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分析
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分析
时间:2011-11-28作者:张红刚
来源:正义网
河北省检察系统开展支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活动以来,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结合定州市近两年来涉农补贴资金种类多、涉农补贴款数额大、涉及部门多的现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狠抓成效,由反贪局抽调五个小组对中小学校舍维修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农机具补贴、畜牧补贴及家电、汽车下乡补贴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10年7月,在保定市院的统一部署下,定州市人民检察院查处了定州市农机部门六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帮助他人销售农机具后共同受贿二十余万元的窝案。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庆波,定州市农牧局原副局长(正科级),犯罪嫌疑人白耀辉,定州市农牧局农机推广站站长,犯罪嫌疑人徐景伟,定州市农牧局农机管理科科长,犯罪嫌疑人代伟,定州市农牧局农机推广站副站长,犯罪嫌疑人甄兵祥,定州市农牧局副科级科员(协助副局长日常工作),犯罪嫌疑人白志奇,定州市农牧局农机管理科副科长。
犯罪嫌疑人李庆波、徐景伟在定州市农牧局任职期间,共同预谋利用负责节水精播项目工作之便,擅自决定将省里推广的节水精播机调换成普通型号的播种机为生产厂商多谋求利益,待生产厂商得到利益后再向其收取好处费。2008、2009年共收取生产商好处费两万五元,除将其中的一千元用作科室经费外,其余两万四千元被李庆波、徐景伟等人俵分。
2008年犯罪嫌疑人李庆波、白耀辉、徐景伟、代伟、甄兵祥、白志奇等在定州市农牧局任职期间,共同预谋利用负责农机补贴工作之便,为经销、生产享受补贴农机的农机经销商和生产商等多挣取利润,待经销商、生产商获利后,向经销商和生产商收取好处费共计十九万八千元。收取后由犯罪嫌疑人李庆波、白耀辉、徐景伟、代伟、甄兵祥和白志奇依据其在农机补贴工作中的分工和所起作用将十九万八千元赃款俵分。判决情况:李庆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白耀辉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徐景伟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代伟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三年执行;甄兵祥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白志奇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二、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特点
特点一:犯罪具较大“危害性”
此案涉案金额不大,但社会危害性较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大打折扣,损害了国家形象同时也极大的侵害了农民利益。自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由国家支付涉农补贴款、涉农补贴项目广泛,目的是为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而这样一项支农惠农政策却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节水精播”项目是我省200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支农惠农补贴项目,补贴款由省财政支付。节水精播机的补贴额度要比普通播种机的补贴额高出很多,但这种机型适用于缺水的山区作业,对于平原地带不太适用,但这高额的补贴使生产厂家看在了眼里,各找门路大力推广业务,与各地农机部门负责人员联系,业务员们的推广承诺使农机部门的负责人员心知肚明,利益随之而生,同时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执行者损害了政策法规执行的严肃性,违背了国家政策的原意,将老百姓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带入误区,进而使得老百姓对国家所制定的政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长此以往必将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特点二:犯罪行为具有“广泛性”
通过办理此案发现涉农案件中犯罪行为呈多样化,犯罪人员的范围及层次也呈现出广泛性,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家工作人员。从办理案件过程中看到行贿受贿以及贪污行为不再仅限于生产厂家及经销商与农机部门之间,也存在于各种层次的人群中。如: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 1
