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2013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2013年工作要点
1、开展约10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
2、进一步扩充认证专家库,进行专家培训和秘书培训。
3、开展认证工作研讨,明确认证工作要点和计划。
4、召开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
5、召开秘书处工作组会议。
6、召开认证院校培训会和专家培训会。
7、继续加强与AMC、WFME等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和合作。
8、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内部流程管理和制度建设。
9、完成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网站和工作平台的建设。
10、完成认证相关课题研究。
11、做好认证专家和认证院校的咨询服务工作。
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展
教务处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自2015年5月份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印发了《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方案》文件之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任务,进入了积极的准备之中,并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相关工作各项任务的的分解和落实。
一、准备工作基本情况
1、教务处人员开展专业认证学习调研活动,明确认证目的意义、熟悉认证标准、指标内涵和工作程序。2、2015年5月,我院教务处按照学校文件要求,起草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方案》,并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3、2015年7月26日,召开了科主任、教学秘书会议,就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了专题动员和部署,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并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评。4、2016年2月4日,我院核磁六层小学术报告厅,召开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由赵长青副院长主持,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会议,赵长青副院长就我院认证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认证工作的组织领导,武晋院长重点强调了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会上,印发了我院《关于成立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组织机构的通知》和医科大学印制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知识手册》
(一)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
5、安排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公室和认证支撑材料陈列室,配备了相关办公设施。
6、做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专项经费预算。
7、撰写认证报告,梳理、收集、整理支撑材料,并于2016年3月31日前给医科大学认证办公室提交了自评报告和第一批临床专业认证支撑材料。
8、按照学校反馈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自评报告,充实支撑材料,编制了第二批支撑材料目录,于规定时间提交了修改后的自评报告和第二批支撑材料。
9、学习讨论学校的自评报告讨论稿,并提交意见和建议。
10、制作了新标准宣传栏,对全院各科室下发了2016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手册。11、11月10日,医院中层干部会议上,赵长青副院长传达了医科大学段之光校长在10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上作的题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再思考》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医院认证工作实际对各科室及教研室提出了相应要求。会上,李保院长就医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
二、认证知识的学习培训
1、组织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医科大学带队外出赴上海、湘雅医学院、西安、北京等地参加了整合课程及“PBL”教学等临床医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学习。2、2015年12月组织我院90余名带课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首届PBL教学培训班,10名教师获得了山西医科大学PBL培训合格证书。3、2015年12月23、24日两天,组织我院60余名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医学考试命题技术与临床医学评价方法的培训。4、2015年12月24日下午,我院教务处承办了医科大学举办的“教学基地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中的床旁教学内容,来自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教学院长、科教科长、各临床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承担临床理论教学任务与实践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50余人来我院参加了此次培训。5、2016年3月1日,邀请山西医科大学覃凯副处长来我院为2012级本科生、年级主任及教务处人员就“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相关要点进行了解读;之后,对各教学秘书及部分科主任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核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6、2016年3月18日召开科主任、教学秘书会议,由教务处孟彩霞处长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即课程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
7、组织我院60余名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考官培训 8、2016年10月21日下午在医科大新校区就2016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第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宣讲。此次会议由孟彩霞主持, 教务处、学生处全体人员;各年级主任和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会上,为全体学生发放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要求全院学生知晓并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办学标准,不断推进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8、2016年10月22--23日,我院组织60余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第二期“山西医科大学PBL教学培训班”。
三、课程建设
完成了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临床医学专业、妇产方向、急救医学方向的重新修订工作;与一系共同完成了卓越医生培养实验班、四年制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编印了医学生生产实习手册并在教学中使用;重新修订了集中轮回实习手册;在卓越医生培养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并开展“第三学期”早临床、早实践活动;安排布置各教研室开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工作、PBL教学工作及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试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积极开展视频课程,目前,有五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三个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个微课获省级二等奖、一个获校级三等奖。
四、教学质量控制
强化了新教师试讲工作,由原来的各科分散试讲改为统一组织集中试讲,统一点评,实行末位淘汰制;严格执行教学督导检查性听课制度,改进了检查听课形式和方法,人员组成上除教学督导外,还请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授课教师所在科室负责人、教务处人员等一同参与听课,有利于不同层面的人员实时掌握教学带教情况,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授课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对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提供了一个好的抓手。此外,在每学期还增加了请学校教学督导对我院教学进行检查性听课环节,以帮助和指导我院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加强了巡回教学工作,从人员挑选、教学流程都进行了严格要求,2015年,在四个教学医院进行了巡回教学工作,共计查房8次,小讲座10次;规范了见习生入科前培训工作,将病例书写规范、医疗安全、洁净手术室操作规范等内容纳入见习入科前培训中;组织举办了“山医大二院首届教师双语教学竞赛”。
五、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研究
2014—2016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1、2014年以来,我院教学工作在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共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项。
2、组织我院学生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工作,共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
3、积极组织2012年以来有校级以上教改项目立项的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医药学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人民出版社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相关研究成果评估与项目扶持申报,我院5名教师参加了申报。
五、各级各类教材编写工作
1、组织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首批规划课程” 申报工作,我院内科学、外科学、皮肤与性病学、耳鼻咽喉外科学参与了申报;
2、组织 了“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编者申报工作,我院8名教师参与了申报;
3、组织了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规划教材(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编者申报工作,我院李小峰积极参与。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对我院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验,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反复的进行自评,找出差距,及时整改,达到专业认证的建设目标,不断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2016年10月27日
第三篇:临床医学专业工作简历
临床医学专业工作简历模板
如果你能写出一份让HR称赞或是让HR一见钟情的工作简历,那意味着你的求职已经成功一半了。那么,如何才能把求职简历写好呢下面让专家们来给大家分享些实用建议吧!以下是临床医学专业工作简历模板,欢迎阅览!
临床医学专业工作简历模板■.com■(+86)13xxxxxxxxx求职意向护士岗位自我评价护理专业背景,有护士工作经历曾担任过班长一职,有较强的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教育背景上海乔布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护士资格证上海乔布大学“优秀社会工作者”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良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熟练掌握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日常办公及文档处理医护经历现在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实习生■认真执行门诊医生处方各种针剂的注射,负责出诊及各项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工作■配合医生处理外伤,及门诊的抢救工作■对院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门诊输液的输液反应的处理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协助护士长督促各班护士认真执行各个本职工作,严防事故差错的发生校园活动乔布大学102班班长■组织、安排班级活动,如座谈会、班会、聚餐等,负责场地安排、组织同学、活动策划等■与班委一起带领班级参加学院明星班级比赛,联系同学、租借场地、组织排练,获得“明星班级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五四红旗特色团组织”荣誉称号
哪些因素可以被称之为求职的硬性标准
有强有弱,这是如今职场的状态,一位位求职者争先恐后的将个人简历递交出去,尔后坐在家中等待消息。别看职场受众度如此之高,真正能够成为赢家的求职者没有几个,大多数人将简历投递到心仪工作岗位无果后,只能退而求次的通过其他途径暂时性解决工作问题。
归根结底,求职失败的原因总计有三点,能力差,资历浅,学识低,因这三点因素的干扰,求职者往往在付出努力后却得不到回报,这种情况也令诸多待业人员感到不知所措。
仅需满足职场中的硬性标准,求职者便可轻松的赢得工作,如此一来,即便实力稍差一些,也并不会对求职带来多大的干扰。
首先、受众度
在选择求职方向时,我们可以将一些受众度比较高的企业放在一栏单独排列,另外一些可以着重对那些没有太多人关注的企业进行分析,在这种区分下,求职者可以退而求次,在找到比较满意工作的同时,不会承受太大的竞争压力,以这种区分方式为求职手段的人,他们的就职成功率一般都会非常的高。
其次、为自己定位
一份满意的工作真的难找吗事实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面对不同工作岗位提出的招募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求职者必须要对自己定位,只有明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才可以在职场中走的更远。
