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

时间:2019-05-15 08: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

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

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

华南师大附中 黄 胜

一、高一高二阶段的纵向式文体训练:有效地打好作文的多方面能力基础。

有人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淡化文体,因此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不要进行文体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三:其一,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从2006年起,高考考纲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规定。其二,淡化文体,并不是说不要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其三,学生进入高中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到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低于初中水平。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不造成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漏,让学生在文体上有多种选择的余地,所以有必要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文体模式训练。高一高二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文体训练,能有效地打好高中学生作文的多方面能力基础。

以文体为线索,可以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纲举目张的作文复习思路。把文体训练划为“纵”,就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性。作文训练中的文体训练就是要体现先“死”后“活”的过程。“死”,就是要严格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统一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典型的散文。一般而言,高中作文训练初期,这种训练是免不了要进行的,它是以后文体训练的基础。按固定文体训练,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并熟练地掌握各种主要文体的写作要领,让学生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优势。

2006年高考考纲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文章,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一般不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高一重点安排记叙文的训练,高二重点安排议论文的训练,高二下学期开始进行不限文体的写作练习,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一等等级。

初期训练体系安排概要:

次序体 裁内容训 练 点要 求

①记叙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②记叙文构思与表达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③记叙文实用技巧指要

④议论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⑤议论文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⑥议论文论证的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训练要点:

(一)记叙文

记叙文往往是通过叙述事件来塑造形象或表现主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俱全,因此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不同的线索和顺序,如时空顺序、感情变化线索,等等。记叙文是在高一做过基本训练的,学生已掌握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基本技巧,如“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等,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拟订了以下训练要点:

1.叙事记叙文指要

(1)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在完整的叙述过程中,再辅以一些小事件进行烘衬。具体选择过程中,那些不平坦、不寻常的事是首选,往往挫折才会吸引人,惨苦才会感染人,曲折是对意志的磨炼,痛苦是对人生的历练,困惑是对人生的考验。挫折、惨苦、曲折、痛苦、困惑,只要写得真切、具体,最容易感人,升华主题。另外,写好一事,重点不是在成功、鲜花,而是鲜花与成功背后的艰辛、痛苦、矛盾、分歧、牺牲、失去的欢乐、不屈的抗争,才有意义,才更真实。

(2)围绕一个中心,记叙多件事,即高中阶段所说的“复杂记叙文”,对于事件的选择可以在满足中心的前提下,有较大的时空跨度,但一定要注意其顺序和详略。

2.写人记叙文指要

(1)写人的性格。不同氛围的形态中各种情态的性格,不同人物关系中所显露的形态不一的性格,形形色色人物所固有的或变态的种种样样的性格,显示这种性格的事项、情景、场面,人物表演出来的种种细节及嗜好,沉迷程度等,均在选用范围。或专写人物的某种趣味,撷取其言行举止的典型材料,如潇洒、深沉、厚道„„以至写出其风度、气派或人情味来,文章的情感往往会流露于笔端。

(2)要写活人物,需抓住人物的神采气质。并把自己的理性认识抹上至情、至性的色彩,同时确定下合适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情绪化了的种种载体。

(3)抓住规定情境氛围写人物的特定情绪,写情绪化了的细节,使全文笼罩在浓郁的氛围情调中,充满强烈的情趣。

(4)写人且求精短,绝不汲汲于人物的全貌,人事的全程,而是运用简单的材料,极其简省的笔墨,写出人物鲜活生猛的精神来。

(5)写熟悉的知情知性的知音人物,往往容易得手,但写某一机会里瞬间熟识的陌生人,也极有可能写出上乘之作。因为,初交的新鲜,识与不识的巨大反差,一拍即合的激情,或不打不交的经历本身是人性最为裸露的时刻。

(6)综合使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用好细节刻画,做到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人物的描写。也可从侧面描写,描摹其待人接物的种种姿态、性情、习惯,这种浓入淡出、寓浓于淡的写法,并非易作,而一旦出手,往往自成高格。

3.记叙文写作规律

(1)处理好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记叙文的中心要求单

一、集中,而材料应是中心的体现,并受中心的统率、制约。

(2)对材料的处理要做到详略得当

处理依据是中心需要,最能表现的详写,有关的略写,无关的不写,绝不选用重复材料

(3)要素交待要清楚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作为记叙文的要素,应交待清楚,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模糊方式给读者留下一定思考空间,但不宜太多。

