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

时间:2019-05-15 08: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

第一篇: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

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2010-07-21 11:1

3贵州省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4月29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石秀诗2001年6月19日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制度,并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计划生育部门的组织建设,充实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健全县级以下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规定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村(居)民委员会应有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随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建立和推广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口计划的落实;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具体措施的落实;负责计划生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

第九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把计划生育作为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民主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要求。

第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措施及奖励等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确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督促做好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人口计划的完成;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纳入群众性的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将是否达到计划生育规定指标,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

第十一条 已婚妇女年龄在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年满23周岁初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不满24周岁的,可享受晚育待遇。

第十二条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再生育的,生育间隔时间为4年以上,即前一个子女出生后满4周岁,才能再生育下一个子女。因患不孕症5年以上,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恢复生育能力并要求生育一个子女的,不受间隔时间限制。

第十三条 依法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凭《结婚证》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一孩《计划生育证》;依法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办理二孩《计划生育证》。

第十四条 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手续齐全并要求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出办理《计划生育证》的,应在申请之日起30天内给予办理。

第十五条 “非遗传性病残儿”鉴定,必须由病残儿父母提出书面申请,经父母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核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签署意见,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提交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由地、州、市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对本地、州、市无法鉴定的疑难病症,由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报请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省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六条 要求进行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者,应持有效手术证明和病史资料,向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后报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经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七条 夫妻一方患有重度智力低下、遗传性舞蹈病、遗传性小脑运动失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肌强直、先天成骨不全、全身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全色盲及其他再发风险高的遗传性疾病,不宜生育。

第十八条 本省居民与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要求在省内生育子女的,必须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在省内一方居民的生育证明,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在本省居民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前已有子女,以及本省居民与香港、澳

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大陆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第十九条 节制生育应采取长效避孕为主的综合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无禁忌症的妇女,应在生育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节育措施;已生育两个子女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在生育第二个子女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绝育措施;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 已婚育龄妇检对象应按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每年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经计划生育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4次免费孕情、环情检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为其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第二十一条 医疗单位或各类诊所在明知生育对象不能出具合法《计划生育证明》,要求进行妊娠期保健或分娩时,要报告当地计划生育部门。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方或双方晚婚、晚育的,可享受下列休假:

(一)晚婚假:国家规定职工婚假为3天,晚婚的,再增加10天,共计13天;

(二)晚育假:在产假期间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产假90天外,再增加30天,共计12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在产假期间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产假90天外,再增加90天,共计18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的,自手术之日起,可享受下列节育手术假期: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2天;重体力劳动者,一周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

(三)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

(四)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五)人工流产,休息14天;人工流产同时结扎输卵管,休息30天;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16天;

(六)中期终止妊娠,休息30天;中期终止妊娠同时结扎输卵管,休息40天。

第二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颁发《独生子女证》,并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享受独生子女奖励和优惠待遇;

(一)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不含双胞胎、多胞胎)的;

(二)独生子女死亡后,符合生育政策再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丧偶后,抚养子女一方再婚,另一方没有生育过子女的;

(四)夫妻婚后不育,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第二十五条 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农村二女结扎户,除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执行外,还可获得以下奖励和优惠待遇:

(一)具有本省农村户籍,长期居住在农村的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女孩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

(二)有条件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酌情补助或减免独生子

女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的子女入托费、医疗费等,并免收9年义务教育期间的杂费;

(三)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退休的,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但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第二十六条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承担,除执行《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外,同时执行以下规定:

(一)聘用一年以上的合同工,由用工单位承担;

(二)丧偶后没有再婚的,由抚养子女一方单位承担;

(三)夫妻一方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的,由另一方单位全部承担;

(四)夫妻一方被判刑的,由另一方单位全部承担。

第二十七条 在县以下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岗位上连续工作20年以上,并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的专职人员,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

逐步提高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岗位上工作的专职干部的岗位津贴。

第二十八条 突破当年人口计划的地方,对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一票否决”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条例》规定计划外生育的,视其计划外生育子女的个数和情节轻重,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农民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上一年该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至3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4至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城镇居民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上一年该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2至3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4至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的人员,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本人现居住地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4至6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7至10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符合办理《计划生育证》条件,无正当理由未领取《计划生育证》怀孕生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以下处罚:

(一)子女出生后90天以内不及时落实节育、绝育措施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计划外怀孕的妇女不及时落实补救措施的,除责令改正外,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拒不接受孕情、环情检查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

管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一)对使用假节育手术证明、生育证、婴儿出生证、婴儿死亡证、病残儿鉴定证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对故意包庇、隐藏计划外生育对象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对出生婴儿去向不明又提供不出有效死亡证明要求再生育的,暂不安排生育计划;计划外生育的,按照《条例》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对已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夫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再生育的,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由发放单位收回;原发放单位已不存在的,由本人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收回,用于计划生育事业。

