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美学作业2_装饰与罪恶读后感
《装饰与罪恶》读后感
已经读完了卢斯的《装饰与罪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文章很有激情,也挺有见地,但有些缺乏逻辑的严密性。
一、文章中的中心句
这个文章段落分得也比较乱,不好按照自然段找中心句,只能将意思相同几段合起来找个中心句。
1.“人的胚胎在子宫里通过了动物的进化的所有阶段„„他在儿童时代经历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变化。”
2.“一个纹身的现代人不是个罪犯就是个堕落的人。”
3.“所有的艺术都是性的。”
4.“过去产生的第一件装饰,十字,起源于性。”
5.“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
6.“人们认为风格就是装饰„„我们的时代不能产生新的装饰了,这恰恰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所在。”
7.“人已经发展到了足够的程度,以致装饰不再能够引起他们愉快的感觉。”
8.“政府„„用力去复活和发展装饰。”
9.“装饰并没有增加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也没有增加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生活中的乐趣。”
10.“装饰的复活是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种罪行,因为他浪费劳动力、钱和材料。”
11.“落伍者降低了文化进步的速度。”
12.“装饰是罪犯们做出来的;装饰严重的伤害人的健康,伤害国家预算,伤害文化进步,因而发生了罪行。”
13.“制造装饰的国家受装饰之害甚至更重。”
14.“取消装饰能缩短制造时间和增加工资。”
15.“由于装饰不再跟我们的文化有机的联系,它就不再我们文化的表现了„„它不能发展。”
16.“少数人强制健康的„„工人„„制作他们发明的装饰。”
17.“装饰的变换使劳动产品过早贬值„„一件东西能够物理的存在多久,它的形式就能存在多久”
18.“损失不但打击消费者;它首先打击着生产者。”
19.“经过装饰的东西中只有那些质量低劣的才是可以容忍的„„(因为毁掉时
会)心安理得„„经过装饰的东西,如果使用最好的材料、最精致的手艺和长时间的劳动做出来,首先就会产生不美的效果。”
20.“现代装饰是扭曲的、牵强的和病态的。”
21.“贵族„„是那个站在人类宝塔尖上,而又深深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需要的人。”
22.“我可以容忍(下层人民)的装饰,因为除了这些装饰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达到生存的较高之点了。(但一个现代人不应该去设计装饰)„„(因为)没有装饰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高度„„摆脱装饰的束缚是精神力量的标志。”
二、感想
1.在当时旗帜鲜明地反对装饰,十分有眼光。
卢斯是反对装饰的,他通过对胚胎和儿童的生长的描述,来说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看事物的眼光会产生变化并由此宣称,“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人已经发展到了足够的程度,以致装饰不再能够引起他们愉快的感觉。”用个人的成长来类比人类的发展,这个例子举得十分生动而且又颇为贴切。
但他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对落后者低下的审美眼光的不屑,象“落伍者降低了文化进步的速度”,“没有这落伍者和劫夺者的地方多么美好啊”,“我可以容忍卡佛人的、波斯人的、斯洛伐克农妇和鞋匠的装饰,因为除了这些装饰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达到生存的较高之点了”之类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就现在的观点来看,各地区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文化意趣,是很自然的事,不但不应当强行要求统一,还要给予保护。
2.对已经出现的消费主义倾向的警示。
卢斯在当时已经看出了因为装饰而造成的产品还未达到使用年限就被抛弃的情况,指出这是对材料和工人工作时间的巨大浪费。“装饰的变换使劳动产品过早贬值。工人的实践和所用的材料是浪费掉了的资产。”面对装饰主义者关于因装饰过时而发生的产品更新行为可以促进经济生产发展的论调,他诙谐地说道:“在城里放一把火,给国家也放一把火,那么,每个人就都要在钱财和繁荣中游泳了。”他非常敏锐地察觉出生产者有新意识地在产品上使用装饰来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做法,这正是后来美国消费主义设计所采取的手段,并警告说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生态、环保、低碳的呼声越来越高,有识之士指出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占了世界的23%,无疑是资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浪费大国。这种生活方式遭到世界批评,也引起了有良知的美国人反省。现在人类已经处在资源衰竭危机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复制西方国家的老路,更不能仿效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除了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外,对现有产品物尽其用,不以花哨的装饰而进行不必要的产品更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3.对人们包括手工艺匠人对于装饰的喜爱的描述。
“卡费人,他们按照一种特殊的韵律在布匹里织图案,这些图案只有在拆散布匹时才能看得到;他了解织毯子的波斯人,绣花带的斯洛伐克农妇,用玻璃珠和绸子编精彩东西的老太太。这位贵族随他们去;他知道,他们工作着的时间是它们的神圣时间„„鞋匠„„知道„„这双鞋应该如何以最雅致的方式布满扇贝和窟窿„„我的话又把他从乐陶陶的云端扔进灰心丧气的深渊。”这段话生动地描摹出手工艺匠人对于装饰的喜爱,也间接地反映出了大多数人对于装饰的态度。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卢斯的反对装饰的观点是进步的,但其全盘否定装饰的态度又是过激的。当然,现在指责这一点,应该说是无谓而且是过于求全责备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许正像老话说的矫枉必须过正吧。不过,想到若干年后国际主义风格的千人一面的特性,想到文丘里“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
派头”的宣言,正是对卢斯的否定,除了有种世事循环的感慨,也有对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同。
4.对十字的是具有性含义的抽象图案的质疑。
在我之前对仿生设计的研究中,涉及到具象和抽象的问题,所以对卢斯所说十字符号是性行为的象征的说法表示质疑。卢斯说“一横是趴着的妇女。一竖是正在跟她交媾的男子。”而我对人类表现手段的想法是原始人类采用抽象形式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到了抽象的高度,而是当时的表现手法不够成熟,无法利用写实的绘画手段来描绘具象的形态,但是他们仍然会对形态的明显特征做尽可能的描摹。对于抽象思维远未发达的原始人,我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有用简单一横或一竖来代替人的想法。