(4)叙事线索要清晰

线索是叙事性文章的脉络,是连缀材料的红线,做线索的可以是时间、地点、情感、某个具体的物,某句话„„在文中常常表现为重复出现的某个词,某句话等等。

(5)安排好顺序与结构

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序、倒序、插叙、补叙,彼此无优劣之分,行文中应酌情综合选用;结构上要注意安排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其中的“照应”除首尾照应之外,文句照应和文中前后照应也应力求体现。

(6)恰当使用人称,小心人称混乱,尤其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使用中更应注意。

(7)尽早步入话题,大可删减没必要的铺垫。

(8)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

即记叙、描写、议论的综合使用,描写可增强形象性、而议论则可以画龙点晴揭示主旨,但抒情与议论的使用一定要密切结合所写人、事、物、景,防止无病呻吟,空发感慨。

(9)表现手法不宜单一

衬托:正衬、反衬均可加强效果,分出主次。

渲染:运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多方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象征:借用具体形象来暗示与其相似的某些特定事理或情感,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曲折隐晦的表达情感,又能使深奥的道理表现得浅白,如火光之象征希望等。

伏笔:在前文把下文要出现的人、事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合适之处作呼应,使情节更加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如《项链》中伏笔的设置。

(二)议论文

1. 议论文的基本模式

议论文是通过事例来证明某一个观点,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俱全。贯穿全文的“线索”不是“感情”,也不是“时空顺序”,而是严密的判断、概括和推理,也就是逻辑顺序。

(1)简单引复述材料,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2)是什么?——简要对所提观点进行解释。

(3)为什么?——采用相关正面事例(古今中外,一般超过两个)。

适时加入正面道理陈述。

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反面论证。

采用相关反面事例(古今中外,不超过两个)

适时加入反面道理陈述。

综合以上论证,重申、肯定观点。

(4)怎么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辅助论证,深入开掘。

(5)回扣材料,重申论点。

2.议论文写作规律

(1)议论文的类型:立论、驳论。

(2)议论文之三要素:

论点(单

一、具体、精当)

论据(典型、简练、恰当、不重复)

论证(方法多样,角度全面)

(3)常见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喻证、引申法

(4)常见议论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

(5)议论文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6)议论文的开头,即提出论点的方法:从事例中提出,从问题中提出,从比喻中提出,从引用中提出,从对比中提出。

(7)议论文的结尾: 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呼应开头,推究原由,再度深化,推而广之,希望劝戒,留有余味

(8)议论文的行文要求: 角度要新,说理要深 ;语言多采用问句、排比、短句、比喻。

二、贯穿始终的横向式素材积累:保证作文有料可用,有话可说。

高中作文训练中的“横”,是指按类别进行的素材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高考作文时,许多同学的文章内容空洞、虚假矫情,根本原因就是强为无米之炊的结果。

作文训练的“横”是一条纬线,可以贯穿在以文体训练为经线的“纵”中进行,这样,命题时就不仅要考虑文体的问题,还要兼顾题材的范围。素材积累方面的工作重点还要通过划线为点,相互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划线为点,就是把作文可能涉及的素材划分为一个个的点,笔者就是按照“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这十个方面来带领学生进行课内与课外素材积累与整理的。相互协作,意思是对不同的题材,在每个同学全面注意的基础上,再通过同学间的分工来深入进行某一种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最后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全体同学的素材丰富。

基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素材准备的过程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现成的素材。

课本的文言文里有很多的经典事例,这些事例不仅存在可做多种开掘的可能,而且同时为自己和阅卷老师所熟知,既便于开掘利用,又易为阅卷老师所认同。课本现代文里的事例相比于文言文里的更鲜活生动,如能合理运用,亦能为文章内容增添亮色。课内与课外的材料交相辉映,文章内容就会显得充实不单调,生动不刻板。

2.建立“题材根据地”。

一般情况下,大家对某一范围素材掌握多停留在常规的层次上,如果每个学生能深入地对某一领域作一些关注和研究,掌握到他人没有掌握的材料,作文时就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比如足球、流行音乐、文学等等,如果我们能在某一方面有高人一筹的积累,不论是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诚信”,还是写“心灵的选择”等等,都可以把题材引入自己熟悉的“根据地”,从而使文章在内容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如1999年高考作文《为三毛立传》一文运用了跨越时空、驰骋想象的手法将题材引入到自己所熟知的人物三毛的身上。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作者对三毛很有研究,一定读了不少三毛写的以及他人写的有关三毛的书,这些事考生本人并没有亲身的经历,但文中想象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将她的记忆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这些点滴包括“她童年时的孤僻、苦恼与欢乐”,“她的求学经历”,“她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她对荷西的爱,对父母的爱”,“她自杀的原因”等,描述极为细腻真切。在炎热的夏日,在疲倦的评卷中能读到这样别致的文章,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就是这位考生因专而精的不同于常人的选材功夫。