第三十五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使计划生育受术对象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节育、绝育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并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每例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办理《计划生育证》的,由其上一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贵州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

贵州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省人大新修订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和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坚持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地配合的原则,落实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总结近年来省内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户籍地服务与管理

坚持以“村﹙居﹚民自治”为载体和依托,做好服务管理。具体规范为:

一、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应主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联手,送宣传、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上门,从源头上做好服务工作。

二、村、社区居委会对流出30日的人口应实行全员登记,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并将流动人口有关信息上报乡镇、街道计生办。乡镇、街道计生办在PIS中予以记录。

三、乡镇、街道应定期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寻查登记,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及流动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变动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对漏管人员及时登记,对有计划生育信息变更的流动育龄妇女及时更新信息,并在PIS中录入。1

四、在18─49周岁流动育龄妇女流出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为其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

办理《婚育证明》应核实当事人的身份、婚育信息,如实填写《婚育证明》的相关内容。

办理《婚育证明》不得收取押金、保证金。

《婚育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不得以任何理由缩短其有效期。落实绝育措施一年以上的、婚育情况未发生变化的,《婚育证明》长期有效。

五、应对18─49周岁的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登记建档,及时录入PIS。

登记建档的基础信息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按PIS系统信息采集的要求;

(二)流动人口准确有效身份证号码。

信息登记应当准确、完整。

六、应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结婚、怀孕、生育、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计划生育主要信息情况。

对现居住地通报或者通过统计口径获得的流出人员计划生育主要信息变动情况应及时在PIS中予以更新。

七、应向流出人员提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告知其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与其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八、应指导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告知其按时参加现居住地的孕情环情检查。

九、禁止户籍地跨省设立孕环情检查站点,不得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十、应保障流出人员享有国家和当地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依法保障流出育龄夫妻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权利。

十一、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黔人领发[2007]9号文件)规定,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落实综合治理工作。

现居住地服务与管理

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在认真推行《房东登记报告制度》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加强管理。具体规范为:

一、村、社区居委会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对新流入本地居住的流动人口,应实行全员登记,采集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报乡镇、街道计生办。乡镇、街道计生办在PIS中予以记录。

二、乡镇、街道定期对辖区内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及出租屋等进行巡查登记,及时掌握流入人口底数及流动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变动情况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

对不在本村或社区居住,但在本村或社区有固定经营店面经商或从业的流入人口,也要进行全员登记,是成年育龄妇女的,应及时向其居住地通报信息。

三、18─49周岁流动育龄妇女到达现居住地后,现居住地应在15个工作日内查验其《婚育证明》。

对未持有《婚育证明》或《婚育证明》重要信息缺漏的,督促其在3个月内补办。

四、要及时向户籍地核实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准确掌握其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等情况。

对18─49周岁流动育龄妇女婚育信息进行登记并及时录入PIS系统。

五、对流动育龄妇女发生的结婚、怀孕、生育、节育等计划生育情况应当及时更新,录入PIS。

六、应及时、准确掌握全员流动人口底数,对流入和离开现居住地30日以上的人,及时录入PIS。

七、对离开30日以上的成年流动育龄妇女,应将其生育信息进行打包封存,以备需时核查。

八、应向流动人口普及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告知其服务管理相关规定及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公开办事程序,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指导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九、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免费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

十、在收到流入育龄夫妻拟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服务登记申请材料后,应在7个自然日内向申请人户籍地核实有关情况。核实无误的,应即时为当事人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发放生育服务证。不予办理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十一、为流入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服务登记后,应当在15个自然日内向其户籍地通报。

十二、流动人口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再生育的,可选择在女方或者男方户籍地办理再生育相关手续。现居住地在收到流动人口户籍地办理再生育手续通报后,应及时变更信息。

十三、要加强对出租(借)屋和房屋出租(借)人的管理,与房屋出租(借)户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

房屋出租户﹙房东﹚在发生或终止租赁行为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报告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发现怀孕的,应当日报告)。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计生工作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门进行登记、核实,并落实对已婚育龄妇女的首检责任。

十四、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人事关系的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应当配合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本单位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按时参加现居住地的孕情环情检查;

(二)对本单位成年流动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等计划生育信息及变更信息应及时报告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十五、抓住宅小区管小区业主,建立物业计生联动工作制度。通过主管部门实现物业计生协作联动,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目标管理,列入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内容。物业服务企业明确一名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协助村(居)委会做好信息收集、宣传服务等工作。房管部门把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计生协管工作情况作为每年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信誉评估的重要依据,严格履行部门职责,认真考核评估。

十六、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应依法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并经常开展活动,实现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十七、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黔人领发[2007]9号文件)规定,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落实综合治理工作。

