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时间:2019-05-15 07:5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第一篇: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第一期青干班第五组学员苏卫哲

在长三角城市化与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修班的教习中,专家们重点阐述了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理论结合实践,关于连云港中心镇建设的实际,如何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谈几点想法:

一、制定中心镇发展的定位规划。一是所有的中心镇应该自身的区位、产业、文化、历史等特点,放在县、市甚至更大范围来找准位置,评估自己在连云港重要枢纽城市的功能定位中扮演什么角色。城镇规划应有多层次的规划组成,建议中心镇在编制规划时能把战略性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域招商意向设计等汇集成一个文本,不但节省成本而且实用性强。三是在规划评审中也尽量的邀请职能部门和周边县区规划局总工参与,适当减少专家的比例,提高规划的操作性。避免小城镇规划太像大城市,而应体现各自特色。

二、中心镇的产业集聚。一是要盘活存量土地。青湖镇通过腾笼换鸟,不到一年回收土地近200亩。二是要推进产业集聚。我们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的双层标准厂房,可以转移集中10家左右的作坊式小企业,并且有希望让毛绒玩具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三是要招商选资。要能守得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轻易落户企业,多方位考察,只选择最需要的项目。四是适当布局高效农业亮点项目。因为农业项目土地政策控制不是很严格,高标准的建设多功能性的农业项目在镇区附近,有利于做美城市拓展功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现代化规模

示范经营。

三、中心镇的建设管理。一是必须集中乡镇班子一半以上精力抓落实,要在城镇建设质量上下功夫,还要不断注重城市内涵提升,严格的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项内容。二是重点考虑公共设施、公益空间的布局和建设。三是要敢于突破村级管理的模式,加强党建创新、居委会自治和社会组织建设。

第一期青干班第五组学员苏卫哲

第二篇: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人民日报记者在广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

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2013-4-28 6:00:38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28日 05 版)对话人:

人民日报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蒋述卓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广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张仁寿

成功之路

规划政策引领,集聚发展筑基,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改革保障

记者: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请各位专家谈一下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亮点。

张仁寿: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从大的方面讲有4点:一是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等;二是着力打造文化会展、交易和投融资三大平台,完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落实和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保障。

蒋述卓: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例如,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将所属的出版社、企

业和杂志社全部划转省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主办,并下放部分行政许可权;全省广电系统实现机构分设、管办分离。200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广州、深圳、惠州、肇庆、陆丰等市县成立专门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其余一些市县也在积极筹备成立相关机构。

向晓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创新性。广东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新领域,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制作等发展势头强劲,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二是融合性。新兴文化产业同传统文化产业融为一体,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集聚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完善会展交易平台,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四是引领性。努力发挥文化产业对文化消费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升级之困

长远规划不够,集约程度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

记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对此,应增强忧患意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

蒋述卓:是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文化产业园区一直不能固定下来,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文化企业税负较重。一些职能部门认为文化产业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对文化企业的税收过高。三是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这方面的问题广东注意到了,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给好剧本支持40万元,但这还远远不够。

向晓梅: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完全适应”:一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产品种类、内容和生产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适应;二是文化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还不够,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完全适应;三是文化产业经营单

位规模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型骨干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不多,缺乏“走出去”的雄厚实力,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不完全适应。

张仁寿: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广东文化产业,可以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家底不清。广东文化企业名录库调查虽已完成,但调查方式还比较落后。二是缺乏绩效评估。广东从2009年开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亿元,现在已将近10亿元,但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科学评估。三是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很合理。应充分调研、核查,构建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尽管成立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但相对缺乏好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作支撑。

应对之策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规政策,深化区域合作,培养高端人才

记者:各位专家刚才提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广东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大家有哪些好的对策和建议?

