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

时间:2019-05-15 09: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

第一篇: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

附件2:

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

论坛名称: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

本届论坛是由北京市学联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承办,并且由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协办,以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为目的的非赢利性的论坛,论坛旨在为新世纪首都大学生建立一个学术与实践两方面的平台。

论坛每年举办一届,论坛期间成员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针对有关环境、资源方面有关学术前沿及社会上热点的问题,用学术视角来分析评价,并将学到的东西积极地运用到社会中去。论坛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在团中央、市学联、各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论坛的宗旨:

在首都各校资源与环境学院之间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体系,在首都高校之间形成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发挥各学院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专业优势,在不断活动、宣传中,提高人们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大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极的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从事资源与环境事业的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也使得在教育基层建立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平台,更好的支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坛的任务:

一、加强院校间的合作

1、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独特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经验交流,大家互补长短、互通有无,从而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中的创新。

2、论坛利用各成员学院雄厚的学术基础,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类型的讲座和学术报告,达到学术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资源的充分共享。

3、根据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论坛组织针对其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进行考察、讨论,得出总结报告,积极的支持国家制定政策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生工作之间的交流

1、在以环境、资源、节能减排为主题下,各个学校可以团结起来,开展各类校际间实践活动。也可以整和优势力量,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成跨校的社会实践队伍,进行一些有创新性、开拓性的社会实践。

2、论坛将在网上建立网站论坛,各校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学习经验,学术见解。我们也可以对来自不同学校优秀论文、学术观点进行选拔评比,让大家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竞争中促进发展。

三、与社会的交流

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有积极收集社会相关信息的任务。论坛将会把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分类整理,定期向各论坛成员院校公布。论坛将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积极投身社会公共事业,好让我们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二篇: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介绍

农业资源与环境(肥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培养具备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新型肥料的设计开发与生产、现代施肥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农业、肥料生产、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技术、配方肥的生产原理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等。

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土地规划与评价、遥感与测量、制图技术,3S技术、不动产评估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国土、城建、农业、测绘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开发与整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整理工程、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基础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具备资源学、环境学和规划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3S和计算机制图应用技能,能在各级城乡建设与行政管理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部门、资源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风景名胜区从事城乡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等。

三、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阶梯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大学生“修身树德”行动贯穿始终,强化思想引领和为大学生成长服务,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计划、四项教育、五个目标、六大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精品的农大学生工作品牌。全面实施“雏鹰行动”计划、“飞鹰创新”计划和“雄鹰翱翔”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以王洋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土管08-1班(省级先进班集体)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学院连年被评为校“创新创业优秀组织单位”和“优胜杯”、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优秀团总支”。200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从雏鹰成长为雄鹰”为题作

了深度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第三篇: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1)在上海开幕

10月22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团上海市委主办,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青少年教育协会、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承办,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1)”在上海开幕。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长汪鸿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等出席了开幕式。

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以“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为主题,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区的青少年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专家、学者近300人到会,并围绕社会管理与青少年工作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届论坛开幕式由郗杰英主持。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首先致辞,代表上海主办方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莅临上海的各位领导、专家和青少年工作者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当前上海青少年发展的趋势,以及上海共青团以社区、网络为阵地,以社会化动员为方式,有效参与社会建设的初步成效。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进一步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履行共青团职责”的重要讲话。汪鸿雁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指出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一是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努力增强共青团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三是以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为重点,做好流动青年的组织化梳理和服务工作;四是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五是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汪鸿雁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研究者要提高认识,顺势而为,把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与履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多重路径,推动共青团事业取得新发展,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新贡献。

论坛开幕式后,郗杰英研究员作了题为“当代青年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内在要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青年的权利和责任,创新社会管理是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他指出,青年发展需求的整体变化,新青年社会阶层的差异性发展需求,青年人口大的规模流动,青年通过网络实现社会参与的需求,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回应青年诉求:一是要畅通青年表达诉求的渠道;二是要建立青年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提高青年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四是在加强公共服务中把青年发展摆在更重要位置;五是用群众特别是青年喜欢和熟悉的方式创新社会管理。

论坛还邀请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就“社会管理创新:挑战与趋势”,上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马伊里就“上海社团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香港青年协会总干事王易鸣就“香港社会管理与青年工作”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论坛现场的微博直播,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围观”和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就汪鸿雁书记的讲话和众专家的主旨演讲,发表自己的看法。主旨演讲后的提问环节也引起了在座专家老师的积极参与,并在论坛现场掀起了阵阵高潮,气氛十分热烈。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了6届。在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在各届论坛联合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下,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研究工作者的盛会,成为交流思想、涌现成果、广交朋友、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据了解,截止开幕前,本届论坛主办方共收到参会论文332篇。

参加本届论坛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安国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李家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曾锦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刘俊彦,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夏科家、徐未晚,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褚敏等。

据悉,10月23日,本届论坛将特邀专家学者,以“头脑风暴”、微博直播的方式,就“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网络·表达”进行主题研讨,并就“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与青少年发展”、“流动与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和“社会管理创新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4个专题,举办分论坛。

第四篇: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发言

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发言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大学出席聚焦低碳城市,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首先请大家观赏一段关于大会的宣传DV。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一些领导和嘉宾,在此请允许我对这些领导和嘉宾予以介绍,他们是: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先生;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先生;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国际交流中心环保合作部部长陆铁钧先生; 北京市电力公司工会主席李国华先生; 北京市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主任邴冬燕女士;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严冰先生; 北京市海淀区发改委主任助理张荣举先生 上海文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朝伦先生;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教授; 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吕斌教授;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自2007年启动以来,以青年的责任、我们的行动为口号,积极推动高校可持续校园建设和社会公众环保宣传的开展,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此我们聚焦城市低碳化这一话题,大胆进行创新,从国内外高校召集青年代表召开城市模拟大会,引发世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行动,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论坛的日程。首先请北京大学张彦副书记致欢迎词。