第三篇: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地区】贵州省

【失效日期】

【颁布单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2001.06.19

【时效性】有效

【实施日期】2001.08.0

1【正文】?全文

第一条??根据《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制度,并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计划生育部门的组织建设,充实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健全县级以下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规定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村(居)民委员会应有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随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建立和推广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口计划的落实;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具体措施的落实;负责计划生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

第九条??村(居)民委员会应把计划生育作为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民主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要求。

第十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措施及奖励等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确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督促做好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人口计划的完成;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纳入群众性的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将是否达到计划生育规定指标,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第十一条??已婚妇女年龄在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年满23周岁初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不满24周岁的,可享受晚育待遇。

第十二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再生育的,生育间隔时间为4年以上,即前一个子女出生后满4周岁,才能再生育下一个子女。因患不孕症5年以上,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恢复生育能力并要求生育一个子女的,不受间隔时间限制。

第十三条??依法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凭《结婚证》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一孩《计划生育证》;依法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办理二孩《计划生育证》。

第十四条??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符

合计划生育政策、手续齐全并要求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出办理《计划生育证》的,应在申请之日起30天内给予办理。

第十五条??“非遗传性病残儿”鉴定,必须由病残儿父母提出书面申请,经父母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核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签署意见,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提交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由地、州、市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对本地、州、市无法鉴定的疑难病症,由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报请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省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六条??要求进行计划生育节育手续并发症鉴定者,应持有效手术证明和病史资料,向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后报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经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七条??夫妻一方患有重度智力低下、遗传性舞蹈病、遗传性小脑运动失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肌强直、先天成骨不全、全身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全色盲及其他再发风险高的遗传性疾病,不宜生育。

第十八条??本省居民与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要求在省内生育子女的,必须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在省内一方居民的生育证明,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在本省居民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前已有子女,以及本省居民与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大陆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第十九条??节制生育应采取长效避孕为主的综合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无禁忌症的妇女,应在生育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节育措施;已生育两个子女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在生育第二个子女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绝育措施;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已婚育龄妇检对象应按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每年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经计划生育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4次免费孕情、环情检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为其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第二十一条??医疗单位或各类诊所在明知生育对象不能出具合法《计划生育证明》,要求进行妊娠期保健或分娩时,要报告当地计划生育部门。

第二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方或双方晚婚、晚育的,可享受下列休假:

(一)晚婚假:国家规定职工婚假为3天,晚婚的,再增加10天,共计13天;

(二)晚育假:在产假期间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产假90天外,再增加30天,共计12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在产假期间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产假90天外,再增加90天,共计18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

第二十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的,自手术之日起,可享受下列节育手术假期: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2天;重体力劳动者,一周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

(三)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

(四)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五)人工流产,休息14天;人工流产同时结扎输卵管,休息30天;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16天;

第四篇:贵州省乡村计划生育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共150题)

【人口理论和管理知识 12题 1-12号】 1、3亿 2、14 9600

3、人类自身 物质资料

4、人口多 耕地少

5、男性健康宣传日 6、2.1 2.1

7、基本国策 8、22% 7%

9、法管理 优质服务

10、世界人口日

11、婚育新风进家 建设文明幸福家庭

12、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法律法规 49题 13-61号】

16、技术服务

17、社会抚养费

18、受术者

19、奖励 20、长效

21、避孕

22、国家规定的休假

23、胎儿

24、性别

25、公民

26、法律

27、女婴

28、晚婚晚育

29、人口与计划生育 30、属地

31、公开

32、管辖区域

33、干预

34、数量

35、依法行政

36、生育和收养

37、出生缺陷

38、行政处分

39、管理

40、严重后果

41、计划生育证明

42、法律

43、表彰、奖励

44、法定代表人

45、自愿

13、基本国策

14、权利

15、育龄夫妻

46、福利

47、宪法

48、公民

49、住宅 50、国家

51、法律

52、收养公证

53、优先抚养

54、送养子女

55、收养秘密

56、婚姻自由 57全自愿

58、遗产

59、离婚证 6061、法律

【规划统计基础知识 18题 62-79号】 62、夫妻双方或一方 女方 63、持结婚证、户口簿 一方户籍 64、计划外出生

65、女方 7日 计划内

66、那方长期居住方 女方 男方 67、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违法生育68、批准生育 落实长效节育措施 69、二十二 二十 晚婚晚育 70、帐卡和报表 统计例会 公开 71、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

72、初中以上 中专以上 大专以上 73、乡级 月报告单 74、废止 75、不予批准

76、统计例会 统计例会、完、二 77、5个月 3月底 6月初 78、半年 一年 79、调整

【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 33题 80-112号】 80、计划生育 81、计划生育 82、受术者本人

