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

时间:2019-05-15 14:5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

第一篇: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

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部,南阳盆地东隅。东距驻马店市、西距南阳市均为90公里。属浅山丘陵区,总体格局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境内伏牛山与大别山两脉交汇,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分流,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时数长,有霜期短。全县辖6镇18乡401个行政村,总面积2774平方公里,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8万。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气候特征,为泌阳经济发展特别是畜牧业、林果业、食用菌产业、水产业、烟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泌阳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粮棉种植大县、全国铜山优质烟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牲畜繁育基地县、全国薪炭林基地县、全国生猪外贸基地县,曾获“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农业。

泌阳有农作物365类473个品种,常年农产品产量15亿公斤以上。近几年来,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切入点,突出发展经济作物,烟、棉、蔬菜、花生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粮种、菜种繁育基地,以大豆、绿豆、芝麻、花生、油菜为主的粮食油料种子和以白菜、萝卜为主的蔬菜种子畅销全国各地。“马谷田瓢梨”、“贾楼白云仙桃”、“铜山湖花白鲢”、“羊册菊花心白菜”等久负盛名。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97万亩,平均亩产265公斤,总产量25751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32万亩,平均亩产293公斤,总产量9376万公斤;大豆种植面积17万亩,平均亩产115公斤,总产量1955万公斤;红薯种植面积16万亩,平均亩产3360公斤,总产量53760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总产量2500万公斤。

油料作物:花生种植面积31万亩,平均亩产217公斤,总产量6727万公斤;油菜种植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105公斤,总产量1260万公斤;芝麻种植面积21万亩,平均亩产56公斤,总产量1176万公斤。其它作物:棉花种植面积8.3万亩,平均亩产50公斤,总产量415万公斤;烟叶种植面积3万亩,平均亩产88公斤,收购烟叶264万公斤,产值3003万元,实现特产税601万元;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总产量18000万公斤;瓜果种植面积5.5万亩,平均亩产1030公斤,总产量5665万公斤。

二、畜牧业

泌阳县是全国十大牲畜繁育基地,南阳黄牛的主产区,泌阳驴名扬天下。大牲畜和黄牛存栏连续几年全省第一,是河南省黄牛养殖第一大县、河南省畜牧大县。

泌阳县自然环境优越,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境内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农产品及水草均无污染,具备无公害和绿色畜产品生产的优越环境条件。2003年,已有枫华种猪改良有限公司等五个规模牲畜饲养场被省畜牧局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

泌阳县饲草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2774平方公里,耕地145万亩,宜牧草山草坡面积117万亩,每年可提供牧草4亿公斤以上,可饲用农作物秸秆12亿公斤以上,另有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饲草饲料资源十分充足,发展畜牧养殖业,特别是草食畜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2005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68.9万头,其中牛存栏66.9万头;生猪存栏49万头,山绵羊存栏68万只,家禽存栏480万只,全年出栏牛29.4万头、猪48.5万头、羊64.3万只、禽35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8.76万吨,禽蛋产量2.89万吨,奶类总产量3506吨,全年畜牧业产值1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目前,全县畜产品资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统计,全县共有畜禽养殖专业户17000户,其中养牛50头以上的(户)21个,养猪100头以上的场(户)1580个,养鸡500只以上的场(户)51个。

三、林业

泌阳县是全省25个重点山区县之一,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境内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态势,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止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3%,活立木蓄积量285万立方米,林业年产值达4.2亿元。在142万亩有林地中,用材林45万亩,防护林35万亩,经济林25万亩,薪炭林37万亩。

泌阳县地处桐柏山脉和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暖温带气候与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上,边缘性明显,植被丰富,全县以乔、灌木为主的木本植物有60科218种,其它灌木、草本植物等也种类繁多。主要用材树种有:火炬松、马尾松、黑松、麻栎、栓皮栎、沙兰杨、意杨、中林46杨、欧美杨107、108、泡桐、毛白杨、椿树、苦楝、白榆、柳树、刺槐、枫杨等。主要经济树种有:梨、桃、板栗、油桐、大枣、李、杏、核桃、柿、乌桕、竹子等,还有珍稀树种银杏、核桃楸等。

泌阳县在加速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大力调整林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林,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南梨北枣中部桃,板栗杂果遍山腰”的林果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林面积达25万亩,其中板栗6万亩,梨4.5万亩,大枣1.5万亩,杂果2.5万亩。重点开发了以马谷田、王店、高邑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梨基地

4.5万亩,年产梨4375万公斤;以老河、板桥、陈庄、付庄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板栗基地6万亩,年产板栗500万公斤;以贾楼、付庄、象河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白云山仙桃等小杂果基地7万亩,年产杂果10250万公斤;以象河、春水、杨家集等乡镇为主的大枣基地1.5万亩,年产大枣2250万公斤;以下碑寺、板桥、沙河店等乡镇为主的油桐基地6万亩,年产油桐10500万公斤。止目前,全县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果园有15个,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村、组18个,林果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农户3660户,还出现了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单株。

四、矿产资源

泌阳是豫南地区重要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基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和发现的有金、银、铜、锌、铁矿、石油、天然气、金红石、含钾粘板岩、玄武岩、石英、莹石、花岗石、石灰岩、蛇纹石、高岭土、建筑灰岩、芒硝、天然石英砂等43种矿产。现已开发的铁矿、莹石、花岗岩、大理石、石灰岩、石油、石英、建筑灰岩、玄武岩、金矿等12种矿产。

泌阳县矿产资源的分布比较广泛,南部主要有铁矿、石灰岩、莹石为主,还有金、银、铜、锌等矿产,西部和中部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蛇纹石、金红石,还有部分铁矿、莹石矿等,北部主要有含钾粘板岩、玄武岩、铁矿和花岗岩,东部山区蕴藏有丰富的花岗岩、石英和莹石。

