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高效精彩的计算课有感
听高效精彩的计算课有感
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教学总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高,但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却能展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数学教研活动用将近两周时间,让每位教师出了一节有关计算教学的优质课,老师们的教学过程都清晰流畅、自然真实,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亲切,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计算课也可以上得如此轻松而高效,值得回味和学习。下面就谈个人一点肤浅的体会:
1、关注三算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老师们将笔算、口算和估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始的口算为笔算扫清障碍,笔算为新学的笔算的算理做好铺垫,课中的估算为笔算的正确性奠定基础,更让学生拥有了数学的眼光,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口算、笔算和估算三算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关注信息整理,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
老师们在讲授新知前,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这样处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训练中,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有效的提高。
3、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每位老师不是关注最后的结果,而是学习过程,如:张蕾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张老师根据学生这一学情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得出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完全退出了主角的位置,只是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争论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轻松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在整节课中,张老师没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谓形式上的计算法则,但通过让学生反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计算时你要注意什么”,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关注学以致用,注重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算用结合,以用引算,关注知识的动态生成,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的不仅是计算,更多的是计算以外的,终身受用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追求的。
总之,本轮的计算教学课,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使我知道了计算课应怎样上效果才会更好。我今后会把我所学到的应用于课堂。
第二篇:听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听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前些日,我校全体班主任到松岭小学去听课学习。我听了两节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1、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赵老师的那节课,在她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朱乐平老师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
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点从最开始的注重教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观念都有了逐级的改变,那么现在课改又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道德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寻之无迹”,如在宋老师的教学中,她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评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看待我们周边的人、事,我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就是在这样的看似在作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5、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在赵淑娟
课中练习的设计,她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6、教师素质之高,学生习惯之好。是我们该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听加区二小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教师:井亚珍
2014年4月16日,我和几位老师一起去加区聆听了两位教师给我们展示的精彩课堂,受益颇深,感受良多。
我聆听了 杨春玲老师的《分数除法复习课》、马宏艳老师的《那只松鼠》。听了这两节课,虽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注意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这也是我平日课堂中欠缺的问题!老师们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再到提倡的“学导”并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深入。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
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知识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历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闪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精彩的课堂,与两位教师们注重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与两位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好学上进,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更来自两位教师们的勤奋钻研和独特见解。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知识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与结果的展示,我们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对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却忽略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时是探索过程程式化,我关注更多地是结果的多样化及优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学会知识,却缺乏探究意识,缺乏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地发展。
第三篇:听小学计算课心得体会
听小学数学计算展示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下面我来谈一谈对听了小学数学计算展示课心得:
一、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中,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方法是计算的程序化和模式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单纯机械的练习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原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只是一种模仿,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算法掌握牢固,计算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确实理解算理,自主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如《除法竖式》教学竖式的写法与以往的教学不太一样,她先出示了一小段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疑问,在解决疑问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整百数乘一位》教学中让学生看着算式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就是几个百和一位数相乘,算法就是百位和一位数相乘,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分数乘分数》一节课中多次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感悟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也就是,分母与分母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可以约分的约分。每节课上的很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掌握算法。
二、要让学生弄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运算顺序这部分知识是分散出现的,一年级就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式题(没有括号),三年级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有小括号),四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三步计算式题,五、六年级继续巩固。
1、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在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错误的情况。如:36-135÷9学生知道先算除法,可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把36 的位置颠倒了写成135-36。还有36-135÷9 =135÷9 =15纯粹不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2、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236-36×5(应等于56,而误得400),756÷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
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如:75÷25×4,75÷(25×4); 240-15×6+10,240-(15×6+10)。
三、关注计算课中的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课中还要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一种理念,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对同一个计算、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去发现算法,再让学生展示各自的算法,然后通过班级集体和老师的力量对呈现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化,使学生感悟算理,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算法,最后把获得的算法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四、要让学生弄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数字特征和运算符号进行简便运算。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变化一些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形式,使计算简便。如,240×18÷72=240÷(72÷18)=240÷4=60(根据除数是乘数18的4倍,直接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运用交换律);240÷15×60=240×(60÷15)=240×4=960(根据乘数是除数15的4倍,直接乘以4);18×35=18×5×7=630(将35分解成5和7相乘);81÷36=81÷9÷4=9÷4=2.25(将除以36变成先除以9再除以4)。
