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医疗计量管理水平的思考--尹辉
提高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
尹 辉
(解放军第210医院医学工程科 大连 116000)
摘要:介绍了计量管理工作的特点,对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提高 医疗计量管理 水平思考
The Thinking of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Measurement Level
HUI Yin(NO.210 hospital of PLA Da-Lian 126100)
Abstract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agement measure.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asurement.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proposing the lthe effective method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measurement management work level from four aspects.Key words improvement;medical management of measurement;level;thinking
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医疗安全,保证医学领域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已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计量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器具,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1、医学计量管理的特点
1.1医学计量管理重要,是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保证
医学计量包括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仪器和器具、大型医用器具和设备中复现计量特性的器具。医务人员通过其测量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因此可以说医疗器具的测量值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和患者安全,因此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是确保医疗器具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必
[1]要手段,更是医疗质量控制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
1.2医学计量管理复杂,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效果
医学计量管理涉及的器具种类多、分布广、更换频繁而且需要的全面的技术,因此不仅需要做好日常的设备管理还需要计量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医院计量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分类管理,以医疗需求为导向,合理管理。计量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如《计量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等,需要严格遵守,依法依规进行管理。
1.3医学计量管理滞后,应该与临床医疗工作同步发展
长期以来,医院对医学计量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护人员计量意识不强,认为计量工作可有可无。部分医院医学计量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特别是对计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医院计量工作的难度较大,但是针对计量工作的研究比较薄弱,对很多计量参数的监测缺乏专门的技术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器具的发展,计量工作面临管理工作任务重、计量器具遇到的技术挑战加大,计量管理工作正规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滞后
[2]于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
2、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2.1计量意识不强,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主体的医院缺乏计量管理意识,许多医院单纯注重硬件建设,重采购重使用,忽视设备的维护及内部管理,对医疗设备的计量准确和规范化管理不够重视。二是认为计量工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计量检定费用是一种负担,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计量管理的真正涵义。
2.2计量监督部门检测手段落后及人员素质滞后
一些计量检测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医用设备的性能特点不熟悉,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依据,其计量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很难使临床医务人员信服。大多数医务人员只精通医疗技术,不具备工程技术理论或知识结构,导致计量检测和监督不及时。
2.3缺乏健全的计量组织机构
在医院内,计量工作大都在设备部门或医学工程科设一名计量员,大医院由工程技术人员兼任,而大多小医院的计量员多由护士或其他专业人员担任。这一方面弱化了专业计量监管的作用,也为计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3、做好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3.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计量意识
医学计量工作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有、效可靠的必要手段和科学依据是卫生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且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好坏体现其整体医疗和管理水平。因此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计量意识,从领导做起,定期召开会议,布置和总结计量管理工作,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深入科室讲解计量器具的操作规程和保养方法,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充分认识计量工作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计量工作。
3.2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建立医学计量监管体系
在计量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计量管理实际工作,制定定检制度、计量标准、计量器具管理使用制度、新器具验收和旧器具报废制度、计量档案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责任制度等。在全院范围内,按照管理层次,建立计量分级管理网络,如建立计量管理委员会、计量管理领导小组、计量管理监管员的三级管理网络。辅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如引进