张彦: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海内外的青年学子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举办和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当今世界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据联合国3月报告,当前世界城市人口已达35亿,占全球人口一半以上,城市的碳排放水平已占全球75%,城市去碳迫在眉睫,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化城市化阶段,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大城市圈已经成了推动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同时,如何降低碳排水平,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研究、环境教育的高等院校,我校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低碳领域的相关工作,2006年,我们与剑桥、牛津、耶鲁等9所世界高校共同发生成立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致力于可持续校园建设的研究实践,为构建低碳校园贡献力量。

一方面大力发展低碳前沿交叉学科,依托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国内领先的环境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完善环境类科学课程设置,努力提升学生环境专业的素质。此外在团中央、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创建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搭建面向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环境教育平台,引导当代青年积极投身低碳减排行动。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作为我校具有国际性的高水平环境教育论坛,以促进国际青年学生国际交流为己任,致力于推进我国环境教育成果、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分享国际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今年这个论坛主题召开的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旨在通过城市青年代表的角色模拟,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主人翁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城市发展,深入思考、研究,发出行动倡议,并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最近也一直在思考,环境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在哪些问题上有共同的语言,应该在哪些问题上共同进行讨论,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最具有全球性和共同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地区可以又有区界,国家可以有国界,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整体,很难把它进行区隔。我有一次在满洲里中俄边界,当时我就有一个感想,在边境线上那个铁丝网两侧,它是两个国家,各自生活着它那个国家的国民,但是你发现铁丝网下面的那块土地它本来就是相连的,在铁丝网两侧长着一样的绿草,与此同时,在铁丝网的上空,不管是俄罗斯那一方还是中国这一方,拥有共同的蓝天和白云,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居住可以限定一个区域,而共同的环境却无法区隔。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也想到,保护好自己的环境是对别人的贡献,别人保护好环境也是对你的帮助,什么东西要全球化,环境问题我觉得在当前这个时代,在大讲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应该先讲环境全球化。

我们也知道一个著名的命题叫“蝴蝶效应”,说在北京蝴蝶扇动翅膀,在纽约可能就引起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后来我就想这是怎么引起的反应呢,是因为世界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决定的,没有共通性它就不会有蝴蝶效应。应多的时候人们思考是个人的事情、局部的事情,但是在更深层次上整体的联系我们是忽略的。面对环境问题如果能够站在世界紧密相关、环境原本一体这样的思考上看,那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未来十年是我国政府兑现哥本哈根大会上40%-45%减排承诺的重要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此这个论坛和大会的召开之际,作为学校我们也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些愿望提出来: 一,希望通过论坛召开,国内外青年代表能够广泛深入交流,认真探讨问题,增长低碳知识,提升环保意识,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节约校园文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低碳生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二,希望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唤起社会公众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意识,青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各位朋友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带动周围的人践行低碳理念。三,希望广大青年朋友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源,广泛开展低碳领域的研究,积极学习、研究国内外低碳领域的科研成果,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争做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的建设者。最后预祝这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张书记的致词,北京大学长期以来注重绿色校园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环保部领导的细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先生致词。

万本太: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学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与在座的专家、学者同学们探讨环境保护的有关话题,首先我谨代表环境保护部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也是环境保护的纪念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各国政府及公众都采取一系列的活动来呼吁并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大家都知道,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类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上个世纪中叶先后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污染事件,以及土地的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失、臭氧层出现空洞,还有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2年6月5-6月12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之后1992年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又召开了地球峰会,达成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保护环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共识。从1972年到今天,30多年过去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重大命题,各国政府也都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是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延续以及消费模式的各异、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有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就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和千百次的自问,人类到底应该怎样生存、社会到底应该怎样进步、城市到底应该怎样发展、文明到底应该怎样延续,经过深思熟虑后人们逐渐明白了,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这个环境是不会长久的,不改变长久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社会进步是不可持续的,不扬弃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要想彻底地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践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的潮流。

应当承认,今天的中国环境形势仍然很严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空气、土壤,甚至是食物还时常向我们发出受到严重威胁的警报,这可以从去年发生的十几起重金属污染事件,以及上百起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就可以得到证明,那么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环境的改善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幸福呢?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这就为我们指明了生产要发展、生活更富裕、生态需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今的中国举国上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可以说方兴未艾,大学是培育现代文明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大学教育中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关注环境保护,体现了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顺应了新时期探讨环保新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趋势,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使青年学生们牢固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公生的价值观念,努力维持人、自然、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平台,是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我衷心希望青年大学生们切实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感和使命感,热心地关注环保,积极地参与环保,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关爱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万先生,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荣获丰田环保奖特别奖,在发展过程中团中央领导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指导,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国际交流中心环保合作部部长陆铁钧先生致辞。

陆铁钧: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美丽的燕园,参加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向论坛的举办与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主办方北京大学、承办方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等单位表示由衷的敬佩。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不仅仅同北京大学有非常深入的联系,同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也有联系,今天我们又因为保护环境这一个共同的命题走到了一起,在2006年的时候由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评选活动当中,北京大学团委和城市环境学院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以此为申报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和丰田汽车公司共同举办的丰田环保奖的首个特别奖,今天我们欣慰的看到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紧密联系国家环保面临的迫切课题,结合当前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现实需求,努力致力于打造青年学生环境保护交流的平台,学习国外开展环境宣教的先进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主持人:谢谢陆先生,环境保护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北京电力公司工会主席李国华先生,下面有请李国华主席致辞。

