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时间:2019-05-14 05:5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第一篇: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黑井

[ 作者: 来源:彩龙中国 发布时间:2007-10-30 15:17:20 进入社区 ]

彩龙中国网讯 黑井镇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等方式,加强古镇保护管理,加大对深厚的盐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开发,不

断推动古镇深层次保护与开发进程,黑井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黑井历史沿革

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部,距昆明近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穿境而过,镇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8754人,其中镇区人口3000多人,财政自收收入122.7万元。

晨曦黑井,成昆铁路穿古镇而过

黑井镇1995年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同年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乡镇,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因“黑牛发现之井” 产盐,简称“黑井”。自汉代始,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提举制,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独树一帜,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至今,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被誉为“蒙尘的贵妇”、素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

古镇保护与开发情况

黑井镇陈书记作关于黑井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近年来,黑井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载体建设,进行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初步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进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要素逐步健全,旅游产业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规划是龙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调控城镇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几年来,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镇坚持以统一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导古镇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古镇,结合地域特点建设特色古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古镇规划与古镇发展主导思想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于1997年始,相继编制了《黑井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黑井镇保护性规划》、《黑井镇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黑井镇总体规划》、《黑井镇近期建设规划》等规划,制定并由县人大审议通过了《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上报了《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2007年编制完成了《黑井镇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禄丰县黑井镇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4424万元的项目规划已列入州县项目储备计划。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整体规划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前瞻性。二是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评审严把关,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三是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四是坚持规划的可行性,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五是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法定制度,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实行审核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强化规划服务发展的意识,围绕保护开发古镇、项目带动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严格规划控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古镇文化内涵,提高古镇品位。在保护与开发中,严格规划法定性,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突出一要保护、二要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策划,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保护改造,力求保持建(构)筑物的原真性,防止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切实加强城镇开发建设及日常综合管理,严格核发“两证一书”,坚决制止和处理城建违法行为,严禁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出现,清理整治与古镇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招牌和灯箱广告及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保护极具古镇明清传统特色街巷风貌,(二)实施项目,夯实基础

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重点是落实在《近期建设规划》和《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五年工作计划》上,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结合,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加大古镇区综合整治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性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为城镇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环境?。自2001年以来,我镇多渠道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省级290万元,州县级300万元,社会融资(含企业、个人、招商引资等)510多万元,配套完善街巷道路、沿街房屋立面整治、完善给排水等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镇面貌取得了较大改善。

完善交通设施: 投入资金73.5万元,在妥黑公路与黑井镇区交接处新建成占地17亩的生态化停车场,作为联接火车站与城镇短途客运中转站,解决铁路、公路换乘的停车和镇内交通拥挤的问题;投入13.3万元,对五马桥至飞来寺1500 米的游路用红砂石铺设;投入75万元,完成了停车场至古镇区红砂石路面铺设,并进行道路两边景观绿化配置;投入85万元,完成了镇区至武警十中队红砂石路面铺设;投入45万元完成了飞来寺至万春山僧人墓群游路;协调投资投资1400多万元完成广通至黑井出境油路建设。

夯实城镇基础:加大保护力度,投入财政补助资金50多万元,对二街、四街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恢复,力求保持原“明清建筑”一楼一底一铺面的原真性,按“修旧如旧”原则,对二街等大部分砖混结构的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了仿古整治;投入68万元,修复整治开发大龙祠、黑牛盐井片区,建成了黑井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投入50多万元,完成了古镇大门续建、旅游接待中心及配套星级旅游厕所建设;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政府办公楼立面仿古整治;补偿上武家院等代表性民居进行确权开发;镇区线缆改造、沿街仿古招旗、匾额恢复,拆除了一批影响镇容的杆线、灯箱广告牌,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投入30多万元,对镇区主要街(巷)道和五马桥、节孝总坊进镇公路主干道进行专业亮化、绿化设计,布置古色古香的灯光亮化和景观配置;投入50多万元,新建旅游公厕2座,改造旱厕2座,逐步解决游客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的问题;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古镇环卫保洁推向市场,基本解决了镇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投入20多万元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标一座;投入30多万元完成镇区一期亮化工程;投入30 多万元新建综合广场一个。通过环境整治,城镇景观得到有效控制,古镇明清传统街巷风貌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城镇规划区新增绿地面积10000㎡,旅游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

