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数理学院10数学1:朱忞,学号10121131,何亚运,学号10121108
社会实践主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调查
社会实践时间:2012年1月12日至2月5日
社会实践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针对历史文化所作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议题。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在保护基础之上,针对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针对无锡市展开了此次社会实践。
一研究现状概述
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新中国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尤其率先制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我们所做是主要工作有:
其一,搜集大量文字资料。
通过报刊、文件、图书和网络,搜集有关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便于我们从面上把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利于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二,实地考察。
在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几次外出考察,例如,无锡博物院及各类专题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历史街区、古村古镇、名人故居等,都是我们调研的重点。在调研中,我们在普遍了解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有侧重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重点区域、重点遗产开发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考察,对于典型项目重点调查,对于一般性遗产项目针对其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某一侧面考察,这样既有全面考察,又有重点考察,既有整体了解,又有个别侧重,使得调
研成果更为全面、更具普遍性。
其三,访谈。
对有关人员的访谈是我们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访谈对象,既有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又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有普通市民。在无锡文化遗产局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和经验时,文化遗产局“非遗中心”的一位领导,对本市“非遗”传承的重视讲述尤其详细,这些使得我们的访谈与调研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课题组还随机对市民所了解的“文化遗产”知识进行调查,课题组成员何亚运还专门就锡剧问题与传承人和剧迷进行交流与访谈。
以上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们完成本课题的重要保证。
二无锡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无锡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更好地在保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开发至关重要。这不仅有益于现存资源的保护,而且适当的开发与利用,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关注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新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以文物保护为主。即使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亦是如此,城市建设的热潮使得诸多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短视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缺憾。当今,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保护规章制度和办法相继出台。
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各级领导政绩考核都列入了文化遗产保护一项,同时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局。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基础上,编制了包括历史街区保护在内的发展规划,进行文物普查,制定管理办法与保护措施。相继出台了《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等文件。这些关于创建文化名城、增强无锡文化软实力的诸多文件体现了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重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大提升了无锡市的内涵与魅力,提高了无锡城市竞争力。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无锡文化产业:基于文化遗产出路的思考1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的探索: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网络、数字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变革的强大动力,几乎影响文化产业的所有领域。当今,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样反映在文化产业的许多方面。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渗透,一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文化产业或者推动了不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升级。就前者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产生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数
字图书、数字影视等)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网络游戏、动漫、多媒体手机等)的巨大发展。就后者而言,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体现在数字图书、数字广播影视、网络影视博客、引入物联网技术的会展业等方面。总之,高新技术深刻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而且深刻改变文化产业格局和结构。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之下,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可见,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
2资源开发对于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升级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文化产业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方面有显著强化作用。文化产业可以使城市增值,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并不断促进城市中心和边缘地区的空间结构变化趋于优化,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文化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文化产业可以扩大城市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有助于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的塑造。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无锡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显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3棘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路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宣传以及市场化问题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
虽然无锡市对“非遗”的传承较为重视,但是如何进一步加大传授面问题很重要,有的“非遗”存在空间非常狭小,影响范围有限,此其一。其二是“非遗”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曾经是流行于民间的东西现在只能生存于殿堂之上或民间的某个角落,这算不上真正保护“非遗”,真正的保护是要让它再回到民间,在民间普及、在民间发扬光大。其三是“非遗”的市场化不够,尤其是对于技艺性的“非遗”项目,尚缺乏引导,或是直接扶持的力度不大,或是传承人方面存在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解决。
我们对此提出如下应对之策:政府或有关机构加大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让百姓了解、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创造条件、创新机制,使有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政府和民间力量应该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民保机构的工作人员要走出狭隘的机构,深入民间,去做更为重要的宣传与调研工作。对于传承人而言,政府出资,引导、鼓励他们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保护,而不要局限在家庭观念里。对于工艺类的“非遗”项目,在保护的同时,最好能够加以开发,从而面向市场,形成文化产业。另外,政府出面支持,使传承人与少年文化宫、学校等部门可以联合开设这类课程,从而达到扩大影响、更好保护的目的。总之,政府要千方百计创新机制、创造条件,使有条件的“非遗”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对较难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则要加大扶持力度,尽可能在与学校、社会协作的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四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无锡旅游开发:从文化旅游到休闲旅游
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无锡市拥有绝佳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当前,随着城市、乡村多种综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无锡的都市旅游、文化旅游、运河水上旅游、古镇历史街区旅游、乡村旅游以及综合性的休闲旅游成为引领时尚的旅游产业。