李国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的能和北京大学第三次携手联合举办聚焦低碳城市2010年北京大学第五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世界青年模拟城市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电力公司,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回顾几年来我们企业与北方的合作,我们感到非常的愉快,特别是几年来我们企业与北大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和北京大学的同学们进行了经常的交流和互动,使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职工受益匪浅,今天恰逢世界环境日,今天一大早我们有一大批职工作为志愿者已经在西山游览区开展爱护环境捡拾垃圾的活动,今天下午我们公司的合唱团在北京中山公园乐堂举办201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音乐会,向世界宣传低碳生活和环保理念。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们的重要举措,各位领导、同学们,低碳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涵,电力行业是关系国际经济命脉和国际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网更是实现各种能源、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电网企业应当也必须在服务清洁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面对这一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构想,通过建设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化电网,我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接入将成为可能,各区域大型能源基地节约化开发和电力化高效送出更加容易实现。智能电网在城市交通、家居生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有益的转变。

展望未来,智能电网必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创造低碳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力。按照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结合首都建设世界低碳城市,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目前我们重点在首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智能电网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应用工作,并在智能应用小区的试点、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清洁能源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标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建设智能电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需要继续在电网发展技术和规划思路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建设低碳环保生活,更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必须进一步在能源结构、生产规模、政策条件、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做出调整,这需要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各位来宾、同学们,本次论坛为各位专家、学者深入学习、研讨、交流环保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青年大学生把握环保动态、创新低碳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也为企业界在智能电网、低碳环保等更广泛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空间,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强交流、拓宽视野、凝聚力量,共同为低碳经济、环保事业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最后预祝北京大学第五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世界青年模拟城市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先生,环教基地长期以来鼓励大学生从身边做起,有这么一群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校园的书本上,2009年北京大学学生发起了校园图书回收行动,从毕业生那里回收书籍,课本免费发放给新入学的同学,科普毒物捐赠给贫苦地区的希望小学,无法利用的书籍联系造纸企业,使废纸再生利用,制作成练习本发放给新生活捐赠希望小学,以此促进校园书本的循环使用,在环教基地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和北京11所高校达成协议,将于暑期开展回收活动。参与的同学由当初的寥寥数人发展成一支成型的团队,下面我们有请这个团队的同学上台。下面我们请严冰主任、邴冬燕先生、杨兴文先生、张荣举先生、张朝伦先生、于皓先生,上台为学生们佩戴徽章。

谢谢各位领导嘉宾,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是北大团委、北京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面向青年群体搭建的研究、探讨城市问题的模拟平台,本次模拟城市大会涵盖中国七大区域,以此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展示我国低碳发展中的相关经验,此次大会特别邀请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学生等国外青年的参与,这些模拟城市代表团将于暑期奔赴全国相关城市开展实践调研,在此我们有请万本太总工程师、吴贵辉总工程师、张彦副书记上台启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中外大学生代表发表青年低碳城市建设宣言。

学生代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每一个青年人的责任,在此我们向全世界青年大学生倡议,并发表如下宣言:

我们充分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享受人类文明极大发展的同时,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我们意识到大学生是青年先锋,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责任感强,在推动环境教育服务、引领环保文化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倡议大学生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节能环保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要加强环保理论和环保技术的科普宣传,让环保知识从实验室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世界,我们倡议大学生要热情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科学合理的使用学校有限的空间资源,要建设可持续的绿色低碳校园,使高校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模范社区。我们倡议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加入环境保护类社团,参与环保社会实践等,在校内培育出浓厚的环保氛围,要积极吸收世界生态保护的优秀思想,形成具有鲜明高校特点和青年色彩的生态文化,我们倡议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做起,脚踏实地实现环保理念,要充分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着眼,从身边入手,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在这里郑重承诺,青年的责任我们的行动,在建设绿色校园、推进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征途上,青年大学生一定不负重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主持人:感谢各位同学,期待着世界青年大学生能够为低碳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下面是茶歇时间。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演讲环节,首先发表演讲的是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吴贵辉总工程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多年来在国家计委、经贸委、发改委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作,长期从事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制订、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对我国能源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十分的熟悉,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吴总工程师为大家发表演讲“清洁能源发展与未来挑战”,有请。

吴贵辉: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很高兴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参加世界环境日活动,参加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首先我代表国家能源局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学生富有朝气、思想活跃,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把环境问题引入校园,由青年学子聚焦低碳城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交易活动、交流活动,这样可以集中展示大学生对能源、环保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下面我围绕论坛主题就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与城市、与生活、与现代化、与未来发展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讲的第一点是新的理念和思想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前提,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供给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大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又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改变着世界,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类已进入现代文明阶段,且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包括能源,以能源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已进入到了以油气为主的石油时代,能源发挥了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以电和热的方式满足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能源需要; 二是满足了人们冷暖、照明的生活使用; 三是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使用的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发的深刻,但由于全球人口的过快增长、经济过快发展,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又引发了气候变化问题,全球面临的挑战更加的严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应对资源、环境挑战,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实施,既满足当代的需要但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持续能力,近30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长治久安、长期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南。为了解决这些挑战,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大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五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以能源外交、领导高访、建立政治互信、获取能源资源、建立能源通道、保障能源安全,这些目标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能源的发展,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就说明中国是一个有理想、有战略、有目标、负责任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加强战略规划,出台税收政策,推进科技进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水电装机达到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建成了三峡水电站,装机规模1820亿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008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2009年又新投了170万千万,每年实现减排5.2亿吨,风电连续三年翻番增长,2006-2008年风电装机分别达到267万千万、605万千万、1217万千万,2009年装机容量突破2200万千万,居世界第三,风电在中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建成投用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917万千瓦,研发电量69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少用原煤3200万吨,目前新核准了核电30台,共计3270万千瓦,其中在建23台,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核电机组57台,目前在建规模中国第一。我们将按照安全第一原则,稳妥的推进核电建设,让核电这种清洁能源造福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约为4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40%,为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生物质能发展较快,2009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能量达到450万千瓦,其中秸秆发电200万千瓦,垃圾发电30万千瓦,沼气利用规模化持续扩大,全国户用沼气池3500万户,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500处,年产沼气15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正逐步发展,燃料乙醇产量137万吨,已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非粮燃料乙醇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正在努力推进,其他新型能源技术和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将重点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储能技术、新能源的研发试点示范工程。