83、长效 84避孕节育

86、双方自愿 87周

89、活性 90适宜

92、知情选择 93咨询

95、个人自愿 96持证上岗

98、定期检查 99受精卵着床 101、12 102区域卫生

104、胎儿性别鉴定 105鼓励

107、受精卵 08宫内节育器

110、生物活性 111早孕、医疗 85、、半年至一年 88、1、5 91、、避孕药具 94、、科技进步 97、、屏障避孕 100、、质量技术标准 103、、半年或一年 106、、子宫体腔 109、药物、放臵、2年 112、【优质服务 26题 113-138号】 113、广大育龄群众 “三个代表” 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 工作思路 工作方法

114、计划生育主人 发展经济 勤劳致富 文明幸福家庭

115、运作方式 管理水平服务质量 同人民群众 造福于人民群众

116、行政处罚 行政收费 保证金 抵押金 117、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群众评议计划生育工作 118、婚育新风进万家 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 送到村送到户 宣传品和咨询服务

119、人口教育 青春期教育 性健康教育

120、技术服务网络 服务功能 服务程序 质量标准

生殖保健 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

121、育龄妇女生殖健康 定期随访 定期服务质量分析

免费提供 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

122、男性参与 承担更多的责任

123、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各项奖励优惠政策 社会救助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

124、人口计划管理 统计 基层统计报表 考核评估 服务质量 群众满意程度

125、社会和育龄夫妇家庭提供服务 生育取向、家庭生活质量、生殖健康状况、服务需求

126、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 健康、活泼 计划生育各项活动

127、知识化、年轻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新时期

最可爱的人” 计划生育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 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服好务

12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 “三为主” 工作

思路、工作方法 依法行政 新的良好形象

129、重要组成部分 出发点 落脚点 优质服务 综合改革

130、群众需求 群众的需求 满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

131、已婚育龄妇女 整个育龄人群 已婚育龄妇女的丈

夫、流动人口中的未婚青年及各类在校学生。

132、基本权利 “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 133、技术人员 逐人随访 村级工作人员 精神病患者、重

大残疾人员、当年使用药具有失败史 明显负反应 乡镇工作人员

134、出生人口素质 优生咨询服务 出生缺陷干预 135、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 有地位 有实惠 有保障

136、增人不增地 只有女孩 宅基地 土地 就医 入学

137、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 10 138、胎儿性别鉴定 人工终止妊娠

【协会知识 12题 139-150号】 139、1980年5月 140、1982年4月 141、会员代表 有选举权 142、活动小组 本组会员

143、落实到组 联系户 144、老干部 老模范

145、有选举权 被选举权 146、服务群众 少生快富

147、活动 服务 148、活动经常 监督

149、勤劳致富奔小康 文明幸福家庭

150、指导会员联系户开展活动 收集、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

二、单项选择题(共249题)

【人口理论和管理知识 27题 1-27号】

1、B

2、A

3、B

4、A

5、B

6、A

7、B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B

15、A

16、B

17、C

18、C

19、C 20、C

21、A

22、B

23、B

24、C

25、B

26、B

27、A

【法律法规 114题 28-141号】

28、②

29、② 30、③

31、②

32、②

33、②

34、① 3539、③

40、① 4145、②

46、② 4751、③

52、③ 5357、③

58、① 5963、①

64、③ 65②

70、① 71②

76、③ 77②

82、② 83③

88、③ 89①、②、③、①、②、③、② 66、② 72、② 78、③ 84、③ 90、③

37、②

43、③

49、③

55、③ 61、② 67、② 73、① 79、② 85、② 91、③、③、③、②、①、① 68、② 74、② 80、② 86、① 92

38、①

44、① 50、②

56、① 62、③、③ 69、、② 75、、② 81、、③ 87、、③ 93、36 42 48 54 60

94、③ 95、② 96、② 97、③ 98、② 99、②

100、① 101、③ 102、③ 103、① 104、① 105、①

106、② 107、② 108、② 109、①

110、② 111、③

112、② 113、② 114、② 115、③ 116、③ 117、①

118、① 119、① 120、① 121、① 122、② 123、②

124、② 125、② 126、② 127、② 128、③ 129、②

130、② 131、③ 132、① 133、② 134、② 135、①

136、③ 137、① 138、② 139、② 140、② 141、②

【规划统计基础知识 18题 142-159号】 142、B 143、A 144、B 145、C 146、C 147、C 148、D 149、A 150、B 151、C 152、B 153、A 154、A1

55、C 156、A 157、B 158、B 159、A 【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 63题 160-222号】

160、C 161、B 162、B 163、C 164、A 165、B 166、B 167、A 168、A 169、C 170、B 171、A 172、B 173、B 174、B 175、A 176、C 177、B 178、B 179、B 180、C 181、A 182、C 183、C 184、A 185、A 186、B 187、B 188、C 189、A 190、B 191、B 192、C 193、C 194、B 195、A 196、A 197、A 198、B 199、A 200、C 201、B 202、C 203、A 204、B 205、C 206、B 207、A 208、A 209、C