[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计量管理。
3.3落实具体措施,做好日常计量管理工作
3.3.1普查仪器、建立台账
计量器具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部分器具更换较频繁,因此首先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即对全员的计量器具进行普查并建立管理台账。主要包括器具名称、型号、数量、出厂编号、存放地点等基本情况。在各科室兼职计量员的配合下,每季度进行统计更
[4]新,做到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计量检定对对象,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3.3.2分类管理,做好周期检定工作
在掌握计量器具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器具特点,如数量多少、检测标准高低等标准,制定检定计划,做到按时强检,平时安排每月专门检测某种器具。做好通知和协调工作,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做到分期有效地完成计量工作。
3.3.3做好仪器检定的登记制度
在仪器设备被检时,检定人员要认真做好被检件、被校件接收、发送登记,原始数据检
[5]定记录等,确保检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保证周检率和合格率达到法定标准。
3.4注重计量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培训
医学计量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专职从事计量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培养院校少的情况下,要加大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养。一方面坚持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手段,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注重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
用,加大与专业计量部门的学习交流。同时,注重培养深入科室进行现场指导的技巧,有针
[6]对性地抽检,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春.新时期我院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M].质控与计量,2010年第25卷09期
[2] 叶建红 王学涛 王辉 丁哲耀 段磊 劳锦芳.我院医学计量管理模式的探讨[M].中国医院导报,2007年8月第4卷第24期
[3]张晓玲.某院医学计量管理实践[M].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8月15(8)
[4]崔骊 黄殿忠.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装备安全使用[M].医疗卫生装备,2009年6月第30卷第6期
[5]白翎 李伟 魏斌.加强医学计量管理促进医院医疗技术发展.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M],2008年8月15(8)
[6]郑文红 武书兴 孟建军.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做好医院计量工作[M].重庆医学,2008年7月第37卷第13期
作者姓名:尹辉 解放军210医院医学工程科 工程师
大连西岗区胜利路80号 邮编116000 电话:***
E-MAIL:yinhui210@yahoo.com.cn
第二篇:关于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思考
关于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理例会的作用的思考
摘要:会议是建设管理的重要平台,而监理例会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监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对建设各方共同做好各自工作的总结。
关键词:监理例会,思想认识,落实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使项目监理例会取得较好的效率和成效,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例会的作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专门做了些思考。在这里,谈一些体会。
一般来说,监理例会的重要性是由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有关具体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决定的。如同其他会议一样,按照对将来有关工程各方面工作顺利进展的影响,例会开完后的效果可以是分好坏的。比如:有的例会开的简要,主题明确,很有成效;而有的例会开的拖沓、冗长,泛泛而谈,结果问题没有解决,自然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与会人员看待会议的态度和关注度不同。为此,个人想就如何开好监理例会,谈几点体会:
一、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并养成准备思维、积累思维的好习惯
一般来说,所谓监理例会就是要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计量与支付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具体的实践方法,各单位部门均应对会议所达成的决议遵照执行。如果能够将监理例会开好的话,这样就可以促进工程各方面能够向更好更快地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工程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当然,光有思想上的重视是不够的,关于开好例会,还需要各方与会人员在会议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不要打无准备之仗。个人站在监理的角度来观察,项目总监或代表、监理工程师在会议召开之前,应提前一天或半天专门安排一段时间来思考关于当前工程进展上的问题,准备会议的形式和内容,并且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既要对上周以来(或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做一个简要小结,又要对未来的工作做适当的统筹安排,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这样才可以做到比较深刻地理解会议的内容,从而能够让会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为了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必须要注重日常工作的积累,所谓就应该有个积累思维的运用。也就是说,需要各方特别是施工方负责人要养成积累思维的习惯,要在日常具体工作的细节掌控上多下功夫,并对工程的方方面面有比较的了解。特别是对上个月或一周以来,工程上出现了哪些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问题有所发现,同时养成冷静、敏锐、洞察力的品质。根据我的理解,这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相当有益的。关于这点,项目监理人员可用专门的会议准备记录本记录下来,平时思考工程上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想到了哪些好的主意,好的创意,均可随时记录下来,同时一定要养成记日记、工作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监理人员,很愿意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负责人就共同关心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另外还可以加强感情的交流,增进友谊。如果大家能够经常在一起交流,那样可能就会获得有关建设工程的多方面意见了,这样也可以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有利于日常具体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积极主动地掌控会议的执行过程,力求全面、有效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监理主持人应控制好会议的方向与节奏,不要出现“跑题”和“偏差”的情况发生。对于一时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也不要纠缠不休,总监或总监代表可要求召开专题会议或待条件成熟时再加以解决。对于有关单位个别人的“一言谈”或“长篇大论”,总监或代表应该随时加以提醒或制止,以免使会议冗长、浪费时间。