我要讲的第四点,城市化绿色发展要更好的融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城市更美好”,充分表达了人类的期望,快乐的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在这个理想和追求下,人们创造了诗歌和绘画、舞蹈与音乐、园林与建筑,这些元素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人类历史和文明,也构成了城市和城市化,城市的出现是现代工业文明与古代农耕文明的最大区别,大自然给了人类高山与湖泊、江河与草原,人类又给自己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美好、富庶的财富,城市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污染和浮躁,人们在向往城市的同时又向往回归自然,这就对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低碳生活、低碳城市是城市化道路上新的挑战。因此现在大力倡导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潮流和理念,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之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鼓励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政策法规,践行鼓励、引导、规范。形成人人追求低碳、呼唤低碳、支持和热爱低碳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行动。在城市化发展上要建立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新的理念,大力建设低能耗建筑,发展新能源汽车,污水进化处理、重复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绿色节能照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实现城市的地上现代化与地下现代化同步发展等等。

我们认为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同时又许多工作不到位,有一些差距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也希望上海世博会对此有所促进,有所贡献。各位同学、各位来宾,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争取在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负责任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庄严承诺,也是能源行业未来发展必须实现的任务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仅靠政府和能源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奋斗,我们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为推动我国低碳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你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吴总工程师的精彩演讲,下面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吕斌教授,吕斌教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以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完成包括日本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及企业集团、世界银行及我国国内数十个城市和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委托的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等80多个规划设计项目,2000年荣获中国政府特殊津贴,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吕斌教授为大家演讲“构建低碳社会与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有请。

吕斌:各位来宾、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借这个机会衷心的祝贺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的胜利召开,我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师也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出席这样一个高水平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国际的环境论坛,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构建低碳城市的粗浅认识,主要还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的一些情况,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这次论坛的初衷实际上也是这样,希望我们全国,乃至世界的青年学生能够行动起来。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构建低碳社会与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责任;

二、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

三、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计划;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挑战,最近一些年大家无论从国际上,后京度协议、后哥本哈根协议的谈判,以及国内的刚才吴总已经谈到的,胡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国际会议上承诺的我们节能减排、以及低碳方面的做法,在这样不争的事实面前,我想没有一个城市或者国家能独善其身,我们都有责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另外大家知道据科学家的统计,全球80%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际上产生于城市和交通,包括城际间的交通,因此我想构建低碳城市或者说构建低碳社会,是对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或者简单的说我们构建低碳这样一个社会,从城市切入是非常的重要。近年来我们已经可以切身地感觉到,伴随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全球化,国家间或城市间的竞争呈现出一种浓烈的绿色的背景,绿色已经成为城市的竞争力,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升城市的绿色竞争力,要求城市必须改变以往的单纯GDP导向的增长模式,转而在城市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导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高效的交通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一系列新环境指标,进而引导我们的城市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里边我想这是一个全人类、全球的责任,我们作为大学人,我想大学肩负着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对应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大学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这里,尤其是校园作为肩负着这三大职能的空间载体,或者说一个基地,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社区,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大学,不仅仅我们中国的大学,我想全世界的大学都是一样的,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消费的一个大户,涉及面广、数量大、形式多样,因此建设可持续的绿色校园、节约型的社会,不仅对构建低碳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交易意义,这是我们大学人普遍的一个共识。

这里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大学人在这个方面大家的行动,从今天我们开这个国际论坛,刚才的国际大学生的宣言里面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国内外大学的青年学子,包括教学也好,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觉得我们有责任,今天张书记也谈到了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参加了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这个联盟是2006年1月份成立的,这里列出了这个联盟的十所学校,美国、英国各两所,澳大利亚、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以及瑞士、日本、新加坡的大学,这样一个联盟,在讨论国际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其中绿色校园的建设,是这个联盟的重要的议题,和一个非常长期的目标下一个非常具体的一项工作。我本人也受北京大学的委托,也曾经参加了三次这个联盟的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我们这一些国际大学的同行们,实际上都一直在讨论如何确定我们校园的节能减排,或者碳排放的减排目标,以及确定空间行为的碳排放源其计量的方法等等,我们也在推进这样一个可持续建设,或者绿色校园建设的信息和资源共享的交流的平台,这个联盟其中一年大概有一到两次的校长联席会,今年校长联席会今年4月份刚刚在我们北京大学召开过,这个会议的主要话题仍然是关于构建绿色校园,或者说我们大学人如何为全球气候变化,对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这里边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包括我们北京大学在内,为了推进这样一个绿色校园的建设,都专门设立了专职的办公和交流的部门,或者是这样一个机构,可见全球的大学都在行动,这里面举了两个学校的例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关注这十个学校,当然我们很多的兄弟院校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耶鲁大学在这个联盟中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它的减排目标是非常的具体,并且是非常严格的一个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的时候以2005年为基准的话,减少43%,这是一个非常苛刻的目标,另外一个大家知道丹麦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所在地,就是哥本哈根大学,同爱在零排放的问题上他们也做了很有特色的一些工作,并且这些学校,包括我们北大,后面我们提到,也都设立了专门的网站,其实就是希望我们全球的大学人,特别是青年学子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些信息交流的平台,交流我们的一些理念、思想和行动的体会,共同来推进低碳的行动。

