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时间:2019-05-15 08:0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第一篇: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

◇ 张卓郁 孙 闫2011年11月10日

【案情回放】2007年4月,原告乐购公司与被告浦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约定浦阳公司按照乐购公司的特定要求建造并向乐购公司出租一幢商业用房用于经营大型超市。浦阳公司同意于2008年3月1日前将符合条件的房屋交付乐购公司装修使用。2009年2月5日,浦阳公司致函乐购公司称:鉴于乐购公司违背双方约定,大量修改交付标准致使建设工期严重滞后等原因,要求解除双方此前签署包括合作协议书在内的所有租赁文件。但根据事后庭审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此时浦阳公司并无合同解除权。次日,乐购公司回函明确表示对解除函的异议,要求继续履行合作协议书。

2009年12月,乐购公司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后又变更请求为要求被告立即返还原告预付租金100万元并赔偿损失共计90余万元。浦阳公司认为:浦阳公司于2009年2月5日向乐购公司签发了解除合同通知,故双方合作协议书已于当时解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行使异议权的期间为三个月。乐购公司起诉距解除通知到达早已超过三个月的除斥期间,故乐购公司对解除合同的异议不应得到法院的支持。鉴于系争协议书已经解除,乐购公司返还租金及赔偿违约金的诉求亦不应获得支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浦阳公司在无解除权的情况下擅自解除合同,构成根本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故判决浦阳公司返还乐购公司预付租金100万元及支付乐购公司违约金350万元。一审宣判后,浦阳公司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各方观点】如果当事人在发出解除合同通知时实际并无解除权,对方亦未在约定或法定的期间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提出异议,是否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对于超过异议期限的异议权诉讼,法院是否需要对发出解除通知的当事人有无合同解除权进行实质审查?对此,实务界和学界中有不同观点:

浦东新区房管局: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前提是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解除异议权丧失是指当事人系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提出合同解除的情况,而本案浦阳公司提出解除合同的理由不符合上述情况,因此不应当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既然浦阳公司行使单方解除权这一逻辑前提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乐购公司是否丧失异议权的问题,即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但鉴于乐购公司已经放弃继续履行的诉请,故乐购公司可以要求浦阳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段匡(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鼓励合同的实际履行,可以从这点来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消灭或取得权利的时效应当由法律来规定,司法解释无权对此作出规定,如果超过三个月法院就不对是否有解除权进行审查的话,合同法九十三、九十四条就无法适用了,因此对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应限缩解释。

傅鼎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关键在于明确最高人民法院给三个月的目的。时间的经过会改变权利义务关系,目的是追求效率,追求效率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司法解释中依照合同法九十三、九十四条行使解除权,应理解为形式上的依照,而不是实质上的,否则司法解释规定的三个月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三个月内没有提出异议,那么就视为提出解除的一方就是有解除权的。因此就本案来说,三个月内没有异议,合同就应该无争议解除。

【法官回应】无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不适用解除异议期的规定

笔者认为,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浦阳公司主张解除协议的理由不能成立,故其不享有协议解除权。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就在于,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另一方没有在法律规定的异议期内向法院起诉的,如何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有关异议期的规定?浦阳公司在无解除权的情况下擅自解除合同,并将房屋另行出租并交付案外人,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构成根本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本案浦阳公司解除合同的行为不应获得合同解除异议期制度的保护。

1.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立法规定

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以下简称第二十四条)对合同解除的异议期做出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该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的异议期间及其法律后果的解释,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的解除权行使方式及后果的规定。但是,该条又明确规定“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之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涉及如果发出解除通知一方并无合同解除权,相对方未在异议期内提出起诉,人民法院如何处理,合同的效力状态如何界定的问题。

2.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适用难点

第一,“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理解差异。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体审理。

有观点认为,法院不需要再进行实体审理。理由是:合同相对方没有在异议期间向法院起诉,对于这种不作为行为可进行两个法律推定:相对方以沉默方式同意合同解除;相对方以沉默方式认同解约方在解除通知中所称的“解约事由”。并且,第二十四条已然规定了“法院不予支持”,不予支持的范围包括对合同解除异议的不予支持以及对主张违约责任等合同解除后果的不予支持。非解除权人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间行使异议权的,异议权丧失,合同无争议的解除。非解除权人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届满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笔者认为,这种法律推定并不正确,法院需要进行实体审理。一般情况下,沉默行为不能推定同意相对方的意思表示,是民法理论界比较统一的观点。第二十四条是立法机关出于有利于迅速确定经济关系的目的,对异议期满时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并不能做出合同相对方同意解除的推论,亦不能推定相对方同意所谓的“解约事由”。第二,合同状态的判断分歧。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合同是否发生解除的效果,司法实践中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没有解除。一方面,合同法并没有赋予违约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故不能认定合同已解除;另一方面,这种情况根本不适用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第二十四条异议权的行使具有前提条件,即“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有异议时……”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是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事由。故在一方不具备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的情况下,主张合同解除的,另一方无需提出异议。

