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时俱进创新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与时俱进创新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摘要:经过20多年的不断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设备管理的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宏观的设备管理理论方面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企设备管理的发展。但是作为微观的国企设备管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有企业设备管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恰当地对国企设备管理定位?
关键词:企业 设备管理 目标定位 维修 状态监测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者国际、国内更多的市场机遇,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作为国有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应该明白自己和这个部门所肩负的责任,国企设备管理应该怎样紧紧围绕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经营战略规划及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使国企的设备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本人结合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企设备管理创新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
1、设备管理与产品质量
设备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目前,企业开展的IS09000论证是建立产品质量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过程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实现质量体系的要求。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对产品质量尤其是“质控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不仅对设备设计制造及选型质量、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控制,还要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条件和加工产品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只有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对影响质量的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一设备”这一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如设备的防护装置不完整,设备结构不安全,存在缺陷;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使用设备,劳动组织不合理;设备维护管理不善等等。所以,必须在设备一生全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设备设计、制造时需全面考虑各种安全装置,并确保装置的功能和质量;在进行工艺布置和设备安装时不仅要考虑安全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要考虑生产技术上的安全性;定期对设备尤其是功能动力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和试验;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
3、设备管理与节能
企业使用的能源是由能源转化设备、传输设备、用能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实现的。所以,节约能源与设备及设备管理密切相关。首先,节约能源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及能源消耗定量管理,广泛开展节能教育,消灭设备跑、冒、滴、漏等明显浪费能源的现象;凡经大修的设备必须恢复原有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加强全
公司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利于节能;对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必须实施技术改造措施或更新计划,尤其是对耗能工艺过程的能源转换设备如:电解槽、混合炉、空压机、风机、水泵、炉、窑、机动车等必须及时更新,这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
4、设备管理与环境保护
设备是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源,它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设备工程的内容之一,就是解决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无事故、无公害的清洁安全生产。设备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粉尘和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废渣和废液、电磁波和电离辐射、高温等。为消除污染,企业必须对有污染源的老旧设备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加强设备前期管理,确保污染设备不进厂;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污染泄漏事故;对于排放、存储、处理污染源的设备均应实行定人定机定责操作制度,并实行定期测试、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的管理制度,环保设备必须开动在生产设备运行之前,停机在生产设备之后。
二、企业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设备管理的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宏观的设备管理理论方面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企设备管理的发展。但是作为微观的国企设备管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有企业设备管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恰当地对国企设备管理定位?设备管理如何为以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供应商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由于国企本身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用工制度不完善等诸多缺陷,许多国企面对上述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造成国企设备管理的被动,甚至造成国企的生存危机。
近年来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司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没有退缩(退缩意味着灭亡),根据市场变化致力于设备管理务实创新与追求卓越,在设备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多年设备管理实践,首先要寻找设备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就是重新确定国企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公司对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为:
1、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
2、设备管理模式的选择与管理创新
3、设备管理以故障管理为突破口,建立流程系统管理模式
4、建立具有青铝集团自身特色设备点检模式
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为企业设备管理服务
6、创新设备检修管理,根据市场需要建立年度检修模式,寻求公司效益最大化
7、设备管理流程再造,确保合理使用与有效控制维修费
8、设备采购管理创新,实现设备采购综合效益最优化目标
9、通过技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装备基础
10、设备的挖潜增效与经济运行管理创新
三、结束语
通过多年对设备管理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和部门的负责人,应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结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现有的国企框架内,紧盯市场目标,根据市
