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

时间:2019-05-15 07: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

第一篇: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

绪论:

一、P14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奴隶制时代1行政管理理论缺乏系统性2神权政治色彩3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4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一体宗法为治5法制不健全

(二)封建制时代1时间长2000多年2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完善3神权色彩淡化4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5利用家族伦理关系进行统治6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7逐渐形成了一套对管理的选拔任用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以文官为主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体系8法治的日趋完备

二、P15中国近代行政管理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特点:1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的并存及双向演化2民主的形式和专制的形式3以党治国 党政关系复杂4军政合一以军干政相当普遍5法律条文与实际情况相异6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的反差趋势:1学习西方民主共和2变法改革为时代潮流3行政管理日趋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4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一章:先秦时期行政管理制度

一、P41西周文化管理政策措施:1在政治事件中注意客观实际内在变化规律探讨而产生《周易》《洪花》2重视政治统治经验的重组 注意文献资料收集保存而产生了《尚书》《逸周书》3派专员收集民歌民谣以考察政治得失从而产生《诗经》4在贵族中普及教育产生了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述5制定周密的礼乐制用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及社会关系形成稳定和谐统一的政治理念6对殷商贵族中有文化的人给予保护信任和使用7广开言论对民众中思想舆论问题疏导而不是抑制

二、P42-46儒家行政管理思想内容影响:

(一)孔子:1为国以礼-礼治论2为政以德-德治论3为政在人-人治论(注重人才选拔人才治理国家依赖圣君)

(二)孟子:1利于仁的关系上舍身取义施以仁政2王道治国者必先安民注重民心顺平民意3民本思想善政善教

(三)荀子:1人性恶2善化与法治并重隆礼重法3反对天命人定胜天

三、P55商鞅变法内容意义:内容: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政策3废除世卿世禄制度4改法为律实行严峻刑法赏罚分明5财税改革民有二男以上者倍其赋6实行郡县制7发展教育意义: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基,作用具有时效性影响具有深远性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行政管理

一、秦汉时期中央弃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P65、P78

答:(1)秦:皇帝之下王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设置郡县,每郡设郡守一人,掌全郡政务,为一郡最高行政一坎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和任免。郡下设县。这样,秦始皇就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完整而严密的政治管理体制,不仪有效地巩固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而且为后世历朝历代的政体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影响。

(2)汉:汉武帝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方向在于强化中央集权:中央强化内廷机构地方郡国并行的行政建制完善检察体制

二、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

答:(1)秦时期: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是中央官职最高者。丞相总管全国行政,总领百官,是皇帝以下最高的行政长官,对国家事务负有实际责任。太尉掌五兵,参与军务,是最高武职长官,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的要员。御史大夫,掌群臣章奏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同时也掌管国家监察工作。

九常:①奉常:掌宗庙礼仪。②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统辖侍卫皇帝的诸郎中。③卫尉:掌“宫门卫屯兵”,负责宫廷警卫。④太仆:掌宫廷舆马和国家的马政。⑤廷尉:掌“刑辟”,是中央最高司法机关。⑥典客:“掌归义蛮夷”,负责外交和国内少数民族的事物。⑦宗正:掌皇族事物。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⑨少府:掌供皇室需用地“山海地泽之税”。

(2)汉时期:三公:西汉初期仍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谓之三公;西汉中期,三公先后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九常:三公之下为九卿,沿承秦朝,所不同的其名称有所改变。奉常称为太常;郎中令称为光禄勋;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后来又复称卫尉;掌管皇帝舆服车马的太仆;廷尉称大理;典客称为大鸿胪;宗正称为宗伯;治粟内史称为大司农;掌管皇家私产,如山林川泽之类的收益的少府。

三、秦汉时期察举、征举制度

答:(1)秦时期:秦任官要经现任职官吏保举。

(2)汉: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察举、征辟、任子。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察举主要是中央和郡国长官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皇帝推荐各种人才。其科目很多,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秀才(茂才)、孝廉、明经等。征辟是两汉选官的另一项制度。征辟分为征召与辟举。征召是是对全国特别有名望的人才由皇帝派专人去聘任。辟举又叫辟除,是由中央或郡国长官对所辖部门或地区有名望的人加以聘任,辟为自己幕僚属吏。汉时

辟举之制分为两部分公府辟举州郡辟举。

四、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

答:(1)秦时期:首先制定了《秦律》;其次是修建为皇帝个人巡行监察服务的驰道、直道;秦始皇对管理的监督与处罚是与平民等同的。此外,在中央设立三公,其中御史大夫除了政务外,渐由执掌文书进而参加国政,渐掌有监察的职务,因此秦时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又是监察长官。而在地方执行监察职权的是郡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及其所属官吏,加强了皇帝对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地主阶级国家机器的效能。

(2)汉:汉武帝时彻底战胜了侯国势力,中央与郡县政权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事实要求对地方进行监察。于是,设立刺史制度,把地方分为十三个部,每部设一个刺史。在京都附近者称司隶校尉。东汉的监察机关分为两支,一是御史台,二是司隶校尉。汉初御史大夫是监察之首,下设御史丞、御史台、和御史中丞副之。

五、秦汉时期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是皇帝制度。

(2):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稳定在三公九卿制上。

(3):秦汉时期,郡县制成为地方行政体制的主体形式。

(4):秦汉两朝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垂直的监察体系。

(5):由于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政治体制,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

六、秦汉时期法治、律法、官吏制度

答:秦时期:(1)法治制度:重刑主义的法治思想。尚武恃刑、轻罪重罚是先秦法家的主张之一,秦始皇秉承了这一传统,力主实行严刑峻法,可以从秦律中体现出来。

(2)律法:制定《秦律》。严苛的秦律和酷吏。

(3)官吏制度:官吏选拔标准,秦统一前的奖励军功、以斩首多少为选官标准,秦统一后,以事功即行政管理才能为选官标准;官吏的任免;官吏的考核和奖惩,定期的“上计”制度,主要内容是钱粮的收入与支出,地方的治狱情况;官吏的俸禄,按月发给俸禄,“止食”与“减秩”