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一个有远见、有激情但缺乏严密思维的人,他只能是位先驱者,而不可能成为一个集大成者。
第二篇:设计美学作业1_手工艺的复兴读后感
《手工艺的复兴》读后感
近日读了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的复兴》一文,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的奠基人与领导者,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他提倡复兴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大生产,提出艺术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实用艺术,以手工艺生产为途径来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建设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一、文章中每段的中心句
1.“对各种生活的艺术深感兴趣或是自以为感兴趣的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全面恢复手工艺制造方法的意愿”
2.“我„„将上述的思考限定在机器生产与手工艺的对立而造成的对艺术的影响方面。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就其广义而言,涵盖了所有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
3.“在手工艺是怎样消亡的以及为什么会式微等问题上,他们的认识仍是模糊不清的„„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源于一般公众对各种手工生产程序与方法的严重无知,而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机器系统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4.“让我们看几个平凡而有说服力的实例„„我们不了解的是,一件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我们丧失了销售的艺术及其应有的对作坊生活的同情” 5.“如果他们在反对(指对现实生活中过度分工所带来的专制性的反对)之中仍然寄予着希望的话,了解这方面(指制造商品的方法)的情况就是必需的„„卡尔•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有关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令人钦佩的描述”
6.“从手工艺到机械化„„这种转变从静态的角度看是不利的,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又是有益的。”
7.“机械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功利主义的丑陋:同时,它不啻为一种严重的罪恶以及人类生活的贬黜。” 8.“折衷主义就必然会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种折衷主义只不过是文明阶层中最懒惰、最怯懦之辈在危难之际的救命稻草„„(我们)必须避免为唯美而去创造美„„与当前各种条件相联系的手工艺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我们„„期盼手工艺逐步取代机械化大生产的一天” 9.“(手工艺)将会开创出一个能够平和、周到地对待每个人的现世幸福的欢乐世界。”
10.“这些精神上的新贵族被迫放弃了对生活中的美与浪漫的浓厚兴趣„„我们终于认识到为获得精神贵族的地位,自己曾付出怎样的代价。” 11.“我们终将会认识到社会的平等性,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将不会容忍依赖于机械的替代性的生活”
12.“这场旨在实现手工艺复兴的运动„„称得上意义显著而又鼓舞人心的。”
二、感想
1.只有通过阅读作者原文,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
在学习工业设计史的时候,就看到书上对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的评价:崇尚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等等,给我的印象是莫里斯完全认识不到机器生产带来的好处和它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且他还一心想着回到中世纪那种老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去。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对莫里斯的认识十分肤浅。他并不是没有认识到机器生产的好处,文中的这句话可以证实:“机械化生产„„作为一种已经并且有时仍将为我们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条件的手段,它又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莫里斯完全认识到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历史潮流,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且他也没有天真地回到中世纪,而是认为“手工艺的衰弱与消亡似乎是时代趋势的自然体现„„可今天的人们却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创造了并且仍在不断创造着怎样丑陋而可怕的东西„„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将不会容忍依赖于机械的替代性的生活;简言之,人们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甘心做机器的奴仆,而是要做它的主人。”也就是说,他所要复兴(在这里复兴一词就不准确了)的手工艺是指建立在人对机器的绝对控制之上的、“新的、改进了手工艺”。2.莫里斯的思想对现在仍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机械化时代将会自然演化为我们今天所难以想象的越来越不依赖人类劳动的新的机械化阶段,还是其内在的矛盾性将会使其发展为一个新的、改进了手工艺生产时代?”
上面莫里斯对机械化时代的两种发展方向的疑问,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我们在努力甄别莫里斯寄托在“手工艺”上的真实理想的情况下。在莫里斯的心目中,手工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工匠为自己而不是为任何的资本雇佣者而工作,因而他也相应地成为了其工作与时间的支配者”。第二,“与当前各种条件相联系的手工艺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这两点也是莫里斯对新的手工艺的期望,其实也是他所向往的设计和生产的理想状态。
与此相对比,他对机器生产的割裂了设计和生产的问题一直很警惕,对由机器生产所带来的人们过分重视物质生产可能会导致的人自身的物化也有所提及,正如他所说:“我不相信机器大生产会发展为机械的无限化,不相信生活会完全沦为对自身的漠视。”而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表现出的现代病,象美国二战之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都仿佛在印证莫里斯所说的话。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看到机器生产对手工艺以及手工艺所代表的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挤压,并指出这种压逼可能造成的后果,无疑是十分有远见卓识的。我也十分认同他所说的,“只有人们可以选择其想要的生活,只有人们能够选择放弃世俗的奢华以及卑劣的功利主义、而回归到品味生活的充实所带来的永不令人厌倦的欢乐之时,才能称作一个平等的社会。”
