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

时间:2019-05-15 08:2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

第一篇: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

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桑标 王小晔

近二十年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元认知理论,试图对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作出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元认知的分支研究,如元记忆、元学习、元注意、元语言、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等等。研究者发现,在许多认知活动中元认知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口头信息交流、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语言习得、知觉、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社会认知和各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等等。本文主要对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结构作简要的评述。

1 “元”的概念和元认知概念的提出

元认知的概念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才在心理学中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表述和认识,真正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这与心理学的内外部原因都有关:在心理学内部,二十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居于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它排斥意识与内部心理过程,“在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对认知的研究都毫无兴趣,更不用说对认知的认知进行研究了。”随着以后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衰落,人们重新把注意转到内部心理过程中,对认知乃至认知的认知进行研究就成了当代心理学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在心理学外部,二十世纪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以自身为对象进行研究和反思,出现了元科学、元理论、元哲学等大量的“元”研究;同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划时代的产生和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重大发展,这些崭新的思想和方法都给心理学带来了深刻影响。

“元”的概念产生于五十年代对内省法的自我证明悖论的哲学思索。Comte认为内省法存在“自我证明悖论”:同一器官如何能够同时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1956年,哲学家Aifred Tarski为解决这一悖论引进了“meta”即“元”的概念。他认为,“元”即关于口的口(“metawhatever” refers to “whatever about whatever”)。他针对客体水平提出了元水平的概念:客体水平是关于客体本身的表述,而元水平则是关于客体水平表述的表述。存在于客体水平和元水平之间的这种区别,使得我们可以将一个过程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分析。其中,任何一个较低层次的过程都可成为一个较高层次过程的对象。因此,内省可看做是认知主体对客体水平所进行的意识作出元水平的言语表述,这样一来,关于内省法的自我证明悖论就得到了解决。Tarski的“元”概念在解决了自我证明悖论的同时,给了心理学家以某种

启发,从而导致意识及认知的元认知模型的产生。下图描述了这一模型中元水平与客体水平的等级组织以及假想的信息流。这一模型有三个特征:①监测,即信息从客体水平向元水平流动,它使元水平得知客体水平所处的状态;②控制,即信息从元水平向客体水平流动,它使客体水平得知下一步该做什么;③元水平具有某种模型,这一模型包括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式。在元认知模型中,元水平通过与客体水平之间进行信息的往返交流(亦即反复的监测和控制)达到认知目标。

明显受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影响,元认知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认知活动中认知主体对目标的制定和确立,强调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改善。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即强调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界定最具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元认知即“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Brown与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控制与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元认知的结构

Flavell认为,元认知的两大主要成分是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所谓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所存储的既和认知主体有关又和各种任务、目标、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断。如“我觉得我的语文不如数学好。”“我知道自己的记忆能力很差”等。Flavell认为元认知知识主要有三类:①个体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及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知方面的某些特征的知识。比如,“我知道小王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强于他的形象思维能力。”“我知道我的优势在于语言表达能力。”“我知道人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有限的东西,人不能同时做两件都需要高度注意的事情。”②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任务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识。比如,“我知道要理解和记住复杂、陌生的信息是比较困难和费时间的。”“我知道回忆一个生词比再认它要难。”③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比如,“我知道记忆的主要策略有组织、复述、精致加工。”

“我知道在自己熟悉或是不太重要的材料上可以少用些时间,在自己陌生和比较重要的材料上要多用些时间”等。Flavell十分强调这三类元认知知识的交互作用,他认为,不同个体会根据特定的认知任务对策略作出优劣的判断。

元认知的第二个成分,即所谓元认知体验,是指人们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既可能被我们清楚意识到,也可能只是下意识的或模糊不清的。元认知体验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在具体内容上可以很具体,也可能很复杂,它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元认知体验在认知活动进行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可能发生。

Flavell认为有很多元认知体验是关于在某一认知活动中个体已取得的进展或将取得的进展的信息。如,在考试中,学生觉得自己前面的题目答得很顺利,差不多都答对了,而后面的题目比较难,做不出来,感到很着急。或者学生突然发现自己刚刚读过的文童没有读懂,需要重新回过头读一下,并考虑究竟哪个地方没读懂。Flavell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元认知体验基本上是由人们已经获得的有关的元认知知识所形成的,元认知知识由于元认知体验为其提供有关认知个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的信息而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元认知体验能导致元认知知识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会发现目标、策略、元认知体验和任务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发现同化至现有的元认知知识系统中;另一方面,元认知知识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元认知体验的意义以及元认知体验对于认知行为的暗示。另外,两者的关系还体现在有时它们是部分重叠的,有些元认知体验可看作是进入意识的元认知知识片断。