泌阳县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3000万吨,天然气6亿立方。现有油矿两个,年产石油30万吨以上。经国家批准现又对陈庄、赊湾、花园、杨集等地石油蕴藏情况进行勘查。据河南油田勘查队勘探,泌阳油、气储量较大,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铁矿是泌阳县矿产开发的优势矿种,主要蕴藏在马谷田、沙河店、铜山、春水等乡镇,陈庄、官庄、象河、贾楼、王店、泰山都有零星分布。现有国有矿山企业2家,乡镇集体、个体矿山企业100多家,年采铁矿石350万吨左右,生产铁精粉100万吨,产品销往信阳钢铁厂、驻马店南方钢厂、舞阳钢厂和安钢等企业,是信阳钢铁厂的主要原料基地。

莹石储量在300万吨以上,全县年产莹石约4万吨,产品销往全国。有国有矿山企业1家,乡镇、个体矿山企业12家。主要蕴藏在马谷田、铜山、官庄等乡镇。

石灰岩储量约5000万吨,年开采量20万吨,产品除县内自用外,还销往信阳、明港等地。主要分布在马谷田、铜山两乡镇,春水、泰山庙、高邑、杨家集等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石英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年采石英矿石1万吨左右,加工石英砂近万吨,产品销往湖北、洛阳、内乡等地。泌阳石英砂以含硅量高、色泽白,受到各厂家青睐。主要分布在陈庄、马谷田、铜山、王店、羊册等乡镇。

花岗岩储量经初步勘探在5000万立方以上。主要有泌阳青和芝麻灰、芝麻白三大品种。主要分布在象河、春水、贾楼、铜山、黄山口等乡镇。

玄武岩类矿产主要分布在沙河店、春水和板桥一带,初步调查储量在1000万立方以上,已建采石场3家,年产石子50万立方米。

金红石矿北起郭集、南至杨家集乡二铺,约50公里长,经河南第三地质调查队调查在羊册以西姚庄——王山之间,已探明金红石矿储量2892.37万吨,氧化钛资源量57.68万吨,矿石含RT?O?平均2.4%,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金红石矿。市、县两级政府已把金红石矿的开发利用列为重点项目。

含钾粘板岩矿主要分布在象河乡罗庄——团山一带。已经河南省第三地质调查队勘查,报告该矿面积约60平方公里,跨象河、下碑寺、春水等乡镇,储量在10亿吨以上。含K?O平均9.7%,最高达12%,是生产钾肥的主要原料。1995年河南省地矿厅在乔家庄一带做过普查工作,已探明储量1819.26万吨。泌阳县山岗交错,沟河纵横,河道蕴藏有大量的天然石英矿(俗称黄砂),质地细腻,料度适中,含泥量少,是建筑用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完全统计,泌阳县年销往省内外河砂100万立方左右,河沙开采已成为部分乡镇支柱产业。

泌阳县还有较丰富的蛇纹石、白云岩、钾长石、磁土等矿产,蛇纹石储量600万吨以上,分布在官庄蒋庄一带。白云岩1600万吨以上,钾长石(含钾长浅粒岩)约1500万吨,高岭土近100万吨,金矿、银矿等矿产没有储量报告。

五、水资源

泌阳全境有大、中、小型水库76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板桥水库库容量67500万立方米;宋家场水库库容量132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6 座,总库容量14357万立方米。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可养殖水面12万亩,年产水产品2400吨,为全省之最。

六、食用菌业

泌阳县林木资源丰富,香菇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县香菇生产已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从业人员35万多人,年栽培代料香菇6000万袋,年产干鲜菇品2.5万吨,产值7亿元。中国泌阳香菇市场是长江以北投资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客商最广、交易量最大的食用菌交易专业市场。每天发往国内外市场干鲜产品30多吨,高峰期达100多吨,日交易额100万元左右。目前已有20多家国内外知名菇业集团来我县开发香菇深加工项目。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菇皇”牌花菇在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全国香菇专业会议在泌阳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2002年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泌阳国际香菇技术与营销研讨会。同时,黑木耳、双孢菇、白灵菇、巴西菇等菌类生产也得到长足发展。

七、旅游业

泌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历史传说遗址俯拾皆是。通过近几年的强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泌阳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三山两园两水一圣地”的旅游格局。三山,即:铜山、盘古山、白云山。铜山以其秀、怪、奇、险而闻名,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气势雄伟,云雾缭绕,奇花异草郁郁葱葱,自然繁殖野生动物30多种,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每年三月三庙会,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前来寻根拜祖的人数多达30万人。“两园”即白云山森林公园和铜山湖森林公园,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两水”即铜山湖、板桥水库,铜山湖水面1.3万亩,湖中有岛,岛湖相连,天水一色,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一圣地”,即焦竹园革命纪念地,是鄂豫边省委最早所在地。此外,还有北魏石窟、楚国长城、南朝齐梁时期无神论者范缜故里等闻名遐迩。特别是近期发现的马谷田镇下河湾古冶铁遗址,是集采、冶、铸于一体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官营冶铁遗址,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2005年全县各旅游景点游客突破9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

八、基础设施建设

泌阳县城距京深铁路70公里、焦枝铁路95公里、南阳飞机场90公里。地方铁路直达京深线的明港站。驻南、确内、泌唐、许泌、平桐、棠西六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境,上武高速、新阳、泌桐高速穿境而过,形成以6条省道3条高速为骨架,20条县乡道为辅助的公路运输网络;通讯设施网络健全,光缆数字传输直通国内外,实现金融、财政、经济信息、国际贸易、统计系统与外界的微机联网。电力资源充沛,有110KV变电站2台,供电容量可达63000KVA,驻马店市、南阳市两条主电源可实现环网供电。

