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

时间:2019-05-15 04: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

第一篇: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

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有着丰富的佛教历史文化遗存,以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云冈石窟和辽代由皇家建造的华严寺为代表,充分展现了大同佛教的“国家性格”和“民族性格”(佛教学者丁明夷语)因此,大同被称为“佛国京华”。从北魏和辽金元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觉山寺塔、禅房寺塔、永安寺到遍布民间的明清佛教建筑可以看出,大同做为活的佛教史延续了近一千五百年,这些具有极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壁画、佛教油饰彩画,不仅是大同历史脉搏及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同时蕴含于其中多方位的佛教文化因素也是研究佛教发展的重要佐证。

一、大同北魏时期的佛教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迁都平城(今大同),同年下诏作五级佛图,明元帝即位,在京邑四方,建立图像,太武帝于太延年间(435-439年)平定凉州后,“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弥增焉”。兴安元年(452)“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兴光元年(454年)秋,“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复佛法之明年,昙曜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天安元年(466年)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为天下第一。又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皇兴(467-471)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为京华壮观”。至太和元年(477),“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二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北魏首任道人统法果宣扬“太祖即是当今如来,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师贤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伽立像等,这些将皇帝与释伽合二为一的作法为佛教的发展开辟了坦途,因此,到494年北魏迁都洛阳的近百年间,大同不仅成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迅速成为北中国的佛教中心。而道武帝以法果为监福曹道人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僧官制度;文成帝应昙曜之请为寺院设立“僧祗户”和“佛图户”,成为北魏佛教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大同现存的北魏佛教遗存有著名的云冈石窟,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 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二、大同辽代的佛教

辽代是崛起于辽河流域的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936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大同划入辽的版图。辽重熙十三年(1044)大同改云州为西京,成为辽五京之一,辽初期的大同佛教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已发掘的早期辽墓中,墓葬出土的魂瓶、魂塔装饰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纹样,硕大的莲瓣、健壮的力士,是佛教广泛流传的直接反映。辽中晚期大同佛教的显著特征是大量寺院塔疃的兴建,辽主重佛教,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重熙六年(1037)在西郊建观音堂,重熙七年(公元1038)为入藏契丹藏在府城西建薄伽教藏殿。重熙十八(1049年)年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清宁二年(公元1056)建应县佛宫寺释伽塔。清宁八年(公元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大安五年(1089)在灵丘建觉山寺塔,另在府城西南六十里丈人峰建禅房寺砖塔,在现新荣区拒墙堡建南堂寺等。辽代晚期诵经礼佛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做为民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辽墓中可以看到人们多在葬具或墓室内刻写咒语真言,以求死者灵魂得以超升或解脱,或将象征佛教的莲花图案刻在骨灰罐、绘于棺床,另一些则直接使用塔形棺盛敛骨灰。从大同现存佛教遗物可以看出,华严宗为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墓志及葬具上普遍存在的咒语真言说明密教也在民间广为流行,另外药师佛信仰、弥勒净土信仰、观音信仰也流行于民间。

三、大同金代的佛教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太祖完颜旻天辅六年(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平定西京,并因袭辽制,仍定大同为西京。天会至皇统年间,大同的佛教发展主要表现在对遭辽末战争破坏的寺院进行修复重建。天会八年(1130)西京大普恩寺开始维修,皇统三年(1143)落成后的普恩寺为西京巨刹,是现存全国最大的辽金建筑群。天眷三年(1140)维修在金攻打西京之役中被毁的华严寺,“乃仍其旧址,而特建九间、七间之殿,又构成慈氏、观音、降魔之阁,及会经、钟楼、三门、垛殿。”九间殿大雄宝殿面阔53.75米,进深29米,是现存全国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皇统三年(1143), 云冈石窟开始维修,重修灵岩大阁九楹。大同现存金碑《朱弁碑》及《段子卿碑》记载重建普恩寺及华严寺的紫褐师德、大师数十名及大批比丘,足证当时大同佛教信徒广泛,僧侣众多而且高僧云集,是北方佛教重地。大定年间由800人组成薄伽邑重修在保大战乱中残损的薄伽藏教,对散佚部分的补全主要来源于民间,可见民间藏经内容宽泛,数量巨大。从现存其它碑铭刻石等实物资料得知,大定年间大同除华严寺、普恩寺、云冈石窟寺外,尚有西京报恩院、西京奉恩院、观音院、清凉院、兴严寺、永宁寺、宝林寺、大圣寿寺、弘法院等,可谓兰若相望,盛况空前。

四、明清时期的大同佛教

大同地处北部边地,洪武五年(1372)徐达增筑大同府城,大同成为明清两代的军事重镇,承辽金北方佛传重镇余绪,入明以来大同佛教文化依然十分发达,在府城内,以规模宏大的华严寺、善化寺为代表的佛事活动频繁。洪武三年(1370年)曾一度改华严寺大雄宝殿为大有仓,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教藏置僧纲司,复立寺。宣德景泰间了然禅师、住持资宝募缘四方,先后为大雄宝殿造木像三尊,泥塑二尊,共辏为五如来,并增塑了二十天王,万历九年(1581年)再次对华严寺进行增修。正统十年(1445)大普恩寺更名为善化寺,“用为习仪之所”,寺僧大用奏请勒颁藏经,寺内建僧纲司以领僧众,万历十一年(1583)对善化寺进行了维修。府城以外的广大地区,一是对前朝遗构进行维修、增建,二是如慈云寺、云林寺、兴国寺、南禅寺等新的佛寺大量营建。清代对华严寺、善化寺等大寺院的修葺活动依然不断,康熙十一年(1672年),下华严寺住持海明到江南报恩寺造藏七百余函入藏薄伽教藏殿经橱。华严寺元代以来多为禅门临济宗的道场,而在民间,三教合一更加突显,通过文物普查我们发现,清代,大同地区的每个村庄均建庙且多为儒释道合一的全神庙,可以看到明清之际,大同 3 的佛教发展繁盛并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同市国保级佛教文化历史遗存

