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象詹妮与我》
讀《大象詹妮與我》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4班邵啟月2012141043076
這本書打動了我,所以我想,寫點什麽。
倒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多麼高,文筆又多麼的優美,我從中學到了多少有學術性的東西。我喜歡的,是書本裡的那份真情,那份不不顧一切的愛
湯姆從十三歲起就認識了詹妮,他陪在詹妮身邊,開始的時候,在這個英國北部的小郡里,沒有人見過大象,更沒有人知道該如何飼養它們。湯姆就凴借他對馬的了解而小心翼翼地治療起了漂洋過海、飽受磨難的詹妮和蒂莫西。都說大象的記憶力超群,如果它們受到了傷害,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它們都會會不顧一切地施展報復。但小湯姆卻一點一點地用溫柔與愛馴服了詹妮。“它們躺在佈滿灰塵的院子里,緩緩地呼吸著,春日的陽光灑在它們身上,此時,我心中的滿足感油然而生:這兩隻生物,動物王國里最強大的野獸,居然對我俯首稱臣。”這大概是詹妮給予湯姆最好的愛吧,聽他的話,依戀著他,溫柔地用長鼻子撫摸他,或是調皮的與他玩鬧。不管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有多麼的卑微,在它的眼裡,他就是上帝。湯姆帶它去洗澡,在那與世無爭的靜默的森林里,橡樹的新葉滿枝,地上長著濃密的園業風鈴草,空氣中瀰漫著香氣。畫眉鳥和其他鳥兒大聲唱歌,陽光如長矛般穿過枝葉照進來„„簡簡單單的語言,不用華麗的辭藻,就讓我感到了那純淨的自然之美。湯姆自然也是喜歡的,他或許早就把大象當做了自己生命中的全部,爲了它,什麽都可以捨弃,包括親情,包括愛情。
我始終想不明白,是什麼樣子的一種感情,竟能夠讓人捨弃包括生命在內的所有。就像《The Big Blue》里,男主捨弃了那個深愛他的女子和女子腹中屬於他的鮮活生命,深潛海底,不再回來一樣。在面臨抉擇時,儘管痛苦,湯姆還是捨弃了麗西,選擇了與詹妮一起離開。我不知道他做出決定時是否記得那段純純的愛戀,那段他認為是歡樂的時光,“燕子親昵地嘰嘰喳喳,光線透過瓦片裂縫照進來,我挑出她頭髮裡的稻草”,簡單羞澀的小幸福。他走了,和詹妮一起,告別了他的過去,他的一切一切。麗西說得對,湯姆得了大象熱——他的一切都被大象控制了,他成了奴隸。而且,他心甘情願。詹妮馴化了湯姆,所以,詹妮帶走了湯姆。
接下來的故事,已經慢慢走向灰暗了。就像五點鐘的天空,再美的晚霞,也遮不住即將來臨的黑夜,再圓的夕陽,也終究會無力地落下西山。儘管有彼得老爺的保護,人性的惡還是滲透進了字裡行間。尤其是到了倫敦,暴力,慾望,情色,交織在一起,像惡臭的污水在腳下肆意的流淌。很不幸的是,湯姆沒有站在高處,他被贓水污染了,他得病了,因為他以為,低處有麗西„„
結果自然是他自己的幻想。他又帶著不詳的感覺,回到了蘇塞克斯。我可以理解為他有那麼一點點的醒悟,想要挽回些什麽嗎?回家的結果是,媽媽死了,弟弟走了,麗西瘋了。除了詹妮,他什麽都沒了,他真的是,一無所有了。這個男人的一輩子,就這麼結束了,不需要再繼續對他抱有希望了,因為已他無力再做出任何改變。或者說,他自己不想再做出任何改變了,別人還能做些什麽呢?