汉时期:(1)法治律法:《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统称为“汉律六十篇”

(2)官吏制度:赐爵制度;选官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迁降、俸禄和赏罚;致仕制度。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

一、简述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法度。(P114-P115)

答:曹操善于用人,他把求贤纳士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方针。他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第一次《求贤令》体现了他重视招揽人才的战略考虑。曹操已明确了自古以来的开国帝王或中兴君主,没有不依靠贤才君子与他共治天下的,而这些贤才,往往是来自民间,因此,曹操才广泛求贤,被埋没在民间的人才,只要有才干被推荐上来,将被重用。他提出的第一个著名观点是“唯才是举”。第二次《求贤令》中,曹操把亡分成“有行之士”和“进取之士”两类,并指出了有行之士往往较庸碌,也“未必能进取”;而“进取之士”则是勇于开拓的人才,应该重用这类人才。“士有偏短”用其长。正好印证了他“唯才是举”的人才观。第三次《求贤令》中,曹操积极进取,锐意开拓,指出地位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曹操使广大寒门出生的低微有识之士和地主阶层中的有才之人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使曹操身边云集了一大批有突出军事、政治、经济、文学才能的人才。

体现在治理魏国的措施:

广兴屯田,建立田租户调制度;抑制豪强兼并,扶植自耕农;整肃军纪,严于律己。

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P140)

答:九品中正制,即州郡置大小中正,取本籍人在京为官而“才无德盛”者为中正,按德才、门第,区别本籍土人、定位九品。吏部任宫时,根据中正品评的等第,区别授以官职。曹魏中期以后,司马氏专政,京宫为中正者多为本籍中之大族高门,他们操纵选举,品评人物日益不重视德。只重视门第。

此后近三百年中,尤其是东晋至梁,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贵族垄断仕途、造成门阀贵族专政的工具。这种制度最终注定随着寒门庶族力量的提升和民众的不断反抗而消失,被新的更为科学的制度取代。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P121-P126)

答:

(一)、实行“班禄”制。

(二)、改革官制。

(三)、改革用人制度。

(四)、改定法律。

(五)、释放奴隶和俘虏。

(六)、迁都洛阳。

(七)、推行均田制。

(八)、实行三长制。

(九)、建立定额租调制。

(十)、文化风俗,全盘汉化。

作用: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和治理,终于出现了稳定与繁荣的局面。孝文帝的成功,有几点根本原因:首先是他主张胡汉融合的方针,团结、拉拢汉族势力,推行汉化,是北魏得以治理与发展的基础;其次是他尊重老臣,争取老臣支持改革;其三是方案配套,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其四是大义灭亲,镇压反对派,太子元恂就是阴谋叛乱而被孝文帝斩首,这更表明了孝文帝治国严明,在私与国、情与法面前,孝文帝选择了后者,避免国家大祸,杜绝了重演“永嘉之乱”。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

一、隋唐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P144P155-157)

隋朝时期:尚书省是全国行政机关,长官尚书令,副职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有左右丞各一人。门下省为中央政府中协助皇帝决策的机关,负责承旨处理奏章,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枢纽租用。内史省旧称中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特点:隋朝的三省为国家的最高政务机关,掌握国家实权,其中内史省取旨,门下省审政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成为宰相。由三省共同负担秦汉时丞相 的职责,以避免丞相权利大过皇帝。

唐朝:中书省,掌军国政令、取旨,主发令。门下省,掌封驳,出纳诏令。尚书省,招敕的执行机关。

特点:第一,唐朝的三省制是秦汉以来,君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相权削弱君权加强但又要维持君有权、相有能局面产生的必然产物。第二,唐朝三省是一种宰相分权制度。

二、唐朝科举制及其影响。(P161-P162)

唐朝的科举制不仅沿袭了隋朝,而且更加全面的树立和扩大了科举制度的规模。(1)科密种类增多。(2)科举考试内容变更。(3)入仕办法不同。(4)科举与学校关系更加密切。

影响:科举考试以儒家经义为准则则,不容许发挥自由思想,使应考人常年累月集中精力于科举考试,脱离实际,麻痹人们的斗争意志,因此它是加强政治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举制度有助于削弱门阀世族势力,对改革腐败政治、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相应地推进了唐朝社会文化的发展。、三、贞观之治及其现代启示。(P150-P153启示书上没有)

(一)治国有道,君道为首。

(二)治国应谨慎行事,君臣应协心同力。

1、君臣一体,协力同心;

2、行政要善于沟通与协调。

(三)求谏、纳谏。

1、虚心求谏;

2、直言规谏,有功者赏;

3、大臣之间也必须接受规谏;

4、纳谏纠失

(四)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1、精简机构,减少人员;

2、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3、赏罚分明,奖惩并举。

启示(自己百度一下吧!):

第五章:五代、两宋时期的行政管理

一、P193简述宋两府三司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央有实权的是“中书门下”主持政务,枢密院主持军务,三司主持财政,即所谓的二府三司

(一)二府1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宰相事“参知政事”为副宰相2枢密院主军事,是宋朝最高军事机构,其长官为枢密使或枢密院事具体职权为:掌兵籍虎符、负责武官的考核升迁调动和惩罚、掌军事机密和机要、布置边防、拟定作战计划

(二)三司三司主财政是盐铁司度使司户部司的合称,是最高的财政管理机关。总管四方贡赋和钱粮出纳。其长官为三司使,其下又有副使判官辅佐。三司是地位略低于中书门下,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使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长官。宋朝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宰相只是主管行政事务,行政首脑这样二府三司互补隶属互相牵制。

二、P197宋代科举制的特点1确立殿试制度2杜绝公荐3科举取士和任用范围较宽4宋朝科举制比唐朝更严科举方法完善建立了索院制和别头试封弥及誊录制度差遣制度

第六章:辽、西夏、金时期的行政管理

一、P06辽朝的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影响:

二、P231金朝中央的行政管理体制:1渤极烈制度,四渤极烈为朝廷最高官职,诸渤极烈辅佐皇帝参决军国大事领兵出征或分管工程建筑对外交往及天文历算等,渤极烈制是具有浓厚贵族议事会残余形式的朝官官制,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对皇帝批评给予处分2三省六部制度,由三省向一省转变,罢中书、门下省,止置尚书省,以尚书省为主的全国政务,以元帅府为枢密院掌军事,并受尚书省节制,尚书令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三、P212辽朝的头下州制:是以被俘掠的汉人或渤海人建立的,是辽朝对俘掠的汉人和渤海人户采用的一种特殊统治办法。契丹人把征掠的大量俘虏“仿唐州县置城以居之”建立起一个个隶属于自己的行政单位-州县。这些州县成为契丹族及官僚的私人领地,这些俘掠的汉人就成为他们的私有奴隶。朝廷对头下州是加以严格的限制和管理1严格控制头下军州建立的主体2必须经过朝廷的颁赐,皇帝对私城的承认3头下军州的重要官员节度使由朝廷任命4朝廷对头下主的权利加以限制。头下州县有双重性一方面受国家的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四、P233金州的猛安谋克制:以上京会宁府为中心的女真人居住的广大地区是金朝兴起的地方,行军打仗时领兵的孛堇依率军多寡分别称猛安、谋克。诸路以300户为谋克,以10谋克为猛安,猛安谋克编制由原来的军事编制成为监管行政的地方政权机构,作为军事将领的猛安、谋克成了监管行政的地方官员,逐渐取代昔日的背景

第七章:元朝的行政管理

一、P257元朝行省制及其意义: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府机构,总理全省政务。主要职责有1行政管理权2官吏任免权3经济行政权4司法管辖权意义:行省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地方政权机构和行政区划上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全国统一局面的巩固和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有利于发挥地方政权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P261元朝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1设置云南行省2西藏,中央设宣政院下设宣慰司进行管辖3澎湖和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这一地区设立行政机构4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设胡广行省5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管辖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6北部地区在和林设岭北行省管辖东至哈拉文山北至北海是中国历史上北部疆域最为辽远之时7西北部东起阿尔泰山西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直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管辖通过设立行政机构加之有效的管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P258元朝四等人制度:1蒙古人包括原来的蒙古各部落的人他们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拥有各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但实际上这种特权仅为蒙古贵族享有,下层的蒙古人也同其他民族一样受奴役2色目人最早降服于蒙古统治者的西夏人西辽人回回人和后留中国的部分欧洲人3汉人包括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和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人,他们中的上层分子颇受蒙古贵族的重用4南人包括原南宋境内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

第八章:明、清时期的行政管理

一、明朝内阁制——P285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朱元璋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从组织体制上来说,它标志着明朝内阁制度开始萌发。明成祖朱棣时期明代内阁制度基本形成,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并明确规定其职责是“预机务”,在内廷办事,充当皇帝顾问,但内阁权力十分有限。洪熙、宣统年间,内阁权力迅速增长,一时政归内阁。随后内阁体制逐步完善,有了官署即制敕房和制诰房,均有专用中书舍人。后内阁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之分。隆庆、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

内阁大学士只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和“首辅”。“票拟批签”是内阁的主要职权,所谓票即纸张,票拟就是内阁对朝廷题本奏章先提出处理意见,然后交给皇帝裁决这一环节。票拟后由皇帝作出最高裁决,即用红笔在奏章上批签,称为“批红”或“批朱”,票拟是否照准执行,则取决于“批红”。

内阁制与宰相制有根本不同:(1)从职务设置上看,历代宰相皆定员定制,明代大学士皆无定员定制。(2)从地位上看,宰相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及其下属机构是法定的下属机构,明代内阁却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其首脑内阁首辅也不是最高的法定行政长官,六部也不是其法定的直接下属,有些阁员的品秩还低于六部尚书。(3)从职权上看,历朝宰相有法定职权,即决策参与权和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权,而明代大学士包括首辅在内仅充任皇帝各人的顾问和助手,仅有决策权参与权,而不具备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权,即只遵旨草拟诏旨,而不参与施行。

二、清朝的军机处——P304

军机处产生于雍正时期。军机处的主要成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又称“枢臣”。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又称“枢曹”。军机大臣非专职,均属兼职,由皇帝随时设定。军机大臣的任命分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首撰”即第一军机大臣,又称首席军机大臣,亦称“领班”。

军机大臣的职务有:(1)“承旨”出政,总汇全国要务。(2)供皇帝顾问和咨询。(3)向皇帝推荐官吏。(4)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和审办大狱案件。(5)担负皇帝日常的秘书与档案工作等,以备皇帝顾问。

从上述职掌看出:军机处实为皇帝私人得机要秘书厅,很适合加强封建专制主意需要。正因为军机处在加强皇权中的特殊作用,因而由临时性军事参谋机构转为永久性政治机构。

三、明清时期的会官审录制

在中央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行使司法权。刑部执掌全国刑罚政令,大理寺负责案件的复核,都察院参加各种会审,行使司法检察权。有特别重大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审,或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九卿会审”。

四、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制度的转变——P282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提出清丈全国土地的方针,勘察豪右隐占土地,以期“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均,将来国赋即易办纳,小民如获更生”。继而又推行“一条鞭”税法,将各种国赋杂税“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使赋税征收从繁变简,税额以田亩为主,使赋税担负趋于平均。就是把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为一条”征收;把过去按户、丁征收的役银(户丁银),平均摊收,差役由政府雇人充当;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成银两缴纳。

摊丁入亩: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代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由于土地集中于富人,继续按丁征收丁税,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力负担,普遍出现“或逃或欠”的情况。

2、内容: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五、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和作用——P301-302