蒋述卓: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法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文化产业规划与现实之间应更紧密结合。例如,应制定长期性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使入驻企业能安心发展、做大做强,从而使园区提高层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文化企业起步阶段,应通过不征税或少征税来扶持其发展。三是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持力度。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对音乐人才、动漫制作人才等文化创意人才的资助力度。

向晓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应在推动创新、扶持新生业态方面加大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对广东来说,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加强粤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广东与香港的合作和错位发展,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深港创意产业带”,推动广深佛创意产品制造业升级换代;建立促进文化人才流动及合作的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张仁寿:两位的建议都很好。除了这些,我认为还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首先,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研究。应通过加强研究,了解全国及本地区文化产品生产、制造、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其次,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地方对文化产业进行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这不利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应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文化管理体制的研究,进一步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再次,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处于缺失状态,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尽快出台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最后,加强文化产品传播方式研究。目前,我国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大都停留在传统传播方式基础上,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应进一步培养国际视野,加大研究力度,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创新我国文化产品传播方式。

第三篇:把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做大做强

把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做大做强

天山网讯(记者 雪合来提·买买提尼亚孜)前不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来新疆讲学时指出:新疆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特色经济。基于这种科学共识,笔者经过多方调研,认为大力发展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业这一特色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发展新疆民族特色餐饮具有对资源依赖小、投资少、安置就业多的特点。近年来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走向全国的势头迅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新疆民族特色餐饮店都在100家以上,而且大多生意兴隆,利润可观。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虽然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但始终未能像“小肥羊”、“肯德基”那样做大做强。其原因在:没有统一的用料和制作标准直接导致了品质的不恒定,这是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不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至今没有申请专利和创立品牌的重要原因。要把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做大做强,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好这几项工作:

(一)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在不同特色餐饮领域各选定一家企业,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政策咨询,争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制定发展方略和规划。

(二)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组织有经验的师傅和相关科研人员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提炼配方、制定标准、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尽量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实验出一套技术参数和科学的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确保食品品质的优良和同一食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品质的恒定性。

(三)提升店面档次,创立专属品牌。选择有实力、有基础的民族特色餐饮经营企业,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同时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设计店面,统一服装,规范操作和服务流程。从食品本身的品质、店面设计装潢、经营管理模式、服务等方面都要高标准地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四)连锁经营,经营者在操作流程和经营模式成熟、经验积累完善后,在新疆境内的一些大中城市开连锁店。然后利用现在很多省市对口扶贫新疆的有利条件,通过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帮助直接到内地开连锁店。

(五)加强人员培训。有关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通过全疆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下岗再就业培训基金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民族特色餐饮行业内可以通过考职称、资格认证等形式鼓励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在内的社会人员从事民族特色餐饮行业。

(六)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行业。如果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业能像“小肥羊”、“肯德基”一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就可以适时组建专门的羊育肥基地、胡萝卜种植基地、民族特色餐饮店职员服饰加工基地、专业人员培训基地等。当然这是后话,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开展

第四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彰显特色赶超发展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彰显特色赶超发展

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裴子亮

9月6日至12日,随市党政考察团赴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考察学习。一路认真看、仔细听,与随团考察领导交流讨论,使我们很受启发、教育和鼓舞,深感此行不虚,收益颇大,既增加了压力和责任感,也激发了发展的激情和动力,特别是三盟市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赶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学习了先进经验,得到了发展启示

东部盟市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良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过程。东部盟市的繁荣、发展、经验、思想和理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看到了不足,坚定了壮大优势产业,做好“迎会创城”工作,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一)依托本土特色增强发展后劲。东部盟市在追求跨越式发展中,始终坚持把开发本土特色资源作为第一方略,挖掘优势,多出实招,多辟渠道,千方百计激活发展的细胞。例如与我们巴彦淖尔市类似的农业经济发达的通辽市,全市总耕地2000多万亩,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中,该市以年种植1600多万亩、产量达700万吨的玉米资源为依托,下大力气做大了玉米深加工产业,引进了投资80多亿元的梅花生物科技味精和氨基酸项目,投资12亿元的内蒙古利牛生物化工酒精、DDGS饲料、玉米胚芽油项目,投资21亿元的玉王生物科技淀粉、玉米蛋白质、玉米蛋白饲料、果葡糖等项目,这三个项目已成为了我国玉米加工行业装备最先进、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流项目,其中梅花生物2013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加上一批中小型玉米深加工项目,(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通辽可就地年加工玉米近400万吨,占当地产量的60%,玉米产业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通辽市还依托霍林河露天煤矿的褐煤,建设国内重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建成了全国最具草原特色的旅游产业,同时依托丰富的煤水资源,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项目;兴安盟依托农畜产品和旅游资源,做大了集孵化、养殖、屠宰为一体的肉鸡加工产业,开发建成了全国著名的阿尔山旅游景区。东部盟市的这些成功经验,与我市提出的打好“五张牌”,建设“五大基地”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二)正视差距找准不足谋改进。这次学习考察,看到了东部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势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思我们的工作,这么多年来,虽然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来看,我们在做大做强地方优势资源产业上,在城市建设上,与东部盟市相比差距明显,主要体现为:一是产业发展层次规模偏低。我们仅建成了一些中规模的发电项目,而煤化工项目更是刚刚起步,矿产资源加工也只上了一些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项目,得天独厚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国内知名项目较少,风光资源开发潜