對我而言,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除了走,除了離開,湯姆和詹妮,無法救贖。
TheEnd
喜歡的話:
1、“簡單的真相是你的目標:湯姆,只要堅持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困難。”
2、然而,父親教給我的最重要的課程,不是通過說教,而是示以行動:馬和人類一樣是有智慧和重感情的動物(雖然有少許差距),所以當一匹馬任性或難以駕馭時,最好不要以暴君的姿態出現,而是作為愛人,溫柔地哄誘使其屈服。
3、在這裡,它遭到了粗繩子的捆綁,而當憤怒平息下來後,它會和一名所謂的象夫在這裡呆上一個星期,一個月或更久,直到這種憤怒被飢餓控制。這個象夫會成為它一輩子的照看者,時刻不離大象身邊,照顧它的所有需求,大象漸漸地開始依靠他,懂得他的命令并願意做任何事情取悅他。事實上,大象是這個人的奴隸,但又不同於許多人的奴隸:大象是心甘情願、滿懷愛意、從不懷疑、毫無怨言的服務。在大象心理,無論主人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如何低下或卑微,他都是上帝。
4、他們歡喜地盯著我看,這種歡喜一點都不像它們偽裝的樣子那麼單純。
5、似乎所有的馬都怕大象,爲什麽會這樣我說了不算。可是大象晶亮如珠的凝眸里有一種坦然,一種力度,使得最為勇敢的馬都膽戰心驚。
6、“湯姆,你的生活被大象控制了。你被它們束縛住了,成了它們的奴隸,你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或人——就像發熱,這就是大象熱。”
7、白天我的憤怒越積越深,夜幕降臨時它又變成一股難以控制的力量。
8、不壞有虛幻的希望,活在當下,從每一個流逝的時刻提取能提取的價值。
9、身體閃閃發光的大象,似乎本身就是月光的一部分。
第二篇:读《大胡子与我》有感
当你在看这篇文章时,请从网上搜索歌曲——橄榄绿,静下心来好好听。细细体会三毛远走撒哈拉沙漠的悲伤以及她对祖国大陆深深的爱。
很可笑的是,昨天上了一堂文学课,一群男孩子朗读《大胡子与我》,其朗读水平还不如小学生,真是玷污了三毛的作品。
对于我来说,三毛是一个奇女子。她谈不上有多漂亮,但却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这些都表现在她对生活、生命的态度上。
她的作品,时代具体,语言通俗清新,词藻不华丽,语句不经雕琢,朴实中却透出才华。散文风格极具个性,健康、豁达、洒脱不羁。
她一生浪漫,超凡拔俗,心高骨傲。情感世界十分丰富,率性任性、质朴清纯,没有丝毫夸张矫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对于三毛的自杀,众说纷纭,成了一个谜。有人说她是因为写不出好的作品,江郎才尽了;有人说她患了绝症,疾病缠身,将不久于人世;也有人说是因为她创作的剧本滚滚红尘,获得金马奖8项大奖,惟独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奖;更有人说她是被谋杀的(当时在台湾,国民党独道其行,势力十分强大,国共势不两立。而三毛多次在公共场合下唱义勇军进行曲,国民政府很不满)·······
而我宁愿相信三毛的死是去赴荷西的约了。
三毛一生中追求者甚多,她爱过的人也很多。荷西不是她最爱的,但她却说荷西是她一生中唯一的男人。大学没毕业时,三毛就去了西班牙。当三毛在马德里念大学时,荷西正读高中。他对她说,你等我六年,六年后我娶你。三毛并没有把荷西的话放在心上,她只当做是一个小弟弟的玩笑话而已,况且她已有男友。回到祖国后,准备和相爱的人结婚,但就在结婚的前夕,未婚夫意外猝死。三毛再次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只身一人去了撒哈拉。听说三毛要回来的消息,荷西就早早地在当地找了一份工作,静静地等着她。当她出现在撒哈拉遇到荷西,看到他的房间里贴满了自己的照片,有些照片甚至连她自己都没见过。她终于被这个苦苦等了她几年的男人感动了。三毛认准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她的唯一了,是缘分让他们又结合在了一起,不久他们就在那儿公证结婚了。他们的婚姻很平淡,生活过的也很简单,彼此都给了对方很大的独立空间。虽然他们是夫妻,但谁都不想承认对方是自己的另一半,都觉得人应该是一整片的。荷西喜爱干净但很懒惰甚至可以说是邋遢。