措施:(1)确立绝对君主专制思想:a君位独尊,严抑臣下;b批斥和杜绝朋党;c在文化领域推行崇正斥邪论;d秘密建储的理论

(2)突出“臣节”的政治价值观

(3)敬天法祖的行政原则

(4)“大一统”论和“正统”论。雍正认为,必须正视“华夷之分”思想的挑战。从理论上破除《春秋》“大一统”中的“尊王攘夷”的观念,提出清廷官方的大一统理论:a有德者可得天下大统;b清朝得天下最正;c历史地考察华夷问题。

作用: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诸帝,励精图治、勤于治学、博通文史,他们一方面处于整个封建时代的没落时期,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所谓“康乾盛世”。然而,清朝毕竟处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晚期,整个封建政治体制和思想体系已然腐朽,其没落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清帝在行政思想上将君主专制主义推至绝对化,所做出的一些新的阐发,其动机和效果也都是加固封建专制主义的网罗,本质上仍然是保守的,缺乏蓬勃的活力和发展的前途。尽管某些个别观点的翻新,在当时很有轰动效应,且对朝廷政治和士人思想施加了不小的影响,但修修补补式的翻新花样终有穷尽之时。乾隆朝之后,清廷最高统治者再也难在思想上有所作为。

第九章: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行政管理

一、总理衙门P321、P3231、时间:1861年设立;

2、设立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前期,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并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

3、意义: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标志着中国行政体制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4、特点:(1)、机构精简,办事手续简化;(2)、人员配备合理且分工办事、各负其责;(3)、具有现代化色彩。

二、《钦定宪法大纲》主要内容和本质P3311、时间:1908年8月27日

2、内容:君上大权、陈敏权利义务

(1)、规定了国体为君主立宪,赋予了皇帝14项重权。皇帝有召集、关闭及解散议会之权,有设官制禄及罢黜百官之权;有立法、统帅军队、对外宣战姌和、签订条约等权力。

(2)、规定皇帝行使对帝国的最高统治权,赋予皇帝的军事、行政、司法及至立法大权。

(3)、规定已定法律非经议院讨论皇帝不得以命令更改废止。

(4)、臣民有言论、结社自由,人身受到法律保护。

3、本质: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君权,欺骗舆论、抵制革命,拉拢地方实力派和资产阶级立宪派。

三、中国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主要标志

(1)领事裁判权制度

(2)观审制与公审公解制

第十章: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

一、.孙中山的行政管理思想及评价P341

1.关于政治、行政和行政职能关系的思想。孙中山认为“政”就是人民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人民的事便是政治。在他的权能分立思想中,把国家权力划分成人民管理政府的政权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治权两种。政权包括人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治权包括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五权,即五权分立。

2.关于行政组织和行政民主化的思想。最初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效仿西方的“三权分立”,通过《临时约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政府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死后,孙中山提出了“五权分立”和“直接民权”等颇具国情特色的思想。

3.关于民主宪政的思想。“建国三时期论”即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P342

4.关于人事行政与行政道德的思想。引入“考试权”和“文官考试制度”;特别重视人才的学历文化和知识素质情况;强调官吏是国民的公仆。

5.关于行政监督的思想。孙中山先后提出了法律监督、政党监督和人民监督以及监察监督等四种对政府活动的监督。

6.关于行政法治的思想。孙中山一再强调宪法是民主国家的根本大法,并积极主张“以法治国”,“以法治党”。“依法办事”原则,“法治政府”的努力;人民和政府都守法,才是真正的法治。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国体与政体

国体——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政体——五权分立

三、抗日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P358-361

1.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国防最高委员会作为国民政府国防最高领导机关,集治权于一身,直接参与政府行政管理各方面事务。不仅统辖一切政治、军事机关,而且掌握国民党的最高权力,一切党的机构均受其指挥。

2.国民参政会。公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正式设立国民参政会

3.原有行政体制的调整。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扩大国民政府的权利。

第十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

一、“三三制”的组织原则——P382

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在政权组成的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系统名义上同属于中华民国政府。各根据地(边区)政府是各根据地的常设权力机构,负责各战略区的日常政务。行政公署是各根据地中有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的最高行政组织,行政公署下分设县政府委员会,区公所和行政符(公所)。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机构的设置根据精兵简政原则,其职能是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政策,团结民众,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政权行政管理——P386

A:机构

①人民代表大会开始全面在解放区推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取代了抗日民主政权。②将原来分散的解放区政权合并成若干大解放区政权,成立大解放区人民政府。

③在新收复的大城市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新解放城市的行政管理机关。

B:内容

①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及各城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均由中共中央集中领导,由中共中央确立人民民主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施政活动。

②解放战争时期在部分解放区设立了人民监察院,其性质是行政监督机关,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是解放区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经验(也许不对,自己再百度一下!)

1、各界代表大会的存在有效地沟通了人民政权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扩大了人民政权的群众基础,也使得人民政权的决策更好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的存在还为日后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了条件。

2、人民监察院的存在有利地整饬了政纪,并为建国后成立的人民监察机关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二篇: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一、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阶段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的途径有哪些?

案例分析题

2007年2月7日,某市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巡查到某超市门前时发现该超市大门外墙壁上挂有一块标示人员招聘内容的广告宣传牌,执法人员即找到该超市负责人查看设置户外广告的有关审批手续,因该超市拿不出有关审批手续,执法人员即对超市设置的广告进行了摄像取证,随后又将广告宣传牌从墙上取下,并向该超市负责人开具了暂扣物品清单和询问调查通知书,要求该超市负责人在 三日内到区城管局接受调查处理。三天后,该超市负责人没有去区城管执法局接收询问调查。2月11日,该区城管执法局向该超市下达了罚款3000元行政处罚告知书,但该超市负责人拒绝在“告知书”上签字。2月15日,该区城管执法局对该超市按该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正式下达了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超市认为区城管执法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过重,而且还存在执法不公平的作法,逐于本月20日向该市城管执法局提起了行政复议的申请,要求 撤销区城管执法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该市城管执法局审理后认为:区城管执法局对某超市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查处与处罚都是合法有据的。但经查,与超市同时查处的另一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案件虽然情况基本相同,但区城管执法局对这一案件的当事人只给了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区城管局按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最高处罚标准对超市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为作出罚款3000元的处罚决定明显不当,有失公平公正。

市城管执法局最后依法作出复议决定:区城管执法局对超市按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有关罚则的最高标准进行处罚明显不当,应对超市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但该超市并不服市城管执法局的行政复决定,并于2月3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理由是市城管执法局的复议法律依据(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与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相抵触,要求区人民法院判决市行城管执法局变更原对超市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问:

1、案例中的某市城管执法局是否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依据?

