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

时间:2019-05-15 09: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篇: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

淮南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我校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工作制度。

一、资源配备:

1、教师配备。为确保新课程实验顺利开展,组建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业务素质精良,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教室配备。配备全省一流的校园网络及教室终端设备。

3、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最新资料,配备配套教学软件。

4、课改经费。筹措资金,优先落实课改实验经费。

5、后勤服务。后勤为课改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二、课程开设:

国家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安徽地理、安徽历史、写字、可爱的淮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校本课程:信息技术校本教程、实验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科技艺术周、社会实践、中学生团校、棋类培训、航模培训。

三、管理组织:

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为充分体现上述课程的特定价值及互补性,特成立“淮南实验中学课程管理领导小组”。

四、管理办法: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

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培训内容:①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⑥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大组学习、讨论、座谈等。培训课时:师均接受校级培训150课时以上。

2、课题研究。①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以心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导向,深入课题研究,打一场攻坚战。

3、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4、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区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开办课程改革实验家长培训班,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区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5、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立教师、学生成长记录袋:教育、教研活动规范运作,建立材料档案库;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框架结构,并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班主任建立创特色班级活动档案库。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淮南实验中学2012.9.

第二篇:山东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管理细则

山东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管理细则

为保证我校校本课程正常有序开设,发挥校本课程的特色育人功能,特制定山东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一、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学校校本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2、校本课程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3、校本课程的申报、遴选、发布和开设需经课程委员会审定,并获得半数以上人员通过。

4、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在课程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并写出课程说明和课程方案。

二、校本课程的发布与开设

1、课程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2、课程委员会公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编制((选课说明书》,并组织课程展示,供学生咨询和选择。

3、学生根据《选课说明书》自愿选择任选类校本课程,填报意向表。

4、学生在C1一C4课程中任选2-3门,并依序填报志愿。

5、教务处负责确定开课科目和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并向课程委员会备案。

6、每门课程开班人数原则上控制在30—60人,教务处可根据学生意向和学校教学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剂。

三、校本课程考核与评估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务处负责。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

3、学分制的管理采用((学分卡》,学生凭卡上课,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填写《学分卡》,每学期期末由教务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

4、教务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四、奖励和惩处办法

1、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并可免修相应类别及学分的任选课程。

2、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3、凡不能修满最低学分的学生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4、教务处每学期组织校本课程教学评比,对教学成绩突出的任课教师进行奖励。该《细则》在实行过程中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其解释和修改权属课程委员会。

第三篇:实验中学楹联课程

精辟 凝炼

深邃

明朗——楹联之妙趣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因其多悬于楹柱,也称为楹联。传说起源于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的新春门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也有资料说,过春节张挂对联称之为春联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的,也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对联在我国也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对联作品。同时,对联又是我国文学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在从前,无论文人高士、王公贵族,以至普通百姓,家家都少不了对联;就是海外,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也都随处可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对联从诗歌脱胎而出,同样讲究平仄、虚实、声律、对仗。好的对联,不但要合乎规格,还必须切合有关的人、地、时、事,用典恰到好处,富于文彩。

对联也有利于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她成为我国启蒙教育最为基础的功课之一。学生读书,必背《声律启蒙撮要》,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开始。近些年来,不少中小学都在开展对联活动,多届高考也用对联来作考题。同时,写作和欣赏对联,还可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发挥聪明才智,倡导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创建楹联大市、大州、大县活动。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粹,对联只有上下二联,也就是只有两句话。但她却能表达非常精辟而且非常完整的意思。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体裁所无法达到的。对联又十分凝炼,一般只不过七八个字,十字以上的都不多,虽然有些地方悬挂几十甚至上百字的长联,但那种长联作

起来不易,读起来费劲,没有短联那么受人欢迎。对联具

有十分深邃的意境,却又能非常明朗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心境状态和爱憎分明的处世立场。

鹤峰县实验中学为了搞好楹联教学,编辑了这本《楹联校本教材》,很有意义。教材共22讲,编得很有特色,内容上很全面而且符合《联律通则》。在教学设计上很有创意,每讲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环节,分“自主研修”、“自主学习”、“延伸阅读”、“课外实践”、“课堂思考”、“课堂练习”、“课前阅读”等不同步骤,使学生学习时不会感到程式化,而会更加觉得学得轻松而有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联是形式精短而内涵深邃的文学艺术,故序亦不可繁芜。谨祝鹤峰县实验中学诗联教育获得佳效!

第一讲 对联概述

[自主研修]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一般分上下联(出句及对句)两部分,上下联要求字 数相等、结构相同,通常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对应位置还要词性相同。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二、对联是怎么来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新桃(符)”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楹联习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五代十国开始,出现完整意义上的春联,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七百余年了。在长期的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 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延伸阅读]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

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对联的起源-2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这是五言诗的对句。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对联的起源-4

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在公元964年除夕,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课外实践]

利用节假日走访村镇居民、商店、名胜古迹,摘录三两条对联。

第二讲 对联的种类

[自主研修]

一、按用途分类:

1.节令联——一年二十四节气,均可入联,主要指春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专用联——婚丧嫁娶联,行业联,座右铭联、题赠联、风景名胜联、趣味联„„

①婚联:花好月圆欣大喜;珠联璧合结良缘。

②孙中山逝世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况之功。③理发师的对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铎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④座右铭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⑤张謇题大生纱厂联: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

⑥孙中山赠黄兴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⑦狼山广教寺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⑧趣联、巧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

二、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王安石集谢贞、王籍诗句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众志成城,众擎易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三、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 例略

四、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联珠对)。

张謇少年时一副答老师的对联,堪称事对、反对、工对、绝对(江泽民总书记亦能朗朗上口):人骑白马门前过;我踏金鳌海上来。

王维的工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流水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北京天然居饭店的回文对: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写弥勒佛的顶针对: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鲁迅去世时,曾是论战对手的同乡徐愗庸送挽联(可视为一设问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谐音对:“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清朝有人所撰的嵌字联:顺天康民雍然乾坤嘉王道;治世熙务正是隆春庆诏光。

隐字联: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对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课堂思考]

1、欣赏拆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你能看出几个字呢?

2、欣赏隐字联:“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你知道这副联说的是哪两个名人吗?

3、欣赏嵌字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联是纪念哪位名人的?联中暗含了他的哪些作品呢?

4、欣赏数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是古时候一位家境贫寒的秀才于过年时所作春联,大学者郑板桥经过时,一看就明白了。请体会一下此联的意境,想想,还缺少哪些数字?再试作一横批以点题。

第三讲 声律启蒙

[自主学习]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声律启蒙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略选一二,以飨读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课堂练习]

1.下面的几组句子,有的属于对联,有的不是,请你在属于对联的后面括号内打√。

A.财源滚滚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B.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C.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D.万里纵横,叠叠关山难阻断

四方联络,条条车路任通行

()

E.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F.名著时作伴,益友常为师()

2.请你把下面两行成语,进行连线,使之组成对联。

A.守株待兔

a.家破人亡

B.津津乐道

b.缘木求鱼

C.贼眉鼠眼

c.深恶痛绝

D.冷嘲热讽

d.虎背熊腰

E.零敲碎打

e.夸夸其谈

F.妻离子散

f.胡搅蛮缠

[课外阅读] 上网查阅或到图书馆借阅《声律启蒙》。

第四讲 楹联故事——中华智慧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展示中华智慧的趣味楹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解缙斗智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少有神童之称。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但解缙家对面就是曹尚书府,曹尚书家院内种有大片绿竹林。一年春节,大年廿八,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管家立马将这事向曹尚书禀报。曹尚书想:“这竹子是我的,凭什么让我家的东西白给你炫耀显摆呢?”

他马上召集家里的十几个长工,每人手持一把锋利的砍刀,将竹子砍掉了半截。

看到这一情况,解缙不动声色,在原来的对联上加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管家立马将这事又向曹尚书禀报。曹尚书气不打一处来,心

想:“老子把竹子连根挖了,看你还写什么狗屁对联!”他马上召集家里的十几个长工,每人手持一把锋利的锄头,将院内的竹子连根挖了。

望着光秃秃的院子,曹尚书得意地笑了。

谁知,大年三十一大早,曹尚书一推开门,就看到解缙家的门联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看后,气血攻心,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故事二:王羲之续春联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大红对联。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写好一副对联贴到大门上,回到屋中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贴出去的对联不见了。”王羲之出去一看,果然刚贴出去的对联没有了,浆糊还是新的,无奈只好再写一副贴上。不一会家人来报:“对联又不见了!”原来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非常有名,一字千金还求之不得,人们为了求他的字,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去偷揭对联!那是专门有人在一旁等着,见王羲之贴好对联转身走后,就急忙去揭下来拿回家珍藏。

这种事情王羲之还生不得气,不能说什么,谁让他有那么多的粉丝呢。但是对联还是要贴的,王羲之在屋中漫不经心的踱着步,想出了一个妙法,就又写了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写完叫家人再去贴到大门上,家人说:“贴上又叫人偷揭去了怎么办?”王羲之说:“你只管贴,这回就不会有人再偷了。”家人贴好对联后在门后等着看谁还偷。只见来了几个人在门前看了一阵子都走了,果然没有再偷。原来这副对联上的话不吉利,大过年的谁愿意偷回去贴在自己的大门上?时间长了,浆糊也干了,对联就揭不下来了。