他出门前会用窗帘擦自己的皮鞋,他也从不打扫屋子,在他以为,屋子即使再脏,也不会塌了,所以就不用打扫嘛。他们不像其他夫妻有海誓山盟、甜言蜜语,整天黏在一起,因而出门在外别人都说他们的言形举止不像,不像是夫妻,住旅店还要既看结婚证,又要看身份证。在那个还比较传统的时代,他和她都在追求着一种更为开放的婚姻,都不想被对方束缚,三毛知道并不是只有做妻子的才能给丈夫带来快乐,还有亲人,还有朋友。她曾经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是不会长久的。但就这平平淡淡的生活,也遭天妒,真是世间好景不常有。当得知荷西在爱琴海潜水失逝时,三毛已经半疯了,精神几乎崩溃。最后一个晚上,三毛把西班牙的朋友和双方的父母都挡在门外,独自为荷西守灵。她握着荷西的手,向他诉说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仿佛一个姐姐在给一个熟睡的弟弟讲故事。说着说着,荷西的眼里居然流出了血。三毛拿出手帕擦去他的血,拭干自己的泪,这样他们俩就做到血泪交融了。对于荷西眼里流出血,三毛很吃惊,她问了很多的医生,但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死人眼里会流出血。我在想应该是属于他俩的默契,即使是天人相隔,也会心有灵犀吧。
在婚后三毛曾问过荷西,如果有来世,你还会娶我吗?绝不,荷西很肯定地回答。其实对于同一个问题,三毛的心里和荷西是一样的答案,来世我绝不会嫁给你。他们都不想来世还找对方做夫妻,已经在一起过一生了,为什么来世还要找一个样的呢。应该换一种活法嘛,找一个不一样的,换个不同的。他们俩真的好像、、、、、可六年太短了,今生注定不了情,但来世会不会记得今生呢???
彼此都换了一种面貌,他们还能找到对方吗???
知道撒哈拉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吗?是三毛对荷西的爱。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撒哈拉······
第三篇:读《小豆豆与我》有感
活着就好
——读《小豆豆与我》有感
(一)今天刚看完了一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母亲黑柳朝写的《小豆豆与我》,作者写这本书时已经八十岁!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位生于1910年的积极乐观的母亲近在咫尺,让我振奋!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女人是在七十多岁、老伴离世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而且生活得如此多姿多彩!她颠覆了我以往对于女人的所有活法的认识,原来到了那个年纪还可以如此精彩地活着!失去老伴居然还可以拥有另一种有滋有味的人生!不可思议!
当她八十岁时只身一人住在美国的别墅里,享受着阳光与鲜花盛开的惬意时,她说:为了这一天,我等了八十年!八十岁的朝子啊,心灵依然纯洁美好得就像个孩子,真是个充满活力的、可爱的老太婆啊!
从今天开始,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将再也没有“不可能”这个词语!
改变自己做妈妈的态度,再温柔、再宽容一点;改变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再热情、再随和一些;改变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再乐观、再轻松一些……
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活力一些;外形更年轻更亲切一些;内心更强大更坚定一些;知识更丰富一些;思想更开阔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生活更多姿多彩一些……
要是我那正在等待死亡之神来临的外婆看过这部书该有多好!
有时,我觉得自己那么小,就像个三岁小孩,和我们班小朋友玩个丢手绢或是切西瓜的游戏也开心得没头没脑;和女儿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个打水仗或是捉迷藏的游戏也尽兴得狂追乱喊。有时,我又觉得自己仿佛是一百岁,想和这位高龄老人像同龄人一样聊着久远的往事。
或许,我也会成为这样的一个老人吧?!
