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5篇)

时间:2019-05-15 08:1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

第一篇: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

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 兰州学生网2011-2-27为您报道:自2009年酝酿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后,今年我国将在清华、北大、兰大等19所高校正式实施这一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试点培养拔尖人才。昨日,记者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今年计划拿出50~70个名额实施这一计划。

昨日,兰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许鹏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兰大将为实施该“计划”启动建设专门的“萃英学院”,并且要为进入该计划学习的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培养经费,此外,这些学生通过3年国内学习后可直接跨入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目前该校已经成立了“萃英学院”,与此同时,兰大今年还将“计划”培养学科扩大至人文基础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三个学科。“计划”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按教育部批准招生人数(约50~70人)招生,文学、历史、哲学学科每年招生20人。“3+1”培养模式国内读3年后进国际一流大学据悉,“萃英学院”将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引入全英文教学环境、“3+1”(3年国内1年国外)国际化培养、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萃英学院”学生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

与此同时,“萃英学院”将为每1~2名学生配备国内、国外导师各一名。据悉,该“计划”一年级学生学习、生活在榆中校区,二年级以后的学习、生活则安排在兰大医学校区或盘旋路校区。此外,中央财政对于实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培养计划的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0万元资助,兰州大学将支持相应额度的培养经费用于人文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记者 郭涛)

第二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3.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多种途径:报刊、影视)

第三篇: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第四篇:拔尖创新人才修改 5

本科生“导师制”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丁秀梅,郭贵英,408100)

摘要: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我国目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抹杀了人的个性,因此,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创新激情、创新素养、创新实践。鉴于导师制在我国某些高校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将从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有效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代社会急需拔尖创新人才,这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拔尖创新人才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更好的提升经济文化水平,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应加强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普遍采取学分制和班建制。在学分制影响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所修课程,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高校老师难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与学严重脱离,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接受到的知识浅薄,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这导致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超过了六百万,人才数量多但人才素质却未达标: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许多工作单位缺乏人才,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本科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而导师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将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改变我国拔尖人才缺乏的现状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利用导师制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及意义

导师制是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不超过5个)进行学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导师制的应用比较普遍,而在我国,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的培养,许多本科高校对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将导师制运用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好处有:

一)、有利于本科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新生阶段

对于习惯了中学阶段的忙碌生活、习惯了填鸭式教育以及上课只懂埋头做笔记和习惯核对参考答案的学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中学阶段最大的梦想,然而对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生活环境的改变、水土不服、方言差异、饮食习惯差异、离开父母以及要面对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这诸多的不习惯,许多内向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此时,根据我国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让老师对有不适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良好而有效的导师制不仅能为新生缩短升学的适应周期,还能帮助他们完善学习规划,克服升学后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带来的迷茫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帮助学生尽快地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学习阶段

许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迷茫和不自信,导致在大学二三年级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更加不知所措。也有的而学生由于个人情感或家庭问题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此时,若导师对其进行开导,作为学生的情感倾诉对象,不仅能为学生解决一些琐碎但却重要的小事,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导师与学生更好地合作。基于导师与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建立的感情和对彼此的了解,导师还能有征对性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开发智力,更好更快地向着拔尖创新人才靠近。

3、就业或考研阶段

在此阶段,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指导学生就业或考研。给就业的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网站和信息,帮助他们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写简历,或者及时关注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信息,给学生提供可靠的招考信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对于想考研的学生,则要给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选择报考的学校或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有利于完善本科生的知识体系

1、基础知识(稳固扎实)

合理利用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强化记忆,从而打好基础,让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也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2、专业知识(精湛前沿)

目前,很多学者反映,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等到大学毕业时早就过时了,等到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要重新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利用专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更能掌握知识,并有机会接触学科前沿的知识,与国际接轨。及时掌握新的知识,能有效地解决现在本科教育知识落后的现状,能很好地帮助本科生尽快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先进的领军人物。

三)、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激情

导师制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它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和经历去探讨导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课程和专业,还能决定问题的答案,这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观察力、质疑力、想象力。这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2、创新素养

因为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权利,有了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这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本科生的领导力、沟通力、协调力。