当然,作为现代社会中所成长起来并经过众多思想熏陶的我,特别是考虑到我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借前人之口抒自己所见的传统,可能对莫里斯的观点做了相当程度的过度阐释。但这的确是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想,希望我所了解的莫里斯是个真实的莫里斯。
第三篇:美学作业
“家”的意象运用
——台湾三菱汽车广告的内涵与外延
这是一个每一次看都能让人感动的广告,创作者成功地将“家”的概念嫁接到汽车售后服务站上,利用温馨的父女情,和“回家”这一人人都有的日常经验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触动人心,使人印象深刻。
广告以一特写镜头开始在女儿的办公室里,她一边忙碌工作,一边和父亲通电话,因为这个礼拜她没有办法回家。从办公室的环境看,女儿应该是白领中的高层人物,她穿着正式的行政套装,办公桌旁是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桌面放了许多物品,打电话的时候还同时敲打键盘,说明事务繁多。从她的穿着、办公室环境来看,可以推测这是一条出现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广告。汽车,尤其是轿车的销售和服务对象,必定是事业有所成就,经济状况不错的中产阶级,在以往,汽车广告的主角常常是风度翩翩的成功男士,即使有女性出现,也多数是乘客的身份。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女性用她们的能力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经济上也越趋独立,到了2000后,女性自己买车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广告向我们暗示了这一点。延伸到另外一个层面,从后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家”是在乡下,但女儿现在已转换成都市人,让人联想起她经过了怎样的努力,父母又是怎么把她培养成材的。
女儿和父亲的谈话还在继续,音乐响起,画面切到女儿的回忆:小时候爸爸来接她放学,直到小女孩上了爸爸的自行车,女儿才从与父亲在电话上的谈话转到关于“回家”的独白。音乐是带有乡村风格的抒情英文歌曲,贯穿始终。独白中,女儿谈到了父亲的背,回家必经的路上有一家福利社,那里的冰棒味道就像父亲的背的味道。童年的经历对人长大后的心理有重大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观点之上,广告要抓住人的注意力,抓住人心靠的就是心理上的影响。福利社在台湾人的童年中有相当的位置,冰棒的味道当然不可能和父亲背的味道一样,这里是要说明,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坐吃冰棒,是女儿童年回家路上最深刻的记忆。自行车前进,坐在后坐的女儿从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他们经过的路,两边是高高的庄稼(或草丛?),路很不好走,父亲吃力地骑着车。女儿的独白说到,父亲总是要坚持接她回家。中学时期,人的自尊心变强,渴望证明自己已不是小孩,希望更多的和同龄人在一起。读中学的女儿坐在父亲自行车上,脸上是不太情愿的表情,他们身边有穿制服男生经过,看着女儿,她却假装看不见,也许她的内心正在抱怨父亲让她看起来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画面从转动的车轮转换到火车靠站,独白说:“后来我在台北念书放假回家,他也一定要来接我。”女儿出站,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起来叫住她。很明显,这一男生是故意在火车站里等回家的她,从两人见面打招呼的表情看,大家互有好感,正想要谈下去时父亲却在火车站外叫女儿,女儿不得不离开,既不好意思,又觉得扫兴,男生也尴尬地转身走掉。当女儿坐上父亲自行车后坐,父亲还问起刚才的事情,女儿自然什么都没说,只是留恋地看看火车站,希望能看见男生。在渴望恋爱的时候,父母却可能成为孩子实现这一渴望的阻碍,可能是过分的关心使孩子无所适从,也可能是父母本身不希望孩子太早恋爱,女孩的父母尤其是这样。男生是瘦高型,带着眼镜,样貌纯朴,看来和读书回家的女儿挺相配,女儿被拦住时,说的是“你怎么来了?”语气中带着惊喜,说明对男生也有好感,假如父亲没有来接她,两人可能会发展出更多的故事,偏偏父亲准时来到了。回忆的部分就到这里结束。
办公室内的全景镜头,女儿又在给父亲打电话,这个礼拜她要回家了。从她的话可以听出,父亲又想去接她,但她拒绝了,因为自己已经买车。广告进行到这里已经一半,才出现汽车,车在路上走的画面中也没有明显可以识别的三菱品牌标识,观众可能还未能了解广告的最终目的,却更引起看下去的兴趣:女儿买了车父亲会有什么表现?结果头发已经变白的父亲还是坚持骑着那部老式自行车来接女儿,等在他们回家必经的那家福利社前。为了使“回家”让人更加期待和美好,广告选择了女儿童年记忆中的福利社,一方面是因为冰棒的幸福,另一方面还包含了青春期时的女儿对父亲来接这件事有所排斥。除了父亲已经老去,女儿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轿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进化,更重要的是作为身份的象征),其他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女儿不知道父亲会那么执著,心疼父亲:“你在这里等多久啦„„”两人紧紧地握着手,恰和东方人含蓄表达内心的文化习惯符合。这时候,随着父女情深的展现,广告也进入最后的高潮,音乐也刚好到达高潮。
于是,父亲骑车走在前面,女儿开车跟在后面,父亲不时地回头看女儿,车里的她已经热泪盈眶,感性的观众,比如我,也跟着眼睛湿润起来。女儿内心独白再次出现:“我想,他是怕我忘了回家的路吧。”同时,她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坐,转过头微笑。故事到这里讲完,广告语才最后出现:“三菱汽车全省164个家,欢迎你随时回家。”从头到尾都没有直接地说自己服务多么周到,更没有说“家一样的感觉”,广告成功地完成了“家”的概念的强化与转移,观众终于明白,这是三菱汽车服务站的广告,而且三菱的服务就如家一样温馨周到。服务业的广告经常集中在消费者对“家”的诉求:家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舒适、受到保护、充满人性的,每个人都喜欢并希望得到“家”的庇护。但如果把这些说成大白话,就不免让人感到虚伪。这个广告在两分钟里用倒叙的方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亲情故事,抓住“回家”这个平凡普通的细节,女儿的成长过程也能让许多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父亲最后还是来接女儿回家,默默地骑着车走在前面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于是轻易的就在观众脑海中印下了“三菱汽车服务站让人有回家的感觉”这一概念。对于已经是三菱车主的观众来说,他们内心优越感会随之上升,尽管他们从未去过服务站,这只是可能会获得的好处(服务);对于不是三菱车主但拥有其他品牌的观众来说,他们也许会心生羡慕:为什么我的汽车公司没有给我这样的承诺?对于不是三菱车主,但正准备买车的观众来说,就可能会因为这个广告而改变他们买车的意向,只因为三菱能提供像家一样的售后服务;对于那些与汽车没多大关系的普通观众,至少在他们心里建立起了对三菱汽车的好印象,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人未来的消费选择。于是一个广告对它的目标受众群,甚至是受众群之外的人群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第四篇: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