场规律对设备管理进行创新,整合内外部营销。以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定能够做好国有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有企业设备管理追求卓越闯出一条新路。参考文献:
1.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赵艳萍,陆缨,施国洪,贡文伟;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何一兵;金家善;;LCC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寿命周期费用委员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
4.范炜;面向生产过程的设备管理的理论初探[D];武汉科技大学
第二篇: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三横一竖联成丰,三级管理蕴其中,一个丰道集三级;内联为王外联丰。
管理融合信息化,现实结合虚拟网;
管理创新丰模式,企业践行咸相宜。
丰模式
——企业集团管理模式创新
雷民政
摘要:本文作者基于施工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与信息流等理论的结合,总结提出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三级组织协同运行平台及其对应的业务数据信息集成平台——“丰”模型,提出了施工企业集团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的丰模式。丰模式是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的必然模式。
关键词丰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一.引 言
施工企业集团以项目为基本单元展开经营管理,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战略的实施,以项目为依托确保战略实施的成功。而要取得项目管理的成功必须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改进管理手段与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多级组织项目管理协同运行平台并有效运行,使企业组织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任务的需要动态地定义业务流程与配置资源,保障项目成功实施。因此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即项目化管理)构建“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平台与运作机制显得十分必要,但要完美实现企业战略意图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笔者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通过长时间的总结研究提出了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丰模式。丰模式为施工企业三级组织项目化管理构建了一个“丰”模型运行平台,为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呈献了一个“丰”架构模型,为施工企业三级组织项目化管理运营数据信息集成管理呈献了一个“丰”模型平台,为施工企业三级组织项目化协同管理呈献了一个“丰”运行平台,亦为施工企业项目化管理呈献了一个创新模式。丰模式很好地诠释了现代项目管理思想,能实现“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
二、“丰”模型特征描述及释义。
1.“丰”模型的特征描述。丰模型是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与信息流结合的抽象模型。它将现实三级组织的“三”
字型信息基础平台与虚拟的“I” 字型信息通道相联结,即:“三”+“I”=“丰”,形成三级组织的“丰”模型平台。它将单极组织使用的“局域网”、三级组织使用的“城域网”、组织与外部联通的“广域网”集成为一体,形成能满足三级组织项目经营管理一体化协同运作的“丰”模型平台,满足组织内外沟通协调需要。
2.“丰”模型的衍生拓展。“丰”模型直观形象地表现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业务流程与数据信息的集成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了“三级组织”管理项目模型,亦囊括了“集团公司-项目部”两级组织管理项目的“工”字型模型,因为“工”字型模型可以完全嵌套在“丰”字型模型之内,应用时只需将组织层级的职能权限重新调整划分,使业务流程随组织层级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多层级组织的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信息系统的每个功能子系统或模块(每个子系统设计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可任意置入或取出,就象搭积木拼图一样,企业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这些模块可搭出一个大“丰”字的管理架构,也可搭出一个小“丰”字的管理架构,大小“丰”的集成就构成“丰”模型平台。
可见,以“三级管理组织”为基本框架建立的丰模型具有灵活的业务流程重组管理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以及普遍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层级组织业务管理模式的个性需求,丰模式思想很好的体现了系统模块化设计理念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架构理念。
3.“丰”模型特征释义。丰模型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三级组织与运营信息流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是现实三级组织项目管理模式与运营信息流结合的抽象模型;“丰”模型是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的业务数据信息集成平台,可以使三级组织项目管理业务数据信息在平台上交流共享;“丰”模型可以实现随企业组织层级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业务流程调整并合理配置资源;“丰”模型是一个能满足三级组织内外管理需要的开放性模型,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组织“零距离”的沟通,满足企业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丰模式使组织与流程、组织与网络、人与网络、组织与信息系统、人与信息系统融为一体。企业一旦运用信息系统处理日常业务、履行管理职能,将会出现“网在组织中,组织在网中,组织管理人,人亦管组织,辩证相统一,合谐共相生”的状况,“组织——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将难以割裂,密不可分,丰模式会自然成为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的必然模式。
经过对中交股份、中国建筑、中铁建工、中国冶金、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特大型施工企业集团项目管理组织的研究发现,其旗下公司的项目管理模式都是 “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 三级组织管理模式。以中交股份的一公局为例:中交一公局——中交一公
局一公司——一公司炎黄项目部。三级组织管理案例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随处可见。
三.丰模式的构建
1.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三”字型基础模型。目前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是“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与分子公司是长期性组织,具有稳固健全的组织机构,制定企业战略,经营管理项目;项目部为临时性组织,代表企业履行承包商的责任与义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项目完成后解体。由于三级组织在空间地域的不同,在空间上呈现似“三”字型模型。这种管理模式是自 “项目法管理”实行以来被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用。但这种管理模式依然遗留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三级组织机构在结构上呈“金字塔”结构,权限划分互相制衡,业务管理条块分割,工作作风官僚主义,完成目标本位主义,信息传递滞后断续,组织响应速度迟缓,管理体系呈现离散,三级协同实现较难。因此必须改变管理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改变落后的管理手段,进行企业的流程优化与组织创新,尊重现实组织,打通部门壁垒,合理设计权限,搭建企业集团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平台,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运作机制。