1文化旅游
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区域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因素,沉淀于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之中,成为一个区域强有力的粘合剂与内聚力。对于文化旅游,国内外学者有过很多相关定义,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学者的定义在对旅游分类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对于文化知识获取的贡献,旅游者的自身动机成为旅游的文化属性是否突显的关键。相对于国内的论述,国外学者往往是针对文化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的区别,抓住其“文化”特征的不同侧面进行论述。综合来看,可将文化旅游可定义为:文化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以切身体验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文化、历史发展、民族特点的行为;其目的绝非单纯的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得异质文化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也就是说,文化旅游利用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的游憩机会,是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
目前无锡的文化旅游仍有较大开发与利用空间,许多能彰显吴文化人文精神的景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例如无锡市文化景点众多,锡山市东亭镇的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纪念堂、张径镇顾宪成纪念馆、无锡著名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之墓,无锡著名爱国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昆仲之墓,还有华薪芳故居、薛福成故居、徐寿墓等等,这些景点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没有形成旅游专线,游客难以进人。
从无锡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资源的战略规划看,无锡旅游资源开发是传统资源、人造景观、度假产品三级产品并行发展。近年无锡兴建了一批人造景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无锡形成了大浮乡影视城和马山国家度假区两个旅游功能区,基本上完成了以“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的过渡。“点线旅游”是旅游经济运行通过旅游路线的形式展开的,“板块旅游”是旅游经济在特定的空间内展开,形成密集的旅游区域。它们是旅游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某一特定空间里。“板块旅游”是在特定区域内组成旅游经济体系,减少地区分割的限制,提供度假娱乐产品,滞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旅游经济效益好。世界旅游发展进程表明:“板块旅游”必然代替“点线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方式。而无锡在形成这种旅游经济结构中,从景观的内涵看,产品开发仍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有些耗费了一定财力、物力建造的人造景观则因文化含量不高,游客少有到来而没有得到应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充分释放“板块旅游”的有效势能。欲使无锡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人造景观开发必须完成向效益质量型的过渡。
2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开发
目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在旅游中已得到了较好的重视和应用。例如惠山泥人和宜兴紫砂陶制作的技艺展示和参与体验活动,某些景区的曲艺表演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不少传统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是绝佳的旅游纪念品。比如无锡的惠山泥人已成为无锡的标志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生产工艺方面,有成为旅游项目的潜力,但在实现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措施与宣传。传统曲艺类在产生之初有其生长繁荣的土壤,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改变,许多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境地,同时由于在表演形式中存在方言现象,它们的发展和繁荣有待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重视与扶持,先在地区打开局面,再向外宣传。有些非物质遗产,如无锡刺绣和留青竹刻
等,其市场前景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由上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民间的历史,是民族的本源。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的共同记忆和身份象征,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如何保护自己的活态文化传统,不走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初期时活态文化传统消亡的老路是现实的迫切需要。面对现代化的发展,对即将消失的本土文化,尤其是乡土文化的抢救,是自觉面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之根的维护(乔晓光语),而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动力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将是其重要的保护途径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和资产,具有承担民族认同的文化功能。从学术的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整合了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学科,对它的研究也就必然要求民俗学、人类学、文艺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各学科的合作,这是对人类历史多样性有意识的人为保护,是学术的自觉,是学术的挑战,是目前学术研究中亟待深入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其研究成果也将对现实举措具有指导与推动作用。
概括以上内容,我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是: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其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合理开发文化旅游;政府应该重视能够体现文化旅游内涵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相关的旅游开发;苏锡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得到重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与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措施与宣传活动,包括政府的扶持、推广和宣传,另一方面,策略要多样化、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处于曲高和寡境地的项目,采取重点保护、优先开发的战略,力争先在地区打开局面,再向外宣传,从而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旅游双赢的局面。
3休闲旅游
当前,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无锡市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快速增加,加之国家乃至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发展旅游政策,民众的旅游活动与需求越来越频繁,旅游休闲产业已逐渐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
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无锡市人均GDP早已超过一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无锡的城市旅游休闲起步较早,民众的休闲旅游需求普遍旺盛。
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层次水平的提升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休闲旅游,可以提升无锡城市整体形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休闲产业的发展是无锡市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发展居民休闲中能够实现人的自身、社会、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
无锡是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拥有绝佳的自然景观资源、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的乡村休闲资源、规模化的城市景观资源、成熟完善的疗养度假资源、蓬勃兴起的时尚娱乐休闲资源,正是凭借这些丰富的旅游休闲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旅游休闲设施,无锡开发了多样的、有市场吸引力的城市旅游休闲产品。
《无锡市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研究》将无锡现有丰富的旅游休闲资源分为以下八大类:
A地文景观类:锡山、惠山、横山、浒山、鼋头渚、太湖三山仙岛、豁然洞等等; B水域景观类:太湖、“天下第二泉”、春申涧、映山湖、花溪、洗心泉等; C生物景观类:惠山的森林、阳山镇的竹林、洪武古银杏、明古玉兰、杜鹃花等; E 遗址遗迹类:锡山遗址、仙蠡墩遗址、青瓷龙窑遗址、龙窑遗址、惠山寺遗迹、新石器时代晚期无锡先民遗址等;
F 建筑与设施类:寄畅园、杜鹃园、锡惠公园、蠡园、梅园、吴文化公园、三国城、水浒城、广福寺、无锡博物馆、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太湖广场、保利广场等;
G 旅游商品类: 惠山泥人、阳山水蜜桃、太湖珍珠等;
H 人文活动类: 惠山庙会、锡剧团、陶瓷博物馆、锡绣博物馆、泥人博物馆等。无锡现有旅游休闲类型中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是文化旅游休闲,其中包括民族工商文化休闲、吴文化休闲、古运河文化休闲、茶文化休闲、佛教文化休闲、修学旅游休闲等。