将补贴指标给亲朋好友谋利,本不需要该机具,却以补贴价购买后以低于市场价格再出售给真正需要机具却拿不到补贴指标的农户从中谋利。又如经销商利用与农机部门的良好关系用借来的身份证多占补贴指标按补贴价格购机后又以市场价格出售给真正所需的农户继而谋利等。行为多样,人员广泛,而这种广泛性还体现在了国家农机补贴项目的种类上,从国家补贴目录中不难看出,农机具各种各样,成百上千种,这也给想从中谋利的人员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国家的补贴款有定额但对于补贴到哪种产品上没定额,职能部门自主决定权就具有了伸缩性,它可根据情况将国家的补贴款进行分配,农机具机型配备指标的多少就被控制,就会加大农机生产厂家的竟争,当然利益也就与之挂沟。
特点三:犯罪手段具有“隐避性”
农机补贴项目工作由农机部门管理负责,“节水精播”项目由该局管理科负责开展。农户申报后,管理科人员负责审核申报,并指定经销商,一切合乎规定,没有发现犯罪迹象。而有的院已查出:“节水精播”项目中造假骗取补贴款案件,农机部门人员伪造人名申报购买该机型后,由该部门人员将购回的“节水精播”机分到人头上,各自出卖获利,另有购机后廉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出售获利后与农机部门人员均分,犯罪手段不一。我们了解这种情况后,迅速展开工作,按申报的人名走街串户核实真伪,核实中发现,农户是真,但“节水精播”被“偷梁换柱”。农户都买到了精播机但并非是我省补贴项目中真正的“节水精播机”,特殊“节水型”全部换成的“普通型”,因为两种机型的补贴额度有差别,厂家获利后将好处费给了农机部门的人员,用合法的形式掩盖了非法的目的,并且手段隐避,这是此案特点之一。
特点四:团伙犯罪的“必然性”
办案中发现,此案的完成仅靠一个人的力量不行,需要分工合作,联手完成。在我市农机补贴项目上,各种农机补贴项目主要由农机管理科和农业推广站管理负责,所有农机补贴都必须经两部门之手才可获得。各种农机生产厂家业务员首先要找到主管农机的负责人即主管农机的副局长,暗示中达成利益共识后,由主管局长与管理科长和推广站站长依职权及所负责的项目共同预谋如何操作实施,再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共谋议项转授给本部门具体工作人员操作实施,所有参与人员均能从厂家给的好处费中获利。整个过程不难发现此案件的完成只有各部门人员联合才能完成,形式的合法性掩盖了其背后的“暗箱操作”,国家给农民的钱被侵吞,而团伙作案也呈现了它的必然性。
特点五:犯罪行为突出“职权性”
此案的另一大特点体现在“职权性”,以“权”换“钱”,即农机部门工作人员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交易。我市的农机经销商数十家,竞争激烈,而能够经销到农机补贴项目中的农机具业务成了众多经销商的竞争目标。“宁可不挣钱也要给农机拉关系,拉上关系后不怕没钱挣”这是我们在查办案件过程中一个经销商所说的。可见,其中的奥妙之处也只有业内人士深知了。办案中了解到,国家补贴目录中的各种农机具均由经销商代理,而农户要想享受到补贴就要到农机部门指定的经销户处购买,否则购买不到享受国家补贴的农机具。而经销商销售的补贴农机数量越多其获利越大,因为厂家会根据经销商提供的补贴提单给其一定比例的返利。如:一台联合收割机可返给经销商30%的利润。经销商获取返利后按每台的价格给农机负责人员出取好处费。生产厂家汇总补贴提单后向国家申报补贴。三方受益,利益的最大化,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贬了值。这一特点看到制度的缺失让“职权”过于集中,监督流于形式,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让农民受益,不能有利的贯彻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
三、由本案引发的思考及对策
1、应科学制定现实有效、操作性较强的支农惠农政策。一项政策从上到下的贯彻和实施首先应考虑到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从“节水精播”项目中看到,此种机型不适于大泛围推广,制定政策文件及落实时应有预见性,而不应将是否执行此政策的自主决定权下放给基层职能部门,使权利自由化,要从政策源头上进行制约,就会降低犯罪的发生情形。
2、加强对农机补贴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健全涉农资金监管体系。2008年国家将部分农机补贴资金的使用权下放给了基层农机部门,由各县市依据其各自的需求决定将该资金补贴在何种农机具上,虽然增强了该补贴项目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同时赋予各基层农机部门的权力过大,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加大对国家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广大农民由于对这项工作了解不够,没有意识到这是国家对广大农民的扶持和帮助,而是认为如果没关系就得不到这些补贴,于是部分有购机需求的农户为买到有补贴的农机具还要托关系、找门子,甚至还要请客、送礼,使得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成了一些干部吃、拿、卡、要的工具,这些干部从中得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利去谋求更大的利益,以至于到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由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农牧局等组成的联动监督协调机制,把农机补贴资金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违纪违规行为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警示教育和纪律整顿,在该系统内部开展自查自究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作者单位: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第二篇: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调查