一填空
1、席靳
2、无功利性、3、力量、4、孔子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6、B
7、A
8、C
三、名词解释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阳刚之美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在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它是指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4、净化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判断正误,并间述理由
1、(×)提示:自然是人类符号实践的对象,自然美归根到底取决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人类通过符号实践使得自然逐渐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正由于如此,自然才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提示:理由为两者的差异。P158
五、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和主体的精神性快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动感是人与世界、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它指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
4、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
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答: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直觉。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这是因为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人是开放的存在物,感官就是主体向世界敞开的门户。通过感觉,人与世界展开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且作为特殊感受方式的审美直觉也是美感心理的起点,例如对自然的直接感受是自然美感产生的感性基础。第二,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和基础。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情感赋予形式以生命,形式使情感得以对象化,情感与形式的契合就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前提。第三,审美直觉指向意义。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审美感觉、知觉、通感都在对事物形式的观照中贯注了情感,也强化了情感。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
6、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
答: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和预构性的特征。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这种原构性赋予美感以强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体验的历史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经验对精神的建构,二是社会经验对精神的建构。审美体验的历构性使美感获得了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审美体验的超构性使美感获得了高度。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审美体验的预构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远景。
六、论述题
1、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2、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
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个体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异的,但美育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美育对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即能提高人敏锐地发现、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和能增强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活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形成巨大的动力,推动人积极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形成对美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例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蜡烛是平凡的事物,而诗人丰富的感情作用于它,使它们成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当我们欣赏诗句,吟哦诵读,情感的波涛激荡,想象的闸门开启,也在这平凡的事物上面感知到动人的美,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同时,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通过美育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李商隐诗中的春蚕、蜡烛,凝聚着诗人深厚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思考,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情感的执着和奉献。这是艺术的形象,有意味的形象,是诗人审美地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创造性的结晶。读者在这个鲜活而意味深长的形象里感悟到诗人对世界的审美理解和表达,感悟到诗人的创造力。这个感悟的过程也正是提高审美理解力、创造力的过程。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
1、形式感 2.自然符号 3.人工符号 4.强烈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
1、B
2、B
3、C
4、A
5、D
6、B
7、B
8、C
三、名词解释
1、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的特征。