我想在绿色校园,或者说低碳校园的这样一个行动方面,我们中国教育系统同样也迈出了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些步伐,中国教育系统落实建设两型社会战略决策已经把这个创建绿色校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据我们知道,2008年1月份的时候,教育部直属高校司就在上海同济召开了建设可持续校园的研讨会,在这个会上发表了一个宣言,并称为《同济宣言》,在这个宣言里面就提出了我们中国大学应该为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创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管理体系,应该积极努力,共同来努力,2008年的时候实际上住建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意见》,并且设立了节约型校园示范项,我知道的全国已经有两批30所高校成为试点单位。比如像同济、清华等等,很多这样的一些学校都在里边,包括一些地方院校,那么我们北京大学就在前几天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了第三批试点单位之一,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国的大学,包括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在低碳行动上是非常的理念正确,正在做积极的贡献。我们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唯一加入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的大学,面对全球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学校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北京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应该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大学,我们现在的周其凤校长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全校的大会上明确的提出了这样一种认识,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北京大学参与低碳行动、建设我们绿色校园定了一个调子,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北京大学已经明确地提出,将绿色校园建设作为实现我们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我们北京大学校内已经形成了树立科持续发展文化意识和建设绿色校园的共识,特别是以我们青年学子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团体,尤其是今天大会的主办单位,就是环境教育基地,在里边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因为在他们的亲自组织和筹划下,我们2009年9月份北京大学正式启动“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并且在这个建设行动之后组织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北京高校行动周。

第二个问题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北京大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校园里面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开始征地规划建校以来,我们也有了80多年的历史,这里面我觉得我们北京大学在校园建设方面,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以后,最近一些年我们科教兴国这样一些大的背景下,我们学校事业、学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还是遇到了空间上的很大的压力和矛盾,这里面有简单的几个数,从上个世纪20年代,1926年我们校园的面积,到今天实际上我们整个的占地将近80几年,在燕园里面我们整个占地面积扩大不到一倍,但是我们校园的人,就是学生和教师的人数增长了30余倍,因为当年只有800个学生,一百多个教职员工,现在有3万名,6千多教职工。建筑的总量,特别是最近1、20年,和我们国家增长同步,我们校园的面积总量增长了20倍之多,这是我们燕园的校区(PPT),表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北京大学为了实现我们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或者实现一种伴随事业和学科快速发展,如何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目标,我们实际上从1999年以来,我们就关于绿色校园的规划建设,实际上就开展了一些工作,这里面主要给大家简单的提几点:

第一,我们健全了校园规划这样一个审议机制,制订了完善的校园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第二,我们很认真的编制大学校园的整体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以及包括交通影响评价等相关专业规划和局部的这样一些规划,为学校的学科和事业的发展提供空间的支持,并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以求取得一种绿色的这样一种可能性,另外我们对学校重要的建设改造项目进行了前期的论证和实后的这样一些监督,这些方面我们学校从领导来讲非常重视,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时间关系我简单的提一下,比如说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在编制各种精度上、尺度上的一个规划,这个都是由北京市规划管理单位,包括国家规划委和市文物局亲自审批、把关的规划,最近这些年我们借助规划的平台和规划的目标,把低碳目标、绿色校园的理念和我们一些行动计划融到规划里面,其中除了这样一个总体的文物保护之外,比如说我们北京大学校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山水景观,格局非常优秀的校园,所以我们这里面对绿地和水系的规划特别的重视,并且特别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我们学校来说不仅仅是植物,包括一些珍贵的珍奇动物,国家级的一些动物,在我们这里边也都还是能看到的,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特别在快速的发展背景下,我们既要满足我们学科的发展,要满足学校事业的发展,同时对我们这个校园,对山水园林的格局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从学校到我们的学生都是非常的认真的投入,投入了非常多的智慧、精力和财力,使我们的校园今天仍然保持一种园林的格局。

这里边国内的同行们对于我们美丽的燕园可能有所了解,也欢迎大家会后和会议期间能够去体验一下我们的校园,当然我刚才也已经说了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校内设立了一些重点保护的地区,实际上我们校园并不是太大,所以做这样一些保护性的行动,对我们来说在发展方面要付出一些代价。第三,我们在交通系统方面,尽管压力很大,就像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样,因为机对化的时代,交通的压力非常大,这个里边为了做到一种绿色的校园,我们在交通系统的优化方面也正在做一些工作,并且也正在努力解决激动化这样一个时代带来的压力。比如说我们自行车鼓励绿色出行等等,和人车分流。第四,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学校最近一些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在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上,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学校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我们在校么打了两眼地热井,主要供学生和留学生公寓洗浴,这个实际上是节约了能源,在节能减排方面是一个非常显著的项目。此外我们在建筑上,针对学生宿舍这样的一个建筑材料方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采取了很多保温、隔热的一些措施,节能能耗上节约了20%左右,并且我们提倡采取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降低了能耗。最近在校园建设中,我们又提倡了绿色建筑的一些示范项目,包括今天参加会的,我们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一些积极分子,我们学院的一些学生也正在做LED的示范项目,和美国的一些学校进行合作,这些都是我们在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建筑方面做出的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一些工作。