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度的,监理例会也是不例外。因此在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上,主持人应该做到,重要讲话要有说服力、有条理、有节奏,并掌握主动性和灵活性。监理主持人作为第一个发言人。首先,要讲好“开场白”。开场白不仅要体现监理例会的形式,更要体现本周例会所要讲内容的实效性。发言内容可简要回顾自上次例会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上次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就目前工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等等。总之,发言既要做到力求简洁,又要积极务实、实事求是。其次,可以安排施工单位发言,主要讲施工进度的落实安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等;然后主持人可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发言,就施工单位的发言提出意见,提出工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展开总监提出议题等等。最后,由建设单位发言,主要答复应由建设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并对工程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希望。为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之间进行一些讨论,达成一些共识。待整个会议结束时,主持人总结发言,形成本次会议的决议,在形成决议的过程中,主持人还要落实各项内容的完成时间和具体负责单位或者负责人。
三、统一思想和行动,力争协调解决问题
由于参加工地例会的人员以及有关会议的内容也较广较深,一次例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何况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是与会人 员所能解决的。因此,监理主持例会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对一件事物(安全、质量、进度等)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就一定的目标提出一定的见解和建议。所以监理主持人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实践特色,“抓大放小”。关于质量、安全比较严重的问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来,严格要求相关单位部门落实整改,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小琐碎甚至鸡毛蒜皮般的事情,在会上没必要提出。关于这点,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以在平时多加以观察,随时加以解决。力求在会上没有小问题可以提出,这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会议的时间有限。
另外,我们也要深刻理解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总监或代表在主持会议时应时刻牢记这一点,要有意识地引导与会各方坦诚相见,平等对待,相互理解,集思广益,力求找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促成各方友好协调,最终达成共识。
当然主持人也要有激情带动与会人员的热情,这样就会相互感染情绪,激情可以增强勇气、信心和力量,要利用积极的情绪转化成行动,多提建议,鼓舞人心,多加激励和赞扬。重视每个人的提议,并对提问的人有所回复,从而有取得实效。
四、狠抓落实,关键功夫在会外
监理例会开完后,会议纪要经监理项目部整理好,并经各业主、施工单位负责人审阅,同意签字后,方可发到各相关单位签收,监理部将重点抓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并督促有关各方按照会议决议执行。监理部对上次例会的达成的决议进行逐一检查,若未完成,可查找原因,并在下一次例会上继续跟踪检查,直到完成为此。这样才可以保证一步步的将计划任务落实到位,从而最终实现工程的目标。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三篇:对提高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水平的思考
对提高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水平的思考
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案件防范水平,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贯彻“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省联社成立以来,对构筑风险防范长效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内控风险防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发生的部分案件来看,仍存在制度执行不力、内控制度不落实和对基层机构管控不到位现象。笔者结合检查调研情况及工作实际,从分析制度因素入手,提出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建议和看法。制约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水平的因素 部分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滞后。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业务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主管、信贷专管员是从过去的内勤主任、信贷主任转换而来,新生力量、业务骨干较少,会计主管、信贷专管员人选的选择余地不大,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的只能降低标准任用,造成了会计主管、信贷专管员配备先天不足。二是对内控管理作用的错误认知。有些联社的决策者对内控管理的作用重视不足,没有将内控制度作为规范和约束经营行为的手段,片面强调以业绩论英雄,忽视内控制度的执行,甚至把业务发展与加强监督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强化内控管理会增大经营成本、影响工作效率、制约业务发展,致使部分联社内部管理让位于业务发展,内控管理松弛。三是对内控管理建设的错误认知。有的管理者把内部控制的建设仅仅理解为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单纯地认为只要做了建章立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履行了内控职责,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在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机制,已有的制度仍停留在墙上贴、嘴上说。