第四篇: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健全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1.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巩固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认真落实《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切实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2.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专项督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情况,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制订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制订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民办高校、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
3.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工作各项要求,保证巡视后的整改落实工作取得成效。落实中央巡视组巡视中管高校的工作要求。强化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的巡视,突出政治巡视。结合教育巡视工作实际,制订《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出台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行为。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健全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重点领域信息公开。4.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各级各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力度。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内外干部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挂职、任职。研究制订高校、直属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规范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薪酬管理。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执行“六大纪律”。举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培训班。把廉洁从政作为专门的教学单元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大对违纪和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问责“一案双查”。认真做好廉政风险点的动态监控。
6.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研究制订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小学校安全防控及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开展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和依法整治、强化校园反恐防范工作。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推动各地制订省级校车服务方案。继续开展“护校安园”行动。
二、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7.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印发《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好2016年全国“开学第一课”。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推动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启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完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启动新一轮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指导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8.深化课程改革。抓紧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审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教育等内容。组织开展新编 三科教材使用工作。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印发《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研制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办法。启动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印发新修(制)订的中职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加快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审议和统一使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和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研究制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加强高校出版阵地管理,提高教材等出版物质量。
9.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出台关于深化学校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学校体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举办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推动以省为单位确定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营地育人长效机制。
10.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继续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和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综合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引导高校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协同育人开放共享实践基地。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职责指南。
11.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推动高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配合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办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 业大赛等各类赛事。推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一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12.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继续实施特岗计划,推动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推动地方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快研制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标准。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十三五”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和首次评审工作。推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继续推动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完善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及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推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与应用。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14.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发布实施《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强重点区域和行业领域语言文字工作。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组织举办第19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大力提升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能力。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发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9个分则国家标准。大力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与评估。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15.制订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做好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组织开展宣传和解读,推进规划的实施及监测。
16.推进民办教育分类改革。进一步修改并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序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17.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各地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文件。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平稳安全有序进行。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计划。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的规范管理。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分类管理改革办法,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研究制订成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加大对高校招生的监管力度,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招生行为。
18.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审批行为,推进教育行政审批网上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中小学章程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等制度,建立健全高校章程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快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做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部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布局优化调整。
19.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研究制订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信息公示网络平台。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落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制订实施高校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组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科评估机制。持续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深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改革,启动高校专业化智库建设。
20.着力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督促各地落实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推进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加强改进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推动财务信息公开。
21.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印发《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评估认定。印发《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办法》。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制订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试点方案。开展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
22.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立法,配合做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审议,起草上报《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草案)》。起草完成《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国家教育考试条例(草案)》。落实《全面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校能力建设,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支持体系和评价机制。启动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法治校园创建活动。研究制订关于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教育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23.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充实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六个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内涵,开创人文交流新局面。推动与教科文组织建立高层定期磋商机制。贯彻《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办法》《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优化出国留学服务。试点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走出去”的发展模式。编制孔子学院“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内地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