3.要注意积累新鲜的材料。

高考作文百万人同题而作,选用新鲜的材料,才能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李渔《闲情偶寄》里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做到材

料新鲜的方法很多:或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或推陈出新,旧料翻新;或跨越时空,驰骋想象;或写出独特经历,或反映时代印记等等。特别要善于对旧材料能从新的角度加以分析,挖掘新的含义,或是采用别人文中未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材料。要做到这些,笔者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选材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材以今以中为主时,尽量从生活中选择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问题的事例,这些事例总是新颖的,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选材以洋以古为主时,要选择那些历久弥新、洋为中用的事例,因为回归古典(如《赤兔之死》)、借鉴西方也是新颖生动的重要途径。

二是选用名人事迹言论时,避熟就生,尽量不选为人熟知、人人皆用的。如有位作者在一篇《也说班门弄斧》的杂文中引用华罗庚说的“我总是反对‘不要班门弄斧’的成语,而应当改为‘弄斧必到班门’”这句话,就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是运用求异思维,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从相反角度观察、分析、理解事物,往往能使老掉牙的材料化腐朽为神奇,如前文所述的“滥竽充数”“伯乐相马”等材料即是。

例如2000年一篇高考作文《换个角度看问题》中有这么一段话:

“记得《读者》杂志上有关于这样一个小姑娘的故事。有一天,小姑娘心爱的波斯猫得了病死掉了,她站在窗子前边看佣人们土葬她可爱的小猫,伤心得大哭起来。小女孩的外祖父走过来,为她打开另一扇窗子,说:“孩子,为什么不看看这扇窗子外有什么呢?”小女孩就走到另一扇窗子前,这时她看到的是家里的园丁正在为那些漂亮的玫瑰花修剪枝叶,小女孩很快忘记刚才的悲痛,快乐得笑了起来。那时候读这样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小女孩的外祖父还真有本事,懂得为她去开另一扇窗子,让她快乐起来。真的,老人也就是善于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并教会他的外孙女看问题换个角度而获得快乐的。”

这里作者选用平时读书积累来的旧材料翻出新意,阐述观点,言简意赅。这篇作文得满分与这则新鲜有趣的材料的选用关系极大。

笔者鼓励同学们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2001年高考作文有一位同学就以自己老师在高考前一天说好在当天晚上要打电话,而“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的亲身经历,发表了自己对“诚信”这一话题的看法,批评自己老师言而无信的过失。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古今说》中叙述了一件作者哥哥亲身经历的著名学者、北大副校长季羡林讲诚信的事情,选材也很独特。

选用新鲜材料,要求考生注意观察生活,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报纸和电视上的时事新闻,并恰当地引入作文中。如在1998年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写到了抗洪抢险、城市工人下岗等事情,在1999年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写到了刚刚发生的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2000年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写到了高考制度改革;2001年高考作文中较多涉及到经营欺诈等。这些材料里面就有时代的印记,能反映考生的取材能力。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一英语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高一英语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都很陌生,老师应与学生多接触,常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法,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靠自己经常反复实践才能获得。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一英语衔接

从2004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将近七个年头。在这几年中,从高一到高三,再从高三到高一,使我深深的认识到高一英语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抓住了高一就抓住了整个高中的英语学习。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又实行了新课程标准,我参加了两次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新课标下,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新课程的讲授,使我更加意识到高一教学的任务之重。首先,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其次,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约1500生词,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常用词语200个左右。而《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词汇量是3300个,语法结构也较初中明显复杂。并且,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着重培养学生的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靠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另外,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还需具有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学校为了与高考接轨,在高一月考中都以高考形式命题。因此,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成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易受影响。我所在是一所普通高中,那么可想而知,所面临的问题就无疑更加严峻。教过普通高中的老师,我想,都会有相同的经历—学生的底子薄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面对这重重问题,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四位小女人并没有被吓到,相反,我们认真钻研新教材,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以绝对优异的成绩位居普高第一,不管是本科上线人数还是扑捉率,都是其他普高的几倍。我知道,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努力的最好回报。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衔接工作。

有好多老师会认为,高中任务本来就大,再做一些衔接不是浪费时间吗?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你们班一多半的学生愿意学英语,难道你不想尝试一下吗?