北魏平城京畿时代

云冈石窟(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第一批国保)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 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 4 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政治化、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恒山悬空寺(第二批国保)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寺坐西朝东,寺门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共分三组。第一组建筑以三官殿为主体,是奉祀道教之所,几座殿内供奉道教塑像。中间一组建筑是以三圣殿为主体,殿内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组建筑是以三教殿为主,奉儒、释、道三教之祖。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为三层檐歇山顶,内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像。

悬空寺的建筑构思精巧,结构奇特壮观。建筑悬梁下面以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承,每层以壁间中插木梁为基,梁柱上下一体,楼阁间设有栈道相连。综观悬空寺内建筑布局参差有致,错综而不显杂乱,四十余间殿宇分布得井然有序,交叉而不失严谨,各殿阁间均有楼梯或栈道相联,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虚实相交。游人至此,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视,悬崖若虹;隔峡遥望,如壁间雏风欲飞。

悬空寺内,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大小儒、道、佛像78尊和各种碑刻题咏,皆为珍贵的文物。

辽金西京大同府时期

大华严寺(第一批国保)

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

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据《辽史地理志》载:“清宁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末兵火波及,寺院局部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定为别都,该寺受皇室重视,数百年间为云中巨刹。明初寺被没为官产,明宣德、景泰年间重修,成化、万历年间(1465-1613年)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代也几经修缮。2008年,大同市启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依据本寺的金代碑记和佛教寺院规制,以传统规划、传统设计、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修复了已毁的主要建筑,始成今日之规模。

寺内建筑依南北两条轴线布局,总面积66000多平方米。北轴线以大雄宝殿为主殿,中轴有普光明殿和天王殿,两侧配以药师殿、弥陀殿和文殊阁、普贤阁及钟鼓二楼;南轴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后有华严木塔,前有观音阁和山门,左右配有罗汉堂。

大雄宝殿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基本上保留了辽代风格。大殿建在高4米青砖台基上,月台敞朗,宽33米,深19米,与石级、勾栏构成“凸”字平面,两侧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身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面积1443.5平方米,为迄今国内辽金佛寺中的最大殿堂。殿前檐当心间与稍间装板门,外施壸门牙子,形制古朴别致。殿顶举折平缓,出檐3.6米,筒板布瓦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系金代原物,历时八百余年,光泽依旧。南吻系清代补制,亦是我国古建筑最大的琉璃吻兽。斗栱硕大,形制古朴,外檐斗栱五铺作,双抄重栱计心造。补间分施45度、60度斜栱。梁架原为彻上露明造,明宣德至景泰年间(1426—1454年)增补平棊,清代施以彩画。

殿内采用减柱法,殿内佛坛上塑五方佛,两侧塑二十诸天,均系明代佳作。殿内四周满绘壁画,为清代作品。画面高达6.4米,面积887.25平方米。殿内一座仿明代大同城乾楼制作的木构模型,高2.5米,是研究大同城明代古楼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薄伽教藏殿是下华严寺的藏经殿,据梁上题记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台基高阔,月台敞朗。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柱升起显著,犹存唐代遗风。

殿内环饶排列双重楼阁式木构壁藏38间,下层为束腰须弥座,上置经橱,内存明清藏经1700余函,计18000多册。经橱之上为腰檐,其上置佛龛,外设勾栏,上覆屋顶,使用斗栱18种之多。中设腰檐平座,上部有木质瓦顶、脊兽和鸱吻。钩栏、栏板均剔透雕刻,花纹图案精巧之至。后檐明间与门楣之上制成拱桥与天宫楼阁,两侧壁藏浑然一体,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壁藏。壁内佛坛上,满布辽代塑像31尊,为我国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

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善化寺(第一批国保)

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

据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

善化寺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东有文殊阁(已毁),西为普贤阁。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天王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代原构,三圣殿为金代原构。2008年修复了文殊阁和两侧廊房。

天王殿,现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左右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

三圣殿位于寺内中部,建于高约1.5米的砖砌台基之上。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栱计心造。殿内采用减柱法。佛坛上的华严三圣为金代原塑,后人予以重粧。殿内两侧有金碑2通,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所撰,文字优美,书法苍劲古朴。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建在高3米有余的台基之上,前有宽及五间的大月台,月台东西长31米,南北宽21米,台前左右为明万历时增建的钟、鼓二楼。大殿明间与左右稍间设门,四壁无窗。檐下斗栱五铺作出双抄。殿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正中有平棊藻井两间,雕刻精湛,其形制、手法属典型辽代形制。内供佛像,共33尊,皆金代遗物。殿内四周绘有壁画,为清代所绘。

普贤阁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西侧,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

灵丘觉山寺砖塔(第五批国保)