兹举民族工商文化休闲和吴文化休闲为例。就前者而言,由于无锡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是苏南近代工业的中心城市,民族工商文化对无锡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休闲项目主要是园林、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和一些名人故居,尚有很多潜在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如:小娄巷、棉花巷、荣巷古镇等历史街巷,一些老字号品牌如三凤桥肉庄、亨得利钟表店、陆义茂染坊、世泰盛布店、仁和炒货和惠山泥人等都未充分挖掘利用,以展示无锡经发展济的轨迹与历程。
就后者而言,由于吴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而无锡吴文化旅游资源遗存丰富。其中吴文化休闲的核心区域,一是以泰伯河、泰伯庙、泰伯陵为特色的鸿山古吴文化旅游区,二是由农民捐资创办的第一座文化园林――吴文化公园。目前来说,需要做好整合、完善吴文化旅游资源工作。
总之,无锡的旅游产业,无论是具体的文化旅游,还是综合性的休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目前需要改进的是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对古镇、历史街区、吴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力度和相关品牌的宣传与完善。
五主要观点与建议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较为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无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态势良好,无锡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与政府的较为重视相得益彰,使无锡成为极具魅力的新的一面,这为其旅游等相关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无锡还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种种问题,以及文化遗产市场化、旅游产业完善等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这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才能迈上更高的台阶,才能体现其更具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内涵。
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总体上来说,无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依然存在资金问题、全民意识培养问题、开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涵的产品开发、旅游发展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所提建议的要点是:其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多途径筹措社会资金,尤其引导、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历
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时特别重视政策上的引导与具体工作的细化;其二,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并重视区域性、乃至省内外的城市合作,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共赢;其三,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产业开发的关系,坚持城市发展与旅游等产业开发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朱忞,何亚运2012年2月5日
第二篇:如何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
当我们用创意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经营资源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仿古必须融今才能实现推陈出新。原生态存在的历史资源其蕴含的文化,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才更能为现代消费者广为接受。如果新天地没有融入现代元素,就难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因此,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必须适当注入现代元素,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第二,应以故事力活化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背后往往有许多故事,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绎这些故事可更好地张扬其文化内涵,吸引消费者。也可以编故事,或用创意将各种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赋以新的价值,活化这些资源。
第三,创造情感资源。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创意给产品赋予了灵魂,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和品牌从认知到最后购买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不断变化的过程,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每个企业实现资源转化的“最惊险的一跃”,这一跃中,创意推动情感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四,创建知识产权,既可保护权益,也可用于运作。创意产业强调要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的成果更具表现性,因而也更容易被模仿,因此它更需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还是商业运作的工具。
第五,必须树立“整合观”、“品牌观”和“体验观”三大观念。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开发观,在市级层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多元文化和多种功能的融合,才能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
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以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源的转化。
第三篇: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xiexiebang推荐)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一、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给肇庆这古老的土地留下了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遗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市府建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今年上半年,组织了全市文化系统的有关部门、专家,对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调查摸底,统计核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报告。
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土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394万,现辖端州,鼎湖2区,德庆、封开、广宁、怀集4县,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既毗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又连接祖国的西南地区,是珠三角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在实施“泛珠三角”战略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肇庆作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特色鲜明。形成了浓郁的系列文化,多型的民间艺术、独特的地方节庆,以沉厚文化为支撑的风景名胜景区。
(一)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文物古迹。
肇庆,古称端州,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发祥地、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
封开峒中岩、罗沙岩的人牙化石和黄岩洞的颅骨化石及近千件石器遗存表明,14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肇庆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距今1万年左右,这里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鼎湖区蚬壳洲(屈肢葬墓群)遗址、封开乌骚岭(二次葬墓群)遗址、高要茅岗(水上)建筑遗址的实物显示,四五千年前,肇庆已有种植、饲养、编织、制陶、建筑业。史前文化、民族、风俗已明显形成;市郊北岭松山、四会鸟蛋山等多处春秋战国古墓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境内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表明,肇庆在先秦是岭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肇庆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高要县。隋开皇九年(589)废高要郡置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改称肇庆府,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元为路治,明、清为府治。肇庆历为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南越时,赵佗在封溪(封开)一带建苍梧国,统岭南。南朝时高要设广州都督府,辖岭南13州。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为两广总督府驻地。1646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即位称永历帝。清时肇庆亦多为道府所在地。大革命时期以来曾出现过著名西江农民运动及其领袖周其鉴,还有邓发故居、蔡廷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等革命旧址,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肇庆的古文化璀璨夺目。汉代《左传》研究专家陈钦、陈元,中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三国东吴交趾太守、著名政治家土燮,以及唐大中五年(851)成为岭南第一状元的17岁少年莫宣卿,均为今封开人,他们对肇庆古文化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宋时,西江各县办官学,建学宫。名臣包拯执政端州3年间创办的星岩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明万历年间创办的端溪书院,至清初发展成为岭南学术研究的中心之一,乾、嘉学派鼻祖全祖望等10多名全国名流曾在该书院掌教。清代,肇庆城内书院达20多间。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众多雅士文人驻足咏叹。仅唐代就有15位宰相到过肇庆。唐宋以来,李邕、李绅、杨衡、宋之问、包拯、郭祥正、俞大猷、陈献章、汤显祖、屈大均、袁枚、张之洞、黄遵宪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肇庆兴利除弊,设学堂,赋诗作文,加速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肇庆是中国佛教传播重地之一。唐禅宗六祖惠能(新兴人)开创的禅宗南派,在中国思想史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祖弟子陈希迁(高要人)所著《参同契》为日本曹洞宗和尚必读经书,其肉身至今仍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