2、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来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审美文化形态——从历史演变的情况来看,审美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古典性审美文化,二是现代性审美文化,三是外来性审美文化。在本教材中,我们简化地使用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性文化等概念。还可以从社会分层角度划分审美文化形态,就有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高雅文化。
4、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物征与性格物征的健全而完美的发展状态。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形式美和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
答:是错误的,形式美和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发展,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一是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结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2、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答: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答:艺术符号的特性在于四各方面: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表意性指艺术符号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表情性指艺术符号是情感性符号,它承载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蕴藉性指艺术符号的意义与情感往往是丰富的、不确定的,是多义的。交流性指艺术符号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交流的媒介,可以传达思想情感。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审美特征。
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尽管其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不同,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因而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一)抒情性和表演性;
(二)过程性和流动性;
(三)节奏感和韵律美。
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特征空灵、流转有韵、蕴藉。
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
答: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六、论述题
1、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
答;色彩的基本特性有三点: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色彩正是构成形式美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公私合营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它条件限制的一种美。如三原色红、黄蓝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一般表现为,红色热烈,黄色明朗欢乐,蓝色郁而悲哀。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生命的象征。
2、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
在青少年阶段,美育目标具体落实在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几个方面。青少年美育途径。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主要包括:第一,体验自然;第二,欣赏艺术;第三,品味传统;第四,师法英雄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调查题目: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
调查结果:有一次我到在阅览室帮忙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书架前气氛活跃,文学、科普书架前无人问津,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
针对这种现象,我所教的四年级5班进行了调查,70%的同学漫画书、连环画是他们最爱看的,但95%爱看电视,两名外地生家没有电视。95%的同学知道“奥特迈”、“小燕子”,只有10%的同学知道毛泽东是谁„„由此,我深深意识到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
认
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受兴趣的事,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因此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去认真地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营造读书氛围。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班级黑板报上可辟出一些栏目,设计一些“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科技新消息”“我的读书心得”等内容,也可在每周的晨会课中安排一次“每周新闻”“好书梗概介绍”等。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树立读书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高尔基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介绍他们的杰出成就。同时,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课外阅读的收获,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加强读书引导。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由课内带动课外阅读,如学完《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狱中联欢》可以向学生介绍《红岩》,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一定非常希望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