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都很陌生,老师应与学生多接触,常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法,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靠自己经常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例如,让学生每周规定一天为“英语日”,这一天内规定同学们不得说汉语,只能说英语,从而练习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另外,还要勤奋刻苦,要有坚强的毅力。此外,还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调整学法,因此,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质疑→听课→解疑→练习→巩固,一步都不能少。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开学第一天,我让全班学生没人给我写一张纸条,内容是回答我两个问题。想学好英语吗?你学英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最后的统计结果很令我振奋,全班所有学生都说很想把英语学好,但又有点担心,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他们连基本的音表都读不准,单词记不住。这种现状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头开始,尽可能让每一个想学习的孩子都不掉队。于是我就从最基本的开始给大家补习基础知识,虽然花了一段时间,但是把大家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并且让大家觉得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半学期之后,我班的平均成绩远远高于其他兄弟班级,并且高分也较多。这使我尝到了事半功倍的感觉。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实质性交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熊川武,1997)。要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就应该认真审阅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

1)我们备课组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我们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一定的知识讲解外,更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我们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在学生方面,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我们深知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指导及教学辅助手段等。

3)在教材方面,我们针对自己学生的水平,对高一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4)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要注

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想进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尤其是考试,要帮助他们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力争全班都高分,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升涨,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进。另一方面,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提供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借此教育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能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去解决、努力去解决,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提高,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经受的磨难越多,人的本领就越大。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考试)中,无论题的难度如何,都能镇定自若,信心十足,正常发挥。总之,在高一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初高中英语的过度与衔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也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人的一生的学习就如同接力长跑,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那么高一英语的教学将是成功的。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观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的指导下,我尝试着新的教学习作观,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乐于动笔,写作能力有很大地提高,习作教学上我取得了事办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树叶贴画、见闻感受、习作方法、米粒画、展示自我

文献:语文课程标准、叶圣陶的关于习作修改的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在习作教学中,根据这样的标准,我尝试着以下做法:

一、亲身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获取作文素材,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生活是作文之本。《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每逢秋季学校开学后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先观赏各种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再带领学生有计划地采集各种树叶,比如:冬青树叶、杨树叶、柳树叶、柏树叶等,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然后在班上作树叶贴画的指导,比如我用一片大点儿的冬青树叶做身子,再用8片很小的冬青树叶做头、爪子、尾巴用双面胶贴成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我在引导学生用柏树叶、冬青树叶贴长颈鹿等小动物,学生边听边做贴画,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小组合作,用树叶贴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的贴画,什么《小金鱼找妈妈》,什么《小鹿找朋友》、《龟鱼的对话》、《聪明的小刺猬》、《龟兔赛跑》、《坐井观天》等。我再按照贴画让学生发挥想象写成作文,一篇篇作文想象丰富,词语丰富,语句优美,好极了,这样的树叶贴画即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促成了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比老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作文,起到的效果好上几倍。

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想像。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学校的景点,先积累作文素材,如:写《美丽的光明学校》,我特别强调要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如一位同学在《玉波池》中写道“瞧,那一个个翠绿的睡莲叶,像一个个马蹄。而睡莲花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朝天怒放;花的颜色美极了,白的花似雪,粉的花似霞。池里的鱼儿像一群群快乐的小孩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位王晓航同学在《秋雨》写:今天,老师让我们观赏秋雨,大家撑着雨伞陆续来到校园,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个个伞花,衬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给校园增添了色彩斑斓的颜色。细细的秋雨远看就像一根根透明的线,落在地上,近看就像一颗颗珍珠滚落到小水坑里。一会儿,起风了,秋雨又像一群群漂亮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大家蹲下来摸摸雨水,哇,好清凉啊,仰起头,张开嘴,品尝一下秋雨点的味道,凉丝丝的甜蜜蜜的。尽管学生的见闻和感受各不相同,但是写出来的都是他们的真实表达。

三、指导作文,掌握方法。

过去我让学生习作时,板书作文题目后,开始让学生写作,作文本交上一改,学生写得不分层次,中心句表达不清,改作文改得我头疼,叫人心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习作得让学生有一定的习作技巧,有好的习作方法,写作就事倍功半,写作方法我从以下八方面指导:

(一)、写作文时,我强调学生要把句子写具体,用上数量词、的字结构、地字结构即一定的修饰成分,也就是平时让学生做的扩句训练,如:火红的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二)、把句子写优美要多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等修辞手法。如:《秋雨》写道:“早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那雨就像数不完的针落地,凉丝丝的,可又像是天上下了小珍珠,不一会儿,雨下得越来越大,像多个珠子帘散了一样落在地上,地上水的颜色深了一层。”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比起干巴巴的句子好多了。

(三)、我让学生写场面描写或活动时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如:一位同学在《除夕之夜》中描写的烟花“满天的烟花,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绽放的礼花,有的像盛开的大菊花,还有的像满天的小星星。”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一定很美。

(四)、我也让学生学会按顺序写作,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或用顺序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进行片段写作,比如:写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文具盒》等。

(五)、我非常重视文章的层次训练,强调段落开头使用总句写作,如用总分关系写一段话。“今天天气真冷啊。寒风像针一样刺着我,冻得我的手都红了,我搓搓手,跺跺脚,用嘴里的哈气来暖手。早上,我去刷碗时,碗上的小水珠几乎要变成小冰珠。我赶紧回教室,放下碗,再一次用嘴里的热气哈着手。”

(六)、我平时让学生准确地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强调在写人、物、想象作文时用上以上描写,使描写的人、物形象、具体,内容丰富。

(七)、我在平时习作时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在写作文时,我常常鼓励学生恰当地想象或联想,如:米粒画作文、续编写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更新奇,更富有创意,收到的习作效果很好。(八)、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重视语文课的范文学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仿写作文,这样的做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四、重视作文批改,乐于动笔。

学生写完作文,教师要参与批改,不能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要知道享受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应当在作文批改中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所以,我在批改作文时,因人而异给学生鼓励,评语要中肯、适当,对待后进生,要让学生能体会习作的优点所在。如:“你这个词语用得好,这个句子 用得妙!你的选材很新,你真是一个生活有心人......”这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而对优等生,则使学生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鼓励自我完善,从语言、标点、篇章结构上逐步提高。如“这里 的排比句写得具体生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观察力真好,能引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你的像象真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这段话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棒”等。另外,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让他们互相修改文章。因为“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

五、小结:要扎实提高学生的水平需要: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2、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

3、教会学生谋篇布局。

4、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六、展示自我,积极发表文章。

抓住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在2001年的第一届、2012年的第二届、2013年的第三届全国“成龙杯”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我让学生积极参赛,三次共计投稿150余篇,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2012年12月《 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投稿54篇,24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学生面对自己的获奖证书,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我经过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习作指导,收益颇多,习作教学教得轻松,学生写作写得快乐,我看着学生写的一篇篇优美的习作,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因为我在习作的课程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2013年5月20日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评价阶段小结

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评价阶段小结

(执笔:侯晓蕾)

随着第八次课改的深入,如何转变观念,探索实践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模式,成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京口区教科所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成立了作业评价研究课题组。课题组请林彬、沈志福老师为顾问,广泛吸收区各类不同年段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近一年来,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

现就一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简述如下:

一.实验的三个目的:

1、改革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数学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生活化。对数学作业评价的研究与实验,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探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这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着眼于未来社会,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信息社会创新时代,面对着众多的阅读载体和阅读信息,需要的是那种迅速接受信息、筛选信息,思维敏捷,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以“学会学习”为突破口来促进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而有效的评价则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3、推进我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的中青年教师队伍。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使广大中青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为新世纪造就一批教育观念新、教改意识强、教学方法科学新颖的骨干教师。

二. 实验的三点做法。

1、抓学习进修,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我们先向课题组成员推荐学习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章,学习了新《数学课程标准》、《走近新课程》、《有效教学方法》还重点推荐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评价方式的转变》。以此作为实验与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基本依据。在大家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写学习心得,增加课题研究的理论素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项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对拓宽我们的教科研视野,促进我校数学评价课题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抓课堂实验,探究新的数学课的模式。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教学课堂,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旋律。目前,我们正在市、区教科所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课堂教研中作业评价制度的研究力度,努力把实验研究引向深入。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实验经验。教学实验与研究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工作,我们十分注重文字资料的积累。从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便讨论、拟订了课题的设想和实验方案,同时提供了多部(篇)理论学习文章(文件)。还配合学校的总课题的实验工作要求,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交一篇教案,教学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要求送市一份,留区一份),对有关的研讨活动的记录也善加保存。

