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时间:2019-05-15 09:0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第一篇: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大码头镇中心初中

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来源:大码头镇中心初中作者:于永田李海霞

新学期以来,大码头镇中心初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了学科教研组听评课活动,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为使听评课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每个学科教研组均提前定出讲课教师名单及课题,每周由2—3名教师执教公开课,其他同学科教师全部参与听评课。讲课教师积极准备,各自展现自己的讲课特色,评课教师认真评课,在肯定讲课教师优点的同时,着重指出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诚恳的就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让教研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现在,该校教研活动已现常态化,为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二篇: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板城联小 徐小民

我参加了师校组织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收获很多,也很充实。下面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我们对预习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一环节。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加强展示的精彩和课堂的生气。

三、加强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

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由,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个环节。

第三篇:构建高效和谐课堂 促进初中地理教学

构建高效和谐的地理课堂,优化教学过程

玉泉二中 张丽文

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课堂出现不和谐音符会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有两种表现方式: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大家伏身于案,“漠”不做声(这里是“漠不关心”的“漠”而不仅仅是“沉默”的“默”),还有就是,课堂上乱作一团,远超自由市场,毫无市场规律可讲。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形式上可能会完成,但关系欠和谐的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和谐的地理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地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即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地理课程和谐。这是我们地理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

首先,分析目前地理课堂不和谐的原因。我国的教学改革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向素质教育迈进了。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高考的指挥棒不改,谁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所以依然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这是地理课堂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学生常常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感情上不能相互融合,而在老师看来学生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值,对学生也不满意;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或很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和地理课程之间也很难和谐。试想,这种情况下能创建出和谐的地理课堂吗?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

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我们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

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中地理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要求具有敏捷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在地理课上,要耐心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导、讲解。学生如果一时犯错,不要激动,给予其犯错的机会,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改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地理当中慢慢成长。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作为学生,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要虚心的学,取老师之长补己之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相信这样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

二、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假如这种“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将影

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如杜郎口中学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统筹教与学的关系,完善和谐课堂

地理新课程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则举出大量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多种文具等,大到战斗武器、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而不厌

地理学科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又可以运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说段趣闻讲个故事,朗诵诗词、俗语或解释典故等扩展学生思路。若多种手段适度穿插、交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感到学习“易”“趣”“活”,使学科兴趣、动机转化为意志行动,逐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①.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

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③.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如在讲“印度”时,光靠文字表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光讲理论,让学生凭空想象,那样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印度独特文化图片,视频播放印度舞,此时学生无不被优美的印度舞蹈所倾倒、所震撼,情绪十分高昂,学生主体参与动机就会迅速被激发出来。多媒体教学还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形象、具体,寓教于乐,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从“厌学”、“怕学”到“乐学”、“愿学”从而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3、改革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有效教学框架下,地理自主学习的作业应该是多样化、开放性的,除了传统的读图填图之类的作业以外,要根据

教学的需要,经常布置一些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展览类的作业。比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分组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游戏比赛;学完经纬度以后,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小地球仪,标出北京的位置;学习世界区域地理过程中,可结合世界环境日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学完中国的土地资源以后,布置一份调查作业,调查本乡土地利用和保护状况。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常常保持着新鲜感,也保持一份学习的动力。

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地理课程这三个因素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营造高效地理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处理好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活用新教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导学案—多媒体课件”高效式教学的学习新模式。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构建高效和谐的地理课堂,优化教学过程

作者:张丽文

单位:阿城区玉泉第二中学 时间:2012年12月15日

第四篇: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2016-2017第一学期大码头镇中心幼儿

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将继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省优质园标准做好日常的保教管理工作;以有效研修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借助幼儿园礼仪课题,建设幼儿园师幼同步化礼仪特色,努力将科研与教研常态化,以开放、务实、进取的心态做好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搭建广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2.规范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3.注重专项研讨,深化问题研究

4.加强课题研究,推进特色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搭建广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1.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措施1: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的研究阵地作用,组织组内教师继续学习与解读《指南》,切切实实做好第一备,利用教研组课程审议时间提出疑问,阐述自己观点,有效发挥集体审议的作用,对教学难点可以开展一课多研、同题构的教研,还可以开展园际教研,展开热点讨论。

措施2:借助中心力量,鼓励园内教师认领学科,进行组团活动。(中心领域研究成立了健康组和艺术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培训和东营市人力资源教育网培训,给予更多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机会。

措施3:开展“翻版课”分享活动。鼓励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要求外出听课、学习的教并能将优秀教案搬回园内,进行翻版课活动,做到“取经回来”大家分享。

2.密切结合实践工作开展各类培训。

措施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利用好网络培训学习的平台,做好外出学习分享与资源共享;挖掘教师身边的优秀事迹,加强师德教育。

措施2: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读书节活动。同时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网络发布,使读书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可在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改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措施3:重抓教师成长。做好中国教师远程网全员培训的动员与监督工作,让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提供给教师的各种学习方式,拓展教师的视野,通过校本、园本培训加强对代课教师的培训与管理等。