2、超市负责人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

3、你认为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总论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这条思想路线是怎样重新确立起来的? 2.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5.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 6.为什么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2.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3.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7.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8.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全部问题的关键?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主要内容。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验的主要内容。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如何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7.如何正确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我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实施这一战略? 5.简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6.“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

7.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8.我国的工业化为何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9.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怎样体现的?

4.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有什么特点? 6.试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7.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8.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9.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方式? 10.如何理解邓小平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依法治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4.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是什么? 7.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8.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2.简述培育“四有”新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简述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起的作用。4.简述在新世纪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5.试述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6.如何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第八章 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1.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如何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动员体制? 3.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如何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5.如何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

6.怎样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7.新时期我国军队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九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完全统一

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2.“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简述香港、澳门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4.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问题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5.试述江泽民“八项主张”对“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丰富和发展。6.为什么我们力求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什么是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什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动摇? 8.“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 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

1.简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2.简述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

3.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的思想的内涵。4.简述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

5.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6.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7.论新时期如何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一章 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

1.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建设的关系。3.应如何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4.在新世纪如何继续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5.如何按照 “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党的作风建设?

6.试述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四篇:《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年金:

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系统性风险:

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

17.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18.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26.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28.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我国当前货币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包括什么?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

+活期存款

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2.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含义、功能与联系

1)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难以发展。

3.简述金融体系的功能

1)

降低交易费用

2)

时间与空间转换

3)

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4)

风险分担

5)

支付与清算

6)

监督与激励

4.简述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

1)

偿还期

2)

流动性

3)

安全性或风险性

4)

收益性

关系: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安全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偿还期越短,本金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

1)

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安全性也就越低,风险越高。

2)

持有期越长,收益率越高。

3)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高,其收益率也越低;反之,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4)

风险越高,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5.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6.什么是有效市场,分为哪几类?

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分为三类: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

7.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法定准备率

2)

超额准备率

3)

通货比率

8.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易动机: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个人的收入动机&企业的营业动机(和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谨慎动机: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投机动机: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

9.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1.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相反,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甚至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2.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中,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因此,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4.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

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

5.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

10.简述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一般人的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的需求量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1.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贷资金供给来源:当前储蓄、开放经济中国外资本的流入、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当前投资、固定资本的重置及折旧的补偿、新增的货币需求

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影响借贷资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借贷资金的供给因此与利率成正函数关系,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则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两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

12.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物价总水平?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扩大、减少政府总支出)、税收(影响公司积极性)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取各种相应的政策措施,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来稳定物价的政策。

收入与价格管制:收入政策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工资来移动总需求曲线

1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浮动汇率制

l

可以自动地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增强了。

l

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固定汇率制

l

由于当局承担着将本国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的义务,这样,国内经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国际收支目标。

l

国外的通货膨胀很容易传播到国内。

14.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整法定准备率: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

缺点:

它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把巨斧,无法进行微调。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会对那些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不断地调整法定准备率,使银行难以进行流动性管理,也增加了合理地运用资金的难度。

再贴现:

优点:

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告示效应”,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意向,影响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的预期。

缺点:“告示效应”起到相反的作用,引起公众混乱

公开市场操作:

优点:

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可以主动出击。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易于进行反向纠正。

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还可以影响利率结构

缺点:

主动性在央行,规模大小方向都不受其他金融机构控制

政策目标寓于日常交易中,无“宣示效应”

三、计算题

参考教材《金融学原理》(彭兴韵

著)

1.第三章第8题

2.第五章第8题

3.第六章第10题

4.第八章第9题

5.第九章第9题

6.第九章第11题

7.第十章第10题

8.第十一章第12题

9.第十二章第11题

10.第十五章第9题

第五篇: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水分和养分)、协调营养元素和环境条件(空气和湿度)的能力。

3.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

4.矿物: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主体物质。

5.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等大气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或者改变,直至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物质。

6.硅铝铁率(saf):一般以R2O3代表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之和,二氧化硅和R2O3的分子比率称为硅铝铁率。

7.土壤机械组成:在土壤学上把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8.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9.矿质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10.有机质的矿化率:是指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11.腐殖化过程:有机质腐殖化是形成土壤腐殖质的过程。

12.腐殖化系数:通常把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1年后,残留下来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3.同晶替代:黏粒矿物形成过程中,晶架内的组成粒子常被另一种电荷相同且大小相近的栗子所替代的现象。

14.永久电荷:是由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15.可变电荷:是由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所产生的电荷。

16.土壤吸收性: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17.土壤剖面:是指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18.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剖面层次排列状况。

19.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简称水平带,是指在水平方向,土壤分布因生物气候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0.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随山体高度的变化,土壤也呈有规律分布。

21.土壤孔(隙)性:包括空隙的数量、空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液相和气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液相和气相的比例。

22.土壤孔隙度:是指一定体积的土壤中,孔隙的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比例,也叫总孔隙度。

23.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固体体积的干重。

24.土壤容重:(假密度)指单位体积的自然状态土壤(包括空隙)的质量或者重量。

25.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单粒、次生单粒或团聚体的数量、相应的空隙状况等综合特征。

26.土壤宜耕期:是指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在宜耕期内,耕作消耗的能量最少,团粒化效果最好。

27.土壤耕性

:是指耕作时土壤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物理性和物理机械性的总称。

28.土壤粘结性:是指土粒之间相互吸引粘结的能力。

29.土壤粘着性:是指土壤粘附外物(犁)的性能。

30.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31.阳离子交换量:在中性时,1000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32.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比例。