210、A

211、B

212、C

213、A

214、B

215、A

216、B

217、C

218、B

219、A 220、B 221、C 222、A

【协会知识 27题 223-249号】 223、B 224、C 225、A 226、B 227、A 228、C 229、B 230、B 231、A 232、A 233、B 234、C 235、B 236、A 237、A 238、C 239、A 240、B 241、A 242、C 243、B 244、C 245、B 246、A 247、B 248、C 249、B

三、多项选择题(共137题)

【人口理论和管理知识 15题 1-15号】

1、A、D

2、B、C

3、B、D

4、B、C

5、A、C、D

6、A、C

7、C、D

8、A、C

9、A、D

10、B、C

11、C、D

12、B、D

13、A、C

14、C、D

15、B、D

【法律法规 65题 16-80号】

16、①②③④

17、①②④

18、①③④

19、①②③④ 20、①③④

21、①②③

22、①②③④

23、②③④

24、①④

25、②③④

26、①②③④

27、①②③④

28、①②③④

29、①②③ 30、①②④

31、①③④

32、①③

33、①②③

34、①②③

35、①②③④

36、①②④

37、①③

38、③

39、①②③ 40、①③④

41、①②③④

42、①②③④

43、②④

44、①③④

45、①②③④

46、②③④

47、①②③④

48、①②③④

49、①②③④ 50、②③④

51、①②③④

52、①②③④

53、①③

54、①②③④

55、①②④

56、①③④

57、①②③④

58、②③④

59、①②③④ 60、①②③ 61、①②③④

62、①② 63、①②③④ 64、①②③ 65、①②③④ 66、①②③④

67、①②③④ 68、①②③④ 69、①②③ 70、①②③ 71、①②③④

72、④ 73、①②③ 74、④ 75、①②③ 76、①②③④ 77、①②③④

78、①②③④ 79、①②④ 80、①②③④

【规划统计基础知识 6题 81-86号】 81、A、D 82、A、B、C、D 83、A、B、D 84、A、B、C、D 85、A、B、C、D 86、A、B、C、D 【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 36题 87-122号】 87、ABC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BC 92、ABCD 93、ABCD 94、ABCD 95、ABD 96、ABCD 97、BC 98、ABCD 99、ACD 100、ABCD 101、ABCD 102、ABCD 103、BCD 104、ABCD 105、AC 106、ABC 107、ACD 108、ABCD 109、ABD

110、CD 111、ACD 112、ABCD 113、ABC 114、ABC 115、ABCD 116、AC

117、ABC 118、AD 119、ACD 120、ABCD 121、ABCD 122、ABCD

【协会知识 15题 123-137号】 123、ABC 124、ABCD 125、AB 126、AC 127、BCD 128、BD 129、AD 130、AC 131、ABC 132、ABD 133、ACD 134、ABCD 135、ABDE 136、BCD 137、ABCD

四、判断题(共151题)

【人口理论和管理知识 15题 1-15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法律法规 55题 16-70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5、√

56、×

57、×

58、√ 5960、×

61、√ 62、√ 63、× 6465、×

66、× 67、√ 68、√ 6970、√

【规划统计基础知识 18题 71-88号】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87×

【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 39题 89-127号】、√ 50

54、√、√、×、√、× 76、× 82、× 88、、、、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119、√ 120、√ 121、√ 122、× 123、× 124、×125、× 126、× 127、×

【协会知识 14题 128-141号】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五、简答题(共73题)

【人口理论和管理知识 6题 1-6号】

1、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

2、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我们的

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发展和安居乐业。

3、社会主义生育文化主要内容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

4、青春期教育是指对10—20岁之间的男女青少年开展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5、计划生育是指为了社会、家庭和夫妻的利益,育龄夫妻有计划地在适当

年龄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并养育健康的下一代,以增进家庭幸福,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

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法律法规 32题 7-38号】

7、省《条例》第21-24条中共列举了14种可以生育二孩的特殊情形,写出其中任意5种即可。

第二十一条 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二)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四)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五)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六)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七)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

(八)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第二十二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且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男方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与女方父母共同生活并履行赡养义务的(女家姐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二)兄弟两人以上,只有一个有生育条件,且只生育一个子女,其他兄弟均已丧失生育条件并未收养子女的;

(三)在与内陆不连结的海岛定居的。

第二十三条 只生育一个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五

年以上,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第二十四条

夫妻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婚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8、申请办理生育证时应当提交生育申请书,并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二)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生育证明;

(三)已收养子女的,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

(四)具有本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一的证明。

9、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年满三十周岁。

10、只有一个子女自愿不再生育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

委员会核实,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证者从申请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四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机关、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企业职工的奖励费由所在单位从企业公益金中列支;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的奖励费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市、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11、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增加的婚假,视