大年初一大清早,王羲之就把已经写好的续联贴到上下联的下方,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课堂思考]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却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他猜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一下联

„„

石先生看到续联后,大光其火,却又无可奈何。聪明的你,试着模仿对联的格式,对上一对?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有趣的楹联。

第五讲 楹联故事——民族脊梁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反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名人名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杭州西湖岳飞墓旁边,有四个反剪双手的铁铸雕像跪在岳飞像前,他们分别是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墓前还有一副对联,非常形象的刻画了忠臣与奸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

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故事二:书记员妙对骂敌酋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中国的天津、北京,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抗,只好议和。

开会议和那天,清政府还派乐队奏乐,以此表示欢迎。八国联军的代表们看在眼里,洋洋得意。

有一个侵略国的代表自称是“中国通”,他对清廷代表说:“对联是贵国文化的特有形式之一,满有趣味。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对,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对不上你们给我磕五个头。”不等清政府的代表回答,他就出联道:“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联语的前四字共有八个王字,显然是指八国联军,他借此炫耀自己。在场的其他侵略者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狂笑。

再看清政府的代表们或目瞪口呆,或埋头不语,大家虽然胸有不平,但都不能对,首席代表更是惶惶不安。

正在这关键时刻,代表团中一位年轻的书记员投笔在地,铿锵对答道:“魅魑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下联的前四字是传说中的四种妖怪。对联以蔑视的口吻,严励遣责侵略者就像四个小鬼一样,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他这一对使中国代表团大大地出了一口气,侵略者听后不敢在鼓噪,尤其是那个出联挑衅者听后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方磕了一个头,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课堂思考]

1、明朝顾宪成曾为无锡东林书院作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一联形象反映了作者的“

”的爱国情怀。

2、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的一家小报上立即刊登一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请与同桌以“说话”的形式品赏此联。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爱国楹联。

第六讲 对联故事——励志成才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激励我们成长、成才的楹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林则徐壮志凌云

林则徐小时候,有一次,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

故事二:苏东坡知错能改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傲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发愤努力,谦虚好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课堂思考]

1、林则徐对出“山登绝顶我为峰”,张謇小时候也曾对出“我踏金鳌海上来”等等,这些对联都抒发了他们从小就立下了鸿鹄之志,但,一个人要想最终成功,还需要哪些品质呢?

2、从苏东坡身上,我们又有哪些启发呢?

[课外作业]

清朝蒲松龄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后来,他决定不再科举,转而从事小说创作。为此,他还作对联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这一对联的激励下,他耐住寂寞,皓首穷经,终于创作出了名垂青史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撰一联,以赞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人生需要理想,理想需要激励,请上网或到学校图书馆里搜集五条励志对联,摘录下来。第七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一——字句对等

[自主研修] 字句对等是指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1、马长泰题岳阳楼联:

两字重千斤,可担当,堪称大任; 一楼辉四海,因耸立,始见强邦。

2、陆润庠题苏州寒山寺联:

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3、清孙髯翁题云南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课堂思考]

1、填空:

家对:

; 行对:

; 甜对:

; 高雅对:

; 英雄对:

2、袁世凯死后,湖南一个叫王壬秋的人写了一副挽联给袁世凯: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 这副对联符合楹联的结构特征吗?

王壬秋为什么会这么写呢?猜猜看,这里面有什么玄妙?

第八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二——词性对品

[自主研修]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构成对仗。

“对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古人属对一般把字分作实字、虚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其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与现代汉语语法词性的分类对照,所谓的“实字”都是名词;“半实”是抽象名词;“虚字(活)”是动词;“虚字(死)”是形容词;“助字”就是包括现在所说的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半虚”,除方位词外,还包括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古人属对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符合二者之一者,均可成对。

一、词的分类和兼类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词性,但词义是一样的,这些词称为兼词。在对联创作中一定要弄清词的兼类性质,否则会产生词性不对仗问题。例如:

动词与名词互兼的:代表、建设、领导、教育、指导、武装、思想、觉悟、解放„„

形容词与动词互兼的:密切、丰富、健全、团结„„

名词与形容词互兼的:科学、矛盾、理想、经济„„

连词与副词互兼的:另外、随、同时„„

二、词的歧义

兼类是指一个词在义不变情况下的不同词性问题。如:“教育”这个词,不论是动词还是名词,其意义都是一样的。汉语中还有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其意义不一样,这是词的歧义。有的是同音异义,有的是异音异义。例如:“白”字指颜色时,是形容词;指说话(道白)时,是动词;指什么也没得到时(白来一趟),是副词。再如“先生”这个词,用在称谓上,是名词;用在动植物生长方面,“先”是副词,即先后的先,“生”是动词,即生长、出生的意思。“校”字读xiao时是名词,读jiao时是动词。

对联中词性的“正对”关系对联中上下联所对应的词,必须是同词性的,即“正对”关系。符合这种对应关系的,称为“词性对仗”。

如名词对名词: 高潭悬日月; 深水映春秋。

动词对动词:去草搜奇石;留云补断山。形容词对形容词: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量词对量词:千朵莲花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

副词对副词: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

介词对介词: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叹词对叹词:咦,哪里放炮?哦,他们过年!

[延伸阅读]

1、对联中的词性变化

先看一副对联:

“春到草先绿;风来花已知”。

此联中有形容词对动词情况,这是不是“词性不对仗”呢?我们说这是对仗的。因为汉语中有很多词在使用中发生了“变性”。如: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红、绿、黄、蓝、白等,后面加上一个“了”字,就成动词了,“草原绿了”、“花红了”、“麦子黄了”等中的形容词都变成了动词。表示形状的形容词宽、长、短、高、肥、窄等,后面加“了”字也可变成动词。另外,一些动词后面加了“的”字成“着的”,也可以变成形容词。如:断的、碎的、破的、裂的、开的、熟的、生的等,都成了形容词性的词了。由于对联用语是很精炼的,往往省去了“了”、“的”、“着的”,然而,还是变了性的词。

如:新壶蒸绿片;破笔绘枯枝。

由上所述,在评价对联的词性对仗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词的变性问题。

2、词性对仗的通融

词性对仗原则上必须是同类词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词类有些是相近的,且语法功能又是一样的,所以在创作对联时,也允许一定的通融、灵活。例如:叹词、语气词、象声词之间可以相对仗。

有的名词与代词可以相对仗。如: 山若有灵就识我;水如无意莫回头。有的形容词与动词可以相对仗。如: 莺歌燕舞;海晏河清。

有的形容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如: 百家纷踵迹;大隐始著书。

有的名词与量词可以相对仗。如: 万家灯火;百尺波涛。

有的量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如:

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 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课外练习]

1、入云龙对:

2、孙行者对:

3、比目鱼对:

4、行千里路对:

5、福无双至对:

6、一身正气对:

7、海阔凭鱼跃对:

8、千山鸟飞绝对:

第九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三——结构对应

[自主研修]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合成词(组)的构词方式

1、联合(并列)结构:

同义联合 如:人民

肝胆 撰写 修建 富裕 善良

反义联合 如:天地 东西 褒贬 沉浮 难易 冷暖

2、偏正结构: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如:大江 寒门 佛门 我国 鹏程 征程

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畅想猜想 还想 悲鸣 轰鸣 争鸣

3、主谓结构:前边词如同主语,后边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名词+动词 如:水流 花开 叶落虎啸 名词+形容词 如:心急 胆怯 年轻情深

4、动宾结构:前后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如:滑冰签名 治国 补课

5、动补结构:前后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如:说明改好 提前 抓紧 赶跑 吃饱 望远 登高 美甚

6、介宾结构: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如:为国 向沙漠 在花前 对月自海上

关于“结构对应”这一基本规则,必须说明的是,古人在诗文的对仗实践中,只是立足于字的相对,几乎没有涉及词和词组的概念,更没有涉及短语及句子的概念。句式结构对应的上下联一定可以构成对仗,但已经构成对仗的上下联不一定都句式结构对应。王力先生在谈到“对仗上的语法问题”时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课堂练习]

1、请根据上联将下联做适当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

下联:树边红雨

小苑西回

此中有舜日尧天

看池边绿树

莺唤起一庭佳丽

2、读成语,做楹联。精卫填海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女娲补天

动如脱兔

黔驴技穷 狐假虎威

呆若木鸡

3、连线:

勤奋人梯擎旭日

说南道北世间情 文坛日丽千华艳

芬芳桃李报春晖 师生一体同兴教

教苑风和万树新 春滋桃李花千树

桃李满园总是春 谈古论今天下事

党泽人民福万家

[课外竞赛]

1、填空:

①风定花犹落;鸟鸣山。

②胸怀有度乾

大;心底无私天

宽。③吴宫花草埋

径;晋代衣冠成丘。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

铸佞臣。⑤雄姿抖落千层浪;壮志冲开。

⑥细雨绵绵,丝丝新绿;和风,吹拂点点清凉。⑦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波涛洗尽古

愁。⑧绿柳间红桃,桃红间柳绿;青山映,水碧映

。⑨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

。⑩欧阳修醉翁亭中

;范仲淹岳阳楼上替君忧。

2、楹联求对:

上联:乘风破浪遨学海; 下联:。

第十讲 楹联韵律特征之一——节律对拍

[自主研修]

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句节奏保持一致。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语句节奏的确定,既可以按“声律节奏”以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如五七言律句均为奇数句,故每句的尾字为单字而占一个节奏;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

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例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按语意划分,节奏均为:风云/三尺/剑。而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则为:于无/声处/听惊/雷。按语意节奏则为:于/无声处/听/惊雷。

按语意节奏确定节奏点时,遇到不宜拆分的三字、四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中间不再细分节奏点。

1、声律节律。

是利用平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的。声律节律是律诗的根本,其显著特点是按照诗中用字顺序,以两个字为一节奏,每一声律节奏第二字为节奏点(即音步)。律诗的声律节律在五、七言的律诗中主要为二二一和二二二一这两种语音节奏。

五言联为二二一节奏:临水/看云/起;钩帘/待月/来。

七言联为二二二一节奏: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2、语意节律。

是依词语结构划分,即语意所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无固定的字数。

四诗/风雅颂;三立/德功言。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课堂练习]

请你自己尝试着将下列联句划分节奏,并大声朗诵。

1、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2、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3、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4、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

5、挥泪叙从头:抗战三四年,吾伯有死,吾叔有死,吾兄有死,吾弟有死,吾师有死,吾友有死,吾徒有死,吾侄有死。到如今五亲离散,六眷飘零。总算为国家尽忠,替民族尽孝。

伤心话遗裔:悲愁千万种,饥者无依,病者无依,老者无依,幼者无依,鳏者无依,寡者无依,孤者无依,独者无依。徒令我两鬓枯萧,百忧丛集。真不知何处报怨,到几时报仇?

第十一讲 楹联韵律特征之二——平仄相对

[自主研修] “古今声调分平仄;平仄联规贯古今。”

平仄相对是对联的六大基本规则之一,了解并掌握对联的平仄,是写作、欣赏、品评对联的重要条件。

一、什么是平仄?

所谓平仄,就是汉字声调的两大类型。汉字的读音是不断变化的,元代以前的读音同现代的读音是不同的,所以就出现了古声(旧声)和今声(新声)的区别。

1、古声:包括“平上去入”。为写诗方便,南朝(一说初唐)时搞了“四声二元化”,就是平仄两大类。

“平”就是平声(第一、二声),如:街、音、名、平。

“仄”包括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和入声。需要说明的是,入声只为古声中特有,发音较为短促。随着时代的变迁,全国各地区汉字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古入声字,除吴语、客家语、闽语、粤语、湘语、赣语等30%的地区保留以外,其他70%的地区,从元代起已变为平、上、去三声了。在现代汉语(标准普通话)中,入声已经并入其他音调中了。

如:姐、引、岷为上声,界、印、命为去声,节、格、白、促、煞为入声。

2、新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归入平声,上声、去声归入仄声。轻声字,有人主张为仄声,有人则认为可平可仄。

如:“妈”字为阴平,“麻”字为阳平,“马”字为上声,“骂”字为去声。

在实践中我们用新四声还是古四声呢? 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修订稿)第八条指出:“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二、尾字平仄规则

尾字平仄规则很简单,就是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这是铁律。

但也有变格,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泰山壶天阁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也是上平下仄,这是特例,不可为律。

春节期间走在街上仔细看看,很多对联也不符合这个规则,有的上平下仄(多数是上下联贴反),有的是全仄,还有的是全平。

三、句中平仄规则

1、“相邻音步、平仄交替”:在联句中,一般的平仄规则是:相邻音步的平仄要交替。不交替的,谓之“失替”(串声),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音步,也称节奏点,就是词组单位稍加停顿的地方。汉语行文,多数可以按“二字而节”作为节奏点,比如:中国、人民、万岁等;三字音步较少,比如:共产党、门头沟等;四字以上的音步更少,比如:乌鲁木齐、三十六计等。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古人论诗的平仄时有个标准,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样适用于对联。因为第二四六字都处在音步的位置,所以它们必须平仄交替,而第一三五字处可不拘泥。

如五言句:“山河增秀色”,“河”为平声,“秀”字为仄声;“大地播春晖”,“地”字为仄声,“春”字为平声。

如六言句:“冬去山明水秀”,“去”字为仄声,“明”字为平声,“秀”字又为仄声;“春来鸟语花香”,“来”字为平声,“语”字为仄声,“香”字为平声。

如七言句:“玉海金涛千里秀”,“海”字为仄声,“涛”字为平声,“里”字交替为仄声;“红楼绿树万家春”,“楼”字为平声,“树”字为仄声,“家”字为平声。

3、“语意之间、平仄交替”:如果有的联文节奏点不是“二字而节”,就不适用“二四六分明”,而以语意(节奏点)论平仄的交替。如,林则徐赠梁章钜联:

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 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此联第一分句的三至五字为一节奏点,上联的节奏点是“从”、“石”、“家”,字声分别为平、仄、平,是交替的。下联的节奏点是“得”、“翁”、“养”,字声分别是仄、平、仄,音步的平仄也是

交替的。所以,按音步论平仄才是正确的。

4、“领字不拘平仄”:如果联文中有领字,不管是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均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点,领字不拘平仄相反律。如蒲圻翼江亭联: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联中的第三分句的“谁别识”、“犹怀想”为三字领,不与所领的八个字计算节奏平仄。在三字领中,仄声占大多数。

四、上下联间平仄规则

上下联间,相应音步的平仄要相对(相反),不相对的谓之“失对”(串调)。为便于说明规则,现将三至七字的平仄格式列出。

1、三字句:

A、平平仄;仄仄平。例联:牛须草;马面菘。B、平仄仄;仄平平。例联:游地府;闹天宫。

2、四字句:

A、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例联:精神万古;气节千秋。B、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例联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杰”字古入声)

3、五字句:

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联:春来花影动;露滴柳丝垂。(“滴”字古入声)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联:竹柏门庭喜;(“竹”字古入声)田园气味长。

4、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例联:柳下清琴皓月;花前益鸟春风。

5、七字句:

A、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联:柳眼桃腮舒化日;莺歌燕舞闹春风。B、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联:春风掩映千门柳;暖雨催开万径花。

总的规则是:第二、四、六字,上下联的平仄必须相对(相反)。第一、三、五字,尽量按正格安排平仄;如果因组词、造句、表意需要,也可以变格。

例联:东风送暖千乡喜;宪法从心万户春。――││――│

││――││― 其平仄完全符合B式的格式。

例联:桃花人面红相映;杨柳春风绿更多。―――│――│

―│――││―

此联上联第三字本应为仄声,这里用了平声;下联第一字本该仄声,这里也用了平声,都是可以的。一三五不拘平仄,为撰写对联减少了困难。

五、句脚平仄规则

复句联句脚的平仄有无规则呢?从对联产生至今,尚无权威部门做过硬性的规定,但有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历代对联中,摸索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但这只是总的规则,但在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不能因律害意。

六、句间衔接的平仄

句间衔接处的平仄安排,尚无规则,作者有充分的自由。

[延伸阅读]

1、古声与“平水韵”

现在我们写诗、填词、作联,必须讲究平仄,熟练掌握新声和旧声。新声的标准就是《新华字典》,声标分别是“―∕√\”,比较好办。古声的标准是“平水韵”。南宋时期,山西平水人刘渊,编过一部供科举考试时专用的官韵书,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平水,是当时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新绛县),因城西南汾水的支流叫“平水”而得名。到了金代,王文郁把刘渊书中同用的韵加以归并,又编成一本书,叫《平水新刊韵略》(106韵)。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等人奉敕编著《佩文韵府》(106韵),成为后来通用的韵书。如有此类工具书,方便使用;如果没有此类工具书,只要弄清“古入今平”的常用字即可,实际上最常用的不过百字,记在心里,可以免除翻检工具书的麻烦。

2、平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因声害意,不要死板地拘泥于平仄规则。南京随园有一副对联: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下联的第二、四、六字均为仄声,不合交替规则,但千百年来人们习惯那样说,不便改变次序。

有的巧趣联,也不受平仄的约束,如联:

“坐,上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2)要有群众观点。魏传统说:“在艺术技巧上要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和发展,但目前更重要的是普及,要面向大众,保护群众喜爱对联的积极性。对于群众的对联创作,在格律上要放宽限制,要区别不同的对象,逐步提高。”

(3)要有时代观点。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具有时代气息的词组、语音、节奏,要吸引到对联的创作中来。声律的平仄,现在实行“双轨制”是完全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四声终将代替旧四声,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课堂练习]

请选出最符合楹联特征、规则要求的对句:

1、云纱轻掩月()