33.离子饱和度效应:离子的饱和度愈大,被交换解析的机会越多,有效性越高。

34.互补离子效应:胶体表面并存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离子的互补效应。

35.土壤活性酸:由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36.土壤潜性酸:是指吸收在土壤胶体上,且能被代换进入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和铝离子,它们平时不显现酸性,只有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到土壤溶液中呈游离状态时,才显现出酸性。

37.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38.碱化度(钠碱化度:ESP):碱化度常用于描述盐碱土的土壤性状。ESP是用钠离子的饱和度来表示,它是指土壤胶体上吸咐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百分率。

39.土壤缓冲性能:当加酸或加碱于土壤中时,土壤的酸碱反应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这种缓和土壤酸碱度变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0.氨化作用:是微生物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释放出氨的过程。

41.硝化作用:是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酸)态氮的过程。

42.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硝酸盐在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过程。

43.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44.凋萎系数:当土壤水分减少到植物因吸水困难,不能维持叶面蒸腾而发生永久性凋萎时,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

45.土水势:土壤水与标准状态水自由能之差值。

46.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量状况,简称吸力。

47.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48.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

49.质量热容量:单位质量土壤每升高1℃温度时所需的热量。

50.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度升降1℃时或释放的热量。

51.导热率: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要对土壤矿质土粒进行分级?

2.什么是土壤质地?它在土壤诸多性质中处于什么地位?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答: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了成土母质及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是土壤的基础性特征,对土壤的肥力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透水、保水、保肥、供肥、通气和导热等肥力特性以及土壤等生产特征;砂土类养分贫瘠,保水保肥力弱,土温变化大,通透性强,耕作性能良好;黏土类特点可概括为养分含量丰富,保肥力强,水分渗透缓慢,内部排水困难,土温较稳定,耕性较差,发老苗而不发小苗;壤土通气透水性良好,保肥力强,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黏性不大,宜耕期较长,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3.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主要有哪些方向?这些方向主要受哪些性质的影响?

答:转化方向:有机质矿质化和有机质腐殖化;影响因素:(1)植物残体的特性(2)土壤水、气、热条件(3)土壤酸碱性

4.试述土壤腐殖质的类型与性质:

答:(1)胡敏酸:棕褐色;一价盐类溶于水,而与二价以上的盐基离子形成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是水稳性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酸性中易沉淀,溶于碱(2)富里酸:浅黄色;具有强酸性,有强烈的腐蚀能力;含碳量低,含氧量较高;在酸性环境下不沉淀;酸性森林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分(3)胡敏素:不溶于碱,不溶于水;与黏粒矿物结合十分紧密

5.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及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对土壤肥力:(1)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减少水土流失(2)提供植物需要营养(3)改善土壤物理性(4)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5)提高土壤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养分的转化

对生态环境:(1)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2)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影响(3)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

6.稻草还田导致禾苗发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稻草还田后,不能被禾苗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来进行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与作物发生争养分的情况,所以禾苗出现发黄缺乏养分的症状,当微生物的分解活动结束后,稻草自身的有机质和养分才能被禾苗吸收利用,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应适当加大施肥量,特别别施氮肥。

7.为什么水田土壤大量施用绿肥等有机肥时,常常发生FeS的过量积累,使稻根发黑,土壤发臭变黑,影响其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答:水稻土灌水种稻以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发生巨大变化灌水前一般维持在450-650mV,灌水后并当有机质旺盛分解时期时,ORP下降到-200至-100mV,此时低价铁的浓度已超过高价铁浓度,施用大量绿肥等有机物时,甚至可以降到-300mV,此时可能产生H2S和丁酸等的过量累积,对水稻的含铁氧化还原酶的活动有抑制作用,影响其呼吸,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就形成了FeS的过量累积,使稻根发黑,土壤发臭变黑,影响其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8.分别列举呈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土壤带谱。

答:纬度地带性:砖红壤(热带)、红壤、黄壤(亚热带)、黄棕壤(北亚热带)、棕壤、褐土(暖温带)以及暗棕土(温带);

经度地带性:黑土(湿润区)、黑钙土(半湿润区)、栗钙土(半干旱区)、棕钙土(干旱区)、灰漠土和棕漠土(荒漠);

垂直地带性:红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酸性砖壤、山地漂灰土等

9.简述高岭石类黏土矿物和蒙脱石类黏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

10.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1.土壤各级孔隙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12.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有哪些作用?

答:(1)能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供水性;(2)保肥供肥性好,能持续提供植物养分;(3)水气协调,富含有机质,土色也较暗,因而土温变化小,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土壤温度的作用;(4)土壤比较疏松,使作物根系容易穿插,而团粒内部又有利于根系的固着并给予较好的支持。另外,由于其黏着性、黏结性都低,因而耕作阻力小,土体结构疏松,土壤的耕性好。

13.土壤活性酸与潜性酸有什么联系?

答:潜性酸实际上包括了活性酸,但是活性酸数量很小,潜性酸要比它大几千至几万倍。它们在土壤中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因此改良土壤酸性时,必须以潜性酸度来确定石灰施用量。

14..为什么土壤具有酸碱缓冲性能?

答:原因:因为土壤胶体上的盐基离子、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土壤中两性物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都有缓冲作用。

15.我国土壤反应在地理分布上有何规律性?为什么?

16.什么叫土壤吸收性能?根据土壤的吸附机制可将其分为哪几类?其中哪种机制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作用意义最大?为什么?

答:土壤吸附性能指土壤吸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体的能力。

意义:1、是土壤保蓄养分和具有缓冲性的基础;2、能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结构性以及土壤中生物的活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土过程的特点;4、影响环境质量的许多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在进入土壤之后的动向也均受土壤吸附性制约。

17.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造成土壤氮素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氮素损失?