第二篇:资源工厂介绍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激变时代,在过去短短的20年,从电脑技术开发,到互联网热潮兴起,从物联网大幕拉开到云计算呼之欲出,再到今天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独步天下,我们经历了太多变迁。

新的时代,上帝已死,英雄已死,权威已死,普罗大众成为了上帝,在人机互动思维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下,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将彻底告别“孤岛化”,真正融为一体,每一项进步,每一项成果,都将是大众创造的结晶。未来的创新,一定是集合尽可能多智慧的“开放式创新”,未来的创新,一定会以“极致加速度”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的资源,定是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供给的无障碍对接,信息不对称,将被无极限压缩。

资源工厂平台,正是这样一个有规划、有引导、有组织、有管理、有方向的智能梦工厂,这所智能梦工厂以QQ集群、专业论坛、地域论坛等为载体,通过头脑风暴、灵感激荡等方式汇集众人智慧,承载起“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和“人工智能”等多重智能化要素的颠覆式创新。

在群体性智慧的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下,“资源工厂”有望成为接驳时代前沿的一艘智慧飞船。目标已定,任重道远,但千难万险,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更是理想的追求者,我们将用智能化的合作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资源工厂,一艘智慧飞船停泊在此,真正的共赢,掌握在你我手中!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说“不再年轻”,是因为我们都并非初出茅庐的肄业生,而是至少有过几年的社会阅历;说自己是“年轻人”,是因为相比那些功成名就、抱残守阙的“大人物”,我们还都十分年轻,拥有足够的激情。

我们原本相隔天涯,由网络而结识,我们原本各岗各业,因Q群而投缘。我们汇聚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草根智慧,我们是资源的工厂,有的是梦想、有的是灵感、有的是创意、有的是技术资源、有的是头脑风暴、有的是人脉思路„„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竞争的时代,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问题在于,面对每天几亿、几百亿字节的信息,你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甄别分析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资源工厂,正是满足你信息甄别需要的一家新型网络社区细分平台,我们将按照地域、行业特点对论坛和Q群细分,一个群对应一块地域、一个行业、一个论坛,四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业做深度分析,又可以实现资金、项目、人脉、技能等资源的交互对接与合作,在一个理性、包容、平和的交流基础上,实现做您身边的智囊朋友,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不仅是零和博弈的舞台,更是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心灵与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大家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分享成功经历、经验、人生感悟,更清醒理性的面对问题看待人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资讯背后的深刻意义,不断学习充实生活,储备能量武装头脑完善自我,以打造更精彩辉煌的明天。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我们有信心做好,因为我们汇聚了天下智士、行业精英;我们有实力做好,因为我们实现了智力的交互与碰撞,实现了资源和人脉的对接;我们有机会成功,因为我们做到了聚天下人、合众人智,完善自己、成就团体„„

我们的平台文化分为三个部分:

1、集群生态——我们的宗旨是资源工厂,共建共享,让信息交互产生价值;

2、资源商业——我们开放交流,严谨合作;先交朋友,再谈商业;

3、深度资讯——我们理性、包容、平和,不与派别搭边;真实表达,就事论事;观点、见解、行业纵深知识为王。

如果你要问我们缺少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缺少的,正是你,正是有着独到见解、有着精深思维、有着行业敏锐感、有着无限可能的你!

资源工厂,共建共享,我们以开放的心,期待您的加入!

资源工厂是一群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说“不再年轻”,是因为资源工厂都并非初出茅庐的肄业生,而是至少有过几年的社会阅历;说是“年轻人”,是因为相比那些功成名就、抱残守阙的“大人物”,资源工厂还都十分年轻,拥有足够的激情。

原本相隔天涯,由网络而结识,原本各岗各业,因Q群而投缘。汇聚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草根智慧,我们是资源的工厂,有的是梦想、有的是灵感、有的是创意、有的是技术资源、有的是头脑风暴、有的是人脉思路„„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资源工厂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竞争的时代,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问题在于,面对每天几亿、几百亿字节的信息,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甄别分析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资源工厂,正是满足你信息甄别需要的一家新型网络社区细分平台,将按照地域、行业特点对论坛和Q群细分,一个群对应一块地域、一个行业、一个论坛,四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业做深度分析,又可以实现资金、项目、人脉、技能等资源的交互对接与合作,在一个理性、包容、平和的交流基础上,实现做您身边的智囊朋友,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不仅是零和博弈的舞台,更是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心灵与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大家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分享成功经历、经验、人生感悟,更清醒理性的面对问题看待人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资讯背后的深刻意义,不断学习充实生活,储备能量武装头脑完善自我,以打造更精彩辉煌的明天。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资源工厂有信心做好,因为这里汇聚了天下智士、行业精英;资源工厂有实力做好,因为这里实现了智力的交互与碰撞,实现了资源和人脉的对接;我们有机会成功,因为我们做到了聚天下人、合众人智,完善自己、成就团体„„

资源工厂,共建共享!