3、创新实践

由于导师制下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导师能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温暖,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对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动手力、拓展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充分利用导师制的优点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广度和深度,使他们普遍地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体系,从而使他们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对自己专业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创新拔尖人才需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其中包括开拓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各个方面能力的完善才能对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利用新知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构建导师制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模式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基础,还要具备先进的完整的体系。大学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具有完备的教学资源和雄厚师资力量,更容易在这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纰漏,不利于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随着大学生逐年地增加,大学生人数太多,大学管理是一种“放羊式”的管理,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个班级,其余任课老师只是教授课程,并且许多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师生之间互动少,老师不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任其学生自由发展。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往往有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开发与利用,最终只能作为一名平庸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思想、没有活力也没有一技之长。根据这些弊端,根据“导师制”来探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1,改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

很多学校由于“爱生如子”,巴不得每个学生都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全才和通才,不管学生的要求和个性,进行填鸭式授课,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狂补劣势学科而忽视了发展优势学科,从而变成了一个个的庸才。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选课,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向具有专业知识的拔尖创新人才转化,改变我国的人才结构,促进多元化和专门化人才的发展。

2,在本科高校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模式。

这种人才激励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本科生导师的激励。因为只有有创新思维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了避免某些导师怠慢自己的学生,必须建立导师考核机制。一方面,不能给与导师太大的压力,以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倾注到学生身上,另外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导师的监督管理。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导师的引导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倒是都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建立导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导师的考核,分为导师出勤率、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导师出勤率考察的是导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是否有怠工等现象;教学质量考核,即导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的互动,引导方式、以及是否灌输新知识等;而学生的成绩如何,也要作为导师的考核内容,因为我们不仅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不然,导师的教导方式显得太过形式化,学生一无所获,这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必须采取匿名的的方式,而且,投票情况最好不要让导师知道,只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考核最好每学期一次,以此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对考核成绩好的导师,适当的给与相应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对其进行培训,培训期满后再进行考核,若还不及格,则劝其辞职。

另外一种则是对学生的激励,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对敢做敢想、表现优异的人适当的奖励,口头奖励、奖励小物品也行。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科目不能是简单的文字科目,还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考核结束后嘉奖表现优异者,鼓励没取得优异成绩者,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3、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在本科高校里。导师不仅要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在教学的同时搞科学研究。这加重了导师的负担,分散了他们的精力。然而,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不仅能减轻导师的负担,还有利于学生接受学科前沿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早点接受学术思想的熏陶,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4、“一对三”方式。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不超过5个)学生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导师针对其教育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着重培养这几个学生,可以形成一个

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不定期的讨论以及合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交流以及知识的创新。不断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导师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出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其次,导师还应注重拓宽其它学科知识,做到全面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最后,导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各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端正,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健康,各方面素质质量较好,培养出全面的专业的身心健康的创新拔尖人才。

6、导师制需对创新拔尖人才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大,生活节奏逐渐增快,压力加大,操劳过度,身心容易疲惫。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其危害性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里心理健康显得十分重要,新时代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或缺,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人才拥有好的内心,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满足国家与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良好的心理状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需求之一,端正人才的态度,提升人才的幸福感与使命感,加强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有责任感得创新拔尖人才。导师制要求导师在思想以及生活上对学生加以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帮助,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培育出各方面都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

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学术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模式会更加地完善,并能真正运用到本科阶段的学生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建林 廖文武 樊智强 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

2、郝嘉利,康永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齐敏菊,孙淮宁 《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4、许星鸿《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 005)

5、李曰芹.《如何实施人才培养“导师制”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马延奇.《试析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7、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

第五篇:有关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

来源:http://pekinglunwen.com

[摘要] 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道关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自1987年起,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南京总医院)与南京大学通过“军地”强强联合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理念,统领教学改革;凝练“大师+团队”模式,打造师资队伍;牢记临床需要,确定科研方向;依托重大课题,培塑创新能力等改革。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与积极的成效。

[关键词] 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化之功,出于学校。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先进与落后的重要表征,更是能否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南京大学自1987年成立医学院开始,针对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凭借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优势,依托军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大型综合性医院——南京总医院,采用“军地”强强联合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一、传统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上,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教学中临床和实践环节薄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导致临床性和创新性不够足[¨。

