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八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第十七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课标要求】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
2、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
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找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3、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4、863计划当时得到哪位领导人批示?涉及我国哪8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课堂小结】
863计划:形成、领域、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况、正负面影响
【当堂检测】
1、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A、科教兴国计划B、863计划C、星球大战计划D、尤里卡计划
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3、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B、(1)(3)C、(2)(4)D、(3)(4)
4、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A、60%以上B、70%以上C、80%以上D、90%以上
【学习反思】
第二篇:科学技术成就(二)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成就(二)教学反思
反思一:科学技术成就(二)>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个基本点”为驱动,脉络清晰流畅,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功能。首先,在教学设计中尽量采用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关于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等等专用科技术语老师很难在课堂上讲清楚,但是,教师在课前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相关材料,让学生对这些名词术语有一个初步印象,鼓励他们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描述科技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其次,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参与,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过程中提供适量的材料和思考题很有必要,例如: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怎样理解中国农民的朴素话语“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大胆质疑和互相帮助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另外,突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升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情商。例如,展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有关材料,报纸新闻等,旨在强调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反思三:科学技术成就(二)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实验班上了一节公开课:八下历史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本节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学·习课堂”“七善”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由于课标对17、18两课的要求是“了解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对“863>计划”并没有明确指出,加上课文内容少,对实施863>计划取得的成就欠缺——只有一个图片,所以在本节课时开发了两个教学资源:
1、三次科技革命2、863计划八个领域取得的的成就(图片)。目的在于不仅让学生认识我国实施863计划的必要性、紧迫性,而且通过了解成就加深对八个领域的记忆,由此促使学生心生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投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和动力。这也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大教材”观念。这是本节课备课的一个亮点。
本课在八(7)实验班展示,总体来看,效果较好:
1、各个环节完整,尤其突出“善习”(15分钟课前习,10分钟课中习)和“善学”(自主阅读5分钟,交流讨论5分钟)二环节;
2、点拨到位(通过老科学家的信件内容和批示内容认识实施863计划的必要性);
3、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充分体现了主体性(自学、交流10分钟,发言人数15人次以上);
4、时间安排恰当,“收口”用时2分,正好下课;
5、注重课堂管理,育人第一(如语言鼓励、掌声表扬、不断纠正学生站姿、声音、表情等)。
但经过教后反思和集体评课,发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并不似表面那么完美。问题主要有:
1、课前“习旧知”——“三次科技革命”没有达到最佳预期目的,学生的“兴奋”未充分激发出来,这里可以再设计几张对比照片。
2、“善学”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后“质疑”只有一个学生有一个问题不会,是否存在其他同学不懂装懂现象?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这里可以增加一个“学生展示”,展示“基础知识”的掌握,侧重提问中下等学生。
3、开发的课程资源——863计划成就,只是八页图片一闪而过,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好奇“发问”的能力,说明教师的引导依然不到位,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这里可以播放的慢一点,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发问,也可老师设问,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4、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认识科技重要性,也没有让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缺乏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和自我感悟。若能在图片放映后设计一个思考题:面对863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你有何感悟?就好了。
5、缺乏“小组捆绑式”评价,不能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这需要实验班班主任配合在班级实施这个小组评价>方案。
反思四:科学技术成就(二)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它主要讲述863计划的涵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基本事实。设计了阅读、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时间顺序、读图、小故事、资料、图片等加深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了解。通过识图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学成为课堂主线。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学生单一的历史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图像欣赏、识图找图、人物角色、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利用教材中的介绍、学生收集的文字资料等增加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交流机会,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在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思想。目标定位明确,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学习学生生活中的历史,学习学生身边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历史。