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9:4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

第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评价的整体性与多元化、保证教师的判断和决策的可信性、有效发挥评价信息的作用,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 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

一、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愈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因此,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如何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换言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而言,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的同时,更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就是确定评价标准的根据。从这一认识出发,实施以课堂教学评价须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

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了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指向是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强调评价的“人本”精神,把具体目标定位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动态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态度、1

价值观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不少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改革本质的力度不够,不能准确领会新课程理念和把握课改方向,导致在探索实践中茫然无措,不仅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甚至几乎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意识,游离于新旧课程之间,因而课堂教学评价也呈现出较强传统性。

我国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侧重于评价教师讲课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记忆程度,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交流互动情况、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够。其有效之处在于可以引导教师向讲好课的方向发展,但是难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向符合历史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发展,如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为单元,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因此,研究、改进历史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新定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是考查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方式与效度。而三维目标的呈现,都落脚到学生方面。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内动力与方向。综合起来就是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能用,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效学习,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实施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定量分析指从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方面进行评价,定性分析指从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特征等属性的理解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时,“1840年发生于中国东南沿海”即属于定量分析范畴,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则属于定性分析范畴,评价试题的制定要考虑各答案要点分值的权重。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的原则

静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已达到的水平或已具备的条件的评价,只考虑评价对象在特定时间,、空间的现实状态,不会考虑评价对象过去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动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特点是进行纵向比较,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对学生评价时,既要重视现状,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学生是发展的。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殖民主义活动时,学生回答:“消极作用: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的灾难;积极作用: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该答案既展示了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时的清晰思路,也反映出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教师评价时就需要在指出学生不足的同时肯定学生的发展趋势,而不应该片面评价。

3、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的原则

终结评价注重活动的效果,过程评价注重平时表现,两者结合在一起,会令评价更加合理、生动。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学习态度以及环境因素通过师生、生生交互过程相互作用,使学生学习后产生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产生大量的评价信息,如文字的、行为的、静态成果、动态实践、精神领域等。因此,评价应回答“是什么”(结果)的问题,还要回答“如何发展”(过程)的问题。如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课程修习情况也应该是重要参考依据。

4、评价的整体性和多元化的原则

评价时要对评价对象的各组成因素进行进行多层面考查和评定,分析评价对象各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如问题“钓鱼岛问题能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吗?”,就可以从三维目标相结合的层面上全面考评学生认知、理解、分析、运用概念的状况,从而得出较完整的评价信息。

5、保证教师的判断和决策可信性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师在权衡和考虑学生考评表现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进步作出判断和决策。当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成功地、稳定地表现出某种成就时,教师便可以作出有把握的判断。因而教师的判断和决策应建立在明确的标准之上,应保持稳定、公正、客观。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协商和理解学习结果、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学生学习和成就的样本来提高教师的判断和决策的可信性。

6、有效发挥评价信息效能的原则

教学评价信息能满足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帮助学校改进课程,帮助家长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因而,课堂教学评

价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服务对象,其效能的发挥应有针对性和规范性,以实现评价信息的有效反馈。

(二)实施途径

依据上述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来实现,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评价,以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实践总结出的有效途径。

1、开展小测验

使用小测验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以评价教学效果。其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能单调乏味;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不能死记硬背、呆板重现。

例:“开辟人类文明交往的航线”,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限时小测验,内容为:

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出下列的各题:

①近代以来,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大量进入百姓饭桌,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由美洲带到中国的是()

A.烟叶、甘蔗B.马铃薯、玉米C.葡萄、土豆D.甘蔗、水稻

②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③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如何理解上述对比鲜明的现象?试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此小测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本”这一宗旨。从其标题上看,既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我能行”,增强自信心,又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机制,积极上进;从其内容上看,概括了本课重点知识,精炼而不繁锁,不占用更多时间,不增加学生负担;从其形式上看,简便易行,灵活多样,不枯燥乏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现历史知识,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测试内容要避免知识唯一的片面性,应重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2、改革作业形式