A.雾霭浓遮风

B.锦绣漫嫣红

C.水镜不沾尘

D.雾笼山水幽

2、落叶知秋意()

A.飞花惹春愁

B.流云晓月情 C.浮云动客心

D.飘柳晓春情

3、阶前浅草融春意()

A.户外青山入画图

B.院里残荷傲秋霜 C.座上香茗暖客心

D.院内红梅舞燕姿

4、书窗不许春闲度()

A.梅苑何妨燕暂留

B.学海更须舟苦行 C.教室何妨我静修

D.石径应怜草漫生

5、一剪梅花风弄影()

A.满堤垂柳叶鸣春

B.半窗月色枕生寒 C.三更明月照山城

D.三春秋雨送行书

6、清风卷走一帘月()

A.细雨润开千枝花

B.瑞雪飘来满院梅 C.野渡捎来四壁云

D.细雨吟来万户春

7、一径风声飘落叶()

A.六朝山色拥重楼

B.半山雨露润流云 C.群峦云飞隐残阳

D.半江秋水涌悲歌

8、梨花院落溶溶月()A.榆荚临窗片片雪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丁香初绽悠悠云

D.柳絮池塘淡淡风 第十二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比喻

[自主研修]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1、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喻词齐全。

如山西应县木塔联:

俯瞻桑乾,滚滚波涛荧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峦嶂屹如屏。此联写登木塔所见山河状况。桑乾“波涛”、恒山“峦嶂”是本体,“带”、“屏”是喻体,“似”、“如”是喻词。

2、暗喻(甲是乙):喻词多用“是”、“为”。有时省去喻词。

如郭沫若题新疆天池联: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上联,将深蓝的天池水比作盛在砚底的浓墨,池周围的山如砚池边缘;下联,将山上的密密树木比作挺立在笔杆前端的毫毛,座座尖山就如枝枝笔杆。生动、形象,有意境。

3、借喻(乙代甲):本体、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

如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蔡锷是护国军统帅,是推翻袁世凯后死的,死时年仅三十五岁。周瑜是在赤壁大捷后死的,享年不过三十六岁。用周郎比蔡锷恰当。下联又将蔡锷比作唐初军事家李靖,自比慧眼识英雄的红拂女,都很得体。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大漠沙如

;燕山月似

。②江作青罗带;山如。

③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

④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⑤山河破碎

;身世飘零。

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

⑦自在飞花轻似

;无边丝雨细如。

⑧心似平原驰马,易纵难

; 学如

,不进则退。

2、阅读楹联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杨国忠听后,觉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请问这副联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杨国忠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第十三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比拟

[自主研修] 比拟,就是把人或物异化,即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新鲜,唤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美感,提升作品的意境。

1、拟人:将物当作人来写,移情于物。

如赵朴初题峨眉山清音阁联:

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

上联写日出时景象:朝霞满天,老天像为欢迎红日出来,特意穿上霞衣。这是把天当作人来写。下联是比喻。

如郑板桥撰的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多情,不怕柳树怪他唐突,而大着胆子为柳梳理秀发;夜雨风格高尚,不愿惊扰人,偷偷地去滋润娇嫩的花朵,做了好事不希望人知道。这样一写,使风拂柳条、雨下花草顿生浓浓的情趣。下联还使人联想起杜甫《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拟物:是将人当作物、此物当作另一物来写。

人拟物,如:

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先。

这是说文艺界人才济济,年轻作家朝气蓬勃,流派多,成果不断涌出。

物拟物,如昆明金殿联:

金殿凤凰鸣晓日;玉阶鹦鹉醉春风。

金殿在昆明市东北的鸣凤山上,鸣凤山又称鹦鹉山。“凤凰”、“鹦鹉”本为山名,此联本意是说金殿华丽,很有生气,山上景色可观,却将无生命的山,真当作有生命的凤凰、鹦鹉来写了。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洗砚鱼吞

;烹茶鹤避。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③石为迎宾开口

;山能作主乐天成。

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

。⑤天作棋盘星作,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风云际会。⑥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⑦青山本不老,为雪

;绿水本无忧,因风

。⑧日月潭碧波凝翠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

天天翘首望团圆。

2、比拟和比喻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十四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夸张

[自主研修]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将描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它可以将深厚的感情、难状的物象,有力地表达出来,使文辞飞动。夸张要使读者明白这是夸张,不致引起误会。夸张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张的事虽不合理,却合乎情。

1、扩大:将描述的事物加以主观想象,尽量扩大。

如徐悲鸿言志联:

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

联意是:我将直上青天去摘取日月,给人间带来无限光明;我想倾倒出东海的水,去洗净这世界上的一切肮脏。事实上人不可能去“揽日月”、“倾东海”,但是表现了他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和济世利民的热切心情。此联激情澎湃,气魄雄大。

又如宁夏古萧关城楼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

萧关在固原境内,背倚六盘山,是古代关中往塞北的要冲。它“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形势险要,是阻拒匈奴入侵的重要关口。六盘山主峰海拔2942米,华山主峰海拔2100米,六盘山峰确实比华山高,高约三千尺,但联里说高出“三千丈”显然是夸大了。此联说萧关控制秦地关口“百二重”,这个数字也是夸张。

2、缩小:将描述的对象尽量缩小,比实际状况小得太多。

如爱国人士嘲讽在南京的汪精卫伪政权联:

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上联从时间说,以袁世凯称帝作比,极言汪伪政权存在的短暂;下联从地域说,极言其管辖的范围狭小。总之,这个伪政权极不得人心.夸张而合乎情理.又如昆明睡佛山达灭洞联: 乾坤浮一镜;日月跳双丸。

上联写此洞俯瞰浩渺的滇池,感到世界在其中浮动,下联说轮流出没的太阳月亮,如同跳动的双丸,全联写在达灭洞所见的辽阔景象,将极大的乾坤日月视作微小物,传达对宇宙人生的感悟。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千峰拔地;万笏。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

。③千年古树为衣架;

做浴盆。④直登云麓

;来看长沙百万家。

⑤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⑥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

,重开尧舜之天。⑦酒味冲天鸟闻成 ;酿糟抛海鱼食化

。⑧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

第十五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衬托

[自主研修] 衬托,是为了突出某事物,运用相似、相关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为陪衬,使某事物显得更加鲜明,使表达宛转多味。被衬托的事物叫本体,用来衬托本体的事物叫衬体。

1、正衬:

如镇江金山寺联:

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

用帆远来衬托出天阔,用江空来突出月多。这是用相关事物作陪衬。

又如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百周年联:

金牌饮恨,属镂含冤,历史总无情,又演庐山千古恨; 逐客谏书,出师上表,文章诚有价,何如彭帅万言书。属镂,剑名。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谏,赐属镂剑令其自杀。上联以古代忠臣岳飞、伍子胥被冤杀为陪衬,衬出彭帅的蒙冤。下联以古文名篇李斯《谏逐客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为陪衬,显出彭帅为民请命的万言书的崇高价值。

2.反衬:用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作参照,从反面来衬托本体。

如王安石集句联: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此联写山的幽静,用花落、鸟鸣的动来显静。又如秦涧泉题西湖岳墓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由此联可见奸臣秦桧的受世人鄙弃,谁取名“桧”都觉得是一种羞辱,连后世姓秦的人都感到惭愧。此联是反衬岳飞的崇高,受人尊敬。衬托的本体在联内未出现。

3、对照:又称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主题。对

照,从广义上来说,也应属于衬托的修辞手法。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对照。

如松江女史撰岳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比鲜明,突出地表达人民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尊敬和对奸臣秦桧的憎恨。含蓄宛转,脍炙人口。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海内存知己;

。②朱门酒肉臭;

。③蝉噪林愈

;鸟鸣山更

。④紫燕嬉微雨;苍鹰击。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

,毁于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⑦沉舟侧畔

过;病树前头

春。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

第十六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借代

[自主研修]

借代是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与它关系密切的事物来代替,也就是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名称。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常见借代有三种:

1、用有关的事物代人

人的籍贯、郡望、官职、谥号、用物、作品、事业所在地等,都可用来代表此人。如柳宗元,河东人,所以称“柳河东”;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称“杜工部”。

如项王庙联:

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刘邦曾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本联惋惜项羽兵败人亡,险固的山河都归属刘邦了。这里借《大风歌》代刘邦。

又如文庙联:

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此联赞颂孔子的文化教育,如日月光华灿烂,在中外堪称第一。泗水、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处。这是借地代人。

2、用具体代抽象

用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如用干戈代表武器、战争。如旧时一塾师自挽联:

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 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

“之乎者也”,文言文常用虚词,代表文章,这里引申作文章的句读、讲解,即塾师的日常工作。“柴米油盐”,代称日常生活。

又如李白诗句联: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衣冠,是人体的服饰,就用以代人,特指有身份地位的人。这里借代晋朝的名门世族。

3、用个别代一般

用个别事物代一般事物,如音乐茶座联: 一杯龙井消烦渴;几曲焦桐解虑优。

“龙井”,仅是茶叶的一个品种,用来代一般优质茶。“焦桐”,古琴名,这里用此古琴代替乐器,进而代替高雅的乐曲。

[延伸阅读] 借代与借喻区别:

借代与借喻不同。借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种事物,二者只是相似;借代的本体和借体关系密切,借体往往是本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曾三颜

;禹寸陶。

②朱门酒肉臭;

。③红莲开并蒂;彩凤喜

。④

富丘壑;腕底有鬼神。⑤老骥思

;鹪鹩足一枝。

⑥黑发不知勤学早。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

⑧伯乐常在,何愁没有

;青山不老,岂怕不出栋梁材?