另一位心理学家Brown则认为元认知包含两大成分:关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关于认知的知识是个体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资源及学习者与学习情境之相容性的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的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对认知的调节指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在力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监测、检验等。这两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关于认知的知识是稳定的、可意识到、可表述的,它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对认知的调节不太稳定,通常是无意识地进行的,故不易表述,它更多地依赖于任务的情境,而不依赖于年龄。即使是年幼的儿童,在某些任务中也能运用这种调节过程,这些任务通常是那种对个体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太难的任务。

其他心理学家也分别提出了对元认知的理解。如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把认知过程分为三大类: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加拿大心理学家Da

s提出的智力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理论——PASS模型,提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计划系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尽管在所用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都十分重视认知主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实际上,计划系统、元成分、元认知在认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3 元认知是区别于认知的独立存在元认知概念提出后,有人对元认知是否真正有别于认知提出了质疑。心理学家Slife的研究发现,优生与学习困难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技能中存在差异,并非由于他们在认知(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上存在不同,而是在元认知(知道自己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上存在差异。研究者选择了学习困难学生组和正常学生组:两组学生的IQ分数无显著差异,且在10道数学题及数学成就测验的得分上是匹配的(即认知水平相当)。结果表明,在进行问题解决时,两组被试在元认知的两个成分(关于认知的知识和关于认知的调节)都表现出差异。在关于认知的知识上,学习困难学生对于自己问题解决能力的知识精确性较差,他们不能准确预期自己是否可以正确解题;在认知调节上,学习困难学生不能积极、准确地监控自己的问题解决活动,对于自己的解题成绩倾向于高估。这表明,认知水平相当的被试在元认知方面却有不同的表现,因而元认知与认知是可以分离的两个概念。

Swanson依据元认知能力的高低和一般能力倾向的高低,将被试分为四组,以考察元认知水平高是否是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重要原因。四组被试为:高元认知椄吣芰η阆蜃椤⒏咴现獥低能力倾向组、低元认知椄吣芰η阆蜃椤⒌驮现獥低能力倾向组。他对四组被试解决问题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①无论一般能力倾向的高低,高元认知组的解题成绩都优于低元认知组;②高元认知椀湍芰η阆蜃榈某杉ㄓ庞诘驮现獥高能力倾向组。可见,元认知可以弥补一般能力倾向的不足,它是作为与一般能力倾向相独立的一种因素起作用的,而且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4 结语

可以认为,元认知是认知活动的最高水平。元认知既是知识,又是过程。元认知包含了有关认知个体、认知策略、认知目的等方面的知识,元认知又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伴随的,对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控、调节的积极过程。重视元认知在个体成长与学习中的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上转载)

第二篇:孝字起源、结构与含义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不全的“老”字,下部是一个“子”字。老字不全说明老人体衰,需要子女撑持,没有子女撑持,老人就要跌倒。

另一说法是,孝字头上是一个土字加上人字,左边一撇意味着一个身体已有一般入土的老人,极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顾。因此,孝道实际上讲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孝道也强调了老年人的未尽事业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尊老,敬老,养老,传承子嗣,养育儿女,光大先业,是孝字的基本含义,也是孝道的基本精神。

另外,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的爱抚。因此,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接受上辈人的哺养,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尊老爱老”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

第三篇:元认知理论与语文教学方法的选用

元认知理论与语文教学方法的选用

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识,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进行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的活动。它是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实现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相应地决定着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元认知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决定着认知过程进行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自觉性、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探索元认知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的元认知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元认知知识是指有关认知的认知,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关于自己或他人作为认知、思维着的认识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知识。如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及其限度,以及如何克服自己认知方面的不知的知识;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认知差异的知识;知道理解,记忆不同的水平,在认识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知道认知能力可以改变等。二是有关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方面的知识。主体应认识到,不同的学习材料、任务和目的会导致认知的加工方式的不同或难度不同,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和结果。例如学生面临的任务是记住某些材料,他可能意识到此类材料比其他材料更难存储,而把这些材料里的新知识与先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可能会有助于成功地存储。三是有关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指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调节与控制有所认识,如能够了解影响学习和学习策略的各种因素是什么,各种学习策略之间有何不同,它们应在什么条件下使用,适用的范围有多大,什么样的方法对何种学习任务是有效的等。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善于学习,与其所具有的学习元认知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学会学习”方面的目标。如通过提问来控制学生的注意,使之逐步由外界控制变成自我控制;通过形成性评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会学生在听课或读书时如何记笔记来促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从而使新的知识技能迅速地被同化,归属或并列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帮助学生用提纲法、图示法、列表法、编码法等重新组织所学过的知识,促进记忆,便于回忆。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大脑中的创造因素施放出能量,迸放出创造的火花。比如填词是训练学生敏捷思维的好办法,古诗词讲究字数、平仄、韵律、对仗等。你填一首词,就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来考虑很多问题。古人从小就受到了这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与众不同的观念,给以充足的学习机会,使评价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元认知知识,提高他们的成绩。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方面的元认知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利用元认知体验来激活学习方法。