五、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1)、要重视讲计算方法。讲两位数乘以一位数23×2时,旁注了2个20是40,2个3是6,40加6得46,就说的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思考过程。教学时,应使学生掌握口算步骤,防止盲目多练。(2)、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更要注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3344÷86 9844÷49 4343÷43 11600÷58 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一题,商应该是三位数,如果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240-15×6+10读作:从240里减去15乘6的积,再加上10的和是多少? 第二,训练学生讲运算顺序。如,0.46+(36-765÷25)×25 这道题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再用小括号里的结果与25相乘,最后算减法。开始学习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算式中标明运算顺序。
第三,对比性练习。
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指出下面每组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①120×10÷5 120×(10÷5)②80+60÷12 80+60-12 第四,填空练习。
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练习。①加减法的速算法 348+198=348□200□2 514-396=514□400□4 638-599=638-□+□ 728-69-31=728-(□○□)②乘法分配律 201×42=(□○□)×42=□×42+□×42 98×65=(□○□)×65=□×65○□×65 76×28+76×72=□×(□○□)39×42+42=(□○□)×□
第五,改错练习。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如,80×5÷80×5=1 54-54÷6=0 第六,趣味性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我们应想方设法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情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并且在计算中获得良好的数感。
听小学数学计算展示课
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时间:2014.04.02
第四篇:听高效课堂研讨有感
听高效课堂研讨有感
在学校“有效教学之打造高效课堂”第三届教学论坛中,听了四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谈高效课堂,教龄还不满半年的我深有感触。地理组任双花老师从趣味、生活、知识、管理方面谈了高效课堂。英语组伏慧钦老师用讲课如炮制大餐的鲜明类比,结合本学科的各个课型形象而生动的传达了高效课堂的指导精神,并就具体操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政治组的张文博老师以其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及信手拈来的气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化学组的李海红老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谈了对高效课堂的把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老师们深层次的思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的90%。论坛中伏老师的发言让我有很大的震动,让我明白了英语的高效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亿人在学英语,虽然英语环境较原来改善了很多,可是毕竟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我们的大环境还是汉语。学生每天用汉语的思维来思考、交流、学习,就是英语课上,有的时候也不都是全英教学,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用汉语来解释。有一个结论表明:一个非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非英语国家要想达到英语为母语国家的6岁孩子的水平,要经过27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而我们的学生获得进步主要的来源还是学习,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给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让他们事半功倍,为将来储备知识,打好基础。
就像伏老师说的,语言的输入是基础。只有一定的输入量做基础,学生才能输出,而输入量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输入的数量以及输入的质量。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都是输入,这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最直观的英语,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量的输入量。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质量也需要提高。高质量的英语表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英语不像理科知识那样系统,语言本身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需要大量的重复。在同义词的互换上,在相近短语的应用上,在用已学知识牵引新授知识的语言呈现上,在交流中,学生才能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输入是很重要的,这也就对我们英语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提高了要求。我们先要发展自己,才能给学生创造高质量的英语应用环境,才能促进学生更快的发展。
此外,课堂设计也是关键。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在抓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课堂设计一定要有亮点。譬如:单词可以按词性分,用事实串联,也可以编故事,总之用种种方式创设情境,完善设计,充分为学生提高效率。这次高效课堂的研讨引起了我新的思考,有了想法,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我要多向其他老师们学习,开阔自己的思路,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衡中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的沃土,在感激学校的同时,我也会抓紧机会提高自己,尽快成长,争取早日成为这个优秀团队中出色的一员。
第五篇:听交响乐课有感
听《交响乐与音乐家》有感
一直以来交响乐对于我都是一片神秘的地带,既陌生又好奇。而这次有幸选中交响乐欣赏这门选修课。经过这段时期的学习后,我对于交响乐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这无疑是一次新的认识新的选择,交响乐能带给人的东西是别的音乐无法达到的。
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以前的我觉得交响乐是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还没听就给自己已经下了定义就是肯定听不懂。其实大家应该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交响乐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你没有认真的去聆听过。上选修课的第一天,黄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就深得人心。这是我头一次对选修课怀揣着这么多的热情,周边的朋友都夸这是门值得认真听的选修课。不由得让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正如老师教导的那样,音乐的产生就是为了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真理和美的化身,是诉说和宣泄我们最真挚的感情,所以不会有什么神秘和不可捉摸的,只要你用心去听你就会感激上天创造出如此美妙和谐的音乐了。第一堂课黄老师就为我们用钢琴弹奏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这首歌给人的感受颇多。时而欢快时而感伤,正是这种交杂着各种情绪的歌曲才能从最深处打动千万个听众。交响乐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给你很多想象的余地,内涵非常丰富。即使听一百遍还会有新的发现。而且,我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
众多交响曲不同的音乐风格,更会进一步吸引你去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个性以及他生活的时代,当时的思想信仰、艺术氛围、审美趣味等等。提起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这些有名的天才交响音乐家,即使几百年前的乐章至今依然能够让听者为之振奋,仍能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乐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因为在交响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创作者的精神思想。甚至有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让我们在听交响乐的同时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中,体会当时的文化。提到交响乐就不得不提那些为交响乐做出贡献的人。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的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他无疑是古典主义的典范,更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深刻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交响乐之父海顿,让交响乐走入人们的认知里。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贝多芬,他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更是在那个时代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让交响乐深入人心。
本来交响音乐就是音乐艺术中格调最高雅、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邃的作品,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但是老师将讲理论与观看欣赏影片的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让整个课堂的气氛都相对比较活跃,不再像以前的选课死气沉沉一般。有时候黄老师也会教我们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虽然以前觉得这些简单歌曲都容易唱,但当我们真正唱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出色,而是很多细微的问题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详细讲解,边唱边打节奏的指导,让我明白唱好一首歌需要的是了解与技巧,唱歌的好与坏不在于你唱的多少,而在与你用心多少。
转眼间这门课程快要结束,虽然短暂却很美好。大学音乐课给我 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我们初中和高中也都开过音乐课,但是却是每堂课都只有40分钟,并不能真正了解到什么,领悟到什么。现在我们虽然只学了一点点皮毛,但是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以后是会有帮助的。我们不仅能自觉、自信地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且能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审美音乐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堂课,值得我们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