2.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三”字型信息模型。与三级组织项目管理的“三”字型空间模型相对应,三级组织的信息基础架构在空间呈现的亦是“三”字型模型,这个模型犹如三级组织各自建立的“局域网”。在尚未建立联通三级组织的信息通道及集团级的信息集成平台情况下,三级组织各自的业务数据信息先各自在本级“局域网”内传递、加工、处理、共享,信息在三级组织的即时共享较难,上级组织也难以对下级组织进行实时监控,可供决策的信息量小且有失真,难以满足三级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一体化协同运作的需要。所以,要借助企业信息化建设契机,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建立联结组织的信息通道及信息沟通机制、构建三级组织协同运作平台至关重要。
3.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I”字型主干信息通道。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参与国际工程竞争需要大量的外界信息,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与外部组织保持信息沟通交换,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也要实现三级组织内部及组织与外部的协同。要实现协同,就要建立能满足三级组织内部及组织与外部信息沟通的信息通道,实现三级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部门之间的纵横联通,将真实且有价值的信息在三级组织内部按权限共享。因此,构建联结三级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的“I”字型信息主干通道,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联结为一体,构建起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的“丰”运行平台,满足组织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管理的需要,保障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的成功实现。
4.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丰”模型运行平台。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开始到项目竣工结束,会发生一系列的事件与活动,会产生物流、工作流、信息流等,当信息流在三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按照约定纵横流动的时候,就映照了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用信息流映照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并辅助企业运营管理,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的真谛,故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努力谋求“两化”融合。“丰”模型的构建必须与三级组织管理项目的组织模型相结合,以企业管理为本、以信息技术为辅,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思想与理论,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流程的梳理优化,整合三级组织项目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集团三级组织通畅的信息通道,搭建“丰”模型运行平台。
“丰”模型的构建需将现实三级组织的“三”字型信息基础平台与虚拟的“I” 字型信息主干通道相联结,即:“三”+“I”=“丰”,形成企业组织的“丰”信息平台;将单极组织使用的“局域网”、三级组织使用的“城域网”以及组织与外部联通的“广域网”集成在“丰”模型平台上,形成能满足三级组织项目经营管理协同运作的“丰”平台。构建的“丰”平台应具备能对“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项目管理信息进行集成,能作为三级组织业务流程集成管理平台,能集成企业应用信息系统,而且能根据企业不同的组织层级及不同的业务管理模式实现快速灵活的调整流程、配置资源、划分权限以实现组织协同与应变,实现“三位一体”的联动。
5.丰模式构建的流程。“丰”模型的构建需以项目为导向按一下流程实施:制定企业战略、梳理优化流程、实施组织创新、进行制度整合、构建信息通道、整合管理体系、设计系统功能、开发信息系统、利用企业门户、进行系统集成、运用信息平台、实现三级协同、利用企业门户、实行内外联通,夯实平台基础,打造企业文化。要重点关注组织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体系,合理设计各级组织的职能权限,打破部门壁垒;梳理优化流程,使业务接口无缝衔接,整合管理体系使其和谐。在规划设计企业信息系统功能架构时,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建立企实用、灵活、先进、易升级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施工企业集团,最起码要建立OA协同办公系统、招投标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并将这些信息系统与多媒体等系统集成在丰模型平台上,成为企业集团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的强大支撑。现阶段具有特级资质的260多家施工企业集团都在打造本企业的信息平台与运行平台,辅助企业管理。
四.丰模式的价值
丰模式思想,不但很好解决了三级组织管理架构问题,更是解决了多层级组织管理架构问题,多级组织的最高层根据管理需要可以不经过中间层级直接对最底层进行管理,实现组织的扁平化管理。同级组织也可以根据公司的管理个性,按照丰模式思想进行管理体系架构的设计。“丰”架构不但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同时也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功能架构,可以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功能架构设计。丰模式为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呈献了一个业务流程集成管理的“丰”平台模型,可以根据组织层级的变化快速建立业务原型、灵活修改业务流程、灵活分配组织权限;它为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呈献了一个科学的数据信息集成管理的“丰”平台模型,将三级组织管理运营数据信息集成在一起,将组织的应用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沟通技术手段集成在一起,达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丰模式将施工企业三级组织项目管理模式与信息流理论结合,为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搭建了一个科学的支持平台,为组织项目管理的成功提供强大支撑,保障项目化管理工作取得成功;它将现实组织与虚拟网络相融合,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实用指导作用;丰模式是信息化条件下施工企业项目化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最佳模式,其模型、理念、模式基于实践总结亦可用于指导实践,对施工企业改进项目管理手段与模式、提高项目管控能力与竞争能力具有实用价值;丰模式既能满足集团组织内部管控需要又能满足集团组织开放性经营需要,是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运营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五.丰模式的践行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是其最好的归宿与价值体现。丰模式是信息化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的实用模式,它赋予了传统的“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项目管理崭新的内涵——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以及将信息技术与企业运营管理的完美融合。运行丰模式必须以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辩证思想来进行,因为“网在组织中,组织在网中,组织管理人,人亦管组织,辩证相统一,合谐共相生”。打造组织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让企业组织与其信息系统和谐运动,使现实与虚拟两厢映照,让丰模式在实践应用中产生效益。
事实证明,企业践行丰模式不仅会大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管理成本。例如OA协同办公系统在“集团总部——二级公司——项目部”之间的的应用,使三级组织之间的沟通迅捷顺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零距离交流。再例如视屏会议系统的应用大大节省了会议成本,实现了三级组织异地的零距离沟通与快速决策。又如成本管理系统在企业项目管理运营中的应用,用项目实际成本数据表现项目实际运营状况,为三级管理层提供可靠的管理决策依据,使企业三级组织项目管理实现协同,以保障项目管理的成功。丰模式诠释了和谐理念,需要在应用中不断的探索、总结、完善、提高,丰模式的践行会为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