四是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大多数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仍停留在做到“账证、账账相符”等规章制度要求的表面,未随着业务内容的复杂化,风险因素的增加,提高对风险的认识。五是合规文化建设滞后。部分基层信用社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问题仍较突出,部分联社即使违规操作行为少些,也是处于一种“被动合规”的状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治理现代化的产物,是一个涵盖内容全面的体系,包括操作制度与治理制度、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与人员分工三个部分。一是制定工作制度与治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制度在操作上有缺陷,缺少上下沟通,上级联社在制定一些新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下级联社情况,缺少必要的调研程序;下级联社对新制度调研、征求意见不认真对待,具体情况不及时向上级联社反映,上级联社不了解。部分县级联社未根据上级联社规章制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联社内控制度,以致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滞后性。如新系统已经上线,但相关制度尚未完善,运作上带有盲目性。有的旧制度已无法执行与兑现,出现制度“白条”现象。由于权限过度上收,县级联社在制度管理上有弱化倾向,在工作制度的落实上,不少县级联社未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内控治理制度,有的直接将上级联社规章制度、内控制度作为本单位的内控制度;有的操作制度不细化,个别环节管理上出现制度真空。二是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到岗位环节不协调。部分县级联社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清、责任模糊等问题,具体业务中,经常按管理人员理解或按习惯进行操作,一旦违规,岗位之间互相推诿。三是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不一致。控制制度内容过于简单且相互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甚至存在前后不
一、相互矛盾的情况。有些制度过于概括和条文化,难以为具体流程提供实际指导;有些制度偏重于强调责任,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缺乏必要的、经常性的检查,使一些基本制约最终难以有效落实。内控制度体制存在缺陷。一是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上级职能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单位负有监督、指导、检查的职责,在内控制度建设上也不例外,且职能部门对条线业务和工作比较熟悉,对制度规定和岗位分工的原则要求比较了解。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职能部门在内控制度方面参与不够,有时出于部门利益和自我保护意识,职能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时会有所保留,很难做到将具体业务管理要求完全转化为严格规范的内控制度。这种保护往往导致内控管理上的部门制约环节的不足。二是自律监管效率不高。部门自律监管是各级联社内控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存在业务监管条块割裂、监管资源分散严重问题。由于各项业务分属不同部门,各部门的监管人员仅对所处部门负责,条块分割降低了监管效率。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对基层联社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多数侧重于业务经营指标,而与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往往是出现了重大风险或已造成资金损失时才给予处罚或者在考核时“一票否决”。有的由于对干部的内控管理水平缺乏刚性考核,对个人业绩的评价缺少内控能力的硬约束,导致人们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默然视之、麻木不仁,久而久之必将形成风险隐患。
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一是制度执行随意性。部分员工纪律制度观念淡薄,业务操作中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流程操作,以习惯代替制度。二是制度执行上的盲从性。有的员工或是碍于情面而违规操作,或是按照上级要求、暗示而不敢按章办事,以服从代替制度,从而导致如审贷分离等内控制度被扭曲而失去应有的约束力,致使信贷风险加大。三是硬制度、软执行现象普遍存在。工作中,普遍存在制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如 “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屡禁不止,屡查屡犯,越权放贷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真正的审贷分离制度。四是监管与查处未落到实处。部分信用社主任忙于日常事务,即使到营业室检查业务,也是走马观花,只看报表,不查账据;只听汇报,不作调查;只盘钱,不盘人,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部分联社的内部检查监督部门、内审部门未能切实履行职责,致使一些违章违纪和风险隐患等问题虽经多次检查仍未被发现。有的甚至对严重违规问题视而不见或隐瞒不报,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人肆无忌惮地违规违纪。有的信用社在问题暴露之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查明原因,进行纠正,而是隐瞒不报,搞“内部消化”。
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不够明晰和统一。目前,内控制度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内控制度执行程度如何衡量、实施内控保障应具备哪些条件等,还缺少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内控制度大都由职能部门依据自身所经办的业务特点来制定,措施出台实施前缺乏充分的论证。内控制度在部门与部门间缺少责任制约关系,各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标准的掌握上不统一。各基层单位由于对各职能部门所制定的内控制度理解程度不同,执行程度和效果也相差较大。
信息系统对内控管理支持不足。一是缺乏统一的跟踪式信息反馈渠道。如信贷决策和信贷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和风险的苗头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反馈,常常是风险形成了,造成了资金损失才被发现,错失了补救良机。二是缺乏统一的现代化内控信息交流方式,有的基层单位对决策管理制定的内控信息向上反馈不够及时、全面,使得决策层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疏漏。
提高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水平的建议