肇庆与海外文化交往始于唐。日本留学僧荣睿随鉴真五次东渡未果,于748年辗转到端州,染病圆寂于龙兴寺。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6年,建起了中国大陆第一间天主教堂“仙花寺”,主编了中国首部葡华字典《平常问答字义》,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大革命时期以来曾出现过著名西江农民运动及其领袖周其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还有邓发故居、蔡廷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等革命旧址,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肇庆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和近现代重要性史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村落)。这是肇庆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文明的遗珍。据不完全统计,在肇庆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古遗址和古墓葬300多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290多处。公布为国家、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6处。其中肇庆市城区的古城墙、梅庵、七星岩摩崖石刻、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等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城区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崇禧塔、包公井、肇庆府学宫、七星岩石峒古庙、鼎湖区蚬壳洲遗址、荣睿纪念碑、文明塔、高要金利茅岗建筑遗址、端石老坑洞遗址、德庆三元塔、龙山宫、封开黄岩洞遗址、泰新桥、广宁周其鉴故居、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等22处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城区元魁塔、白沙龙母庙、余汉谋图书馆、三朝古墓遗址、高要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文天祥祖墓、德庆惠积街、横街古民居、德庆金林村祠堂群、封开杨池古村落等114处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众多建筑形式、布局、风格独特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如广宁江屯隆里、北市仁善里客家大屋、高要沙浦振威将军府、广利砚洲励刚家塾和高要砚岗、回龙黎槎、槎塘等地的古民居、古村落在申报县、市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城区城中路、正东路特色骑楼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已列入名城保护规划。
肇庆众多的文物资源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古遗址年代久远,规模大,价值高。如封开洞中岩遗址发现距今14万年的人类牙齿化石是岭南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高要金利茅岗遗址是广东发现规模最大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群。肇庆、四会、怀集、封开、广宁、德庆等地发现的一批春秋战国墓遗址、墓葬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约占全省迄今发现的一千一百多种青铜器的半数以上,在本省乃至岭南地区青铜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2004年11月在肇庆城区康乐中路工地发现的三朝古墓遗址,清理古墓葬13座,出土文物300多件(套)。对研究肇庆乃至岭南地区的历史、农业生产、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二是古建筑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如宋城墙以科学的营建,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防洪工程;梅庵以独特的宋代木构建筑特色著称,被誉为“国之瑰宝”。德庆学宫“四柱不顶”,技艺高超,它与 “四柱不地”的广西容县真武阁遥相辉映,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而德庆悦城龙母祖庙集砖雕、石雕、龙雕和壁画艺术于一身,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是南方古建“三大瑰宝”。三是摩崖石刻分布广、种类多。肇庆七星岩、羚羊峡北岸清风阁、德庆回龙镇华表石、九市镇三洲岩、香山、高要莲墉神符岩、怀集县梁村镇花石峰等到地均有摩岩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以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代表,被誉为“千年诗廊”。
从调查资料显示,在现有的156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大部分得到妥善的保护,有46处文物古迹得到合理的利用,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场所和旅游景点向观众开放,占总数的29.5%。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均辟为旅游景点向游客开放;省级文物保单位22处,有13处对外开放,占总数的59%;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有19处对外开放,占总数的20%。上述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较好地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推动了文化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繁荣发展。
(二)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系列文化。
在肇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广信文化、民俗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
其中包公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包拯乃北宋名臣,民间称为包公。他以刚正廉明、嫉恶如仇、扶正祛邪、爱民如子、断案如神流芳百世,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包拯曾在宋仁宗年间(公元1040年—公元1042年)主政端州三年,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土豪劣绅;保护砚工权益,减轻百姓负担;筑城池、修水利、挖水井、治瘴疠、建书院、兴教育……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他撰写的五言律诗《书端州郡斋壁》,充分反映了他“清心”“直道”的性格特征,从政抱负和精神风貌。这首诗和其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包公文化”,其核心是“清官文化”。
而宋文化是肇庆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肇庆城区,至今保留着十分丰富的宋代古建筑及遗址。始建于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的古城墙座落在城区,周长2800多米,现今保存完好,全国罕见。城区的包公府衙、包公井、丽谯楼、披云楼等古建筑,是宋代建筑文化的见证。宋代政治名人史迹、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赋,以及宋代民俗文化风情等构成肇庆历史文化的核心。
端砚文化是肇庆最具特色的文化。端砚位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成为中国砚文化的代表。端砚是融历史文化、雕刻艺术、书画艺术、造型艺术于一体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艺术品。端砚文化包括一千多年来,无数帝皇将相、文人墨客留下的端砚的历代著作、诗词、铭,以及“包公不持一砚归”、“包公锁蛟龙”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其物质文化是通过端砚的生产制作和销售等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其精神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端砚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
龙母文化是以德庆悦城为中心的地方特色文化。龙母是母系氏族社会西江流域的部落首领,是西江流域龙的传人的始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龙母始终是有功于国的女中英杰,是有恩于民的良慈圣母,是美的化身,是善的代表,是力量的体现。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肇庆悦城龙母文化包含孝亲、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等丰富的主题,它虽是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但它的影响所及遍布整个珠江流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地,龙母文化是龙文化的延伸,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强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肇庆历史上形成的这一系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一是地域性强。以龙母文化为最突出代表。二是多样性、包容性兼备。以广信文化、包公文化(宋文化)和摩崖石刻文化等为典型。