六.结束语
企业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是与时俱进的持续过程,丰模式的构建与践行也是一个交互融合的渐进发展过程。丰模式为施工企业呈献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信息平台、一个灵活的业务流程管理集成平台、一个施工企业三级组织一体化协同运作的运行平台;丰模式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功能架构设计的指导思想。
丰模式的原理与思想不仅适合于施工企业也适合于非施工企业或多级组织管理借鉴应用。丰模式承载了施工企业集团项目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两个创新的完美统一。丰模式将是施工企业集团项目化管理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第三篇:创新企业薪酬管理模式
智慧365—在线学习管理创新企业薪酬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工整体的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需有具体措施。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应该说,进一步创新国企薪酬管理模式,确保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已经时不我待。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企业改制、产权结构调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促进了企业薪酬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为主的薪酬结构,职工整体的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职工工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职工收入增长缓慢,多数职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廉价使用劳动力、超时劳动等问题突出;企业经营者收入高端化导致职工心理的不平衡;企业职工收入增长责任机制处于缺失状态;劳动力要素在企业中被弱化,协商谈判工资的机制流于形式。应当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取决于社会个体物质利益实现的程度。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就背离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创新国企薪酬管理模式,确保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是减少贫富分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当前,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一要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面利益的制衡机制。一方面以建立产权约束机制为前提,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另一方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打破以往由企业单方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由企业劳动关系双方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
二要建立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增长指导性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议政府采用行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调控办法,取代原有的薪酬管理模式,使企业能进行合理的自主分配。企业根据效益的增加或减少职工的收入水平。
三要建立职工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机制。在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应认真将职工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核算出来,量化为职工在改制后的企业中的股份,让本该属于职工所有的权益转化为职工的财产权。
四要完善企业领导年薪制。企业领导者的年薪由投资者或上级主管部门来确定,并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实施结果应公开透明。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对管理模式创新
又是一年秋菊黄金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组织在京举行的第一批为期十天的领导干部培训为我带来巨大的收获。
回顾9月2日起连续数天的这次影响力深远的培训,我深
感公司总部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在课程设置、授课师资、活动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布置,让我们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和领悟到总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战略推进步骤,提高了对当前邮政速递物流工作的全面了解,增强了抓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明确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短暂的学习,精彩的授课,开放、互动、全新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学员开启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对克服和突破企业发展瓶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惠州分公司正处股份制改革初期,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本人就此针对培训所涉及的相关课程,浅谈个人心得体会,以求共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对管理模式创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对我们惠州分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股份公司的成立,对我们自身在思想观念、业务知识、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这将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自我蜕变的洗礼。因此,在改革创新形势下,公司必将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和流程优化,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为公司长足发展的“造血”系统工程奠定夯实的基础。由于公司过往存在经营成本高、管理体制僵化落后、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使我们在与国外企业乃至国内同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于是,如何强化我公司的内在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竞争力,便成为我们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只有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提高整体员工素质,改善企业形象,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进一步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中国加入wto数年后,国外拥有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一如dhl、fede、ups等国外知名物流企业已大举“入侵”中国市场,国内顺丰快递公司等民营企业及其他传统企业也纷纷改革与外来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导致国内速递市场的竞争日愈激烈。在这内外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邮政速递物流的市场占有率从八十年代几乎为100%降到了目前仅有的25~30%左右。