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12、已婚妇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妊娠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作出了规定。

14、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当自生

育之日起六十日内补办结婚登记;逾期未补办的,按照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二分之一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照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

基数征收社会抚养费,并不再批准其生育第二个子女。

15、违法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情形主要有三种,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对具有

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符合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提出生育申请而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其限期补办生育证,并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二分之一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具有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

情形之一,但不符合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而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二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不具有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 的情形之一而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三至四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16、《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的时间是2002年9月28日;自颁

布之日起施行,其适用对象是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

1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生育第一个子女实行免费登记制度。

夫妻可以自行选择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应当在生育前到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登记,免费领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凭手册享受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服务。

19、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的再婚夫妻,经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

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二)夫妻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婚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再婚夫妻申请生育时,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方为再育的须年满三十周岁。

20、《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涉及收养问题的有关规定有4条:

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且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二)兄弟两人以上,只有一个有生育条件,且只生育一个子女,其他兄弟均已丧失生育条件并未收养子女的。

溺婴、遗弃婴儿和违法送养子女的,不再批准其生育申请。收养子女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1、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必须盖有征收机关印章,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地址;

(二)违法生育的事实和证据;

(三)对男女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法律依据和征收数额;

(四)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方式、地点和期限;

(五)不服征收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名称和征收决定日期。

22、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基数是:县级计

划生育行政部门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上一统计公报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23、对不符合《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六倍以上十倍以下征收社会抚养费。

有前款规定的情形,当事人年实际收入高于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其年实际收入的六倍以上十倍以下征收社会抚养费。

24、当事人实际收入水平过低,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

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25、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外,属于国家工作人

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组织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其他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组织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6、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

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8、《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0日

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4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的《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同时废止。

29、独生子女父母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后加发本人标准工资百分

之五的退休金(退休金为百分之百的不加发),其经费从原渠道列支。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

30、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一)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

(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三)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八)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31、(一)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

(二)要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三)要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四)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五)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32、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村(居)民会议可以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村(居)民委员会与育龄公民可以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出具其生育状况证明,为申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公民核实其领证申请。

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

者村(居)民委员会给予适当奖励,并提供优先优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3、(一)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二)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三)双方不得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四)双方不得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五)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34、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公民的生育申请及时受理、审核,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审核意见和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发给生育证;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不批准生育的理由。

35、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受理初审后报设区的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医学鉴定。申请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重新鉴定。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结论为终局鉴定。

36、只生育一个女孩者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特殊情形有四种:(一)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二)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三)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四)只生育一个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五年以上,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37、农民实行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村(居)

民委员会给予适当奖励,并提供优先优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8、从申请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四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

农民的奖励费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市、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在发展经济中,应当给予信息、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社会救济、划分宅基地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提倡对农村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夫妻给予重奖。

【规划统计基础知识 2题 39-40号】

39、(1)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申请书;(2)双方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3)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生育证明;(4)已收养子女的,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5)具有省《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一的证明。40、(1)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2)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3)拒报和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4)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

(5)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6)未经审批或备案擅自制发统计报表的。

【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 12题 41-52号】

41、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

第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三,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

42、因为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子宫腔有新鲜创面,如果有性生活,有可能使细菌带入而致生殖器官感染发炎,既损害健康又影响以后的生育,所以月经期间禁止性生活。

43、(1)选用型号合适的避孕套。

(2)使用前必须检查避孕套有无破损或变质。(3)在性生活开始以前,阴茎勃起后戴上避孕套。

(4)在戴避孕套前,应先将其前端小囊的空气挤出,将卷好的避孕套套在

勃起的阴茎上,边推边套,直至阴茎根部。戴好后,可在套外涂上一些杀精子的胶冻剂。

(5)射精后,在阴茎尚未软缩前,即按住套口,与阴茎一起抽出。

(6)避孕套最好使用一次,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44、(1)母乳是婴儿必需的和理想的营养食品,营养丰富,适合婴儿消化吸

收。母乳喂养省时、省力、经济、方便。

(2)母乳含多种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3)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和身心健康,因哺乳时刺激母亲产生催乳素和

催产素,催产素可促进子宫收缩,使产后子宫早日复原;

(4)密切母子感情,防止乳腺增生病和乳癌的发生。

45、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孕情、环情检查;放臵、取出宫

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人工终止妊娠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

46、(1)1周内不做重体力劳动。

(2)2周内禁止性交和盆浴,防止逆行感染。

(3)3个月内每次经期或大便时,注意有无宫内节育器脱出。(4)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到计划生育服务站或医院复查,确定有无

移位和脱落;以后每年定期随访一次。

(5)宫内节育器到期应及时更换,绝经后半年至一年内取出。(6)有明显腹痛、发烧、有怀孕可能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到计划生育服务站或 医院复查。