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调查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4年中央将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纳入国家“三补贴、两减免”的支农惠农政策以来,短短6年时间,资金规模已由最初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亿元。然而,随着农机补贴政策资金规模“水涨船高”,各方利益团体的种种违规动作也随之“层出不穷”。搭农机补贴政策“便车”借机谋利的行为开始浮出水面。山东省阳信县检察院结合在农机系统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对该系统案件类型、案发特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案发特点
(一)犯罪主体、手段多样。农机领域的职务犯罪触及了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和贪污罪三个罪名,其中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农机主管部门,贪污罪的主体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组成的共同犯罪主体。犯罪主体的多样性是源于手段种类多,通过对犯罪类型的分析,农机补贴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手段集中体现在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和共同套取公款上,特别是前者,根据回扣的收取方式和最终去向的差别,分别构成个人受贿和单位受贿。
(二)犯罪对象与农机补贴款具有关联性。农机补贴从原来每年数千万到2009年补贴130多个亿,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高度的关注,该领域的各类职务犯罪和巨大的利益冲击有着直接、间接的关联性。比如套取农机补贴款的贪污行为,犯罪对象就直接指向了农机补贴。由于每年中央下拨各省的农机补贴款是定额的,其中如果出现虚报冒领的行为,自然会挤占购机补贴惠农的空间。再如,农机部门或农机工作人员的受贿行为,虽然从表面上看贿款都是经销商个人的钱财,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所谓的“公关费”最终都会在农机补贴中“埋单”,因为经销商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为了抵减行贿的成本,经销商一般是通过提高农机产品售价的方式把负担转嫁给购机农户,进而也就缩小农户得到的实惠,给农机补贴打了“折扣”。
(三)贿赂已经成为农机补贴领域的潜规则。通过调查发现,农机主管部门或个人收受、索要农机经销商的商品回扣,以及收受购机农户的“好处费”,已经成为农机补贴领域的潜规则。在被调查的农机主管部门中,从2005年至2008年间,每年都有10余家经销商给予农机主管部门或个人回扣。对此,有的农机经销商反映:“虽说我的农机产品很受农户欢迎,也在《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但如果我不拿„农机推广费‟,农机部门照样以我的产品不适合本地生产为由,把我排除在当地市场之外,况且农机70%的货款是先由农机局代收的,我要不给他们回扣,那70%的货款会被推迟给付,我的资金就无法周转。”由此看来,农机部门不仅决定着企业能否进入这个特定的农机市场,而且还卡住了企业资金的周转,这就难怪农机补贴领域形成了如此牢固的“潜规则”。
二、犯罪原因
(一)利益驱动,权力寻租。目前的农机补贴政策留给农机部门的权力空间比较大,一是审查购机农户是否符合补贴条件;二是借农机推广的名义,指定农户购买某些农机品牌,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农机主管部门指定农机品牌,但实践中农机部门对农机厂家的销售仍执掌“生杀大权”;三是直接介入市场交易,与购机农户签订购机合同,收取货款。
上述三项权力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地成为了一些农机部门或个人掘取利益的工具。当农机补贴金额突破百亿元后,巨大利益的诱惑使某些农机主管部门和个人不再甘心成为一个“中立者”,而是不断延伸权力的触角,竭尽所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一些农机主管部门借“农机推广”的名义收受经销商的贿赂、借审查购机农户资格的便利收受农户的好处费等行为,就是典型的权力寻租的表现。
(二)监管不到位,造成农机补贴款流失。在农机补贴发放过程中,农机补贴款从中央下拨到各省,资金流转过程并不经过市、县。县一级农机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审查购机农户是否符合补贴条件,然而制度的设计缺少了监督,致使个别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伙同经销商编造虚假购机手续,套取补贴款。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缺少自上而下有效的权力监管。县级农机部门对购机农户的资格审查后要上报审核,而省市两级农机部门往往都是进行形式审查,缺少实体审查。二是缺少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农机部门对购机农户的审查情况公布不全面、不及时,张榜公示往往流于形式。三是缺少由里到外的自我约束,农机主管部门内部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各种重大事项往往靠部门负责人“一言堂”,其他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形同虚设,成为了“一把手”的傀儡。