第十七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用典

[自主研修]

用典,即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以使联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表达婉转,意思含蓄。用典要准确,忌牵强。用典最好是如同自己说话,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得在用典。

用典有种种情况。有上下联共用一典,有上下联各用一典或数典,或一联用典,另一联不用典。用典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用典有直用,有化用。

例如秋日婚联:

诗题红叶同心结;酒饮黄花合卺杯。此联四处用了典故:①诗题红叶。传说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考,偶临御沟,拾得一片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放出部分宫女,卢渥恰好与题诗的宫女婚配。后人用红叶题诗表示良缘巧合的婚姻。②同心结。梁武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后用同心结表示恩爱。③酒饮黄花。黄花即菊花。古代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④合卺(jǐn)。旧时婚礼饮交杯酒。卺,婚礼用的酒器。《礼记·昏仪》:“合卺而酳。”酳(jìn),用酒漱口。以上典故的运用,正适合秋日婚礼,表明婚姻是最佳配合,夫妻恩爱,礼仪完备,热烈欢洽。这是典故的直用

又如朱自清自题堂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诗是慨叹流光易逝,有个人迟暮之感。朱自清是反用其意,改变了原句伤感、失落的情怀,代之以乐观、洒脱的情调。这是典故的化用。化用,或多或少地要改变典故的原句原意。

纪晓岚对乾隆帝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上联出自《兰亭集序》,下联出自〈尚书〉,“宗器,先世所藏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赤刀,大训,天球,河图皆为玉器,供祭祀之用。

[课外拓展] 阅读《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著作(或普及本),了解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情况。

第十八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排比

[自主研修]

排比,是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可以充分酣畅地表达意思,加强语言的气势。排比,应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如果只有两个,应属对偶。排比,可以在联首,也可以在联中或联末。使用排比手法,要注意事物的排列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空间方位为序,或以事物的主次轻重为序。

如1941年元旦,长沙开追悼抗战殉职军民大会,有联云:

挥泪叙从头:抗战三四年,吾伯有死,吾叔有死,吾兄有死,吾弟有死,吾师有死,吾友有死,吾徒有死,吾侄有死。到如今五亲离散,六眷飘零。总算为国家尽忠,替民族尽孝。

伤心话遗裔:悲愁千万种,饥者无依,病者无依,老者无依,幼者无依,鳏者无依,寡者无依,孤者无依,独者无依。徒令我两鬓枯萧,百忧丛集。真不知何处报怨,到几时报仇?

此联用死难者家属亲友的口吻,直抒胸中悲愤。连用了八个“有死”、八个“无依”,显出日寇的野蛮残暴,我全民族受难之深。这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声声血,字字泪,如暮鼓频敲,震撼人心。倘若将排比改成普通句式,成为“伯、叔、兄、弟、师、友、徒、侄皆有死”,“饥、病、老、幼、鳏、寡、孤、独俱无依”,感情就不若排比强烈,气势减弱。

短联,有全部用排比的如格言联: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上联讲思想方法和自我修养,不要主观、固执,夹杂个人成见。下联讲治学之道,如同治玉要切磋打磨。

[自我鉴赏]

1、欣赏下列对联,体会运用排比所带来的作用。①清人所撰的曾国藩联: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将为师为相一完人。②李联芳题武昌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残阳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③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写的桂林小广寒楼联: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楼,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篇遐想,弄甘陇亩,士乐缥湘,工展宏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第十九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设问

[自主研修] 设问是本无所疑,故意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提问后自己再作回答,以示强调;提问后不作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回味。设问,可以使联语形成一点波澜,避免一味平实陈述。设问,有半联内自问自答;有上联问,下联答;有上下联问,都不作回答。

如旧时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三更灯火”,指深夜灯光供我读书。“五更鸡”,指拂晓鸡鸣,催我早起,“闻鸡起舞”,不忘国事。此联是半联内自问自答。如果不用设问,改为一般陈述:“二月桃花八月桂动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益我。”显然,语言效果就差了。

又如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越秀山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高五层,登楼眺望,全市尽收眼底。故侯,指主持建楼的朱亮祖,封永嘉侯。此联吊古抒怀,悲壮激越,感慨难平。上联说,经过无数次兵火劫难,从前摘星摩空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只剩下这座高楼。下联说,时间过去五百年,当初楼的修建主持人也不存在,只剩下我心潮翻滚,为英雄人物激动不已。“看剑”,出自辛弃疾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有英雄壮志未酬之意。上联设问,“问谁„„”,下联回答,“只我„„”。作者实是以“目空今古”的英雄人物自许的,悲英雄,又是悲自己。

再如明董其昌撰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上下联设问,均不作回答,从而加深读者对冷泉“冷”、飞来峰“飞”的印象,趣味隽永。两百多年后,清学者俞樾夫妇携女游亭,为此联作答:

“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一改之后,高下立分,太缺乏兴味了。

[自我鉴赏]

1、欣赏下列对联,体会运用设问(反问等)所带来的作用。①传说中描写理发师的对联,非常形象、精彩: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②方地山赠张大千联:

八大到今真不死;半千而后又何人­­?

作者以两位明清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半千龚贤作比,来评其艺术成就。对句虽在疑问,却是肯定之意,自然贴切,不留痕迹。一设问,揭示了作品的张力。

③传说中描写庙里菩萨的两副对联,以诘问口气写来,别有一番力度: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④梁启超在武昌讲学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以“礼贤下士“的客套话出上联设问求答,锋芒显露,咄咄逼人。对此,梁启超不卑不亢,避其锋芒,含蓄作答,极尽以柔克刚之功力: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第二十讲 巧联趣联中的表现艺术

[自主研修]

一、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同音和多义性,有意使联语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说一件事,暗中指另一件事,从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充分发挥对联的社会作用。

双关,既要着眼于语言的含蓄微妙,又要注意含义明朗,而不晦涩。双关有两种形式:

1、谐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造成双关效果。例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表面上是议论行船和奏乐,实际暗有所指。“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音“鲁肃”(三国吴谋士)、“樊哙”(汉大将)、“狄青”(北宋大将)、“萧何”(汉大臣)。出句意思说文臣不如武将,对句针锋相对,说武将不如文臣。

2、语意双关

利用文字一词多义,表达两重意思。如理发店联: 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毫末”,指头发屑末,又指利微。“上”,头顶上,又指技术头等。此联既切合理发店的工作,又宣传了此店理发技艺高明和收费低微,是一副很好的行业联、广告联。

二、复叠

复叠可分三种情况:

1、叠字

同一字重叠使用,以加重语气,烘托气氛,渲染感情,别出意趣。有的部分用叠字,有的全联用叠字。

全联叠字如苏州网师园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网师园内建筑有轩亭馆室,配以水池和花木山石,景色秀丽,在清代已成为青年男女的游乐地。此联描述了男女春游的情景。

部分叠字如杭州九溪十八洞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2、重字

一个或几个字重复出现,上下联同位对应,用以加强语气,有时还产生一种巧趣。

如颂焦裕禄联:

只装他人,不装个人,耿耿丹心昭日月; 梧桐凤引,泡桐焦引,滔滔绿意满乾坤。如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有多种读法,一种读法为: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如流传甚广的豆芽店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读chángzhǎng或zhǎngcháng,也有多种读法。

3、反复

一个或几个词语在半联中一再出现,用以突出某种意思,加强语气和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反复有时可以构成巧对,产生某种趣味。如成都一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相传上联是清代一位名士所作,咏成都望江楼,但无下联,百余年中无人续对。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由什邡李吉玉以该县古印月井为题,对出了下联。上联四用“望”字,三用“江楼”、“江流”,两用“千古”,且“楼”、“流”押韵,属对难度很大。但是下联对得工整(只“流”、“影”词性不对),可称奇巧。

三、回文

回文又称回环,是运用词序的回环往复,表现事物的相互关系,加深读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用回文手法构成的联语,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局部回环除外)。回文,可以横生妙趣。

回文常见有三种情况:

1、本句回环:顺读、倒读均可,意思不变。如厦门彭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如:脸映桃红桃映脸;风摇柳绿柳摇风。与此类似的,有海南望海国际大酒店联: 水连天,天连水;楼望海,海望楼。

本句回环,顺读、倒读,意思有改变,但用顺读倒读的两句构成半联,顺读倒读意思不变 :