当前肇庆十分重视各种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举办“端砚文化节”,出版《包公兴端州》、《感悟端砚》、《顿悟禅学》、《中国端砚》等书籍,在博物馆举办《端砚春秋》、在梅庵举办《六祖惠能的故事》陈列、拍摄编演有关电视连续剧、粤剧等形式展示特色文化的深厚内涵。据目前情况分析,肇庆的历史文化主要存在问题是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没有全面展示特色文化的理想场馆;开发的相关文化产品没有特色,缺少市场竞争力,文化产业做不大、做不强;文化策划缺少创意,宣传活动缺少持久性等。今后重点挖掘和传承的,具有开发和利用潜力的文化是端砚文化、包公文化和龙母文化等三大特色文化。
(三)多彩的民间艺术、独特的地方节庆。
肇庆的民俗民间艺术资源极为丰富、技艺精湛。目前仍然较为活跃的民间艺术有30多种。如肇庆端砚、高要的红木雕刻和草编,四会的玉雕等,都制作精巧、艺术精湛、远近闻名,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造型艺术。悦城龙母诞(庙会)活动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寄托人们对龙母的祝愿和种种美好愿望,从而使庙会成为岭南地区至今仍然继续存在的反映传统、信仰、生活方式、习惯、及仪式的最大型、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从而体现了庙会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的典型特征,是文化空间的代表作。
还有分布在各县(市)区的表演艺术,民间歌舞最具代表性,封开县的“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德庆县的“雄鸡舞”、“蝴蝶舞”;怀集县的“春牛舞”、“贵儿戏”等;鼎湖区的“客家山歌”等,都是源于生活,有的是几百年前流传至今。特别是“舞狮”、“舞龙”,是当地流传最广、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艺术,直到现在,逢年过节,城镇乡村到处锣鼓喧天、狮龙翩翩、起舞竞技,增添节日欢乐祥和气氛,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去欣赏。
民间戏曲有怀集的“贵儿戏”,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其内容、形式、服饰、表演、音乐、锣鼓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列入我国稀有剧种之一。
民间传说有德庆悦城的龙母传说,四会贞仙的故事,端州羚羊峡望夫归传说,鼎湖包公掷砚的故事,七星岩七星仙子神话等,都非常生动、优美,较好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情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富于现实主义。
另外,还有广宁一带的民间武术也十分活跃。这些民间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很深,影响很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肇庆的节庆风俗大体上源于传统礼法,秦汉时期,中原人不断进入肇庆与土著人杂处。宋代,北方牧民大量南迁,据统计肇庆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少数民族21个,加上自然环境,生产经济等种种原因,经过历代演变,形成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肇庆有各种节庆活动近20种。其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有怀集燕岩六月六歌圩、德庆五月八龙母诞、鼎湖山庆云寺浴佛节、端州城区包公诞、高要金利赛龙舟、怀集县桥头燕子节、四会柑桔节、鼎湖区苏真人诞、封开县的圣妃诞等。另外肇庆的婚俗和疍家婚俗都很有特色。生活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区的人们已没有传统婚礼观念。但在周边村镇、农村还很普遍。其中,疍家婚俗是西江流域水上人家的一种婚俗,至今还保留着民间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节庆已渐渐淡化,消失。如德庆的“跑旱龙”就已失传。但有一批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弘扬,并增添了新的内涵。如怀集的六月六歌圩已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办成一年一度的集旅游、文化、贸易于一岩的“攀岩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
(四)绚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独特的文化气息。
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区。由于地质、地貌、水文、天气的久历多变,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灵山秀水、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急流瀑布、珍贵植物等自然景观。从鼎湖山的天然森林、原始奇观,德庆盘龙峡的恢宏瀑布到封开的雄奇大斑石、秀逸的小桂林,从四水会源的四会、一望无际的广宁竹海到怀集世外桃源、巍巍北岭山、漓漓西江水,处处独特秀丽的风光都与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伴。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岭南风貌以及与此共生的沉厚文化底蕴,构成了集中反映肇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多姿多彩,奇异斑斓的千里风景旅游线。这众多珍贵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使肇庆独具岭南山水与文化特色。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由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七星岩景区有1000多年的旅游历史。景区内的七座岩峰如北斗七星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之美誉。七星岩景区之所以闻名海内外,除了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外,还在于蕴藏着其他景点无法代替的千年历史文化内涵,集中体现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民间传说当中。七星岩景区内有:七星岩摩岩石刻、石峒古庙、玉皇殿、水月宫、三仙观、荫梓亭、南华亭等重要文物古迹。其中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国家的瑰宝,已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岩上镌刻着自唐代至当代的石刻、碑刻题勒639则。唐开元有名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最为著名。此外,较有名气的有,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周敦颐、郭祥正、黄公度;明代俞大猷、吴国伦、郭都贤、郑芝龙、陈璘、陈献章;清代清简、冯敏昌、屈大均、陈恭尹、陈建侯,以及当代朱德、叶剑英、陈毅、郭沫若等诸多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大量诗文、题记石刻。这些石刻记述了肇庆的地理环境、山湖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设、岩石水土、动植物、风景名胜及朝代更换,不仅是精美的书法、石刻艺术精品,也是研究我国唐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鼎湖山则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景区中的庆云寺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闻名中外。景区内的荣睿纪念碑,是为纪念日本入留学僧荣睿大师圆寂端州而建,197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鼎湖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这里还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4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多种,鼎湖山因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外,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1956年,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目前,鼎湖山已成为研究开发生态休闲文化的理想基地。
此外,500公里环市公路把城区的星湖风景区、德庆的盘龙峡、封开的龙山、四会的贞山、广宁的竹海大观、怀集的燕岩、高要的广新生态园和鼎湖九龙湖等全市十几个景点景区联成一个旅游网络。近年来,每年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
目前,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已成为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内容。纵观肇庆的风景名胜区,普遍存在重自然风光,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热衷于建新景点、完善基础设施,而对景区千百年历史的文化资源却不加以挖掘利用,如作为旅游核心区的星岩景区,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就未有充分整理利用。更难听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七堆山如何形成的,未有地质变化等来释解。利用七星岩这品牌开发反映历史文化的纪念品严重缺乏,与文化系统结合反映肇庆历史文化的歌舞,民间戏剧等进入旅游景区。不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和展示,使景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品位不能凸现。因此,在今后的规划中要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七星岩、鼎湖山景区和封开的龙山、怀集的燕岩等风景区进行重点规划,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化特色、重朔文化旅游新形象。
二、肇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
肇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由于有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有建设文化名市的所言所策,有全市文化交流的多年不懈努力,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还有许多重点课题在前面,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
(一)摸清核对,深入论证、形成成果。