布置作业,通过写做和批改来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参与评价对象多、了解信息全等特点,也存在题量多、形式单调呆板、学生抄袭严重的缺陷,不能全面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情况。为此,要改进教学评价,改革课堂作业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做如下实践:

一是布置开放性作业题,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行为表现(态度、书面表达、应用能力等)。可以要求学生自制表格或编写知识纲要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必修二教学结束后,布置作业“请自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表格,其内容为时期、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影响”。

这样的作业既可评价基础知识掌握状况,又可让学生理清基本线路,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可以布置有关重点内容的理解与迁移性作业,以掌握其共性和特性,发现规律,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必修二专题五,布置作业“请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指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还可以就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写小论文,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与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例:“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课,布置以“我心中的N大发明”为题的小论文,谈谈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布置以“母亲,我是钓鱼岛”为题的小论文,谈谈你对钓鱼岛问题与祖国统一大业关系的认识。

二是自编作业。自编作业是一种融知识理解、巩固和教学评价于一体的创造性作业,有助于拓宽课堂教学评价思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基础知识巩固的再现性习题和综合归纳或理解分析的应用性习题去编写。自编作业的完成分为自己完成和交换完成两种形式。自己完成,有助于学生清楚的了解自身学习状况,作出自我评价,强化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交换完成,除上述作用外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团结协作,使历史测评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通过批改或查验,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书面表达、理解归纳、应用创造等能力,从而切实评价教学效果。

3、观察学生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的教学,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发生的各种变化,来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和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摄像机、录音机)全程观察学生发言的踊跃程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所提问题是否符合主题,搜集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文献资料相配合等等,最后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甚至写出书面评语,分析本课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座谈评估

座谈分为两种。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座谈。教师在上完课后,在尊重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情况下,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座谈,内容涉及:学生对教学设计的适应程度,对教师讲解、提问、分析是否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方法与能力上的收获,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对课堂气氛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提问本节课内容简单问题或略有发挥思维的创新开放题,还可以请学生谈谈本堂课的感想和启发、令人难忘之处或不成功之处等,让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畅所欲言,尽情地剖析本堂课。教师要做好谈话记录,并给以学生适当的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过后,教师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二是与教师交谈,重现课堂,全面评价。实录课堂或请教师听课,再请教师座谈交流,听取该教师的真实评价,分析教学与课标要求的切合程度,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等,在同行协作的基础上调控和改进教学手段。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策略,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0期;

[5]余林:《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人教网,2008年6月2日。

第二篇: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放手,让课堂演绎生命的精彩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内容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还没有在常态课中得到有效的实施。笔者

认为,教师彻底转变观念,真正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前提,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空

间,全方位开放课堂,促使学生全员参与是关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是重点,教师的智慧引领和科学评价是保障。本文着重从以上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开放课堂;培养习惯;智慧引领;科学评价

伴随着新课程的脚步,课堂教学的形式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透过精彩纷呈的表面,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老师的“霸权思想”还普遍存在,“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多的只是“展示课”、“优质课”上的作秀,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放手”。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师的头脑里是有的,教师的不愿放手,不敢放手,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教师对自己的不自信。担心放手之后,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教师无法解答,岂不尴尬?担心“放手”之后,课堂活了,乱了,“收”不回来怎么办?

二是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怕学生遗漏了重点,怕学生找不准难点,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偏差„„

一个个担心,导致教师紧紧占据课堂不放,滔滔不绝的讲,甚至将每一题的答案都做了分析。而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殊不知教师帮得越过分,抱得越紧,学生就越难得到锻炼的机会。一旦离开了教师的荫庇,他们就会突然感到无所适从。

谁才是学习的主体?谁才是课堂的主人?要知道,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间,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大约有13000课时之多!新课程呼吁教师放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自由与个性才会有呼吸与生长的空间。放手的课堂才能演绎学生生命的精彩!



