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鉴于冯小刚作品的特点(共)
鉴于冯小刚作品的特点,本人毛遂自荐,向冯小刚导演推荐2014年春晚的节目单,希望能给冯导有益的参考,甚至是被采纳。
1.开场歌舞,《红红火火过大年》,宝源丰禽业公司、中储粮、中储棉表演;
2.合唱,《咱们女人有力量》,常艳、赵红霞、郭美美、纪英男表演;
3.相声,《谣言与辟谣》,刘铁男、罗昌平表演;
4.诗朗诵,《中国梦》,刘志军朗诵,新红楼梦剧组背景伴舞表演;
5.浪漫短剧,《12秒的恋爱》,雷政富、赵红霞表演;
6.小品,《世界杯夺冠的希望》,白金明及蚌埠市市直足球队表演:
7.歌伴舞,《红歌罩我去轮流》,李双江、梦鸽,李天一兄弟团表演:
8.群口相声,《安得广厦千万间》,郑州房妹翟家慧、神木房姐龚爱爱、陆丰房爷赵海滨、刘志军表演;
第二篇: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
1、鲁迅小说的特点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之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对小说来说,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
文内容丰富广博。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的批判,猛烈抨击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暴露、针砭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此外,也有一部分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
鲁迅的杂文常常通过比喻的方法,援引例如:媚态的猫”等等动物的特点概括或一人群的精神面貌,便是描写直接论列的对象,也往往能够深入一点,绘声绘色,铸成“锢弊”的“类型”。譬如他写舞台上二丑扮演的清客之类的佞伪,在说明他依靠权门,凌蔑百姓,帮着主人吓唬和嘲笑被压迫者之后,接着说:“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注:《准风月谈·二丑艺术》)文章表现帮闲们一面受着豢养,一面预留退路的性格,鞭挞忮心,直逼肺腑。作品所描画的对象愈具有代表性,它的社会意义也就愈普遍。
鲁迅杂文不仅具有内容和思想上的深刻性、批判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的文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形象性。杂文作为文艺性的论文,如一般议论文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而鲁迅的艺术天才,使他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还在于在杂文中创造了艺术形象。如脖子上挂着铃铛作为知识阶级标志,领着群羊走上屠宰场的山羊,吸人血又哼哼发一套议论的文字等等,这些形象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各种各样的社会形象相类似,这也是鲁迅杂文的重大的艺术贡献。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抒情性和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他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类抒情性的杂文,固然是情文并茂,以浓烈深沉的情感震荡读者的心弦,即使是抨击时弊、驳难攻讦的杂文,如《友邦惊诧论》、《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也渗透着炽冽分明的爱憎感情。他的杂文,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使人们在开颜一笑中,否定这些东西。
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政论、文论、短评、速写、随笔、小品、书信、日记、序跋、演讲、通讯、寓言等等,不拘一格,为“古已有之”的杂文,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风格也多姿多彩。作为鲁迅杂文中最主要部分的如《友邦惊诧论》这一类短评、杂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鲁迅对旧势力没有丝毫妥协与幻想的战斗立场和“论时事不留面子”的锐利面鲠直的性格;也由于鲁迅对旧社会的深刻了解,“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于死命”。正如
第三篇:鉴于实习报告
实习自我鉴定
2017年2月22日至6月30日,我和其他19个2015级体改班同学在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四川省川西监狱开始为期3个月的教学练战实习。在学校的细心安排下,在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本着谦虚的学习态度,严肃的警纪作风,积极的工作热情,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个人实习情况汇报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实习期间,自己始终坚发扬在警校培训期间的吃苦耐劳精神,坚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唯一的方式就是加强学习。一是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及习主席系列讲话精神,抓好“两学一做”。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导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指导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弄清工作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紧跟时代潮流,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努力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认真学习和遵守《监狱法》、《人民警察法》、《公务员法》、《刑法修正案
(九)》等法律和司法部“六条禁令”等规章制度,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四是积极参加监狱、监区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并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不断用新的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形势。通过深入学习,我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理论修养得到了提高,政治敏锐性得到了明显增强。打牢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二、工作上坚韧不拔,坚持加强业务能力学习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监区熟悉基层监狱各项工作,在八监区首先分派到的是管教办,管教是一个工作非常繁杂、任务比较重的部门。作为管教口的一名实习干部,明白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必须能肩负领导助手的重任,同时又要兼顾机关正常运转的多能手,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到能独挡一面,所有这些都是一名合格管教口成员不可推卸的职责。在管教口的两个多月,我牢固树立了“管教口无小事”的思想,努力工作。首先是熟悉本职业务,以便尽快进入角色。由于刚从学校培训走进工作岗位,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差别,为了使自己不受这些因素的干扰,认真学习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把自己的工作职责明朗化,工作之余,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多问、多学、多做,逐渐熟悉了工作业务。其次是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管教口是监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为此,无论是文书档案工作还是后勤管理工作,自己都必须尽力做。对领导交办的事项,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第三是注意形象。管教口是监区的窗口,所以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监区的形象。在管教口实习期间,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下,通过管教口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促进了整个监区工作的正常开展。实习过程中也接触了监内白、夜班值班,跟管教口不一样的是,内值工作枯燥乏味,但是责任重大。内值期间需要认真在岗在职,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内值工作需要24小时三班倒,夜值工作非常艰苦,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毅力。虽然内值工作只进行了一个星期多,却已体会到内值工作的压力,虽然在岗位上都是简单的值班工作,填写表格与信息记录,但是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处理的好不好就是内值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在八监区的工作是我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我希望自己能以此为出发点,使自己学到管理教育罪犯的方法,学会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对自己所承包的罪犯较好的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解决其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能够比较熟练和及时地制作各种报表和台帐。