按照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见》的要求,从今年6月份起,对全市的历史文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证明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了使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还需作进一步的摸底核对,这是实施保护、利用工作的主要前提。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及重要史迹,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数量、分布、时代、面积、保存状况、环境状况、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馆藏文物数量、级别、品类、价值和保存状况等,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要加大对端砚等民间工艺、龙母诞等民间节庆非物资文化遗产作全面详细的统计,按技术要求和规范对非物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全面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在这次全面摸清核对的基础上,作出保护规划,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细化具体每一处文物的针对性保护措施。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四有”工作,对未定级别的,迅速定级。同时,着手编辑出版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丛书。结合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命名工作。在全市继续开展争创“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优秀民间艺术师”的活动。这样才能起到保护和合理利用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市、县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借助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依据,为肇庆的对外交往和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提高肇庆的知名度。
(二)加强责任,更新观念,保建并举。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既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也是建设文化名市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不可否认,我市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这次的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些依靠口头或行为传承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也正在逐年消失,抢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切实做好该项工作。
要认真处理好“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的关系,全面准确地领会贯彻文物保护工作的十六方针,确立“保建并存”的新观念,增强合理利用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就是最好的保护的意识。彻底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单位“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讲得多,努力做,而“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意识差,不会做的被动局面。把抢救和保护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在“利用”、“管理”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稳妥的办法,不能把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与群众文化生活割裂开来,要善于运用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方法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使文物在有效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有效保护。增强文化文物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适当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去年,市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并且着手制定“十一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就文物保护角度而言,从这次的普查中,许多地方单位都反映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进行体制创新。市委、市府将根据《文物保护法》及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的精神,在市场准入,放宽搞活,征缴税费,引进人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一些已经具备保护条件,国家政策允许开放利用的文物单位,在严格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以文化产业的全新理念去审视旅游业,从这次的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肇庆旅游业有深厚独特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广信文化、端砚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等等。故此,整合资源,不仅在文化系统内整合资源,更应在与旅游的结合上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肇庆历史文化资源特有的历史价值,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产品来展示肇庆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文化——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条,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走文旅结合之路,必须根据肇庆的实际,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重点发展“一带、两廊、三主题”。
一带即:重点建设肇庆城区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旅游带。保护开发历史资源,形成白沙龙母文化景区、梅庵禅宗文化旅游区、宋城墙文化旅游区、七星岩历史文化旅游区、阅江楼历史文化旅游区、四塔历史文化旅游区、端砚历史文化旅游区、鼎湖山庆云寺宗教文化旅游区,鼎湖蚬壳洲与砚洲历史文化旅游区九大区域。近期要重点做好开发、建设、保护以宋城墙、包公府衙为重
点的古宋城文化景区,把它建成西江流域宋代政治名人史迹的展示基地、宋代建筑文化展示基地、宋代民俗文化风情的展示基地;建成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特色商贸的文化景点;建成肇庆人文景观的核心,并与星湖、鼎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个全市自然景观的核心融为一体,成为肇庆新的文化旅游的品牌。
二廊,指西江历史文化走廊和绥江历史文化走廊。两江历史文化走廊,主要是开发建设从砚洲岛,蚬壳洲和羚羊峡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以七星岩岩洞,千年诗廊,摩岩石刻,水月宫等历史人文景观和道教文化;开发建设以宋城为主体的宋文化景区;完善德庆悦城龙母庙的保护和建设;完善封开古广信文化,古岭南土著文化有关景点的保护和建设,配合肇庆城区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旅游带,形成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绥江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四会玉器文化街、广宁竹子文化园、怀集金丝燕文化节和禅宗六祖文化等为连接点。进一步挖掘怀集等地的“贵儿戏”、“古代雅言音系”等丰富的民俗文化,配合广宁、怀集生态文化,建设绥江文化走廊。
三大主题,是指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文化旅游,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在这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类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龙顶岗古墓葬群、康乐中路三朝古墓遗址公园、古村落、古民居等,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即将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包装、提升的力度,促进以岭南文化、龙母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等具有肇庆特色的文化精品的进一步升华,增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力。红色文化旅游,进一步完善,改造以阅江楼为中心的阅江楼景区,把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的基地。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广宁县彭湃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发祥地之
一、粤桂湘边纵队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的经典。特色文化旅游,要定期举办四会柑桔、玉器文化节、德庆龙母诞文化节、端州端砚文化节、广宁竹子文化节、怀集金燕文化节、封开岭南古都文化节、高要饮食文化节、鼎湖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过各种节庆提高地方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文化的传承、商机的挖掘、投资环境的改善,真正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名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篇: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姓
名 蒋玉翠
学
号
201102810210 年
级
201 专
业
文化产业管理
系(院)
文学院
指导教师
尹明明
2013年5月25日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一、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宋体小四加黑)
(一)********(宋体五号)
(二)******* ***************** 1.(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三级标题)2.************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等基本情况。
二、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宋体小四加黑)
(一)********(宋体五号)1.2.(二)******* ****************