元认知体验是指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包括不知的体验和知的体验。它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活元认知方法和认知方法。如学生感到(元认知体验)对课文的某一部分掌握得还不够,除非复习,否则不能通过考试,所以采用把课文从头复习一遍的方法(认知方法),用这种方法单纯是为了获得和改善知识,促进认知有所进步。元认知方法不是为了获得和改善知识,而是针对元认知目标(如估价对知识掌握的牢靠程度,从而引起另一种元认知体验)。如你怀疑(元认知体验)是否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不知能否通过考试,所以就采用一些方法(如就课文中的有关问题自己提问,并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注意回答是否正确等)来估计自己对课文掌握的程度,它实际是对认知方法的监控,并不直接获得和改善知识。

一般地说,元认知体验特别容易发生在能激活高度自觉思维的工作和学习中,因为在分析学习情境,制定计划,估价学习效果时,都要求高度的情感,这就需要也有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与体验自己的认知活动,它可以补充,删除和修改元认知知识,把体验到的学习目的、手段和作业结果间的相互关系同化到元认知知识中。

元认知体验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会分析问题,解题犹如盲人骑瞎马,瞎碰乱撞,劳而无功,还有些学生习惯使用过滤法解题,仿佛用一串钥匙挨个儿试开一把锁,事倍功半。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和时间,教会学生使用综合分析法解题,即列出全部条件综合各种数量关系,在问题目标与问题情境之间寻找决策的突破口,针对问题情境,从个人经验中找到可利用的隐含条件而形成决策,这样有助于产生不知的体验和知的体验,适度紧张和高兴喜悦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比较充分地意识到自己如何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自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难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丰富学习经验,并在这种体验中自觉地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是发展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和突破口之一。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中,将自己的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表现在学习方面,即自我检查、评定、调节自己的学习,懂得哪些内容已经领会、掌握,哪怕内容尚未领会、掌握,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学习水平,预测自己的学习成绩,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能不断地得到自己的学习反馈,并以此来决定自己新的策略、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不断地适应新的学习情境。学生如能自己测定结果,自己评定结果,检查出差距并能校正,就能掌握技能。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策略,这是知识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和突破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善于根据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根据自己个人的特点和课文性质而相应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学习方法,从而使问题最快地得到最佳解决,最后将突出地从其思维智力活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重要差异之一,就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控、调节水平的不同。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学习监控、调节能力培养,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境。

分析升入中学后学生学习能力分化的成因,就可以看出,升入中学后的学习发展状况与元认知能力直接相关。由小学到中学,是两个学习阶段的交替和学习情境的重大变化,在小学获得的元认知能力很难迁移到中学的学习上,新的学习情境同原有的认知能力、学习策略产生脱节。那些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就可能掉队,帮助这部分学生,就是从培养新的元认知能力入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新的学习情境,升入中学后,课文增长,难度加大,知识系统化,教师要帮助学生迅速地适应这个学习情境的重大改变。其次,中学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也与小学发生大的变化,强调理解,领会课文,强调独立思考,强调自己管自己,教师应帮助学生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在即的学习策略,使自我监控、调节、管理的能力随学习的发展而发展。

综上所述,元认知对个体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目标和行动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能够有效地监控、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尽快而有效地达到目标。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光教知识,考知识,要用元认知理论来指导教学,探索教改,教会学生应有的技能。