警校培训让我对监狱有了全新的认识,学到了监狱业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到监狱基层工作一个月以来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却更大,学会了如何组织好罪犯生产劳动,如何开展罪犯个别谈话教育,如何处理罪犯生产改造重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如何制作台帐等。通过参加各项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岗位技能、基本体能和队列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中能够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好对罪犯的直接管理规定,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能够自觉主动加强对罪犯的管理,耐心说服教育并化解罪犯之间的矛盾,教育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罪犯遵守监规狱纪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和改造环境。
在对待工作上,我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工作。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做到自己的最好,自工作以来,没有耽误过任何领导职工交办的任何事情。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也不欺上压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断增强反腐倡廉自觉性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而不往,做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要清醒的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负于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监狱人民警察的浩然正气。参加工作一个月来,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与罪犯套近乎、拉关系,没有索要、接受过罪犯及其亲属的任何财物,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坚持把廉政建设变成自觉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坚决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以清廉为荣,以腐败为耻,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生活中坚持朴素着装,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不做有损于人民警察形象的事,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个监狱人民警察光辉形象面对群众。
四、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为期3个月的实习,我也清醒地看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1、对监区和监狱工作了解得还不够多,还不能完全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2、工作积极性不稳定,时好时坏,需要进一步改进;
3、业务知识还存在欠缺,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4、缺乏创造性,在工作中多是沿用老干警的方式方法,没有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提高。
回顾一个月来的实习工作,虽然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我深知离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相距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克服存在的缺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学习型、实践型监狱人民警察,与时俱进,勤奋工作,重实际,讲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参与政务,抓好事务,搞好服务”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为监区和监狱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莫言作品特点
浅谈莫言作品特点
主题朦胧 新奇的感觉神秘的细节
• 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象一个
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 用动物视角叙事
• “从胡同里,鸭子们望见一个高个子老头儿挑着一卷铺盖和几件沉甸甸的铁器,沿着
河边往西走去了。”
• “老头子走了,又来了一个光背赤脚的黑孩子。那只公鸭子跟它身边那只母鸭子交换
了一个眼神,意思是说:记得吧?那次就是他,水桶撞翻柳树滚下河,人在堤上做狗趴,最后也下了河拖着桶残水,那只水桶差点没把麻鸭那个臊包砸死…
•(《透明的红萝卜》)
一、莫言小说的艺术感觉
• 读莫言的作品,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感觉和生命的自由。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钻进了黄麻地,象一条鱼儿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 他能化熟识为陌生,化熟视无睹为拍案惊奇。《拇指铐》中的许多描写充分体现了其
“陌生化”的风格
• 印象主义效果
二、莫言的审丑描写
莫言的作品充斥了大量对丑恶现象、污秽事物的描写
• 书中仔仔细细的描绘了两种清代的刑罚:凌迟和檀香刑。
•凌迟,人身上包括眼睛在内,100多块肉,都会用各种刀具来挖掉,为确保刑
罚的残酷性,刽子手要保证刑犯不可以在挖掉最后一块肉(心尖)之前死去。•檀香刑是这样的:用上等檀香木削成一根三指粗五尺长的檀香木棍,一头尖一
头钝,放进大铜锅里用上等香油煮三天三夜,然后风干,让香油都渗透到檀香木棍里,使其硬韧适中,涩滑有度.
• 然后从犯人的肛门钉入,顺着脊骨往上钉,技术好,不流血,不伤内脏,然后从嘴
里钉出来。
• 檀香刑,各个细节更是讲究非凡。檀木,在油里浸泡多时,为的是避免木头吸血而
使刑犯在饱受痛苦前死去。一截檀木,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游走,保证犯人几天几夜不会死,还可以把他从嘴巴那边的棍头和肛门那里的棍尾挂起示众.
三、莫言的借鉴与继承
• 西方文学: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意识流)的《喧哗与骚动》。
• 日本文学:变态美学
• 中国传统文学:曲笔,说书人,志怪,《檀香刑》(民间戏曲),《生死疲劳》章回体
小说
• 《生死疲劳》使莫言再度回到对多变、复杂、荒诞和鬼魅的中国现当代史的讲述当
中。生死疲劳》的叙述依旧保持着一种狂欢的语调,把地主西门闹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讲述得充满了令人嘘叹的狂笑和悲喜。人生的生死悲欣、欢乐与苦难的互相转换,如同慈悲的大河滔滔,缓慢地流过我们的脑海。莫言是有野心的,他通过《生死疲劳》完成了对中国半个世纪土地问题和农民命运的一次重新讲述,并创造出了中国人经验中的史诗篇章。
四、莫言作品“民间”立场
•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
试验。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第五篇:冰心作品的特点
冰心的诗歌和散文有三个主题,即:“母爱,童真,自然。”她歌颂它们,赞美它们......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而愿去选择“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冰心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是:清新,委婉,典雅,富于哲理,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其中淡淡的哀愁,生动鲜明的形象是她诗的另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