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赛感想
参赛感想
此次比赛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干什么除了实力以外,风度,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延伸也是很重要的。
要想完成一次完美的表演,首先要学会自我肯定,也就是说不管对手的实力是怎样的,自己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当一个人有自信心的时候,在上台时就不会紧张,如果过于紧张会导致你的准备有些乱套,在比赛的过程中容易大脑空白,容易短路,那么你说出来的句子或是整个文章会有失条理,甚至你的断句也是凌乱的,让观众听起来就不是很舒服,从而你的成绩也大打折扣。
在台上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微笑,这几乎是我在赛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喜欢微笑,评委也不例外,就算你的口语表达不是很好,但是你在台上所表现的出来的大气的台风也会让评委对你影响深刻,总而言之这就是自信的魅力。
除此之外,赛前的充分准备和平时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熟悉了每道题的题型,并且像老师说的那样把每道题型都背那么一两段范文,并且利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将题目进行拓展延伸,而我所缺的就是平时视野的拓展和口语的实践,所以当面对一套题时语言所表达的就显得有些生硬,甚至说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平时无论是什么方面的消息我们都应该涉及,这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也能提升一个人的品味,在这方面的话男生可能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当他们谈论任何话题时都能说上那么两句。
赛前的准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从老师的指导中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如果不及时更正,训练再久也是徒劳。而且在训练时不要抱着为难的情绪,不要为比赛而比赛,本着一个自我提升的积极的态度,本着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保持高昂的情绪体味训练的快乐。
除了老师的指导外,我们还需要搭档进行对比练习,有竞争才会有进步,而且单个训练也会显得枯燥。在我们学校缺乏的就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加入到这种锻炼中来,不要只是为了比赛而训练,我们学校的英语学习应该也会上升一个台阶。
另外我想说一声张老师辛苦您了,每天下午都要陪我训练那么久,还有陪同我们一起参赛的陈老师、周老师,辛苦你们了!
商英1101谢亮
2013年5月11日
第二篇:参赛感想
参赛感想:
很少这么兴师动众的去参加这种国家级的比赛,就规模大小、比赛等级来讲,这次是我参加的所有比赛中最突出的,当然会留下深刻印象。
历经大半年,亲身经历了一届国家赛从准备到获奖的整个过程,我想无论对于谁来讲,都必然会对北科大智能车队产生深厚的感情,亲身经历体验了这个团队,当然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废话不多说了,好的方面:
(1)北科大智能车队名声在外,这是参加华北赛和全国赛最最真实的感触,许多学
校在论坛上也明确地表现出了对北科大团队的羡慕,觉得整体素质很高。首先
我认为与个人素质、人品无关,这说明组织上十分到位,使每个队员都很重视
或者在意团队的荣誉,这是一个团队的风格,当然要坚持
(2)领队特别负责。说实话每个领队对这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绝不输于任何一个队
员,对智能车的热爱毋庸置疑,对此我感到万分荣幸。
(3)有很多队员很给力,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实验室,天天通宵,很钦佩
(4)上届有相当一部分的技术遗产,可以使下届队员学到很多东西,领队制定的计
划也很详细,内容很多,当然在无法完成该舍弃的时候也果断的舍弃了,这些
方面都很好。
建议:
(1)每一个队员分工不同,平常工作不一样,作息习惯或者说对智能车的热爱程度不一
样,表现出来的在实验室工作时间、热心程度不同,领队针对不同组别根据进度需要安排任务,没完成任务的当然要批评,但是感觉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由于上述原因对队员区别对待,显示出对不同队员感情上的偏向或抵触,个人感觉这样对团队团结不利。
(2)预备队员选好后,可以适当增加淘汰体制,以比较明显的方式(比如笔试、问答等)
进行二次筛选,但个人感觉时间考核时间不宜过长,一个月内确定校队最终人选
(3)感觉每个组别人数都不宜太多,最多也不要超过9个,团队人少些没有关系,感觉
关键还是大家和睦相处,真正地融合到一起,真正地精诚合作,团队氛围才是最重要的。假如队员间互不信任、相互较劲后果肯定会更严重
(4)听很多人说过,通过校内赛选拔新队员不该看他能力如何,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做智
能车的兴趣。个人感觉还有比兴趣更重要的,就是人品(虽然这个东西短时间内很难判断)
(5)对本届整体进程来讲,觉得有一个比较大的失误。前期没有重视虚线,后期又过度