(三)保护资源,合理开发

黑井镇大门

在保护与开发中,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积极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开发促保护,寓积极保护于合理利用之中,保护好、适度开发好古镇。以科学的态度,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改(建)造和整治修缮;吸取成功引入原黑井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现在的云南博源集团入驻黑井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的经验,积极吸引外资,引入上海中桥影视公司昆明分公司对重点特色民居史家大院进行了整治修缮招商开发和石龙村万株蜜枣生态旅游光观园建设,盘活了闲置资产。筹划参加了CCTV-1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及云南“十大名镇评选活动”,各大新闻媒体竞相到黑井采风,宣传黑井;成功举办昆明国际旅游节楚雄分会场开幕式等系列活动;在加强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开发盐文化资源,恢复古法制盐作坊,进行盐文化陈列展览及参与体验古法制盐,增强文化互动;成立业余艺术团,恢复耍盐龙、说书、唱古戏、洞经音乐展演,展示传统文化;同时,在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物化成果,主要是编辑出版了《逝去的盐都》等系列盐文化丛书,校注出版了《康熙黑盐井志》;由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成功拍摄了《看不透的黑井》、《黑井纪事》等专题宣传片;设计制作了黑井古镇宣传画册;成功引进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云南省第一部方言电影《光荣的愤怒》,并于2006年3月15日在黑井进行了首映式。通过适度保护与开发,黑井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得到提升,特色规模日益显现,被列为全省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镇,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得到适度、合理开发利用,迈出了特色产业建设的新步伐。

黑井古镇发展成就

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直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镇内生产总值达5769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42万元,增长14%,第二产业产值174万元,增长-45%,第三产业产值2853万元,增长6%;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接待床位由2000年的100多个增加到1500多个,接待餐馆由2000年的6家发展到42家,2006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200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至2006年末,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500多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860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2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黑井特色产业的培植。

小城镇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周围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以黑井、三合、复隆沿河中低海拔村委会为主的小枣、石榴种植面积及销量继续扩大,以赵园、复隆等村委会为主的青早蚕豆、优质蔬菜种植规模及销量逐步扩大,以法龙、大树为主的青早包谷、反季蔬菜种植及销量逐渐扩大,以青龙、银马、三合等山区半山区村委会为主的肉牛、生猪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批民居接待户,农家乐经营户,仿古马车经营户,特色农产品经营户等。

承续了历史原貌

景洪市勐罕镇: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2008-02-25

勐罕镇位于景洪市东南部,地处“黄金水道”——澜沧江下游,距景洪城27公里。镇内有宁静秀丽的龙德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傣族园和菩提岛五星级酒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勐罕镇以其浓郁的傣乡民族风情、旖旎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傣族宗教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享有“孔雀羽翎”、“鱼米之乡”的美誉。著名散文作家冯牧先生所作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和著名作家邓子华先生在《滇云散记》中描绘了勐罕镇的美丽景物,使勐罕镇的美名盛于天下。全镇土地面积321.91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26671人。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1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

勐罕镇依托区域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坚持“政府主导,企民参与,市场运作,共同受益”的原则,加强勐罕旅游开发保护管理,旅游名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化功能日臻完善。随着澜沧江黄金水道的沿江经济开发及镇区内4A级国家风景区——傣族园的二期开发建设,使勐罕镇不仅成为了景洪市沿江经济中心地带和旅游东环线上的重镇,也成为了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改的靓丽窗口,被云南省列为全省首批10个旅游名镇之一。当前,“昆曼”国际大通道、橄榄坝电站、橄榄坝综合码头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勐罕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勐罕旅游名镇新一轮建设高潮,也为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搞好勐罕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建设的指南,决定着勐罕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和档次。镇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勐罕旅游小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一是搞好城镇规划。在城镇整体规划中,把勐罕城镇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修编,将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86平方公里扩大到18.96平方公里,按照“不求大、但求美”的指导思想,突出勐罕“一江、一湖、一园、三片区”功能,充分体现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引导勐罕小城镇建设从凸现小城镇个性特色和城镇魅力上作文章,大力挖掘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对行政功能区、居民住宅区、旅游观光区加以科学划分。目前,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二是做好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中坚持做到: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方便群众,组织实施;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把村庄分为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中期规划(2010年—2015年)和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三个阶段。并对村庄、产业、精神文明作了详细的规划,做到各村因地制宜,目标明确。到2007年底全镇完成30%的村寨规划,指导村寨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旅游开发建设,着力把勐罕规划和打造成为傣乡大风情园。