(三)法律观念淡薄。在农机部门,个别人员甚至把收受回扣、贪污农机补贴款当成是为单位创收的正当途径,有的甚至扬言:“我们单位从上一任领导就是这样,也不好改了,我们这么办最多也就是多吃多占,还能是违法犯罪?”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行为上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三、预防对策
(一)减少中间环节,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间环节过多、行政权力干扰,是诱发农机部门及其内部人员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农机补贴政策的设计上应逐渐完善市场主体结构的调整,尊重市场规律,给农机主管部门一个准确的定位。
农机主管部门不宜作为农机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合同主体,而应是监管主体;产品的流转也应从经销商→农机局→农户的间接渠道,转变为经销商→农户的直接渠道,从合同签订到付款、交货的全过程,农机局仅作为监管主体依法审查农户购机资格,不得干扰双方交易行为。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避免农机局借助签合同之机,以“农机推广”为由,指定农民购买某一种特定品牌的农机产品,消除农机主管部门对企业和农户的权力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促使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公平交易、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竞争。
(二)明确权力界限,还权于民。扩张是权力的本性,如果不加限制,任何权力都会“出轨”而侵入私权的领域。以农机部门的农机推广职能为例,这项职能本意是,农机部门通过在信息流通、监督管理等职能方面的优势,努力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将适合农业发展的农机设备和技术介绍给广大农户。然而,由于该项职能缺乏明确限制,一些农机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甚至背离了职能设置的宗旨,以服务为名,搞权力补贴、人情补贴,变惠“农”为惠“己”。因此,法律法规或政策应当对类似农机推广这样的“模糊职能”明确化,指出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特别对不可为的行为,要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和处罚机制,不给个别部门和人员留下制度漏洞。
(三)搭建阳光交易平台,严格监管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过程。农机部门可以尝试设立农机交易场所,为农机经销商提供摊位和展销场地,农机经销商负责组织列入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在交易所展示和销售;同时配备专用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视频摄像头等设备,将农机补贴的申请、协议上报、审核、供货审批、补贴资金结算等环节纳入网上办公平台。同时,还要做到程序严密、运行透明。农机交易所受理农户申请,根据优先条件和报名先后次序确定购机补贴对象。笔者认为,农户购买补贴机具的具体操作程序可以设计为以下步骤:(1)咨询了解政策;(2)看样选机、确定机具规格型号、与供货方在限价内议价定价;(3)现场拍摄购置农民数码照片,连同有效证件提出购机申请,上传购机管理系统;(4)交易所进行资格初审,签订补贴购机申请;(5)省、市农机局市场监管员网上核审,购机补贴申请(协议)生效,向供货方下达供货通知单;(6)购机户向供货方缴付购机差价款,供货方出具发票;(7)购机户持供货通知单、购机补贴申请(协议)表、缴付购机差价款发票到供货处办理提货。(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人民检察院)
来源: 检察日报
第三篇: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情况分析
为贯彻落实省、市“两会”代表委员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结合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程建设领域资金投入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分析和研判,开展好我市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现将我市2008年至2011年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
罪情况分析如下:
一、2008年至2011年全市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2008年至2011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工程建设领域共立办职务犯罪案件89件96人。其中,2008年11件11人;2009年17件17人;2010年38件38人;2011年23件30人。案件呈总体上升趋势。通过对上述案件的统计分析,我市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多为贪利型职务犯罪,受贿犯罪比重大。其中贪污犯罪案件18件24人,占20.2%;受贿犯罪60件60人,占67.4%;同时触犯贪污、受贿两个罪名的案件5件5人,占5.6%;挪用公款案件2件3人,占2.2%;玩忽职守案件2件2人,占2.2%;行贿犯罪案件2件2人,占2.2%。
(二)从发案单位性质来看,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发生范围广,但相对集中。89件案件所涉及的单位或领域包括党委、政府机关、交通、卫生、移民、国有企业、国土、教育、乡(镇)、村等。这些领域或单位均涉及到工程建设项目,有的是单位办公楼建设、有的是职工宿舍、也有的是道 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案件相对集中的部门或领域一是政府机关,共19件19人,占立办案件总数的21.3%;二是交通系统,共21件21人,占立办案件总数的23.6%。
(三)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来看,工程建设领域科级干部职务犯罪现象突出。89件案件中,涉及正科级领导干部28人,占立案人数的29.2%;副科级以下干部50人,占案件总数的52.1%;处级干部5人,占案件总数的5.2%;专业技术人员7人,占7.3%。
(四)从发案环节来看,职务犯罪几乎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其中,发生在工程招投标环节的案件25件;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指工程建设中的款项拨付、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等)的案件49件;征地拆迁环节17件;检查验收环节4件。
(五)权钱交易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把手”犯罪现象突出。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一把手”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现象突出。89件案件中,涉及“一把手”犯罪33人,其中31人受贿,2人贪污;二是发案环节相对集中于招投标环节、工程款拨付环节和工程建设环节,其中,招投标环节25件,占28%;工程款拨付和工程建设环节49件,占58%。
(六)犯罪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涉案金额211.8万元,人均犯罪金额19.26万元;2009年涉案金额290.46万元,人均犯罪金额19.36万元;2010年涉案金额535.5万元,人均犯罪金额21.99万元。
二、发案主要环节及其表现形式
工程招投标环节。作案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意拆分整体工程,规避招投标,从而利用权力使潜在的中标人中标,从中收受贿赂。如鲁甸县原电力公司经理桂某受贿案,在该公司及下属部分乡镇供电所办公用房建设中,故意把工程拆分为主体工程和装修工程,并在预算时将金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规避招投标,在发包时从中收受贿赂。二是以合法的招投标行为掩盖私下的交易行为。如2010年永善县院查办的赵某某受贿案件,整个案件的招投标行为合法规范,但行、受贿方却在招投标之前已私下进行了行、受贿行为,后续的招投标却使得私下交易更为隐蔽,增加了查办案件的难度。
征地拆迁环节。征地拆迁环节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发生在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作案手段主要是篡改原始调查数据、抬高被征土地级别和林木类别,虚报冒领实施贪污或受贿行为。如2003年-2005年,在水麻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水富县两碗乡“支路办”主任谌某某和国土所所长杨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提高土地等级、虚报征地面积、将灌木林变更为三级旱地或者变更为用材林等方式“帮助” 村民黄某某、魏某某、王某某、李某某、温某某、余某某等人多获取赔偿补助款,村民黄某某、魏某某等6人为表示感谢,分别送给谌某某、杨某某贿赂款共计45200元。又如镇雄县院查处的邓某某涉嫌贪污、受贿一案,据查,征地工作开始后,因邓某某等征地组成员吃住于周某某家,周便提出请邓等人在丈量、登记时对其和亲人给予关照,致使周某某、其兄周某某、其妻弟朱某某、朱某某等四户的土地和树木类别数量被抬高、增大,实际领取国家征地补偿资金110071元,超额获得58950元。事成后,邓收取上述
第四篇:农机补贴问答
1、享受农机购置补贴需要具备的资格条件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求,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下简称“购机者”),其中:个人包括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居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2、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补贴额是多少?