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格局,集团公司适时地提出速递物流改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从事竞争性业务的ems,被彻底推向市场,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整个速递物流行业的格局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博弈。对此,我们及时地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和分析,总结出目前制约公司发展的几大重要瓶颈问题,其中最为关键因素的就是由于管理体制落后、运行时限慢、服务质量欠佳、员工危机意识淡薄,团队缺乏向心力与凝聚力等原因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我们要想重新赢得市场和效益,就必须结合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当前速递物流专业化经营改革的进程,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速递物流业务良好的发展势头,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思维,改善心智模式;寻求突破,力争超越自我”为行为导向,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模式、采取新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促进邮政速递物流做强做大,争夺失去的市场份额。
二、适时理顺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累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随着公司改制、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的内涵在进一步进化。在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更能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它将带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向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发展,促进各项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但凡成功的企业,无不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传承着企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凝聚着企业的共同信念与整体合力;无不以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着员工的创新梦想与工作激情,推动着企业的日愈兴盛和持续发展。创建企业文化,应该着眼于企业文化最终作用的发挥,立足于企业文化力的构建来分析其内部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
第五篇:在与时俱进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与时俱进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变电工从1988年总资产仅有15万元、负债73万元,西北边陲的新疆昌吉市的一个资不抵债的街道小厂起步,经过16年的创业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总资产60亿元、利润超过5亿元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核心骨干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变压器、电线电缆研发、制造和出口企业、最大的高压电子铝箔新材料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太阳能核心控制部件组装基地,拥有 “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两项璀璨夺目的桂冠。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十余位领导人亲临公司视察,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个远离市场中心、远离人才中心,既无地缘优势、又无资本优势的街道小厂,为何能够在祖国的大西北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输变电行业的脊梁,装备中国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呢?何以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和进步呢?总结特变电工16年的发展历程,我认为,除了坚持 “改革就是特变”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企业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经济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特变电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年来,企业管理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体员工实现公司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特变电工高速发展的重要优势,是我们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的重要保证,也是公司各级组织发挥凝聚作用的最基本的手段。为此,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我们实行每个全资、控股公司的行政一把手既是企业经营的承包人,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的双目标考核体系。双重角色的转换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贴经营、紧贴基层、紧贴员工。在开展全员化、精细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党、工、团组织也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发现和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每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都是经营工作前进的动力。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在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中,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四特”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成为巩固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激励大家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企“双赢”。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是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说,在新的世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这是特变电工对人本思想内涵的一种揭示。特变电工在开展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始终把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经营环境、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以情感温暖人才、以政策激励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以待遇留住人才”的方针,企业搭台,员工唱戏,以
不断发展的事业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加盟。在用人方面,不论资排辈,通过公开竞聘的赛马机制,把能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学历更重能力,重过程更重结果,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让他们在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公司良好的用人氛围,凝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大家都在“打造中国输变电第一品牌”的广阔发展平台上忘我地工作。