一.信任学生,放飞孩子的心灵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渴望得到认可。我们往往说学生的潜力巨大,实际上学生的潜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就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让孩子们的心灵自由舒展,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才能和智慧的舞台,那么,学生的精彩表现就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始料不及的惊喜。

课例呈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

学生对戏曲的种类、戏曲的知识不感兴趣,问能不能把内容换一下,改成“咱班大舞台”,我欣然同意。学生欢欣雀跃,在课代表的组织发动下,很快提交了合理而有创意的方案。经过两周的准备,一场精彩的演出展现在舞台上。台上演员吹拉弹唱说,异彩纷呈;台下观众赏心悦目,大饱眼福。穿插其间的小记者对小演员的采访更是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获取了多方面的知识。教室真正成了学生尽情展现才干的大舞台,成了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大舞台。

反思:这样的效果实在是一种意外的收获,而这个美丽的意外恰恰是基于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让学生甩开膀子干,放手的课堂一定可以收获更多的美丽。

二、开放课堂,激发创造的热情

开放的课堂呼吁语文教师开放的意识,以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全程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思考,多元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根据学情设定目标选定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应力避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替代儿童的观察和思考,而应该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照我们的语文教学,帮助孩子走进自己的语文世界,走进自己的语文课堂。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课堂练习的选择,教师可以放手交给学生来完成,让课堂由老师“一厢情愿”地苦心经营,变成师生“两情相悦”的动感地带。而自己选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更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热情。

2、留足时间确保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说得多了,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和课堂实践的时间就少了。教师应当精

讲少说,退居幕侧,大胆地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潜心解读文本。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多角度的深入阅读。即使学生遇到了阅读障碍,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充足的时间,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让文本在思维的火花中活力四溢,让生命在思维的烛照下绚烂多彩。

3、拓宽空间促进学生多元探究

“我的课堂我作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智多星„„花样繁多;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讨论辨析法、擂台比武法„„新招叠出;歌谣、谚语、漫画、小故事、游戏„„生趣盎然;读书报告会、辩论赛、专题研究、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演讲、演剧、游艺„„精彩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给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多元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成为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堂处处跃动着生命的欢愉,学生在多元的探究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培养习惯,点燃智慧的火把

1.学会倾听

听别人说话,稍纵即逝,要很快听懂对方的话语并快速作出反应并非易事,所以倾听也是一种能力。教师要创设倾听情境,规范学生的倾听行为,提高倾听技能。如:自始至终保持心无旁骛的倾听姿态,细心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考,发现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或者一些存在错误的地方;把握住话语的主次、条理,筛选信息,客观全面地分析等。当孩子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澄地注视着对方,微微前倾自己的身姿,那么孩子们就能听到心与心的碰撞的清脆音响,美妙动听。

2.大胆表达

教师要把话语权归还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从敢说到想说,从多说到善说,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课前的三分钟演讲,阅读文本时的朗读、复述、讨论、交流、评说、辩论,作文教学中的谈思路、说构想、评议以及专项的口头作文训练,都是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良好契机。可以是个别说,也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或表达自己见解,或纠正错误观点,或补充不足部分,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有理,条理清楚。

课例呈现:

①《秋天》 学习本文后,要求学生以“秋天”为话题,说一句话,学生说出了“秋天是一幅绚丽的画”,“秋天是一曲优美的歌”,“秋天是一首动人的诗”„„我吿诉学生,把这些句子组合起来,就是一首诗呢。

②《羚羊木雕》、《变色龙》、《皇帝的新装》 学生自己设计场景,编写台词,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兴趣盎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③《信客》 在感悟信客高贵的灵魂后,带着对信客深深的景仰,给信客写“墓志铭”,小组交流。“三十年的风尘苦旅,接通了城市与乡村的血脉。”“他闪亮的双眸,阅尽世间沧桑;他坚定的脚步,诠释着信客的内涵。”„„厚重的文字从学生的笔底流出。

④《塞翁失马》 组织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父子相保”这一结尾?许多学生认为:“父子相保”不是好事,因为在国家和民族危难关头,每个人都要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即使血染沙场也无尚光荣。