我相信,人的一生真的会有奇迹发生呢!我们每一天要做的,就是满怀希望地活着,等待着,等待那个神秘的奇迹在你不经意时突然发生……
2012.11.29
读《小豆豆与我》有感
(二)吴丹琪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到底看了些什么呀?”真的,这本书讲的就是孩子与母亲的日常琐事,虽然平凡,却也真实。
说我不知道在看什么并不是在批评这本书不好看,只是因为心中的感慨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这本贴近生活的书,让我觉得文中的小豆豆与母亲,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每一对母女的写照,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与母亲过往所发生的一些事。
就拿今年暑假来说,我在这个暑假要离开妈妈,去外婆家一些时日。那天下午妈妈为我收拾衣物,她的速度明显比以前慢了好多,头一直没往我这看,一边收一边碎碎念,心不在焉的。这个下午的妈妈真是奇怪。在晚上我临走上车的时候,妈妈还跑到我跟前跟我说她已经对我念叨了一个下午的话:“去那边一定要经常打电话给我,不要贪玩!”我点了点头,上了车后还是有些疑惑,妈妈平时也没见得对我像今天这般唠叨和关心啊?但想着想着,我疑惑的心还是有了一些领会,只是有些不愿承认,因为不太相信。我想,妈妈当时的心情应该是与小豆豆的妈妈送小豆豆去别的地方时,心情一样吧。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舍,只能将不舍化为唠叨吧。回到家问外婆有没有过不舍的时候。她说了很多,但她说最不舍得就是女儿出去外地打拼和女儿出嫁的时候了,说着她像要回避我似的,说是要去煮饭了。
原来天下所有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呀,她们的爱没有言语,而是被埋在了心里,这就是我看《小豆豆与我》这本书后所得到的启示。
读《小豆豆与我》有感
(三)--刘思元
潜心阅读《小豆豆与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朝在八十高龄的时候写的。她在这里回忆了自己与家人,尤其是与女儿小豆豆之间发生的一幕幕往事。阿朝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孩子的都一一讲述了。
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感受很深,文章题目是《我的命就交给您了》,这一章讲了阿朝去出席一个名叫龟千代夫人的生日宴会。因为龟千代夫人是在美国第一代的日本人。阿朝很羡慕他能活到一百岁,在他被邀请为“特邀嘉宾”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十分感动:“虽然我今年已经八十了,但是,二十年后,当我向您一百岁的时候,请你还像今天一样,这样欢迎我吧。我也向您看齐,让我们一年接一年的活下去吧。龟千代夫人,我的命就交给您了。”这句话表明了,人老了并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要向前看齐。
过年了,有些人就会说:“过了一年,人又老了一岁。”他们想表达,不想过年,因为就会老一岁,似乎就会少一岁。现在,我们中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我想,我们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这本书呢,有许多有这的文章,让人受益良多。让大家也能享受“巴学园”里面的这本脍炙人口的书籍,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第四篇:读大象的眼泪有感
读大象的眼泪有感
一次冒险,换一个人生。——题记
少年跃上夜行列车,把往事全部抛诸脑后,开始了真正的人生,这就是《大象的眼泪》给我留下的印象。这一切都应该是个比喻吧?人生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黑暗无光时刻,需要人纵身一跃,跳进不可知的列车里,随即狂风一般疾驰而去,被带向一种全新的生活。纵然它不能许你以美好幸福,甚至还有头破血流、皮青脸肿的难捱时刻,但是生活本身却慷慨仁慈,对勇者总是不吝惜丰厚的奖赏。