四、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
24.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出台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研究制订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25.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印发《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等配套文件,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落地。深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贯彻实施。加强义务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工作。
26.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顶层设计,研究制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制订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发展倾斜政策。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
27.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编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规划(2016-2020年)》。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启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开展县级职教中心综合改革试点。
28.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制订并出台《教育部关于“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十三五”高校设置方针和政策。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组建新一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 加强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省级整体统筹、高校自主自律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大支持力度,有序开展改革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
29.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印发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出台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指导开放大学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工作。发布并实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订出台指导学分互认和转换制度建设的框架性文件,开展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试点,建立灵活学习制度。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测评工作。出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办好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引领作用,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
五、坚持共享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30.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等专项计划,对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成果对中西部省份教学改革的覆盖。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落实,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动机制。
31.努力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督促各地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等相关政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研究生奖助政策,推动出台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32.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按照“一人一案”,重点解决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问题,继续增加残疾儿童少年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提高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探索建立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制度。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研究制订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推动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推动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和“两免一补”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制订以 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条件。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水平。完善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制订着力加强教育脱贫的实施意见和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滇西片区脱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
33.加强民族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学校民族教育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印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指导意见》。启动《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修订工作。印发《内地民族班改革和发展长远规划(2016-2025年)》。修订印发《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工作意见》,推进内地民族班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启动实施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工作。启动南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落实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
34.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着力落实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计划等政策。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举办多种形式招聘活动。做好有就业意愿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和帮扶工作,配合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第五篇: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2014-01-26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1.深入学习宣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把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设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使用。
2.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研究制订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印发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扩大省级政府在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教育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统筹权。印发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确保放权到位,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切实把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做深、做细、做透,便于社会监督。
3.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章程特别是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推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完成章程起草,完善章程核准程序。指导各地加快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建设,促进学校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订落实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意见。制订直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推进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
4.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充实完善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印发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办法和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测。
5.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推动职业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力争完成学前教育法、教育考试条例的起草工作。出台教师申诉办法等部门规章。创新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建立教育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教育部行政复议专家委员会。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学校依法治校考核制度。推动直属高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建立校园法律纠纷预防与调解机制。制订印发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法制培训。加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6.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若干意见,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构建差异化扶持政策。推进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着力建设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扩大独立学院验收试点范围。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7.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落实新增财政经费来源渠道,督促各地不降低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降低。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构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制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启动实施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确立财会、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合格人员,推动各级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8.推进教育有序开放。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作用。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类别、学科结构和地区布局。召开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不断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成立全国留华毕业生工作组织。修订《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支持国内高水平教育机构走出去办学。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建设。推进外籍教师聘任管理制度和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和机构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建设。扩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
