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拼音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拼音教学
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是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项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精神与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呢?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宜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学生学得生动、轻松、快乐。儿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体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启发谈话教学生读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讲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标调歌》:“标调很重要,先把a母找,要是没有a,就把oe标,aoe都无,iu别客套,哪个在最后,就该标调号。”如学ei 这个复韵母时,我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 前i后喝一杯。”朗朗上口的儿歌,淡化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符号,要想让学生爱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新教材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创设富有童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发现、积极主动、生动有趣地学拼音,认汉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让拼音走进生活
拼音教学应该生活化,老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编排故事,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学习通过自编顺口溜记忆字母,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享受学习拼音的快乐。例如:复韵母ai的四声和标调规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比高矮”、“挨着坐”、“划动手指”等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拼音教学,变得直观、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游戏,添活力,促使学生掌握字母。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曾说过:“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容易,这才是能力培养的宗旨。”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40分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动起来。臂如肢体运动、摘果子、找朋友、猜迷语、做全操,分组竞赛,男女竞赛等,这些游戏活动开展得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突出新课标指导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把教师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教师只营造、提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情境和材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气氛活跃、活谐,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心智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培养。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注音儿歌、注音故事,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用音节注上学生的姓名,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作业本,课堂上表扬学生,可以用音节写出受表扬者的姓名,还可以给家里的物件柜上帖上拼音标签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拼音,使学生既体验到拼音的作用和学习的乐趣,又形成了拼音技能,也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普通话打上了基础。在学生对所学拼音内容基本掌握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外部的影响,经常变换学习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看图拼音,拼读有情趣的句子,制作快乐大转盘。等等。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拼音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指引我的拼音教学点滴
新建小学 黄淑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以色彩明丽的插图、朗朗上口的儿歌、富有童趣的练习深深吸引着这群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整本教材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应该体现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价值取向。在教材开始部分的拼音阶段,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多元化的内容,它既有纯拼音的教学,又有利用拼音来认读词语、学习汉字的内容,同时还有巩固拼音、学习汉字的儿歌。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发展语言、形成学习能力。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在教学上教师要努力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应该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注意分层整合,调动学生兴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善用比赛,体验乐趣
《大纲》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刚入学的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感受快乐呢?
在教学“ ai、ei、ui ”等复韵母之前总会有一个复习环节,我经常采用的是“游戏过关”的方式,游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采用轮换制,我会提前告知并让他做好相关准备的,小组成员就是评委,比赛过程中大家均无异议的才能评奖,我的角色就是观察者、协调者、意见收集者。比赛结束后会有一个简单的汇报活动,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表扬优秀,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二、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为了更加有效的将学音节、识汉字和学儿歌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我在教学“ai ”的四种声调时,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带调韵母进行说话练习,有的孩子说“挨着我家住的是李林和他的爸爸妈妈”,有的孩子说“我爸爸说做不好作业要挨打”,有的孩子说“我比老师矮”,至于“ài”,孩子说的就数不胜数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孩子记住了“ai”的读音,还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又如在教学《小白兔》这首儿歌时,我先让“能干的小朋友”找找他认识的拼音宝宝,再大家一起交流,再让这些“能干的小朋友”找找自己认识的汉字宝宝,再次交流,这样以后,孩子不会自己拼读的音节就很少很少了„„这样既复习了以往的学习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旧知识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合作,互助探究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我将拼音教学阶段的训练基调定位于“学习合作、互助探究”,这一阶段的培养要点在于教给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拼读词语这一环节时,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开始阶段我请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听,一段时间以后,我就让一个学生拼读音节,另一个学生用这个音节所代表的词语进行说话。又如在教学“我、他、你、她”以后,我让学生自然分组,每个人说出小组里的“我、他、你、她”,然后,我让学生按照男女分组,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他们”和“她们”、学生在笑声和闹声中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巧用动画,激发兴趣
低段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段时间的拼音教学之后,大家都变现的有些懒散,那天在教学“ang”时,有一个内容是拼读“羊”的读音,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羊吗”,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由书上的小绵羊说到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后面的教学中,只要能联系上的动画,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乐一乐,而每次的“乐乐”之后,孩子们对拼音的记忆就越深刻。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小学阶段的工具性教学内容——拼音教学更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內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鲜活灵动,易于接受,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亲近拼音,感悟拼音,从而牢固地掌握拼音、灵活的运用拼音。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论坛征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正文]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一、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
道。但是,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第二、重视知识的最终结论,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重构后输送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其实,学科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是载体之上的内容,却不是知识本身。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第三、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单一,忽视学生表达、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大多是通过课后练习和测验进行的,同时,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交流,如果不能够把掌握得知识正确、清楚得表述出来,那么这样的知识学习并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传统的检验方式形式单
一、时效性差、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平,也忽视了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在现代课程观中,认为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要注意完备性和系统性,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
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二、要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需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需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保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与操作训练等方式,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注意创设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内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能力,促使知识内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如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仔细描述所观察的内容;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议论;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并进行交流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中内化知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只有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现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及时地修正错误,才能使他人的知识经验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
第三、教学设计的目标要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转而变为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的方式。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我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
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在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让他们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美术教
材第九册《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从而使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副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艺课上要“超越”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除了“百宝箱”外,还要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
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术教材第九册《实物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打了一剂“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则
使美术课成为老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例如美术课本第七册《民间年画》,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学生往往不专心,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而我课前先用摄像机去农村中摄一些农户家大门上的门神或家中的一些财神或一些有关年画的录像做成美术课件,课上来展示给学生们看,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民间年画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而且一课时顺利完成。
以上只是我对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美术教学的个人之见,但是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样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能提前读写,提前阅读。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 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这充 分体现了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正因如此,我想说如下两点:
一、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了条件。小学低年级尽快认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可以通过简单的阅读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课外阅读的好处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外阅读的熏陶与启发功效更是不言而喻了。
二、阅读和写作让识字与写字不再枯燥。
当低段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而可以独立阅读后,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文识字”,在阅读中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使阅读促进识字,识字教学就可以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从而学生就会在自己喜欢的读物中轻松识字了。
如此以来,学生的识字量与阅读量会进入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别开生面的好景致正是得益于本次课改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多认 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进合击”。这是一件多么美妙 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