又名普照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辽大安五年(1089年)重建。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砖塔为辽代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寺院建筑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4米,占地面积927.2平方米。寺院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东轴线为魁星阁、碑亭、梆点楼、金刚殿、弥勒殿;西轴线为文昌阁、砖塔、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等建筑。

砖塔建于西轴线前院中部,为觉山寺主体建筑,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为国内保存较好、时代较早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平面八角形,塔檐十三层,总高44.23米。塔基底边长6.20米,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总高3.58米,平座位于须弥座之上,平面亦为八边形,高为1.27米,仰莲位于平座之上,总高1.43米。塔基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除斗栱、枋材仿木结构建筑形制外,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行龙、人物等,皆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雕刻而成,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练,虽为辽制,尚袭唐风。

一层塔心室内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现残存面积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等像。除少部分经后人重装外,大部分仍为辽代作品,面型、衣饰、手法尚沿袭唐画风格,辽代壁画见于寺观中极少,觉山寺塔内壁画幸存,为研究

辽代壁画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

禅房寺塔(第六批国保)

砖塔系禅房寺的一部分,故名禅房寺砖塔。《大同府志》载:“禅房山东北距府治六十里,高七里,盘距四十里,西连怀仁马石岭,北连七峰山之月窟岭,一峰壁立,土人名丈人峰,上有石浮图寺,辽建。”。

塔为六角七级,高约15米,实心砖石结构。塔坐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形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木榫。最上雕有莲瓣。再上面为束腰,雕有莲花、9 牡丹、童子等。六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莲珠束腰两层。

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栱、角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或四棂小窗。以上各层结构相同,每层逐渐向里迭收。禅房寺塔造型美观,稳健大方,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

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第五批国保)

时代:金

原名大云禅寺。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浑源县志》载:“大云寺旧志大云禅寺二,一在城西南四十里龙山为上院,一在城西荆庄为下院,胥元魏时建”,由此可知大云寺的创建年代应在北魏后期。寺院原规模宏敞,现仅存大雄宝殿三楹,为金代遗构。元、明、清均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共由三进院落组成。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殿前设小型月台。檐下斗栱古朴,明间设补间铺作两朵,次间补间铺作一朵,与柱头铺作形制相同,皆四铺作单抄计心造。殿内采用减柱造。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平梁上用蜀柱、大叉手、合沓、栌斗、脊枋、承托脊槫。殿内东、西、南三壁存有壁画80余平方米,为明代作品。

元明清大同镇时期

浑源永安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元

俗称“大寺”。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回归故里邀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建,因高定官职是永安军节度使,归里后又号永安居士,故寺名为 “永安寺”。元延祐二年(1315年)高定之孙高璞捐款在寺内建造了“传法正宗殿”,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寺院坐北朝南,原有规模甚大,现存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护法天王殿、传法正宗殿、两侧为

东西垛殿、东西配殿。

传法正宗殿为寺内主殿,位居寺院中部,殿下台基凸起,殿前设月台。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上全部黄绿兰琉璃瓦覆盖。大殿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殿内柱网布局减柱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顶中央置藻井,四周为天宫楼阁。大殿内四壁满绘重彩工笔水陆画一堂,共170平方米。画面色泽绚丽,共绘各种人像882个,儒、释、道汇合一壁,集我国宗教各派中神祗之大成。堪称我国明代绘画中的佳作。

阳高云林寺(第六批国保)

俗称“西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曾进行过修葺。现仅存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4317平方米,单檐庑殿顶。斗栱六踩重栱计心造。后檐当心间置转角斗栱一朵。殿内使用“移柱法”和“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内塑三世佛,身后有背光悬浮着人物、鬼神等,佛坛至背光高达九米。释迦牟尼佛两侧有二弟子侍立左右,护法天王手持剑、戟,相对并列。殿内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均坐于长12.9米、宽0.39米、高0.93米的长坛上。

殿内现存明代壁画1000多平方米,后墙绘有诸佛、菩萨、十八明王。塑三世佛的后壁绘有观音、文殊、普贤菩萨,东西两壁是规模宏伟的水陆道场画,共 11 计有123组画像,每组4——7人。内容有“五岳圣帝、四海龙王、十殿阎君、大阿罗汉”等等。

云林寺的圆雕、悬塑背光和壁画被专家称为“三绝”,堪称明代精品。

天镇慈云寺(第六批国保)

原名法花寺,始建于唐代,明宣德三年(1428至1430年)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厢房和朵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

慈云寺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严谨,斗栱华丽精致,琉璃饰件绚丽多彩,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前院圆形钟、鼓二楼上下两层皆置五铺作双抄斗栱,用材较大,手法简炼,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其圆攒尖顶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在国内现存的元明两代钟鼓楼中极为罕见。

毗卢殿内有两座木质壁藏楼阁,是明代小木作中的佳品。

第二篇: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一、潜江市简介

潜江北枕汉江,南接长江,东邻仙桃通武汉,西接荆州达宜昌。境内有318国道和汉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荆潜两条省道纵贯南北。是江汉平原唯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全市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钾、碘、硼、硅、锶、镍、锰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均超过了国家开采标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在2011年“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五位。

二、潜江的历史文化资源

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人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都独具特色。

一是遗址旧址文化资源独步荆楚。境内分布的古遗址、古墓群94处,革命旧址纪念地169处,共计263处文物旧(遗)址。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湾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龙湾遗址包括放鹰台遗址和黄罗岗遗址两块,以章华台为主的放鹰台遗址群是战国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楚国宫殿建筑基址群。据史料记载,章华台高三十仞,以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而闻名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台”。