答:流失的途径:氮的淋失(地表和地下)、氮的挥发、反硝化作用。

原因:

方法:确定氮肥的适宜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尽量避免土壤中无机氮的过量积累,进行科学水肥综合管理,实行平衡施肥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方法,减少氮素损失。

18.土壤磷的形态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少磷的固定?怎样施肥才能提高磷肥的有效性?

答:形态:有机磷(植素类、核酸类和磷脂类)和无机磷(矿物态、闭蓄态、吸附态和水溶性);

措施:(1)调节土壤酸碱度;(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土壤淹水

施肥:(1)速效性磷肥应采取集中施用方法,还可以采取叶面喷施,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磷素固定;(2)将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后一起施用,也可以提高磷的有效性;(3)磷肥的施用还应考虑到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轮作制度,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施用期。

19.试比较土壤水的饱和流和不饱和流的差异。

答:同:都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都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异:土壤水流的驱动力不同(饱和流:重力势和压力势;不饱和流:重力势和基质势),导水率差异(不饱和低于饱和),土壤空隙的影响土壤(在高吸力下,粘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比砂土高)。

20.红壤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如何改良利用?

答:红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

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1.按土壤矿物的来源分为

原生

矿物和

次生

矿物两大类,主要的原生矿物有石英、原生硅酸盐类(长石类、云母类、角闪石、辉石),主要的次生矿物有高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蛭石等(各举3种)。

2.岩石按其成因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三类,其中地表分布最广的是

沉积岩。

3.影响岩石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有

水分、氧气、二氧化碳

等,其中

水分

是主要因素。

4.化学风化作用包括

溶解、水化、水解

氧化

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其中

水解

是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和基本的环节。

5.由于生物气候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岩石的风化作用类型不同,高温多湿地区以

化学风化

为主,寒漠地区以

化学风化

为主,沙漠地区以

物理风化

为主。

6.影响自然土壤形成主要有: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时间

五大因素,其中

母质

是主导因素。

7.水田土壤的剖面可划分为

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母质层

等土层。

8.组成地壳的4种主要化学元素为

氧、硅、铝、铁。

9.土体中Saf

值大,说明土体淋溶

较弱,母质风化度

较浅,阳离子交换量

较大,土壤保肥能力

较强。

10.岩石经过风化成土过程,N、P、K三要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N

增加,P

不变,K

减少。

11.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

地质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的矛盾与统一。

12.河流冲积物具有

成层性、成带性

成分复杂

等特点。

13.旱地土壤剖面一般可划分为

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等层次。

14.土壤粘粒矿物的分布表现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以

蒙脱石

伊利石

为主,南方土壤中则以

高岭石

氧化物

为主。

15.土壤是由

固体、液体、气体

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土壤固相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主要由

矿物土粒、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

两大部分组成。

16.各国在土粒的分级标准中,通常将土粒分为

石砾、砂粒、粉砂粒、黏粒

四个基本粒级;在卡制简化分级标准中,将1~0.01mm土粒称

物理性砂粒,将<0.01mm土粒称

物理性粘粒。

17.根据土壤机械组成,通常将土壤分为

沙土、壤土

粘土

三个基本质地类别。

18.砂粒、粉粒主要由各种

原生

矿物组成,其中以

石英最多

。粘粒则基本为次生矿物,主要为

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以及铁铝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等。

19.土粒由粗变细:SiO2含量

减少,Fe2O3、Al2O3含量

增多,同时CaO、MgO、P2O5

K2O含量增多。

20.西瓜最适宜土壤质地

沙壤土,适宜的pH值为

6-7。

21.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主要有:1.植物残体特性

2.土壤生物组成及特性

3.土壤特性。

22.富里酸

溶于

(溶于/不溶于)水;富里酸盐

一般溶于(溶于/不溶于)水(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生成的Fe、AL、Cu、Zn盐不溶而成沉淀);

胡敏酸

不溶

于水和酸,但

于碱;胡敏酸一价盐

于水,二、三价盐

不溶。

23.土壤有机质含量取决于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的损失量。

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北方土壤

低,同纬度地区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旱土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碳为

58%,故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

24.层状硅酸盐粘粒矿物都是由

硅氧四面体

硅铝八面体

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所组成。

高岭石

为1:1型粘粒矿物,而

蒙脱石

伊利石

则为2:1型粘粒矿物。

25.土壤粘粒矿物的分布表现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以

蒙脱石

伊利石

为主,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则以

高岭石

氧化物

为主。

26.土壤胶体微粒由

微核粒

和双电层构成,双电层是由

决定电位离子层

和补偿离子层

构成,补偿离子层再分为

内离子层

外离子层。

27.电解质的离子价数愈高,对胶体的凝聚能力愈

;同价阳离子,离子半径愈大,其水化半径愈

小,对胶体的凝聚能力愈

大。

28.土壤胶体具有

巨大比表面和表面能,带电荷,吸收性能

凝聚性和分散性

等特性。

29.根据物理化学的反应,溶质在溶剂中呈不均一的分布状态,溶剂表面层中的浓度与溶液内部不同的现象称为

吸附作用

。凡使胶体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大于液体内部浓度的作用称为

正吸附,反之则称为

负吸附。

30.阳离子交换作用具有

可逆性、快速性、等电量交换性、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四个特征。

31.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

电荷价、离子半径和水化半径、离子浓度。

32.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

土壤质地、土壤PH、有机质、胶体性质及其构造。

33.影响交换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阳离子饱和度、赔补离子种类、黏粒矿物类型。

34.带负电荷愈多的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排斥作用

越大,负吸附作用愈

越明显。

35.土壤具有缓冲作用的原因是:(1)

胶体上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2)

土壤溶液中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3)

土壤有机质等两性物质缓冲作用

(4)