第三篇:全球淡水资源状况分析

全球淡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水资源危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其严重性,全球范围内保护水资源的浪潮已经掀起,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虽然对水资源的保护并不尽如人意,但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社会、各个国家不懈的努力,通过国际合作,人类会解决好淡水资源问题。在水资源全球保护的背景下,同样面临水危机的中国,惟有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形成有效的水法体系,才能有效应对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淡水资源 全球保护 水法体系

地球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它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分布也不均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引起对淡水需求的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其千年报告中指出:“要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拯救生命,任何措施都比不上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无论从淡水资源的数量来看,还是其质量来看,全球淡水资源堪忧,因而必须提高全人类的认识,达成国际共识,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在阐述世界水资源现状及其全球范围内保护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淡水资源的应然状态

地球上总的水体积大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是淡水,或者说只有0.35亿立方千米的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或成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较浅的地下水盆地。这些水资源中可用的部分仅有20万立方千米――不足淡水总量的1%,仅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0.01%。这些能够利用的水很多都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进而为水利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

淡水补给依赖于海洋表面的蒸发。每年海洋要蒸发掉50.5万立方千米的海水,即1.4米厚的水层。此外,陆地表面还要蒸发7.2万立方千米。所有降水中有80%降落到海洋中,即45.8万立方千米/a,其余11.9万立方千米降落于陆地。地表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每年约11.9万立方千米减去7.2万立方千米的差额)就形成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大约4.7万立方千米/a。所有径流中,半数以上发生在亚洲和南美洲,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同一条河中,即亚马孙河,这条河每年要带走6000立方千米的水。

(二)淡水资源实际现状

1、水量缺乏

全世界约有1/3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10%。大约有80个国家,40%的世界人口在1990年代中期严重缺水(CSD 1997b)。根据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淡水综合估计的报告,人类现在直接或间接利用着世界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全球人均淡水可用量从1950年的17000立方米下降到1995年的7000立方米。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将会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将要用于满足人口增长说引起的食品生长。(世界水联合会2000a)。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是引起水需求增长的三个主要

因素。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不视为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的20年中,农业消耗了经济发展中的大部分淡水。规划者一直认为通过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控制水文循环,这样就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水量。

从传统上,修筑河坝是保障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最大的227条河流中,已经有大约60%被堤坝、引流、运河等强烈地或者中等程度地切割,同时对淡水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影响(WCD 2000)。从增加粮食产量和水力发电等方面来看,这些基础设施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造价也非常之大。在过去的50年里,堤坝改变了世界河流的形状,使得不同地区约4000万-8000万人口迁移(WCD 2000),导致临近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2、水质下降

穷国与富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同样存在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有其自然来源,如含有有毒物质的泉、渗漏的油和由侵蚀产生的沉积物,但大部分关于水污染的讨论集中于影响到水质或其可用性的由人为引起的变化。城市和工业排出的有毒化学制品、污水、致病物、油、重金属、热污染、和放射性废物污染着河流和地下水。农业开发在解决世界食物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它也造成了水污染,由于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水源受到污染。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相对比较严重。马来西亚的50条主要河流中,有42条正面临着“生态灾难”。在菲律宾,家用污水量占马尼拉的帕西格河总量的60%—70%,成千上万人不仅用这些水洗澡、洗衣服,还作为饮用水的来源。在中国,水污染问题也相当严峻。中国的44个主要城市中,有41个城市使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水源。

(三)水资源现状的影响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当一个国家每人每年用水量低于1000立方米“基线”以下时,该国被认为可能要长期缺水,而许多地区已经存在着长期水缺乏;许多大河的流量和水流时间几乎全部为人类控制,这对水族生物非常不利,导致鱼量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全世界有十一亿人口,相当于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得不到卫生的水,有24亿人,即世界人口的40%得不到合格的清洁服务;每天大约有6 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和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估计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所有疾病的80%;妇女和女孩由于缺乏卫生设施往往受害最重;

(四)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 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又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的用水速度已经超过了水的再生速度;人类过渡用水、水污染和引进外来物种造成湖泊、河流、湿地和地下含水层的淡水系统被破坏或消失;很多国家的的淡水管理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2000年3月大约有120个水方面的部长参加了在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采纳了旨在取得世界水安全的宣言。宣言中体提出本世纪重要挑战如下:

满足基本需要:认识到获得安全的、足量的水和卫生设施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并且对于健康和幸福来说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特殊的水管理过程使得人们有权获得这些,尤其是妇女;保证食物供给:通过更有效的移动和使用水及粮食产品,以及水和粮食产品更公平的分配,来加强食品安全,尤其是对于贫穷和脆弱的人来说;保护生态系统:通过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分享水资源:通过可持续的河流流域管理或者其他正确的方法,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提高不同水使用者之间各水平上的和平协作和发展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如果是国界上的水资源或者是跨越国界的水资源,这种合作也可以在相关国家之间进行;风险管理:针对洪水、干旱、污染以及其它与水相关的灾害提供安全措施;水评价:以一种能够反映水对其所有使用者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的方式来管理水,逐渐为水服务标价,以反应他们供给的价值。这一方法应该考虑到穷人和脆弱群体的基本需求和质量;精明的管理水:确保好的管理,以便在水资源的管理中涵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公众参与。

当今淡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限于一国范围之内,面对挑战,应对的应是整个国际社会,包括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还有个人等等。要减轻甚至消除淡水资源的危机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通过全球努力来解决当代以至子孙后代的淡水资源问题。

二、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

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淡水问题的严重性。这段时间内,淡水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被广为关注,更加强调水的高效分配,兼顾淡水的公平分配与代际分配,认识到流域管理是有效管理淡水资源的关键,认识到所有利益有关的团体在水管理中的作用。全球范围内的淡水资源保护已经开始,联合国及其成员国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提出国际宣言,订立国际条约调整各国在利用淡水资源中的关系,规定各国保护全球淡水资源的义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个国家之间也为有效公平的利用与其有关的淡水资源,签订了诸多多边或是双边的条约或协定。但是因为缺乏一个真正的国际淡水资源管理实体,以及国家资源主权的负面影响,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一)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现状