二是名人文化资源光辉璀璨。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和诞生了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李书城,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曹禺先生是闻名遐迩的戏剧大师,杰出的戏剧教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三是民间文化资源别具特色。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荆楚文化腹地,民风、民俗遗产极为丰富。经初步调查表明,有花鼓戏、蚌壳精、采莲船、皮影戏等共计10大类1633个项目。其中,“两戏一歌”(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草把龙灯、潜江木雕已被列入首批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是生态文化资源引人入胜。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享有“水乡园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潜江油焖大虾”美食全国闻名,被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潜江花鼓戏,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在江汉平原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作的剧目、声腔和表演而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瑰宝——花鼓戏,迄今已有150馀年的历史。其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於江汉平原一带的高跷、渔鼓、三棒鼓及薅草歌等民间歌舞说唱。1995年,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被升格更名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潜江的花鼓剧团成为湖北省近10个专业花鼓剧团中唯一的省级剧团,潜江的花鼓戏被公认为湖北省花鼓戏的“领头雁”,多次晋京调演且被灌制成唱片或磁带在海内外广为发行。潜江市花鼓剧团根据戏剧大师曹禺的名著《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原野情仇》於1996年赴京演出,1998年获全国戏剧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

由潜江花鼓剧团将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改编成的大型现代新编花鼓戏《任长霞》,充分发挥潜江花鼓戏唱腔的优势和帮腔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任长霞作为一个女公安局长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鄂州特产

潜半夏: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潜江正是我国旱半夏的主要产区。《辞海》在“潜江”这一词条内有“盛产半夏等中药材”语。所以潜江产半夏有“潜半夏”之誉。老一代的中医在处方上写“潜半夏”,犹之乎“贝露”冠之以“川”字而成“川贝”,“潜半夏”也是名闻遐迩,行销海内外的名贵中草药。

锅奎: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烤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出炉后,又香又脆,能保持旬日,因此还可充当干粮。砍锅奎是潜江最早的锅奎,最正宗的锅奎,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它的本名就是锅奎,前面未有任何限制词,加“砍”(还有人加“白”〕是人们为了以此区别于其他锅奎。它不要任何佐料,面粉本色,好的砍锅奎(或白锅奎〕是“肉”少且泡,“皮”厚且焦。潜江人常爱把砍锅奎的两皮掰开,夹入一根油条混吃,并视此为最好的早点。

螺蛳:“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黄湾藕:王场镇黄湾村出产的一种藕,这种藕与一般的藕不同,它的孔是单数的,有7、9、11孔不等。也不像其他藕节短多枝,一般都是一枝三节,每节一尺来长,既白又嫩。这种藕多粉易烂,汤酽味美。在一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荆州菜谱》中它名排榜首。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吃了黄湾藕后,信口吟出诗两句:“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用美女的手臂比喻藕的外形,用比干的“忠心不二”比喻单数孔。使黄湾藕具有了人的灵气。

园林青酒:潜江古属“江陵府”,即古城荆州,东汉建安年间已有用泉水酿酒的记载,唐、宋历代又有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集中当地大小旧酒坊建立潜江县地方国营酒厂,1983年更名为园林青酒厂。它的特点是:酒液清黄透明,酒香芬芳,药香舒愉,醇和绵柔,香味谐调。园林青酒在中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二回头:二回头是享誉湖北的著名菜肴,以潜江湖区特产黄蟮作主料,烹制而成。它看上去似冷的,吃进嘴却热乎,入口化渣,余味绵长。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某,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某秀才于饱尝美味之后,意犹味尽,便索来纸笔题诗一首: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游士喜尝新/归去再回头。诗人不仅赋予了佳肴奇特的外形,还赋予了人们爱之深切,进而流连此一美味的意蕴。乾隆皇帝曾经到潜江,偶然吃过一次后,此后又两次回头去老地方吃该菜,这也是“二回头”的一种来历。

第三篇:临沂历史文化临沂资源

一、现状分析

临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地发展载体,政府对旅游的发展给以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临沂市旅游的发展。

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将游客体验与历史文化旅游两大主题结合起来,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居民对临沂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评价,有助于推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对历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游客处于旅游活动的“一线”位置,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一方面,游客的旅游支持对旅游业的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另一方面,每个游客对旅游的体验不尽相同,了解游客体验的变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前期开发、规划以及开发后的运营、管理政策,乃至最终实现旅游业和游客的和谐共赢提供极为有益的指导

三、研究内容目标

研究内容:游客对景区的体验现状。

目标:通过研究游客对景区的体验现状,促进临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五、总结概括并提出临沂历史文化旅开发策略建议

(一)做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普查、保护工作。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在全面了解临沂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实现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保护与综合开发。全面了解我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数量及分布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另外,应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加强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文物展览、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介绍临沂的地方历史、临沂的古代物质文明成就和临沂的民风、民俗、人文地理。目前我们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尚有待提高,最近发生的沂南青驼镇古代石驼雕塑被盗事件,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保护工作存在的漏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在开发方式上,重视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高价值文物古迹较多,易造成盲目开发的局面,最终非但没有利润可言,还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应尊重现在、尊重未来,立足于既有技术条件、消费水平,有序开发、重点开发。由“多”的数量型开发向“精”的质量型开发转变。

