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的实践报告
随着寒假的临近,我们的实践内容也开始了,作为一个志愿者,应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天气即使很寒冷,可是也抵挡不住我们这颗炙热的心。伴随着脚步声,我们来到了脱场村,以前只是听说过这个小山村,可是从未去过,这次是身临其境。这里的人们很朴实,孩子们都很听话。
我们走进了家户中,老人们的热情,以及他们的朴实,让我们都有些不自在。他们的话语中我听出来了他们对孩子上学的大力支持,依然清晰的记得有一位老人说:我们的一生已经没有接触新知识的机会了,只要孩子们一心想上大学,就算我们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支持他们上大学,让他们过得幸福,也就是我们的快乐,和骄傲。这句话深深的触及到了我的内心深处,这句话我的家人曾经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其实,农村的家长让孩子去外面上大学的渴望并不低于城市的人,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知识,只是各个方面因素的的限制让有些孩子失去上学的机会,这样的感觉是多么的伤感以及失落,听过各个家长的话语后,我觉得我们很幸运,真的很幸运,为何不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努力呢?
这个女孩是个五年级的孩子,家里排行老四,家里全年靠父母打工来维持生活,母亲身体不怎么好,家里有些困难,可是她告诉我:姐姐,我一定要和你一样,好好学习,考上很好的大学,让父母为我开心为我骄傲。听了这个小女孩的话,我很惊讶,这样小的一个姑娘就对知识这样的渴望,我们何不应该去帮助她呢?
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渴望,让我很感动,觉得我们应该大力支持他们,圆他们的梦想,和我一样实现家人的愿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过的幸福,以后可以让父母享受享受。
寒假的工作告一段落,他们的话语让我铭记在心,希望以后的日子,我们能够在力所之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让他们实现梦想。
xx计划给了我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让我参加了实践,去和孩子,家长接触,让我加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让我了解到孩子们内心地小小的梦想,以及孩子们的开心的交谈,让我仿佛感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那时候的梦,很美好的一次实践,难忘的一份记忆。
第二篇:走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家庭手记
走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家庭手记
2013年12月15日上午,走西口、小黄歌、老玉米、宝宝一行四人走访了小想想家和康诗玉家。我看到小的面色比上次好多了,她的妈妈说,孩子一直得吃激素药。小想想比我们在三月份见到时,胆子大多了,她多次抢过相机要给在座的各位照相,还拿小狗玩具吓唬我。小想想患血小板降低的一种病,2013年3月萤火虫为小想想发起了网络募捐和现场募捐活动。
从小想想家出来,小黄歌正好到楼下,由于时间紧张,他没有去看小想想。我们直接从金安苑出发到碱滩镇蒲家庄村康诗玉家,康诗玉的奶奶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就清扫干净了院门前的卫生。小诗玉比以前壮了,长的更帅了,他说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也不错,几门功课都是A。我们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和专家建议的治疗方案,孩子的母亲说,如果孩子喝的饮料多了或者吃其它一些零食后,眼睛就会肿起来。康诗玉单亲家庭的孩子,患肾积水,父亲在2013年5月去世,2013年6月,萤火虫在网上发起募捐活动,受到百度张掖吧、金张掖网、新浪微博的网友的资助,7月16日,萤火虫携手张掖几家公益组织发起现场募捐活动。
中午,走西口、老玉米、宝宝三人到西洞走访了高新月、舒婧、何睿杰家。本来萤火虫何永飞老师要带我们去,但是他家里有事,我们来不及等他,就直接到西洞去找几个学生家。到了高新月家的院门前,我们喊了半天才一个女孩来开门,我还以为她就是高新月,结果她是高新月的堂姐,她说高新月家在后院子里住,我们经过一天窄窄的夹道,看到一个小门,我用了好大的劲才把门拉开。
高新月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由70多岁的奶奶照顾,奶奶还种两亩多地,2013年9月,萤火虫何永飞老师走访高新月家后,萤火虫决定发起一对一资助她的活动。10月9日,福建的卓先生开始一对一资助高新月,每月500元。已经资助三次,崔红山经理也一对一资助高新月,每月200元,目前已经资助三次。
离开高新月家后,我们准备去舒婧家走访,萤火虫何永飞老师打来电话说,今天正好是舒婧母亲的周年忌日,不知道我们去合适不合适。随后,老玉米联系了舒婧的爸爸,她爸爸说,参加亲戚们都走了,家里只有他们父女两人。
舒婧同学是单亲家庭,母亲在一年前去世,但是舒婧勤奋好学,再失去母亲的呵护的情况下,任然取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2013年10月31日,经萤火虫何永飞走访后,萤火虫决定发起一对一的资助活动。现在正受到福建卓先生的一对一资助,2013年11月5日,第一次资助500元。另外北京一位匿名网友资助100元。
下午2点多,我们三人在驾校门口与萤火虫叮咚一家人、二中的冰馨老师会合,一起去看望张娟同学。萤火虫叮咚一家人给张娟同学当场资助了500元,二中冰馨老师给孩子买了一件新棉衣和外套、字典和一些书籍,叮咚还带了号角唐长老、号角紫遇等网友送来的衣服等。
走访完张娟家,我们一行7人来到光明村谈吉轩家,刚一进院门,就看见院子里晒衣服的铁丝上洗过的衣物,我问孩子,这是谁洗的衣服,孩子说是他自己洗,他还说有时还给奶奶洗衣服。
第三篇: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有感
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有感
党胜利
2012年4月20日,我校教师利用休息日,分成八个小组,走访了400多个学生家庭,但重点走访了100多户贫困家庭,仔细了解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工作以及子女就读情况。这次被走访的100多名贫困学生,是政教处在各班上报的基础上进行初步核实确定的。他们中有的父母中一方已经去世,有的父母不幸身患重病,有的父母双方均是残疾人,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自身有些生理缺陷。走进他们的家庭,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低矮的瓦房、简陋的摆设、生活的艰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和对学校对老师真诚的感谢。,当我们在和他们聊天问他们一些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就无意触动了他们心灵做脆弱的那一部分。当他们流出伤心的眼泪时,我们又怎么忍心继续去问下去?因为他们还是十几岁,甚至是几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张衡的初三学生,因为从他及她婆婆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以前读到过的一句话“我不可以选择怎样生,但我可以选择怎样活!”。因为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倒他,也没有打倒她的亲人。张衡五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之后母亲改嫁到河南南阳,他自此就一直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当我们问及他的家庭情况时,他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我们恍然大悟,不能再问了,它的外婆悲痛地告诉我们,他的学习、生活等费用仅依靠其舅舅的支撑和母亲……说到这里她已泣不成声了。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这样的实事很多,如果不走访,怎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怎么掌握学生这些信息?