红头发的波兰裔少年雅各曾经拥有一个堪称完美的世界:父亲是受人尊重的兽医,自己在长春藤系的康奈尔大学念兽医学。六年的学校生涯只剩下最后一场期末考就能结束,他即将拥有自己的诊所,继承父亲的事业。即便在风雨飘摇的大萧条中,因为他的家,他的学业,他也能有一个不受风雨袭击的小小安乐窝。一场车祸改变了一切。
雅各跃上了一列巡游马戏团的列车,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各色人等都聚集在这列车上,当他逐一认识他们的时候,真实的生活画卷在他眼前缓缓展开。和马戏团的生活相比,以前的生活更像是精美的包装盒,漂亮而不真实,下面只有干巴巴的纸盒。在这列永不停歇的列车上,少年雅阁得到了友谊、尊重、爱情和一切一个成年男子应该得到的东西。在这生活的舞台上,少年雅各也亲眼目睹和经历的人性中最温暖的善良和最黑暗的残暴。这两样东西完全等同地存在于这列火车上,让他的左脸刚经历过火辣辣的掌摑,右脸上就能接受到温情和安慰亲吻。
莎拉在这本书里没有使用惊人的技巧,而是采取时间上的对应,让暮年的雅各和少年时代的他交替出现。暮年雅各住在养老院里,衰朽、无力,正应了美国人形容自己国家的那句话:青年人的天堂,老年人的地狱。活到93岁这样的高龄,只能等待着死神突然前来,用他的灰色马带走这个苍老的灵魂。活在等待死亡的日子里,活在护士们的敷衍中,活在一群无聊的老人之中,这让少年雅各变得分外鲜活。
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当老雅各目睹一个巡回马戏团出现在老人院门外的时候,就像几十年前他从康奈尔大学逃跑一样,他再次从老人院逃亡,回到了马戏团里,继续那种生活。93岁的老雅各在轮椅上的身影再次和跃上夜行列车的身影重合,他的那颗心就没有变过,这就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如果一个人渴望自由和冒险,对人性还存在信任,那么无论是医院、牢笼甚至年岁和死亡都无法把他困住。无论他在所谓的“现实生活”中呆了多久,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会一跃而起,跳进他想要的生活。
还要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中最惊人的情节便来自事实与传闻。作者在写《跋》的时候,提到了两个书中重要情节的灵感来源。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1903年,塔西的训练师喂它吃点燃的香烟,它便杀人。在那个年代,马戏团大象除非杀死民众,否则杀死一两个人一般不会有事。但那时塔西第三度取人性命。科尼岛月神游乐场的饲主们据顶公开处死塔西,但吊死它的计划引来舆论非议,毕竟,吊刑难道不是残忍而不寻常的惩罚?塔西的主人们心生一计,转向发明家爱迪生求助。爱迪生为了“证明”竞争对手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一点也不安全,多年来一直公开用电杀死野狗、野猫,偶尔也用5或牛,但不曾使用大象这么大的动物。爱迪生接下挑战。当时纽约官方已经使用电椅取代吊刑,因此民众不反对电死塔西。
据说饲主曾使用搀入氰化物的萝卜毒杀塔西,失败后才改用电击。另有一说是它食用氰化物萝卜后立刻施以电击。无论真相如何,爱迪生确实带了一架电影摄影机到场,让塔西穿上铺了铜的鞋套,在一千五百名观众面前将六千六百瓦的电流注入塔西身上。塔西大约十秒钟死亡。爱迪生认为这次处决证实了交流电的危险,便在全美各地播放处决影片。
再来是一段轻松一点的真人实事。同样在1903年,达拉斯一家马戏团向马戏传奇人物哈根贝克买下大象“老妈”。由于哈根贝克宣称老妈是他最聪慧的大象,买主对老妈冀望颇高。但无论新驯象师怎么做,老妈只是拖着脚走动。他们很不高兴,说它百无一用,“每回都得又推又拉,才能把它弄到下一个马戏场子”。后来哈根贝克去探访老妈,听到新主人嫌弃老妈资质鲁钝,他气愤不过,开口骂人。他骂人时用的是德文,大家才赫然明白原来老妈只懂德文。自此事情有了转折,他们以英文重新训练老妈,老妈的演艺生涯大放异彩。1933年,它在朋友和团员的陪伴下以八十岁高龄辞世。
悲情、无力、惊奇、意外、畸恋、喜悦,这本书中该有的都有,起承转合非常的清楚。
一次冒险换来一个人生,你要试试吗?