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已经解除。首先,虽然此情况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任何一种合同解除方式,但是为了避免合同效力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应当认定合同已经解除;其次,认为第二十四条异议权的行使有前提条件的观点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当事人的解除事由是否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要件,是需要法院事后实体审查方能判断的。故当事人发出解除通知时,只要其解除事由形式上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要件,就应当适用第二十四条异议期的规定。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是:

首先,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来看,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适用条件之一是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异议权及异议期的适用前提是解除权解除,若发出解除通知一方根本就没有解除权,就不涉及解除权解除这一合同解除类型,当然也就不存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所规定的“异

议”。此种情况下所谓的“解除合同通知”只能视作一方当事人要求解除合同的要约,除非对方予以承诺,否则当然不会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其次,从法律后果来看,如果发出解除通知一方无合同解除权,逾期未提异议的,合同仍告解除,那解除时间节点的判定会陷入悖论。如果认定异议期届满之日解除,缺乏合同法上的依据,也不符合解除权解除的构成要件。如果追溯到解除通知到达之日解除,则相当于把异议期限届满未提异议作为之前发出解除通知一方解除权成就的一种事由,亦无法律依据。

第三,从社会效果上看,如果逾期提出异议即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则可能导致违约方通过发出“解除通知”的方式规避违约责任的承担,此种情况下若要求守约方必须通过诉讼来否认“解除通知”的效力,会导致守约方陷入讼累,有违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这在债的抵销领域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抵销的异议同样会有此效果,此种情况下没有抵销权的债务人随意行使“抵销权”的话,债权人若三个月内未起诉,自己享有的债权就被“抵销”了,这不仅消灭了既定的债务,而且是以凭空创设一个债权来抵销既定债务,显然不公平。

由此看来,对于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异议期的规定必须予以限缩解释,即提出合同解除或债务抵销的一方当事人必须首先具备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及九十九条关于合同解除及债务抵销的条件,其次应当以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通知对方,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未在约定或法定三个月的异议期内对合同解除或债务抵销提出异议的,则意味着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成立。若一方当事人并不具备合同解除或抵销债务的条件的,则不能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第二篇:合同解除是否能适用违约金

解除合同一方不能主张违约金

合同解除虽然也是基于违约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但它不属于违约责任方式,而属于合同违约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也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一种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法第97条对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规定得十分明确,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合同解除后的一项法律后果,但这种法律后果不表现为违约责任,更不表现为违约金,因为该赔偿责任的适用有两个原则:一是实行过错原则,无过错不产生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只要有违约事实的存在,不能主观上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二是损失实际发生原则,即赔偿的损失必须是实际发生的损失。解除合同一方不能主张违约金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解除合同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后合同自始不存在,而违约金条款是原合同之一部分,不具有独立性,该约定也归于消灭,解除权人当然不得依照原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主张违约金,只能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解除适用违约金条款的,从其约定。

违约金与实际履行、损失赔偿金

《合同法》在违约金方面的立法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就是《合同法》第114条,违约金是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在一方违约的时候,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约定问题的是很复杂的,但是我主要就新的《合同法》在违约金方面的一些变化和大家谈一下。新的《合同法》在违约金方面和原来的相比较有哪几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合同法规定违约金必须是约定的,不承认法定的违约金,因为在新的合同法之前,我们一直有法定违约金存在。所以法官经常可以宣告当事人约定金无效,然后实行法律违约金。但是随着《合同法》颁布以后,原来的经济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几个条例全部失效了,这样法定违约金就不存在了。这就恢复了违约金的本来面目,因为违约金本来就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一种条款,违约金本来就是一个从合同,是附属于合同的一个条款,违约金必须是约定的,这是违约金本来的性质。立法上之所以要废除这个法定违约金,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这个法定违约金确实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明显的惩罚性,任何法定违约金它都具有惩罚性。大家可以这样来看,法律规定都把幅度规定死了,实际上就意味着一种惩罚条款,为什么要成立这种惩罚条款,就是因为过去我们把合同的履行当作完全计划的手段。只要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就采用这种惩罚性的条款,来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违约金它本来的性质应该是补偿性的。所以,《合同法》基于这种考虑删去了法定违约金。

第二点,就是因为合同法它强调违约金是一种约定的条款,因此它是优先于损害赔偿的。严格的讲《合同法》第114条应该放在第113条的前面,道理就是先有违约金,然后才有损