志同求书读,读书求同志;心恒有业勤,勤业有恒心。如:绿柳间红桃,桃红间柳绿;青山映碧水,水碧映山青。

2、局部回环

在联中只有部分词语回环,如西泠印社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3、上下联回环

一个句子既作出句,其回文句又作对句,或一个分句既作出句,又作对句。如1946年昆明学界挽闻一多联: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一个人倒下去”,一指被特务暗杀的闻一多教授,一指国民党政府领袖蒋介石。此联巧用对比、回文手法,悲壮慷慨,激动人心。

四、联珠

联珠,一作连珠,又名顶真(顶针)、蝉联,是前一语言单位尾字与后一语言单位首字相同,上递下接,前后相连,用以突出事物的衔接和因果关系。联珠的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富有情趣。联珠可分三种:

1、词词联珠

联珠在一句里进行。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此联读作“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前词尾字与后词首字相同、相接。

又如江南某地流传的趣联:

菜籽榨油油煮菜;茶枝烧火火烹茶。此联既是联珠,又是部分回文。

2、句句联珠

联珠在句与句间进行。如道教通用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如:过去一州官告老还乡,六十寿辰宴请宾朋,一乡绅出句致贺,宾客无一能对。州官将上联悬挂在大门征对,当地一穷秀才对上了。出对句是:

寿比南山松,松不老,老来坐享皇天荣华富贵,贵客满庭,庭前芝兰八百,百龄再仰仙翁德泽;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旁冤魂三千,千刀当剐老贼心肝。

3、词句联珠

既有词与词联珠,又有句与句联珠。如传说祝允明和唐寅对句: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联珠,以表达的内容来看,前后句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1)后句是前句的注释补充。如弥勒佛殿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2)后句对前句作概括说明。如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语意逐句推进,逐步深化。如戏剧大师梅兰芳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上联先是说别人看我非我,因为我已进入角色,所以“我看我,我也非我”。下联是别人说我梅兰芳装谁像谁,其实,只要是严肃认真的演员,“谁装谁,谁就像谁”。此联道出了表演艺术的真话,又反映出梅兰芳认真不苟和谦逊的态度、作风。

总结:联珠,前后相联的字,词性词义一般相同,如弥勒佛殿联的“容”、“笑”。有时词性词义甚至读音不同,如“水车车水”、“风扇扇风”,前“车”名词,后“车”动词;前“扇”名词,仄声,后“扇”动词,平声。

[延伸阅读]

一、嵌字

嵌字是将人名、地名、事物名或规定的字,嵌入联中一定位置,使联语意中有意,言外有言,从而增强对联的针对性。嵌字,应用范围广泛,名胜、婚庆、行业、题赠、谐趣等,均可使用。嵌字,一般用于较短的对联。

嵌字的形式,有整嵌、分嵌。分嵌又分横嵌、竖嵌等。

1、整嵌,嵌入的名称在联中占一个位置,不拆开。如茅盾纪念馆联:

一代文章辉子夜;满腔心血化春蚕。《子夜》、《春蚕》,都是茅盾代表作,嵌入联内,意义丰富。上联说,一代文章应推《子夜》,《子夜》就像黑暗社会的一盏明灯;不仅《子夜》一书,茅盾的其它著作也意义重大。下联既说《春蚕》是茅盾的心血结晶,又说茅盾本人就像春蚕一样,向人民贡献了一切。

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联也是整嵌: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上联嵌入二地名,下联嵌入二著作名。

2、分嵌

将所嵌的名称拆开,有规律地嵌入联内几个位置。分嵌可分两种:

(1)横嵌

就是将所要嵌的名称在半联内嵌完。如西湖水月亭联,嵌“水月”二字: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2)竖嵌

就是将所要嵌的名称拆开后,分别嵌入上下联中。按嵌字位置的不同,竖嵌分若干格,如:

鹤顶格 又称凤顶格、冠头格等。字嵌于上下联第一位。如华昌商号联:

华实春秋富;昌明岁月新。

燕颔格

又称叶底格。字嵌于上下联第二位。如嵌“振兴”一词:

大振军威寒敌胆;勃兴国运暖民心。

鸢肩格 又称鹿颈格。字嵌于上下联第三位。如嵌人名“翠荷”:

调将翠黛眉偷画;吟到荷花口亦香。

蜂腰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四位。如嵌人名“凤仙”: 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鹤膝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五位。如嵌地名“北京”: 春风吹绿北方草;瑞雪洗红京内花。

凫胫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六位。如嵌刊物名《紫荆》: 泗水文章流紫水;尼山木铎振荆山。

雁足格

又称鹤足格、风尾格、脱靴格等。字嵌于上下联末位。如讽刺屡败于太平军的曾国藩部将李元度联:

士不忘丧其元;公胡为改其度?

魁斗格 字一嵌在上联首,一嵌在下联末。如嵌“迎春”: 迎来细雨滋芳草;化作苍苔点暮春。连理格 又称蝉联格。字一嵌在上联末,一嵌在下联首。如嵌“紫鹃”:

雁过声传暮云紫;鹃滴血染碧山红。

鼎足格

所嵌三字,上联嵌一,下联嵌二,或上联嵌二,二联嵌

一,位置不限。如嵌“瘦西湖”:

东楼人比黄花瘦;西子湖同碧玉澄。碎锦格 几个字任意嵌于上下联中,不要求上下联所嵌字数相等相对和依照顺序。如嵌“中国文学史”:

中华国粹垂青史;文苑人才学白头。

总结:除此之外,还有双钩格、鸿爪格、卷帘格等。

总之,嵌字要切人切事,切情切景;重在自然,不生硬牵强,既要不露痕迹,又要显露所嵌的字,表达嵌字意图。

二、析字

析字是通过对某些字的拆分或者拼合,引申出某种道理,以构成对联。

1、拆字

将一个或几个字拆开,化整为零。如明代蒋焘幼年应对客人出句: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冻”宇拆开是“冫”、“东”’“洒”字拆开是“氵”、“西”,所以说“东二点,西三点”。同理可知“横七刀,竖八刀”。

又如下边一副对联:

踏破磊桥三板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2、拼字

又称合字,将一个或几个分拆开的字合起来,化零为整。如:少水沙即露;是土堤方成。

“沙”字由“氵”、“少”合成,“堤”是由“土”、“是”合成。此联说明了有关治沙防洪的事理。

又如下边一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上下联各拼两字,层层递进。下联说明要保护山林。有的对联,有拆有拼。

如一副戒烟联:

信是人言,敬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上联拆开“信”为“人、言”,后又拼合;下联拆开“烟”为“火、因”,后又拼合。此联语言平易,说理明彻,劝告吸烟的人决心戒烟,言而有信。

三、隐字

隐字又称藏字,就是故意将句中某一个或几个字隐去,而使联意曲折、含蓄,或生出别的意思。隐字可分两种:

1、藏头

把词语第一字隐去,只用其余部分。如讽刺一秀才联: 手绣凤;心雕龙。本词是“巧手绣风”、“文心跳龙”,藏去首字,意思说秀才文章没有写作技巧,缺乏文采,即“无巧、不文”。

2、护尾

又称缩脚,即把词语末一个字隐去,只用其余部分。如嘲讽一庸医联:

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成语是“逢凶化吉”、“起死回生”,隐去“吉”、“生”,意思是请这样的医生看病,结果只能是“无吉无生”。

如清代有挽一官员联: 士为知己;卿本佳人。

此联表面上看,是称赞死者,其实不然。上联是成语“士为知已者死”,藏“这厮”二字。下联本是《北史》中语:“卿本佳人,何为作贼?”藏去下半句。该官员系清皇室,因犯贪污被处

死。此挽联说明他是咎由自取,“找死”,另外也含有惋惜之意。

既藏头,又护尾

如北宋宰相吕蒙正,早年家贫,除夕曾书一联贴于大门: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他使用的是谐音双关和隐字手法,表达的是“缺衣

(一)少食

(十)无东西”。

四、借改

借改是将已成的对联加以窜改增添,使别出新意。借改,多用于嘲讽,也用于赞扬和正面陈述事理。借改,要严肃慎重,避免流于庸俗油滑。常见借改分两种:

1、改字

(1)改动原字 就是在笔画上加以改动。相传一个乡绅为富不仁,靠贿赂考官,父子都中了进士,他在大门上张贴一联,炫耀乡里: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有人气不过,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2)改换原字

如明代徐渭有一副自题青藤书屋联: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后人改此联以赠铁匠铺:

两间火烤烟薰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2、增字

不改动原联,只是增添字句。如明朝大臣洪承畴悬联于府门: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明亡,洪承畴降清成了新贵。有人痛恨其厚颜无耻,在其上下联分别添上一个虚词: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对其“臣节”进行辛辣的嘲讽。

又如清代一官员,既贪婪又凶残,为了表白自己清正廉明,春节自贴一副门联:

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不久,有人在上下联尾各添了一行字,给予讽刺: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五、集引

集引是摘引前人诗文语句,构成对联。集引不同于移用。移用,是直接从前人诗中移来一联作为对联,如用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对联。集引,是在不同诗文中摘句,组合成联。集引分集句、引句两类。

