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我今天来说说其中的高觉新。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感到不满。他的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
高觉新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他是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也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但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觉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们的斗争,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充分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实现父母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祖父与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高觉新的父母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又不是高觉新父亲的原配夫人,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样身为“长子”的高觉新就不得不自觉地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他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人们的精神特征。
觉新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形象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
高觉新这个文学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潜在的创作动因, 他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即使对当代人, 这些精神特征也没有变得陌生,因为它的历史根据依然存在。
第二篇:高觉新形象分析
高觉新形象分析
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倒灌小学校胡小琼
内容提要: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处在新旧价值观念中间,形成矛盾的心理结构:一边是对家庭权威的服从和传统文化规训的认同,另一边是个性解放、民主独立。二者形成强大的张力,觉新处在张力的紧张中,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的特殊地位,性格比较复杂,能反映我们民族劣根性中“忍让、委曲求全”等特征,能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能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亦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同时,高觉新也是当时社会的启蒙者和典型的“迷惘的一代”。他以自己的哀号,告诫着人们,对于健全民族性格,仍有其认识价值。
[关键词]高觉新人物形象认识价值
《家》与《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小说写的是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它是以年轻一代与封建家长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描写了梅、鸣凤、瑞珏等青年女性被封建礼教吞没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热情歌颂了青年一代向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叛逆精神及其民主主义的觉醒。作品中描写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一个是“我说了算”的专制家长——高老太爷,一个是逆来顺受的子弟——高觉新。同时,还描写了一些勾心斗角,相互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
觉新就是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之间的一个地位特殊,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受到“五四”新潮的影响,也有过理想和追求,憧憬过婚恋自由,却屈于封建家长的专制而断送了个人幸福。他既同情弟弟们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不满长辈们荒唐行径,但又固守“承重新”的“责任”帮长辈们劝阻弟弟们反抗,以维护高家的“秩序”。他奉行的“勿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只能换到一时的苟安,但最终使自己和亲人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觉新的性格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渐趋向崩溃时期某些旧家庭出生的青年身上的两面性—他们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感情上还未能摆脱旧家庭、旧家庭的羁绊,行为上软弱妥协。觉新的性格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劣根性中“忍让、委曲求全”等本质。本文尝试从觉新性格反映民族文化心理的普遍性及其悲剧意义,浅析高觉新人物形象。