(三)统筹布局,彰显特色,注重整合,实现旅游开发的综合性效益。

第四篇:如何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

当我们用创意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经营资源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仿古必须融今才能实现推陈出新。原生态存在的历史资源其蕴含的文化,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才更能为现代消费者广为接受。如果新天地没有融入现代元素,就难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因此,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必须适当注入现代元素,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第二,应以故事力活化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背后往往有许多故事,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绎这些故事可更好地张扬其文化内涵,吸引消费者。也可以编故事,或用创意将各种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赋以新的价值,活化这些资源。

第三,创造情感资源。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创意给产品赋予了灵魂,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和品牌从认知到最后购买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不断变化的过程,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每个企业实现资源转化的“最惊险的一跃”,这一跃中,创意推动情感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四,创建知识产权,既可保护权益,也可用于运作。创意产业强调要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的成果更具表现性,因而也更容易被模仿,因此它更需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还是商业运作的工具。

第五,必须树立“整合观”、“品牌观”和“体验观”三大观念。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开发观,在市级层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多元文化和多种功能的融合,才能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

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以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源的转化。

第五篇: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xiexiebang推荐)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一、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给肇庆这古老的土地留下了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遗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市府建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今年上半年,组织了全市文化系统的有关部门、专家,对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调查摸底,统计核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报告。

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土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394万,现辖端州,鼎湖2区,德庆、封开、广宁、怀集4县,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既毗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又连接祖国的西南地区,是珠三角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在实施“泛珠三角”战略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肇庆作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特色鲜明。形成了浓郁的系列文化,多型的民间艺术、独特的地方节庆,以沉厚文化为支撑的风景名胜景区。

(一)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文物古迹。

肇庆,古称端州,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发祥地、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

封开峒中岩、罗沙岩的人牙化石和黄岩洞的颅骨化石及近千件石器遗存表明,14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肇庆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距今1万年左右,这里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鼎湖区蚬壳洲(屈肢葬墓群)遗址、封开乌骚岭(二次葬墓群)遗址、高要茅岗(水上)建筑遗址的实物显示,四五千年前,肇庆已有种植、饲养、编织、制陶、建筑业。史前文化、民族、风俗已明显形成;市郊北岭松山、四会鸟蛋山等多处春秋战国古墓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境内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表明,肇庆在先秦是岭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肇庆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高要县。隋开皇九年(589)废高要郡置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改称肇庆府,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元为路治,明、清为府治。肇庆历为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南越时,赵佗在封溪(封开)一带建苍梧国,统岭南。南朝时高要设广州都督府,辖岭南13州。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为两广总督府驻地。1646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即位称永历帝。清时肇庆亦多为道府所在地。大革命时期以来曾出现过著名西江农民运动及其领袖周其鉴,还有邓发故居、蔡廷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等革命旧址,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肇庆的古文化璀璨夺目。汉代《左传》研究专家陈钦、陈元,中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三国东吴交趾太守、著名政治家土燮,以及唐大中五年(851)成为岭南第一状元的17岁少年莫宣卿,均为今封开人,他们对肇庆古文化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宋时,西江各县办官学,建学宫。名臣包拯执政端州3年间创办的星岩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明万历年间创办的端溪书院,至清初发展成为岭南学术研究的中心之一,乾、嘉学派鼻祖全祖望等10多名全国名流曾在该书院掌教。清代,肇庆城内书院达20多间。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众多雅士文人驻足咏叹。仅唐代就有15位宰相到过肇庆。唐宋以来,李邕、李绅、杨衡、宋之问、包拯、郭祥正、俞大猷、陈献章、汤显祖、屈大均、袁枚、张之洞、黄遵宪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肇庆兴利除弊,设学堂,赋诗作文,加速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肇庆是中国佛教传播重地之一。唐禅宗六祖惠能(新兴人)开创的禅宗南派,在中国思想史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祖弟子陈希迁(高要人)所著《参同契》为日本曹洞宗和尚必读经书,其肉身至今仍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

肇庆与海外文化交往始于唐。日本留学僧荣睿随鉴真五次东渡未果,于748年辗转到端州,染病圆寂于龙兴寺。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6年,建起了中国大陆第一间天主教堂“仙花寺”,主编了中国首部葡华字典《平常问答字义》,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大革命时期以来曾出现过著名西江农民运动及其领袖周其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还有邓发故居、蔡廷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等革命旧址,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肇庆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和近现代重要性史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村落)。这是肇庆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文明的遗珍。据不完全统计,在肇庆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古遗址和古墓葬300多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290多处。公布为国家、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6处。其中肇庆市城区的古城墙、梅庵、七星岩摩崖石刻、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等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城区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崇禧塔、包公井、肇庆府学宫、七星岩石峒古庙、鼎湖区蚬壳洲遗址、荣睿纪念碑、文明塔、高要金利茅岗建筑遗址、端石老坑洞遗址、德庆三元塔、龙山宫、封开黄岩洞遗址、泰新桥、广宁周其鉴故居、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等22处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城区元魁塔、白沙龙母庙、余汉谋图书馆、三朝古墓遗址、高要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文天祥祖墓、德庆惠积街、横街古民居、德庆金林村祠堂群、封开杨池古村落等114处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众多建筑形式、布局、风格独特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如广宁江屯隆里、北市仁善里客家大屋、高要沙浦振威将军府、广利砚洲励刚家塾和高要砚岗、回龙黎槎、槎塘等地的古民居、古村落在申报县、市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城区城中路、正东路特色骑楼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已列入名城保护规划。