第四篇:元认知认识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学生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元认知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苛、练习密度等生物学指标,常常使学校体育教学带有过多的强制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受到严重压抑,学习兴趣丧失,情感活动不健全,主体发展落空。而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加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过去的模仿学习变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练习方法,则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总体来讲,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自发地获得;二是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能力;三是通过专门的训练获得。在这里,我们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从体育教学和学习的角度来分析,提出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富有成效的几个体育学习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将元认知知识溶入具体教学当中。体育课教学要走出低谷,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为本”、“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陈旧观念,充分认识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性,要打破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逐步形成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解剖自己,认清自身的特点、能力和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和选择学习策略,从而树立成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要在教学评价上呈现出一定的弹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从认知角度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出现了诸如“注入式”、“承包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元认知训练,有利于打破这种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赋予学生一些自主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3.科学评价体育教学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则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以前的被动评价转变为学生的主动评价,从而有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要形成元认知能力,必须重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自我评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各种必要的体育测验要及时反馈结果,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促使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形成外,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探究活动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完善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篇:结构与语言

布局(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所谓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通常称之为谋篇布局。它是指文章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组“分”为“合”,组“局部”为“整体”的艺术。

结构是文章表现形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动笔之先,要匠心独运;写作之中,要惨淡经营。“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二、文章结构的原则

1. 听将令

即服从并服务于表达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领全篇的“纲”,因而无论形成多么复杂的格局,都必须以纲统目,尊卑就序。离开了表现主题的需要,所谓轻重、远近、大小、详略,就一律失去了依据,结构文章就没有了准绳。

例:鲁迅的《一件小事》,主要运用了“对比”这种结构手法。我——车夫

一件小事——国家大事

对比的目的(主题):所谓的“国家大事”不过是政客们的丑恶表演,看那些“大事”多了,只会让人的灵魂变得更加卑下,而车夫这一件“小事”所表现出来精神,却能使人变得崇高伟大。普通的劳动人民是远比那些道貌岸然的政客“君子”们高尚的。

如果离开了这样的主题,就很难说这种“对比”的结构手法有什么好处。

2. 合规律

即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内部联系

记叙文:(1)写人状物,多以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2)描述事件,则以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脉络

议论文、科技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适体裁 即结构要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和要求

记叙文——线索分明,连贯完整 议论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诗

歌——分行、分节,音乐性和节奏感要强烈 戏

剧——分幕、分场,要有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 新

闻——导语、主体、结语

总结材料——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几点体会(经验)、存在的不足、努力的方向

三、文章结构的基本内容

(一)层次与段落

层次,又叫“结构段”、“意义段”或“部分” 段落,就是自然段。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则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记叙类的分层方式:

1. 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例:《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2. 以空间的变换为标志。例:周定舫的散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 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纵横交叉式来安排层次。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4. 以材料的性质来安排层次。例:《谁是最可爱的人》 5. 以人物感情变化来安排层次。例:《我的第一个上级》 议论类的分层方式 1. 并列式

例: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 递进式 第一个问题说完,恰好进入第二个问题,一层比一层深刻。例:墨子《非攻》

3. 分总式或总分式:各层次间表现为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的关系。

例:毛泽东《中国社会阶级的分析》(先分后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分总)

(二)开头和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

1. 开篇点题法

A、开宗明义,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例: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就是人的本性,本质。”(刘少奇《人的阶级性》)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B、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例: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 C、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

例:赵树理《登记》:“诸位朋友,今天来让我说个新故事。这故事题目叫‘登记’,要从一个罗汉钱说起。” D、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

例: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2. 形象导入法

A、描写环境,引出人物

例:《人生》 B、抒发感情,渲染气氛

例:《谁是最可爱的人》 C、回忆联想,引起下文

例:《灯下漫笔》 D、先说故事,再阐释道理 例:《阮玲玉之死》 E、引用传说、诗词,增添色彩

常见的结尾方法:

1、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例:庄子《逍遥游》

2、指明方向,鼓舞斗志

例:社论《东方风来满眼春》

3、包含哲理,发人深省

例:鲁迅《故乡》

4、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例:杨朔《荔枝蜜》

5、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例:小小说《远大理想》

概括: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谢榛

(三)过渡和照应

过渡即层次之间的自然衔接。有两种情况:

1、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

2、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

过渡的方法:

1、论说文——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开合关键处要过渡;

2、记叙文——时间、地点转换时要过渡

3、插叙结束,重新转为顺叙时,也要过渡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 照应的方法:

1、正文与标题照应

《谁是最可爱的人》

2、正文前后照应

《百合花》

3、文章首尾照应

《白杨礼赞》(四)详写和略写

这实际是分清主次轻重来剪裁材料的问题.安排详略的原则: 1.根据主题的需要

(《祝福》中祥林嫂与贺老六结婚时的详略)2.根据体裁的需要

(小说《红楼梦》与电视剧本)3.根据读者对象的需要(少儿读物与成人读物等)

特别提醒:列提纲!