在学习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价值观、人生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交际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具体环节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的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我还是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在讲课过程中总感觉自己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够,觉得非常遗憾,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打了折扣。通过这一点我也深深感到一个文科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感染他们,这也使我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俗话说“教然后知困”。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我想关键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学生是否融入课堂,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思考。如何把学生引入课堂呢?我看这还得要求我们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相互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探索,继续挖掘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让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第三篇:古筝教学第十八课
第十八课 《千声佛》
教学内容:
1、乐曲《千声佛》;
2、补充乐曲《但愿人长久》。教学目的:
正确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并能够连贯弹奏乐曲《千声佛》。
教学过程:
一、乐曲简介:
《千声佛》原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是一首佛教赞颂乐曲,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二、乐曲讲解
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课后作业:
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2遍;
2、乐曲《千声佛》每天练习10遍。补充乐曲 《但愿人长久》
1、示范弹奏
2、重点讲解
在弹奏时要注意,乐曲中第4小节的滑音,要注意“附点前十六的时值”要准确。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但愿人长久》每天弹奏10遍
第十九课 《上楼》
教学目的:
了解反复记号、切分节奏、休止符、三连音等乐理知识,基本掌握按音 “7” 的弹奏,并能连贯弹奏乐曲《上楼》。
一、乐曲简介:
《上楼》是一首河南筝曲,内容取材于《西厢记》,乐曲以欢快的曲调,表现善良的丫环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张生与莺莺的婚事时,激动地匆匆上楼给莺莺报喜讯的情景。
二、乐曲讲解
课后作业:
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2遍;
2、乐曲《上楼》每天练习10遍。
《小开手》
教学内容:
1、《小 开 手》;
2、补充乐曲《挥着翅膀的女孩》。教学目的:
基本掌握河南筝曲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上、下滑音与按音的音准;能连贯弹奏乐曲《小开手》。教学过程:
一、乐曲简介:
这首乐曲原流传于河南遂平一带,后因古筝传习者多以这首乐曲作为初学的入门小曲,所以有《小开手》之名。“开手”这里有“初次入门”的意思,也含有“活手练指”的意思,此曲被老一代筝家奉作传统筝的“入门宝典”。
二、乐曲讲解:
课后作业:
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1遍;
2、琶音练习
一、练习二每天弹奏5遍;
3、乐曲《小开手》每天练习10遍。补充乐曲
第二十一课 《剪靛花》
教学内容:
初步掌握河南筝曲中的特色指法——大关节托劈的弹奏、4和7的风格按音及同弦按音,并能连贯弹奏乐曲《剪靛花》。
一、乐曲简介:
《剪靛花》又名《剪剪花》,是河南民间乐曲,流行于河南南阳地区,由河南曲牌唱腔变化而来。曲调比较柔和,歌唱性很强。
二、乐曲讲解:
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课后作业:
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1遍;
2、琶音练习
一、练习二每天弹奏5遍;
3、乐曲《剪靛花》每天练习10遍。
第二十二课 摇指
教学内容:
1、摇指。
2、摇指练习
一、练习
二、练习
三、练习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摇指的弹奏方法,并能熟练弹奏摇指练习
一、练习
二、练习
三、练习四。
一、指法概述
1、摇指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它利用臂腕的摇动,使颗粒性的单音连成线,成为连续不断的长音,起到延长乐音、展示音乐歌唱性的作用。摇指在音乐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等的变化,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
摇指的指法符号为:
“ ” 或 “ ”。
2、摇指分为大指摇、食指摇、中指摇、无名指摇以及多指摇等等,其中又以大指摇最为常见。大指摇又分为扎桩摇和悬腕摇两种。
二、技法教学
对摇指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三、练习曲
课后作业:
1、摇指练习
一、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
2、摇指练习
三、练习四每天弹奏10遍。
第二十三课 《渔舟唱晚》
(一)教学内容:
乐曲《渔舟唱晚》快板部分及尾声部分教学目的:
基本掌握刮奏技法,并能够连贯弹奏乐曲《渔舟唱晚》快板部分及尾声部分。:
一、乐曲简介
《渔舟唱晚》这首筝曲的曲名,是取自于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乐曲表现了夕阳西下,在美景如画的湖面上,渔民欢娱歌唱,满载而归的情景。我先为大家完整弹奏一遍这首乐曲。
二、乐曲讲解
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课后作业:
1、摇指练习
一、练习二每天练习5遍;
2、乐曲《渔舟唱晚》快板部分、尾声部分每天练习10遍。
第四篇: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说出“863”计划出台的经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搜集资料、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增强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技能。
2、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调查的方式查找并搜集“863”研究成果,提高搜集、整理、展示有效信息的能力;畅想高科技发展的未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3、感受科学无所不在,科学创造奇迹;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用科技知识创造美好明天的理想;培养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意识。
教学重点
863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可见,当今高科技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说: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微波炉、液晶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离不开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那就是──863计划。
讲授新课:
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
一、863计划
人类迄今为止,历经了三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在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尤为突出的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说明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美国。(教师适当解释图片内容),到了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各国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比如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的激烈竞争,将残酷的选择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是否应该发展高科技呢?发展高科技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发展高科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对此,你们的见解如何?