增强内控意识、营造内控环境、培育合规文化。一是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增强内控意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长期以来固化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充分认识到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没有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内部环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效益,切实摆正加快发展与风险控制的位置,正确处理业务经营与坚守制度的关系,确保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让信用社管理者与员工理解贯彻执行内控制度法规的意义,清楚不遵循制度后的应有惩罚,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树立“内部控制不是内控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业务经营过程的有机组成”的理念,使全体员工明白内控制度的落实寓于业务经营之中的道理;注重道德约束,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员工对内部控制有自觉认同感。三是培育合规文化,推进合规风险管理。让合规意识深入人心,形成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工作氛围。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准确理解监管意图,实现由“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的转变,形成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良性互动。坚持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与培育合规文化并重的原则,推动合规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发展。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是树立动态管理的理念,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制度制定要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动态时效性。随着业务的变化、工作重点的更替转移以及时间的变迁等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使内控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要摒弃静止不变的旧观念,把内部控制看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如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投入使用后,一些以前是业务风险点的环节,就有可能不成为风险环节,而以前不是风险点的环节,新系统上机后,就有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环节,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并逐步建立新的内控制度。二是规范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控制活动。业务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信用社内控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围绕既定的经营方针、发展目标,在审批、授权、核实、监督、控制、资产保全和责任分工等方面,强化控制活动,把制度、规程通过检查、考核、奖罚等措施,落实到位,发挥控制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业绩考核体系,把内控建设和风险防范作为信用社各级分支机构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把内控和防风险能力作为衡量各级联社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潜质的重要内容。对内控不力,检查不力,风险防范不力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建立内控评价管理办法,保证内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是遵循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制度建设评价标准。遵循“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既要具有完整性和有机结合性,又要以“有效控制”为原则,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有效监测分析、有效控制各项经营活动。二是严格制度执行评价标准。根据内控环境、内控风险识别、内控活动的有效性、内控信息的交流反馈等内容制定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评价标准。三是严格内控制度保障评价标准。建立和设置适时跟踪评价反馈内控情况的渠道和工作程序以及组织保障措施。
第四篇: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考
魔域私服一条龙 www.xiexiebang.com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与措施的相关内容,文章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主要管理内容进行了论述,继而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办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工作内容 安全管理
由于现代建筑大多数为大型高层建筑,且建筑的结构和功能作用日趋多样化,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变的极其复杂繁琐,各种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相互交叉作业,整个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庞大而琐碎的整体系统,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个庞大的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呢?在此笔者提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增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控制,从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系统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规定。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在多年建筑中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将自己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考阐述如下。
一、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具体管理内容
一般来讲,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与管理工作是要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三个方面来实现,其各自的具体管理内容分别如下所示:
1、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为施工人员营造相对安全的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与否直接对建设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工程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还会对施工企业的形象以及信誉度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程建设理念,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一旦发现必须及时节约,决不能等、靠、拖。