二、宣传发动,更新观念

2006年以来的两年,是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旅游建设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两年。一是组织考察学习。勐罕镇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州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村委会也根据各村情况,分别组织小组干部到市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拓宽眼界。二是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清醒认识到旅游开发蕴藏的无限商机和内在增收潜力,认识到共同参与建设,共同打造大傣乡风情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和层层思想发动,农民和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不关我的事”或不愿参与,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和保护,参与勐罕环坝游览公路、绿化村庄和美化家园建设,保护杆栏式建筑和傣民族风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合理开发,注重保护

勐罕镇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坝区6个村委会,以傣民居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为主。对国家4A级景区、菩提岛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曼迈桑康泼水印象和神话园的开发,政府与各公司签订《勐罕镇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旅游开发公司在旅游规划和设计上必须保持浓厚的傣民族风情,表现出极强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做好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的保护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宣传,出台了《关于成立勐罕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工作暨杆栏式建筑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制定相应的杆栏式建筑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杆栏式建筑异化现象的发生,为大傣乡风情园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坚实基础。

四、共同建设,夯实基础

(一)政府主导。近年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城镇四条主要街道罩面工程、景诓路拓宽增设人行道工程及曼岗景人行道的彩砖铺设;完成了过境公路长329米、宽26米的拓宽改造工程的拓宽改造工程;建成了日可填埋近10吨的垃圾处理场;完成了勐罕镇饮水一、二期工程,主管架设完毕,现已向傣族园及周边六个村寨供水;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勐罕主街道扩建、亮化绿化工程;完成了街道路灯照明安装工程。勐罕小城镇建设“三横二纵”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小城镇的发展框架已经显现。

(二)群众参与。一是环坝游览公路的建设。环坝路全长20公里,总投资概算1000余万元,涉及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808户,17316人。目前,曼嘎俭、曼累讷村委会已完成近10公里建设,投资近600万元。曼法村委会段近5公里,现已开工建设;曼搭村委会段5公里计划年底动工,2009年全部完工。二是村容村貌整治。目前,全镇88%的村民小组实现“五通”;50%的村民小组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0%的村民小组建有文化室;51%的村民小组建有篮球场;18%的村民小组建有晒场;33%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公厕;29%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垃圾池;38%的农户完成改厨;63%的农户完成改厕。累计投资3448.6万元。三是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已有5个小组完成村内绿化、庭园美化和发展庭园经济,还有35个小组正积极申报州农委办的生态示范村建设,12个小组列为2008年试点村,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企业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傣族园公司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一、二期项目建设;曼迈桑康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 “泼水节”印象建设;云南拓普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五星级菩提岛休闲度假酒店。夯实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了旅游设施开发功能。

充分发挥傣族园的民族歌舞表演、天天泼水、曼迈桑康景区的“泼水节”印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傣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水文化及饮食文化等典型傣文化元素,全方位、多视觉集中展示傣族文化的传统魅力,成为对外展示傣族文化的重要名片。2005年勐罕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荣誉称号。目前,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以不断提升勐罕知名度,打造勐罕特色旅游名镇。

第二篇:“历史文化名镇”评定申请报告

申报单位:铅山县石塘镇

申请日期:

一、石塘镇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范围、面积 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现状)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武夷山北麓。东界上饶县,西连弋阳、贵溪,南邻武夷山市、光泽,北毗横峰。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位于境内,海拨2157.7米,为华东地区第一高峰。铅山县境内有梨温高速、国防公路上分线、横南铁路、省道乐江公路四条大动脉纵贯而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石塘镇位于铅山县东南山区盆地中,东邻英将乡,南接武夷山镇,北与稼轩乡、永平镇毗连,西与紫溪乡接壤。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街道管委会,共115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3910户,16151人。除两户畲族以外,均为汉族。距县城驻地河口镇40公里。

石塘镇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暖和湿润,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均温16.5℃,一月均温4.6℃,七月均温28℃,年降水量约1800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

石塘镇地势东南高,西北底,平均海拨340米,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农田、耕地少,水系纵横,水利条件很好,有林地5.04万亩,森林覆盖率75%,植被以松、杂、毛竹为主,其次为杉木、油茶。矿藏资源有石灰岩、铅锌矿等。