生:讨论
师:实践出真知。回顾中国的历史,古代中华民族曾傲视群雄,独领风骚;近代,由于政府腐败,我们与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失之交臂,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之际,是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还是抓住机遇,去再创造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辉煌?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应该选择后者。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情系民族科技的振兴,联名写信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高科技,在他们的推动下,终于促成863计划的酝酿和出台。
《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863计划使许多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十几年间,参加过863计划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前后达3万多人,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知识仍然贫乏,也许不能有多少伟大的具体的创新,但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它能为创新提供充足的源泉。下面,让我们异想天开,畅想高科技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播放科幻歌曲《星际时代》烘托气氛)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学生讨论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生:通过QQ上网聊天,可以结识更多朋友。
生:可以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和各地的亲朋好友随时联络,真是“家中有电脑,天涯若比邻”。
生:可以在学习之余,来一场游戏大战,放松心情,缓解学习的压力。
生:父母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各种实践、招聘的信息。
生:在网络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相互交流。
生:可以购物、上课、看病„„
师:看来,网络的好处无所不在。作为“网民”,你们是否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以因特网普及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
因特网就像大家讨论的那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玩游戏上瘾等,我们学校就有一些人迷上了网络。所以大家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
巩固小结
“863”计划让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在“科学核心国”“科技强国”、“科学大国”、“科学边缘国家”、“科学不发达国家”五个层次中,仅位居第四个层次。青年一代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创新。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板书设计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一、863计划
1、“863计划”的提出
2、“863计划”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内容比较浅显。这节课可以利用学生的想像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6.2 科学技术成就(二)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简单说出“863”计划出台的经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搜集资料、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增强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技能。
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调查的方式查找并搜集“863”研究成果,提高搜集、整理、展示有效信息的能力;畅想高科技发展的未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收集成果资料,举办小型的“863”成果展。(2)在课堂上开展历史小辩论“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3)在了解“863”取得成果的同时,学生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4)学生表演短剧《“玩”网者的悲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无所不在,科学创造奇迹;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用科技知识创造美好明天的理想;培养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处理方法:(1)通过课前分组查找资料,加强对“863”计划的理解(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领域的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难点:对“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理解。处理方法:用具体的数字,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科学论断。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请我们班李阳同学在自己家用数码相机拍摄一组照片。现在请李阳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家住在一百多平米的三居室,这台高清晰度电视,可以让我尽情享受美妙震撼效果;可视电话,可以让我很容易地看到远在他乡的亲人。洗衣有洗衣机,做饭有微波炉,吃剩下的可以进冰箱,一台液晶电脑,上了宽带与世界联网,天下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全球各种资讯自熟于胸„„
师:李阳同学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数字化家庭的现代气息。在他的介绍中,有许多是我国在信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微波炉、液晶电脑、冰箱、洗衣机等
师:可见,当今高科技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离不开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那就是── 生:863计划。
师: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出示课题)互动探究:
师:(幻灯片)人类迄今为止,历经了三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在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尤为突出的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师:对,(幻灯片)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美国。(教师适当解释图片内容),到了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各国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都有哪些?