3.坚持创新载体,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在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把无形的精神、观念、道德寓于各种有形载体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公司组织开展了管理创新的“六个一工程”、品牌创新的“三个卓越”工程以及生产组织创新的“三六九工程”等。通过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的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创新活力,使一切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注重阵地建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升国旗仪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利用《特变电工报》、《特变电工简报》、《党建信息快报》、《特变电工》双月刊等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张得以及时传播,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群体,造就了一支“四个特别”的职工队伍,显示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于企业发展中的特有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树立企业英雄,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法,培育特变电工共同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载体。每年年底,公司都会举行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的评选工作。16年中,特变电工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叶军、雷霆、郭俊香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到今天还在员工中广为传颂。他们不但成为企业的英雄,而且也以其为公司发展的突出贡献走到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成为推进特变电工快速成长的主导力量。
4.思想政治工作使重组企业快速扭亏为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特变电工实施低成本扩张、重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公司不仅注重输出资金和技术,更加注重输出思想和文化。无论是对德缆、天变、鲁缆还是沈变的重组,新组成的领导班子都会由公司党委书记带队,深入重组企业的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根据员工的思想变化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沈变公司从党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抓起,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专题培训、选树宣传典型、对话交流、解决个别问题等形式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使全体党员的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快的转变,企业重组半年后就全面实现扭亏为盈。衡变公司引导员工破除旧观念,树立“快鱼思维”,着力培养员工的“否定自我”精神,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效益连续翻番,在重组后的三年时间里创造了“四个新衡变”,被当地称之为“衡变速度”。鲁缆公司通过每周召开班组成员会议,车间领导班子与大家沟通思想,了解员工的思想状态,摆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了职工思想的稳定。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重组企业的员工在较短时间内就了解和理解了公司文化和价值追求,解除了员工思想中的顾虑,让大家轻装上阵,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及时周到、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强大武器,成为广大员工主动投入公司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以上三个企业已成为公司改革创新的核心企业,是公司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亮点。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2004年是公司从国内中型企业走向大型企业、从产业经营到品牌运营过渡的关键时期。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跨国企业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压力和考验。面对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国内形势的变化、行业角色的转变、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多背景企业的并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公司对国内输变电行业重组的全面结束,公司在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由原来的行业追随者转变为行业的领导者,从被动的参与行业竞争转变成主动参与产业政策的制订。产业布局从以新疆为主的局域性向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跨越,形成了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产业群布局,构筑了由西域文化、中原文化、潇湘文化、齐鲁文化等不同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多元化员工队伍。重组企业的背景包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成份共存。
行业角色的转变、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多背景、多成份企业的并存,以及外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对公司不断创新经营管理、始终保持企业高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永葆创业和创新的“两创”精神,始终是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唯一途径。做好新时期员工的思想工作,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国际形势的复杂、行业竞争的激烈,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作为行业领导者的特变电工,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与我们同台竞技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有着强大资本积累和技术实力的跨国企业,我们产业的上游铜、铝、变压器油等主要原材料属于稀缺物资,价格波动大。我们的产业下游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也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系统,货款不能及时清付,造成了公司再发展的资金瓶颈。
当然,与能源工业相配套的公司三大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之公司技术改造的全面完成,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历史上少有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机遇也与挑战并存。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对我们驾驭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当前,我们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企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为此,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学习型企业,进一步激发员工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发学习的热情,建立起“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机制,对特变电工的兴衰存亡显得非常重要。及时、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发挥员工的首创精神、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为有效的渠道。
(三)行业地位的提升、组织构架的变革、管理流程的再造,要求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壮大与企业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中已存在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工作中就难免会因循守旧,恐惧变革、缺乏创新的意识也随之产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只能把“改革就是特变”停留在口头上,无法落实于实际之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干部员工队伍的存在,我们目前的组织构架臃肿、管理效应低下,对市场反应不灵活,竞争力和获利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为此,与时俱进地进行公司管理体系的变革,以市场为核心,进行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做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扁平化和网络化,学习海尔,做到“信息流的零距离、物流的零库存、资金流的零营运”,是我们变革的核心所在。流程的再造、管理的变革,必然会存在牺牲局部、求得整体优化的现象。在变革中如何引导员工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等,确保变革的平稳过度,是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