三、对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宋体小四加黑)
(一)********(宋体五号)
(二)******* **********************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四、总结
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
要求:
1.用A4纸张打印一份,左侧装订; 2.文中字间距1.5倍,字数3000字以上。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一、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一)台儿庄古城的历史背景。
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台儿庄起于周朝,今区境属傅阳国。战国时期至秦朝,北部属兰陵县,西南部属傅阳县。汉朝至西晋,北部分属兰陵县、丞县,西南部仍属傅阳县。东晋时,全境属丞县,隋时该书兰陵县。唐朝至北宋,属丞县。金至元朝,又属兰陵县,东南部分地区属邳州。明清时,属峄县。明万历三十四年,台儿庄始设巡检司。清雍正元年,台儿庄设参将署、县丞署等。
运河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台儿庄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煤城枣庄的新城市名片。
(二)台儿庄的发展经过
台儿庄古城,博大而包容。“天下第一庄”的匾额高高悬挂在城楼上,正对着运河。乾隆皇帝的御笔方正而沉稳,饱满而圆润,浸渍着一位盛世君王的志得和意满,也洋溢着一个天朝大国的自信与从容。与一般四面环绕的城池不同,这里只有三面是高高的城墙,在西南方向专为运河敞开。半包围的城墙正如张开的臂膊一般,去欢迎和拥抱运河上远方的来客,似乎也在风水上注定了这城因地而建,因河而兴。
从晚明至清末,台儿庄始终延续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兴盛。
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遗址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1处当年的蛋糕房,华沙只有2处人造的战争遗迹,台儿庄则极为难得地保留了53处!亲临其境,地上的节节颓墙,就像炮火中一具具猝然倒下的躯体,已经再也无法爬起;墙上的累累弹痕,就像老兵身上的一块块伤疤,至今未能痊愈。它们和圆明园的断壁残柱一样,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伤痛,诉说着历史的苍凉和悲壮。台儿庄是一部立体版的《战争与和平》。在这个“庄”里,你会钟情于“家”的亲切和温暖。也恰恰是在这个小小的“庄”里,你更能感受到“国”的沉重与真实。
台儿庄古城是真实的历史穿越!它穿越于过去和现在,穿越于战争与和平。台儿庄古城是强烈的文化震撼!它是中华民族往昔辉煌的完美再现,更是当代中国盛世复兴的最佳见证。
(三)台儿庄的现实状况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京杭大运河的现状是,枣庄以北的运河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台儿庄古城也是二战时期中华民族挺起胸膛扬眉吐气的地方。1938年3月这里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古城也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三座二战纪念城市。台儿庄地区历史悠久,从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台儿庄区境域,夏属鄫国,商属逼阳国,西周、春秋因之。
(四)台儿庄的主要成绩
世界二战遗址最多的城市。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1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2处人造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台儿庄大战遗存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
运河文化的活化石。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是运河上重要的“水旱码头”,各路商贾云集于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使台儿庄运河文化成为汇集东西南北、融贯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集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八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汇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世界主要五大宗教及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庙宇于一城,形成了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壁的鲜明文化特征,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唯一一处水工设施完备、风貌遗存完整的3公里古运河,唯一的1.5公里明清时期的古驳岸,唯一的13个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唯一能够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一一兰千夫村。通过重建,进一步保护城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市原有古民居以及水堤、水渠等水工遗存,保存古城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恢复部分原有建筑,成为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东方古水城。历史上的台儿庄地势低洼,老百姓筑台而屋,随汪而居。城区内分布着18个大小不一的“汪”(池塘),明沟暗渠把这些汪塘串连在一起,与古运河相通,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系、水网。古城重建后将成为国内水网最密集的古城,游客可以舟樨摇曳、遍览全城任何景点。
“台儿庄古城的出现,使得枣庄市的旅游产业改变了山东省传统旅游分布‘东热西冷’的发展格局。”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如此评价枣庄旅游和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作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2012年前三季度服务业投资增长33.2%,位居山东省首位,服务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达到46.82%,同比提高2.52个百分点;全市的旅游接待床位数由2009年以前的2300余张激增至18400张,翻了近10倍;旅行社数量由不足20家增至71家,很多国内知名旅行社品牌都开始在枣庄设店面或分社;从没有一个地接导游,到现在地接导游人数超过500人,且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成为2011年山东省导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
二、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台儿庄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保护现状
(1)老街区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所吞噬,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台儿庄市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台儿庄市区人口急剧扩大,房地产开发迅猛发展,加上前些年 保护意识不强,最终导致失去许多历史遗存。
(2)历史街区人口、功能过度聚集,客观上给保护造成困难。历史街区的人口密度,历史街区内仍聚集了文化娱乐、商务办公、商贸、旅游、教育、居住等众多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重叠干扰,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3)历史街区已出现衰败的趋势。由于市场机制、环境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一些地区正处在衰败的状态,私塔乱建等违法建设情况严重,房屋自然老化破败,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生活条件差。
(4)历史街区人口逐渐贫困化、老龄化。许多老房子内都被外来打工的租住,这样历史街区内难以实现自我更新。
(5)历史街区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现行市政技术标准与历史街区间形态及胡同肌理保护存在一定矛盾,胡同狭窄曲折,大市政配套难度大、成本高,致使改造举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步维艰。
(6)历史街区保护缺乏产业支撑。由于历史街区功能过于混杂,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并存,土地及文化资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阻碍了符合旧城空间形态的产业集聚和发 展,房屋性质多样,隶属关系复杂,给危旧房改造增加了难度。
(二)保护问题
名城保护规划只着眼于大框架的保护,具体个案问题还得具体解决,保护的指导思想为: 高瞻远瞩,对历史负责,解决好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古城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保护的内容包括: 保护历史街区以及历史风貌,延续古城特色; 保护文物古迹,保留历史遗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台儿庄历史名城的机理包括各历史街区的大街小巷以及水网的保护;二是台儿庄市内的历史建筑比较多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文保单位的历史建筑; 三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精神层面上的如台儿庄的巧嫂子手擀面、赵家糁、张家狗肉 15#、黄花牛肉面、煎饼等。
三、对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方式
文化遗存得生存保护和发展密不可分,在不破坏街区肌理、历史遗存、风貌基调、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对历史街区内的各类建筑、道路、设施及文化标志进行保存、更新和延续。它包括历史院落的维护、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违章建筑的拆除及沿街店铺的恢复等内容。一是旧城建筑的总体控制,城市建设开发重点应放在新区,使旧城能够腾出空间进行改造。二是旧城用地调整,调整旧城用地结构,城区内工业企业,尤其是对环境有污染、有影响的企业应搬迁出城区,牵至相关工业园区,增加旧城区内的绿地面积,改善环境质量。降低居住人口密度。三是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增加滨河绿地,设置古建、小品,更好地体现台儿庄传统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四是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和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为原则,依据各历史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出各自的保护方式。