害赔偿,也就是说我们按照合同自由原则为了尊重当事人的合同自由,合同自由其中也包括当事人自由选择合同的补救方式以及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赔偿数额。如果当事人实行了约定的违约金,首先实行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区分责任的话可以简便的确立出来。在当事人没有确定违约金条款的时候,这样可以使用法律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在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不足以补偿非违约方损失的时候,可以在继续使用损害赔偿。如果不存在这两种情况,那么就不用执行违约金,没有必要在考虑损害赔偿的问题。所以,违约金是优先于损害赔偿使用的。

第三点,强调违约金主要是补偿性的。大陆法系民法以违约金责任是否可与实际履行并存为准将违约金分为补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前者不承认二者的并存,后者则承认二者可以并用。我国关于二者的区分标准有分歧,但新合同法强调违约金责任主要是补偿性的这一点应无疑义。但合同法114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这就说明在专为迟延履行而约定违约金场合,违约金与实际履行可以并存,此时有惩罚性违约金存在的空间,但此为例外。当然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当事人可以约定惩罚性违约金。

第四点应予强调的是,任何违约金一经约定,都是有效的,法官、仲裁庭无权宣告违约金条款无效,否则无异是对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侵犯,不合合同自由原则。以往司法的实践很难令人满意,法官、仲裁员任意宣告违约金条款无效的做法甚为普遍,应予禁止。但对违约金进行国家干预是必要,但其干预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据合同法114条第二款的规定,条件有二:一是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二是必须要当事人请求,法院或仲裁庭无权径自作出调整。这里需要注意合同法的表述,当约定违约金低于损失时,调整的条件较为宽松,也就是说,此时只要当事人提出请求一般就可获得调整,而于高于损失情况,除非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否则一般不予调整。何为过分高于损失呢?法律尚未规定,但最高法院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了以不超过违约造成的损失的30%作为认定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损失的标准,可以作为处理类似问题时调整违约金的依据。再者,在“低于” 情况,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而在过分高于情况,则是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故二者即便在调整的度上也有区别。之所以作此种规定,原因在与违约金条款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它约定于违约之前,它与违约后造成的实际损失不可能一致,本属正常;加之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主要是补偿性违约金,故除非过分高于,否则一般不予调整,这是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其调整必须有当事人自己作出申请。而于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合同法虽规定此时也可以请求调整,但学界有不同观点。因为此时当事人完全可要求损害赔偿,且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如前所述多为补偿性的,而非惩罚性的,没必要非得通过违约金制度来弥补损害,因为违约金条款本来就可以不予约定,而交由损害赔偿制度来解决,我以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这里还需要澄清的是,调整的标准是“造成的损失”,那么它究竟指什么损失呢,是否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根据合同法113条的规定,应该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使得违约责任的承担达到如同合同就像完全被履行时一样,即就像没有发生违约行为一样。

违约金与继续履行二者是可以并存的。违约金与实际履行的关系。违约金责任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当事人履行债务并制裁违约行为,违约金的支付并没有使非违约方获得基于合同所应获得的预期利益,即使违约金客观上能够补偿非违约方的损失,非违约方仍可以要求继续履行,所以二者是可以并存的,违约金的交付并没有使债务人获得一种违约的权利。不过,是否要求实际履行的权利在非违约方,所以如果非违约方要求实际履行,则二者并存,若不提出实际履行,则违约方只承担违约金责任。但因为我国的违约金主要是补偿性违约金,故在要求实际履行时,违约金应以实际损失为标准,而不应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否则无异于让非违约方获得不当得利。

关于违约金与损害赔偿二者是可否并用的问题。《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规定了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对其与违约金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二者都是事先约定的,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一般来说应当视为约定的损害赔偿,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仅为计算损失的方法,后者是一个具体数额;前者需守约方对对方是否违约、损失大小、赔偿范围、因果关系进行举证,后者只要对方违约就可按约定违约金主张权利;前者不可请求法院调整,后者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可请求法理增加或酌减。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从立法的表述看,使用的是“可以„„,也可以„„”是一种选择,即当事人选择一种承担违约责任方式,不可并用,而且违约金就是损失赔偿金,两者虽有区别但都是对守约方进行补偿,其本质是一回事。因此,不得判违约方既承担违约金又赔偿损失。