(二)规范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规范一日活动组织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措施1:要求教师严格遵守一日作息制度,确保幼儿每天有1小时户外体锻,2小时户外活动3小时游戏时间。要求教师和保育员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为指导领会其精神,认真做好保教工作。

措施2: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树立“一日活动皆是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把一周课程计划内容有效地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加强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有效管理,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和价值点,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用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效度。

措施1——日常的集体备课。一是各组要认真学习、把握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通过合理借鉴、挖掘生成等形成学期课程(教学)计划,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均衡性。(教研组长具体负责)。二是做到有效备课提高效率和质量。要多给老师参与和锻炼的机会,指导老师学会定目标,定领域,找出每次集体活动的重点、难点,预设的解决策略。三是把握好课堂教学质量关。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认真写好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记录,案例评析与反思等。

措施2——以领域为载体,开展组内一课二研活动。重点围绕健康、艺术、社会领域开展一课多上和一课多研活动,定目标、定内容、研教法和学法,并在园内展示,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研究实效,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工作。

措施3——加强游戏的指导工作。本学期要求同班内两位教师一定要相互切磋交流,反馈游戏情况,加强平行班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游戏资源,从而提高教师领导游戏的能力和水平,让幼儿在爱玩、会玩的基础上,懂得规则意识,学会礼貌交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3.做好保教一日活动调研工作

措施1:开展“促进规范、提升质量”调研,确保每月一次调研,继续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加强一日保教活动的开展。尤其要关注平常时刻,关注常态教学,关注除集体教学活动外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

措施2:继续抓实、抓深对班级常规工作的调研,将日常常规性随机调研与园本特色专项调研相结合,真正做到关注过程质量,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改进行为。本学期将围绕“保教结合”、“幼儿礼仪行为”和“区域游戏”开展常规调研活动。

措施3:继续加强课程审议工作,落实主题、周、日三级审议,提高集体备课质量;进一步落实“相约课堂”活动,加强常态听课、评课、研课活动的质量。

(三)注重专项研讨,深化问题研究

根据中心业务计划的要求,确定好专项研究的重点,进行深化研究。

措施1:抓一日活动中值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在明确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针对1-2个突出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可操作的方法,然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成果分享。初步想针对“种植园地的创设”、“进餐环节”、“美术活动讲评环节”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措施2:抓课堂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探索有效课堂。依托 “优质课评比”“学科组活动”等,营造“关注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氛围,将教学研讨与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结合在一起,围绕某一领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措施3:开展游戏研修。根据活动室实际大小尽可能环境创设上做到区域化,材料投放常态化。本学期,我园将继续以“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组织”的研究为重点,结合日常游戏活动的开展和游戏专项调研、视导、与姐妹园互动等多元化的研讨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的游戏的水平,教师的指导水平。本学期将对每个年级中一个班级进行区域游戏的展示。

四、工作安排

九月

如何接待新入园幼儿,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到幼儿园生活中。

十月

1.如何转化“问题幼儿”。(第二周)2.如何规范班内幼儿秩序。(第三周)3.如何增进幼儿就餐积极性--如何鼓励挑食的幼儿。(第四周)

十一月

1.开展园内专项调研:环境与区域。(第一周)2.园内开展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研讨活动。(第二周)3.教研活动: “种植园地创设”。(第三周)

4.教研活动:教研幼儿如厕喝水的规范性。(第四周)十二月

1.开展研讨活动:区域游戏中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以年级组开展)(第一周)。

2.组织教师参加幼教中心“环境与区域”专题论坛。(第二周)

3.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各年龄段幼儿进行半日调研活动。(第三周)4.各教研组开展一课二研活动(鼓励年轻教师结合艺术、健康领域进行原创教案)。(第四周)一月

1.开展园内研讨活动:美术作品讲评环节的设计。(第一周)

2.研讨活动:礼仪在课堂、游戏中的渗透。(第二周)

3.研讨活动:放学前快乐十分钟。(第三周)

4.召开组长会议,研讨教研组总结的撰写。(第四周)

教研组:王盼盼

2016年9月12日

第五篇:理化生教研组“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理化生教研组“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2012年3月6日,我校理化生教研组开展了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与会教师结合近期所听的几节公开课,畅谈了自己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认识和体会。

尹老师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她不断发现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学情不够了解,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不灵活,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练习课上。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有了一些解决方法,知识落实在课外的预习、练习中等等。此外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到了不少。

刘老师谈了需要独辟蹊径;设计课堂教学要整体构思,做到前后呼应;要设计高潮使整节课凸显亮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上出每个年级的特色,要考虑了同学的学情。

最后,教研组长杨老师作了题为《追求课堂高效的多种途径》的总结性发言。认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光靠一个设计得紧凑严密、滴水不漏的教案是不够的,教案的实施是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之后,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增长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开拓了思维,才是最重要的。课堂内的高效牵扯到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及反馈等多种教学因素,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深入探讨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方面面,是对新课改的一次理论升华,对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向意义。

理化生教研组

2012.3

下载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码头镇中心初中教研活动常态化,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