肇庆众多的文物资源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古遗址年代久远,规模大,价值高。如封开洞中岩遗址发现距今14万年的人类牙齿化石是岭南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高要金利茅岗遗址是广东发现规模最大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群。肇庆、四会、怀集、封开、广宁、德庆等地发现的一批春秋战国墓遗址、墓葬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约占全省迄今发现的一千一百多种青铜器的半数以上,在本省乃至岭南地区青铜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2004年11月在肇庆城区康乐中路工地发现的三朝古墓遗址,清理古墓葬13座,出土文物300多件(套)。对研究肇庆乃至岭南地区的历史、农业生产、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二是古建筑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如宋城墙以科学的营建,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防洪工程;梅庵以独特的宋代木构建筑特色著称,被誉为“国之瑰宝”。德庆学宫“四柱不顶”,技艺高超,它与 “四柱不地”的广西容县真武阁遥相辉映,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而德庆悦城龙母祖庙集砖雕、石雕、龙雕和壁画艺术于一身,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是南方古建“三大瑰宝”。三是摩崖石刻分布广、种类多。肇庆七星岩、羚羊峡北岸清风阁、德庆回龙镇华表石、九市镇三洲岩、香山、高要莲墉神符岩、怀集县梁村镇花石峰等到地均有摩岩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以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代表,被誉为“千年诗廊”。

从调查资料显示,在现有的156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大部分得到妥善的保护,有46处文物古迹得到合理的利用,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场所和旅游景点向观众开放,占总数的29.5%。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均辟为旅游景点向游客开放;省级文物保单位22处,有13处对外开放,占总数的59%;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有19处对外开放,占总数的20%。上述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较好地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推动了文化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繁荣发展。

(二)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系列文化。

在肇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广信文化、民俗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

其中包公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包拯乃北宋名臣,民间称为包公。他以刚正廉明、嫉恶如仇、扶正祛邪、爱民如子、断案如神流芳百世,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包拯曾在宋仁宗年间(公元1040年—公元1042年)主政端州三年,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土豪劣绅;保护砚工权益,减轻百姓负担;筑城池、修水利、挖水井、治瘴疠、建书院、兴教育……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他撰写的五言律诗《书端州郡斋壁》,充分反映了他“清心”“直道”的性格特征,从政抱负和精神风貌。这首诗和其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包公文化”,其核心是“清官文化”。

而宋文化是肇庆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肇庆城区,至今保留着十分丰富的宋代古建筑及遗址。始建于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的古城墙座落在城区,周长2800多米,现今保存完好,全国罕见。城区的包公府衙、包公井、丽谯楼、披云楼等古建筑,是宋代建筑文化的见证。宋代政治名人史迹、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赋,以及宋代民俗文化风情等构成肇庆历史文化的核心。

端砚文化是肇庆最具特色的文化。端砚位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成为中国砚文化的代表。端砚是融历史文化、雕刻艺术、书画艺术、造型艺术于一体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艺术品。端砚文化包括一千多年来,无数帝皇将相、文人墨客留下的端砚的历代著作、诗词、铭,以及“包公不持一砚归”、“包公锁蛟龙”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其物质文化是通过端砚的生产制作和销售等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其精神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端砚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

龙母文化是以德庆悦城为中心的地方特色文化。龙母是母系氏族社会西江流域的部落首领,是西江流域龙的传人的始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龙母始终是有功于国的女中英杰,是有恩于民的良慈圣母,是美的化身,是善的代表,是力量的体现。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肇庆悦城龙母文化包含孝亲、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等丰富的主题,它虽是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但它的影响所及遍布整个珠江流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地,龙母文化是龙文化的延伸,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强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肇庆历史上形成的这一系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一是地域性强。以龙母文化为最突出代表。二是多样性、包容性兼备。以广信文化、包公文化(宋文化)和摩崖石刻文化等为典型。

当前肇庆十分重视各种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举办“端砚文化节”,出版《包公兴端州》、《感悟端砚》、《顿悟禅学》、《中国端砚》等书籍,在博物馆举办《端砚春秋》、在梅庵举办《六祖惠能的故事》陈列、拍摄编演有关电视连续剧、粤剧等形式展示特色文化的深厚内涵。据目前情况分析,肇庆的历史文化主要存在问题是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没有全面展示特色文化的理想场馆;开发的相关文化产品没有特色,缺少市场竞争力,文化产业做不大、做不强;文化策划缺少创意,宣传活动缺少持久性等。今后重点挖掘和传承的,具有开发和利用潜力的文化是端砚文化、包公文化和龙母文化等三大特色文化。

(三)多彩的民间艺术、独特的地方节庆。

肇庆的民俗民间艺术资源极为丰富、技艺精湛。目前仍然较为活跃的民间艺术有30多种。如肇庆端砚、高要的红木雕刻和草编,四会的玉雕等,都制作精巧、艺术精湛、远近闻名,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造型艺术。悦城龙母诞(庙会)活动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寄托人们对龙母的祝愿和种种美好愿望,从而使庙会成为岭南地区至今仍然继续存在的反映传统、信仰、生活方式、习惯、及仪式的最大型、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从而体现了庙会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的典型特征,是文化空间的代表作。