在案件中也常遇到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损失赔偿金,这个问题如何处理?一种观点认为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从其约定作出判决。但学术界和实务界主流的观点是当事人虽然可以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损失赔偿金,但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干预,不能既判支付违约又判支付赔偿金。梁慧星教授谈到违约金是赔偿性的,就不能与赔偿金和实际履行并用。王利明教授认为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违约金具有惩罚性,不具有赔偿性,违约金与赔偿金可以并用;如果违约金的性质约定不明的,不得两者并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李国光长、奚晓明庭长认为,一方未给对方造成损失或没有超过违约金的,只适用违约金,不适用赔偿金;如受损害一方有证据证明损失大于违约金的,按约定的损失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实际损失赔偿;没有约定或无法定违约的,只适用损失赔偿金。

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法院是直按实际损失判,还是调高或酌减违约金判?对此有不同观点。北沙坡村村委会诉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区管委会等拖欠征地款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民一终字第40号民事判决中,最高人民法院不是按实际损失判决的,而是通过调整违约金方式。因此在实际损失和违约金并存时,一方当事人应申请法院调整违约金较妥。

第三篇:执行异议申请书(解除查封申请书)

执行异议申请书(解除查封申请书)

解除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申请事项: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2009)贾民二初字第号民事裁定书,解除对申请人所有的房产的查封。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于

****年**月**日与**

签订房产买卖协议书,双方并按协议约定履行完毕,协议所约定的房产自双方约定的交付之日起其所有权属申请人所有,且申请人业已按约支付了约定的全部房款。

贵院在办理徐州市贾汪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诉

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于2009年

日作出(2009)贾民二初字第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查封

位于

处的房产”。因申请人已于2009年

月经购买取得该处房产的所有权。贵院所查封的房产属申请人的资产,贵院查封申请人的资产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特向贵院提出异议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2009)贾民二初字第 号民事裁定书,解除对申请人所有的财产的查封。此致 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〇九年九月七日

第四篇:解除发送短信限制承诺书

解除发送短信限制承诺书

为维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移动公司)及广大客户的双方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国家三部委《关于依法开展治理手机违法短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手机号码 解除短信发送限制相关事宜进行以下承诺:

一、本人确认解除短信发送限制,并根据短信息资费标准向内蒙古移动公司缴纳相关费用。

二、本人承诺如再次发送信息内容涉及以下各项内容的,内蒙古移动公司有权暂停短信息发送功能,并不予恢复:

1、三部委文件明确的五类手机违法短信息:一是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二是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或者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的;三是非法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走私车、毒品、迷魂药、淫秽物品、假钞、假发票或者明知犯罪所得赃物的;四是发布假中奖、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的;五是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含有其他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内容的。

2、大量给用户发送商业广告类等短信,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3、信息内容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但由于接收者没有事先主动定制或约定获得这些信息以致投诉和举报的。

三、本人保证所提供的身份证原件等相关登记资料的真实、有效,同时有义务配合内蒙古移动公司工作人员核对客户登记资料。内蒙古移动公司如发现本人所提供的证件与需要解除发送短信限制的手机号码信息不符,解除发送短信限制服务不予受理。

特此承诺。

承诺方签字: 时 间: 年 月 日

第五篇:竞业限制解除通知书

竞业限制终止通知书

公司决定与

(身份证号:)自

****年**月**日起终止其在离职期间所履行的竞业限制义务。双方在****年**月**日签订的竞业限制合同(合同编号:)自即日起失效。

二零一

有限公司

下载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同解除异议期条款的适用限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竞业限制解除协议

    竞业限制解除协议甲方:乙方:,身份证号码:依据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编号:),现因乙方从甲方离职,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已经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协议如下:1、甲、......

    解除.合同

    解除《公路客运班线承包经营合同》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乙方的书面申请,经甲、乙双方经协商,就解除《公路客运班线承包经营合同》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根据乙方申请,考虑......

    异议期公示情况报告

    异议期公示情况报告 X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职称评定工作要求,我单位于2016年11月25日至2016年12月2日,对确定XXX同志为中级工程师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无任何意见或建议,公......

    借 款 合同

    借款合同甲方(借款人):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及电话: 乙方(出借人):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及电话: 甲乙双方因借款事宜,按照《合同法》、《民法通则》及其它法律法规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否随时解雇员工?原来的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

    法院内部关于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合同解除异议期最经典辩论(五篇范文)

    江阴法院青年法官论坛案例研讨(二) 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10-10-16 13:51:07讨论案例二:江阴石油分公司诉江阴市城镇开发公司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 一、基本案情 2003年4月8日,原告......

    合同内容异议范文

    贵阳合同内容异议 一、承包价格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考虑南方雨季耽误工期太多,外墙抹灰占用外架工期太长,租赁费用增高。内二次装修厨房、厕所贴砖、临建租赁费用增多,承包价格不......

    申请管辖权异议是否有时间限制(精选合集)

    黄坚明律师:申请管辖权异议是否有时间限制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黄坚明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笔者办理过一起重大租赁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经历了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