力还很大,口岸经济过货量已做大,但加工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二是城市规划建设力度不够。东部盟市如科尔沁区、乌兰浩特市等,城市建设手笔大、气魄大、动作大、绿量大,规划建设的标准高、起点高,建有大量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装点,精、巧、奇、特的城市建筑随处可见,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成功打造了特色城市。而我们的城市规划、建筑大多雷同单一,缺乏引人入目的生机活力。三是干部的精神状态有差距。东部盟市的干部敢想、敢做、敢闯、敢试,标新立异,勇为人先,敢于冲破束缚。我们有些干部安于现状,工作不实,缺乏吃苦受累、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迫切需要进行大解放、大学习、大提升。

(三)坚定了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信心。总结东部盟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做法,就是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合力做大、做强、做精优势特色产业。东部盟市的这一做法,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早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我市就提出了“依靠优势打好经济建设‘五张牌’,打造‘五个基地’”的发展战略,思路完全符合市情市况,是非常好的。东部盟市的成功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发挥水煤组合优势。大做“水”字文章,本着节约用水、生态用水的原则,努力将供水做到自治区价格最低且量足质优,以水推动煤化工产业大发展;“煤”字上,抓紧做好自治区政府在鄂尔多斯市给我市配置的城梁煤田和苏布尔嘎煤田的建设开发工作,利用煤田招引新上大型工业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借鉴通辽开发霍林河露天煤矿的做法,尽快开发建设白彦花煤矿,大力发展煤电铝、煤化工大型项目。加大蒙古国煤炭资源进口加工开发力度,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在继续推进建设与鄂尔多斯运煤公路通道的基础上,加强铁路运输通道建设,降低运煤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重视策克口岸和临哈铁路建成后蒙古与新疆煤炭的加工开发工作,切实为煤化工项目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资源保障。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大力引进大企业、名企业,提升我市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打造全国著名品牌。抓好矿产资源开发,全面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深加工项目,确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加快风光能源开发,我市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作,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上网难、运行难,如能解决“两难”问题,风能开发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太阳光能开发上要汲取风能开发初期的经验教训,从最初就要引进大的、有实力的、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进行开发。搞好“口岸”经济建设,要学习满洲里市经营口岸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甘其毛都口岸各方面的条件和优势,全面做好口岸建设、口岸贸易、口岸经济,切实发挥口岸对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二、拓宽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目标举措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总干”精神,以迎会创城工作为统领,以打造自治区一流开发区为目标,抢抓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西部经济带的大好机遇,解放思想,奋力赶超,勇于创新,大干实干,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中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一)招商引资要有新成效。招商引资是事关开发区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招商第一的发展理念不动摇,集中开发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领导力量抓招商、抓项目。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当前,要盯紧做好自治区政府配置给我市位于鄂尔多斯市的苏布尔嘎煤田的各项工作,争取尽快将该煤田所在的东胜煤田纳林希里矿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及早使其列入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尽快办理煤田探矿权证,尽快完成煤田地质详查和精查,启动建矿审批工作,解除重大项目煤炭资源的后顾之忧;要加快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审批工作进程,以申促建,进一步扩大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的知名度、影响力,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要尽快完成开发区总规和控规的编制审批工作,推进开发区建设规范化、科学化,使招商引资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积极探索公司化招商模式,推行专业招商和委托中间机构代理招商,全面提高招商效率。

(二)项目建设要有新突破。项目建设是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大幅增长更要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当前,我们要想方设法尽快促成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的合作,使其尽快开工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全力推进正在洽谈的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大型煤化工项目、蒙西集团年产200万吨水泥项目尽快签约落地。抓好联邦制药四期、五期项目建设,打造投资和产值“双百亿”的大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基地。扎实做好圣泉生物能源和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燕京金川20万吨啤酒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正开化工乳化液、山东泰裕厨具、中润化工磁管道和KB抗磨剂、德源动力风机制造等项目顺利实施。推动大兴、双河、浩森、春雪、维信、利一泰、恒丰等绒纺和食品传统产业的技改升级,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建设,注重抓好中小项目的建设入驻,做到大项目支撑、小项目补充,大小项目遍地开花结果。