其他我们学校在节能设备的改造等等方面,特别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供热集中监控系统、照明方面取得了显著、可喜的成绩。另外我想绿色校园的建设,对于我们北京大学来说,特别是对于我们北京大学,当然包括北方地区,因为中国北方地区是一个水资源不是很丰富,很多地区都是半干旱地区,所以水资源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也是建立绿色校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关于节约用水的问题、水资源的问题,据我知道不仅仅是中国北方的大学,包括国际上,包括世界上研究型大学联盟中的一些地区的学校,它们也面临着水资源的问题,这个方面北京大学花的力量就更大一些,无论在改造水表、计量管理,以及节水、设备等等方面,尤其是我们有特色的,在国际上交流,得到大家比较认可的就是对学生用水的刷卡的浴室计量卡收费系统的建设,我觉得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一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在管理上我想大家知道,节能减排、低碳是需要有些经济上的手段,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碳税,但是在校园的节能减排的管理上,我们在用水、用电指标的管理,以及超标收费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尝试,这个也起到了很好的一些效果,实际说据我知道住建部和教育部联合推行的节能减排,在高校推行节能减排示范单位,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监控的系统,实际上是为了准确地计量能耗,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这个北京大学在前些年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当然最近我们成为试点单位以后,我们就想进一步提高这个水平、扩大这个覆盖面。

另外我们北京大学在校园环保、生态宣传教育方面,无论从学校领导团队和我们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课程和课堂教育方面,在全校大概涉及11个学科近40门课程,是与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并将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课程作为了全校的通选课,最近还在逐渐扩大覆盖面,北京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所以我们在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生态学、混淆工程、经济、法律、化学和格局的关系设计,多学科、多门类的课程,能够尽量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和低碳建立这样一种联系,并且除此之外,我们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特别是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这样一些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校园的建设以及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以及社会贡献方面的科研项目,比如说我们每年在“挑战杯”以及各种基金里面专门设计了和低碳相关的一些奖项,我们很多的学生踊跃参加,不仅仅是城市与环境学院,或者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其实涉及到很多文理可文史哲等等,多学科的同学们都在踊跃的参加,实际上在参加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非常有成效的一些科研成果。比如说还有一些相关的课题,我们有一个北大低碳先锋计划,环境科学与环境学院学生为主,参加的社会效益和科研成果上都取得的显著的成果。

关于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北京大学特别重视绿色校园建设的行动,或者说低碳的行动,要以青年学子作为主体,我们本身学生的社团和他们的一些活动就非常的积极,在学校组织推动这个行动的时候,更注重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一些成果。比如说我们的环保社团和环保活动,实际上我们学校有一个环境与发展协会,1991年就开始成立了,多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今天这个论坛的主持单位,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从2006年创立以来,多次受到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的奖励,在为社会服务等等方面,在科研方面都做出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所以这里面也培养了大量的青年学子,成为走向社会低碳行动的一些领军人物。这里边还有一些行动,比如说我们北大的学生赴南极参加2009气候领导力的项目等等等等,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些活动,去年5月份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组织了第四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今年新的一届了,6月份的时候,在去年的世界环境日里边就启动了一个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行动,这些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我想在这里面大家都知道的去年10月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亲自组织策划第五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周,在我们学校隆重开幕,作为一个启动日,气候来自北京33家高校,56家环保社团参与其中,对整个社会推动低碳的兴东幼非常显著的影响。

最后一个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计划,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为了把这个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去年9月份我们北京大学启动了绿色校园建设和行动计划,我想在这里边把绿色校园建设行动的一些构想,我们的目标、构想和一些具体的想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总体的目标,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有五个方面,我们要通过这样一个绿色校园建设行动,把我们北京大学建设成一个绿色教育的示范中心、绿色人才的成长摇篮、绿色校园的实践典范、绿色科研的前沿阵地以及绿色文化的建设基地,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这里面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中心,我们具体到校园空间的层面上,我们有三个具体的目标,一个就是科学合理的使用北京大学的有限空间,保证教学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推进,或者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行动,并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通过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能够支撑我们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样一个目标,能够合理的、科学的使我们北京大学有限的空间,为教学科研提供一个支撑。第二点就是我们这个绿色校园的建设,对于我们北京大学来说有一些特殊的背景,我们这个大学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个校园也有近80年的历史文化,我们这个活动也包括了保护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的想法,这一点我们也把它列入了绿色校园建设行动的内容之中。第三个就是和低碳相关的行动,建设绿色的低碳校园,包括节能减排,今天的主题是“聚焦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我个人的体会,在内涵上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减少我们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就包括了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二个实际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当然这里包括节能减排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我们一个社区、城市的构建,第三、转变增长方式,我们在文化意识、行为意识上的一种,对社会来说可能是从产业上转变增长方式,对于我们大学来说怎么样增强对低碳文化的认识就非常的重要。在空间上我个人觉得我们学校是这样考虑的,构建这样一个绿色低碳的校园,我自己觉得有三个尺度的工作我们可以做:第一就是在建筑和场地的尺度上,这是微观的尺度,我不想展开讲,比如绿色建筑,以及我们一个比较合理的场地的密度,能够提供合理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我们能够保持一种比较好的通风方面,我觉得建筑的尺度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最近做的最多的方面;另外一个低碳设计,低碳校园、低碳城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尺度实际上是社区和城市的尺度,在这个尺度上,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紧凑城市的这样一种结构,以及支撑这种结构的公交导向的,高效、低碳的公交体系,而这个对我们学校来说我觉得也仍然是非常的重要,实际上我们国内现在很多大学都非常大,我们北大还不算大,因为没有什么地可以扩张。现在很多学校5、6千亩地,这不在少数,特别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怎么从空间上实现低碳的校园,在步行和骑自行车,以及我们减少对空间奢华的使用,实际上是高校共同的课题;第三区域的尺度上我觉得非常重要的还是必须有一个减少碳足迹的意识,从节约出发,因为我们所有的使用,包括今天前半段学校里边已经介绍了我们社团做了非常精彩的工作,比如是旧书本的回收等等,这些实际上都在减少碳足迹,包括我们食堂里面怎么减少浪费等等,包括我们的出行,特别是教师的出行,怎么能够避免更多的航空和航海出行的距离,而达到一个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目标,也包括我们利用网络视频的教学,现在因为国内的学校分校都特别多,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建设绿色低碳校园需要努力的地方。