“思想在脑子里时是气体,说出来是液体,只有写到纸上,才成为固体。”

语言(语意与表达)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对于每一个学习写文章的人来说,准确而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个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乃是学习写作最生要的基本功。

“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依,不可或离。”(李渔)

高深的思想和精当的语言,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

1、用词准确

如果描写一个事物,就只有一个名词最准确;如果描写一个动作,就只有一个动词最准确。你必须寻找出那‘一个’来,才是最准确的表达。

——福楼拜语

2、造句通顺

一要合乎语法规范

例1: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姿态,走出门去,一定要趾高气扬。

例2:王排长和小王到山里去执行任务,不料突遇暴风雪,两人不幸一命呜呼。二要合乎逻辑

例1: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丝微风也没有,只见树梢轻轻地摆动着,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例2:今年,我们家乡的粮食和小麦又获得了大丰收。例3:在这两个地方,我一定有碰到他的可能。

例4: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完全可能的,这是由于读写能力是人人需要的,它是学习其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例5:有人说《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这首词是岳飞写的,有人说根本不是岳飞写的,我认为他们说的都不对。

3、语言生动

(1)形象——有声响,有光泽,有立体感(2)新鲜——不人云亦云,不拾人牙慧(3)优美——

A、整齐之美(对偶、排比、叠字)B、抑扬之美(平仄、声调)

C、参差之美(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4)幽默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绝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绝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4文字简练

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言简意赅,文约而事丰。5朴素自然

不故意修饰,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又含义隽永。

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是指个人对自己过去某一时期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德、能、勤、绩等方面情况的自我评价。

自我鉴定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

“自我鉴定”

“我的鉴定”

“我的+事由+鉴定

正文:

一般前言交待鉴定时期的自然背景情况和鉴定缘由,正文主要写明这个时期的主要优点、存在缺点和今后态度。

落款:姓名+日期

写作要领:一要根据鉴定的不同目的,确定写作内容和重点。而在表述上既要概括,又要具体,切忌笼统抽象。

注意:在写自我鉴定时既要做到谦虚谨慎,又要实事求是,对成绩不夸大,对问题不掩饰,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己。例文:

自我鉴定

在海政院轮训,一转眼就要结束了。回顾五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收获很大。现根据学员和对立的要求,结合本人的实际,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基本(自然)情况

***,男,汉族,1972年6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89年入伍,1991年入党。历任航海兵、航海班长、副班长、指导员等职,现为海政院学员6队5班班长,1998三月初到7月底在海军政治学院基层政工班接受培训。

二、主要优点

1、讲政治,入学动机正。进校后,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有干部向学员转变较快。重视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提高认识,由单纯学一点知识,转变为积极争创一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复合型人才。

2、讲学习,考试成绩好。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笔记做得较全面,能够带着问题去学、去问、去思考。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能够积极参加队里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政工资料,做了三大本笔记,吸取了大量的营养。在校期间,通过刻苦学习政工理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各科考试成绩均在良好以上,为恢部队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讲正义,表率作用强。要求班里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积极配合队里出谋献策做好班里的工作,使五班各项工作都能走到前面。

4、讲团结,尊重领导、教员好。平时注重搞好班与班的关系,协调好同学之间的感情,尊重对干,特别注意尊重教员的劳动成果。

三、主要缺点

1、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对教育讲授的有些知识点深钻细研不够。

2、对学员快节奏的生活不太适应,有时有拖拉现象。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保持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把学到的知识尽快用到提高部队战斗力上来。

鉴定人:***

年月日

下载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

    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 (一)、领导艺术的含义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和气质等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领导策略、资源、方法和原则......

    述职报告含义与作用

    述职报告含义和作用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依据自己的职务要求,就一定时期内的任期目标,向选举或任命机构、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干部群众,汇报自己履行岗位责任情......

    通讯的含义与特点

    通讯的含义与特点 通讯的含义与特点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

    共青团的含义与作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强......

    各种税收含义与税率

    增值税征收对象: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税率一般为17%,一般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是人类审美的连续展示,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居住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商铺的含义与分类

    商铺的含义与分类一、商铺的含义商铺是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有形商品销售的场所,它包括大型百货公司、超市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综合、专业商店和商场。或进行(有形、无形商品兼有......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人类从地球上一出现就开始了群体生活的历程,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会组织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和人们生活与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