生: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师:“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是我们大多数人日常耳熟不能详的概念。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倡议”,其主要是建立以反弹道导弹武器为主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击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
生:尤里卡计划,“尤里卡”原是古希腊语,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有一次在浴盆里洗澡,突然来了灵感,发现了他久未解决的计算浮力问题的办法,因而惊喜地叫了一声“尤里卡”,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尤里卡计划是西欧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自我觉醒”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欧在科技,尤其是高科技方面渐渐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进入80年代后,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欧如果不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到20世纪末就有可能成为技术上的“不发达大陆”。“尤里卡”计划建议西欧各国加强在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具体合作内容最初包括五个方面:计算机,自动装置,通讯联络,生物工程,新材料。项目达三百多个,其中有24个重点攻关项目。
师: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的激烈竞争,将残酷的选择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是否应该发展高科技呢?发展高科技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比如,美国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从开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经费约为3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这样看来,发展高科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对此,你们的见解如何? 生:讨论
师:实践出真知。回顾中国的历史,古代中华民族曾傲视群雄,独领风骚;近代,由于政府腐败,我们与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失之交臂,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之际,是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还是抓住机遇,去再创造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辉煌?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出示课件)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情系民族科技的振兴,联名写信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高科技,在他们的推动下,终于促成863计划的酝酿和出台。师:阅读P94教材第一个子目,从教材中你能获取哪些关于863计划的信息? 生:863计划的提出者是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生:邓小平同志的批示对863计划的制定,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由于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这一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生:《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生: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师:课前同学们分组查阅资料了解863计划的成就,今天,我们变换一种学习方式,假设我们一起去参观“863计划成就展”,八个展厅分别对863计划15年来在生物、信息、自动化、能源、新材料和航天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生动地介绍。我们先听一听第一展厅同学的介绍。第一展厅介绍──生物技术
生:我组介绍的是863计划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现在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余饭后,人们总也少不了聊上几句“基因技术”。从前,我们的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辛勤的劳作去换取五谷丰登,而今,几倍体小黑麦和杂交水稻诞生了,粒大籽饱,一年一熟,还抗旱呢!还有我们吃的西瓜,以前,我总是埋怨西瓜子太多,吃起来一点也不过瘾,有时我在想,要是西瓜能没有籽该多好呀。现在,这已经不成问题了,三倍体无籽西瓜,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个大瓤甜,老少皆宜!这些转基因作物的闪亮登场,无疑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空气。
生: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已经成为现实。当前,我国10种基因工程药物通过了国家药审,并进入临床试验,其中,抗艾滋病药物、乙肝疫苗、人工血液代用品等已经得到应用,效果显著。利用基因技术,将来人们生病时,可以对照天书找病因,快捷而又准确。国家863计划将在我国人群中选择5000个重要疾病的功能基因,将其与已知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相对照,其中的差异可能就是治病根源。科学家预测,以基因诊断、基因疗法、基因工程药物为内容的“基因时代”将于2010年以前实现,在21世纪上半期使各种顽疾有效治疗。到21世纪末,人类将摆脱各种疾病的困扰。人们可以健康地活到150岁。第二展厅介绍──航天技术
生:我想向大家介绍神州五号。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充分显示出目前我国飞船和火箭上的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返回舱外壁防热材料技术是神舟5号上多项关键技术之一,这是一块防热材料的真实样板,为使航天员能够在返回舱内拥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研制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选定了一种低密度的烧蚀防热材料,使得飞船外部即使是在零下100度到零上3000度的时候,舱内温度仍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像这种独创的技术,在神舟飞船的研制中还有很多。作为我国第一代载人飞船,神舟5号越过了单人单舱、双人双舱的设计,直接采用了三舱组成的多功能飞船方案。虽然这次神舟五号只搭载了一名航天员,但我们的设计却是可以同时搭载三个人。神舟五号飞船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像卫星一样在太空中自主地工作,这就大大延长了飞船执行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任务的工作寿命。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明中国的航天业已经不是一般的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它的可靠性、它的运载能力、它的控制系统,它的安全保证系统等都达到了世界前三名的位置。第三展厅介绍──信息技术