反思: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情感就会泉水般奔涌而出,情之所至,妙语连珠。

3.勤于思考

学会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圈点意识。我们的眼睛有时并不负责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时拿起笔来圈圈点点,边读边把有感触的字句、疑难之处圈出来。一处处圈过去,手动了,眼动了,脑子也动了。

其次,要捕捉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问题。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各种问题,能有效激起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还应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再次,要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反映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投入度,思维空间的开阔度,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体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自探自悟中品味自主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增强阅读能力。在放手之初,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告诉他们如何于细微和平常处发问。比如,从课题处求疑,从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求疑,从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处求疑,从自己感到困惑处求疑,从易错处求疑。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有疑问先要自己寻找答案,力争自己解决。

4.善于合作

自主的课堂需要伙伴的合作。我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学习成绩,均衡搭配,组建8-9个6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每半个学期,小组内部进行一次角色转换,每一个学期小组成员重组一次。课堂上,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分析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探讨疑难问题,彼此信任,相互配合,在思维的碰撞中张扬个性,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共享语文世界的美丽和精彩。

四、智慧引领,彰显思维的张力

“放手”并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具备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更高超的指挥艺术,更有效的调控能力。倾听学生的发言时,教师要用心捕捉稍纵即逝的灵光,巧妙点化,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学生的思维走向偏谬时,教师需及时引导调控,在不经意处着力,“抓回”散乱的思维;学生的探究停留在浅表层次时,教师要追问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学生的阅读遇到障碍、思路比较狭窄时,教师要牵线搭桥,拓宽学生的思维,唤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界。课例呈现:杨聪执教《孔乙己》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出了潜含在语言下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为什么丁举人家的东西就偷不得呢?

生:因为丁举人是鲁镇有权有势的人,偷他家的东西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生笑)

老师:很有道理,孔乙己不就因为这次被打折了腿吗?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孔乙己真的就不知道偷丁举人这样有权有势的人家是有风险的吗?

生:他可能会知道。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偷呢? 生: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可能是心理不平衡。师:此话怎讲?

生: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凭什么丁举人他们就有权有势,而自己却一无所有。

师:哦,原来这里“偷”还是一种抗争。

点评:师生抓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对话,对话中教师适时追问,引领学生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隐含的深意。在相融相生的对话中,学生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使教学显得厚重,有力度。我们常常惊叹名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惊叹他们信手拈来的语言,细细想来,那不仅来自于经验的成熟与老道,更来自于课前的精心思考,因为他们是在用更多的时间在备课,甚至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备课。

五、科学评价,涌动生命的灵性。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和学,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排座次的终结性、甄别性、选拔式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立足于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发展自我的机会。评价要有激励性。在日常教学或生活中,教师一个自然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语、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一个拍拍肩膀的鼓励都会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和阳光的温暖。鼓励性的评价并不是浮光掠影、轻描淡写的廉价吹捧,而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最真诚的肯定与建议,这样才能直击学生心灵,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推动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评价角度要全面。重知识更重能力,重结果更重过程与方法。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态度,关注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的主动性,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积极性等等。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方式要多样。要注意口语、态势语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想结合,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应以课堂的评判者自居,要走下讲台,放手让我们的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客观地评判,学会审视反思自己,进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走下讲台,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期待和信任中,生命舒张,心灵释放,精神焕发,思绪飞翔,让自主的课堂展现灵动的智慧,演绎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彭贤智 《 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鲍希奎、陈迅、张徐健 《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董洪亮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三篇: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教育学院,马高超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内外许多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局限于从课堂、书本掌握知识,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随着年龄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本文简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并着重在学生质疑能力、兴趣和个性方面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最早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转换来的。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传统的教学基于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对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教学方法是极力反对的。他提出的新思想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并被进一步运用到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模式中逐步发展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可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对立面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主要是: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和引導,既要“授之以鱼”又要兼顾“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是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判断依据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谁是学习的主体,即能否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的情绪和积极性,学生是否是自己的管理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积极投入到课堂建设和活动规划中,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我们目前所应倡导和积极学习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质疑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即达到学习上的“自由”,人类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只有“施”,或者只有“受”,学生的学习是在求学,教师在这当中应当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达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自主汲取知识的技能,有思辨的想法,从而能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其来说才是更好的教育。学习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即课程时间、课程进度、课程考试统一进行,填鸭式向学生灌输死板而枯燥的知识,造成学生只会呆板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己去通过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清人唐彪说:“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用此强调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思考,知识点也就多了数倍,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学生自己独特的认识,便不会固守于传统,有了更多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头脑是否活跃,与质疑能力有直接关系。