1、集句

常见的是集诗句、集词曲句、集文句。以集诗句最多,因为容易构成对仗。集句,原则上全用原句,一个字也不许更动。

如集李、杜诗句联: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

上联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下联出自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

又如郭沫若集毛泽东词句: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四句分别出自《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会昌》、《菩萨蛮·黄鹤楼》。

再如集文句的扬州平山堂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上联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出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苏轼《放鹤亭记》。

有的集句联,个别地方有缩简。

如集词联:

双桨来时,有人似桃根桃叶;画船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上联出自姜夔《琵琶仙》,原句是“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此处省“旧曲”。下联出自俞国宝《风人松》,原句是“画船载取春归去”,此处省“载取春”三字。

2、引句

引用前人诗文语句,作为自己对联的一部分。如董必武题成都武侯祠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引自杜甫《蜀相》,下联自撰。又如武夷山摩崖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到武夷方是山。上联引自唐代元稹《离思》,下联自撰。[自我欣赏]

①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为无锡书院题的一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连用五个声字,下联连用五个事字,并使用了分总的手法,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胸怀。此联语言鲜活、明快、富有跳跃感,并且易读易记,可列为古今佳联之最。

②《儒林外史》中的一副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更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上联重用好字,说明读书,耕田各得其所的道理。下联重用难字,说明创业与守成知乐而乐的心态。可以说这副联的重字用得很巧,读之舒展自然,给人以层层递进之感。

③“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此联是一副意境很好的楹联,如你从后往前倒读也不失为一副佳作。此种联称为反复回文,倒读便成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第二十一讲 对联中的特殊表现艺术

[自主研修]

1、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当句对是对联格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和技巧。

举例说明当句对: 南拳北腿;短剑长枪。(南北方位名词互对,短长形容词互对)是一原非一(是

一、非一自对);无为便有为。(无为、有为自对)

黄莺歌红梅(黄莺、红梅自对);紫燕舞翠柳。(紫燕、翠柳自对)

持家勤与俭;建国富而强(勤俭、富强隔字自对)。风似剪刀花似锦;雨如银线柳如烟。(不等字词性工对)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杨度挽梁启超联。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如果单独考察,“成固欣然”与“人皆欲杀”的句式结构是不同的,单独出现这样的对仗肯定是不行的。)

2、合掌:意指上下联风格一致、意思一致,上下联看不出多少区别。“合掌”与不能“重字”的规定类似,为何不能重字?对联是高度凝练浓缩的文学艺术,不浪费任何一个字,重字显然削弱了这个特色。所以,作对联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合掌对”

①举例说明合掌:

“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

岳父对丈人,因对故,枉驾对不光临。三个词语均同意,联意也完全一样,这就是合掌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虽然只有“幽”和“静”形容词相近(噪、鸣是动词,愈和更是副词),其他词语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意境完全一样,所以也是著名的合掌联(如果它是对联的话)。

再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烈士丰功垂万代;英雄伟绩著千秋。这些都可视为合掌对。

②但仅仅一两个字词意义雷同,那并不一定是合掌,如下面两副联:

“神州千古;华夏万年。”

“神州不幸千秋泪;华夏有情万古芳。”

前一副联上下句的前后两个词意思都一样,全句的意思也差不多,当属合掌之句。

后一副联中,上联说的是天灾人祸,千年不断;下联说的则是天灾虽无情,但神州人有情,苦难中的真情更显珍贵,才可万载流芳。上下联虽然同样都有神州、华夏以及千古、万年这样字面上意义相同的词,可联的着重点、意义却截然不同,所以不能看作是合掌之联。

③避免合掌,目的就是为了要使联意更鲜明,表达的意思更宽广,要做到上下联尽量有所区别。但也不能因为一两个字词的重叠,就视为大忌讳。对于一些特定场景的联来说,是需要通过上下联的重复强调,来突出其中深意的,如果把这些字词替换掉,意思反而没那么鲜明,如: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当头事业;到顶功夫。以上举的都是古来经典的对联,如果照某些人对合掌的理解,这些都犯忌了。这几联上下句各有不同侧重点,所以不应视为合掌。所以,绝不能就一两字相同来确定是否合掌,而是要根据上下联是否有不同的侧重点或风格,来予以评定。写联时,就可以通过变化角度、变换风格、变化侧重点等来避免合掌的出现。

3、意隔:对联要求内容相关,如果联意相差太远,这就成了无情对。这便是意隔这一说法存在的根源。对联讲究意境,不同内容的联就需要不同形式的境。一般说来,写景联就宜对写景联,叙事联就宜对叙事联,励志联就宜对励志联。如果写景联对上了励志联,这自然是意隔了。这好理解,不过意隔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①先看一写景联:“年年月季花争艳;点点星光夜已寒。” 这一联上下句意差得太远,彼此间还没有什么联系,就有些意隔了。

写景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联写的是比较大气的景物,下联最好也以同样的角度去描绘,以大对大;反之亦然,否则很容易隔。

②再看一叙事联:“溪山未老风依旧;联句一时意畅然。” 这两句的内容、意境、手法都不同,彼此间也缺乏足够的联系,因此也有些隔了。

叙事联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句中的手法和叙事角度,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否则亦很容易产生意隔。

隔与不隔,需要相对地去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扩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意隔的句子,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可能又不是意隔。

4、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1)逐字相对;

(2)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3)大量采用借对法。比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上联指天气,下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相传,为清代张之洞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

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为名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而一些流传比较广的“无情对”如:

“陶然亭;张之洞。”

此联为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命以亭名作无情对,工部侍郎李文田则说:“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对仗十分工整。

“雄黄酒;牡丹烟。”

此联是从古对:雄黄阵(京剧目);牡丹亭(书名)演变出来的;但我也认为不当列入无情对,因为他修改的歧义不强,上下呈联结关系了,修改的效果很好,烟对酒的对仗比阵对亭工整多了,但一改歧义效果弱了,所以更接近于短语对或嵌名对;

再如:

观音;流火。花心;李耳。锤子;干爹。小丑;中午。汉子;唐寅。回信;汉书。出纳;开关。对联;统计。红拂女;白头翁。仙人掌;凡士林。长短句;直勾拳。日月潭;高低杠。独角戏;万人迷。黄山谷;白水滩。滚雪球;流水线。

我乃鬼见愁;你是神经病。风情万种;光绪十年。白虹贯日;金鸡纳霜。乃武归天;斯文扫地。

五风十雨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园中阵阵催风雨;席上常常撒酒疯。一阴一阳谓之道;此时此地难为情。风梳玉柳千丝发;水煮白菜两毛钱。[课堂练习]

1、找出下列对联中的当句对,分别用不同的记号作标识:①山高人自小;雾乱景犹迷。②七零八落;东倒西歪。③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④一箫一剑一知已;无牵无挂无烦忧。⑤地灵更喜人杰;物阜又遇年丰。

2、下列对联有没有犯合掌?简要说说理由。①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

②诸葛相祠垂万代;三苏文苑溯千秋。

3、无情对猜谜: ①动武。(猜一欧洲国家名)②青稞。(猜一欧洲国家名)③花露水。(猜一自然现象)④牛得草。(猜一奥运会比赛项目)⑤黑天鹅。(猜一水浒英雄绰号)⑥独角兽。(猜一鱼类名称)⑦乔国老。(猜一我国城市名)⑧珍妃苹果脸。(猜两个欧洲国家名)

第二十二讲 对联的格式和要求

[自主研修]

写对联,不能不考究格式。不同类型的对联,在书写中各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有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老规矩去写,将会贻笑大方,可令求联者不快,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款式、布局、称谓

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宜,行草、草书则不宜使用。另外,左右布局要一致,字的疏密要得当,不要上联疏、下联密,更不要上联写正楷,下联写行书。

写居室联、书斋联等,特别要讲究款式,如果把款式搞错,不但看着不舒服,而且视为对求联者的不尊重。下面详细说明有关上、下款的布局、称谓。

1、上款

上款的内容有三:名字、称谓、联语,次序是名字居前、称谓次之、联语居后。

上联写受者的名字,受者如果是团体,则属团体之名,如果是送一商店开业,对联的上款可书××商店新张之喜。如送朋友母丧,则不书友母之名而书友姓及母家之姓,友姓下书一母字,母字及乃书称谓。例如:张母杨夫人千古。这类的款式是普通的写法,还有另一种写法,即均写称谓:如世伯父马大人仙逝,即前部分为挽者对死者的称谓,下半句是死者自己的身份。

对联中贺、挽联等的称谓与书信同。如赠男友的对联,可称先生、仁兄,如是同学,可称学兄,也可称学友,如给女友,则称女士。

古人对友人的亲戚,多加一个令字,令是好、善意思。凡带令字的属第三人称。此类第三人称中,还有一些生僻的异称,如称人之子为令似或令郎;称人之妻为令阁、令妻,称人之婿为令坦、令婿等。

如直接送别人对联,可用单称。如兰清同志结婚志禧。送联给对方的幼辈,当用双称。用于对方名下加以二重的称谓,此称谓写上其幼辈之号,幼辈之号下再加称谓不加称谓也可。例如:春林先生令郎永山新婚之禧、新华先生令媛出阁之禧。