2、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如期完工的重要手段,工程进度对工程造价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工期延误是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工程进度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施工方案的不科学、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能力等等多个方面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建设单位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复杂繁重的建设任务进
行合理分配,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3、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问题是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建筑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此外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是业主最为关注的问题,关乎用户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建筑质量存在问题无异于图财害命,性质非常恶劣。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既有人为因素同时也包括自然因素。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注意要加强各建设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强控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工程预期质量标准相吻合。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具体方法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更加快速、高效、安全、经济,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些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与建议,指出可以通过对项目的整体掌握、组织目标管理、严格把关材料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1、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掌握
只有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对各项工
程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够保障各项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要想全面了解工程项目首先要对工程建设图纸、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还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还要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掌握,了解工程建设的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仔细分析工程建设的重点部分和核心环节,并实施重点管理。最后要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查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检查各项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执行情况,以便在实践中对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2、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组织目标管理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和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工期、质量、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物、财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健全材料进场复验制度
确保原材料以及构配件的质量和规格符合图纸的有关
技术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以往人们多注重有无出厂合格证,如无出厂合格证或有怀疑时才要求复验。事实上,很多材料不是第一手从生产厂直接获得,或者是因为批量少,而得不到生产厂家的原件合格证书,只是得到复印件。这种情况下进场验货就不能只看规格而不复验材质或过于相信复印件的可靠性,否则进场材料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为此必须健全材料进场复核检验制度。
4、提高全员的素质
要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做好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质量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质检人员是这项工作的主要从事者,质检人员的政策水平、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用户、企业及国家的重要利益,因此,加强对质检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提高质量工作的基本保证。要加强对国家的建设政策、法律法规、规范等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质检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常识,还要加强之间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5、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一个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各种施工操作,才能使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作业,从而促使工程进度加快,使工程建设早日完工。为
此,在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中,加强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方法,这也是保证广大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安全防范意思,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严查安全隐患问题并加以解决处理,保证施工安全。
三、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状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逐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到科学管理当中,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第五篇: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是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道程序,即通过计算机、人工或者两者结合,对各类税务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比对和数据处理,从而在所管理的纳税户、扣缴义务人中选取最有嫌疑的逃税者,进而为下一步的税务检查铺垫基础。这是税务稽查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税务稽查