(三)基础建设要有新提升。自治区政府今年2月批准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扩区到47平方公里,开发区总体规划已上报自治区即将批复。我们要想尽千方百计从国家和自治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积极做好土地经营文章,筹措大量的建设资金,继续实施一批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和企业厂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改造建设章嘉庙海子,进一步提升园区“新亮美”的水平,努力打造秀美开发区。要提升园区城市品位,高规格、高水平规划建设开发区规划展览馆,打造园区建设的亮点和看点。要加强园区管理服务,狠抓城管执法工作,认真执行园区规划,全面建设“大城管”工作格局,使城市管理由常态化向精细化提升。要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维护好市政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管理,全力保护好开发区这方水土。总之,我们要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道路管网四通八达、服务设施完全覆盖,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美景的一流开发区,真正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四)综合服务区建设要有新突破。今年年初,市政府批准同意在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西侧章嘉庙海子周围和联邦制药以西以北的范围内,规划建设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服务、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商业住宅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下大力气,集中突破,全面加快综合服务区的建设进程。要敢于先行先试,大胆引入市场化运作手段,采取“管委会+公司”的投资运营方式,引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全面推进土地收储、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工作。要加快开发区国税、地税、公安分局等行政办公楼建设进程。要依托市区的行政生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全面推进开发区社会事业,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保障、就业等事业的发展水平。总之,我们要利用3~5年的时间,想方设法建成功能齐全、成规模、高档次的综合生活服务区。

(五)服务体系要有新变化。当前,欧债危机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客商到哪个地方投资,特别看重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出狠招,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的建成投运,必将使此项工作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我们开发区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运行体制机制,全面构建一个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服务体系。要加强队伍建设,对所有领导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制定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工作制度,全面提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大力营造实干苦干、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打造全心全意为客商服务、高效率办事、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要不断解放思想,彻底解决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清理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以“一站式、一条龙”快速简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建厂兴业,真正为企业创造能引进、留得住、发展快的一流服务环境。

第五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中共靖边县委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1年,我县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投入10亿元扶持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7.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位居全市第三,比2010年净增加2090元,增长27.5%,分别高出全市、全省、全国水平3169元、4661元、2712元。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乡镇达10个,占全部乡镇的45.5%;全县214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达到90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42%,其中突破2万元的乡镇5个。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实际,高点起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我们抽调全县涉农以及有关部门骨干,由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级领导带队,组成靖边县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了多次农业发展大调研,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制定了靖边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了生产区域,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发展兼顾规模与效益,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马铃薯产业围绕“鲜薯商品化、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努力开发高淀粉、专用薯品种,实现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种薯生产为辅的协调发展格局。蔬菜产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高标准大田和拱棚、温棚建设并举,推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设施农业示范田建设,带动宁条梁、张家畔等有条件的乡镇大面积推广。小杂粮产业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规划,对工作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投入,把握关键,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来抓,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并与我县项目建设捆绑、配套使用,加强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大包大揽、单打一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解决了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和80个自然村农网改造问题;全县通村油路达到75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打机井383眼,发展节水灌溉8.31万亩;完成了6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强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走种薯、专用薯、食用鲜薯“三薯”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夏马铃薯达到10万亩,建成原原种繁育基地5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稳步推进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北部和中部滩涧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在种植结构上,由传统蔬菜生产向“精细蔬菜”生产发展,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种植方式上,坚持了以大田生产为主,拱棚、温棚生产为辅,走大田、拱棚、温棚蔬菜生产相结合的路子,真正形成了“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生产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万多亩,蔬菜温室大棚达到8350个,大、小拱棚达到16114个。大力发展羊子、生猪养殖,羊子饲养量达到175万只,生猪达到48万头。小杂粮产业以榆荞-4号荞麦、伊选红糜、伊选黄糜、晋谷