2.培养规格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过窄,仅适应传统的“诊断一治疗”模式,不适应“人文一社科一生物医学”新模式一。

3.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单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和以“基础、临床、实习”分开教学阶段,有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的倾向,导致有的学生知识面窄,道德素质不高,临床能力不强[31。

二、改革与实践

1.创新教育理念,统领教学改革。提出“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树立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观”教育理念,统领教学改革。以“拓宽基础,强化应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方针,以“启发式、研讨式、病案式、个性化”为抓手,以“课题带教、集体攻关、临床磨练、压担培养”为方法。

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互动交往情境中的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过程,以教师和学生为发展的共同主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凝练“大师+团队”模式,打造师资队伍。在教学医院中,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 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学研究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一视同仁”的“四个一视同仁”的教师业绩评价原则。健全教师激励措施,实行“优先选送进修深造、优先支持课题研究、优先推荐人才奖励项目、优先聘任科室领导和优先评定技术资格”的“五个优先政策”。形成了一支由黎介寿等2名院士领衔的博士生导师28名,硕士生导师129名,教授92人,副教授132人,45岁以下教师均有博士学位的临床医学教学团队。

3.牢记临床需要,确定科研方向。临床医学生缺乏实际锻炼,是大医院中的普遍现象?

1。要求学生选题必须结合临床,以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医生素质,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一是业之所需,即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比如做小肠移植、肝移植,假如从来不接触小肠、肝脏的病人,就去做小肠移植、肝移植的研究,这显然是不易成功的。二是兴之所至,即有自己业务的心得和兴趣。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时时想到病人,处处爱护

病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三是时之所至,即有必要的条件与机遇。机遇随时都有,能不能抓住,就看我们有没有准备。四是力之所能,即要有完成这一课题的能力。有什么样实验和技术条件,物质和人力条件,够不够。即3个M,就是人,钱,物。

4.依托重大课题,培塑创新能力。黎介寿院士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教学实践中,学科均让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到这一重大课题的系列研究中,如“973计划《”小分子物质对移植物慢性失功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干预》、《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移植感染相关性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小肠移植手术新技术》,全军临床高新重大创新技术项目《肠移植技术》等。一方面使学生得到前沿科研能力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也为前沿临床、科研工作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三、成效与硕果

1.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研究成果显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培养的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围绕肠移植、肠瘘、临床营养支持、危重病的救治等,形成了以临床重大技术课题为主体,其他课题为补充的科研格局。获国家“973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攀登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资金26项、军队重点课题8项、临床重大技术研究课题l9项、杰出中青年人才基金11项、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课题12项,连续保持同类学科之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45篇,其中有176篇被SCI收录,获得国家级成果奖2项,省部级(军队)级一等奖、二等奖16项。

2.教学质量突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拔尖人才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而欲造就“伟器”和“精英”,必须注重基础,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共生与分享l2j。近5年,培养临床医学硕士469人、博士l17人、博士后35名,毕业学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合格率为100%,全部分到高校或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绝大部分已成为从事教学、科研与医疗的“三栖”人才,以“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的群体特孤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据不全统}十,毕业生中1人被评为国家级名师,2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尹路、伍晓汀、张佃良等毕业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华西医科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中取得了杰出成绩、成为学科带头人。2008年学科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五年建设优秀人才集体,李幼生、任建安、李维勤等已成为我国小肠移植、肠外瘘治疗、危重病人救治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3.培养特色鲜明,社会认同广泛。教学与改革成果在全国临床医学教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近年来,有l4人次在全国、地区性会议上介绍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改革经验和有关课程示范性教学,并被国内等l2所兄弟高校所借鉴。2007年,中宣部为将其列入”时代先锋“宣传专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16家中央主流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集中报道2天。2OO9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为黎介寿院士记一等功。

下载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提升我......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日 期: 2006-1-26 来 源: 教育部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吉发[2003]13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

    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 副本

    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人民日报2010-9-14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臶‛的教育革新;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提......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秦书生 王迎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4期 摘 要: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