效率,有效地将有限的人力调配到最需要稽查对象上的重要措施。而选案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稽查成果的大小,选案准确程度涉及整个稽查工作的质量。但在选案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与准确率相制约的问题,比如,选案当中时常会出现认为选出的是正常经营户,但到了现场却己注销,认为是大户却是一个小户,认为有偷税嫌疑,却已经如实审报纳税。导致稽查人员在实施环节上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不仅造成人员和时间的浪费,也降低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和效率。因此,如何提高选案准确率是我们必需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稽查选案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1.稽查选案机构及人员受客观条件限制。从《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实施的调查情况看,在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的四个环节中,选案是最薄弱的管理环节,由于受稽查人员少的限制,绝大多数地区都末按稽查工作规程的规定设置选案科和专职的选案人员,案源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稽查选案信息不足。由于选案工作未与征管及相关部门实现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共享,因此可提供稽查选案利用的有效涉税信息少之又少,只有管户的税务登记信息和上纳税情况的基本信息,而且在执行中由于现有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经常造成纳税户的注册地址、电话与实际不符,对稽查实施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不便。
3.现行稽查选案方法不规范,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选案指标体系。目前全国都没有统一的计算机选案分析系统,稽查选案基本上还是依靠人工选案,计算机选案尚没有科学严密的选案指标,选案随意性较大,准确性较低。人工选案主要是根据稽查计划按征管户数的一定比例筛选或随机抽样选择确定税务稽查对象,依赖税务台帐或凭借选案人员及一些老同志的主观印象进行,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4.选案部门不能有效掌握纳税人情况。由于选案人员既不直接接触纳税人,也不保管纳税人档案资料,而稽查与征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配合,导致具体选案人员对纳税人情况不了解。征管部门与稽查部门案件信息交流少,在征收、管理、稽查三大系列运作过程中,案件移送、信息传递还没有一整套好的办法,未形成良好的按职责规定移送、转办的工作流程。与其它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少,信息互通少,可比信息少。
5.专项检查,交办、转办及群众举报案件,协查案件影响选案准确率。每年配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专项检查多,结合当地实际征收管理情况的检查;上级交办、转办及群众举报案件也逐年增多。另外,全国协查案件增长迅猛,这样稽查部门安排相应的稽查计划其自主性就受到很大约束。
二、提高税务稽查选案准确率的措施
1.选案工作应引起各级稽查部门的重视。各级稽查部门应根据人员情况进一步充实选案人员,不能配备专职选案人员的,对兼职选案人员一定要明确职责,选案人员要牢固树立信息第一的观念,要解决目前选案准确率的问题,就必需首先解决好人员问题,这是做好选案工作的基本条件。
2.建立科学、统一的稽查选案方法。首先,稽查选案要做到开门选案。改变稽查部门单独选案的做法,定期与有关部门联系,掌握选案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定期与征管部门联系,了解纳税户经营、纳税情况。同时积极与工商部门联系,了解业户营业执照、注册资金、经营项目等有关基础信息,为选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其次,以计算机选案为主、人工选案为辅。我省目前征管、稽查软件正在开发,届时就可实现稽查与征管联网,实行计算机选案。稽查本身需要充分占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加工,因此应进一步强化稽查信息管理系统、案源管理系统、稽查辅助查询系统,做到信息共享,提高选案的准确性。
3.建立科学、全面的稽查选案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征收信息、税源监控信息,税收管理信息,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各个方面的涉税信息,如纳税人收入信息、财产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管理信息、财务信息、租赁信息、投资信息、注册信息等。
地税系统内部信息。征收窗口单位的纳税申报、税务登记、发票领用情况;征收单位所辖纳税人的税源变化、经营情况、停歇业、非正常户、异常户等信息,尤其是纳税评估信息;税务管理部门有关纳税人征收方式鉴定情况及缴纳情况,欠税情况,建筑房地产经营纳税人项目管理情况。
地税系统外部信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等信息,公、检、法、纪检部门涉税案件等,金融部门有关涉税人的帐户设置及资金往来情况,工商部门有关领取执照的纳税人的变动情况;从政府、国税、统计、计划、技术监督部门取得有关涉
税活动信息。
稽查内部和外部信息构成科学选案的基础数据。有了信息采集网络,畅通的信息来源渠道,通过稽查选案信息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科学分析,为稽查检查提供准确的案源和清晰的检查思路,克服传统稽查选案的主观性与随意性问题,增强科学选案水平,提高稽查选案准确率和稽查工作质量。
4、建立信息联系制度。完善计算机网络
建设,加大税务机关与企业经营信息共享面。尽一步丰富征管信息的输入内容,使税务机关随时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加快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整体共享。
建立征收、管理、稽查定期联系制度、资料传递制度,制定信息传递办法,相关信息报表,明确信息传递内容、时间。并做好所收集信息的分析整理,以便及时调用有关信息资料。通过收集真实有效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关注行业发展态势,了解有关企业经营状况,为稽查选案提供可靠的信息。
5.科学确定选案对象。税务稽查的终极目标是查处偷、逃、抗、骗税案件,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税收征管。这一切都需要通过选案来科学定位稽查的具体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为了进一步确保选案准确率,在确定选案对象时必需遵循以下原则,(1)选案有据的原则。选案必需依据所采集、调查、传递、转办和受理的案源信息,或根据上级的部署制定稽查计划,不得采取盲目的随机抽样和按征管户的一定比例盲目筛选的办法进行选案;(2)针对性原则。选案必需体现税务稽查的职责,有明确的目标,应针对税收征管的难点、重点和弱点,以选择开展专项检查为基础,以查处偷、逃、抗、骗税案为重点,以查处大要案为突破口,以规范税收秩序,促进征收管理,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为目标。(3)计划性原则。选案应根据经济税源结构的变化情况,税收征管的动态情况,以及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和评估情况等情况制订稽查计划,对依法诚信纳税的纳税人实行稽查定期免检制度,正确处理好为纳税人服务的关系。以专项稽查选案的计划作为选案管理的基础内容,重点作出专案稽查计划。(4)效能原则。选案的准确率是检查和考核选案工作的关键性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税务稽查工作的效能。选案部门在拟定稽查计划时应尽可能掌握更详实的案源信息,为实施税务稽查提供准确的目标、线索或有关证据。
《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