因此,我认为走访这个活动要长此以往,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做到家庭与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这些特困学生的困难才能做最大限度准确的把党的温暖送给他们。
第四篇:走进贫困学生家庭
走进贫困学生家庭
-----------五丰学校党支部“结对帮扶”小记
自2012年开始,五丰学校正式启动了“万名教师访万家”访贫问苦、结对帮扶活动,以经济贫困学生、留守儿、潜质儿童为重点,发起了“进万家访贫问苦,献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五丰学校7名党员、十几名教师参与了帮扶活动,帮扶对象276人。
一、一年共访学生276人
顶着冷风,冒着严寒,学校干部和教师们背着一袋袋米面,拿着自己购置的学习用具,走进一户户贫困学生家庭。。。一句句温暖心窝的话,一双双紧紧相牵的手,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帮扶助学故事。2012年美丽村小学五年级学生付玉苖的父亲因患急病刚刚去世,留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当年爷爷又因腰脊劳损住进了医院,借付了3万元的医疗费,继母不知去向,不到一年的时间,给付玉苖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和负担。五丰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起带着慰问品来到其家中看望,当董校长当场表示对付玉苗上学、生活的费用全包时,这位坚强的老人流泪了,并叫付玉苗跪下来谢恩,引得在座的老师们和左邻右舍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二、给留守儿童家的温暖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了失学、失管、失助等突出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享受家的温馨,随州市开展了”万名老师访万家,学生和我是一家”活动。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建立了留守学生家庭联系卡,实行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互动和联动制度,通过联系卡向其监护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推选“代管家长制”,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状,以学校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为重点,组成“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进行教育、管理和引导。
三、让潜质学生发挥潜能
“潜质学生”是指由于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在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生。为成功教育与转化这部分学生,在提高家长教育素质,争取家长支持的同时,随州市以“万名教师访万家”为载体,坚持师徒建设先行,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加强了对“潜质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一是强调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多地看到他们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其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获得进步。二是强化认知意识,培养学习兴趣。适时强化学生的认知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指导学习方法,注重心理矫治,使他们享受到取得好成绩的欢乐,一步步产生学习兴趣。
第五篇:寒假贫困学生回访实践报告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寒假贫困学生回访实践报告
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我加入了此次晨曦计划组织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回访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假期实习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此次的贫困生回访活动不但培养我们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交际能力,还磨砺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应对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及早适应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下面将是我们此次活动的一些经历,相信也是我们每个志愿者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吧。就从在走麻黄山的这段说起吧,其实在坐车往去走时,在看到那样的山,那样的大沟,以及那样危险的路,我的心凉了。我开始有很多的顾虑,很多的遐想。可是到哪后,我的心又热了,因为我看到了大山里乡亲们的热情,看到了孩子们那份渴望的眼神,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苦。在这我又看到了那份来自内心最真实也最踏实的热情,看到了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充满希望的眼神。与他们交流时,心里是那么的踏实,温暖。虽然我们带去的东西不多,但那是份心意,是分爱,使这个世界上最真挚的一种爱。在这让我感受了很多,也让我觉得晨曦计划的真正意义。我感觉其实我们送去的是关注,是爱心,是社会对贫困地区的关爱,而不是简简单单资助品。
当然此次活动的困难也是有的,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此次活动我们从早晨七点就开始的,这对睡慣懒觉的我们也是一种挑战。首先去的是青山,在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一些家长不认识字,所以再做问卷添相关的表时,需要我们有人耐心的读给他们,讲给他们听。这便培养了我们对待事物的耐心。还有,牵扯的手续多,这便需要我们做好团队分工,做好团队的合作。这无意间就是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的一次磨练。为了赶时间,做完了青山的工作,我们便忙着赶车到大水坑。在这遇到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地,幸好有前期志愿者带路,才顺利的完成了这边的工作。为了赶时间,一早上没吃东西,在这边做完工作后,已经是十一点多了,我们接下来要赶往最贫困也是最难走的麻黄上。在等车期间,我们才草草的吃了点东西。这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后就是在麻花山遇到的一些困难,在这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必须留在哪,这就需要我们事先协调好住的地方。还有就是一些孩子转了学,我们找不到人,联系又联系不上,为了将东西送到每个学生手里,这就需要我们询问知情的人,联系到他们,再找到他们。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去与他们交流、协调。这不仅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
总之,此次的回访活动,让我感受到太多东西,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能给这些事大山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希望;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参与晨曦计划,参与这样的活动,因为你们送去的不单单是资助品,更是希望,是爱。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