关于绿色建设思路,为了完善这样一个思路,我们从构建工作体系、健全管理机制,以及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等等,以及校内的相关单位协同合作我们都做了一些工作,这里面我们具体说的就是围绕前面的几个目标,绿色育人的体系、绿色校园的建设、科研的创新、绿色文化的推广(学生社团在这里面起到了领军的作用)、绿色实践平台。在组织结构上我简单的说,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绿色校园建设的一个办公室,我们也专门成立了绿色校园建设的6个委员会,在我们现行的体制内的机构的基础上,又搭建了一个综合的协调单位,其中这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绿色校园建设委员会,这个建设委员会是要由我们北京大学的校长亲自兼这个委员会的主任,里边有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小组,在这个委员会的下面,或者是平行的我们还有一个绿色校园建设的工作小组,受建设委员会的指导,这个建设工作小组就涉及到了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我们团委和学工,也就包括我们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成员,都是这个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这两个机构我们也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搭建,现在刚刚开始工作,我想我们这样一种架构对于推进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的建设行动逐渐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具体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目标上,我们北京大学实际上也做了很好的分析,其中我们积极的,为了构建一个绿色校园的一个科学的计量指标体系和评价目标,除了我们自己构建之外,我们在前几天刚刚批准进入了教育部和住建部联合推荐的第三批试点单位,另外我们在节能减排上也做了承诺,特别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上,因为都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大学,它们都有一个承诺,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小的哥本哈根会议,我们也实事求是的,根据我们国情、校情提出了一个减排的目标,这个减排的目标也和其他的学校有些差异,体现了这样一些中国大学的特点,具体的说,其他的学校多数在承诺一个绝对量的减排目标,我们因为正在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大学仍然是这样,不仅仅事业、学科,校园也是在发展,所以这里边我们的承诺实际上是一个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的减少,就和我们国家胡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承认的单位GDP的减排是一个思路,但是尽管是这样,我们实现这个目标也是要付出非常认真的努力才可以。初次我们还想进一步,在我们已经建立的11个大的学科、40多个门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完善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绿色教育体系,尤其是我们学校的教务部和研究院也在积极的考虑怎么能把重要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论相关的课程加入到公共必修课程中去,并且我们北京大学依托大学生研究社团开设了绿色校园活动日,这个活动一个是对我们自己的学子能够使他们建立一种低碳的共识,并且力求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日能够发挥我们青年学子的作用,向社会做出更大的影响。

具体的,实际上在切实推行节能减排的措施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新的想法,这里边简单的说,比如说在建筑的使用上,我们提出新建筑、新办法;老建筑、老办法,新建筑我们一定按照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标准严格要求、审核他们的设计方案,老建筑我们也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在不影响教学科研的原则下,我们逐渐的去改造这些建筑,我们的学生,包括今天在宣读国际大学生宣言中的几位青年学子,实际上最近他们正在合作开展示范项目,北京大学还有很多老的项目,怎么对它做出比较准备、客观的评价基础上,去探求一种逐步的改造、更新的路径,当然除此在水环境等等方面我们做了很细致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个工作开展下去。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个工作开展下去。此外特别想和大家交流的,觉得和国内的兄弟院校乃至和国际上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学校的交流,包括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也想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我们青年学子的这样一些行动的感染力,扩大影响,所以我们北京大学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北京大学绿色校园的一个中英文网站,成为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展示的一个窗口,当然还要继续完善,这是网页首页的页面(PPT),欢迎大家点击进入我们的网站,共同促进交流平台的完善。我在前面也介绍了国际上的大学像耶鲁、哥本哈根、牛津、剑桥等等这些大学都有专门的绿色校园的网站,我们要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扩大交流,扩大我们学校对社会的影响。欢迎大家点击,我们是中英文的页面。

以上我介绍了我们北京大学绿色校园建设最近十几年做的一些工作,特别是我们从去年开始启动绿色校园建设行动的一些想法,我个人认为大学绿色校园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各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其行动的主体我认为就是在座的,未来肩负实现可持续发展重任的各位青年学子,为了实现低碳的“两型社会”和绿色校园的加强目标,我认为一切应该从我们每个人、每件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最后谢谢大家,也祝下午的模拟大会成功。

第五篇:资源工厂介绍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激变时代,在过去短短的20年,从电脑技术开发,到互联网热潮兴起,从物联网大幕拉开到云计算呼之欲出,再到今天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独步天下,我们经历了太多变迁。

新的时代,上帝已死,英雄已死,权威已死,普罗大众成为了上帝,在人机互动思维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下,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将彻底告别“孤岛化”,真正融为一体,每一项进步,每一项成果,都将是大众创造的结晶。未来的创新,一定是集合尽可能多智慧的“开放式创新”,未来的创新,一定会以“极致加速度”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的资源,定是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供给的无障碍对接,信息不对称,将被无极限压缩。