1、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

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的“赫尔辛基规则”是最早的和最经常被援引的关于淡水的国际文件之一。其中第4条提出的基本原则承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流域内的水。在公平利用原则之外,第10条还规定,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但是由于这一规则没有明确界定如何利用和消费水资源的问题,而没有约束力,所以一直受到批评。尽管如此,“赫尔辛基规则”还是被广为参照,并在其他的国际会议上得到发展。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宣言中,原则2——“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以及原则3——“地球水资源等的保护要加强国际合作,里约宣言更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全球资源短缺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国际社会对淡水资源危机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说明人类面临的淡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了。

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水资源大会,并采纳了“马德普拉塔行动计划”(Mardel Plata Action Plan)。大会建议研究可以用来管理共享水资源的方法,制定共同的规划,实施协调水资源利用所必需的机制,并提出“关于共享的水资源的使用、管理和发展,各国应考虑每个国家的权利……以能平等的利用这些权利。”

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指出“地球生产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的能力必须得到保持,而且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加以恢复或改善”,这为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方向,而大会的行动计划则呼吁为防止淡水污染和保护整个水资源进行国际合作合作(建议51-55)。此后,1982年内罗毕宣言和1992年的里约宣言也都重申对对淡水资源的保护。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影响深远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二十一

世纪议程》在其第18章“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采用综合性办法”中专门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管理,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等做了详尽的建议和规定,以期达到满足所有各国在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方面对淡水的需求。《二十一世纪议程》规定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种统筹规划必须覆盖所有各类的相关淡水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需要适当考虑到水的量与质方面。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依据构想是,水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水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物品和有价物品,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它的用途性质。

对国际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最为有力的当为《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律公约》。负责发展和编纂国际法的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1981年开始制定关于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的法律。1990年它通过了关于国际水环境保护的条款。1997年5月5日,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律公约》。这个框架公约包括四类条款: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第5-10条),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第11-19条和第29-32条),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第20-28条),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第3-4条)。公约规定,水道国应在其各自的领土内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利用国际水道,以使国际水道得到最适宜的和持续的利用,从而充分保护国际水道。此外,水道国应参与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利用、开发和保护国际水道,并有义务在保护和开发国际水道方面进行合作。各国有义务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防止对其他水道国造成重大损害。任何造成这种损害的国家应与受影响的国家进行协商,排除或减少这种损害,并在必要时,讨论赔偿损失问题。公约要求水道国保护、保全和管理国际水道及其水质,特别是保护水道的生态系统。公约倡导的措施包括:a.确定共同的水质目标和排放标准,针对集中和分散的污染源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方法,确定应被禁止、限制或监控引入水道的物质的清单。b.保护水道的生物资源,应当是防治污染的目标。c.关于水道的管理,公约要求,建立共同管理机制。

国际淡水资源保护的高潮是2003年的国际淡水年。2003年3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大会,16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万多余人出席会议。根据《二十一世纪议程》有关条款规定大会决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会议就水危机的严峻性与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抑制的迫切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讨论议题包括水供应、水与气候、水与运输、水与文化的多元性、水与卫生设施、水污染与卫生、水与能源、水与食物、水与男女平等、水与环境、水信息与管理、水与扶贫等问题,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水和可饮用的水。

2、淡水资源的区域保护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区域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或欧洲理事会制定了一些关于国际河流的文件,一般没有拘束力。90年代,这些文件中提出的原则转成条约。

欧洲作为一体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走在区域淡水保护的前列。早在1968年5月6日,欧洲理事会就通过了《欧洲水宪章》,今天看来,其中提出的大多数原则都是公认的事实。此后不久,1968年9月16日,欧洲理事会又主持通过了《在洗涤产品中限制使用某些去污剂的欧洲协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也发出了好几个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其中包括1970年关于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免受石油和石油产品污染的建议。1980年-1990年十年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水问题小组起草了一系列关于在界水方面进行合作的文件。总之,欧洲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一体化的欧盟在淡水资源的区域保护方面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1、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淡水资源的实际现状远远落后于其应然状态,可利用和可饮用的淡水正在减少,全球发展和增进福利远远重要于水的切实保护,各国不会为了保护水资源而限制本国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先进理念,其实践比大肆宣传

少的多,而往往成为破坏水资源的借口,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2、没有一部统一的保护全球水资源的国际公约。虽然历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宣言都关注淡水资源的保护,《二十一世纪议程》还专门将淡水保护设为章,但保护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就像解决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和解决海洋问题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样,国际社会需要一部统一的国际水法,国际水域立法应走向法典化和全球化,用其协调各国的行动,指导各国在保护和利用全球水资源上进行合作,同时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3、国家的环境资源主权往往对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国际社会早已确立了“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但事实是强调国家环境资源主权成了其替身。很多国家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淡水资源的全球和区域保护上显得相当保守。比如一体化程度相当高的欧盟,曾试图通过一个综合全面的文件以便对成员国淡水质量控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但这个努力最终没有成功。加拿大也曾以国家环境资源主权的名头,完全禁止能有效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平衡的水贸易。

4、涉及淡水资源的水公平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伴随着河流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水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因为水的原因而成为难民者将多达1亿人(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这一方面是因为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球水资源分配的不公正。一个欧洲人每年消费约800立方米的水,大约是一个加纳人的70倍,而一个美国人每年对水的消费量超过3000立方米。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不仅要在当代人之间实现公平用水,还要为后代人着想,实现代内和代际两个公平。

5、各国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仍有不同。联合国在2003年3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大会会前公布的水资源报告中批评说,政治领袖没有采取行动,一些人甚至否认危机的存在。水远没有石油和股票那么重要,因此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对石油和股票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对水的关心。