47、(1)抑制排卵。

(2)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不利于受精卵着床。(3)增加子宫颈粘液的粘稠度,不利于精子进人子宫腔。(4)改变受精卵的运行速度,使之与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孕卵种植。

48、新生儿喂养提倡早开奶,断脐后即可吸吮母亲双侧乳房,吸吮刺激可使母乳分泌提前。提倡随时哺乳,不定时、定量,只要母乳充足,不必添加其他食物及饮料。哺乳后安静入睡,大小便、体温正常,体重正常增长(一般新生儿期体重增长800-1000克左右)是母乳充足的表现;如母乳不足,首先从增加吸吮次数,乳母心情

舒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等方面努力,如仍不足,可考虑添加代乳品补充。

49、公民享有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时,有权了解自身的健康检查结果和常用避孕节育方法的作用机理、适应证、禁忌证、优缺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负责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另一方面,从事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在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劳动强度及其所处的生理时期,指导公民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并为其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技术服务。

50、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诊断、治疗活动:

(1)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2)由于服务对象体质特殊或者病情危重,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3)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4)需收费并可能对服务对象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

51、(1)月经期第3天至月经干净后7天内均可放臵,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

(2)月经延期或哺乳期闭经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臵。(3)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和钳刮术后、中期妊娠引产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即时放臵。

(4)自然流产正常转经后、药物流产两次正常月经后放臵。(5)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伤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

(6)剖宫产半年后放臵。

(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分娩胎盘娩出后即时放臵。(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性交后5天内放臵。

52、(1)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性交后;(2)避孕套破损、滑脱或用法不当;

(3)宫颈帽、阴道隔、阴道海绵位臵不当或取出过早;(4)体外排精失败或在阴道口射精;(5)压迫后尿道避孕法未掌握好;(6)安全期计算失误;

(7)排卵期性交时只用避孕栓、药膜等外用杀精剂避孕;(8)短效口服避孕药漏服两片以上;(9)发现宫内节育器脱落;(10)遭受性暴力伤害。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该尽早采用紧急避孕来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优质服务 13题 53-65号】

53、由过去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54、①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②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③具有胜任的技术能力,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⑤严格规范的随访服务⑥提供适宜的综合服务

55、即以群众需求为中心,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56、即“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循环往复的工作模式

57、贴近育龄群众需求,贴近部门职能,贴近本地实际

58、群众的满意程度

59、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的了解;②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③如何做到优生优育;④如何防治以生殖道感染为主的妇科疾病;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病残或死亡的家庭在生产、生活、养老等方面希望得到政府的帮扶;⑥依法获得计划生育奖励、免费享受规定的服务、希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等 60、在继续进行国情国策、人口形势和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加大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宣传。

61、青春期、婚前期、孕产期、避孕期、更年期

62、充分利用人口学校和服务站咨询室开展面对面、温馨化、个性化为主的“渗透式”宣传。

63、在知生育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知本人的生理特点和职业特点,知本人的健康状况,知5种以上避孕节育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反应,知本地能够提供避孕服务的条件和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

64、知服务对象的生育意愿和生育史,知其健康状况和生殖健康需求,知其

对选择避孕方法的知情程度。

65、通过面对面方式,与育龄夫妇一起共同分析其自身的情况,本着安全、简便、高效和长效为主、鼓励男性参与的原则,提出最适宜该夫妇选择避孕方法的指导和建议,由夫妇双方共同做出选择决定后,再为其提供优质而规范的避孕服务。

【协会知识 8题 66-73号】 66、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

67、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

68、凡遵守协会章程,热心计划生育事业,愿意缴纳会费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成为协会会员。

69、党支部一班人较好地解决了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推选了一位热心协会工作,有能力的好会长,走出了一条“少生孩、快致富、讲文明”的成功之路。

70、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71、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两女户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干部养老保险。

72、主体是计划生育协会及其广大群众,客体即人民群众监督的对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73、懂章法、会组织、会宣传、会服务、会协调、会带头。

第五篇: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制度,并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计划生育部门的组织建设,充实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健全县级以下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规定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村(居)民委员会应有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随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建立和推广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口计划的落实;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具体措施的落实;负责计划生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

第九条村(居)民委员会应把计划生育作为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民主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要求。

第十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措施及奖励等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确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督促做好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人口计划的完成;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纳入群众性的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将是否达到计划生育规定指标,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第十一条已婚妇女年龄在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年满23周岁初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不满24周岁的,可享受晚育待遇。

第十二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再生育的,生育间隔时间为4年以上,即前一个子女出生后满4周岁,才能再生育下一个子女。因患不孕症5年以上,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恢复生育能力并要求生育一个子女的,不受间隔时间限制。

第十三条依法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凭《结婚证》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一孩《计划生育证》;依法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办理二孩《计划生育证》。

第十四条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手续齐全并要求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出办理《计划生育证》的,应在申请之日起30天内给予办理。