酸性土壤中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

36.在阳离子交换量相等的情况下,盐基饱和度愈

高,土壤对酸的缓冲力愈

强,盐基饱和度愈

低,土壤对

碱的缓冲力愈强,37.旱地土壤Eh一般在400-700

mv,水稻土则为

-100-300

mv。常把

300mv作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分界点。在此以上时,溶解态

氧气

在电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此以下的还原性土壤中,决定电位的主要是

有机还原性物质

;而铁,锰及硫等的还原,则是与这些物质相作用的结果。

38.土壤耕性的好坏,通常用

耕作难易,耕作质量好坏

宜耕期长短

三项指标来综合评价。

39.影响土壤耕性的土壤物理机械性主要有

土壤粘结性、土壤粘着性、土壤可塑性

等。

40.土壤氮素损失主要包括

淋失、挥发

反硝化作用

呈气态N损失。

41.南方土壤无机磷以

O-P

为主,其次为

Fe-P、Al-P

;北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以

Ca-P

为主,其次为

O-P。

42.土壤磷的固定主要有磷的沉淀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

等几种形式。

43.根据土壤水所受作用力不同,将土壤水分分为

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四种类型。

44.总土水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分势,即

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

45.与大气比较,土壤空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CO2含量比空气高、O2含量比空气低、水汽含量比空气低、有时还有还原性气体。

46.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机制主要有

气体整体交换、扩散作用

等。

47.决定土壤温度变化的土壤热特性主要有

土壤热容量、热导率、热扩散率

等。

48.在土壤水、气、热三因子中,水是主导因子。

多,则

少,土壤不易升温,温差小;

少,则

多,土壤易升温,温差大。

1.存在于矿质土粒中的养分,很难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2.地质大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集中积累的过程,而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淋溶损失的过程。

3.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4.生物的出现标志着土壤形成过程的开始。()

5.板岩、砂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

6.石英、长石、高岭石、云母均属于原生矿物。()

7.存在于复杂矿物土粒中的养分,主要靠水解作用得到释放。()

8.土体中粘粒矿物的Saf值低,说明土体淋溶弱,风化度低。()

9.富铝化过程是红壤和黄壤形成的主要过程。()

10.由于根系主要分布在耕层,所以一个土壤土质的好坏,只决定于耕作层。()

11.土壤发育程度愈深,受母质的影响也愈大。()

12.粘土的特点是发小苗不发老苗。()

13.砂土耕性好、施肥见效快,但后劲不足;早春土温易上升,有“热性土”之称。()

14.C/N比愈大的有机残体,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15.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几乎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但缺乏植物所必需的氮素。()

16.凡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均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7.土粒愈细,含SiO2愈多,含其他氧化物则愈少。()

18.同晶替代作用主要发生在1:1型粘粒矿物中,而2:1型粘粒矿物则较少发生。()

19.旱地土壤以上砂下粘的质地层次排列对生产最有利。()

20.胡敏酸(褐腐酸)既能溶于碱,又能溶于酸。()

21.离子的饱和度愈高,被交换解吸的机会愈多,有效性愈高。()

22.蒙脱石、伊利石等2:1型粘粒矿物表面所带的负电荷主要由同晶置换所产生。()

23.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顺序是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24.同价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水化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弱。()

25.土壤水分含量越高,土壤热容量越大,土温变幅也越大。()

26.互补离子与胶粒结合得愈牢固,则与之共存离子的有效性愈低。()

27.一般来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28.含蒙脱石类矿物多的土壤,保肥能力较强,胀缩性大。()

29.土壤磷的有效性受pH值的影响很大,酸性条件下磷的有效性高。()

30.粘粒矿物发生同晶替代作用时,如果以低价阳离子替代高价阳离子,则胶体带正电荷。()

31.一价阳离子由于只带一个正电荷,故不能把胶体上吸附的二价或三价阳离子代换下来。()

32.土壤活性酸的主要来源是Al3+,而不是H+离子。()

33.土壤总孔隙度愈高,通气性愈好。()

34.砂土宜耕期比壤土和粘土都长,是因为砂土含水量少。()

35.有甲乙两种土壤,土壤胶体上K+的饱和度均为20%,甲土的pH值为5.0,乙土的pH值为7.0,甲土壤K+的有效性高于乙土壤。()

36.同一土壤,疏松状态下比紧实时容重大。()

37.土壤孔隙性由土壤结构性决定。()

38.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的土壤容重大。()

39.砂质土孔隙度高,容重小。()

40.干燥土壤的导热率随紧实度的增加而增大。()

41.土壤三相组成物质中导热率最小的是空气。()

42.一般情况下,砂土热容量较粘土小,故昼夜温差大。()

43.我国早春育秧时,在气温不高的晴天,通常采用“日排夜灌”的方法来提高土温()。

44.岩浆岩的共同特征是有层次,但无化石,也不含有机沉淀物。()

下载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思想复习思考题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课复习思考题

    基础课复习思考题1、结合大学生活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结合药家鑫案,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结合自身理想,论理......

    《复合材料》复习思考题

    《复合材料》复习思考题 1. 2. 3. 4. 5. 6. 什么是复合材料?试述它的基本思想。何谓混杂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最基本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主要选用纤维和晶须?......

    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

    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1、会计电算化;2、网络财务;3、商品化财务软件;4、账套; 5、ERP系统;6、专用财务软件;7、会计核算软件;8、通用会计软件; 9、计算机网络;10、计算机......

    金匮要略复习思考题

    《金匮要略》复习思考题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 1.《金匮》所论病证分类,阴病、阳病各指什么? 2.“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为何? 3.“卒厥者,唇口青,身冷”其病机与预......

    就业指导复习思考题

    就业指导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就业信息收集的内容和方法。 就业信息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1.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及相关的就业法......

    党校复习思考题

    党校复习思考题35、党的进学制度具什么? 3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一、党的基本知识部分: 职权是什么?党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机构?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3......

    建筑设备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流体的密度和容重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流体的粘滞性?其对流体的流动有何影响? 3、建筑设备工程中的水汽流体是如何定义的? 4、静止流体的压强有何特点?其分布......

    原著复习思考题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思考题 1、旧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 2、如何理解实践观点是贯穿《提纲》的红线和灵魂?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论述人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