三、以“三心”为核心,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特变电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
随着百亿企业集团建设进程的加快,走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构筑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百年特变,成为引领中国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主导力量的历史重任已摆在我们的面前。未来的特变电工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在三大领域国际竞争力的象征。为此,我们把始终专注于“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的开拓与协同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全球的能源事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以此作为公司的社会使命。而要实现这样一个使命,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三心”为核心,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特变电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
(一)以员工安心为核心,不断造就“人企合一”的事业发展新局面
让员工安心,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出对员工的信任、关爱。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员工对公司事业发展的自发认同以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员工特别是公司事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员工又是极易流失的财富。因此,营造人尽其才的宽松和谐的发展氛围,让员工安心于本职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深入实际,贴近生产经营,及时掌握和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困扰他们思想意识的主要问题,指明他们前进的方向,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让员工安心,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德服人。公司要以制度约束人,但任何制度都不会十全十美,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道德观来教育员工,让员工充分融入到企业所弘扬的文化中来。只有这样,员工才不会心乱、心慌、心烦,才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自己所长,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让员工安心,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价值共享、凝聚员工着手。吸引人的也许是公司的薪资待遇,但留住人的一定是企业文化。企业除了让员工有钱可挣,还要让员工觉得有前途可奔,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才华不被埋没。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结合,而是大家能够分享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这将是照亮我们公司和所有依赖其生存的人们的强大能量源泉。
让员工安心,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学会分享成功、激励员工。公司的成功属于所有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对员工的业绩做出及时、如实的反馈,以积极的正激励来振奋员工的士气入手。坚持培养企业英雄、树立企业楷模,通过特变电工学院这一平台,不断为那些热爱公司、业绩优异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自己的前途,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二)以客户放心为宗旨,不断壮大装备中国现代化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缺少资本、不缺少技术的时代,唯一缺少的就是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信任。谁拥有了客户,谁就会拥有市场和未来。对于企业而言,客户就是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无论在任何时候,特变电工的员工都能够从心态上摆正自己与客户之间的位置,都能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客户的尊重之心、感恩之情。全体员工思想意识深处永存的是:只有让客户称心,客户才会购买我们的产品,客户才会在同行之间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口碑,特变电工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体现在,能够动员和组织全体员工自动自发地深入研究客户的需求、挖掘客户需求和引导客户需求。每位员工都能够主动地与相关环节密切协作,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把速度、成本和质量三者的主次关系协调好,实现最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能够坚持不懈地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不断把感动客户工程引向深入。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销售周期的完成作为我们客户关系的始终,我们的员工应永存对客户的感恩之心,主动维持好客户关系,关怀客户,跟客户保持定期联系,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认真解决客户投诉的问题。从客户满意到客户青睐和感动,让客户称心如意,这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没有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支撑,我们是无法实现以上这一切的。没有客户的称心,我们的品牌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就会成为一种空话。
(三)以股东称心为目标,开创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的新局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才是使股东动心的根本理由。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企业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即要以卓越的业绩吸引股东、以规范经营诚对股东、以持续发展稳定股东、以增加价值回报股东。这就要求公司的战略方向与经营策略保持可持续发展性,取得股东的长期信任,要从“保持平常业绩”转变为“增加股东价值”,并通过持续创造价值以保证给予股东长期的回报。这就要求我们致力于不断创新以寻找提高利润增长率的新契机,通过开展能够带来可预期的、具有持续收益的业务,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在维持资产负债平衡的强大资本实力的同时,我们要实现以资产收益率衡量的卓越财务业绩,不断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呼唤着一个可以支撑民族和社会的兴盛、一个可以代表国家和时代发展的世界级企业出现。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为特变电工成长为GE、ABB、西门子那样举世瞩目、受人尊敬的代表本国形象的国际大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用发展着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坚持公司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四特”精神(“特别有远见,特别擅学习,特别能战斗,特别讲诚信”)来指导企业的新实践。以优秀、超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这是推进特变电工国际化、品牌化进程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实现崇高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