答: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原则上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我省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允许自行提升补贴档次补贴,但允许生产企业自行对其产品降低补贴额挡次投档,即按较低档次补贴额补贴。补贴标准参照《2018-2020年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表中所列补贴额为该类产品最高补贴额,具体产品补贴额以产品实际归档后确定的补贴额为准。对补贴过程中出现补贴比例异常的产品,市县农机部门可视情况确定采取暂停补贴或在定额补贴基础上按实际售价30%取整到十位实行比例控制。
3、补贴产品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和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求,补贴产品须为我省补贴范围内且已经通过我省补贴产品投档审核的产品。虽列入我省补贴范围,但未在我省完成归档的产品不予补贴。通过我省归档的产品,当内有效,其中当年核发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补贴日期自证书核发之日算起。
补贴产品须与归档产品参数配置相符,且补贴机具产品须按照省农机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明示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铭牌等有关信息的通知》(鲁农机计字〔2017〕29号)要求,明示有关机具信息。未按要求明示补贴机具信息的或与企业投档时所提供参数不符者,不予办理补贴。进入我省的所有农机产品,如供货时装配国Ⅱ排放标准柴油机的机械均不予补贴。
4、补贴机具购置是否还有其他限制?
答:对补贴额在5000元以下的机械是否补贴,由各地根据实际自主确定。资金充裕地区,不宜缩减补贴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省级规定允许内,农业生产个人每户享受补贴资金最高上限为100万元,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补贴资金最高上限为500万元。内超出最高补贴额限额的,农机部门可视情况不再予以受理该购机者补贴申请。各市可根据本市实际情况,确定内补贴对象补贴资金最高限额及其申请条件等,但不得突破省里规定的最高上限。
5、购买补贴机具是否有指定经销企业限制?
答: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为周期,即自当年1月1日起至当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完为止(以当地农机主管部门补贴资金使用进度公告为准)。在此期间,购机者可自主选择补贴产品经销企业进行购机,至于到何处购买补贴机具农机部门不予干涉,只需要申请补贴时按政策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即可,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办理补贴。
6、如何申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
答:为进一步优化程序、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实施指导意见精神,2018年我省继续实行先购机后补贴的方式,购机者自主购机、带机申请、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购机者在自行购买属我省2018年补贴范围且已在我省完成归档的产品后,携带购机税控发票等有关手续,带机到当地县级农机部门办理补贴手续,烘干机等固定式机械的补贴可在购机者提交补贴申请资料后由农机部门上门核实。为方便办理补贴手续,县(市、区)农机部门根据需要,可要求有关农机生产企业在购机者办理补贴申请手续时同时提供所售产品归档明细,以确定所购机具为我省补贴产品且生产企业已在辅助管理系统中完成该产品相关信息维护。
今年,我省积极探索简化程序、便民利民的工作手段,提高补贴申请办理效率,继续实行购机者自助办理和农机部门集中办理相结合模式,一方面购机者可先通过手机APP查询和申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完成网上申请资料填写后再到当地农机部门指定地点现场核实确认;另一方面,购机者也可到农机部门设立的办理点办理补贴申请手续,由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录入相关信息。
7、购买补贴机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了解政策。为顺利办理农机购置补贴,购机者需要准确掌握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及办理程序,确保所购买机具是能够正常补贴的产品。为此购机者可要求售机者提供该产品在我省的具体归档明细,即所归档次、补贴额、归档产品参数与配置及产品信息是否已维护到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另外,还需要确认生产企业是否已将用户所购产品信息在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中维护完毕。所购型号产品完成产品归档,但生产企业未在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内录入实际销售产品出厂信息的,也无法正常办理补贴资金申请手续。二是自主议价。补贴机具与其他机具一样,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我们鼓励购机者与经销单位充分议价,对于同型号产品非补贴机具价格明显低于补贴机具价格的,可向农机主管部门举报。三是索要税控发票。购机发票一律全额开具,注明购机者姓名、所购机具生产厂家及型号、出厂编号(动力机械要注明发动机编号)、购机日期等。要保存好发票原件,作为享受“三包”服务的凭证。申请补贴时须提供发票原件,并交发票复印件给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存档。四是及时申请。购机者应主动向当地农机主管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并承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积极配合农机、财政等部门开展机具核查等。
8、补贴资金申请受理与兑付流程是怎样设置?