29、秦谷5号、英国红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为主,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15万亩,产品很受欢迎,效益也很可观。实践证明,“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民富”。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三、依靠科技,推广科技,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我县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从长远看,仅靠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只能是短期的,不能长期站稳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加大了羊子、生猪、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全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多项,推广各类新品种40多种,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全力提升了特色产业的品质和效益。一是实施了良种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2011年,全县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40万亩,总产值3亿多元。推广种植的紫花白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斤,而南部山区种植的虎头、山杂等老品种平均亩产仅为600斤。选育推广的紫皮高桩洋葱,1995年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后稷金像奖”。推广的保加利亚、万丰系列、海丰系列等辣椒新品种具有色泽好、品质好、风味独特的特点。推广的龙洲葱、杨虎台蒜具有口味浓、品质优、保健性强的特点。王则镇闫米洼村引进榆荞-4号荞麦优良品种种植,亩产达400多斤,而老品种亩产仅为100多斤。二是实施了新技术推广工程。我们把特色产业的规范化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关键来抓,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作业、立体化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以及垄作栽培等新技术,着力提高了特色产业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全县推广旱地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种植3.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833.2公斤,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建立的靖边夏马铃薯生产基地,亩收入1700多元,加上回茬秋菜1000多元,亩收入可达2800元。东坑镇伊当湾村仅夏马铃薯一项户均收入逾万元的就有300多户,该村村民殷海彦种植夏马铃薯100多亩,年收入在20万以上。积极推广10大类40多种新型农机具5511台,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杨桥畔、红墩界、高海则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特色产业无公害生产基地。认真执行质量生产认证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靖边县高海则、涌泉居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9000多斤,最高的突破10000斤,年纯收入达300多万元。全县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3万亩。马铃薯远销广州、长沙、武汉、太原、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更是西安市场的抢手货;辣椒、洋葱等被山东视为珍品;小米、杂豆极享盛誉,特别是龙洲小米以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以及能解渴消暑而享誉陕北,荞麦由于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席麻湾马铃薯己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注册了“统万牌”商标。成功打造了鸿丰牌蔬菜、万丰牌辣椒、华兴牌羊肉等十大名优农产品品牌,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己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真正实现与市场对接,农民才能增收过上好日子,否则靠勤劳、务实只能解决温饱。

四、做强龙头,狠抓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农业产业化,根本出路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用抓工业的方法来抓农业,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产业。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带领农民闯市场。目前,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发展到197个,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己兴起了榆林新田源食品厂、神源淀粉加工厂、涌泉居马铃薯生产基地等一批优秀企业,与种养大户、生产基地有机的链接起来,延长了农民增收链条。为调动农民种养积极性,我们对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村和种养大户进行大奖。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将农业信息网络向种养大户和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延伸,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我们在开发、建好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还注重开发了境外销售市场,重点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交易网点,使它们成为我县农产品的宣传窗口和销售平台。不断强化品牌建设,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抓好农产品的营销,是农民增收又一主渠道,也是推广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成为打造我县农业品牌的窗口和平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尽管我县特色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发展规模还不够大,农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力争使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下载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坚持三个引导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镇坚持“三个引导”做大做强民营企业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把工作重心放在激活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上,坚持抓好三......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 做大做强茶产业 副标题:作者:黄智源 文章来源:市农业局党委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9-5-22我市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又有一批历史名人的传承,颂扬,形成了......

    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县特色林果业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特色......

    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培育赶超发展的助推器——区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更好地实施城市建设赶超型发展战略,推......

    创业培训让我把企业做大做强5篇

    创业培训让我把企业做大做强 本人秦雄,男,38岁,万州区燕山乡复兴社区居民。自2011年参加万州农广校的创业培训后,深切认识到农村创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从我2001年移民后,先后......

    十招教您如何把涂料生意做大做强

    湛治超制作十招教您如何把涂料生意做大做强? 湛治超 据蜗牛探长近期了解市场调查发现,现在涂料生意的重心应该是乡镇市场,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也希望我们的合作客户好......

    湖洋镇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实施方案

    湖洋镇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实施方案一、自然条件湖洋镇位于永春县东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143平方公里,有17个行政村,人口4.3万人,是福建省卫生镇和福建省第九届文明镇、福建省环境......

    做大做强职工服务品牌

    做大做强职工服务品牌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优势。几年来,辽阳市白塔区总工会牢牢把握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这一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找准工会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