一、在作者笔下,高觉新是一个具有两重性格的人。觉新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忠厚善良、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曾幻想以后去德国留学。但是封建家长需要他这个长房长孙料理家务,升学成了泡影,同时,他由于家长间的小争吵,而不能娶与他情投意合的表妹梅。未婚妻是父亲用拈阄的方法决定的。他遭受双重打击后,也曾关上门悄悄痛哭。但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觉新结婚不到半年,父亲逝世,他接了大家庭的担子,他的聪明才智强迫用来管理钱财,操持家务。不久,许多有形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他曾愤怒,但招来更多的敌人,于是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向长辈妥协,对他们敷衍、恭敬,陪他们打牌,替他们拿东西,讨他们的欢心,以求暂时的安静。不幸中的万幸,婚后他得到瑞珏这样一个好妻子。在瑞珏临产时,觉新明明知道家里的长辈们所说的“血光之灾”是骗人的,却屈从家长的安排,把妻子送到偏僻的乡间,妻子因难产得不到救治而死。当死神向他唯一的孩子海臣招手时,虽然觉新知道西医好点,可由于他一贯的性格和众人的压力,还是一次次顺从地请中医,最终没有挽救住最疼爱的人。早年丧妻失子是人生的最痛,但事情到此还没有了结。在给表妹蕙操办婚礼过程中,他与蕙在心灵间产生了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连自己都不敢承认更不用说蕙表妹承认的爱情,只能在他的心灵上在刻上新的伤痕。
另一方面,“五四”运动爆发,觉新和弟弟们被新思想吸引,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他的责任意识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觉新不在自觉地维护长辈的意志。梅表妹的遭遇一直是觉新一生的伤痛,这伤痛又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当高老太爷也要给觉民定亲时,如果按老太爷的指示让觉民走下去,那觉民便是第二个自己。觉新不想让觉民步自己的后尘。他表面按照老太爷的意思做,背地里却很想帮助觉民,他甚至打算向算命先生行贿。他心理上已开始不自觉地不维护高老太爷的意愿。面对觉慧要离开这个“家”,奔向光明时,他又为他准备了盘缠。其次,他开始分析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对封建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反感。当听表弟枚少爷谈他没进学堂读书,父亲聘请教读先生管他,而枚少爷对父命惟命是从,觉新诧异地瞪了枚一眼,心里不愉快地想:——怎么又是这样一个人?我至少在思想方面还不是这样怯懦!就说“你不仔细想想,现在男人进学堂读书是很平常的事。光在家里读四书五经没什么用。”后面谈到枚少爷的病情,觉新建议请西医,枚少爷听到“西医”二字好像听见什么不入耳的话似的说“爹最讨厌西医。我看西医治内病是不行的。爹说,过几天再请一两位中医来看看。”觉新沉吟了一下。他不满意枚少爷的答话,但也不加辩驳。他知道十几年的家庭教育对这个年轻人的影响。他有过这样的经验,他的心在微微发痛。从这些可以看出新思想已慢慢注人觉新的脑里。
二、作品通过觉慧等人的态度,对觉新遭遇产生怜悯甚同
情,同时,作品也不时地展开对其性格的批判。
正是通过这些谅解和同情,使读者产生与我们同类的情感体验。当其软弱被当作软刀子杀人时,我们不就能很自然得引起深
刻和强烈的反思吗?这样对其性格的否定,以及产生这些性格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认识,就会有更进一层的体会。文学艺术的魅力正是通过这样的真实性得以实现。
巴金把真实性视为文学的第一要义,追求“写作同生活一致”、“作家同人一致”。巴金在《谈〈家〉》中提到:觉新是《家》里面“真实人物”。觉新的性格特征为:善良忠厚、逆来顺受、得过且过。[1]觉新的悲剧性格集中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孔子仁学思想为主体构成的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性地规定为“孝悌”。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使仁学的观念,情感和意识与世俗的伦理和日常心理综合统一,而没有把人的情感心理引导向外在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通过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的传播,渗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和思维中,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重要痕迹。其缺点和弱点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儒家的“安知天命”,“守道安贫”的观点同庄子对世俗的“超越”和“自足”等结合,经常克制和压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形成逆来顺受,自欺欺人,得过且过的奴隶性格起到十分恶劣的作用。觉新的性格即集中这种特点。⑵、人的性格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的。这种影响和制约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结合个人需要的积极活动得以实现。高觉新主要活动是“家”。作为初级社会群体,“家”对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初步的作用,对人的行为的形成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正是通过这样的环境作用于觉新性格。“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长成”,当父亲用抓阄的婚姻使他失去自己的恋人时,他“没有反抗的思想”,为了双亲的遗命,便把扶助弟妹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高家非要我来撑门面”。温情脉脉的孝道亲子之爱的“新政”,就使觉新自觉地套上封建礼教的枷锁,把封建伦理道德视为生活的自觉理论,唯家长之命是从,而且以此律人,把自己的行为完全装入封建阶级思想模式。⑶、同时,他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行为规范的特点。高家四房,他是长子长孙,没落阶级的现象通过他的性格得以反映,大家庭内部重重矛盾纠葛必然集中体现于他这个矛盾旋涡中心。他的性格的矛盾是必然的。大家庭特殊的人际关系,使他感到“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他的敷衍处世仍出于无奈。
“一个人的本性,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性因素。”统治阶级的社会控制,通过群体成员的指导和约束,也通过社会成员的相互影响。高觉新的“情感、仪表、行动”,一切都能证实他的教养和生活环境。这对他影响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能深刻的提示觉新性格存在着发展的社会本质,这完全得力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他把人物放在整个历史背景上,从更深一层的生活本质加以反映。作者是在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上,在创作上敏感地感受到这一人物的普遍性和性格深厚的社会基础。