我省规定县级农机部门负责对购机者提交的补贴资金申请结算资料进行形式核查,组织核验机具。经公示无异议的,向县级财政部门汇总提交结算申请资金,由财政部门向符合要求的购机者发放补贴资金。县级财政部门通过购机者提供的惠民补贴一本通或银行账号将补贴资金发放给购机者,并注明“农机具购置补贴”字样。对实行牌证管理的补贴机具,可由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上牌过程中一并核验;对安装类、设施类或安全风险较高类补贴机具,可在生产应用一段时间后兑付补贴资金。
9、农民议价造成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出现补贴比例波动是否正常?
答:我省鼓励购机者在购买补贴产品时“自主选择经销商,自主议价”,因此会出现补贴机具实际销售价格出现波动,只要是所供机具型号、配置、参数等与生产企业投档时提供的产品信息相符,且产销企业在参与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没有弄虚作假,价格变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导致个别购机者补贴比例合理波动的,应属于正常现象。在实际补贴实施中,对实际补贴比例异常的机械,生产企业须及时主动书面报告当地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并书面说明原因。市县农机财政部门发现具体产品实际补贴比例异常或且有违规线索时,应按规定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对无违规情节且已购置的产品,可按原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并在后续工作中视情况采取定比控制等措施优化调整该产品补贴额,并逐级上报备案。
10、参与农机购置补贴的生产企业应该提供哪些售后服务?
答: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产销企业要对售后服务等作出承诺,主要包括:(1)切实履行“三包”服务的有关要求;(2)在作业季节接到用户反映质量方面的问题后,及时到达作业现场进行处理;(3)企业维修服务中心有充足的零配件储备量;(4)免费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5)对产品销售区域作出承诺,确保供货和售后服务。
11、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去除经销商录入环节是否意味着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不受补贴政策约束?
答:2017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17年11月,省农机局、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细则(试行)》(鲁农机计字〔2017〕25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生产和经销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虽然我省在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中去除了经销商录入环节,但农机构购置补贴产品经销企业依然应当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关要求,行使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旦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过程中出现违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行为,市、县农机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细则(试行)》进行处罚,并可在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中采取暂停或取消补贴资格等处罚措施。
12、对补贴机具生产企业资质有什么要求?
答:只要是符合我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投档资格条件,均可自愿参与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但对于被农业部和我省及其他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暂停或取消补贴资格的企业不允许参与补贴活动,所销售产品也不能享受农机购置补贴。
13、哪些渠道可以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信息?
答: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山东省农机化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我省在山东农机化信息网设有省级以及各区县农机购置补贴专栏,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和工作动态。二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各类媒体积极报道与农机购置补贴相关的信息,加强舆论监督。农机部门也及时通过媒体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布实施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三是农机部门热线。通过拨打省市县农机主管部门的农机购置补贴热线,向工作人员咨询政策信息。
14、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答:对于补贴机具出现的质量问题,首先应依法向补贴产品供货方提出“三包”要求,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按程序向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投诉,也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15、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督?