还有分布在各县(市)区的表演艺术,民间歌舞最具代表性,封开县的“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德庆县的“雄鸡舞”、“蝴蝶舞”;怀集县的“春牛舞”、“贵儿戏”等;鼎湖区的“客家山歌”等,都是源于生活,有的是几百年前流传至今。特别是“舞狮”、“舞龙”,是当地流传最广、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艺术,直到现在,逢年过节,城镇乡村到处锣鼓喧天、狮龙翩翩、起舞竞技,增添节日欢乐祥和气氛,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去欣赏。

民间戏曲有怀集的“贵儿戏”,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其内容、形式、服饰、表演、音乐、锣鼓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列入我国稀有剧种之一。

民间传说有德庆悦城的龙母传说,四会贞仙的故事,端州羚羊峡望夫归传说,鼎湖包公掷砚的故事,七星岩七星仙子神话等,都非常生动、优美,较好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情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富于现实主义。

另外,还有广宁一带的民间武术也十分活跃。这些民间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很深,影响很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肇庆的节庆风俗大体上源于传统礼法,秦汉时期,中原人不断进入肇庆与土著人杂处。宋代,北方牧民大量南迁,据统计肇庆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少数民族21个,加上自然环境,生产经济等种种原因,经过历代演变,形成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肇庆有各种节庆活动近20种。其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有怀集燕岩六月六歌圩、德庆五月八龙母诞、鼎湖山庆云寺浴佛节、端州城区包公诞、高要金利赛龙舟、怀集县桥头燕子节、四会柑桔节、鼎湖区苏真人诞、封开县的圣妃诞等。另外肇庆的婚俗和疍家婚俗都很有特色。生活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区的人们已没有传统婚礼观念。但在周边村镇、农村还很普遍。其中,疍家婚俗是西江流域水上人家的一种婚俗,至今还保留着民间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节庆已渐渐淡化,消失。如德庆的“跑旱龙”就已失传。但有一批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弘扬,并增添了新的内涵。如怀集的六月六歌圩已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办成一年一度的集旅游、文化、贸易于一岩的“攀岩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

(四)绚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独特的文化气息。

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区。由于地质、地貌、水文、天气的久历多变,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灵山秀水、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急流瀑布、珍贵植物等自然景观。从鼎湖山的天然森林、原始奇观,德庆盘龙峡的恢宏瀑布到封开的雄奇大斑石、秀逸的小桂林,从四水会源的四会、一望无际的广宁竹海到怀集世外桃源、巍巍北岭山、漓漓西江水,处处独特秀丽的风光都与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伴。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岭南风貌以及与此共生的沉厚文化底蕴,构成了集中反映肇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多姿多彩,奇异斑斓的千里风景旅游线。这众多珍贵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使肇庆独具岭南山水与文化特色。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由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七星岩景区有1000多年的旅游历史。景区内的七座岩峰如北斗七星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之美誉。七星岩景区之所以闻名海内外,除了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外,还在于蕴藏着其他景点无法代替的千年历史文化内涵,集中体现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民间传说当中。七星岩景区内有:七星岩摩岩石刻、石峒古庙、玉皇殿、水月宫、三仙观、荫梓亭、南华亭等重要文物古迹。其中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国家的瑰宝,已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岩上镌刻着自唐代至当代的石刻、碑刻题勒639则。唐开元有名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最为著名。此外,较有名气的有,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周敦颐、郭祥正、黄公度;明代俞大猷、吴国伦、郭都贤、郑芝龙、陈璘、陈献章;清代清简、冯敏昌、屈大均、陈恭尹、陈建侯,以及当代朱德、叶剑英、陈毅、郭沫若等诸多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大量诗文、题记石刻。这些石刻记述了肇庆的地理环境、山湖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设、岩石水土、动植物、风景名胜及朝代更换,不仅是精美的书法、石刻艺术精品,也是研究我国唐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鼎湖山则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景区中的庆云寺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闻名中外。景区内的荣睿纪念碑,是为纪念日本入留学僧荣睿大师圆寂端州而建,197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鼎湖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这里还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4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多种,鼎湖山因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外,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1956年,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目前,鼎湖山已成为研究开发生态休闲文化的理想基地。

此外,500公里环市公路把城区的星湖风景区、德庆的盘龙峡、封开的龙山、四会的贞山、广宁的竹海大观、怀集的燕岩、高要的广新生态园和鼎湖九龙湖等全市十几个景点景区联成一个旅游网络。近年来,每年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

目前,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已成为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内容。纵观肇庆的风景名胜区,普遍存在重自然风光,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热衷于建新景点、完善基础设施,而对景区千百年历史的文化资源却不加以挖掘利用,如作为旅游核心区的星岩景区,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就未有充分整理利用。更难听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七堆山如何形成的,未有地质变化等来释解。利用七星岩这品牌开发反映历史文化的纪念品严重缺乏,与文化系统结合反映肇庆历史文化的歌舞,民间戏剧等进入旅游景区。不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和展示,使景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品位不能凸现。因此,在今后的规划中要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七星岩、鼎湖山景区和封开的龙山、怀集的燕岩等风景区进行重点规划,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化特色、重朔文化旅游新形象。

二、肇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

肇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由于有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有建设文化名市的所言所策,有全市文化交流的多年不懈努力,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还有许多重点课题在前面,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