9.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出台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印发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10.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订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制订印发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启动辅导员访学研修计划。研究制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建设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启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百人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启动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出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启动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易班推广行动计划。推动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举办军事训练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印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11.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德育、语文、历史新教材。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修(制)订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研究制订普通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遴选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12.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广泛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修订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制订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研究制订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究制订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本科教学技能标准。适时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13.改进美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订学生艺术素养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建立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开齐开足艺术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14.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印发新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订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办好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技能大赛。开展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审定出版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试点职业教育专业评估。
15.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促进高校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制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专业结构,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等各类卓越教育培养计划。推进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落实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共建大学生校外科研实践基地。扎实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统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科教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16.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出台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研究制订高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攻坚计划。研究制订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推进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加大对创新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的支持力度。参与实施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荣誉制度。组织好第30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17.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筹备召开世界语言大会。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加强对各地城市和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督导。开展对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语言普查与国情调查。推进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与语言文字智库。完善语言文字立法和规范标准修订工作,印发《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研究制订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三、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8.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贯彻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条件的意见》,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实施名师名校长交流特聘岗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补充数量。继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推进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全力做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工作。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扩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比例。组织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做好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的扶贫工作。
19.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国家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加快全国学生、教师等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加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
20.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政策。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好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助政策。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各地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
21.加强民族教育。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结构调整。部署民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验和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继续修订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加强双语教师的补充、培养和培训。加大双语资源建设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编译、审查、出版工作力度。研究制订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规划和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健全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印发《关于加快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
2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共同推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在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基层就业保障机制、激励自主创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方面出台更多有利措施。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校园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四、改革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3.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国家重大项目。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督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24.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复查制度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各地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制订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分类指导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逐步破解择校难题。贯彻落实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5.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研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26.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研究制订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联合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联合出台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落实集团化办学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完成第二批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工作。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2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统筹实施“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深入实施“2011计划”,大力推进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深化以改进科研评价为重点的高校科研综合改革。研究制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意见,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启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28.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大对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力度。推进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大学与企业联盟和资源开放联盟建设。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开放大学系统建设。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制度。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城乡普遍开展社区教育。鼓励各级学校以多种形式为继续教育提供支援服务。积极发展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29.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建设。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
五、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30.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总结凝练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落实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逐项研究,逐条整改,明确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指导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地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召开全国高校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
31.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深入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改进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方式,制订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行为。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高校干部任用、职称评聘、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配备等信息公开。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32.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巡视工作,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实现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和驻外教育机构的巡视工作全覆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专项治理。
33.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健全教育热点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