答:在各级农机、财政部门做好常规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参与补贴政策实施监督。
一是对投诉集中、出厂编号及铭牌不规范、虚假宣传、降低配置、以次充好、骗补套补等线索具体的投诉进行重点调查核实。
二是对于违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关规定的生产和经销企业,视调查情况对违规企业采取约谈告诫、限期整改、暂停补贴、取消补贴资格及列入黑名单等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三是处理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进行反馈或公布。
第五篇:农机补贴工作总结
2011年新民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总结
我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辽宁省农委、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辽农发„2011‟85号)和沈阳市农委、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沈阳市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新民市农村经济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新民市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发放到各乡镇(街)。严格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科学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按照文件精神操作。从6月20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园满的完成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一、合理分配指标。
新民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2050万元(国补),分上、下半年两次执行。首批农机补贴指标由辽宁省农委分三次下拨。第一次为1000万元,原则确保粮食生产,依照统计局玉米、水稻种植面积累加和,通过电脑网上自动生成的办法,将农机补贴资金指标分配给各乡镇(街),按照农机补贴实施方案严格办理;第二次为150万元,补给辽宁省军区农副业基地130万元,水田种植面积大镇兴隆镇10万元,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镇的大民屯镇10万元;第三次为200万元,根据沈阳市农委的要求将指标全部分给具有规模的水田地区农机生产合作
社购卖水稻收割机、插秧机。我市200万元农机补贴指标重点优先保证了杨俊廷、王明武、佟英文、孙士军等农机合作社。沈阳市农机补贴资金170万元,主要用于累加购买水稻插秧机、收割机、育苗机械的补贴。第二批省农委下达我市的补贴指标是700万元,定向补给我市的种田农民,首先保证我市113万亩玉米大田25%机械收割所需要的玉米收割机,25马力以上拖拉机和畜牧水产养殖机械等。
二、补贴成果显著。
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50万元(国补),市补贴资金170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资金5380万元,使用农机补贴资金购机受益农机合作社28个,购机受益农户1428户,共购置农机具3713台(套)。购置动力机械:390台,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142台;种植施肥机械1323台,其中:播种机1013台,水稻插秧机275台(四轮乘坐48台,手扶步进式220台,独轮7台);育苗成套设备35台套;收获机械260台,其中:玉米收割机119台(自走式51台,背负式68台),谷物收割机91台,薯类收割机17台,其它收获机33台;耕整地机械627台套,其中:耕地机械556台套,整地机械71台套;田间管理机械:动力喷雾机16台;收获后处理机械46台;排灌机械:潜水泵10台;设施农业设备58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983台。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户购买农机具积极
热情,我市新增农机总动力 1.48万千瓦,农机学校培训学员435人,农机监理所办理牌照431个.。
三、成立补贴组织。
为了保证我市农机补贴有序安全阳光操作,成立了专门组织,新民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农业市长担任,由市纪委书记,财政局、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主管农业的乡镇长为成员。下设农机补贴办公室,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所、农机校为成员。严格分工,各负其职,阳光操作。
四、科学规范操作。
认真实施农机补贴方案的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执行农机补贴方案,认真履行职责。农机补贴从申请报表、录入、确认、办理牌照、新机具使用技术培训,整个过程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对乡镇(街)从指标的使用,人员办补贴的要求进行分期分批培训,限定时间,有序办理补贴。
五、强化监管度。
今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切实做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确保了补贴资金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农民手中。我们请监察局全程监管,定期总结,自检自查,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三个严禁”、“八个不得”、“四个严禁收费规定”的纪律要求。实行补贴机具进行核对、登记编号,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实行 3
每台机具有档可查,按要求进行信息录入上报。杜绝了吃、拿、卡、要、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倒卖机具的情况发生。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过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克服了时间短,补贴资金指标少等问题。但在补贴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补贴农机产品价格上涨,经销商借补贴之机获取高额利润,有损农民利益。再有补贴资金指标少,供求矛盾突出。
明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科学组织实施,严格规范操作,纪检监察部门严格监管,不折不扣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把好事办好。
新民市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