三、高觉新的悲剧具有典型意义。
觉新性格内在逻辑以及矛盾冲突的历史必然性,便展示在社
会历史特点中。黑格尔说过“艺术作品所提供关照的内容,不应该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性的东西。”觉新的性格的复杂性层次,表现在他作为艺术个性的悲剧矛盾冲突之中。
基于阶级和思想局限,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不可动摇,这就是他悲剧性格的思想基础。软弱的性格,在听命婚姻和承受家庭重担时,表现为顺从:梅表姐特别是瑞珏的惨死,使他明白“真正夺去他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迷信、整个礼孝、整个制度”。然而,他只选择了苟且:“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殉道精神,不仅使自己丢失了梅表姐、瑞珏,更是软弱的把她们送上旧礼教的绞刑架,置身于理想与现实、思想和行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纠葛之中无法自拔,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悲剧的冲突是觉新性格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对旧社会有切肤之恨的作家,巴金对觉新的性格进行批判的同时,深刻体察了那个造成其“自杀式”生活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根源——看出了这个空报善良愿望,有理事才能的大好人,如何在旧制度没落过程中,不敢斗争,惮于矛盾。而一步步被逼得几乎精神崩溃的边缘。苟且于令人窒息的灰色生活中,从而显示出性格的悲剧意义。因为他的遭遇,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故对其言行感到可恨之时,亦会对其与时代相悖而被撕破的善的禀性产生怜悯。
确切地讲,巴金对觉新是“爱而知其恶”。这种同情和怜悯,不仅因为觉新的原型是他的哥哥,在当时作家的思想中,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因素使然,使得作家的某些怜悯,不能被我们所接受。然而,艺术家忠实地以人一生的命运长河作为总体来衡量,以其社会、历史根源来观察,其目的是让读者从其创作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全部丰满,多彩的现象中,从“自己看着自己死亡”这样强烈的体验中,去看出它复杂,深邃的社会历史的内容,使人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就启到了通过教训,就同时产生净化的作用,达到了改造人类这个艺术最高的目的。
觉新性格的悲剧意义就在于,透过其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觉新性格不同于被封建规范压制到了习惯成自然的阿Q精神胜利法,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阿Q为自己奴隶的地位辩护和粉饰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国民劣根性。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
三、高觉新是当时社会典型的“迷惘的一代”。
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社会的组织结构急剧变革,进而影响到了文化机制的转变。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后,各种西方的新思潮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矛盾愈演愈烈,直至新中国成立也没有完全平息。这样的矛盾深深影响了社会生活的精英层——知识分子。高觉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在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之间彷徨,寻求出路。他接受新思想的影响,但又不能完全摆脱旧文化的束缚,所以在他的内心就表现出勇敢与怯懦、进取与消退的二重性格背反。知识分子先天的不确定性和爱思索性格又使他不能全心地投入到矛盾的某一方面去。所以,他只有夹在新与旧的缝隙里混沌过日子,迷惘,不确定的彷徨与无助,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心里想的和做的总不一致,处在无边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所做的不是所想的,所想的不是所说的,完全能预料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不能承受之重,也眼睁睁看着它发生,那是一种被啃噬的剧痛。如海臣的死,觉新明知西医能治中医不能治,他还是请了中医,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呀。
觉新不觉醒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种命运——即应该反抗而没有反抗,既不甘心维护旧制度,又没有勇气走新道路,由此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逃避现实,麻痹自己。看着幸福从身边滑过却无意挽留,后又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他只知道演戏,像傀儡似的被人玩弄,但又疲于、怯于反抗,他脑中封建教育和个人道义责任,时刻垄断着他的思想,支配他的行动,同样也逼近了自己亲手挖的坟墓。觉新的悲剧不仅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他的悲剧说明:对于封建恶势力只有奋起抗争,争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以及爱情的幸福,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这就是觉新给我们的启迪。
四、杰出的艺术家的审美意象,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客观现实的某些内容和必然规律。