6、区域淡水保护仅局限于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的欧洲和北美地区,亚洲、非洲等其他大洲缺乏区域合作制度,因此有必要建立、发展和完善各大洲的区域淡水保护机制。

三、我国淡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研究

(一)我国淡水资源简况

1、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我国有2000万人饮水困难;4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可能发生旱灾,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至广东湛江一带旱灾比较严重。华北平原工农业比较发达,人口稠密,河流经流量小,供水情况相当紧张。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分部不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而用水量却随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增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2010年我国将出现严重缺水问题,2030年我国将会出现缺水高峰。

2、水域污染严重,淡水水质恶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淡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第四篇:农村小学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梅丰小学为典例

影像0901

u200912963

郭丰

摘要:以我小时就读的梅丰小学为典例,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同时延伸出学生对教育公平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人民的素质,深刻的影响着国家综合国立的提高。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需要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个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教育赋予我们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农村的孩子若想走出农村,必须依靠教育的帮助。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绝大多数人所渴望的。但是由于目前国家国力所限制,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肯定有所不同。不仅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那么,农村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如何呢?硬件条件是否齐全?师资力量是否充足?学生与老师关系如何?学生们在资源较贫瘠的农村课余生活的组要构成又如何? 一、调查过程及数据汇总

1、直接进行有结构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具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对校园硬件设施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观察并拍照,详见附录。

2、访谈。(结构性访谈)学生于8月3日找到了梅丰小学的校长——郭校长。郭校长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他亲切的接待了我,并对我独立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进行了肯定。提供了我翔实充足的材料。

现节选我和郭校长的部分对话,作为材料,稍后进行分析。(详见附录一)

3、问卷调查(访问式问卷)我有一个堂弟两个堂妹是在梅丰小学念书,村上还有另外5人在梅丰小学念书。为了进一步了解梅丰小学学生课余生活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包括在学校里的课余生活,放假在家里的娱乐活动,先不想去参观博物馆,对自己的春游秋游满不满意,希不希望照着科学课本把上面的实验都做一下,老师平时是否体罚学生。(详见附录二。由于条件所限,只找到八个人,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的状况,只做参考)

二、数据分析

1、师资力量分析。从谈话可知,学校只有8个老师(包括校长)。数量很少,每个人都带超过一门课,精力上是否能跟上还要打一个问号。另外,老是不稳定,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经常更换老师,学生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位老师,老师却由于合同期满了,又要更换一位老师,学生又要重新适应。并且,老师是短暂的合同老师的话,教学热情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国家对教师的在编名额应扩大一些,在很多农村学校,老师都没有编制。

2、学生人数分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越是低年级的人数越少,从05年开始,农村小学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开始出现了,下一代的人数开始减少。以后社会发展要靠这一代人,人数的减少,相应的,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一代人缺少了兄弟姐妹,愈显孤单。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日后的教育提供资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无论从哪方面,这代孩子都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引导。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3、孩子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学校由于师资的原因,家访的次数比较少,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比较少。另外一方面,父母多数在外,对孩子教育较少。隔代教育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爷爷奶奶通常对孙子很宠爱,甚至是溺爱。

4、硬件分析。据学生观察,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和我读小学时没有太大改观。主体教学楼为三层砖瓦结构楼房,(见附录照片),除此之外,建筑只剩办公室,综合楼,食堂,厕所。至于综合楼,空有其表,上面写着家长学校,电脑房,图书室,等,而实际上是当作寝室用的。还有部分是空置。至于操场(见附录图片)中间长了一些杂草,郁郁葱葱,昭示这很少有孩子的嬉戏。小学里从来没有计算机课,学校在2000年配置了一台电脑,但没有真正应用到办公上。

5、孩子学习状态分析。在我设计的问卷调查中,问题“你是否愿意把科学教材上的实验重头到尾做一遍?”我访问的八个孩子都给出了“非常愿意”的答案。“你愿不愿意参观博物馆”八个孩子的答案都是“非常愿意”。这说明孩子的主观意愿上是十分渴望学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8个孩子中4个认为老师“经常打人”,4个认为“有时候打人”说明老师主要是靠体罚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鼓励学生,让学生以追寻成就感为动力。

三、思考与建议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应该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尽量提高的地方。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短期内想提高学生么生活的社会环境,困难较大。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乡村是最需要老师的地方,但是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很小,大部分老师都是想从乡村小学获取教学经验,把乡村小学当作自己的试验田,待自己经验成熟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往往另谋高就。其实,政府可以适当干预,其中我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增加农村教师的在编名额。给教师们充足的稳定感,国家必须做这个后盾。但是相关政策出台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不对口。很所老师自身专业是英语,但是同时还要负责语文数学甚至科学教学工作。诚然,这些老师在做题目的时候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是能把学生的题目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这就要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本专业的学历才能胜任,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另外,带的科目多了,老师的精力就分散了,相对的,这些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学资源就减少了。

对策: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对这一状况做出本质的改观。但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调整呢?我想,教师人数相对缺少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从教学结构上去调整,可能让一个老师带一门课,但是带几个年纪,这样要好一点。应为这样,虽然老师教的年级不同,若教一门学科,它是一个体系,同时老师在叫高年级科目是可以帮助高年级复习低年级的科目,而教低年级是对以后的重点也较清楚。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老师们教学积极性较差。可能是外地的老师,很多一部分实在工作难以找到的情况下来到农村小学任教的。此时老师们的心理状况比较低迷,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

对策:我认为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做出相应改进。比如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对于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学校在招聘老师是,可优先聘用本地的老师。本地人对当地较艰苦的物质条件应该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3)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报告中,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老师是大人的,而且次数比较多。对于不听话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惩罚不能变成威胁学生的手段。不能让学生完全因为害怕去学习。