资源工厂平台,正是这样一个有规划、有引导、有组织、有管理、有方向的智能梦工厂,这所智能梦工厂以QQ集群、专业论坛、地域论坛等为载体,通过头脑风暴、灵感激荡等方式汇集众人智慧,承载起“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和“人工智能”等多重智能化要素的颠覆式创新。

在群体性智慧的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下,“资源工厂”有望成为接驳时代前沿的一艘智慧飞船。目标已定,任重道远,但千难万险,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更是理想的追求者,我们将用智能化的合作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资源工厂,一艘智慧飞船停泊在此,真正的共赢,掌握在你我手中!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说“不再年轻”,是因为我们都并非初出茅庐的肄业生,而是至少有过几年的社会阅历;说自己是“年轻人”,是因为相比那些功成名就、抱残守阙的“大人物”,我们还都十分年轻,拥有足够的激情。

我们原本相隔天涯,由网络而结识,我们原本各岗各业,因Q群而投缘。我们汇聚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草根智慧,我们是资源的工厂,有的是梦想、有的是灵感、有的是创意、有的是技术资源、有的是头脑风暴、有的是人脉思路„„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竞争的时代,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问题在于,面对每天几亿、几百亿字节的信息,你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甄别分析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资源工厂,正是满足你信息甄别需要的一家新型网络社区细分平台,我们将按照地域、行业特点对论坛和Q群细分,一个群对应一块地域、一个行业、一个论坛,四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业做深度分析,又可以实现资金、项目、人脉、技能等资源的交互对接与合作,在一个理性、包容、平和的交流基础上,实现做您身边的智囊朋友,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不仅是零和博弈的舞台,更是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心灵与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大家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分享成功经历、经验、人生感悟,更清醒理性的面对问题看待人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资讯背后的深刻意义,不断学习充实生活,储备能量武装头脑完善自我,以打造更精彩辉煌的明天。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我们有信心做好,因为我们汇聚了天下智士、行业精英;我们有实力做好,因为我们实现了智力的交互与碰撞,实现了资源和人脉的对接;我们有机会成功,因为我们做到了聚天下人、合众人智,完善自己、成就团体„„

我们的平台文化分为三个部分:

1、集群生态——我们的宗旨是资源工厂,共建共享,让信息交互产生价值;

2、资源商业——我们开放交流,严谨合作;先交朋友,再谈商业;

3、深度资讯——我们理性、包容、平和,不与派别搭边;真实表达,就事论事;观点、见解、行业纵深知识为王。

如果你要问我们缺少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缺少的,正是你,正是有着独到见解、有着精深思维、有着行业敏锐感、有着无限可能的你!

资源工厂,共建共享,我们以开放的心,期待您的加入!

资源工厂是一群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说“不再年轻”,是因为资源工厂都并非初出茅庐的肄业生,而是至少有过几年的社会阅历;说是“年轻人”,是因为相比那些功成名就、抱残守阙的“大人物”,资源工厂还都十分年轻,拥有足够的激情。

原本相隔天涯,由网络而结识,原本各岗各业,因Q群而投缘。汇聚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草根智慧,我们是资源的工厂,有的是梦想、有的是灵感、有的是创意、有的是技术资源、有的是头脑风暴、有的是人脉思路„„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资源工厂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竞争的时代,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问题在于,面对每天几亿、几百亿字节的信息,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甄别分析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资源工厂,正是满足你信息甄别需要的一家新型网络社区细分平台,将按照地域、行业特点对论坛和Q群细分,一个群对应一块地域、一个行业、一个论坛,四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业做深度分析,又可以实现资金、项目、人脉、技能等资源的交互对接与合作,在一个理性、包容、平和的交流基础上,实现做您身边的智囊朋友,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不仅是零和博弈的舞台,更是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心灵与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大家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分享成功经历、经验、人生感悟,更清醒理性的面对问题看待人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资讯背后的深刻意义,不断学习充实生活,储备能量武装头脑完善自我,以打造更精彩辉煌的明天。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资源工厂有信心做好,因为这里汇聚了天下智士、行业精英;资源工厂有实力做好,因为这里实现了智力的交互与碰撞,实现了资源和人脉的对接;我们有机会成功,因为我们做到了聚天下人、合众人智,完善自己、成就团体„„

资源工厂,共建共享!

下载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资源环境论坛介绍(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源环境[大全]

    资源环境问题成广东发展“瓶颈” 清华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要成为一种文化 “去年珠三角出现„民工荒‟,今年广东出现„油荒‟,这些都是旧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征......

    资源环境审计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审计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

    资源环境论文

    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如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 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09级土木四班 姓名:汤豆 学号:2009103097 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如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

    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人类生活的保障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

    大学生论坛

    大学生论坛 概念 大学生网是指根据大学生的学生生活需要提供学习资料,同学交流娱乐的网络平台大学生网的宗旨 服务广大在校大学生,或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生论坛

    大学生论坛 追寻社会热点,深入了解与剖析,欢迎来到大学生论坛,大家好,我是XX,我是XX,今天的大学生论坛将为大家解读垃圾焚烧这一问题。诶小哲,你对于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垃圾焚烧......

    第七届绿石论坛会议指南

    第七届绿石论坛会议指南 目录 一、论坛概况…………………………………………(1) 二、论坛组委会………………………………………(2) 三、论坛日程……………………………………......

    “第七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征文

    “第七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征文 为了彰显“第七届中国MBA发展论坛”的“传承文明,经营天下”活动主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MBA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第七届中国MBA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