巴金不同于鲁迅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角度提出问题,阐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是更多从受传统思想影响这一侧面的揭露,意识到正因为像觉新那样的人太多,高老爷才能够横行无碍。通过觉新性格批判旧制度,洞悉民族文化的心理底蕴,体察是深切的,封建传统的道德沉淀与民族文化心理中中有相当强固的承受力量。在今天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清除结构中的陈垢,塑造健全的民族性格,觉新以自己的哀号,告诫着人们,这仍不失其认识价值。
参考书目:
⑴、巴金《关于<激流>》见《家》P8-9。人民文学出版社1949
年出版。
⑵、见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孔子再评论》、《庄
玄禅宗漫述》、《浅谈中国的智慧》等。人民出版社1985
年出版。
⑶、见刘蒙兴、徐珂主编的《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修订。
⑷、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列宁全集》第十六
卷P396,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959年间出版。
⑸、黑格尔《美学》第一卷P62,李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出版。
⑹、黑格尔《美学》第一卷P64,李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出版。
致谢
第三篇:读《家》,读高觉新
读《家》,读高觉新
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新,矛盾交织,新旧掺半,有着“两重人格”:受“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又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怯弱忍让。他的软弱让人生“恨”但是他又却是只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被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前途,还被夺去了两个最爱的女人。
出身。高觉新是高家三兄弟里的大哥,也就是高家“觉”字辈得的大少爷。他自小聪明,面容清秀,善良有文化有抱负,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恪守封建孝道。长辈们都给他灌输着“子承父业”的思想,弟弟们把他当作可敬的大哥。然而作为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他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为封建而牺牲。他维系着上下两代的沟通,似乎高家老老小小,婚丧嫁娶大小事都和他有着联系。正如他自己说的:“高家非要我来撑门面”,这是他自己甘愿桎梏于旧礼教的枷锁之下,他把封建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所以致命的弱点就是,他过于顺从。他自己都说了:“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呢?”,他不会想去得罪任何一个人,他想用自己的温和和善良去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肯定。他在家族中尽力恪守自己的责任,对封建礼教采取“作揖主义”、逆来顺受的态度,以支撑这个家的门面,延续其所谓的“门风”。
爱情。《家》的主题是,通过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觉新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他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但是就因为家长在打牌时出现的一点矛盾就喜剧性的结束了这对姻缘。觉新虽然痛苦伤心,但是在长辈面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抗,他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间蒙头痛哭。后来,梅因为丈夫过世回到了娘家。觉新也有机会与她重聚。本以为觉新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反抗,后悔自己的懦弱,没想到觉新还只是觉新,他只说是现实环境不允许他那样做。就是这种观点,让弟弟觉慧觉得离他们的大哥越来越远了。自由恋爱被粗暴地扼杀,才子佳人的美梦破灭了,这是他极大的痛苦。可是,命运又给他带来了贤淑温柔的妻子,也算是喜从悲来。巴金说“他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而且整天躲在房里陪伴他新婚妻子,周围的人都羡慕他的幸福,他也以为自己的是幸福的了”。觉新如果能抓住这份幸福倒也算是圆满了,只是,当陈姨太以避免“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竟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讽刺而麻木的感觉。
控诉与责任。“五四运动”的爆发唤醒了他忘却的青春和理想。他受到弟弟们影响,开始阅读宣扬平等观念的刊物,他的内心开始了强烈挣扎。描写高家人躲避战乱聚集在花园里那段,觉新一个人在玉兰树下感怀人生,“他看见两只鸟向右边飞去,他的心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他恨不得自己也变作小鸟跟它们飞到广阔的天空去。”觉慧要出走时,觉新拿出和瑞珏一起准备的盘缠给觉慧,甚至说“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其实这就很明显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是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导致他无法做一个真正的反抗者。
不仅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巴金在对拍摄《家·春·秋》提出建议时名就说了一句话,“坏人不要太坏,觉新要活着”。觉新依旧是善良的,家依旧是温馨的,觉新表现出来的只是新旧文化冲撞时社会大众所表现出的常态。
第四篇:《不做结局式的高觉新》
不做结局式的高觉新
当哥哥为了礼教,不能与心爱的人见面时,他痛斥哥哥的无能,讥讽嘲笑不遗的显露在脸上;当姨太太装神弄鬼的捉妖时,他理直气壮的质问,在愤怒的控制,热情的鼓舞下,他全然忘记那些钉子一样的教条;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能勇敢地踏上追求新思想的旅途,他就是那个“不懂事”“不安分”的高觉新。
在人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心意,却又自己心甘情愿地干着完全与之背道而驰的事情的年代,这样一个伟大的青年站出来了!