三. 实验的二大收获

1、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这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的评价语言发生改变,二是产生了一批基于实践,源于实践的理论成果,对我们的评价方式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培养了一批教改对象。通过实践,一批年青教师走上了讲台,得到了锻炼,脱颖而出。他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自觉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并结合自身的个性和特长。侯晓蕾,唐小芳等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镇江市二等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四、实验的几点体会

数学作业评价课题之所以能扎实、深入、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上述可喜的成绩,我们体会到。

1、专家里手的具体指导是搞好实验的有利促进。林彬、沈志福两位专家给我们以理论上的指导,还亲自参加听课、评课,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实验课中评价语言的成功与不足,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教益。

2、转变教育理念是搞好实验的第一要务。以生为本,教师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的三维渗透,以全面提高的全面素养等。我们深知不仅要进行转变教育理念的理论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努力贯彻这些理念,深入自己教学的骨髓之中,这样探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才能得以走得更远。

3、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投入是搞好实验的保证。参加实验的课题组成员,都是我、市、区、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有理想、有热情,自觉自愿地参加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课题研究的实验,对教改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课题组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但他们都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从事实验,每次实验活动,课题组成员都能踊跃参加,认真听课,评课,发表意见,形成一股浓厚的研究风气,正是这种高涨的热情和踏实的探索精神,才使对课题实验的成功充满信心。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特别是目前的高考改革,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更是肩负着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基础的重担。但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冷淡化、作文内容虚假化、作文形式套路化、作文目的功利化等问题,造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作文教学走的还是老路子,应试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轻生活积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讲评,重共性、轻个性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重新作了定位。其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怎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开展作文教学呢?本文在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作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究。提出了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

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小学作文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虽然国内的教育者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效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央教科所自由研究员和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等同志,针对小学作文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的“为考而教” “为考而学”的倾向,提出了“按言语交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主张,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此外,作文教学还存在着派系之争,如,包全仁的序列作文;李吉林教授的情境作文;滕昭蓉老师的童话引路教学;吴立岗的层次性作文;最近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生活作文,等等,作文教学可以说众说纷纭。这些学说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的价值。现分析当前作文教学主要问题有:

1.对教材的教程过于依赖

教材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照,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受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有的内容未必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作文需要(如教材版本的不同),另外教材改革比较滞后,多年反复地训练同样的题材或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使作文教学缺乏了创新的个性。

2.沿袭套路,框架式章法指导

目前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老框架,依然的强调作文的方法与技巧,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讲究文章结构的严紧。我们认为作文章法是重要的,但对小学作文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小学作文要适合儿童的作文心理,符合儿童的语言的发展规律。儿童怎么想就要他们怎么说,让他们“对写话有兴趣”(第一阶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阶段)

3.教学环境受限,偏隅课堂教学指导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数教师除了利用教学计划的课时外,很少把作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更缺乏在生活中指导作文。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也就缺少了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边生活边写作,这是作文教学的最佳出路。要让学生建立生活与写作的联系,就要先明确写作目的,然后指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归写作。

4.说教过重,抹杀儿童作文的思想意识

作文就是表达,作文内容应该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态度,然而受正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反映积极的并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内容,或者我们总用成人的思想去量度学生的意识,那么也就在某种程度作文真的成了“作” 文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他们对事物往往是感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思想意识。

5.作文教学没有和其他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堂是生活,但生活不仅仅是课堂

我们一直把作文教学作为独立的体系来教学,为了学生作文而进行作文教学。其实作文的形式的无处不在,作文教学也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应该和其他学科密切的结合起来,如一节音乐课就可以是学生作文的最好素材。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作文不竭的资源,一次游戏,一次游园,一次参观,一次访问,都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作文教学不必按着教材的计划来进行,作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随机的,生成的,要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的界定和意义