重视,导致后期留下很少时间调车的速度和稳定性。个人感觉对于每一届出现的新元素首先就应该集中精力解决,新技术不用都做,最后留出充足时间调车(具体多长时间我不是专门调车的说不准)
(6)个人感觉出勤方面可以适当规定或者限制一下
做智能车一年,上面所说都是个人对车队诚恳的见解,希望本届或下届领队可以考虑2011/8/26 第六届国赛后
第三篇:参赛感想
参赛感想
不知不觉54天的见习大赛就结束了。这54天对于我们说既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我们每天看着英雄榜上我们的排名总是那么后,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看到其他队昨日涨幅这么大,我们的压力好大啊,希望大赛快点结束。短暂的是我们觉得这种机会来之不易,我们体会我们做出的每一个订单都是那么的难忘,值得我们回味,我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我们是潜力股,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们还有好多想法没去实践。大赛就结束了。我们这54天既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快乐得是我们看到我们的排名又前进了,我们经过千言万语,说得口干舌燥,说得顾客终于确定要下订单的时候,痛苦的是最后顾客还是不想要,不理你的时候。这次大赛是我在大学里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实践,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好多事情,也学到了好多课本上我们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每周二和周四的YY语音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成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消除了一些幼稚、天真的想法。我将永远记住我的销售处女作。
作为队长,我承认我这个队长做的很不合格,我没有把队伍带好,我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我们是工科类的学生,我们对销售根本就不了解,更没有销售的经验。再加上我们队伍人才的缺乏,队伍积极性的不高,这些都跟我这个队长有很大的关系。赛后我们也经常讨论,我也从中学到了:首先赚钱真的很难,做销售更不是件容易事。还有作为队长的我还学到管理也是难做,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懂得如何经营这个团队,如何才能让队员都为我们效力,如何带动团队积极性,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矛盾、分歧。其中我总结有一条是:经济是最好管理团队的。以上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上面说了我们的队友很不给力,积极性不高,好多队友都一开始就想放弃。我作为队长也很无奈,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不可能强迫他们按我的意思去办,而且我们工科类的学业很重,一大堆的实验,数据,加上准备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等等。而且我们只是平等关系,主办方本身的缺陷,我们的劣势,不要伤了同学关系,这些我都需要考虑。所以我也只是和真正想学东西的同学一直把这个队伍一直坚持到最后。还好我们还是坚持到了最后。这也是我所能做到的了,不要让我们队伍淘汰。这也是我最感到骄傲的了。
最后真的感谢xxx,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办下去,也祝xxx越办越好。
第四篇:参赛感想
参赛感想
大一以来参加学院,协会举办的专门为大一新手们举办的小型活动也不少了,基本每次都有参与~感想也挺多的吧。
第一次好像是趣味焊工大赛,只要用元器件焊出比较好看的图形就好,由于没有好好练习,于是乎只拿到了一张加分票= =!
第二次好像是无微杯,最后一天队友旷课(高数习题)赶工,终于赶上,通过预赛.在决赛中没有实现功能,时间因素吧,拿到参与奖.寒假中花一天做了万用表,居然能用.然后带来学校后就再也不亮了,难道是水土不服?哎,最终也没有上交作品.无线通信大赛也因为焊接的板不能正常工作而告终.有人说某些东西不会不要紧,参加一次比赛能有很大的提高,这只是对于那些在平时还在不断磨练自己技术的人来说的吧.最近报名参加了华东数模邀请赛,却因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回想起来还真是催人奋进呢.初看问题还算简单,但逐渐深入下去,需要考虑的方面便越来越多,最后因想不出解决方案而停滞.大一新生大多都会迷茫,因为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于是向多方面发展,当然会占用很大一部分闲暇时间,却能为你以后做出无悔的选择做出铺垫。学长的告诫确实能为我们省下自己探索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自己经历过的更加影响深刻。
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为此而不懈努力才是大学的主旋律吧。经常在假期看到同学在自习室,图书馆里看书,想必都会有些成绩吧。而东张西望,总是在迷茫中浑浑噩噩度日的同学,很难有所作为。
以下为看的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
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出来之后要干什么呢?