(二)文化遗产的利用
台儿庄古城面积 2平方公里,包括 11 个功能分区、8 大景区和 29 个景点,按照 “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 的定位,遵循 “存古、复古、创古” 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利用。我们可以考虑旅游、商业一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起上,发展旅游台儿庄有优势:
(1)台儿庄集 “运河文化” 和 “大战文化” 为一城,融 “齐鲁豪情” 和 “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枣庄市打造江北水乡城市品牌发展旅游业增添了最为靓丽的黄金景点和产业龙 头。
(2)台儿庄市内有着多处成片的历史建筑,而且建筑类型丰富有: 民居、祠堂、学堂、书社等,建筑从明代到近代,有纯传统类型、有受外来文化影响型。
(3)在旅游交通上可以水陆并进,台儿庄的各处历史街区可以用水路连接起来,各片的历史街区相距不远,交通方便。
(4)把台儿庄的无形文化遗产融入到旅游项目当中去,许多无形文化遗产本身就和有形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文化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旅游特色。
四、总结
适应现代生活、保护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化、开发文物资源、繁荣旅游产业是现在多数旧城改造的方针。将现代化的理念、标准和手段融入到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过程中去,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统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历史街区优美空间秩序。
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已为大家所追捧,但台儿庄的旅游开发需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道路。文化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是的文化遗产得到开发利用,使保护有充裕的资金,复兴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旅游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科调查报告
第五篇: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调查报告
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论文导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特色资源是指一定时空内,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重庆山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基础薄弱,经济落后。那么具体到重庆山区,怎样才能有效实施特色资源开发战略,实现山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组选择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垫江牡丹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开发现状、存在问题、改进建议进行分析,并且希望借此个案研究,在探索重庆山区发展道路方面做出有益尝试。系统论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抓住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的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学说,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等特征。关键词:重庆山区,垫江牡丹,特色资源,系统论
0.引言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特色资源是指一定时空内,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资源。一般认为,特色资源具有经济性、稀缺性、差异性、可开发性的特点,其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在整合生产要素的力度和速度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1]。因此,对于资源奇特、经济基础薄弱的广大山区而言,开发特色资源是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重庆山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在山区的 19 县中有 17 个贫困区(市)县,其中国家级 4 个,市级 13 个。论文发表。[2]二是地域辽阔,资源奇特。重庆山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水利、矿藏、旅游资源。以上两个特征决定了重庆山区开发的巨大潜力。
那么具体到重庆山区,怎样才能有效实施特色资源开发战略,实现山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组选择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垫江牡丹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开发现状、存在问题、改进建议进行分析,并且希望借此个案研究,在探索重庆山区发展道路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垫江县地处渝东北,全县幅员 1518平方公里,总人口 90 万[3],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的明月山(西山)和精华山(东山)之间的片状漕谷地带,由于独特的土质、气候分布着大片牡丹。
之所以称牡丹为垫江的特色资源,首先,垫江牡丹具有根粗、肉厚、色白、粉质足、香味浓等特点,是全国出口丹皮[①]的种植基地,这赋予了其特有的“经济性”。其次,从观赏方面来看,牡丹多见于北方,生长于南方山区的垫江牡丹具有其“稀缺性”,而且与平日所见的“庭院牡丹”不同的是,垫江牡丹生长于山野之间,充满了灵性和野趣,突显其“差异性”。再次,就是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可开发性”。
1.垫江牡丹的开发情况 据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和道光八年(1828)的垫江县志可知,牡丹在当时是作为“物产类”中的“花卉”存在的,对其真正地开发当属道光年间(约 1844)从安徽铜陵县引进粉丹以后——至此人们开始认识并利用其根部的价值,并且这种单一的开发模式一直持续到 2000 年左右。
改变始于第一届牡丹文化节的举办——至此垫江县对牡丹的开发,大致呈现出“药用牡丹”和“观赏牡丹”并举的趋势。
1.1 药用牡丹开发 “药用牡丹”即以收获丹皮为主要目的,这是大多数山民利用牡丹最主要的方式。大致在“处暑”至“寒露”时节(九、十月间),进行分株繁殖——挖起全株牡丹,将其分为 1-3 苗,把大根和中等根条剪下作药,细小根留作栽植。论文发表。之后经过刮(用竹片或玻璃刮去表皮)、捶(将丹皮捶扁)、抽(抽去木心)、晒(晒干或烘干)四道工序的简单加工,卖给收购单位或个人[4]。
1.2 观赏牡丹开发 “观赏牡丹”的开发主要是围绕举办“牡丹文化节”展开的。目前垫江县主要进行了“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建设、牡丹文化开发、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筹划等工作。
1.2.1 建设“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 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始建于 2000 年,经过垫江县、太平镇两级政府先后投入 2500 万元的打造,现初步形成了太平湖山水牡丹精品园、百灵山牡丹艺术园、凯之峰牡丹原生园三大游览园区。旅游区每年在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平均 13.6 万人次 [5]。
1.2.2 开发垫江牡丹文化 打造牡丹文化,是举办牡丹文化节的自然需求。2000 年以来,垫江县在此方面确已做了些工作。首先是政府组织县里的知识分子,出版了诸如《牡丹故乡风情诗文集》、《牡丹故乡风情》、《华夏牡丹花海》
等书籍,其中《牡丹垫江》一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垫江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其次,在垫江原有的特色风物中融入牡丹元素,例如以牡丹的品种命名“丹乡牛肉”的品种,在垫江角雕的创作中加大牡丹题材所占比重,利用灯塔石竹编工艺编织牡丹仙子等。再次,新创一些与牡丹相关的活动或产品。例如,成立丹乡文化艺术团,并以垫江县的牡丹花命名团内的各队;以垫江丹皮为配料开发研制“牡丹茶”;某些酒楼推出“牡丹迎春宴”等。
1.2.3 筹划垫江牡丹文化节的开幕式 为了取得良好的宣传效应,垫江县从 2002 年开始,采用“办大型文艺晚会”的策略举办开幕式。除邀请知名演艺工作者商演外,2009 年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影爱中华”栏目组合作,举办了“电影垫江行”专题晚会。毋庸置疑,现阶段这是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措施。
2.现阶段垫江牡丹开发的成果及问题 客观的讲,近年来,垫江县对牡丹的开发是卓有成效的。这从每届牡丹文化节期间的招商引资状况可见一斑。据统计,从第五届至第九届牡丹节共签约合作项目近60 个、引资 40 余亿元,2009 年第十届牡丹文化节协议引资金额超过 50 亿元,2010 年更是取得了签约 111 个项目,引资近128 个亿的辉煌战果,其中包括太极集团投资 6500 万元建成 3 万亩优质药材基地的项目。
但是现阶段的开发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1)在药用牡丹开发方面,呈现粗放式趋势,丹皮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牡丹的管理大致包括中耕、施肥、除草三项,据 2009 年牡丹村村民
刘万芝反映,现在每年施肥、除草只有一次,而且种的数量和挖的时间都不确定。然而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已经表明:科学的丹皮生产,应该是遵循一定规律,例如“四年生、五年生牡丹均适宜采收牡丹皮,但五年生最佳。垫江牡丹皮的最佳采收季节为 10 月上中旬。”[6] “除草时机一般在 2-3 月、5-6 月和秋冬季,选择天气好时”[7]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对“药用牡丹”的开发并不容乐观。
2)在观赏牡丹方面,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目前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仍停留在 2004 年的建设水平上。关于牡丹文化开发,垫江县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只能在书籍、网页上看到这些与牡丹文化相关的产品,真正置身于垫江县时却很难寻觅她们的身影……最后则是文化节开幕式过分依赖明星效应,片面追求对外宣传,而忽视了其对内文化建设的功能。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各个开发环节未被有效地整合成一个系统,并最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