首先,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以前的作文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作文反映出他们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阅读量、知识面、写字、人格等多方面的情况。作为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写作教学对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以及打好语文素养的基础,有着特殊意义。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的策略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如果把学生比作小鸟,那么,我们的作文应该是一片天空,让学生在天空中开心地自由翱翔,而兴趣就是他们翱翔的最大动力。在学生初学写作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学生兴趣的焦点,不要定条条框框,应以新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以美激趣,让学生之间多交流,通过交流找到共同兴趣。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学生才能有更深的感受,而且在交流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需要,是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需要。同时,教师要降低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这样提供了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例如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作文。儿童有好奇、好玩、好动的特点,应顺应儿童的心理,构建作文过程。游戏活动是他们的乐园,游戏不仅使他们情绪盎然,而且感悟深刻,他们乐于把游戏的过程介绍给他人,乐于把游戏的情趣表达出来与他人共享。例如开展一些班队活动“掰手腕”、“下象棋”等竞赛。

2、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其想像思维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的事物都带上主观色彩。教师要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去心去感受,多创造机会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有了这些感知的基础,写作时就能顺手拈来了。

在《新课标》中,多次明确提出了作文课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第一学段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提出“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则进一步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

3、要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新课标》第三阶段中也指出作文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表明,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 3 重要策略。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思想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提倡开放性写作、个性化写作、创意性写作。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的心灵松绑,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的驰骋思维。当然,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要落实基本的写作规范。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正确引导。在这方面,笔者主要取用的是从写周记(日记)入手,因为周记(日记)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感受,学生也乐于在周记(日记)里和老师沟通,因为“写之皆心话,下笔如流水”。

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人云亦云,还要强调个性化地表情达意,创意性地表达,而不总是“帮助孤寡老人挑水,帮老大爷推煤车,下雨后回教室关窗户,老师为了帮自己补习而病倒……”。“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视角、独立的见解和独特感受,教师不能抹杀儿童作文的思想意识。

4、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写作从审题、立意、构建、草拟、修改、成文,都是一个实践过程。《新课标》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落实这一理念,我们首先要把修改的权利分配给学生,那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改,启发学生想改,肯改,乐改。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自我检查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取用以下的方法:

念读修改:通过朗读自己的作文,容易发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问题,是修改作文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示范性修改:通过集体评议,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起示范性教育。肖复兴在回忆当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的作文《一幅画像》时仍记忆犹新,原因就在于叶圣陶先生确实改得好。

自改和互改,展示和交流:,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作文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通过自改和互改,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流传千古,妇孺皆懂,也缘于一改再改。

5、要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柢”。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 4 得和方法。” 《新课标》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口语交际是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训习,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所谓“我手写我的口”,所以,结合口语交际,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话和习作,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要加强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很多动笔的机会,如生活小调查、资料搜集等,要重视这些实践性的机会,认真指导学生写作。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合作过程: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及学生和社会的接触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合作意识。

过去的作文教学多独立少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狭隘起来。现在强调,作文也应体现对话的过程。学生对问题、对事物、对现象的理解,需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讨论各自的见解,相互促进,相互启迪,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学会表达语言。例如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圆”是什么,代表什么,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通过交流,打开了思路,激发了写作欲望。

此外,人与人的交往,使学生对现实、对生活、对价值的认识不断的改变和加深,让学生把社会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社会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态度的交往,是价值取向的交往,因此作文应重视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例如我们学校多次和珠三角地区的学生搞联欢,帮助学生结对子,相互感受各自的生活。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有着独特的体验,也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实,又反映了人生的态度。

故此,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自然,面向未来,实现内容选材的综合性、多样性、人文性。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和谐、宽松的作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自我,削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创造性作文的氛围。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里力。因此,作文内容和训练形式应符合学生内心的需要,让孩子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表达愿意表达的情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重视语言的积累,多种方式汲取

“文言无采,行而不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章如同嚼蜡。虽然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主张文体自由,表达形式自由,但不等于忽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一个好字好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大家所熟知王昌龄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各东流”等佳句。在各个学段里《新课标》对语言积累也有不同的要求,并具有递进性,这些要求都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积累才能更好的作文实践。

积累语言的主要方式有课堂积累、课外文本阅读、网络浏览等。

3、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

“一花开放不是春”,教学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人程度、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习作要求时,教师不应“求全责备”,而应针对不同的要求,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每位学生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体素质的提高。

4、重视信息反馈,重视评改的实效。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够及时高速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陷,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因势利导,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写作信息的反馈主要是体现在文章的评改,在上述各种方式的评改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的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修改方法等。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是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从各个方面下功夫,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探索 一、专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1、作文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多方面的知识。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又体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济南实验初中语文组陈皓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让识字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中心小学 张志霞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新课程标准下的拼音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拼音教学 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是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项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样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能提前读写,提前阅读。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 革直接......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论坛征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须以《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