开展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课外阅读为内容的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也可预先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如奇事怪物、民情风俗、名胜古迹等。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书面交流活动,如读后感、优美词句片断的摘录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注重读书评价。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开展故事竞赛、智力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设立竞赛奖;也可以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还可根据学生家里的课外读物,评出不同星级的小书屋……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有做大量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讨论题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讨论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讨论方式:小组讨论 发言提纲:
青少年阶段是情感剧烈动荡的时期,养育青少年的美好情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教师是青少年除父母以外相处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既表现于良好的情绪互感互动,也表现在青少年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时出现的排斥、反抗的行为中。这种矛盾只能靠爱心的呼唤和真诚的力量来引导、化解,同时培育起健康的、稳定的良性情绪,以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危险期”。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点点滴滴的甘泉雨露,无声无形地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融化内心的情绪死结,减轻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培养美好的情感。而教师本人的爱心真情,也是最好的榜样,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
第五篇:美学期中作业
科目:美学(期中作业)
一、为什么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由于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历来就有不同的主张,黑格尔、柏拉图、狄德罗等人的主张皆不同。如鲍姆加登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他在《美学》第一章写到:“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而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艺术。他说: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因此,他认为美学的确切名称应当是“美的艺术的哲学”。为什么在关于美学到底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上有如此复杂的不同观点呢?究其原因,是由审美现象的复杂性所致。审美对象不仅复杂,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增加了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红色的花是美的,杀猪时流了一地的红色的鲜血就不会有美感。审美现象的复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就不具有任何审美意义,美德现象不会出现在其它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凡是说到“美”这个词时,都意味着它是一种人与现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之外,美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其次,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美的现象只出现在审美经验中,如果没有审美经验,我们就不能断定美的现象的所谓客观存在。如果一个事物与我们没有发生审美经验的关系,它就还只是一个物理事实,我们无法断定它美与否。而审美经验出现于何处?它只出现于人的活动中。由于审美经验总意味着当下性,而美德现象只出现在审美经验中,因此,美的现象是一种时机性的现象。再次,美的现象的复杂性还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文化和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美,美的现象是随人的审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综上所述,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之中,而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二、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
审美活动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只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主要发挥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量,人是通过精神性的劳动在从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中的惊异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从实质上说,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其次,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从主体方面来说,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从对象方面来说,也必须具备某种独特之处。审美惊异就产生于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主体与具备某种独特之处的对象的直接相遇和直接契合中。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人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审美体验与人的生活世界以及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人生经验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但审美体验又超越于一般的生活体验,它不仅摆脱了有限功利目的的羁绊,而且更重要的是,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是对人生整体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审美体验的根扎在生活中的肥沃的土壤中。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的静观体验中澄明之境才会自动现身出来。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