标联语就是标明对联性质的话。如祝寿用寿诞之类;哀悼用千古之类。现将标联语分类列举于后:婚嫁联——燕喜、燕尔之喜、结婚志禧、续胶之禧贺续婚用、于归之禧,出阁之禧以上贺嫁女用。

寿诞联——寿辰、寿诞、大庆、初度、荣庆、×旬华诞、×秩荣庆。

建屋——新屋落成之喜,攸居之喜,斯于之喜,秩秩之喜。奠基——奠居之喜、权舆之喜。迁居——乔迁之喜,更垲之喜。开张——新张之喜,开幕之喜。

挽联——千古、灵右、灵座、水垂不朽。

题赠联——雅正、雅属、雅玩、正之、教正、属书。

标联语即是标识对联性质的,所以各类标联语,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不能混用。

2、下款

下款包括三个内容,即称谓、具名、具名语,有的在具名语之后,还加上具印书斋联、建筑联、厅堂联等具印,其他类联一般不具印。

下款如何称谓,视上款的称谓而定。例如上款称受联人为太岳者,下款自称为孙婿。其余多种称谓,详见前表。这里不再赘述。但有几点要补充说明一下:

(1)如果给本地的公共建筑题联,普通多称邑人、里人,然后具名。如邑人陆维年撰。如果给外地的楼堂馆所题联,则可在自己姓名之前,加写自己的籍贯,如:扬州马永华撰。

(2)假如是几个人具名而称谓相同者,可只出一个称谓于正中而同用之。例如:

卢振明

学员:马玉峰 鞠躬敬贺

芳世华

称谓不同者,可分别写明。如: 表弟赵同华

同贺 表侄赵书臣

几个人同具名者,正中为第一,左右或上下次之。如:

宁红梅 学生 马玉萍 敬贺

张敏芳 请人撰书者,己名之前,有写代书者名字的。例如: 康文撰书 蔡玉华敬立

还有在名上书其年龄,或书年月日及节令者。但一般人不写年龄,写年龄者多为年事较大或较小的人。例如: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七十九岁老人任仲奇

两个单位同送贺联的,其款式如下: 祝贺南通市楹联学会成立 文坛添异彩 艺苑溢菲芳 通州区楹联学会

如具名,喜联具贺、敬贺、恭贺、谨贺、书贺;寿联具祝;挽联具敬挽、谨挽、拜挽、泣挽。

具名语,应根据受联人辈份的尊卑、关系的亲疏和感情的厚薄不同而用不同的词语。

二、书印、印鉴、张贴方法

对联不但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又是一种书法艺术。一副文意精美,属对工整的对联,如果用书法艺术写出来,就又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关于对联的书法问题,下面分四点来谈:

1、款书的位置和字形

上下款的字,比联语的字要小,大约以相当于联语字三分之一大为宜。上款写于上联的左上方、但不要写成顶格,上空约四寸的位置。下款写于下联的左下方,但也不应写至最下端,以下空约四寸为宜。如果是分排两行以上的长联,则往往将上款写于上联上端空处,将下款写于下联的下端空处。

2、联语的格式和标点

如果是两行以上的长联,不论排几行,每一行都要平头顶格。前两行的字数要相等;而且上下联各行排列的字数也要相等,保持严格的对称美。对联为直行书写,上联从右边写起,下联从左边写起。长联第二行必须与第一行相平。

书写对联时还应注意联语的上下端都应留一寸左右的空位,每两行字之间也应留一点空白,否则就失去了对称美。另外写对联不要加标点。

3、书联的字体和纸张

某一类联,用何种字体,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贴挂在门外的对联和挽联,以楷书、隶书为宜,这样显得庄严典重。室内的对联,则以草书、行书为妙。这样会显得轻松淡雅。客厅、书室用联,除常用草书、行书外,有用篆文的。篆文,艺术味特浓,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但落款的字体和联语可以不同,可用楷书或行书。

书写对联用纸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喜庆类联用红纸,哀挽类联用白色或蓝色纸,客厅书斋的装饰用联,一般用宣纸裱装为宜。

4、对联的张贴

对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要求对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一般识别对联的上句和下句,只要分析联尾一字的平仄即可。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这要我们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三、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等类联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

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即是一副对联的主题,在写作手法上,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

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课外实践] 利用节假日,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单独行动,做一个社会调查,统计一下:当今城乡居民楹联知识的普及率、声律的知晓率、使用的正确率如何?

形成一篇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小论文。

第四篇:实验中学中学学校禁烟工作制度

沭阳县实验中学禁烟工作制度

为推进我校无烟学校创建工作,保护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禁烟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特制定如下禁烟工作管理制度:

一、成立学校控烟领导小组

组长:姜 凯 副组长:彭 川 聂 兵 潘玉才 成员:吴克亮 徐新超 张俊才 王学刚 任登春

葛高权 乔增山

学校控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徐新超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控烟工作有关规定

1、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教育引导全体师生珍爱健康、拒绝烟草。

2、学校的教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门卫室等一切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做到不敬烟、不劝烟,客人递烟应婉言谢绝。

3、各科室和年级组负责人负责本办公室的禁烟工作,做到室内无抽烟者、地面无烟蒂和烟灰。

4、对于本校师生及来访人员吸烟现象,每位师生都有义务和责任上前阻止,制止其不文明行为,并及时向学校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5、学校大门口设立“无烟校园”标志,会议室、门卫室、教师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并禁止摆放烟具。

6、学校相关科室控烟职责分工如下: 政教处负责我校学生的具体禁烟工作,总务处负责禁烟标志牌的安装,校团委负责学生禁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办公室和门卫室的控烟工作,并适时组织进行控烟知识讲座。

三、控烟工作奖惩办法

1、在学校公共场所吸烟者一旦被发现,将进行劝阻和教育。发现第一次吸烟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进行通报批评,第三次以上(含三次)每次扣款20元。

2、经常在学校公共场所吸烟教育无效者,取消本评优评模资格,对严重违反学校禁烟规定的,在年终考核时予以降低考核格次。

3、对彻底戒烟或控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学校将适时表彰奖励。

四、控烟工作的巡视、检查和监督

1、学校控烟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不定期对校园控烟工作进行巡视。

2、各年级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对分管办公室进行控烟检查。

3、学校政教处负责对学生吸烟现象进行检查和监督。

沭阳县实验中学

第五篇:旅行社管理课程实验

一、客房部实习

1、看光盘老师首先让我们在课堂上观看了关于客房部工作的光

盘,了就了一下整个客房部的工作过程,其中老师重点向我们强调了西式铺床的要领。从每一个细节上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光盘中展示的都是最标准的工作流程,使我们对客房部的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学习到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对我们之后的实训做了很好的铺垫,打好了理论基础。

2、观看指导员演示王老师带我们到嵩山饭店,请了具有多年工

作经验的客房部工作人员做为我们的指导员,为我们演示客房部具体具体工作,使我们对客房部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有了共深刻的认识。听完指导员的讲解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完指导员的演示,更是让我们体会到,我们离一个优秀的客房部工作人员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3、亲自动手实践指导员演示完毕后,我们班同学在指导员的指

点下,亲自动手铺床。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关键环节,我们在铺床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指导员和王老师都为我们一一指出,并再次为我们做了示范,实践过后我们每个人都学习到了很多

4、心得体会这次实训使我们意识到很多,首先最深刻一点就是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之前看光盘,我们都觉得客房部工作的非常简单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我们去做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而在看指导员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工作有个个从陌生到

熟悉的过程,指导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且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客房部工作者,我们看到她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那些技巧是我们在短时间里学不来的。当我们亲自实践的时候问题就更多了,我们只是理论知识知道的多,实践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铺床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受打击,但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并且经过指导员的认真指导,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们这次实训机会,从这次实训中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而且,经过实训,也从思想上改变了我们,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多从实践中锻炼自己,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工作竞争力的大学生。

下载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中学课程管理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总结

    《供应链管理》课程沙盘模拟实验总结昨天我们进行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即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首次接触了沙盘模拟,也是首次进行这样的道具模拟操作性实验......

    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摘要】新世纪,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学习,思维的方式。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学实验课程整合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信息技术与实验......

    实验中学课程发展规划[精选5篇]

    淮南实验中学课程发展规划(2010--2015)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 , 全面贯彻......

    学校管理-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为了加强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特定此规定:1.学校要制定德育工作年度和学期计划认真......

    中学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班级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班主任安全工作的意识和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安全的防范能力,以减少班级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校安全。根据《学校安全工......

    城关中学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城关中学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校安全工作的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龙水实验中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

    龙水实验中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制度 第三章:分工负责制度 第四章:会议制度 第五章:检查督导制度 第六章:奖惩激励制度 第七章:办公室职责 第......

    实验中学大成校区校园广播站工作制度

    实验中学大成校区校园广播站工作制度1、合理安排栏目 校园广播站,一是要有校园特色。二是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要“寓教于播”给学生以启迪和影响。三是要有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