对策: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再学习,对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

2、当地政府措施功能的缺失的思考及对策。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似乎相对较少。诚然,这与地方经济有关。农村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家长去外地打工人数中就可见一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不应该忽视教育的投入。但目前的情况是越是落后的地方教育投入的越少。当地政府往往只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热情不是很高。于是,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转向了城市,外地。本地的可造之才因此流失。将来他们往往会去往沿海最求更好的生活,也给自己的后代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由于人才的缺失,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当地政府再次加大招商引资,更加忽略教育。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本该花在教育的钱放在经济建设上,就好比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要想不陷入这个循环一定要靠人才,而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对家乡感情更加深厚,要优于外地引进的人才。

对策:这些纲领对政府的约束力较低,我们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把政府对教育的套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定下来。另外,对下级政府考核评定时,把教育投入占当地生产值的比例也纳入考核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

3、国家宏观策性的思考。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4%”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明智之举。然而第“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 4%。可见,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我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不理想,似乎在我国,教育总要让位于经济发展。

4、学生课余资源的缺失。农村学生在学校里教学资源匮乏,在放假时,资源几乎为空白。

在校期间,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基本上是聊天,跳皮筋,打糖纸,玩着和他们父辈小时候几乎相同的游戏。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乒乓球台。水泥材质的乒乓球台现已坑坑洼洼,但是一下课就能看见学生围着乒乓球台。课件这些设施是极度匮乏的,没有篮球,没有足球,体育课就是跳远跑步等。音乐上,老师带着大家唱歌,虽然学生们也都还欢快,但是他们也十分渴望篮球、足球、电子琴。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极度匮乏。在寒暑假期间,学生的娱乐活动几乎只有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小伙伴们玩耍。

对策:学校的资金却是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解急切需要解决的。不能让同学们都做实验,但是可以让老师演示一边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很满足了。没有足球场篮球场,可以购置足球和篮球,孩子们也不奢望,只要有球,他们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第二,对于放假期间,孩子们对于课业可能有种抗拒的心理,但是他们是很渴望学习课外知识,看看杂志的。但是条件却不是很好。没有博物馆,没有游乐园,但是至少当地政府可以在一个村建立一个图书室,购置一些图书,供孩子们阅读。这样滑的资金十分有限,效果却很明显,即让孩子学到了东西,也减少孩子与社会上赌博麻将接触的时间。

5、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

(1)经济实力。由于历史、地理、政治上的诸多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教育的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状况所制约。经济水平的差异,是的个地方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有差异,硬件差异直接产生了。其次,地区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师资力量的差异也产生了。

(2)资源配置。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而一般的农村小学,都是以上四种情况中“轻”的,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程度可想而知。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是实现和谐 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理解经济差异状况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但我们也渴望当地对教育资源的提高。增强国民综合素质,为建设科学强国打下基础。

结束语

本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现状,但由于调查是典例调查,没有采取很大的调查样本,因此未必能反映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全貌,有待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开展调查以反映这是情况。但是本调查是学生独立完成,绝对不含任何虚假成分。

(感谢母校梅丰小学郭校长大力支持我的社会实践工作;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栗志刚老师的指导。)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引用新华社消息“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7月15日新华社)

4、《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第五篇: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海洋能源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

—“蓝色能源”之海洋能源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号:2205080107 姓名:赵志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在当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使其日渐枯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关专家预言: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本世纪将是人类进入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推动及资金的扶持下, 经过多年的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 海洋能源发电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基础, 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模小, 获益能力低等问题, 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一、海洋能源的简述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米,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米,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的8次方平方千米。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二、海洋能源的特点

(1)可再生性, 由于海水潮汐、海流和波浪等运动周而复始, 永不休止, 所以,海洋能是可再生能源;

(2)属于一种洁净能源;

(3)能量多变, 具有不稳定性, 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4)总量巨大, 但分布分散、不均, 能流密度低, 利用效率不高, 经济性差。

三、海洋能源的具体内容及在我国的分布

(一)海流能

海流亦称洋流, 是海洋中的海水朝一个方向不断流动, 尤如河流具有固定流动路线一样, 会产生一种不易觉察的海流动力。海流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西部边界, 那里有强大的黑潮海流、墨西哥海流, 此外, 世界上还有日本海流、北太平洋海流、南极环海流等。海流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几乎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装置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流发电装置。美国设计了一个最宏伟的海流能利用装置,就放在佛罗里达半岛外侧的墨西哥海流上,还将一艘

海流发电船长年停泊在强劲的海流上发电。

我国沿岸潮流资源根据对130个水道的计算统计,理论平均功率为13948.52万kW。这些资源在全国沿岸的分布,以浙江为最多,有37个水道,理论平均功率为7090MW,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是台湾、福建、辽宁等省份的沿岸也较多,约占全国总量的42%,其它省区较少。

(二)盐差能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盐差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其基本方式是将不同盐浓度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再利用水轮机发电,具体主要有渗透压式、蒸汽压式和机械—化学式等,其中渗透压式方案最受重视。盐差能发电是美国人在1939年首先提出来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以色列建了一座150kW的盐差能发电的实验装置,实用性盐差能发电站还未问世。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入海的江河众多,入海的径流量巨大,在沿岸各江河入海口附近蕴藏着丰富的盐差能资源。据统计我国沿岸全部江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约为1.7-1.8×1012立方米,各主要江河的年入海径流量约1.5-1.6×1012立方米,据计算,我国沿岸盐差能资源蕴藏量约为3.9×1015千焦耳,理论功率约为1.25×108kW。