石塘是一座千年古镇。相传五代时(907-960)镇北有方塘十口,名十塘,后谐音为石塘(铅山县志同治收版)。南唐保太11年(953)置镇,距今有一千余年历史。

石塘镇,宋朝为屯田镇。明代曾称为石塘市。清属旌孝乡。民国中后期设石塘镇,是铅山县政府第二区署所在地。建国后初期仍设第二区。1956年撤区并乡设石塘乡。1958年三乡(石塘、英将、下渠)合并为石塘人民公社。1961年6月公社规模调整,英将下渠等地从中析出。1967年曾易名为红星公社。1968年成立石塘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为公社管委会。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石塘乡。1992年撤乡建镇仍为石塘镇,至今。

2003年7月,石塘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屯田庄,县东石塘。五代间,民皆屯田,耕战两便。屯田寨故基存焉。”(铅书说苑拾遗)“屯田者,设以寓定也。官民田之外另有备者也。兵制以来尚矣。铅山自五代间,则有屯田,庄民皆为屯,屯于石塘。耕战两便,一方无虞。”(〈铅书·赋役·屯田〉)“石塘市,县东南三十里。其地多宜于竹,水极清冽,纸货所出,商贾往来贩卖,以给天下之用。俗尚颇涉华糜。宋为屯田镇。”(《铅山·制置表·街市》)

“铅山惟纸利天下,……。”从宋元以来,石塘因盛产毛竹而手工造纸不断兴起,到明代万历年间已发展成江南手工造纸中心和集散地并企及茶业。纸茶工达五万余众。明《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对铅山石塘的纸业做过专门的描述。其时铅山的纸槽几乎遍及全县乡村,仅石塘一地纸厂槽户不下五百,各槽帮工一二十人。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大纲》说到了铅山纸业和上海的松江(棉纺织业)、苏杭(丝织业)、芜湖(浆染业)、景德镇(制瓷业)并称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是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地。如这里的复生源纸庄、查安泉纸号、赖永祥纸行都是自主经营从生产、收购、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流程。生产加工的“连四”、“上关”、“毛边”、“贡川”、“京川”、“毛六”、“毛八”、“放西”等20余钟纸质地优良,细软光滑,中外闻名。尤其是连

四、上关、京川、毛边,均属文房佳品,其纸质被冠为“品重洛阳”,京城御用、奏本、《四库全书》用纸均产自石塘。旧《铅山县志》称:“纸商采办,重镇石塘,上关毛边,销往苏杭。”

由于这里成了长达几百年间手工业造纸的重点区域,又是县内及邻县纸品的重要集散加工地,也就成了县内较大的农村圩集之一。由于石塘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便逐渐形成为一方繁华的古镇。

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塘的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以水电、造纸、竹编、草编工艺为主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大量的外资企业落户县工业园区,财政税收在2007年实现了两年翻番的目标。

现在,石塘镇每年国民生产总值32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500元。全年财政收入189.74万元。

二、资源描述

(格局演变与布局结构 主要建筑形态和特点 文物古迹情况 市政设施情况 环境质量情况)

古镇石塘,素有“小苏州”之美誉。这里是铅山县建筑城墙的两个集镇之一,设置城门城楼6处,城墙外有宽而深的护城沟。现仅存两处城门一处城楼。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民居高大,街区整齐,坐落有致。呈“丰”字形的三里长街,前半部分展示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后半部分显现出一派现代集镇的风光。葱笼叠翠,峰峦逶迤的群山环抱着古镇,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石塘河(古称槐溪河)沿着镇西向北流去。街区分为中街、港沿、坑背三条街道。中街和港沿是两条商业街,坑背街道一侧是明代修筑和开挖的“官圳”,沿着坑背一条街从镇南街头流向镇北街尾。或偎依着屋角街沿或隐藏在店房底下穿堂而过。这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官圳”,就这样流淌了好几百年。每间隔几家就有一处埠头,洗衣提水极为方便。许多人家的外墙都依水而筑,有的甚至引水进院,方便了卫生和消防。这种民居格局,确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涉足者来此无不心旷神怡、忘返流连。