如果从工程师和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来看,电子信息专业的方向大概有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开发、移植。
大部分搞电子技术的人都是从事这一方向,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
8)还有很多方向,比如音响电路、电力电子线路、汽车飞机等的控制电路和协议。。
物理专业从事电子技术的人,一般都偏向应用物理较多的方向,这样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比如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电源乃至集成电路设计。
您要是有一定物理基础,又爱动手,应该考虑这些比较难的方向。它们虽然入门不易,但是都是非常专业的东东,5年以上经验的基本都月入1万以上(安捷伦在北京招的射频工程师月入4000美元),而且这些专业对外行人来说都是天书,做这些行业是越老越吃香。
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您最好读一下该专业的研究生。
如果想找工作容易,就去学学单片机、ARM、FPGA,这种工作很多,几年经验的人收入在6000元以上。如果不畏惧编程、不怕数学和算法,信号处理、DSP也是很好的选择,能够承担项目的人收入在8千~1万/月左右。
*你熟悉网络的话,可以做企事业单位的网管、网络维护、建网站等工作。舒舒服服的。
*你能熟练使用C++编程,熟悉操作系统,你可以成为专职程序员,熟悉底层软件你还可以成为系统工程师。是比较受累的活儿,但工资不低呀!
*你能熟练使用JAVA,可以处理面向对象的企业型的应用开发,公司企业WEB页面设计、INTERNET可视化软件开发及动画等,Web服务器手机上的JAVA游戏开发等等。很时髦的工作,工作时的心情很重要,哈哈!
*你若熟悉linux,完全可以在linux世界里自由竞争,你只需要一台电脑,连上internet以及一个好的头脑就足够了。你的linux战友们将会根据你的意见,你的代码和你的其他贡献来判断你的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拉!
*你能熟练使用protel,可以找排线路板方面的工作,如设计PC机板卡等等。循规蹈矩,安安静静,与世无争,但不能干一辈子吧?
*你单片机熟,可以找单片机开发编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小企业,小产品多多,其中也自有一番乐趣。*你对DSP有一定基础的话,你可以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或者数据采集、神经网络等领域谋求一个职位。将来一准是公司的栋梁之材啊!
*你若熟悉ARM,可以成为便携式通信产品、手持运算、多媒体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等领域里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哈,一个新的IT精英诞生了!
*你熟悉EDA,能熟练应用HDL语言,熟悉各种算法,如FIR、FFT、CPU等等,同时掌握最新FPGA/CPLD器件的应用,把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用于ASIC。恭喜你,你马上可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了。
什么?你什么也不会?这四年白上了!?那就去问问你们老师怎么教的你,回来再问问你自己是怎么学的!找工作的同时抓紧时间补课吧!
第五篇:大赛参赛感想
参 赛 感 言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在校学生,很荣幸能够参加工业设计大赛,这次大赛给了我们一次成长和挑战的机会,在整个大赛的准备和参赛过程中,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此我由衷为自己适逢这样一个机遇而感恩。我们团队的参赛作品名字为:。设计灵感来自真实生活的感悟。在前期概念发散的时候,我们发现XXX,于是我们决定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设计调研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团队五个人相互配合,积极地展开各项调研工作。一在经过几轮的方案论证后,最终决定设计XX。
随着比赛截止日期的临近,我们放弃课余休息的时间,投入紧张的建模、渲染、排版等各项紧张的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晚上经常要加班熬夜做方案,但怀着对作品的期待我们依然干劲十足,在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修改之后,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品。
在得知作品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之后,我们团队都欣喜若狂,因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然,这也要归功于老师对我们一次又一次耐心的指导,正是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细心指导,才使得我们的作品有了好的呈现。
通过这次比赛,一起夜以继日奋斗过的战友,早已建立了深深地情谊!对我而言,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份荣誉,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眼界的拓宽、思维的拓展以及对设计的热爱,这也会影响我在今后的设计道路上能够设身处境地为产品使用者考虑,做出更多实用的产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夜以继日和我一起奋斗;感谢工业设计专业的全体老师,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鞭策,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