第五篇:读寓言故事《大象之死》有感
读寓言故事《大象之死》有感
近日,读到一则题为《大象之死》的寓言故事,感触颇深。
一场大火把杂技团烧毁了。事后,人们惊异地发现,被拴在木桩上的一头大象竟被活活烧死。细小的木桩并不十分牢靠,大象本可以轻松逃走。但这个力大无比的庞然大物却呆在原地不动,任凭烈火的吞噬,着实令人费解。
原来,在大象还是小象时,主人把它绑在一根大的木桩上。天性好动的小象,多次挣脱未果后发现,自己无法挣脱那根木桩。一段时间后,主人再给小象换一根比较小的木桩,仍然使它无法挣脱。久而久之,大象长大后形成这样的结论:凡是木桩形状的东西,都是自己不能挣脱的。由此,才有了开头一幕惨剧的发生。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被传统、常规的定势思维所束缚。
当前,我市的赶超战略步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定位于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引擎的北部新区,大开发的历史帷幕正徐徐拉开。被誉为“惊天地泣鬼神之举”的我市港口像一柄利刃庄严而厚重的刺向大海。特殊的发展机遇,赋予了财 1
政工作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部门应以何种姿态参与其中,是激流勇进、破冰而出,还是像大象那样死守“木桩”、因循守旧,这既关系到财政改革本身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与此同时,我市财政的改革发展走到一个攸关未来的十字路口,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以地方财政收入刚刚迈过百亿元历史新阶段的2011年为例,23.89亿元的市级一般预算财力中,仅人员支出及基本运转支出、收入返还性支出(非税收入不可统筹部分及支持企业发展资金)、对县区转移支付配套和专项补助等三项支出就占去了预算财力的71.6%,加之伴随着截至2010年末 86.8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而来的年均偿还10亿元债务本息的负担,仅仅依靠现有市级财力,要搞大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是远远无法保证的。财政可用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
如何加快构建可持续财政发展体系,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如何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如何让改革成果由更多人共享、更多人受益;如何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全局谋发展。这是局党组自去年以来历次会议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务实进取、敢于担当”的现实背景。
创新和不断进取,历来是我市财政最鲜明的特征。这正如目前经营财政理念的提出,完全符合我市财政自身特有的秉性。
自去年6月7日市财政局廉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及经营财政的概念,到当年9月27日全市财政工作座谈会正式明确“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再到今年2月27日我市市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加快构建经营财政体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营财政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不断摸索总结的过程。从最初的框架式设想,到经过反复论证,逐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走过的每一步,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包含着艰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
经营财政理念是一个高点定位的全新战略性思维。这套理念的形成,绝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更不是“拍脑门”甚至搞所谓的形象工程,而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围绕我市客观实际,量身定制的一套符合我市发展方向的路线图,是一个能够影响和撬动整个我市未来前景的可行性战略。可以肯定的说,这套理念完全摆脱了传统财政管理模式的思维定势,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境界,大胆实践、主动作为,本着对我市380万老百姓福祉负责的态度,吹响的一支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冲锋号。
必须承认,构建经营性财政体系作为一次“前无古人”,且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全新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推进工作的初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触及一些部门和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会遇到重重障碍。有些困难甚至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为此,财政干部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全面解除思想禁锢,轻装上阵。在今年的财政工作会议上,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加强对经营财政理念的学习。怎么学?最紧要的是学习融资的基本知识、资本市场的运作原理,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与经营财政有关的最新知识。只有将所学内容同构建经营财政体系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情况和问题研究明白,前进道路中出现的问题就可得到有效解决。
需要特别指出,与构建的经营财政体系遥相呼应的,是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两个体系”建设是最终实现可持续财政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财政干部无论侧重哪一条主线,都是同等重要的。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关于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安排部署,在若干关键环节上已经破题,并进入较为规范的运行轨迹。而经营财政体系则刚刚建立,尚需较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在继续巩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加快构建经营财政体系将是一项更加迫切和艰巨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样的工作局面,财政工作者既要有接纳新生事物的勇气,也要有统筹兼顾的智慧;既要珍惜财政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也要正视挣脱传统思维羁绊而出现的困惑和矛盾。我们要坚信,只有经营财政体系得以完善并步入良性运转,才能更好地支撑公共财政体系安全有效地服务民生,才能确保政府各项公共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一开始都会有不同意见。对于经营财政理念的提出,也同样如此。表现在财政干部队伍中,大致分四种情况:一种是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并全身心投入;一种是虽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和意义,但犹豫不决、观望等待;一种是至今不明白、不了解,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另外还有比较典型的一种,就是仍然把自己紧紧束缚在传统财政理念的“木桩”上,并通过不同渠道不断发出各种议论。
面对新生事物,存在一些争论和杂音是正常的。但在大势面前,尽快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用全新的眼光审视、接
受并坚决付诸实施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大象之死,死于思想僵化。作为新时期的我市财政工作者,只有以我市发展的大局为重,以我市百姓的整体利益为重,才能真正跳出传统思维的禁锢,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我市财政事业打造出一片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崭新空间,为尽快实现“提前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再造一个新我市”的美好愿景担当起财政工作者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