(一)摸清核对,深入论证、形成成果。

按照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见》的要求,从今年6月份起,对全市的历史文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证明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了使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还需作进一步的摸底核对,这是实施保护、利用工作的主要前提。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及重要史迹,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数量、分布、时代、面积、保存状况、环境状况、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馆藏文物数量、级别、品类、价值和保存状况等,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要加大对端砚等民间工艺、龙母诞等民间节庆非物资文化遗产作全面详细的统计,按技术要求和规范对非物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全面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在这次全面摸清核对的基础上,作出保护规划,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细化具体每一处文物的针对性保护措施。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四有”工作,对未定级别的,迅速定级。同时,着手编辑出版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丛书。结合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命名工作。在全市继续开展争创“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优秀民间艺术师”的活动。这样才能起到保护和合理利用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市、县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借助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依据,为肇庆的对外交往和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提高肇庆的知名度。

(二)加强责任,更新观念,保建并举。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既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也是建设文化名市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不可否认,我市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这次的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些依靠口头或行为传承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也正在逐年消失,抢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切实做好该项工作。

要认真处理好“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的关系,全面准确地领会贯彻文物保护工作的十六方针,确立“保建并存”的新观念,增强合理利用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就是最好的保护的意识。彻底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单位“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讲得多,努力做,而“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意识差,不会做的被动局面。把抢救和保护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在“利用”、“管理”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稳妥的办法,不能把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与群众文化生活割裂开来,要善于运用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方法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使文物在有效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有效保护。增强文化文物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适当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去年,市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并且着手制定“十一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就文物保护角度而言,从这次的普查中,许多地方单位都反映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进行体制创新。市委、市府将根据《文物保护法》及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的精神,在市场准入,放宽搞活,征缴税费,引进人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一些已经具备保护条件,国家政策允许开放利用的文物单位,在严格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以文化产业的全新理念去审视旅游业,从这次的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肇庆旅游业有深厚独特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广信文化、端砚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等等。故此,整合资源,不仅在文化系统内整合资源,更应在与旅游的结合上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肇庆历史文化资源特有的历史价值,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产品来展示肇庆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文化——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条,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走文旅结合之路,必须根据肇庆的实际,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重点发展“一带、两廊、三主题”。

一带即:重点建设肇庆城区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旅游带。保护开发历史资源,形成白沙龙母文化景区、梅庵禅宗文化旅游区、宋城墙文化旅游区、七星岩历史文化旅游区、阅江楼历史文化旅游区、四塔历史文化旅游区、端砚历史文化旅游区、鼎湖山庆云寺宗教文化旅游区,鼎湖蚬壳洲与砚洲历史文化旅游区九大区域。近期要重点做好开发、建设、保护以宋城墙、包公府衙为重

点的古宋城文化景区,把它建成西江流域宋代政治名人史迹的展示基地、宋代建筑文化展示基地、宋代民俗文化风情的展示基地;建成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特色商贸的文化景点;建成肇庆人文景观的核心,并与星湖、鼎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个全市自然景观的核心融为一体,成为肇庆新的文化旅游的品牌。

二廊,指西江历史文化走廊和绥江历史文化走廊。两江历史文化走廊,主要是开发建设从砚洲岛,蚬壳洲和羚羊峡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以七星岩岩洞,千年诗廊,摩岩石刻,水月宫等历史人文景观和道教文化;开发建设以宋城为主体的宋文化景区;完善德庆悦城龙母庙的保护和建设;完善封开古广信文化,古岭南土著文化有关景点的保护和建设,配合肇庆城区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旅游带,形成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绥江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四会玉器文化街、广宁竹子文化园、怀集金丝燕文化节和禅宗六祖文化等为连接点。进一步挖掘怀集等地的“贵儿戏”、“古代雅言音系”等丰富的民俗文化,配合广宁、怀集生态文化,建设绥江文化走廊。

三大主题,是指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文化旅游,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在这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类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龙顶岗古墓葬群、康乐中路三朝古墓遗址公园、古村落、古民居等,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即将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包装、提升的力度,促进以岭南文化、龙母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等具有肇庆特色的文化精品的进一步升华,增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力。红色文化旅游,进一步完善,改造以阅江楼为中心的阅江楼景区,把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的基地。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广宁县彭湃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发祥地之

一、粤桂湘边纵队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的经典。特色文化旅游,要定期举办四会柑桔、玉器文化节、德庆龙母诞文化节、端州端砚文化节、广宁竹子文化节、怀集金燕文化节、封开岭南古都文化节、高要饮食文化节、鼎湖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过各种节庆提高地方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文化的传承、商机的挖掘、投资环境的改善,真正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名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下载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同佛教历史文化资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石市历史文化资源(优秀范文五篇)

    一、黄石简介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姓名 蒋玉翠 学号 201102810210 年级 2011 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 系 (院) 文学院 指导教师尹明明 2013年5月25日 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

    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合集五篇)

    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恩施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 作者:彭玉华(200914024130) 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级民族学班 摘要:三峡库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黑井 [ 作者: 来源:彩龙中国 发布时间:2007-10-30 15:17:20 进入社区 ] 彩龙中国网讯 黑井镇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 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 摘要:1959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1978年10月叶剑......

    关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流域“......

    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这一载体,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乡土社区资源、信息网络......

    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数理学院10数学1:朱忞,学号10121131,何亚运,学号10121108 社会实践主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调查 社会实践时间: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