他背叛封建礼教,所言不出平等,公正科学,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自己的所言。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公子,所以他才能那么真诚的去爱,他的眼中标签从来就不是因身份地位而贴的。
这是一个百年前迸发的声音,而我们作为百年后的接班人,可否挑起了这个重担?
我不知道,当我们成为只会和参考书上一模一样的演绎答案,是不是算不创新。
我不知道,在网吧、游戏厅所留滞的人算不算是辜负了青春。我只知道,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对所学照单全收,还要深入的理解,研究得以升华精神,深化思想。更是要在生活中继承高觉新的热情,大胆的创新!
觉新的年代,是封建的年代,但是没有人敢创新是因为封建吗?同年代的人,为什么有人能挺身而出,有人却畏首畏尾?懦弱的人只不过是用封建的斗篷来窝藏自己懦弱的灵魂!然后再把一切都归罪于命运。命运有什么错?!
勇敢的人,从不把原因归于他人。所以,我们要自己行动,永不抱怨条件的优劣,大胆的创造。在创造中传递青春——一个光芒万丈的火把!
至于那些在声色犬马中沉迷,打着追求自由的幌子在污浊的土地上,不惜大肆挥霍自己青春的人,与觉新相比就显得那么渺小。
觉新离家那年只有18岁,十八岁前他积极地接受新思想,十八岁后,作为一个忠实的传道者,他要开始实践自己的道。如果不是他们的觉醒,如果不是过去的人们甘愿用青春铺路,奋斗为鞋去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我们又怎么会像现在一样生活?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当岁月悄然走过时,才恍然大悟,可惜,青春都早已蹉跎。青春就是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本,怎么能随便投资?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资本有限,所以就更应该选择有意义的事。为自己、家人、后来的人创造幸福的生活。
不作结局式的高觉新。先人如此辛苦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就让那个光芒万丈的火把在我们的手中永远传递下去,照亮自己的,别人的路。
我们永远是进行式的高觉新!