山、水、街同行的石塘,意境的确不俗。这里的店铺建筑仍保留着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前是店堂,后为居室或作坊,靠石、拱堤、走廊、商号、瓦檐均有造型各异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这充分显示那个时代闽浙赣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店屋的门板全是杉木,可上可卸,可将店屋敞开,而且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有一个伸出屋巷的小阁楼,下达形成走廊,方便行人。高大的“封火墙”把街区分隔出52条弄堂,大弄套小弄,幽曲相通。有不少富户豪宅,大门气派宏伟,石雕美观精致,屋檐飞梁柱石的图案或镂雕或浮雕,高超、明快而又简洁。厅堂面积大者100多平方,小者50多平方,为处理家政和礼待宾客的正经场所。大厅两侧的房间谓之正间。正间旁边又各有走廊通向后厢房。有的还配有小天井的小居小院,门对天井,光线柔和明亮。

富户院落的华丽是当年纸商们的产业丰厚、生意兴隆的标志。比较有名的“复生源”、“罗盛春”、“查安泉”、“金鸿昌”、“天和号”等纸庄纸号的经营资本均在30万银元之上,这些富户的豪宅,建筑宏伟,布局有序,堂皇富丽,幽静超然。而“赖家纸行”、“松泰行”、“王发记”、“中和栈”等几家纸行、栈的宅院,便显得尤其高大醒目;封火高墙,青砖素瓦,大堂小院,曲径通幽。在镇区内还有不少旺族富户的宅院高大恢宏,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如坑背花朝门、阔板桥、祝家大宅、大禾基祝家、官厅、刘家弄刘家、港沿傅家等,这都是历史的遗存物,至今尚无仿古假造。

幸运的是工业污染还没有光顾这里。大河、小溪、圳沟,所有的水体水质都非常之好。

石塘,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观赏地,它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战略要地,常年驻军这里。皖南事变后与“上饶集中营”同时成立的囚禁我新四军战士的监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第三大队”的“军士大队”就曾设在此镇的览月楼内(现为镇政府院内旧房)。1941年冬,国民党“军政部第六被服厂”由广丰杉溪迁来石塘,其厂部、染房、弹花、缝衣、仓库等曾分别设在阔板桥祝家大宅、天后宫、贵州会馆、祝氏宗祠和尤田陈家大院等处。现在,在有的空坪地上或菜园泥土里用手指头抠还可挖出“青天白日”瓷质帽徽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塘是赣东北苏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罗盛春”纸号大院内和坑背有的民宅朝门石条上还留下有当年红军的标语。据《江西革命烈士英明录·铅山分册》载:石塘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436名。1936年2月,在里洋村观星岭成立了铅山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4月21日,方志敏率红军进攻闽北时,攻占了石塘,建立了石塘港背乡苏政权。同年冬又在港背建立了县第九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国共合作后的次年2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奉令下山在石塘集中(今石塘中心小学内),成立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在石塘通过宣传动员,部队由900余人扩编到1500余人,奔赴抗日前线。并在饶州会馆内设立通讯处(对内是县委机关)。同时还在此成立了闽北特委,下辖铅山、崇安、上饶、浦城、建阳、邵武、光泽、顺昌等县委。后迁崇安坑口。在整编过程中,赖家纸行和罗盛春纸号的老板腾出多处房间,作为整编部队分设司、政、后等单位和领导的住所。当时,黄道、邵式平、张云逸、栗裕、饶守坤、刘文学、曾镜水等革命先贤们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时近70年的今天,这里的每一处门梁窗牖、木瓦天井都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沧桑和风采。

石塘的山水名、人文景观也令人向往:在镇内有明嘉靖年间的“陈公堤”和同时开挖的“官圳”,当时石塘百姓为陈坦、蔡鹏霄两任铅山知县筑堤开渠(官圳)灌溉良田万顷而感其德,便兴建了“遗爱祠”(旧称“鸣山庙”);有令人动听传说的“张将军庙”;有书香世家、豪门宅院的“解元第”;有一方净土、建筑别致的“紫荆观”和各种会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古建筑大多已荡然无存,但有些还旧迹可辨。

1986年以来,城区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已由过去的不足0.5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现在镇区人口近6000人,住户1300户。2006年请上饶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古镇做了整体规划,根据镇区地情地貌特点,合理的进行整体布局。注重保护古街古建筑。与新建的新城区相互配套,市政设施与原街区维护建设配套衔接。

石塘镇街区环境风貌保存完好,委实难得。

三、具有突出价值的理由

(实物遗存的保存程度与特色 环境风貌 规模)

石塘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这里的古建筑的数量、规模、完好程度和整体风貌都保存的比较完好。