生: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我国幅员辽阔,灾害频繁,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每年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及时了解灾情,为灾情评估和救灾决策服务,八六三计划与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共同支持了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可穿透云层和雨雾的微波遥感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遥感图像的飞机-卫星-地面实时传输及地面图像处理等工作。1995年,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洪水泛滥,航空遥感飞机飞赴灾区,实时将清晰的遥感图像传至水利部地面控制中心,灾区水陆分界清楚,洪水淹没区一目了然,通过已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很快做出了洪灾损失情况的评估,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第四展厅介绍──自动化技术
生:“蜘蛛人”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当,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来干,863计划在智能化机器人的研究上取得了大量成果,面壁清洗机器人、管道机器人、仿形喷涂机器人„„今后他们可能就是特种行业的主力了。
生:无人驾驶汽车成为现实。数码汽车就是给汽车装上了电脑,可以为汽车进行全球定位、提供交通路矿等信息,可以自己诊断故障,还可以在汽车上进行现代化办公或者收看电视节目。在理论上,数码汽车还具备了无人驾驶的功能。生:磁悬浮列车又快又稳,世界上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在西南交通大学研制成功,其行驶时悬浮净高度达23毫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悬浮重量最大的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时速至少在500千米以上,如果条件具备的话,约10年左右能实现商业运行。第五展厅介绍──能源技术
生:在八六三计划的支持下,镍氢电池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开发了我国自己的专利技术,组建了“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村料工程开发中心”。镍氢电池是替代现有的镍镉电池、无污染的新一代高性能可充电电池,称为“绿色电池”。
第六展厅介绍──新材料 生:高性能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MLC)是由八六三支持开发投入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材料成果,在电子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介电常数MLC已年产10多亿支,创产值1.5亿元人民币,并已开始出口 第七展厅介绍──激光技术
生:激光技术。激光是一种受激发射而放大的特殊光源,具有亮度高、单色性、聚能与方向性强等特点。1960年7月美国T.H.梅曼研制成功红宝石固体激光器,标志了激光技术的创立。接着,各式各样的激光器纷纷问世,使人类对光的认识和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激光技术不仅运用于工业领域和医学领域,也在军事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实验室中的一台激光发生器。第八展厅介绍──海洋高科技
生:海水是不能喝的,用水栽培的蔬菜和用海水栽培的蔬菜外观一模一样,只是海水蔬菜有点咸味,炒菜时可以不放盐。别小看这几种蔬菜,它意味着在淡水资源日益减少,耕地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海滩上种菜、种粮。师:863计划的科研成果是巨大的,实施15年来,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25%虽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些成果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影响呢?在863计划实施5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为863计划写下了10个大字: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15年间,57亿元的投资得到560亿元的产值,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师:为什么863计划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生:讨论得出,一是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高度重视和英明领导;二是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师:值得一提的是,863计划使许多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十几年间,参加过863计划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前后达3万多人,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知识仍然贫乏,也许不能有多少伟大的具体的创新,但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它能为创新提供充足的源泉。下面,让我们异想天开,畅想高科技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播放科幻歌曲《星际时代》烘托气氛)
生:踊跃发言,描述未来美好蓝图。教师给与鼓励。
师:科幻歌曲《星际时代》是我在因特网上下载的一首网络歌曲。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倍受人们青睐。我想调查一下,我们班有多少同学使用过因特网?(90%以上)谁能说一说上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生:通过QQ上网聊天,可以结识更多朋友。生:可以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和各地的亲朋好友随时联络,真是“家中有电脑,天涯若比邻”。
生:可以在学习之余,来一场游戏大战,放松心情,缓解学习的压力。生:父母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各种实践、招聘的信息。生:在网络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生:可以购物、上课、看病„„
师:看来,网络的好处无所不在。作为“网民”,你们是否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历史?