第五篇:孔乙己形象分析
孔乙己形象分析
【摘要】《孔乙己》是中国现代小说最优秀的典范之一,小说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如果说《狂人日记》是从宏观的角度,高度概括而又形象具体地反映中国社会乃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写了一个下层士人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了人的尊严,最后被社会吃掉的悲剧。小说主人公善良、儒雅,但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本文力图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对孔乙己的毒害和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形象。
【关键词】孔乙己
形象分析
性格特点
我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怀有很浓厚的神秘感,这种感觉一直跟随我到上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不断加强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丰富我对鲁迅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所做出的种种伟大贡献的了解。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打消我对鲁迅先生作品的隔膜,我仍然是敬而远之。当然,先生的不少作品却带来了我心灵的震撼,其中《孔乙己》为最。
我初读《孔乙己》,已记不清是在中学几年级了,只记得主人公可怜可笑,他那一身破旧的长衫,长长的指甲,还有那些半文不白,迂腐得让人听了便发笑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如今再读《孔乙己》,其带给我的心灵震撼是无法言语的。也许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我对孔乙己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知识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读书人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忠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笼络广大知识分子,总是竭力向他们灌输“读书至上”“读书致仕”的思想,这些迷魂汤把多少知识分子灌得神魂颠倒。同时,为了引诱知识分子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从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就成为取士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都以“学而优则士”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视科举为进身的阶梯。他们用悬梁刺股,映雪囊萤的精神饱尝几十年寒窗之苦,一年又一年地把自己的命运押到科举考试这个巨大的赌博上,在封建统治阶级所划定的死胡同里不顾一切地奔跑。然而,在这些读书人中间,虽也不无少数人爬了上去,从而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但对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几经奋斗,牺牲的是鲜花般的年华,朝霞般的青春,而所得到的却是满头白发,两袖清风,依然是低下的地位,贫穷的生活。
孔乙己就属于后一类知识分子。其遭遇折射出了按封建科举模式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动中必然没落的命运,展现了科举时代没落知识分子腐朽、空虚、迂腐的魂魄,孔乙己是科举场中人物梦想破灭的最佳写照。他和更多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什么高官厚禄、朱服紫袍,对于他们都只不过是墙上的画饼,梦里的幻想而已,他甚至始终未能跻进真正长衫客的行列。而封建制度带给这个它的忠心拥护者和虔诚信奉者的,却是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累累伤痕。
孔乙己在科举道路上奋力的奔走着,几十年的寒窗,无数次的应试,葬送了他的全部青春。但他却无丝毫的悔悟,仍然陶醉于满腹学问的牛角尖里,于是导致了他在生活方面不会营生,好喝懒做。他轻视劳动,四肢不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青春的浪费,劳动本领的丧失,道德的沉沦,这些都十分清楚的说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是怎样残酷地从精神上和道德上对一个知识分子进行毒害、愚弄和戕贼的。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知识分子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在鲁迅先生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身上这样几个鲜明的性格特点:
其一,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他的这个特点,最能表现这个出身下层社会的老童生的性格特征。他读过书,但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生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弄得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而且是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头脑中就充满着这样的理念。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就越过越穷,孔乙己自然崇奉“君子固穷”的德行,但活着是第一要义,哪怕落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但讨饭抛头露脸,不太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他只好偷。这种人在社会上已沦落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比普通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他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也经常挨打,他甚至连书也偷了,当人们揭发他、讥笑他,他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死也不承认自己是偷书,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固守穷困,却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第二个性格特征是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小说概括地写了孔乙己一生的经历,写他沦落的过程,真实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必然性,“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从不拖欠”,这些描写显示出作者对身处下层社会的人物的同情。孔乙己不是因为品质恶劣而去偷东西,而是为生活所迫,“偶然”去干这种事,万不得以而为之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品行是端正的。
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是孔乙己的第三个特征,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养成了盲目自负的毛病,小说中写到,人家有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鹤立鸡群的神态又流露出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经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孔乙己越显出看不起人家的样子,人家就越要讥笑他,说:“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虽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但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去争辩,可当人家讥笑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气力,他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的,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
孔乙己是个穷苦的知识分子,他的性格除了穷酸之外,还有孤独、善良、恳切、赤诚的一面。作品中写他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一人一颗的描写,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的精神上的孤独,他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百无聊赖,只好到孩子们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的认真恳切的态度又显示出他的一片赤诚。
可笑而又可怜的孔乙己,封建制度是把他拖进人生苦海的竹竿,但他却把它看作拯救自己脱离苦海的稻草。他虔诚地信奉着统治阶级宣传的封建思想,衷心维护着科举制度,但从它那里得到的却是难以磨灭的精神与肉体的累累伤痕。他心中没有对人生的幻灭,但他的一生却无药可救的走向幻灭。
参考文献:
[1]林志浩.鲁迅研究(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3]鲁迅.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