第十五条“非遗传性病残儿”鉴定,必须由病残儿父母提出书面申请,经父母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核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签署意见,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提交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由地、州、市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对本地、州、市无法鉴定的疑难病症,由地、州、市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报请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省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六条要求进行计划生育节育手续并发症鉴定者,应持有效手术证明和病史资料,向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后报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经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第十七条夫妻一方患有重度智力低下、遗传性舞蹈病、遗传性小脑运动失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肌强直、先天成骨不全、全身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全色盲及其他再发风险高的遗传性疾病,不宜生育。

第十八条本省居民与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要求在省内生育子女的,必须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在省内一方居民的生育证明,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在本省居民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前已有子女,以及本省居民与香港、澳门居民,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和外国人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大陆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第十九条节制生育应采取长效避孕为主的综合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无禁忌症的妇女,应在生育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节育措施;已生育两个子女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在生育第二个子女后第42天至第90天内落实绝育措施;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已婚育龄妇检对象应按省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每年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经计划生育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4次免费孕情、环情检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为其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第二十一条医疗单位或各类诊所在明知生育对象不能出具合法《计划生育证明》,要求进行妊娠期保健或分娩时,要报告当地计划生育部门。

第二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方或双方晚婚、晚育的,可享受下列休假:

(一)晚婚假:国家规定职工婚假为3天,晚婚的,再增加10天,共计13天;

(二)晚育假:在产假期间未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产假90天外,再增加30天,共计12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在产假期间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产假90天外,再增加90天,共计18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

第二十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的,自手术之日起,可享受下列节育手术假期: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2天;重体力劳动者,一周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

(三)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

(四)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五)人工流产,休息14天;人工流产同时结扎输卵管,休息30天;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16天;

(六)中期终止妊娠,休息30天;中期终止妊娠同时结扎输卵管,休息40天。第二十四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颁发《独生子女证》,并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享受独生子女奖励和优惠待遇:

(一)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不含双胞胎、多胞胎)的;

(二)独生子女死亡后,符合生育政策再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丧偶后,抚养子女一方再婚,另一方没有生育过子女的;

(四)夫妻婚后不育,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第二十五条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农村二女结扎户,除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执行外,还可获得以下奖励和优惠待遇:

(一)具有本省农村户籍,长期居住在农村的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女孩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

(二)有条件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酌情补助或减免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的子女入托费、医疗费等,并免收9年义务教育期间的杂费;

(三)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退休的,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但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第二十六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承担,除执行《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外,同时执行以下规定:

(一)聘用一年以上的合同工,由用工单位承担;

(二)丧偶后没有再婚的,由抚养子女一方单位全部承担;

(三)夫妻一方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的,由另一方单位全部承担;

(四)夫妻一方被判刑的,由另一方单位全部承担;

第二十七条在县以下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岗位上连续工作20年以上,并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的专职人员,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

逐步提高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岗位上工作的专职干部的岗位津贴。

第二十八条突破当年人口计划的地方,对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一票否决”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条例》规定计划外生育的,视其计划外生育子女的个数和情节轻重,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农民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上一年该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至3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4至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城镇居民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上一年该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2至3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4至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的人员,计划外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本人现居住地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4至6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外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7至10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符合办理《计划生育证》条件,无正当理由未领取《计划生育证》怀孕生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以下处罚:

(一)子女出生后90天以内不及时落实节育、绝育措施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计划外怀孕的妇女不及时落实补救措施的,除责令改正外,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拒不接受孕情、环情检查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一)对使用假节育手术证明、生育证、婴儿出生证、婴儿死亡证、病残儿鉴定证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对故意包庇、隐藏计划外生育对象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第三十三条对出生婴儿去向不明又提供不出有效死亡证明要求再生育的,暂不安排生育计划;计划外生育的,按照《条例》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对已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夫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再生育的,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由发放单位收回;原发放单位已不存在的,由本人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收回,用于计划生育事业。

第三十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使计划生育受术对象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节育、绝育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并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每例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办理《计划生育证》的,由其上一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下载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14-5-18 15:30:53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 原标题: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节选 根据2016年3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第五次修正)[2] 第四条......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8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2年9月2......

    贵州省基层计划生育“三按月”绩效管理填写说明

    贵州省基层计划生育“三按月”绩效管理 个案任务单填写说明 一﹑适用参考范围 贵州省基础计划生育“三按月”绩效管理个案任务单(参考样表)(以下简称“个案任务单”)用于全省各地......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制度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制度(试行)------------------2007-12-05 17:34:07 访问次数:70 信息来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我省人口和计......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管理办法

    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双降”目标的意......

    贵州省计划生育证管理办法(精选5篇)

    贵州省计划生育证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人口计划管理,规范计划生育生育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贵州省人......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2014年5月1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14年5月1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