生:(幻灯片)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创造的,可是它的机身太笨重,有好几间房子那么大,而且内存少,速度慢,于是聪明的人类对其创新改造,电脑便一代比一代好,一代比一代强,直到今天,笔记本电脑应运而生。你们看,老师的这台移动式奔4处理器,它的机身更薄、更轻,就像一个手提式的公文包,上班族随时随地的工作,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户内,都毫无差别;这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因特网的问世是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大创新。因特网(Internet)使各部门、各领域、各地区、各国的众多电子计算机通过统一协议,相互连接成数字通讯网络系统。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共享网络信息资源。1969年美国国防部最先建立电脑网络,1986年向社会开放,90年代走向世界。1993年,美国宣布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于1995年5月加入国际因特网。
师: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在“网吧”(幻灯片),人们在这里可以边喝咖啡、边上网。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它呢?课前,我们班几位同学编排了一个短剧《“玩”网者的悲剧》,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生:表演。(剧情大意是某中学生迷恋上网玩游戏,不仅影响学习,还抢劫,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师:在现实生活中,象短剧中那种因网络而走向极端的事例并不少见。在无“网”不胜的时代,信息网络对于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青少年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青少年群体在享受高技术的同时,其身心也在承受着网络的负面影响。怎样看待青少年上网?下面我们以辩论赛的形式来探讨这个问题:青少年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学生自愿组合参加正方或反方)生:不少世界顶尖级的“网络大侠”“黑客高手”都来自于在校学生,不应禁止上网。生:网络信息垃圾已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造成污染,构成极大伤害。一些青少年因对网络信息择用不当,枉耗时间,浪费精力,荒废学业,误入歧途。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因长期迷恋好玩、刺激和富有挑战性的虚拟环境,人格受到极大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据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生: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论坛的数据显示:目前盛行的140多款网络游戏中,国内开发的仅占40%,巨大的市场基本上以代理韩国游戏为主。即使是国内开发的游戏,其游戏引擎,也多半是从韩国和美国等国家购买的。真正完全由国内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目前还不足10%。韩国把游戏开发作为一项产业政策,在教育、研究、开发、资金注入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体系,这样的做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玩游戏的学生吸引过来开发游戏,他们有专业技术,也了解市场的需要,对这一领域充满了热情,无疑是最棒的开发人员。生: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发展期,好奇心强,好感情用事,自我监控力不强,长时间与网络相处,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长期与网络媒体打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养成欺诈心理,这些又不利于青少年优秀人格的养成和健康成长。事实上,沉溺于网络游戏,以寻求精神的慰籍和内心宣泄,只是人格畸变,有可能中毒而诱发犯罪。
生:聊天、游戏等这样的网络娱乐不是不能提倡,但关键在于能否约束自己,能否把网络娱乐当成一种适度的休闲方式,而不是沉溺于其中害了自己。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要让计算机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不要玩物丧志。
师: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有这样一则材料很值得深思,互联网在美国最先应用的不是商业领域而是教育领域,目前,美国70%以上的大学都提供不同形式的远程教育。有关人士认为:“学生的网络素质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整个国家也很难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成为强国。”为提高网络素质,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指导学生阅读)
课堂小结
(幻灯片)在北大物理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应邀前来的李政道先生面对近千名北大学子,发表了热情洋溢满怀深情的演讲。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祖国的腾飞就在诸位青年学人身上。作为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有一个精神的归属,要有一条自己的根。” 今天,“863”计划让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在“科学核心国”“科技强国”、“科学大国”、“科学边缘国家”、“科学不发达国家”五个层次中,仅位居第四个层次。青年一代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创新。最后,把哈佛大学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送给大家: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