由此看来,在课堂上教师着实不应该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教师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疑问以及对于知识与书本不同的理解和质疑,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创造高效课堂。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兴趣的培养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转变固有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和启发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思路,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感,调动起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情绪,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生只有对知识怀有热爱,才会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去思考,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果教师也只是刻板地去传授知识,而不懂得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地想去汲取知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那么学生便不会把学习当作是一件有趣而对自己有益的事,更甚者,也许他不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而是当成应付教师或者家长的工具。试问一个不把自己的学习当回事儿,天天吊儿郎当的人如何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所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对将陪伴自己一生的事情充满期待和热爱,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件有趣且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会踏实地学下去,而不是浮于表面,造成身在课堂心在课外的毫无效率的知识学习。

兴趣和效率挂钩,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甚至创造知识。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将互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等多元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使课堂有趣起来,使知识生动起来,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更多资源、平台,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得学习经验的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知识上来。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知识中来,学生的职责应是有选择权和主动认知权地接受知识,学生自己对学习和考核评价也负有责任。

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领。因材施教,是自古就提出的教育理念。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有人适合钻研文学,有人喜欢物理知识。而教师该做的绝不是让学生如同流水线产品一样,千篇一律,唱起歌来都一个调。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发起者。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的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作出合适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沉闷死板。根据学生个性把握教学方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可以主观判断,领悟,从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到知识,让课堂成为自己自主学习发展的平台。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想要的,所擅长的,所适合从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上也会诚实地体现出来。而教师通过同一间教室,发现坐在其中的各个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天赋和爱好,给予其适当的点拨,并且在其迷茫时给予鼓励。不要认为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育人,是让一个人焕发出自己的光彩,健康而积极地找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因材施教,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可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高效学习。不要让知识固化,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中活起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已经逐步在全国展开。相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展现美好的蓝图。

第四篇: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的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第五篇: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教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如何将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创造呢?

首先,教师角色、观念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其次,师生关系要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的和谐、高效教育。教师只要真心热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

第三,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最后,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课堂上想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风趣幽默,要有感情投入、进入角色,眼睛要有神,动作要有力,让学生在张驰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会愿意学、喜欢学,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课堂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下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思考[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是以学生的课程体验为视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质量为根本评价目的,同时在借鉴英......

    浅议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评价

    浅议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评价 关键词?演学生中心,课堂教学,历史教学,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5)11-0003-07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

    以学生为中心讲座学习心得

    “以学生为中心”讲座学习心得 张教授“以学生为中心”的讲座,涉及知识面广,思想深刻,风趣幽默,生动感人,谈笑间道出了多年来民办教育发展及学生管理的丰富经验。使我解了当前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培训心得参加这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培训,我很荣幸,学习中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是学生的尊长,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虽......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摘要】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意义,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构建和谐教学,更有效的培养大......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月紧张而愉快的培训生活结束了,而我们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也由最初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精彩课堂片段,每位老师......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心得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班学习总结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王绮玲 “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一次深刻的教学理念思想碰撞”、“一次重新定位教师自我角色的活动”…….这......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点拨三步六段课堂教学研究方案

    “学生中心,教师点拨”三段六步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碾子山区第一小学校 2010年3月 “学生中心,教师点拨”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一、选题背景 新课程要求,在整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