(三)波浪能

波浪能发电是继潮汐发电之后发展最快的一种海洋能源利用措施。波浪能是由大气层和海洋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在风和海水重力作用下形成永不停息、周期性上下波动的波浪,这种波浪具有一定的动能和势能。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波浪的运动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宽度成正比。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波浪发电是波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此外,波浪能还可以用于抽水、供热、海水淡化以及制氢等。

我国沿岸波浪能资源理论平均功率为1285.22万kW,这些资源在沿岸的分布很不均匀。以台湾省沿岸为最多,为429万kW,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沿岸也较多,在160-205万kW之间,约为706万kW,约占全国总量的55%,其它省市沿岸则很少,仅在143-56万kW之间。广西沿岸最少,仅8.1万kW。

(四)温差能

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之差的热能。海洋的表面把太阳的辐射能的大部分转化成为热水并储存在海洋的上层。另一方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1000m的深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这样,就在许多热带或亚热带海域终年形成20℃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电。

除了发电之外,海洋温差能利用装置还可以同时获得淡水、深层海水、进行空调并可以与深海采矿系统中的扬矿系统相结合。因此,基于温差能装置可以建立海上独立生存空间并作为海上发电厂、海水淡化厂或海洋采矿、海上城市或海洋牧场的支持系统。总之,温差能的开发应以综合利用为主。

我国南海海域辽阔,水深大于800米的海域约140-150万平方公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强烈,是典型的热带海洋。表层水温均在25℃以上。500-800米以下的深层水温在5℃以下,表深层水温度在20℃-24℃,蕴藏着丰富的温差

能资源,据初步计算,南海温差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19-1.33×1019千焦耳,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能量(热效率取7%)约为8.33-9.31×1017千焦耳,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潜力(工作时间取50%,利用资源10%)装机容量达13.21-14.76亿kW。

(五)潮汐能

潮汐能是海水受到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周期性海水自然涨落现象,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其利用原理和水力发电相似。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我国的最大值(杭州湾澉浦)为8.9m。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根据我国潮汐能资源调查统计,对可开发装机容量大于500kW的坝址和可开发装机容量200-1000kW的坝址共有424处港湾、河口,可开发装机容量200kW以上的潮汐资源,总装机容量为2179万kW,年发电量约624亿kWh。这些资源在沿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站址分别为88处和73处,装机容量分别是1033万kW和891万kW,两省合计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88.3%。其次是长江口北支(属上海和江苏)和辽宁、广东装机容量分别为70.4万kW和59.4万kW和57.3万kW,其它省区则较少,江苏沿海(长江口除外)最少,装机容量仅0.11万kW。

四、我国海洋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不小差距, 主要原因如下:

(1)我国海洋能源总量巨大, 但分布分散、不均, 能流密度低, 能量变化大, 利用效率不高;

(2)海洋能利用技术是海洋、蓄能、土工、水利、机械、材料、发电、输电、可靠性等技术的集成, 目前尚不成熟, 致使一次性投资大, 与常规能源利用相比, 经济性不好, 影响海洋能利用的推广;

(3)开发政策不明确, 类似江厦潮汐电站的试验性电站较少, 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小;

(4)科研人员的人才结构不合理, 科技队伍高龄化, 学科带头人少。

五、我国海洋能源发展战略

海洋能源发电在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推动及资金的扶持下, 经过多年的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 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基础, 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小, 获益能力低等问题, 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根据海洋能源的发展现状, 为促进我国海洋能的产业化开发, 未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海洋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持续开发价值, 需进行各类海洋能资源储量、分布的调查和评价;

(2)对于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的潮汐发电站, 要考虑建潮汐大坝的环境问题和它的经济性,特别要考虑发电与围垦、养殖与交通的综合利用;

(3)对于技术上还不成熟的波浪电站、潮流电站和海水温差电站, 进行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多能互补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等;

(4)对已建的实验潮汐电站开展优化运行研究, 提高其经济效益, 以促进潮汐电站的大规模发展。

六、参考文献

(一)马平《能源纵横》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魏双燕、谢刚《能源概论》东北大学出版社

(三)沈祖诒《潮汐电站》中国电力出版社

(四)刘双燕《21世纪初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前瞻》

版社 北京海洋出

下载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泌阳县资源状况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江城区资源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温江城区资源环境状况调查报告摘要:主要调查了温江城区的资源环境状况,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发现温江城区资源环境状况的优缺点,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意见......

    档案局资源建设状况调研汇报

    按照庆档发[2008]4号文件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2008年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切实改进和提高民生档案工作水平,使档案事业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人......

    第三章: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

    第三章: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米3。其中地表水2. 7万亿米2,地下水0.83万亿米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米3,与河......

    餐饮连锁店管理资源介绍

    餐饮连锁店管理资源介绍 餐饮连锁店管理,需要认真做到对餐饮连锁企业各种资源的了解,只有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做到餐饮连锁管理的最优化。 第一、财务资源。 餐饮连锁店......

    武汉大学图书馆多媒体资源介绍

    有人说:身为武大人,不知道图书馆网站这个丰富的世界里包含着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就真的“凹凸”了!为了全面利用身边的免费资源,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我们不曾深知的图书馆吧! 综合类......

    七里乡农家乐资源介绍

    目录 1.七里乡概况........................... 2 2.农家游资源........................... 2 3.农家乐气候........................... 2 4.农家乐文化.......................

    战略资源学派的介绍

    战略资源学派 战略资源学派以沃纳菲尔特、大卫·柯林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最大程度地去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内部资源,并在战略选择和决策中考虑到内部资源的配置状态,从......

    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介绍

    农业资源与环境(肥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培养具备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新型肥料的设计开发与生产、现代施肥技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