这里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那些建于宋、明、清的街道、建于明清的店铺、民宅,都是历史原物,至今尚无仿古造假。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期间,虽然有一些后来添建、改动的建筑存在,但是,仅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风格上基本一致,无伤大雅,并且,通过门面改造,已完全可以和古镇融为一体。

撰修于明代的铅山最早的县志——《铅书》中说:“石塘以造纸为生。”又称:“石塘市,县东南三十里(指距离旧县城永平镇)。其地多宜于竹,水极清冽,纸货所出,商贾往来贩卖,以给天下之用。俗尚颇涉华糜。”

这里的历史风貌完整,地点特点显著,反映当时石塘手工业,尤其是手工造纸业发达,商品经济异常繁荣,富商巨贾很多,居民生活时尚甚至奢糜的典型特色。

三条大街尤其是坑背街、中街之上,接二连三的豪门大宅,许多是纸号、钱庄。石库门的门楣、门框,临街窗户都有精湛工艺的浮雕、镂雕。“福禄寿喜,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八宝八仙”,等等、等等。

这里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观赏地。

古镇石塘,有特有民俗桥灯文化,在每年正月,石塘镇是人来人往,桥灯全长有一公里之距,加之其它的辅助灯,舞动起来,场面相当的壮观。其它民俗有串堂、吊吊戏,也是石塘特有。

站在远处高坡之上,观察古镇石塘,只见白墙灰瓦的“井邑之宅”,街道弄堂,曲折蜿蜒。屋脊墙头,逶迤纵横。视野所及,农舍炊烟,山丘渠道,林荫阡陌,如画田园。街区这里有气势,有规模;古镇周边,有意境,有呼应。于是有动有静,相得益彰,感觉整体。

如果你置身于其中,好似进入一个很大的有滋有味的赣东北特有的民俗博物馆,可以从中感受和领略到历史的韵味和当今美丽的风光,顿觉舒心怡然,如在画中遨游。

综上所述,建议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三篇:历史文化名镇规划汇报提纲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汇报(PPT制作)提纲

一、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情况{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不可移

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名目及保护范围)及现状保护情况(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历史建筑等)};

二、镇域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评估(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及资源现状

特点、历史文化价值、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三、规划保护范围(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历史建筑):核心保护范

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四、规划保护范围各层级保护要求、措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

开发强度、建设控制);

五、规划保护范围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改造情况及措

施;

六、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PPT制作内容精简,重点突出,汇报时间控制在20分钟为宜。

报专委会审查的成果形式要求:

1.(纸质)文本封面注明:*****稿(如市专委会送审稿);

2.文本扉页需盖委托单位(编制主体)行政章和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章

第四篇: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平阴东阿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平阴东阿镇

平阴县东阿镇地处平阴县西南部,黄河东岸。东阿镇已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为谷邑,曾为齐相管仲食邑,秦代称谷城,明朝初为东阿县驻地,始称东阿。老东阿县城以浪溪河永济桥为中心,分东西两城。永济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济南市现存跨度最大的古桥。东阿是明万历皇帝的老师、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故里。东阿镇历史名人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晏婴,秦朝的黄石公,三国时魏国名臣程昱、东阿王曹植,晋朝的慧静和尚,唐朝的开国将领程咬金,宋朝的水利学家应言法师,明朝“文为一时之冠”的文学家于慎行等。著名历史文化遗存有永济桥、少岱山碧霞元君祠、黄石公祠等。东阿镇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阿胶之乡”,“福”牌阿胶为“中华老字号”产品。

第五篇:重庆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重庆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

200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中,包括20个历史文化名镇,2个历史文化传统街区。分别是:

1、龚滩古镇(酉阳县)

位于酉阳县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有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2005年,因为修建乌江彭水电站,龚滩镇也全镇整体搬迁。一个崭新的龚滩古镇已经出现在人们面前。

2、龙潭古镇(酉阳县)

位于酉阳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因镇上两个氽水潭,形似“龙眼”,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凭借龙潭河、酉水河之便,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龚滩钱”。

3、涞滩古镇(合川区)

位于合川区东北28公里。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古寨三面悬崖峭壁,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为重庆唯一,城内保留有四个藏兵洞,具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清代建筑文昌宫保存完好,古戏楼外栏木刻浮雕令人叹为观止。古镇内400余间明清时期的小青瓦房高低错落,200余米的青石小巷古朴典雅,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给人以返朴归真步入宁静山乡小镇之感。

