或是员工的工作没有挑战性,不能最佳地发挥人的才智,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2.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激励是最主要的手段,然而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和僵化,员工正常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调动员工积极性,忽视了“需要是积极性的本源”这一关键问题。

3.缺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影响着企业中成员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构建将个人追求和企业的组织目标形成一体,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人文环境、队伍素质、价值追求等,但一些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时,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将一些大众化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就简单地构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没有能够深化到员工的脑海力,没有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成为员工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行动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人本管理中去,使员工缺乏活力和动力。

三、现代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竞争的第一要素,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留人贵在留心,只有员工心向企业,才能使企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以人为本”管理正是凭借着对员工的宽容和信任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支持。因此,现代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助推器,通过激励能使员工充分发挥才能和才华,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1)尊重激励

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员工之所以努力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是想通过工作业绩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的感受,不尊重员工,员工就会工作不愉快,影响工作效率,管理者如果每能平等地看待员工,那么就会让员工产生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和谐,更加激发他们为企业工作的热情;

(2)目标激励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管理者要不断鼓励员工追求高目标,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使其具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当个人的目标迫切地需要实现时,员工就会关注企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责任感。

(3)授权激励

授权是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最佳方式,让员工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给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员工的人性得到了尊重,获得了管理者的信任,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

2.运用情感管理

留人先留心,留心要用情,情感管理是人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它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密度,能够提高员工的情感调适能力,形成和谐、奋进、具有凝聚力的组织。进行情感管理要做到:

(1)沟通是纽带

沟通是进行情感管理必要手段,良好的沟通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以强烈的事业心报效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真挚的沟通,管理者能够关心员工的心理以及员工的发展,并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同时还能更加让员工轻松地参与企业的管理,直接向公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员工意识到管理层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增进情感交流,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2)关心员工,从细微处入手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员工进行细微的关怀,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的人性化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努力。作为管理者要关心员工的生活,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贴员工,为员工的安危冷暖着想;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帮助员工摆脱不良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关注员工的发展,适时地给员工提供提升和培训的机会,让员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企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3.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实现员工的成长,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以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为目标的,用一种无形的价值观念,凝聚员工的归宿、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员工树立理想和人生目标,影响员工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效力。

综上,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管理中,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实施“以人为本”时,应以员工为企业的根本,一切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员工实现自我的价值,结合员工的发展和企业发展,考虑员工的具体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员工产生归宿感,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为企业效力。“以物为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认识到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人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理论,已逐渐被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尽管理论和实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国栋: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2]石兴国 安文:以人为本的管理[M].北京:电子出版社.2005.[3]谭英华:人性化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6.[4]陈柯张磊.浅析“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5]沈应仙:试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08).[6]王琬 刘静静:论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9).[7]崔波: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1).[8]安雪梅王铁军: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作者简介:韦艳(1968―),女,江西铜鼓人,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项目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人力资源管理;陈英葵(1969―),男,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技术创新与组织发展。

第五篇: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有序运作,并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将企业内外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可以保障企业运作的有序化、规范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地设置权利、义务、责任,使员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企业规章制度如此重要,但目前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企业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却不能顺利执行。很多企业通过检查、处罚等行政手段解决制度执行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有筹划阶段考虑不周,企业制定规则制度时未进行系统策划,对规则制度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把握不当;制定阶段方法陈旧,盲目移植成功企业的规则制度,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实施时影响因素处理不善,企业只注重规则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忽视了对相关员工的培训,缺乏公平性,难过“人情关”;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造成员工在工作中不知道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行为规则的总和,是一种显现的企业文化。员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企业的规章制度,首先是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目的,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在全体职工的自觉遵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产生效果。要向员工进行宣传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教育员工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加健全规章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典型事例教育员工认识到无章可循的危害性,引导员工查漏洞、想办法、建措施,把防范措施纳入规章制度中,使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

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论规矩、何以成方圆”也正是其中的道理。企业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企业的管理者更应当带头的去遵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品一貌去教育员工,正如“子帅已正,孰敢不正”。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建立整套稳定成熟的运营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员工也应当利用规章制度保护自己劳动权益的同时,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展示自己的才华,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载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规章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5篇)

    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成立目的在于发展的更大、更强,前期公司的经营由于成本上的制约会发展的较慢,但随后我公司的人员会不断的增加,经营水平不断的提升,我们必然......

    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 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通过阐述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指出只有正激励和负......

    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而要取得......

    信息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佘春利摘要:“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必须管理它的未来;而管理未来就是管理信息。”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成为主宰企业命运的关键。近年来,信息技术的......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

    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中英文摘要...................................................... 1 一、现代成本会计的概述.......................................... 2 (一)现代成本会计的含义.......

    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而要取得员工的......

    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内容摘要】企业的内部质量管控水平对单位的成本效益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