4、双江古镇(潼南县)

位于潼南县西北10公里,距重庆市中区110公里,古镇以清代为特色的院落庭园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门坊柱壁多雕饰精美,四角飞檐高翘,院落深深,天井花园设计造型精美,四季花木繁茂,为典型的巴蜀古镇风韵。古镇有“禹王宫”、“清代民居”、“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即杨尚昆、杨闇公旧居)”、“长滩四知堂”、“惠民宫”等规模大、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大型古民居20余座,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誉为清代一条街。

5、松溉古镇(永川区)

距永川城区约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市区有143公里。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古镇较好保留着26条蜿蜒曲折的古街道,全长约5000米。街道两旁古朴的明清建筑群体保存完好,有雄伟的雕楼,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权力象征的古县衙和皇帝御批的罗家祠堂。

6、中山古镇(江津区)

位于江津区南部山区,距重庆市区125公里。古镇依河而建,很似江南水乡的风格,只是形成一条长三公里的狭窄老巷。两旁以清朝建筑为主,保存的非常完好,加上地面的青石板路,给人一种古老和谐的感觉。

7、宁厂古镇(巫溪县)

位于巫溪县。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距今约5000年之久。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古镇座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不少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吊脚楼”,貌似东侧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复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又有江南水乡之妙。

8、塘河古镇(江津区)位于江津区西南渝川结合地带,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古街区占地2.8公顷,现存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特征风格的古建筑15000多平方米。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约长600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柱、错落有致、美不胜收。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沉淀着古镇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

9、偏岩古镇(北碚区)

位于北碚区东北部,距北碚城区46公里,至重庆市中心87公里。古镇依山傍水而建,沿河筑堤,居民靠堤建屋。堤已古老,石缝里生长出数株黄桷,茎杆扭曲,枝繁叶茂,根须紧贴在堤岸的青石上伸展。屋已陈旧,却依然粉墙黑瓦。

10、路孔古镇(荣昌县)

位于荣昌县城城东13公里。路孔境内的濑溪河,是古代大足至荣昌、荣昌到泸州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流至路孔镇白银石滩,航运受阻,货物必须在这里转船,才可继续航行。宋明时期,在这里就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叫水码头。在明代水码头基础上还形成了古朴的明清古街,古街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木制结构的的店房紧紧相连,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朴。路孔镇内还有各具特色的石质古桥7座,这些古桥,一般都修建于乾隆、嘉庆年前后,有些甚至始建于明代,又经清代多年补修,年代十分久远。

11、安居古镇(铜梁县)

位于铜梁县北部17公里,距重庆市区60公里。地处琼江、涪江交汇的南岸。古镇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重庆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安居古镇背依俊秀的山脉,北临平静而悠远的涪江、琼江,乌木溪穿镇而过,是古镇位于山与水构成的整体环境中。楼郭下船墙蚁聚,两江上渡舟往来,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12、石蟆古镇(江津区)

位于江津区西部边陲、渝、川、黔三省(市)结合地,距江津区84公里,距重庆市区80公里。有建于元代现保存完好的老街1000余米,有始建于明正德5年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源宫,有刘伯承元帅泸县起义后避难的柿子园程宅,有江津唯一的石窟佛像即长江入渝第一佛“望江大佛”,还有望江古幕群、古挲陀国国王墓葬等,历史遗存及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13、丰盛古镇(巴南区)

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重庆市中心解放碑61公里。明末清初始建场镇,曾经是重庆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古镇老街两侧均为2~3层全木质穿斗结构的店铺。铺后多为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等,多饰以戏文故事、鱼虫鸟兽,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这一特点在重庆众多古镇中是不多见的。

14、白沙古镇(江津区)

位于江津区西部,城区人口近10万余人。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和“小香港”之盛誉。白沙坝历史上是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古镇位于白沙城区的东部,北望长江,南倚山岭,留有众多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和部分寺庙及西洋风格的洋楼。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处别有洞天。

15、后溪古镇(酉阳县)

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90余公里,属土家族聚居区。后溪古镇风光绮丽,钟灵毓秀,碧绿的酉水从镇边流过,酉水两岸山峦奇秀,著名的三晤山倒映江中,颇有桂林山水的韵味。后溪历史上曾为水陆交通要道。陆上官道可经酉酬、麻旺到酉阳,水道经酉水下可入湖南洞庭湖,上可通湖北来凤县。后溪一带生产的桐油、生漆和其他农副产品从水路运出,又从湖南运回布匹,棉纱和百货等物品。由于水路交通方便,后溪成为酉水河较大的货物集散地,各地客商在这里建立宫庙、会馆,使后溪古镇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度街市繁荣,货物流畅。

16、洪安古镇(秀山县)

位于秀山县境东南,距县城47公里,是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也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原型。清代名人章恺曾诗曰“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描绘了“一脚踏三省”的地利之优。

17、竹园古镇(奉节县)

位于奉节县北岸的奉吾主干道,距县城70公里,是渝东地区通往湘、鄂、陕西经济走廊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各路商贸集聚该镇,是有名的边贸重镇。古石龙街道宽约4米,长250米。建设于清代的红木楼群分布在古石龙街的两侧。其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建筑设计独特,建设质量优良,风格朴雅大方。特别是几座依山势而建的四合院,呈梯级平台结构,悬臂式二层小楼。一个天井接一个天井,顺山势而上,远远看去,气势不凡。这些民居建筑的栏额及门窗上的木雕精工细作,体现了古代乡野匠人高超的智慧。

18、铁山古镇(大足区)

位于大足县西北边缘,原叫双河场,是大足、荣昌和四川安岳三县交汇地带,距县城27公里。大步廊檐是双河街上的特色建筑,而双河街是一条有200多年历史的古街,地势平坦,一条葫芦河从古街两边流过。

19、走马古镇(九龙坡区)

位于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主城有286公交车直达。早在明代中叶便有驿站,自古以来便是商贾往返渝州、蜀都的必经之地。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走马古镇尚存的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和孙家大院,慈云寺遗址等。

20、庙宇古镇(巫山县)

位于巫山县。明清时期,庙宇镇叫坪龙坝。到清朝乾隆中后期,随着人口增多,商贸活跃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拓修了通往湖北建始县的骡马大道。而各省移民所建立的商业同业会和公所,形成了经济繁荣,兴建庙宇也蔚然成风。在近1华里的老街上,颇具规模的有万寿宫、帝主宫、泰山庙、禹王宫、财神 庙、观音阁等寺庙会馆。大小庙宇鳞次栉比,各种庙会名目繁多,烧香拜佛络绎不绝,呈现出浓郁的寺庙历史文化。由此,“庙宇”便替代了“坪龙坝”的称谓。现镇内保存有清代所建造的“观音阁”、禹王宫和陶家老屋,其建筑具有传统风貌,有重檐和单檐之分,均为砖木结构。清代晚期所建造的具有中西式结合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在偏僻的山区更显别致。该教堂位于镇中心,是渝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教堂。

21、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渝中区)

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22、磁器口街区(沙坪坝区)

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千年古镇,重庆缩影。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原名白崖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在明朝成为繁华的商业码头,“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是其繁荣写照。被美誉为“小重庆”。古称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生产青花瓷,得名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

下载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即墨金口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即墨金口镇 即墨市金口镇位于黄海之滨,相传有金姓渔民最早在此泊舟避风,结草为庐,故称金家口,简称金口,明清时这里有屯兵。金口开埠于明朝天启年间,至清乾隆年间,......

    xx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xx镇的保护与管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莒南大店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莒南大店镇 莒南县大店镇位于莒南县北部,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之地,是鲁东南三大名镇之一。金朝时期,朱陈两姓始迁定居,称朱陈村,清朝中期改称大店。193......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大关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大关镇 临朐县大关镇位于临朐县东南部,沂山东麓,汶河上游。2007年9月,原蒋峪镇和大关镇合并,成立沂山镇,镇政府驻地大关村,因驻地紧靠沂山而得名。历史古迹有......

    历史文化名镇(样例5)

    历史文化名镇 ————衙前萧山区衙前镇,地处萧绍平原腹地,距萧山城区14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104国道、杭金衢高速公路、杭甬运河穿境而过,有“吴越通衢”之称,交通便......

    依托资源 错位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依托资源 错位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临潼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区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播放视频录象—— (解说:这是学校以“笙歌舞动绣新姿,快乐童年绘蓝图”为主题庆祝“六一......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__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民族文化是学校发展壮大之根 ——木垒县博斯坦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汇报材料 博斯坦乡中心学校建于196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在校生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是一所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